第八章 辐射防护原则及方法讲诉
- 格式:ppt
- 大小:899.50 KB
- 文档页数:55
核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与技术核辐射是指由放射性核素自发放射出的粒子或电磁波所产生的辐射。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核辐射防护成为了核能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核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与技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核辐射的风险。
一、核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核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体接受辐射的剂量。
以下是核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1. 时间原则:尽量缩短人体接触辐射的时间。
在核辐射环境中,人们应尽量减少停留时间,迅速撤离辐射源附近。
2. 距离原则: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可以有效减少辐射剂量。
在核辐射环境中,人们应尽量远离辐射源,保持安全距离。
3. 屏蔽原则:使用合适的屏蔽材料来阻挡辐射。
在核辐射环境中,人们应尽量选择厚度适当的屏蔽材料,如铅、混凝土等,来减少辐射剂量。
4. 个人防护原则: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这些装备可以减少人体接受辐射的剂量。
二、核辐射防护的技术手段核辐射防护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辐射监测、辐射防护设施和辐射应急处理。
1. 辐射监测:辐射监测是核辐射防护的基础。
通过安装辐射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辐射水平,及时发现和评估辐射风险。
常见的辐射监测设备包括辐射剂量仪、辐射监测站等。
2. 辐射防护设施:辐射防护设施是用于保护人员免受核辐射的设施。
常见的辐射防护设施包括防护墙、防护门、防护窗等。
这些设施使用合适的屏蔽材料,可以有效减少辐射剂量。
3. 辐射应急处理:在核事故或核辐射事故发生时,需要进行辐射应急处理。
辐射应急处理包括事故现场的封控、污染物的清理和处理、人员的疏散和救治等。
辐射应急处理需要专业的人员和设备来执行,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三、核辐射防护的挑战与前景核辐射防护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核事故的突发性、辐射剂量的难以控制等。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核辐射防护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核辐射防护的发展将朝着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1. 最小化辐射剂量:辐射剂量越小,对身体的伤害越小。
因此,应尽可能降低个人和环境的辐射暴露。
2. 防护措施优先:防护措施应优先于补救措施。
也就是说,应该首先致力于降低辐射暴露,而不是仅仅关注治疗辐射损伤。
3. 辐射防护组合原则:防护措施应综合考虑,不应依赖单一措施。
例如,应结合个人防护设备、工作流程控制和辐射监测等措施。
4. 辐射实践正当性原则:只有当辐射实践带来的利益远大于风险时,才应该进行辐射实践。
实践正当性应在考虑社会、环境和个人风险后进行评估。
5. 正当性监督原则:对于所有正当的辐射实践,都应进行监督和评估。
这包括记录和报告所有辐射暴露和损伤,以确保遵守防护措施优先原则。
辐射防护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辐射类型、能量、暴露时间、个人情况和环境因素等。
因此,采取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需要详细了解情况和评估风险。
在实践中,应遵循上述原则,制定有效的辐射防护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个人防护设备、工作流程控制、辐射监测和培训计划等措施。
此外,应定期评估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并调整计划以满足当前需求。
防辐射墙用什么材料防护材料射线防护材料有各种类型各种材质,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防辐射材料有:铅、硫酸钡、混凝土及铅玻璃等。
1.铅--铅作为辐射防护最常用的材料之一,不但广泛用于墙面、地面、顶面的固定式防护,还能用于制作铅门、各类移动式防护和贮源容器等。
铅板的防护性能稳定、便于施工、防护效果耐久且可以循环使用,后期风险低、投入小且便于外装饰施工,但其初次投入较高且物理属性较软,需解决支撑工艺问题。
2.硫酸钡--硫酸钡射线防护涂料主要成分为硫酸钡,硫酸钡也叫重晶石,是高能射线防护很好的防护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含钡矿物,具有化学惰性强、稳定性好、耐酸碱、密度大、硬度适中、高比重、高白度、能吸收有害射线(X 射线和 Y 射线)等优点。
相对于这些有点,其缺点主要表现于:墙体所占空间较大;容易开裂、无法重复使用、需要作为医疗废物进行专业处理,后期风险高、投入大;使用初期完好,但耐久性差,投入使用后易漏线及施工较为繁琐等。
放射防护原则及操作规程一、外照射防护概述1. 外照射系指来自体外的电离辐射对人体的照射。
2. 能够引起外照射的电离辐射源主要包括:①放射性核素,其中包括g放射性核素、b放射性核素和放射性中子源等。
②X射线机。
③粒子加速器。
④核裂变反应堆。
3. 外照射防护目的在于既保证完满达到电离辐射源的应用目的,又使得人员受到的辐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
另外,外照射防护有时也为了保护那些对电离辐射敏感的材料和设备免遭电离辐射的损坏。
二、辐射防护基本原则1. 辐射实践正当化2. 辐射防护最优化3. 个人剂量限制4. 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四项基本原则是统一的整体,应当综合利用,不得片面理解。
也别是不能把满足剂量限值作为辐射防护满意的标准。
三、剂量限值公众的剂量限值年有效剂量,1mSv 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mSv 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mSv 对于年龄为16~18岁接受涉及辐射照射就业培训的徒工和年龄为16~18岁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使用放射源的学生,应控制其职业照射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控制其职业照射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a) 年有效剂量,6mSv;b)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50mSv;c) 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150mSv。
四、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措施n(一)时间防护(一)时间防护时间防护¾缩短受照时间。
人体受到照射的累积剂量是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正比于受照时间。
因工作需要进入电离辐射场操作时,为缩短受照时间,应做好充分准备,操作时务求熟练、迅速。
某些场合下,如抢收设备和排除事故,工作人员需在强辐射场内进行工作,应采用轮流、替换办法,严格限制每个人的操作时间,将每人所受的剂量控制在拟定的限值以下。
另外除工作需要外,应避免在电离辐射场中作不必要的逗留。
不必要的逗留。
n(二)距离防护(二)距离防护距离防护¾增大与源的距离。
放射防护三个主要原则和方法放射防护是为了保护人体免受放射性物质的损害。
放射防护的主要原则包括:时间、距离和屏蔽。
要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增加距离,使用适当的物质屏蔽辐射。
时间是放射防护的最基本的原则。
受到放射性物质辐射的时间越长,撞击到身体中的碎片就越多,越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因此在受到放射性物质辐射的时候,要尽快地远离源头,减少暴露时间。
距离是放射防护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与放射源的距离越远,受到辐射的剂量就会越小。
距离是减轻放射物质对人体的伤害的有效方法。
在处理放射性物质时,尽量远离源头,保持足够的距离,减少暴露时间。
屏蔽是第三个重要的原则。
屏蔽指的是通过物质阻挡辐射的传播,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一些常用的屏蔽物质包括混凝土、铅、钨、钢铁、氧化铝等。
在处理放射性物质时,可以使用防护罩、手套、防护衣、滤镜等物品来防护辐射。
此外,在处理放射性物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清洁卫生。
放射性物质可以在衣服、皮肤、头发上沾附。
因此,处理完毕后,应及时洗手、和身体,更衣换鞋,避免将放射性物质带回家中。
2.正确的处理放射性废物。
放射性废物应分门别类专门收集、清理、储存,避免泄漏。
3.注意个人健康。
在处理放射性物质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健康状况,如感觉不适,要及时停止工作,并接受及时的检查和治疗。
总之,放射防护的主要原则是时间、距离和屏蔽,有效的方法包括远离放射源、增加距离、使用适当的物质屏蔽辐射、保持清洁卫生、正确处理放射性废物、注意个人健康等。
只有当个人和社会意识到放射性物质的危害,积极采取有效的放射防护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辐射防护知识讲座⏹第一部分辐射防护的目的原则与方法一、放射防护目的防止发生确定性效应,把随机性效应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
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并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保障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和公众以及他们的后代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促进放射性同位素和核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实现辐射防护目的的办法:1、为了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把剂量当量限值定在足够低的水平上,以保证工作者在终生全部时间内受到的照射也不会达到产生有害效应的阈值。
2、使一切具有正当理由的照射保持在合理的可以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二、放射防护基本原则1、实践的正当化⏹是指从事任何与放射性有关的活动,都要有正当理由。
采取任何可能接受辐射剂量的行动,都要经过事先论证,进行正当化分析。
2、辐射防护最优化⏹在考虑辐射防护时,并不是要求受照剂量越低越好,而是通过利益/代价分析,在考虑了社会和经济的因素之后使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
⏹3. 个人剂量限制个人剂量限制是指在具备实践正当化和防护最优化的条件下,人员接受的剂量不能超过一定量值。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GBZ128-2002⏹监测目的:对明显受到照射的器官或组织所接受的平均当量剂量或有效剂量作出估算,进而限制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并且证明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
⏹监测原则:所有从事或涉及放射工作的个人,都应接受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
⏹a) 对于任何在控制区工作,或有时进入控制区工作且可能受到显著职业外照射的工作人员,或其职业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可能超过5mSv/a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
⏹b) 对于在监督区工作或偶尔进入控制区工作、预计其职业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在1mSv/a─ 5mSv/a范围内的工作人员,应尽可能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
⏹c) 对于职业外照射年剂量水平可能始终低于法规或标准相应规定值的工作人员,可不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
个人计量计佩带要求及监测周期⏹对于比较均匀的辐射场,当辐射主要来自前方时,剂量计一般在左胸前;当辐射主要来自人体背面时,剂量计应佩带在背部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