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在流体中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4.18 MB
- 文档页数:35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1 在流体中运动课件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1章,主题为“在流体中运动”,使用教材为教科版。
详细内容包括:流体的定义与特性、流体阻力的计算、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减小阻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流体的基本概念,理解流体阻力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物体在流体中运动状态的能力,掌握减小阻力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流体阻力的计算,物体在流体中运动状态的分析。
教学重点:流体的基本概念,减小阻力的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风洞、小车、气球等)。
学具:笔记本、文具、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飞机、游泳运动员等在流体中运动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 流体的定义与特性;(2) 流体阻力的计算方法;(3) 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4) 减小阻力的影响因素。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记录数据。
4. 例题讲解:讲解与流体阻力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流体的定义与特性;2. 流体阻力的计算方法;3. 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4. 减小阻力的影响因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流体的定义与特性;(2) 计算给定物体的流体阻力;(3) 分析物体在流体中运动状态的变化;(4) 举例说明减小阻力的方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流体阻力计算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1) 探讨流线型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2) 研究不同流速下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3) 了解航空航天领域的流体力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流体阻力的计算;2. 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分析;3. 实践操作中的数据记录与处理;4. 作业设计中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1《在流体中运动》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培养。
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我设计的一堂幼儿园课程——《认识色彩》。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堂课程时,我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结合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了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活动。
通过观察、体验、探索和创作,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认识色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孩子们认识三种基本色彩(红、黄、蓝),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孩子们对色彩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三种基本色彩(红、黄、蓝),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色卡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画纸、一支画笔、一份水彩颜料。
五、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孩子们观看一段色彩丰富的动画片,引导他们关注并描述动画中的色彩。
2. 引入新知识(10分钟):展示彩色卡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说出三种基本色彩(红、黄、蓝)。
3. 实践探索(10分钟):孩子们在画纸上自由发挥,用画笔和水彩颜料创作出自己喜欢的色彩作品。
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他们观察色彩的变化,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
4. 分享与交流(5分钟):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评价,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认识三种基本色彩(红、黄、蓝),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这堂课程结束后,我认真进行了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实践探索环节,部分孩子对于色彩的搭配和创作仍显得有些困惑。
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了解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通过分析推理法探究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制作“鸟翼模型”,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日常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加深人文素养。
教学仪器:硬纸、吸管、胶带、电吹风机、铁丝、纸条等教学过程:一、实验探究——升力1、提问:鸟儿能在天空中翱翔,依据鸟的原理而设计的滑翔机大家听说过吗?你知道第一个设计滑翔机的人是谁吗?连接滑翔机图片。
2、德国的奥托·李林达尔,是世界上公认的滑翔机之父(连接到李林达尔)。
3、今天我们就来动手做一个鸟翼模型,观察气流对鸟翼有什么作用?鸟翼向上运动,肯定是有一个力作用在它上面了,而这个力呢,由于它有提升物体的作用,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升力”。
二、伯努利的发现1、提问:这个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呢?让我们来追溯一下历史;早在 1738 年,伯努利就发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不仅解开了鸟儿在天空翱翔的奥秘,也成了人类打开空中旅行大门的钥匙(连接到伯努利)。
2、流速与压强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取一张纸条,从纸条上方沿纸条吹气,如图10-1-4 ,纸条会怎样运动?提问: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出流速和压强有什么样的关系要得出流速和压强的关系,我们来探究一下纸条上方的流速和压强;吹纸条上方,导致纸条上方的流速比纸条下方的流速大;纸条上升,说明纸条上方的压强比下方小;纸条上方的流速大、压强却小,说明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伯努利原理: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4、介绍一下“河流流线”的情况;观察实验室中模拟鸟翼周围的气流的情况(如图 10-1-5)。
提问:根据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了解升力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可以通过流速和压强的关系来解释升力是怎样产生的;•鸟翼上方和下方的压强差导致了升力的产生;•升力是向上的,说明鸟翼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大;•根据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知道鸟翼下方的流速比上方小;•是什么导致了下方的流速比上方的小呢,当气流通过鸟翼时,下方的流速比上方慢;做个鸟翼模型,放在水流中,让同学来体验一下,经过鸟翼模型下方的水流要比上方慢。
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一、知识点梳理1.流体: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与统称为流体,如空气、水等。
2.流体的压强:前面学过的液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它们是流体静止时的压强,流体流动时也有压强,此时的压强叫流体的压强。
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知识点2 飞机的升力1.飞机的机翼与空气流动速度飞机的机翼一般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由于机翼上方的空气要比下方的空气运行的路程,所以机翼上方的空气流动比下方要。
2.升力的产生从机翼上方流过的空气通过的路程长,速度,从机翼下方通过的空气通过的路程短、速度;于是空气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对下表面的压强,机翼上下表面所受压力差的方向,这个压力差就叫“举力”,又叫飞机的“升力”,。
二、典型例题考点1.流体压强与流速画出右边纸张在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纸片靠近,说明内、外侧气体对纸的压力关系为F内<F外,因为纸的内、外两面受力面积相等,所以纸的内侧气体压强p内外侧气体压强p外(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而纸外侧的气体压强p外,由此推测吹气使得纸内侧气体压强(后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练习1.下列实例中,不能利用气体或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A.在火车进、出站台时,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B.“过堂风”会把居室中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C.用气筒给篮球打气,将气筒活塞往下压时感觉吃力D.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马路两边的树叶会随风飘动例2.如图所示: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B.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C.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D.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练习 2.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1 在流体中运动课件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1章,主题为“在流体中运动”。
具体内容包括:流体的定义与特性、流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动力学相关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流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理解流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及其计算方法。
2. 使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物体在流体中运动状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流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
难点: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运用、流体动力学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流体力学实验器材、PPT课件。
2. 学具:计算器、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浮力演示装置,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水中浮沉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知识讲解:(1)流体的定义与特性;(2)流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3)阿基米德原理;(4)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5)流体动力学相关概念。
3. 例题讲解:讲解浮力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应用等典型例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流体的定义与特性2. 浮力的计算3. 阿基米德原理4. 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5. 流体动力学相关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2)解释阿基米德原理,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3)分析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并作出判断。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概念的理解较为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与流体力学相关的科普读物,提高科学素养。
组织学生进行流体力学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附录:作业答案:1. 浮力计算:F浮= ρ液体 g V排2.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流体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