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多肽组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4
鹿茸多肽的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与探讨摘要:鹿茸多肽作为鹿茸的主要药理成分之一,具有抗炎、保护神经系统、保护心血管、抗骨质疏松等重要作用。
本文综述了鹿茸多肽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鹿茸多肽的实际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鹿茸;鹿茸多肽;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鹿茸(Cartialgenous),是指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吉林省名贵道地药材。
鹿茸性甘、咸,温,归肝、肾经,禀纯阳之质,含生发之气,具有壮肾阳,补精髓,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之功效[1-2]。
鹿茸中含有蛋白多肽、甾体化合物、无机元素、多糖、脂肪酸、生物碱和脂多糖等多种有效成分[3],其中鹿茸多肽类物质含量在50%以上,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和保健功效。
本文针对近几年鹿茸多肽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鹿茸多肽的实际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 对免疫系统作用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物质构成,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其中适应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4]。
从梅花鹿中提取分子质量为3.2kDa的鹿茸多肽用于小鼠免疫实验,结果表明鹿茸多肽能显著刺激脾细胞的增殖,增强淋巴细胞亚群的繁殖能力,同时鹿茸多肽还能够上调相关细胞因子表达[5]。
鹿茸多肽对于免疫系统的促进功能为鹿茸保健食品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2 对神经系统作用朱文赫等[6]认为鹿茸多肽可对抗神经性药物对小鼠记忆的损伤以及微波辐射对小鼠神经细胞的损伤,对小鼠的记忆巩固和记忆修复有促进作用。
鹿茸多肽具有能明显改善东莨菪碱及亚硝酸钠诱导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能力[7]。
鹿茸对神经系统及记忆力的增强作用使得日后相关产品的开发成为可能,但对相关通路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同时,因鹿茸多肽对于神经系统在一定使用剂量内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其使用安全性及毒副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3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主要由心脏和血管组成,有关鹿茸多肽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心脏细胞与血管细胞。
鹿茸多肽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基础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鹿茸多肽对皮肤愈合的影响。
方法:设计将48只大鼠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每组12只。
实验组1 单纯肌肉注射用药;实验组2 为单纯创口外部用药;实验组3 则肌注与外部混合用药。
以大鼠背部以脊柱为中心设计5cm*5cm创面,每日给药1次,分别于2、4、6、8、10、12、14日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于第10天测量创面大小、计算愈合面积、愈合速度;单位重量组织细菌计数;肉芽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结果:创面愈合面积、愈合速度和肉芽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实验组3优于其它3个实验组,而单位重量组织细菌计数低于其它3个实验组。
结论:鹿茸多肽能够提高皮肤愈合速度,增加组织细胞间连接,加速上皮化生。
【关键词】鹿茸多肽;皮肤;愈合皮肤是全身最大的器官。
皮肤愈合情况直接关系到创口的上皮化生过程,可以说外科学最早面临的问题就是皮肤修复。
鹿茸多肽属于生物活性物质,目前主要应用于治疗各种类型骨折、骨质疏松和股骨头坏死,对骨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2]。
但鹿茸多肽对于创面的加速愈合和提高创面愈合的质量尚未有详细的报道。
1 材料与方法1.1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法:健康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每组12只。
对照组采取大鼠背部手术模拟创伤皮肤缺损;实验组1:采用后臀部肌肉注射鹿茸多肽;实验组2:采用创口外用鹿茸多肽;实验组3:采用后臀部肌肉注射并创口外用鹿茸多肽。
1.2手术方法:采用3%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
每公斤体重1毫升。
大鼠背部备皮后,将打孔器调至直径5厘米,用龙胆紫液染色触头。
在大鼠背部头侧1/3处,以脊柱为中心分别打印手术标记。
用强力碘消毒术区皮肤,铺无菌巾。
手术操作完全在无菌条件下,沿印迹统一大小完整切除设计创面的所有皮肤和浅筋膜组织,直到深筋膜面,彻底止血。
自制前端带有筛孔的无菌导药管,埋于外用鹿茸多肽组大鼠背部创面无菌纱布下,以方便给药。
鹿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20-11-03T15:56:33.76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0期作者:高旗赵晨蕾兰丁璇[导读] 中药鹿茸在我国历史悠久,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高旗赵晨蕾兰丁璇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200摘要:中药鹿茸在我国历史悠久,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极具药用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来鹿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提供今后对鹿茸的深入研究的进一步参考价值。
关键词:鹿茸;氨基酸;脂肪酸;鹿茸多糖;药理作用鹿茸作为我国名贵的中药材之一,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蛋白质、鹿茸多糖(PAPS),多肽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对生殖系统的作用、抗衰老、抗衰老,抗肿瘤、促进生长、修复骨折等多种生物活性。
现在对鹿茸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开发其更大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1.化学成分 1.1氨基酸和脂肪酸鹿茸中氨基酸种类极其丰富,是鹿茸中含量较多的有效成分之一。
拥有19种以上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酸,如赖氨酸(Lysine)、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亮氨酸(Leuc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苏氨酸(Threonine)和缬氨酸(Valine)等;另外,鹿茸中赖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都相对偏高,蛋氨酸的含量相对偏低。
1.2脂肪酸鹿茸中富含多种氨基酸。
如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油酸、棕榈烯酸、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LA)、花生酸(arachidic acid)、花生二烯酸(cis-11-Eicosenoicacid)和花生四烯酸(Arochidonic Acid Oil),其中油酸、亚油酸生物活性较强.在9种脂肪酸中,亚麻酸的含量较高。
第34卷第2期吉林医药学院学报V01.34N o.2—138—2013年04月Jo咖al of J di n M edi cal C ou ege A pr.2013si o n aI l d D educ es m yocar di ali n缸ct si ze[J].H yper t ens2005,174(10):6509_6517.Res.2006,29(11):905-913.[22]潘宴青,陈鑫.慢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及心肌热休克[18]M a l oyaI l A,sa l l be A,O s i ns ka H,e t a1.M i t ochondr i a l dys.蛋白26/60/70的表达及其意义[J].现代医学,2008,f unct i on and apopt osi s I ul de r l j e t he pa t l l o geni c proc es s i n36(4):260.262.al pha.B.cr yst8m n desI I l i n.r el at ed car di om yoP at hy[J].ci卜[23]J i ng Y ua Il,M i ao Y a I l g,H l l i l i n g Y a o,e t a1.P1踮m a ar I t i bod-cul at i on。
2005,112(22):3451.3461.i es t o heat s ho ck pr ot ei n60蛐d he a t s ho ck pr ot ei n70ar e [19]涂启敏,陈智群.热休克蛋白60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as soci a t e d w i t h i nc re as ed ds k ofel ect roc砌ograph abnor.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14):2100-2102.m出t i es i n叭t om obi l e w or kers expo s ed t o noi se[J].C eu [20]J6zef0耐cz.0konkw o G,w i er zbow s ka.D r abi k K,K舾i el sl(i st r ess chapcr ones,2005,10(2):126135.M,et a1.I s H s p27a m arker of m yocar di al i sc haeI l l i a?[24]赵勇,耿索敏,张瑞青,等.血清热休克蛋白70在妊[J].1(ar dj ol Pol,2009,67(9):947-952.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1]B ena辱ano M,D’E l i o s M M,A m edei A,e t a1.H11I I l ar I60-2009,38(3):219-220.kD a he a t s ho ck pr ot ei n is a t ar g et au t oaI I t i g en of T ceusde ri ve d f r o m at her o scl e r ot i c pl aques[J].J IⅡ瑚unol,(收稿日期:2011—11舶)e£@S3s3£383S3e383毫383e28e:£383£38e83S2£283S3雹e雹883雹e雹e税8e税萄e税建建雹e雹已税固3固8翘霸3固e翘固2固3固苷弛固g礤般固e固3固@斑砖@弛副强玲敏骤玲瓤蝤)ea强K蜒)^^、h文章编号:1673-2995(2013)02旬138D3‘琢还‘鹿茸多肽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R es e ar ch pr ogr e s s on phar m acol o尊cal ac t i V i t i e s of cor nu cer V i pant ot r i chum 柯蕾芬1,白海英1综述,朱文赫“,吕士杰2审校(吉林医药学院:1.临床医学院,2.生化教研室,吉林吉林132013)摘要:鹿茸是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具有免疫增强、神经保护、生殖促进、抗骨质疏松、抗衰老、抗肝纤维化和抗关节炎等多种功效。
鹿茸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鹿茸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比较复杂。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鹿茸的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研究进展以及鹿茸对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血液成分等方面作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鹿茸;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密生茸毛的未骨化的幼角,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已有2000多年的入药历史。
具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的功能。
用于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1]。
鹿茸片是鹿茸的炮制品,由于鹿茸有排血茸与带血茸之分,因此鹿茸片有排血片与带血片。
传统观点认为,带血片的有效成分要高于排血片。
麋鹿茸是珍贵动物麋鹿的茸角,为我国特有药用资源。
1 化学成分鹿茸中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包括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
有机成分包括有17种以上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酸),9种脂肪酸(生物活性最强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较高),10种磷脂成分及蛋白质、激素样物质、生物胺、多肽类、硫酸软骨素、前列腺素、核酸、维生素等[2,3]。
无机成分包含大量的无机元素,董万超等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从所测鹿茸各部位均检测出26 种无机元素。
其中包括5 种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Ca ,Na ,K,P,Mg和11 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Fe ,Zn ,Cu ,Cr,Sr ,Ni,Mo ,Co ,Mn,V,Sn。
尽管各种鹿茸不同部位的无机元素种类相同,但是同一元素在同一鹿茸不同部位的含量,以及同一元素在不同鹿茸相同部位中的含量也有差异[4]。
近年较多的文献报道表明鹿茸加工方法的不同也将影响到鹿茸化学成分的含量。
研究表明,冷冻干燥法制得的鹿茸其氨基酸、铁和锌元素、总氮及总磷含量均高于“水炸法”制得的鹿茸,而且灰分少于后者。
活性茸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胆碱酯酶、γ�补劝�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磷酸酶的酶活力是传统加工茸酶活力的2.5~250倍。
鹿茸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制药)班级:102班姓名:王蓉学号:10243112 摘要:鉴于鹿茸对于人体保健与治疗上的不可小觑的功能,本文从鹿茸的发展和成分出发,将鹿茸中的有药理效果的成分与鹿茸在医学治疗联系起来,突出鹿茸的临床价值与意义。
对为人们认识到鹿茸在药理活性的进一步发展的光明前景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鹿茸;生理功能;成分;药理活性《中国药典》记载的鹿茸主要包括梅花鹿( Cervus nippon Temminck) 茸和马鹿( Cerus elaphus Linnaeus) 茸, 是名贵的补品。
传统中药鹿全身是宝,在鹿茸极其鹿产品在保健与治疗疾病方面以其用量少、显效快、效果好而备受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的青睐。
据相关研究所得:鹿茸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身体虚弱、久病患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1]。
同时它能增加机体对外界的防御能力,调节体内的免疫平衡而避免疾病发生,促进创伤愈合、病体康复,从而起到强壮身体、抵抗衰老的作用,因此,对于鹿茸的研究具有极强的药理学价值已经经济价值。
一、古代医药学家对鹿茸的研究(一)古代医药学家对鹿茸的生理作用认识的逐步发展《神农本草》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药物学文献,书中收载,鹿茸“甘、温、无毒, 主漏下恶血,寒热惊厥, 益气强志, 生齿不老”。
苏敬等撰写的《新修本草》中,鹿茸被列于兽禽部卷第十五。
记鹿茸:味甘、酸、温、无毒。
治疗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瘀血在腹,散石淋、臃肿、骨中热,疽疗骨、安胎下气,杀鬼精物,久服耐老。
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将鹿茸列于鹿的项目之下;其述鹿茸气味甘、温;补男子虚冷,脚膝无力,夜梦鬼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赤白带下。
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
同时列有药方,如斑龙丸,茸珠丹等。
缪希雍撰《本草经疏》中论述:鹿茸,禀绝阳之质,含生发之气。
新西兰红鹿鹿茸多肽的纯化及活性研究王少军论文摘要本文作者通过酸水提醇沉法结合现代生物化学技术,从新西兰红鹿鹿茸中提取出多肽类成分;利用sephadex G-50凝胶过滤层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层析等作为分离、纯化手段,得到纯度较高的鹿茸多肽;以体外表皮细胞培养技术和3H-TdR掺入法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探讨,初步证明该成分具有一定促进大鼠乳鼠表皮细胞增殖作用。
关键词:新西兰红鹿鹿茸多肽纯化活性鹿茸是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laphus L.)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作为一种传统名贵中药,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应用历史。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鹿茸“味甘,性温,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不老”。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鹿茸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强化学习和记忆、增进性功能、强心、降压、抗氧化、抗溃疡、抗肿瘤、抗炎症等作用(1)。
人们在养鹿过程中发现,鹿茸的生长异常迅速,可达2~3cm/d。
基于这一生物学特性,有人推测鹿茸中可能存在促进骨和上皮细胞快速生长的生物活性物质,而且,这种物质应该是鹿茸所特有的。
然而长期以来,一直未能找到这种活性成分。
已发现的氨基酸、多胺、核酸、酯类、性激素、芳香性类化合物都不能充分解释鹿茸的这种生理活性。
近年来,人们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鹿茸中多肽类成分上,并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江润祥(2)等报道,从梅花鹿的鹿茸表皮层中分离出表皮生长因子(EGF),能明显促进表皮层的增殖,阐明了鹿茸表皮既是EGF的合成组织,同时也是EGF的靶组织。
霍玉书(3)等从梅花鹿冻干鲜茸中,得到分子量在一万以上的多肽类物质,应用细胞调控因子活性的测定方法,发现该物质具有神经生长因子(NGFS)样作用。
新西兰学者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 T—PCR)技术证明,在鹿茸顶部非骨化部位至少存在四种骨生长因子的mRNA,这些生长因子可能是鹿茸特有的生物活性物质。
最近,王本祥教授从梅花鹿茸中分离出具有很强的促进骨和软骨细胞以及上皮细胞增殖的低分子量活性多肽——鹿茸生长因子,并且根据这一成果开发出国家二类新药鹿茸生长素。
专题论述20239262鹿茸及其主要副产物的生物功效研究进展张 群1,张继一1,林 麒1,贾新傲2,李虹瑾1,唐玉娇1#(1.长春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600;2.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摘要:主要综述了梅花鹿的鹿茸、鹿胎、鹿心、鹿血和鹿鞭的主要生物功效。
分析了梅花鹿主副产物作用于癌症、心血管疾病与肝脏疾病的药用潜力。
阐述了不同状态下梅花鹿各部位的提取物的药理作用,并对鹿产品的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梅花鹿产物的进一步应用和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初步信息。
关键词:鹿茸;鹿胎;鹿心;鹿血;鹿鞭;生物功效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3)09-0082-03梅花鹿(Sika Deer)是珍贵且传统的药食同源动物,在中国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在汉朝《神农本草经》中首次出现。
现代研究表明,梅花鹿的主副产物中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包括游离氨基酸、多肽、硫酸软骨素、前列腺素、磷脂、激素、生物胺、无机元素等。
其功效也极其广泛,如防治心血管疾病、强身健体、延缓衰老、增强免疫等。
从人类最初食用鹿肉并用精血治疗疾病以来,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鹿类产品已基本形成了可食用或药用的系统和规模。
鹿产品是指鹿科各种鹿种的产品和制品,以鹿茸、血、鞭、胎、骨、肉为原材料的产品在食品、医药、保健食品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关于鹿类主要副产物的化学成分分析、药理作用和临床作用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且鹿的主副产物已经表现出了很好的药用价值,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主要对鹿茸、鹿胎、鹿心、鹿血以及鹿鞭的生物功效进行综述,总结其生物功效,提高梅花鹿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与生物价值,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 鹿茸鹿茸是重要的动物药,具有缓解疲乏、组织修复、促进健康等多种功能。
鹿茸源于梅花鹿和马鹿,2 000年前在我国医学经典《神农本草经》中有被记载,认为其具有滋阴壮阳、健脾、强壮骨骼、肌肉,促进血液流动的功效。
鹿茸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进展【摘要】通过查询2000年以后的文献对鹿茸及其活性成分的现代药理做了归纳总结,主要从鹿茸多肽、鹿茸多胺、鹿茸多糖、鹿茸精及鹿茸醇提物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鹿茸;活性成分;鹿茸多肽;鹿茸多胺1 鹿茸多肽1.1 鹿茸多肽在体外可明显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陈东等[1]在实验中应用鹿茸多肽对NSCS(神经元干细胞)的分化进行观察,结果证明鹿茸多肽对神经细胞具有营养作用,鹿茸多肽可明显促进NSCS的分化,提高分化细胞数量,且主要向神经元分化,体现了鹿茸多肽多因素、多因子的协调作用,且这种多因子协调作用对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起了重要作用。
1.2 马鹿茸多肽通过促进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加快皮肤创伤愈合翁梁等[2]通过实验分离乳鼠表皮细胞和家兔肋软骨细胞,体外加入天然鹿茸多肽和合成鹿茸多肽,结果表明总鹿茸多肽外涂对实验性大鼠皮肤损伤有加速修复作用,离体试验表明能促进大鼠表皮细胞有丝分裂,即天然鹿茸多肽是促进大鼠表皮细胞分裂和加速皮肤创伤愈合的主要活性多肽,对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
1.3 鹿茸多肽-PLGA复合膜可提高大鼠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的疗效[3]鹿茸多肽-PLGA复合膜中的鹿茸多肽可以稳定地缓慢释放到损伤神经周围,即鹿茸多肽-PLGA复合膜的鹿茸多肽具有相应的生物活性,为鹿茸多肽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1.4 鹿茸多肽能促进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李立军等[4]通过实验探讨鹿茸多肽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鹿茸多肽具有促进神经再生、加快神经轴突生长速度,有助功能恢复。
1.5 鹿茸多肽能抑制兔软骨细胞体外凋亡[5-6]通过观察白细胞介素-1β体外诱导软骨表型化骨髓干细胞(marrow mesenchvmal stem cells,MSCs)凋亡的影响,结果说明Caspase-3参与MSCs凋亡,鹿茸多肽通过减少Caspase-3mRNA 表达,并抑制其蛋白酶活性,来阻止或逆转软骨细胞表型化MSCS凋亡。
鹿茸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关键词:鹿茸;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鹿茸为脊索动物门喃乳纲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有生精补位、益肾助阳、强筋健骨等功效。
前者习称“花鹿茸〔黄毛茸)’,后者习称“马鹿茸(青毛茸)”。
鹿茸作为药用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救,后世广泛应用,逐步归纳和完善了鹿茸的治疗作用。
近年来,有关本品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均有很大进展。
1、药理作用1.1、促进蛋白质、核酸的合成本品能“补赢瘦、壮筋骨”。
可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加速未成年小鼠的生长发育,其作用在老年小民更为显著。
有效成分主要为多胺类物质,如腐胺,精眯等,机理可能与激活RNA聚合醉有关。
鹿茸还能增加肝枪原含盆。
鹿茸对蛋白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改善作用是其强筋健骨功效的重要药理基础[1]。
1.2 促进造血作用本品能“生精益血”。
鹿茸精注射液对乙醉苯饼致溶血性贫血小鼠及5/6肾切除致肾性贫血大鼠,能促进骨位造血,加速RBC和Hb的生成[2]。
1.3 增强免疫功能鹿茸精、鹿茸多糖可增强小鼠RBS的吞噬功能,对氢化可的松及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刺激作用.增加老年小鼠低下的巨噬细胞Fc受体和C3h受体活性,但对青年小鼠无影响。
鹿茸精还可提高小鼠血清溶素扰体含量。
这些作用与其治虚证“痛肿疽疡”及延级衰老作用有关[5]。
1.4 对性功能的影响鹿茸酊、人工培养鹿茸细胞对未成年动物前列腺和促精囊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能增加睾丸的重量,提高血桨睾丸酮的含量。
鹿茸精注射液能促进去势大鼠前列腺、精囊包皮腺的生长和幼鼠子宫的发育。
鹿茸本身还含有雌二醇。
因此,鹿茸兼有雄激素和雌激素样的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磷酸脂类物质[4]。
1.5 提离机体的工作效率及抗应激能力鹿茸能提高机体的工作效率,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乙醇和樟柳碱所致记忆功能障碍有恢复作用:能改善睡眠和食欲;对饥饿乏力小鼠有抗疲劳作用;并能提高小鼠耐高压、低温及耐缺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