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及人口数量表
- 格式:xls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32
我国第六次全国⼈⼝普查各省区市⼈⼝数量排名我国第六次全国⼈⼝普查各省区市⼈⼝数量排名我国第六次全国⼈⼝普查各省区市⼈⼝数量排名,⼴东破亿登榜⾸全国合计 13 3972 48521. ⼴东省 1 0430 31322. ⼭东省 9579 30653. 河南省 9402 35674. 四川省 8041 82005. 江苏省 7865 99036. 河北省 7185 42027. 湖南省 6568 37228. 安徽省 5950 05109. 湖北省 5723 774010.浙江省 5442 689111.⼴西 4602 662912.云南省 4596 623913.江西省 4456 747514.辽宁省 4374 632315.⿊龙江省 3831 222416.陕西省 3732 737817.福建省 3689 421618.⼭西省 3571 211119.贵州省 3474 646820.重庆市 2884 617021.吉林省 2746 229722.⽢肃省 2557 525423.内蒙古 2470 632124.台湾省 2316.225.上海市 2301 914826.新疆 2181 333427.北京市 1961 236828.天津市 1293 822429.海南省 867 151830.⾹港 709.7631.宁夏 630 135032.青海省 562 672233.西藏 300 216634.澳门 55.23前3名⼈⼝多于德国,前7名多于英国,前10名多于韩国,前19名多于加拿⼤,前24名多于澳⼤利亚中国各省⾯积排名:1、新疆维吾尔⾃治区⾯积166万平⽅千⽶);2、西藏⾃治区⾯积122.8万平⽅千⽶);3、内蒙古⾃治区⾯积118.3万平⽅千⽶);4、青海省⾯积72.23万平⽅千⽶;5、四川省⾯积48.14万平⽅千⽶;6、⿊龙江省⾯积45.48万平⽅千⽶;7、⽢肃省⾯积45.44万平⽅千⽶;8、云南省⾯积38.33万平⽅千⽶;9、⼴西壮族⾃治区⾯积23.6万平⽅千⽶;10、湖南省⾯积21.18万平⽅千⽶;11、陕西省⾯积20.56万平⽅千⽶;12、河北省⾯积18.77万平⽅千⽶;13、吉林省⾯积18.74万平⽅千⽶;14、湖北省⾯积18.59万平⽅千⽶;15、⼴东省⾯积18万平⽅千⽶;16、贵州省⾯积17.6万平⽅千⽶;17、江西省⾯积16.7万平⽅千⽶;18、河南省⾯积16.7万平⽅千⽶;19、⼭西省⾯积15.63万平⽅千⽶;20、⼭东省⾯积15.38万平⽅千⽶;21、辽宁省⾯积14.59万平⽅千⽶;22、安徽省⾯积13.97万平⽅千⽶;23、福建省⾯积12.13万平⽅千⽶;24、江苏省⾯积10.26万平⽅千⽶;25、浙江省⾯积10.2万平⽅千⽶;26、重庆市⾯积8.23万平⽅千⽶;27、宁夏回族⾃治区⾯积6.64万平⽅千⽶;28、台湾省⾯积3.6万平⽅千⽶;29、海南省⾯答3.4万平⽅千⽶;30、北京市⾯积1.68万平⽅千⽶;31、天津市⾯积1.13万平⽅千⽶;32、上海市⾯积0.63万平⽅千⽶;33、⾹港特别⾏政区⾯积1101平⽅千⽶;34、澳门特别⾏政区⾯积25.4平⽅千⽶。
2023年中国城市人口排名2023中国城市人口排名2023最新中国城市人口排名,重庆人口第一,不过真正论城市规模,还是北京上海最大,那么为了方便大家,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中国城市人口排名2023最新,欢迎阅读!中国城市人口排名20231 重庆市 2884.622 上海市 2301.913 北京市 1961.244 成都市 1404.765 天津市 1293.826 广州市 1270.087 保定市 1119.448 哈尔滨市 1063.609 苏州市 1046.6010 深圳市 1035.79第1页/共6页11 南阳市 1026.3012 石家庄市 1016.3813 临沂市 1003.9414 武汉市 978.5415 邯郸市 917.4716 温州市 912.2117 潍坊市 908.6218 周口市 895.3219 青岛市 871.5120 杭州市 870.0421 郑州市 862.6522 徐州市 858.0523 西安市 846.7824 赣州市 836.8425 菏泽市 828.7826 东莞市 822.02第2页/共6页27 泉州市 812.8528 沈阳市 810.6229 济宁市 808.1930 南京市 800.4731 长春市 767.7132 宁波市 760.5733 阜阳市 760.0034 唐山市 757.7335 商丘市 736.2536 南通市 728.2837 盐城市 726.0238 驻马店市 723.0739 ______山市 719.4340 衡阳市 714.1541 沧州市 713.41第3页/共6页42 福州市 711.5443 邢台市 710.4144 邵阳市 707.1845 长沙市 704.4146 湛江市 699.3347 烟台市 696.8248 济南市 681.4049 大连市 669.0450 南宁市 666.16全国超一千万人口城市北京和上海浮现人口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临沂和南阳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人口流动预测报告2022版:未来20年人口将流向哪?根据预测,204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8.6%,对应城镇人口为10.5亿人,比2020年增加1.5亿人,其中约0.74亿来自乡城迁移。
文/任泽平团队 任泽平 白学松 柴柯青1.人口流动的基本规律和预测思路1.1 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与国际经验: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集聚效应通过规模效应、专业化分工和学习效应三方面增强城市和国家的竞争力。
决定人口集聚的关键是该区域经济规模及与本国其他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即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
国际经验表明人口长期向大都市区集聚,我国人口仍有向大都市圈、城市群集聚空间。
美国人口长期向大都市区集聚,1950-2019年美国500万人以上都市区人口比重从12.2%增至24.7%,人口向大都市区集聚趋势明显;在日本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随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并且表现为从“三极”集聚向东京圈“一极”集聚,1974-2018年,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人口净迁入量分别为400.5万、-92.7万、8.7万人。
从经济份额看,美国纽约都市区的经济份额约10%,远高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3.6%、3.9%、2.7%、2.5%。
从经济-人口比值看,2020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经济-人口比值分别为2.3、2.2、2.2、1.9,南京、苏州、杭州等二线城市的经济-人口比值高于1.8,经济-人口分布的内在平衡动力将驱动其人口集聚。
1.2 城镇化的基本规律:发展呈“S形”曲线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化发展近似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大致分三个阶段:缓慢发展期(30%人口流入可以增加年轻劳动力供给、缓解老龄化压力;增加人才供给、促进创新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扩大消费需求。
以前)、快速发展期(30%~70%)、稳定发展期(70%之后),中国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减速发展阶段。
在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大致以50%为临界点可分为两个阶段,50%之前为加速发展阶段、50%为减速发展阶段。
中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城市人口吸引力、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排名及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流动情况分析一、2019年中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2019年全国各大城市人口数据排名中,沿海地区与其他省会城市人口数量都增长比较快,在当地常住人口数据排名中。
重庆以3000万人口数量排名第一。
北京上海人口数量为2000多万,广州深圳成都1000万,除却北上广深的人口数量较多之外,天津、武汉、苏州、西安、郑州、杭州、长沙、青岛、南京、济南等省会城市人口数量也比较多,均在1000万以上。
另外,宁波、无锡、东莞、佛山、合肥、常州、嘉兴、厦门、珠海等城市人口数量也在百万以上。
二、2019年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排名及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流动情况分析流动人口是指一个地区的非常住人口。
包括寄居人口、暂住人口、旅客登记人口和在途人口。
在建筑和运输部门做临时工的外地民工,进城经商、办企业、就学或从事各种第三产业劳动的外地人口,探亲访友人员,来自外地参加各种会议、展览、购货、旅游的人员,都构成了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的构成、数量受城镇性质、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所制约。
各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革命与历史纪念性城镇,风景名胜旅游区,生产规模较大的名优土特产区,流动人口就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随着《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的发布,国家放宽了对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镇就业生活的限制,促进了农村人口的乡城转移,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加至1990年的2135万人,年均增长约7%。
第二个阶段是1990~2010年,流动人口规模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1990年的2135万人增加至2010年的22143万人,年均增长约12%。
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以来至今,这段时期相对缓和,2010~2015年的流动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年均增长约2%。
2022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榜最新出炉我国本来就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越是大城市,人口密度越高,而各区县人口密度还是比较小的,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
2022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榜出炉你知道多少?一起来看看2022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榜出炉,欢迎查阅!2022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榜出炉近日,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榜出炉,根据统计显示,人口密度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地。
十大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分别是深圳、东莞、上海、厦门、佛山、广州、中山、汕头、郑州和无锡。
其中前8个城市的人口密度超过了2000人/平方公里。
1.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排名第一:深圳人口密度为7173人/平方公里,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本土地区还有一大部分是山体,也就是说,深圳的城区实际人口密度早已经突破每平方公里1万人大关。
2.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排名第二:东莞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比较,东莞全市常住人口增加224.64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了1046.66万人,2021年进一步增至1053.68万人。
2021年东莞的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4259人,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级市,在所有城市中也仅次于深圳,位居第二。
3.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排名第三:上海人口密度达到了3926人/平方公里,七人普数据显示,上海城区人口达到了1987万人。
4.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排名第四:厦门人口密度达到了3105人/平方公里,而厦门是我国一二线城市中土地面积最小的城市,仅1700.61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达到了528万人,每平方公里住着3105人。
第五至第八名的城市均来自广东地区,分别是佛山、广州、中山和汕头,四个城市的市域人口密度可谓相差无几,均处于2400人到2600人/平方公里之间,其中中山和东莞类似。
而郑州和无锡的人口密度分列第九和第十。
郑州也是前十名中唯一一个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城市。
郑州所在的河南是我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户籍人口过亿,常住人口也达到9883万人,因此未来郑州人口的增长空间仍很大。
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排名世界人口密度分布一般分为几个等级:第一级人口密集区>100人/平方千米第二级人口中等区 25~100人/平方千米第三级人口稀少区 1~25人/平方千米第四级人口极稀区<1人/平方千米世界上的陆地面积为14800万km2,以世界50亿人口计,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3人。
但是,世界上实际人口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
按各国的平均数而论,以农业经济为主,人口比较密集的孟加拉国为例,其人口密度为625人/平方千米(据1981年统计数字,下同);而国家比较小,全部国土中城市占重要地位或全部为城市的新加坡与摩纳哥为例,前者的人口密度为3953人/平方千米,后者为13757人/平方千米。
再看人口少的国家或地区,如蒙古的人口密度约为1人/平方千米;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只有0.023人/平方千米,即平均每42.7平方千米才有1人。
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它的面积达1400万平方千米,则是一个无固定居民的地区。
我国人口的数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密度平均是104人/平方千米,密度最高的江苏为600人/平方千米,密度最低的西藏只有1人/平方千米。
以城市而论,北京市市区的人口密度为571人/平方千米(1985,下同),但各区县差别仍很大,如市内的宣武区,人口的密度达34140人/平方千米,而远郊的门头沟区则只有192人/平方千米。
中国地级单位人口密度排名排名城市省份密度1 澳门澳门 17745.454552 香港香港 6335.5978263 汕头广东 2372.8813564 上海上海 2135.0078495 揭阳广东 1187.2323866 广州广东 1007.3974457 漯河河南 997.32518158 厦门福建 975.14340349 苏州江苏 966.96984210 无锡江苏 946.708463911 武汉湖北 944.24142412 阜阳安徽 933.961318813 淮南安徽 930.324623914 周口河南 929.14438515 南京江苏 918.320258416 许昌河南 918.223829617 佛山广东 917.7869718 郑州河南 908.485413619 南通江苏 902.387640420 成都四川 891.856247921 深圳广东 882.926829322 濮阳河南 874.35536823 泰州江苏 864.687607924 焦作河南 864.440078625 嘉兴浙江 850.574712626 常州江苏 842.105263227 徐州江苏 821.710935428 潮州广东 812.215724529 天津天津 812.160881930 枣庄山东 808.791208831 商丘河南 802.214299132 中山广东 783.333333333 内江四川 779.799480134 开封河南 779.574195635 淮北安徽 749.464668136 马鞍山安徽 747.330960937 西安陕西 743.26354838 安阳河南 742.352141439 莆田福建 740.470988140 济南山东 728.873670141 自贡四川 727.189572442 菏泽山东 725.608759643 邯郸河北 721.436253844 广安四川 715.636822245 北京北京 714.199541646 济宁山东 713.273081747 泰安山东 708.671562948 镇江江苏 702.816530749 遂宁四川 702.215546450 淄博山东 702.138407151 鄂州湖北 697.674418652 芜湖安徽 696.202531653 扬州江苏 688.875489954 毫州安徽 678.175092555 舟山浙江 673.611111156 东莞广东 673.427991957 青岛山东 671.140939658 新乡河南 659.404334259 合肥安徽 658.370713460 鹤壁河南 656.807307561 德阳四川 656.583018262 聊城山东 654.119807264 铜陵安徽 646.900269565 南昌江西 644.329896966 海口海南 642.082429567 温州浙江 635.607603568 平顶山河南 635.0012769 连云港江苏 633.897394670 宿迁江苏 628.222035771 廊坊河北 620.853080672 宿州安徽 617.145192673 资阳四川 614.167294674 驻马店河南 605.716575475 宁波浙江 595.835557976 台州浙江 594.921916577 泉州福建 594.094628278 茂名广东 593.272171379 临沂山东 592.308139980 石家庄河北 591.527795481 蚌埠安徽 588.730025282 淮安江苏 586.922561983 南充四川 584.982771184 湛江广东 570.856685385 湘潭湖南 567.319216986 孝感湖北 565.932222387 黄石湖北 550.699300788 盐城江苏 548.68836789 莱芜山东 546.737213490 珠海广东 544.464609891 邢台河北 543.45204692 唐山河北 541.420566494 沈阳辽宁 539.329315495 德州山东 533.024333796 日照山东 531.073446397 长沙湖南 526.271258198 绍兴浙江 525.678294699 沧州河北 510.4702288 100 福州福建 504.4022052。
中国城市数量、各城市人口数量及暂住人口数量分析1、城市数量城市是一个大型的人类聚居地。
它可以被定义为一个永久的、人口稠密的地方,具有行政界定的边界,其成员主要从事非农业任务。
城市通常拥有广泛的住房、交通、卫生、公用事业、土地使用、商品生产和通讯系统。
它们的密度促进了人们、政府组织和企业之间的互动,有时会在此过程中使不同方受益,例如提高商品和服务分配的效率。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城市的起源从根本上来说,有因“城”而“市”和因“市”而“城”两种类型,因“城”而“市”就是城市的形成先有城后有市,市是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类型的城市多见于战略要地和边疆城市,如天津起源于天津卫;而因“市”而“城”则是由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市,即是先有市场后有城市的形成,这类城市比较多见,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上是人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
城市的形成,无论多么复杂,都不外乎这两种形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近年来中国城市数量快速增加,2020年中国城市数量达687个,较2019年增加了8个,同比增长1.2%。
2、人口数量随着中国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区人口数量也随之增加,2020年中国城区人口数量达44253.7万人,较2019年增加了750.08万人,同比增长1.7%。
分省市来看,2020年广东市区人口数量为8280万人,城区人口数量为4392.14万人,居首位;山东市区人口数量为6803万人,城区人口数量为3396.29万人;江苏市区人口数量为5889万人,城区人口数量为3052.17万人。
2020年广东市区人口数量占全国市区人口总数的10.14%,全国排名第一;山东市区人口数量占全国市区人口总数的8.33%;江苏市区人口数量占全国市区人口总数的7.21%;河南市区人口数量占全国市区人口总数的 5.58%;四川市区人口数量占全国市区人口总数的5.32%。
中国人口数量2015_中国各省人口排名时间:2015-03-23 12:24 类别:中国人数:28899中国人口数量2014全国各省人口排名,广东、山东、河南排名前三2014年中国人口数量及各省人口排名省区市人口数量人口排名GDP (亿元) 人均GDP(元) 人均排名1 河南省9413万人 3 14234 15056 162 山东省9579万人 2 25326 27148 73 四川省8107万人4 9657 11708 254 广东省10644万人 1 29863 32142 65 江苏省7940万人 5 24738 32985 56 河北省7287万人 6 13387 19363 117 湖南省6691万人8 8366 13123 208 安徽省6929万人7 6906 11180 289 湖北省5799万人9 8451 14733 1710 广西省5282万人11 5386 11417 2711 浙江省5494万人10 17633 35730 412 云南省4687万人12 4260 9459 3013 江西省4522万人13 5323 12204 2414 辽宁省4390万人14 10418 24645 915 贵州省3502万人19 2543 6742 3116 黑龙江省3835万人15 7081 18463 1217 陕西省3764万人17 4806 12843 2118 福建省3774万人16 8440 23663 1019 山西省3630万人18 5465 16143 1520 重庆市2970万人20 3938 14011 1821 吉林省2699万人21 4693 17211 1322 甘肃省2582万人22 2494 9527 2923 内蒙古2498万人23 6140 25558 824 新疆2233万人25 3305 16164 1425 上海市2415万人24 11658 65473 126 北京市2115万人26 8879 57431 227 天津市1007万人27 5014 7972 328 海南省803万人28 1121 13361 1929 宁夏区572万人29 769 12695 2330 青海省529万人30 706 12809 2231 西藏区300万人31 326 11567 261929年-2014年中国历年出生人口数量时间:2015-02-26 23:46 类别:中国人数:3548年份出生人口数1929 5,045,7431930 6,499,3321931 5,792,0921932 6,503,3111933 7,456,3991934 7,220,0661935 7,808,5921936 8,248,1251937 8,128,2751938 8,611,8651939 7,574,4421940 9,141,1411941 8,925,1711942 8,869,7801943 8,821,5401944 9,708,7111945 10,045,1731946 10,858,4461947 11,737,5401948 12,083,0271949 13,913,9271950 14,711,2601951 14,413,1231952 17,236,6211953 16,745,6951954 18,513,4341955 18,612,172 1950~1955年中国生育率6.11 其他国家6.07 1956 17,364,0271957 18,998,4241958 17,135,9811959 13,059,7871960 14,684,726 1955~1960年中国生育率5.48 其他国家6.15 1961 11,414,0171962 20,923,1121963 27,866,1891964 24,144,8481965 24,799,129 1960~1965年中国生育率6.11 其他国家6.12 1966 24,828,4701967 21,736,5821968 27,718,5161969 25,018,3861970 28,012,344 1960~1970年中国生育率5.94 其他国家5.961971 25,160,3811972 24,800,3911973 23,630,4351974 22,874,4231975 21,136,635 1970~1975年中国生育率4.77 其他国家5.641976 20,491,7971977 17,931,1551978 18,831,5911979 18,924,822 1975~1980年中国生育率3.01 其他国家5.241980 18,393,809 男9315481人女9078328人1981 19,122,938 男9752137人女9370801人1982 23,100,427 男11786950人女11316732人1983 20,065,048 男10275677人女9789371人1984 20,313,426 男10468201人女9845225人1985 20,429,326 男10598460人女9830866人1986 23,190,076 男12023710人女11166366人1987 25,282,644 男13619530人女12663114人1988 24,576,191 男12779621人女11796570人1989 25,137,678 男13110848人女12026830人1990 26,210,044 男13811030人女12399014人1991 20,082,026 男10674963人女9407063人1992 18,752,106 男10014222人女8737884人1993 17,914,756 男9590414人女8324342人1980~1990年中国生育率2.3 世界3.45 1994 16,470,140 男8866012人女7604128人生育率1.60 ~1995 16,933,559 男9157597人女7775962人生育率1.46 ~1996 15,224,282 男8257145人女6967137人生育率1.55 ~1997 14,454,335 男7897234人女6557101人生育率1.49 ~1998 14,010,711 男7701684人女6309027人生育率1.49 ~1999 11,495,247 男6332425人女5162822人生育率1.48 ~2000 13,793,799 男7460206人女6333593人生育率1.22 世界2.732001 17,020,000 死亡818万人生育率1.39 ~2002 16,470,000 死亡821万人生育率1.38 ~2003 15,990,000 死亡825万人生育率1.40 ~2004 15,930,000 死亡832万人生育率1.44 世界2.592005 16,170,000 死亡849万人生育率1.33 ~2006 15,840,000 死亡892万人生育率1.38 ~2007 15,940,000 死亡913万人生育率1.43 ~2008 16,080,000 死亡935万人生育率1.45 ~2009 16,150,000 死亡943万人生育率1.36 世界2.532010 15,740,000 死亡957万人生育率1.18 ~2011 16,040,000 死亡960万人生育率1.04 ~2012 16,350,000 死亡966万人生育率1.26 ~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345万←首次减少2013 16,400,000 死亡972万人生育率1.24 世界2.5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244万2014 16,870,000 死亡977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减少371万2014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
・统计信息・2005年中国和世界人口数据表 美国人口咨询局(Pe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U SA)出版的《世界人口数据表》(World Popu-latio n Data Sheet,2005),今年起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CPDRC)编辑翻译介绍给国内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人口及生育健康实际工作者。
该表数据来源于《联合国人口年鉴》和《世界人口展望》、《欧洲近期人口发展》等数据文件和图书馆资源,以及在美国和其他国家进行的“人口与健康调查”和“生殖(育)健康调查”。
《世界人口数据表》列出了人口在15万以上的地理政治实体以及联合国所有成员国,包括主权国家、属地、海外行政区以及一些地位或边界尚未解决或确定的领地,涉及非洲(南撒哈拉地区、北部非洲、东部非洲、中部非洲、南部非洲)、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和南美洲)、亚洲[西亚、中南亚、东南亚、东亚(含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欧洲(北欧、西欧、东欧、南欧)和大洋洲,共207个国家和地区。
按照联合国的划分,发达地区是指欧洲和北美洲的所有国家,加上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划归不发达地区。
发达国家有完整的出生和死亡登记制度,表中的数据参照2003年或2004年的资料;不发达国家的数据几乎都是参照20世纪90年代后期或21世纪初某个时期的资料。
美国人口咨询局出版的这个数据表,采用的20多项指标包括:2005年年中人口数(百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预测数(百万)、2005~2050年人口变动预测(%)、婴儿死亡率(‰)、总和生育率(人)、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人口(占全人口百分比)(%)、出生预期寿命(年)、城市人口(占全人口百分比)(%)、15~49岁人口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和艾滋病感染率(%)、15~49岁已婚妇女避孕率(总率和现代方法使用率)(%)、政府对生育水平的看法、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2004年人均国民收入(美元)、日收入低于2美元的人口率(%)、2002年改善饮用水资源的城市和农村人口率(%)以及2002年人均能源消耗(相当于千克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