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有房屋实有人口信息登记表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流动人口居住信息登记表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居住地址:与房主的关系:联系电话:户籍所在地:是否有购房证明:是否有租房合同:1. 个人信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为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统计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保障其合法权益,特制作此居住信息登记表。
请如实填写个人信息。
2. 居住信息居住地址是指流动人口目前实际居住地的详细地址,请填写准确的居住地址,包括省、市、区(县)、街道(乡镇)和门牌号。
与房主的关系是指流动人口与房屋的所有者或租赁方的关系,请填写与房主的关系。
3. 联系方式填写联系电话,以方便相关部门或单位与您进行信息核实或提供相关服务。
4. 户籍情况请填写流动人口的户籍所在地。
5. 购房证明如果您拥有购房证明,请填写“有”;如果没有,请填写“无”。
购房证明是指购房者取得法律效力的商品房交易合同、商品房产权证书或其他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
6. 租房合同如果您拥有租房合同,请填写“有”;如果没有,请填写“无”。
租房合同是指流动人口与房屋租赁方签订的租赁合同,合同中应包含租赁期限、租金、押金等具体租赁条款。
注意事项:1. 请如实填写个人信息,确保信息准确、真实。
2. 流动人口居住信息登记表的填写为自愿行为,但请积极配合并如实提供个人信息,以便相关部门或单位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3. 填写个人信息过程中,如遇到隐私问题,请您放心,相关信息将严格保密,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以上是流动人口居住信息登记表,请您如实填写相关信息。
一标三实工作做法
一标三实工作是指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的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
具体做法如下:
1. “一标”即标准地址。
相对于当前各地不够统一、标准的地址信息,上级部门明确新的地址标准由“行政区划+乡镇街道+街路巷+门牌号+小区(组)+楼排号+单元号+户室”等要素组成。
2. “三实”即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
其中,标准地址是基础,“三实”信息必须录入在标准地址上。
公安机关将“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作为推进基层治理,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的有效途径。
人口信息采集表范本1.实有房屋,实有人口信息登记表怎样填写填表要求:1、统一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填写。
2、表中黑体加粗字的项目为必填项。
3、凡有“O”的项目,只单项选择,在对应项目前打对号。
4、本表填写完毕后由采集人签字,填写采集时间,交由社区、责任区民警审核。
三、有关具体填表说明:1、房屋编码由房产和规划部门编制,无需填写。
2、房屋座落:是指房屋所处的区域和详细地址;同一门牌号码内多间出租房的,要按每套(间)填写室号,城区按“街(路、巷)号栋单元楼室”模式填写,农村地区按“村组号”模式填写。
3、小区/实名组:填写小区或村湾名称。
4、房产证登记座落:指房产证上所登记的房屋地址。
5、建筑物名称:填写独立建筑物的称谓,如XX大厦、XX商业大楼等;无明确称谓的建筑物,以其用途或楼栋地址为名称,如XX单位办公楼、XX学校宿舍、XX商店、XX小区X栋等;农村住宅房屋填私人住宅。
6、建筑物管理业主信息中“物业管理单位名称”项,物业管理单位为公司的,填写公司名称;代表人/业主姓名项,填写建筑物物业管理单位法人;本人居住使用的,填写业主姓名。
7、联系电话:指常住人口的固定电话或手机号码,使用数字字符填写。
固定电话前须填写区号.8、房屋户型:成套住宅按“X室X厅”等格式填写,非成套住宅填写房屋间数,按“1间”,“2间”格式填写。
9、房屋有房产证的,“房产证登记座落”、“房屋权证号”、“发证日期”为必填项。
10、“权属信息”中有房屋土地证的,“土地权证号”、“发证日期”为必填项。
11、产权人信息:是指房屋所有人的信息,包括单位和个人。
12、现使用人信息:是指房屋正在使用人的信息,且为必填项。
是“单位”的,填写单位信息;是“个人”的,填写个人信息,13、出租面积:是指出租房屋的建筑面积。
14、出租间数:是指出租人实际出租房屋的间数。
15、月租金:是指出租屋的金额。
包括单位出租和个人出租。
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的,按合同上的金额填写;未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的,按承租人申报的金额填写。
房屋信息登记表一、概述房屋信息登记表是一种用于记录房屋信息的表格,通常包括房屋的详细、面积、户型、朝向、装修情况、建筑结构、建造年代等基本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房地产管理、城市规划、房屋交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房屋信息登记表的构成和填写方法。
二、表格设计1、标题行:在表格的顶部居中放置“房屋信息登记表”字样。
2、填写时间:在表格的顶部靠左位置,注明填写时间。
3、房屋基本信息:包括房屋详细、面积、户型、朝向等信息。
4、房屋装修及设施信息:记录房屋的装修情况、家具电器等设施信息。
5、建筑结构及建造年代:记录房屋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造年代。
6、其他备注信息:记录其他需要备注的信息,如特殊情况说明等。
7、填表人信息:在表格的底部居中放置填表人姓名和职务等信息。
8、审核人信息:在表格的底部靠左位置,注明审核人姓名和职务等信息。
三、填写说明1、房屋基本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房屋的详细、面积、户型和朝向等信息。
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房屋装修及设施信息:根据房屋的实际情况填写装修情况和家具电器等设施信息。
如未进行装修,则注明“毛坯”;如已进行装修,则注明装修风格及主要材料等信息;如设施齐全,则注明设施具体情况。
3、建筑结构及建造年代:根据房屋的实际情况填写建筑结构类型和建造年代。
不同建筑结构类型包括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建造年代应注明具体年份。
4、其他备注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其他需要备注的信息,如特殊情况说明等。
此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添加或删除。
5、填表人信息:在填写完表格后,填表人需在底部居中位置签名并注明职务。
确保填表人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审核人信息:审核人对填写的表格进行审核后,需在底部靠左位置签名并注明职务。
确保审核人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注意事项1、填写时应认真核对每项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2、对于需要备注的信息,应详细说明并加以标注。
3、若填写内容有误或需要修改,请在错误处划线并注明修改内容或重新填写。
实有人口(常住、寄住、未落户人口)基本信息采集表(表二)教工样表_沙市__县(市、区)__解放__街办(乡、镇)_长江大学__社区居委会(村)__ 组采集人:*** 采集时间:2010 年10月15日审核人:《实有人口(常住、寄住、未落户人口)基本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一、填表范围本辖区所有常住户口人口(包括人户分离和空挂户人员)、在此居住的寄住人口和未落常住人口填写此表。
二、填写要求1、照片:本省16周岁以上尚未办理二代证的人员必采。
收取被采集人员近期一寸免冠照片,现场采集应符合JPG格式,图像文件大小应符合警综平台标准。
2、统一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填写。
3、表中加粗黑体字的项目为必填项。
4、凡有“○”的项目,只能单项选择,在对应项目前打“√”。
5、填写带*栏时,请先行采集后,对照字典录入。
6、本表填写后由采集人签字,填写采集时间,交由社区责任区民警审核。
三、有关具体填表说明(一)基本信息:常住人口(包括人户分离和空挂户人员)、寄住人口、未落常住户口人口,均应首先填写相关信息。
1、姓名:按登记人身份证或户口簿上的姓名填写(未落户的新生儿按已取姓名填写)。
2、别名:填写未正式登记使用过的小名、绰号、诨名。
3、出生地:填写具体地址或医院名称。
4、籍贯:填写国家、省、县(市、区)名称。
5、信息级别:此项由民警审核填写。
6、职务/职称:填写被采集人现任职务和职称,职称为副高以上的填写。
7、现居住地址:填写当前居住的住址信息。
8、社保状况:填写被采集人参加社会保险类别。
9、租赁住址详址:在其他地区有租赁房屋的填写此项。
10、被采集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则要填写监护人信息、监护关系,未成年人还需填写预防接种和就学信息。
(二)寄住信息:同一县(市、区)和市区内,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在其他住所居住的常住人口,填写相关信息。
1、房主/代理人:对应基本信息中的“现居住地址”相关信息填写。
(三)未落户信息:未落常住户口人员,填写相关信息。
社区入户信息登记表一、个人基本信息1. 姓名:2. 性别:3. 身份证号码:4. 出生日期:5. 联系电话:6. 紧急联系人及电话:二、家庭成员信息1. 家庭成员1:- 姓名:- 关系:- 出生日期:- 职业:2. 家庭成员2:- 姓名:- 关系:- 出生日期:- 职业:(依此类推,可添加家庭成员信息)三、住房情况1. 房屋所有权人:- 姓名:- 与户主关系:-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2. 住房地址:- 小区名称:- 房屋楼栋及门牌号:3. 房屋类型:- 自有住房/租赁住房:- 房屋用途(居住/商业/其他):4. 房屋面积:- 建筑面积(平方米):- 使用面积(平方米):5. 房屋现状:- 待装修/已装修/其他:四、居住情况1. 入住日期:2. 婚姻状况:- 已婚/未婚/离异/其他:3. 家庭人口:- 家庭总人数:- 未成年人数(18岁以下): - 老年人数(60岁以上):4. 宠物情况:- 有宠物/无宠物:- 宠物种类及数量:五、社区服务需求1. 教育需求:-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2. 医疗需求:- 健康体检:- 医疗咨询:- 紧急救助:3. 养老需求:- 居家养老:- 养老院需求:4. 文化娱乐需求:- 图书馆:- 社区活动参与:- 其他需求:六、其他信息请在此处补充其他重要信息或特殊需求。
注意事项:1. 请如实填写以上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如有变动,请及时更新社区管理办公室,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
3. 个人信息仅供社区管理使用,不会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请在下方签字确认以上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签字)日期:。
全县“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会战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平安建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实现社会管理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的目标,根据省、市工作部署,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以下称“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会战,为确保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服务管理工作前移、服务管理力量整合、信息资源共采共享”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各镇(办)、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依托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全面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集中采集、核对活动,实现“查房知人、查人知住”,为政府决策、社会管理、服务民生、维护治安秩序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信息支撑;建立人口、房屋地址信息集中采集、动态更新、数据共享、综合服务的工作机制,实现新时期全方位社会服务、人性化社会管理,构建新型社会管理服务体系。
二、目标任务整合综治、公安、司法、民政、卫计、教育、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资源,坚持“数质并重、质量优先、先易后难、应采尽采”原则,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发动社区力量、民警主动上门等多种清理核对方式,全面完成“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录工作任务,到X年3月底全县标准地址完整准确率、实有房屋信息录入率、流动人口信息录入率达到80%,实有单位采集录入率、户籍人口信息录入率达100%的工作目标。
三、方法步骤“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会战自X年8月开始至X年5月31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一)动员准备阶段(X年8月31日前)一是深入宣传发动。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横幅、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一标三实”基础信息调查、采集录入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精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赢得广大群众理解和支持。
二是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成立“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小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日程安排,层层动员部署,抽调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要求、方法步骤和工作措施。
实有人口(常住、寄住、未落户人口)
基本信息采集表(表一)
镇街村居(社区)居委会基础网格
被采集人:采集人:审核人:采集时间:年月日
流动人口基本信息采集表(表二)
镇街村居(社区)居委会基础网格
被采集人:采集人:审核人:采集时间:年月日
实有房屋信息采集表(表三)
镇街村居(社区)居委会基础网格房屋编码:
采集人:审核人:采集时间:年月日
计划生育信息核查表(表四)
被采集人:采集人:审核人:采集时间:年月日填表说明:1、本表为一户一表,如户内有两名以上育龄妇女,则分别填写。
2、避孕措施种类:男扎、女扎、放环、药具、皮埋、持证、已孕、其他。
警务室一标三实总结材料“一标三实”是警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即“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
警务室作为基层警务工作的前沿阵地,对“一标三实”工作的落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下是对警务室“一标三实”工作的总结材料。
一、工作目标警务室“一标三实”工作的目标是确保辖区内的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信息的准确、完整,为治安管理、服务群众和打击犯罪提供有力支持。
二、工作措施1.标准地址:全面梳理辖区内的地址信息,确保地址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对新增地址及时进行登记,对变更地址及时进行更新。
2.实有人口:对辖区内的实有人口进行全面摸排,确保人口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重点关注流动人口的动态,及时掌握人员流入、流出情况。
3.实有房屋:对辖区内的房屋进行全面排查,了解房屋的产权、使用等情况,确保房屋信息的准确、完整。
4.实有单位:对辖区内的单位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单位的基本情况、从业人员等信息,确保单位信息的真实、准确。
5.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对“一标三实”信息进行更新,确保信息的时效性。
同时,加强对警务室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信息采集、录入、审核等环节的质量。
6.数据共享: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提高“一标三实”信息的利用率,为治安管理、服务群众和打击犯罪提供有力支持。
三、工作成效1.提高了警务室对辖区基本情况的认识,为警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2.保障了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等信息的准确性,为治安管理和服务群众提供了可靠依据。
3.通过“一标三实”工作,发现并解决了许多潜在的社会治安问题,有效预防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4.提升了警务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为警务室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四、存在问题1.部分“一标三实”信息采集不准确,导致数据分析出现偏差。
2.部分“一标三实”信息更新不及时,影响信息的时效性。
3.警务室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一标三实”工作的整体效果。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警务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