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气象 -课件ppt
- 格式:pptx
- 大小:21.25 MB
- 文档页数:39
盛唐气象---寻找大明宫(上)目前中国保留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北京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皇宫。
而唐代大明宫,就面积而言,相当于故宫的4.5倍,与大明宫相比,明清故宫只能算是一个角落。
这座宏伟的宫殿群堪称世界之最……1956年,在西安铁路学校的修建工地上挖出了一块石碑,上面的文字说明这里是含光殿和马球场,消失了的唐代大明宫重新出现在后人的视野里了……根据史书记载,含光殿是一个供皇家成员打马球时休息和观赏的便殿,它的隔壁就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代大明宫。
难道这里真的会是大明宫的基址吗?在今天的西安,有一条幽静的大街叫朱雀大街。
街道的名字源于1000多年前唐朝的首都长安。
不过,今天的朱雀大街和当年的朱雀大街已经完全不同,连地理位置都有了很大区别。
唐长安城是一座规模宏大、设计周详、制度谨严、布局井然的大都市,一条南北中轴线纵贯全城,东西左右均衡对称,这条中轴线就是朱雀大街,宽达150米,比今天北京的长安街还要宽敞。
城市的南部是商业区和平民居住区,中间是皇城,集中了唐朝中央的主要政府机构。
北部中心是宫城,也就是皇家的领域,集中了唐朝中央的主要政府机构。
唐代的皇宫其实有三座,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三座皇宫被称作“三大内”,在三大内中,最显赫的就是大明宫。
西安铁路小学挖出的这块石碑,暴露了大明宫的大概方位。
一支考古队迅速成立,并开始了大规模的田野调查。
在调查的过程中,考古队还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其中发现了一张旧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20世纪初,是一位名叫足立喜六的日本学者拍摄的。
1957年,考古队根据足立喜六留下的照片,开始对西安城北龙首原一带进行考古勘探,他们发现,照片上破败不堪、连绵不绝的土丘,就是大明宫的遗址。
由于中国的古建筑是以土木结构为主的,千年以上的建筑都很难保存。
人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眼前的这些土丘和辉煌的宫殿联系起来。
1957年,考古学家在西安火车站北面,首先对一些高台遗址进行了探掘,根据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专家认定这里应该是大明宫麟德殿遗址。
盛唐气象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盛唐诗的特征是笔力雄壮,气象浑厚,浑然天成,不露文辞斧凿痕迹,寓有针砭当代诗风、补偏救弊之意。
文学史上的盛唐,指唐玄宗、肃宗两朝,约五十年。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盛唐诗人的豪情壮志。
诗人们面对当时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大抵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
他们喜欢描写祖国壮丽的山河,边陲奇伟的风光、紧张的战斗和自己的豪情壮志。
他们追求“鲸鱼碧海”(杜甫《戏为六绝句》语)的壮阔诗境。
这就形成了盛唐诗的雄壮风貌。
二是对前代优秀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盛唐诗人竭力扫除南朝至初唐的浮靡诗风,重视向汉魏古诗、乐府诗学习,注意发扬汉末建安时代明朗刚健的优良诗风。
从诗歌本身的继承关系说,盛唐诗的雄浑特征,得力于此。
诗人王湾有一首《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那三个形容词:平、阔、正,还有那高悬的风帆,从残夜中生成的海日,进入到旧年里的江春,都让人感受到盛唐时代的气息以及盛唐诗歌的风貌。
再看以下这些盛唐诗人的歌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李白《庐山谣》)“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在这些诗句里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
盛唐诗人并不是没有忧愁,李白就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诸如“愁疾”、“愁颜”、“愁心”、“愁发”、“愁肠”,不一而足。
但我们只要将李白和中唐的孟郊、李贺,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愁得来有力、愁得来气派。
正如他的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显示的是强者之愁,在愁中有一股浩然奇气。
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
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雄壮浑厚确是盛唐诗的风貌特征。
南朝以至初唐诗风,大抵绮靡柔弱,雕琢词句,缺乏雄浑之气,它被盛唐诗人扬弃了。
盛唐以后的中晚唐诗,有的偏于平易柔弱,如大历史才子、白居易、贾岛、姚合等,缺乏雄壮;有的偏于雄健,如韩愈,但因刻意追求奇险,缺乏浑成自然,所以雄浑确是盛唐诗区别于初唐与中晚唐诗的突出特征。
严羽最推崇盛唐诗,于盛唐诗中最推崇李白、杜甫两大家。
《沧浪诗话·诗评》称道李杜等盛唐诗人诗“如金鳷〔鳷(zhī)〕传说中的异鸟。
(大鸟)擘海,香象渡河”,是赞美其雄壮。
严羽又强调诗歌应写得浑然天成,不露文辞斧凿痕迹,即所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诗辩》),并认为盛唐诗在这方面表现突出。
严羽大力推崇提倡盛唐诗风,不但因为盛唐诗的确写得好,还有其时代背景。
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其作品以杜甫晚年一部分刻意锤炼字句的篇章和韩愈、孟郊诗为学习对象,写得瘦硬刚健而缺乏自然浑成之美。
南宋后期流行的永嘉四灵诗派,取法贾岛、姚合,气局狭小,缺乏雄壮阔大的气象。
严羽竭力主张作诗应取法盛唐,寓有针砭当代诗风、补偏救弊之意。
说盛唐诗雄壮浑厚,是就其总体风貌特征和主要倾向而言。
大致说来,盛唐诗绝大多数是浑厚的,但有一部分诗篇特别是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篇,风格冲淡闲逸,虽也自然浑成,但并不雄壮。
这类诗篇在盛唐诗中毕竟只占少数。
盛唐气象是一种宏观性的概括。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盛唐诗人的豪情壮志。
诗人们面对当时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大抵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
大 学 语 文主讲:张天来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盛唐气象 少年精神——繁荣的唐代文学(上)一、引言:盛唐气象二、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以李白为例三、思考与练习四、参考书目引言:盛唐气象(一)盛唐[明]高棅《唐诗品汇》“五言古诗叙目”: 唐诗之变,渐矣!隋氏以还,一变而为初唐,贞观、垂拱之诗是也;再变而为盛唐,开元、天宝之诗是也;三变而为中唐,大历、贞元之诗是也;四变而为晚唐,元和以后之诗是也。
引言:盛唐气象[清]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三:或问唐诗何以分初、盛、中、晚之说?曰:初唐自高祖武德元年戊寅岁至玄宗先天元年壬子岁,凡九十五年。
盛唐自玄宗开元元年癸丑岁至代宗永泰元年乙巳岁,凡五十三年。
中唐自代宗大历元年丙午岁至文宗大和九年乙卯岁,凡七十年。
晚唐自文宗开成元年丙辰岁至哀帝天佑三年丙寅岁,凡七十一年。
溯自高祖武德戊寅至哀帝末年丙寅,总计二百八十九年,分为四唐。
然诗格虽随气运变迁,其间转移之处,亦非可以年岁限定。
盛唐:四唐之一;盛大的唐朝;强大的中国引言:盛唐气象(二)气象[唐]皎然《诗式》卷一“诗有四深”: 气象氤氲,由深于体势;意度盘礡,由深于作用;用律不滞,由深于声对;用事不直,由深于义类。
[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
气象欲其浑厚,其失也俗;体面欲其宏大,其失也狂;血脉欲其贯穿,其失也露;韵度欲其飘逸,其失也轻。
引言:盛唐气象(二)气象[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
”又《沧浪诗话·诗评》:“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
”又《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坡、谷诸公之诗,如米元章之字,虽笔力劲健,终有子路事夫子时气象。
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其不同如此。
”颜真卿书多宝塔碑文米芾《贺铸帖》引言:盛唐气象(二)气象陶明濬(1894~1960)《诗说杂记》卷七:“严羽曰:‘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
盛唐气象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
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历史才子雄壮浑厚确是盛唐诗的风貌特征。
南朝以至初唐诗风,大抵绮靡柔弱,雕琢词句,缺乏雄浑之气,它被盛唐诗人扬弃了。
盛唐以后的中晚唐诗,有的偏于平易柔弱,如大历十才子、白居易、贾岛、姚合等,缺乏雄壮;有的偏于雄健,如韩愈,但因刻意追求奇险,缺乏浑成自然,所以雄浑确是盛唐诗区别于初唐与中晚唐诗的突出特征。
严羽最推崇盛唐诗,于盛唐诗中最推崇李白、杜甫两大家。
《沧浪诗话•诗评》称道李杜等盛唐诗人诗“如金鳷〔鳷(zhī)传说中的异鸟、大鸟〕擘海,香象渡河”,是赞美其雄壮。
严羽又强调诗歌应写得浑然天成,不露文辞斧凿痕迹,即所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诗辩》),并认为盛唐诗在这方面表现突出。
严羽大力推崇提倡盛唐诗风,不但因为盛唐诗的确写得好,还有其时代背景。
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其作品以杜甫晚年一部分刻意锤炼字句的篇章和韩愈、孟郊诗为学习对象,写得瘦硬刚健而缺乏自然浑成之美。
南宋后期流行的永嘉四灵诗派,取法贾岛、姚合,气局狭小,缺乏雄壮阔大的气象。
严羽竭力主张作诗应取法盛唐,寓有针砭当代诗风、补偏救弊之意。
盛唐诗说盛唐诗雄壮浑厚,是就其总体风貌特征和主要倾向而言。
大致说来,盛唐诗绝大多数是浑厚的,但有一部分诗篇特别是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篇,风格冲淡闲逸,虽也自然浑成,但并不雄壮。
这类诗篇在盛唐诗中毕竟只占少数。
盛唐气象是一种宏观性的概括。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盛唐诗人的豪情壮志。
诗人们面对当时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大抵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考点一经济的繁荣1. 表现①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重视兴修水利。
曲辕犁筒车②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唐三彩骑驼乐舞佣秘色瓷开元通宝③商业:商业繁荣,水陆交通发达,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考点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 进程考点梳理①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②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③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④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考点三开放的社会风气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
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考点四文学艺术1.唐诗(1)概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
(2)代表诗人: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李白享有“诗仙”的美誉。
杜甫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白居易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
3.艺术:(1)书法:唐朝书法名家辈出。
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等。
(2)绘画:唐朝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3)音乐、舞蹈: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还涌现出了一批技艺超群的舞蹈家、歌唱家和乐器演奏家。
一、经济的繁荣1.表现: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________和筒车;重视兴修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