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态浮床技术与水体修复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21
生态浮床在改善农村涝池水质方面的作用【摘要】生态浮床是一种通过植物吸收和转化废水中有害物质的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在农村涝池水质恶化严重的情况下,生态浮床可以有效改善水质,净化废水。
其工作原理是借助植物根系的吸附和微生物的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沉积在植物体内,从而净化水质。
生态浮床不仅可以提高水质,还能保护水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
在农村涝池中广泛应用生态浮床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水质,提升水源利用效率,减少农村水环境污染。
生态浮床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
生态浮床在改善农村涝池水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关键词:生态浮床,农村涝池,水质改善,工作原理,应用,水生态系统,经济价值,重要性,发展前景。
1. 引言1.1 生态浮床的定义生态浮床是一种利用植物和微生物共同净化水体的生态工程技术。
它通常由浮动基座、植物、填料和微生物群落组成。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害物质,同时提供生长环境给微生物,微生物则通过代谢作用分解和降解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生态浮床的运行原理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形成生物膜和根系系统,在自然界形成一种类似湿地生态系统的微环境,其中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协同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生态浮床常常被用于改善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浓度高和水体富集的废弃物等问题。
在不同的水体环境中,生态浮床能够发挥不同的净化作用,是一种具有较高适应性和效果的水质改善技术。
1.2 农村涝池现状农村涝池是指在农村地区经常发生的积水池塘,通常是由于排水系统不畅或者地势较低导致无法排水而形成的。
农村涝池的水质通常较差,存在着各种污染物和细菌,对周围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农村涝池的水质问题主要表现为水体浑浊、富营养化严重、水体PH值波动大、氨氮、亚硝酸盐等污染物超标的情况较为普遍。
2. 正文2.1 生态浮床的工作原理生态浮床是一种利用植物的吸收作用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来净化水体的生态工程技术。
漂浮湿地系统在水域修复中的运用生态浮床研究内容:本研究是关于漂浮湿地系统的研究。
该系统的特点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基质。
研究背景:世界环境法规越来越严格,环境问题日益敏感,这推动了废物处理工序或技术不断地发展,而且在解决地下水、开放水体和湿地相关环境问题的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目前,农业生产成为非点源性污染的最主要来源,农田、牧场、饲养场和农场的生产持续向全国范围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放大量氮和鳞。
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都可以调节水污染,如农业灌溉残留物和牲畜污水。
利用人工湿地截留和去除污染物的技术越来越流行。
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技术应用的不断推广,人工湿地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
人工湿地系统基本上分为两类:地下水位系统和地下水径流系统。
这些湿地系统成功地调节了水质。
就跟国内情况而言,人工湿地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超标悬浮固体颗粒总含量、生物耗氧量、磷的超标含量、氮的超标含量,甚至还有粪便大肠菌问题。
人工湿地可以有效降低农业排水中的氨和氮含量。
氮在湿地中的转换是一个有微生物介入的多程序的复杂过程,涉及硝化作用、脱氮作用、硝酸盐还原作用和固氮作用。
在硝化作用中,氨被氧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又被氧化为硝酸盐。
不同的微生物参与到了每一个步骤当中。
有机体将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明显快于将氨转化成亚硝酸盐的过程。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通过细菌的脱氮作用将其分解成一氧化二氮和氧化亚氮。
亚硝酸物质和氧化亚氮被水表植物进一步变成无害的氮气。
氮氧化物的消除引起了湿地系统氨氮平衡并且间接加强了氨的硝化作用。
芦苇和香蒲等水生植物特别适合用于湿地系统,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
人工湿地最好建在地下水位与土层高度大致相同的平坦地方或斜坡上。
然而,当相对平坦的地形不可用时,废水处理过程只能在池塘或人工湖泊中进行。
由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受到池塘或人工湖泊深度的限制,它阻碍了氮氧化物向氮的正常转化。
我们可以使用土壤、沙子或石头来优化水生植物生长的环境,但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项目。
生态浮床在改善农村涝池水质方面的作用1. 引言1.1 生态浮床在农村涝池水质改善中的重要性生态浮床不仅可以净化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还可以提供生物栖息场所,促进水中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在农村涝池水质改善中,发展和应用生态浮床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涝池水质,减少农田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浮床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对于改善农村涝池水质,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生态浮床的原理及工作机制生态浮床是一种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水处理技术结合的工程设施,通过在水面上浮置植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来改善水体的水质。
生态浮床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生物吸附、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过程。
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和微生物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从而减少水中富营养化的问题。
植物的根系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促进水中生物的呼吸代谢,改善水体的通气条件。
生态浮床中的微生物能够利用有机废物进行降解分解,降低水中的有机负荷,减少水体的浑浊度和气味,从而改善水体的透明度和色泽。
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可以提供鱼类的栖息场所,促进水中生态系统的平衡,增加水体的生物多样性。
生态浮床的工作机制是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实现水体中营养物质的稳定循环,净化水体,改善水质。
2.2 生态浮床的制作材料和设计要点生态浮床的制作材料和设计要点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到生态浮床的效果和持久性。
生态浮床的制作材料需要选用对水质净化有良好效果的材料,比如多孔材料、生物负荷材料等。
常见的制作材料包括泥土、稻草、竹片、塑料管等。
这些材料能有效提供微生物附着面和生物负荷,增加水中氧气含量,提高水体的氧化还原能力。
在设计生态浮床时,需要考虑到浮床的尺寸大小、浮床与水面的距离、浮床与底部的距离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浮床的尺寸应该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浮床与水面的距离应该适中,以确保浮床能够有效接触到水体,而不致被淹没或露出水面。
简析人工生态浮床技术在水环境修复的应用一、人工生态浮床技术的相关介绍1、人工浮床技术的概念人工浮床技术又称作人工浮岛技术、无土栽培浮床等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分子材料作为基质,利用水生植物生长中对氮、磷等营养元素吸收和植物根部对悬浮物吸附的特点配合无土的栽培技术对水资源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进行搬离,从而达到改善水质、抑制水体水生植物的作用,从而营造正常健康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人工浮床的作用除了基本的净水作用外,人工生态浮床技术还有其他的辅助作用。
首先,人工生态浮床技术可以利用植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来抑制藻类植物生长;其次,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赖以生存的氧气,并通过根本传到水中,将氧气释放与水体中,避免了水中鱼类等生物的死亡,修复水体物质平衡,达到了防臭防灭的目的;然后,水生植物个头较大,覆盖于水面上可以挡住阳光,抑制了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藻类生物萎缩甚至死亡;最后,因为人工生态浮床技术使得水生植物根部产生的营养促进了鱼类等生物的繁殖,一定的程度上稳定了水利生态平衡,强化了水资源的自净能力。
二、人工生态浮床技术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分类人工生态浮床技术通过使用环境分为干式浮床和湿式浮床。
干式浮床是一种利用植物在浮床生长不接触治理的水面景观栽培技术,对于水体并没有任何净化作用;湿式浮床可以与水面接触,能对水体产生净化作用,从而被广泛使用。
湿式浮床因为其材料又被分为现为强化塑料湿式浮床、混凝土湿式浮床、不锈钢架发泡聚苯乙烯湿式浮床、盐化乙烯合成树脂湿式浮床、特殊发泡聚苯乙烯加特殊合成树脂湿式浮床等多种有框性湿式浮床和叶子钱纤维编制而成无框湿式浮床。
人工生态浮床技术通过使用时间分为传统浮床式人工和组合式人工浮床。
对于传统的人工生态浮床,主要是由浮床整体框架、固定装置、水生植物构成,利用重力型、杆定型、锚定型三种固定方法对浮床进行水下固定。
水生植物是传统人工生态浮床技术中最重要的部分,可以很有效的出去水体中的氮、磷等元素,很好的做到了对水质的净化。
生态浮床对鱼塘水质的净化评价及管理【摘要】生态浮床是一种有效的鱼塘水质净化工具,通过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改善水质。
本文从生态浮床在鱼塘水质净化中的作用、对有害物质的去除效果、管理方法、注意事项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研究表明,生态浮床具有显著的净化水质和提高鱼塘环境的作用,科学管理和维护生态浮床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水质,促进鱼类的健康生长。
生态浮床在鱼塘养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改善水体环境、保障水产养殖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结论指出,生态浮床对鱼塘水质净化具有积极作用,科学管理生态浮床是提高水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态浮床、鱼塘、水质净化、管理、有害物质、效果、方法、注意事项、养殖、应用、积极作用、科学管理。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鱼塘水质是养殖行业中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加,鱼塘水体中产生的有机废物和氨氮等有害物质也不断累积,容易导致水质恶化,影响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和鱼类的生长。
如何有效净化鱼塘水质成为了养殖业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生态浮床对鱼塘水质的净化效果以及相关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对生态浮床在鱼塘水质净化中的作用、对水质中有害物质的去除效果以及管理方法的探讨,为鱼塘水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价生态浮床在鱼塘水质净化中的效果和优势,探讨其在改善水质方面的作用机制;2. 研究生态浮床对鱼塘水质中有害物质(如氮、磷等)的去除效果,分析其对水质提升的贡献;3. 总结生态浮床的管理方法,包括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布置方式、养护措施等,以实现最佳净化效果;4. 探讨在实际应用中生态浮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其在鱼塘养殖中的应用效果;5. 最终旨在认识到生态浮床在鱼塘水质净化中的积极作用,为科学管理生态浮床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鱼塘水质,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人工曝气充氧结合生态浮床景观水体修复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水污染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体修复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水处理方法由于成本高、效率低,也面临种种限制,人工曝气充氧结合生态浮床景观水体修复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该工法进行全面的介绍。
二、工法特点人工曝气充氧结合生态浮床景观水体修复施工工法是一种采用人工曝气与自然曝气结合的技术,使水中的微生物及溶解氧得到快速补充,采用生态浮床景观作为修复的载体和景观,使废水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后能够在浮床上失去其污染物。
该工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经济环保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水体修复方法。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城市工业废水,市区河道、湖泊、沼泽等污染水体的整治。
四、工艺原理人工曝气充氧结合生态浮床景观水体修复施工工法工艺原理实现了曝气充氧和生化处理的有机结合,将水体中有害物质通过生态浮床景观的机理处理为安全的水体,其构成原理如下:(1)人工曝气充氧的机理人工曝气充氧指的是泵入空气,通过气泡的作用,形成大量的气涡以提高水的流动性,增加空气与水接触面,加速水中氧气的溶解,节省曝气设备并减少能耗。
利用微生物体内酶自催化和呼吸的能力将化学物质进行分解,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2)浮床景观的机理浮床景观是一种装备在水面的废水净化技术,由植物(水生植物大多为浮叶植物或者深水植物)与微生物共同作用达到废水净化目的的人工环境系统。
通过水面植物吸收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同时微生物体内酶自催化和呼吸的能力将化学物质进行分解,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光合作用可清除废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并提高溶解氧的含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进一步提升处理效率和净化作用。
(3)生物膜的机理生物膜是由微生物体在底部管理处“立起来”并逐渐扩散伸出,在膜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生活的一种薄膜状的微生物团,是整个处理过程的关键。
它能够有效地接触废水,达到氧气和碳源等营养物质的水平,管理废水中杂质和污染物,从而提高水质的净化效率,在保持较高通量处理的基础上,促进了其迅速和深层净化水质的作用。
水生蔬菜浮床对污染水体的修复机制及应用摘要:我国水生蔬菜种类繁多,利用蔬菜浮床对水环境进行原位修复的机制主要是激发水生蔬菜体内相关酶活性,促进其对水体营养物质的吸收;为根际微生物创造适宜条件,促进其对营养物质的分解;利用浮床自身对污染物的拦截、过滤、沉淀等。
蔬菜浮床净水效果受蔬菜种类,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浮床覆盖面积,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
今后应着力从蔬菜组合、浮床改进等方面探索生态浮床的构建和管理技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功能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水生蔬菜;浮床;水体修复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7)10-0062-03Abstract:The main mechanism of utilization of vegetable floating bed for in situ remedi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is to stimulate enzyme activities of aquatic vegetables to promote the absorption of nutrients in the water,to create suitable conditions for microorganisms in the rhizosphere of vegetables to promote the decomposition of nutrients,using the floating bed on the pollutant interception,filter precipitation,etc. The effect of vegetable floating bed was affected by the typesof vegetables,the degree of eutrophication,the coverage area of floating bed and the climate change. In the future,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from vegetable combination and floating bed improvement,to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economic benefit and ecological function.Key words:Aquatic vegetables;Floating bed;Water restoration我??水生蔬菜品种繁多,大量研究表明水生蔬菜具有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降低其富营养化程度的特性。
6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21年第2期生态浮床技术及其对地表水体的原位修复综述包浚钦周缘",杨孔清",邓振贵2,白少元(1.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2.广西恒晟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广西桂林541004;3.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教结合科技创新基地,广西桂林541004)摘要:生态浮床技术是一种地表污染水体原位生态净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水环境质量改善项目中*介绍了生态浮床的基本情况,通过研究国内外对于营养化水体的改进措施,总结了现有的生态浮床技术应用于地表水原位修复的问题,提出是否可通过综合不同方法的优势实现强化污水处理最优,并作为新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推广使用,达到提高水体处理效率的预期*关键词:生态浮床;优化设计;富营养化;微生物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9900(2021)02-0006-04D01:10.19733/ki.1672-9900.2021.02.02A review of ecological floating island and its in-situ remediation insurface water bodiesBA0Junqin1,3,ZH0U Yuan1,YANG Kongqing1,DENG Zhengui2,BAI Shaoyuan1,3(1.Guangxi Scientific Experiment Center of Mining,Metallurgy and Environment,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541004,China; 2.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Theory and Technology f or Science and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Guilin541004,China; 3.Guangxi Heng Sheng WaterEnvironment Management Co.Ltd.,Guilin541004,China)Abstract:Ecological Floating Island Technology is a method of in-situ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surface polluted water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water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projects in China.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floating bed,and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existing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technology in in-situ remediationof surface water by studying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eutrophicated water at home and abroad.it is pointed out whether the optimal enhanced sewage treatment can be achieved by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different methods,and can be widely used as a new constructed wetlan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to achieve the expectation of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treatment.Key words:ecological floating island;optimization design;eutrophication;microorganism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水环境问题*基于原位修复的理念,生态浮床技术在湖泊、河流等水体的结构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降低了水中氮+磷+C0D 的含量*其净化过程包括植物、微生物、水生动物的[收稿日期]2020-12-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68013)[作者简介]包浚钦(2000-),男(汉族),四川崇州人,本科,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方向研究。
生态修复有哪些新技术在当今社会,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生态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破坏和威胁。
为了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研发新的技术。
这些新技术为生态修复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转化营养元素,并参与土壤和水体的净化过程。
微生物修复技术就是利用微生物的这些特性来修复受污染的环境。
例如,在土壤修复中,可以引入特定的微生物群落,如石油降解菌、重金属抗性菌等,来分解土壤中的污染物。
这些微生物能够通过代谢作用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改善土壤质量。
在水体修复方面,利用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构建微生物膜反应器或投放有益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提高水质。
二、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是一种绿色、环保且经济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积累和转化污染物,同时还能够稳定土壤结构、防止水土流失。
植物萃取技术是植物修复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某些植物能够超量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将其积累在地上部分。
当这些植物成熟后,可以将其收割并进行妥善处理,从而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植物稳定技术则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固定土壤中的污染物,防止其迁移和扩散。
此外,植物还能够通过蒸腾作用将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并释放到大气中,改善局部气候和水文条件。
三、生态浮床技术生态浮床是一种将水生植物种植在浮体上的技术,通过植物的生长和吸收作用来净化水体。
生态浮床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的生长,提高水体的透明度。
同时,浮床上的植物还为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增加了水体的生物多样性。
此外,生态浮床还具有美观的效果,可以改善水域的景观。
四、土壤气相抽提技术对于受到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土壤,土壤气相抽提技术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该技术通过在污染土壤中设置抽提井,利用真空泵产生负压,将土壤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抽取到地面进行处理。
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摘要: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的当下,我国水产养殖业也在不断的应用新式技术去保证其发展的步伐加快,其中生物浮床技术就是水产养殖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优秀的技术。
生物浮床技术作为生物操纵方法的一种,其是一种原位生态修复技术。
它是利用浮床植物根系或者茎叶吸收、富集、降解或固定受污染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而通过对植物的收割(收获)以实现降低或者消除水体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修复环境的目的。
基于此,本文将对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研究,希望能以此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生物浮床技术。
关键词:生物浮床技术;水产养殖;应用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促使着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
但在水产养殖业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水质污染的问题。
大量的饲料残渣和养殖动物的排泄物被分解后形成了硝酸盐等对水质有害的成分直接导致水质恶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维系水体的生态平衡,我们就必须加强对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从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进入到良性的循环中,希望能够有助于解决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相关水质问题。
1、浮床技术的原理物浮床技术的原理:生物浮床技术主要是通过无土栽培把植物移植到水面,通过清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来实现保护水质的技术。
其独特的地方在于在水中培养浮床植物,利用其自身强大的各个组成部分(根,茎)来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最后达到对污染物的降解或固定。
在浮床植物收割时污染物就会随着植物一起带出水体,水质也将得到根本的净化。
生物浮床技术的特点如下:(1)水生植物一般都拥有发达的根系,其表面积的覆盖率非常对的宽广,能满足水体中的污染物的搭载,同时对水体中的污染物和微生物的净化功能也较为强大,是良好的载体。
(2)水生植物的分解能力很强,其可以把溶解在水中的营养物质转化成植物体的成分,同时转化后物质不会对水质产生影响,例如二氧化碳、水、和中间代谢物等。
(3)水生植物的根区都有独特的酶,这些酶可以转化不能被细菌降解的有机物。
生态浮床对鱼塘水质的净化评价及管理【摘要】生态浮床是一种通过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相互作用来净化水质的技术。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浮床的原理,然后探讨了生态浮床在鱼塘水质净化中的效果,并提出了管理方法。
研究表明,生态浮床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提高水质。
在鱼塘水质管理中,生态浮床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改善鱼类生长环境。
未来,生态浮床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水质净化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结论指出,生态浮床对鱼塘水质的净化效果显著,管理是提高鱼塘水质的有效途径,未来的应用前景广阔。
生态浮床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技术,有助于保护水环境和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浮床、鱼塘水质、净化评价、管理方法、应用、发展、效果、途径、前景、水质净化。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生态浮床利用植物的吸收作用和微生物降解能力,通过植物的根系和水生微生物的附着,在浮床上构建一个生态系统,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相比传统的物理或化学处理方法,生态浮床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自然环境友好等优点。
探究生态浮床在鱼塘水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对于提高鱼类养殖的生产效率、保护水环境、提升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评价生态浮床对鱼塘水质的净化效果,并探讨其管理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
1.2 研究意义研究生态浮床对鱼塘水质的净化效果,不仅可以为鱼塘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还有助于改善水质环境,减少养殖污染的程度,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
深入研究生态浮床的管理方法和应用技术,可以为水质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实现水质净化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本研究对于探讨生态浮床在鱼塘水质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意义。
通过评价生态浮床的净化效果和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鱼塘水质管理的水平,保障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也为生态浮床在水质净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生态浮床的原理生态浮床是一种利用植物和微生物在水中循环生态系统中净化水质的装置。
生态浮床在改善农村涝池水质方面的作用
生态浮床是一种新型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利用人造浮床结构将植物根系与土壤包覆起来,使其能够在水体中自由生长和吸收营养物质,从而改善水质,减少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
1. 净化水质
生态浮床利用植物的吸收能力,可以有效地去除涝池中的营养盐、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从而改善水质。
常用的浮床植物有香蒲、黑三叶草、芦苇、箬竹等,这些植物在水中能够吸收氮、磷等有害物质,降低水中营养盐含量,同时可分泌有机物质和产生微生物,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周期。
2. 促进水体循环
生态浮床中的植物根系可以作为固体基质,防止泥沙往涝池中淤积,同时可以增强水体的稳定性,降低涝池水位,从而使水体循环更加良好。
此外,生态浮床的构造可以在水体表层形成一个微小生境,为小型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形成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3. 降低水体富营养化
农村涝池水质差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营养盐过多,藻类、浮游生物等过度繁殖。
而生态浮床可以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将水中营养物质吸收掉,降低水中营养盐含量,防止水体过度富营养化。
从而可以改善水体透明度,减少水藻和浮游生物的繁殖,缓解涝池的富营养化状况。
生态浮床的应用及进展曹文平;王冰冰【摘要】生态浮床作为一种新型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技术,因具有可操作性强、运行成本低、易维护、生态风险小、景观效果好等优点,已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但影响该技术的因素也较多,主要包括温度、浮床水生植物选型、水体污染程度等.目前该技术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被修复水体对浮床植物的选型要求、浮床植物的回收处理、浮床载体的选择等.%Ecological floating bed, as a new type of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has widely been used in water purification because it is characterized by convenient operation, low cost, easy maintenance, low risk and good landscape effect. But many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selection of aquatic plants, pollution degree of the water body, etc., still have effects on this new technology.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 such as the requirements of treated water body for the selection of aquatic plants, the recycling treatment of floating bed plants and selection of floating bed carriers.【期刊名称】《工业水处理》【年(卷),期】2013(033)002【总页数】5页(P5-9)【关键词】生态浮床;富营养化;水体修复【作者】曹文平;王冰冰【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环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1水体中的氮、磷超标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目前控制和修复水体富营养化的植物生态技术主要有人工湿地、植物塘、生态浮床等工艺〔1-5〕。
生态浮床在治理污染水体中的应用李华徐亚同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摘要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得河流和湖泊的水体水质日益恶化,生态浮床技术已被用于水体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
介绍了生态浮床含义、分类、构造、工作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在污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并指出生态浮床技术在我国污染水体治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态浮床污染水体作用机理治理修复中图分类号X 524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7BAK27B05-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08DZ1900407)第一作者简介:李华女1984年生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微生物与河道生态修复随着我国工业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及生活污水的量不断增多,且污染物的种类也有所增加。
然而,这些部分未经处理的废水和大量处理后的尾水都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使我国河流、湖泊等水体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甚至黑臭,这不但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景观,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造成了饮用水资源的短缺,威胁人民的健康。
因此,对于污染水体的治理就更加迫切。
生态浮床又称人工浮床、人工浮岛等,因其具有净化水质、改善景观、创造生物的生存空间、消波等多方面的功能,近年来,在水位波动大的水库或因波浪的原因难以恢复岸边水生植物带的湖沼或是在有景观要求的池塘等闭锁性水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1生态浮床的含义和分类1.1生态浮床的含义生态浮床是模拟自然界的规律,以混凝土、高分子材料等作为载体和基质,种植水生植物而建立的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浮床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等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作为生态景观。
1.2生态浮床的分类生态浮床从构造方面来说,可以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1]。
植物和水体接触的为湿式,不接触的为干式。
生态浮床在改善农村涝池水质方面的作用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农村,逐渐被人们废弃的涝池水体黑臭情况日趋严重,极大地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体系的形成,涝池水质改善迫在眉睫。
生态浮床作为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体治理技术,在治理湖泊、河道等方面已有显著成效,因此本文简单介绍生态浮床治理技术并将生态浮床水体治理原理应用于涝池水質改善。
关键字:生态浮床涝池黑臭水体生态恢复1引言涝池是一种人造池塘,主要分布于我国水资源缺乏的北方农村,是充分利用地表径流而修筑的蓄水工程,以满足当地居民在用水上的需求,多用来储蓄雨水。
然而随着美丽乡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涝池疏于管理,功能弱化。
为此,陕西省2016年启动实施了农村涝池水生态修复工程,计划“十三五”期间修(改)建涝池9070座。
由于内源治理与外源阻截以及构建材料方面存在欠缺的原因,截止2018年6月,关中已经实施的1500多座涝池,78.2%出现不同程度的水体黑臭现象。
水体黑臭的涝池不仅不能为当地居民提供日常使用水,而且已经成为制约美丽乡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背离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柔性治水的大背景。
因此,对涝池水质的改善迫在眉睫。
水体治理的方法一般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传统的物理法和化学法在费用上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且往往治标不治本。
因此,用生物法治理水体是当前水体治理的趋势,生态浮床生物防治技术又是当前水体治理的热点。
生态浮床工艺因具有可操作性强、运行成本低、易维护、生态风险小、景观效果好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型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技术,已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2生态浮床研究及应用生态浮床又称人工浮床、生态浮岛、人工生物浮床、无土栽培浮床等[1]。
它是人工浮岛的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的含量。
其原理为以水生植物为主体、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使水体中的污染负荷大幅降低,从而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