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工程地质问题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154.19 KB
- 文档页数:8
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对工程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就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地质资料不全或不准确在进行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时,有时会遇到地质资料不全或不准确的情况。
有时候勘察团队无法获得足够的地质调查资料,有时候地质调查的结果和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
这就给后续的地基设计和施工带来了困难。
对策:在遇到地质资料不全或不准确的情况时,应及时与地质勘察单位或相关部门联系,尽量补充和完善地质资料。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增加勘察的深度和范围,以获得更为准确、全面的地质资料。
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不全面在一些地区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这些灾害可能会对工程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
然而在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中,有时难以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这就可能导致后续的工程建设出现风险。
对策:在进行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时,应加强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研究,尽可能全面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
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地质灾害的模拟和预测,以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 岩土工程勘察数据不准确岩土工程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对地基设计和施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有时会出现勘察数据不准确的情况,比如取土样的位置不当、勘察手段不合理等。
对策: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应注重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尽可能采用多种手段对同一地点进行勘察,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要求勘察团队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勘察工作,避免出现勘察数据不准确的情况。
4. 对地基和岩土工程的承载力计算不准确地基和岩土工程的承载力计算是地基设计中的关键环节,承载力计算不准确可能导致地基沉陷或者其他安全隐患。
对策:在进行地基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地层情况、地下水情况等,对地基和岩土工程的承载力进行全面、准确的计算。
如何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地基地质条件不理想问题地基地质条件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地基地质条件不理想的情况时,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地基地质条件不理想问题。
一、地质勘察与设计的重要性在施工前,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的勘察是非常必要的。
地质勘察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设计和施工工作。
在地质勘察中,需要对地基土壤的性质、地下水位以及地质构造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基于地质勘察结果,结构设计师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设计方案,施工人员也可以制定出具体的施工方案。
二、处理方式一:加固地基当地基地质条件不理想时,一种解决方法是加固地基。
加固地基的常用方法包括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挖孔桩等。
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选择具体的加固方法时,需要根据地基土壤的性质和施工条件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三、处理方式二:改变施工工艺另一种解决方法是改变施工工艺。
当地基地质条件不理想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施工工艺来适应地基的情况。
例如,对于软弱地基,可以采用预应力锚索技术,对地基进行加固。
对于承压较大的地基,可以采用超前支护技术,提前进行支护工作,防止地基塌方。
四、处理方式三:降低地基承载压力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降低地基承载压力来解决地基地质条件不理想的问题。
一种方法是减少地上建筑物的重量。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减少使用材料的数量,可以有效地降低地基承载的压力。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地基处理来减小地基的沉降量,进而减小地基的承载压力。
五、处理方式四:施工监测与调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施工监测,及时发现地基地质条件不理想的问题。
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监测,可以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例如,当发现地质构造的不均匀性时,可以采取局部加固的方式,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六、结语在施工中遇到地基地质条件不理想的问题是常见的,但并不是无法解决的。
软土地基工程地质问题软土地基软土是指在滨海、湖泊、谷地、河滩上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强和承载力低的软塑到流塑状态的细粒土,如淤泥和淤泥质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饱和黏性土、粉土等。
淤泥和淤泥质土是指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黏性土。
这种黏性土含有机质,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
当天然孔隙比e0≥1.5时,称为淤泥;1.0<e0<1.5时,称为淤泥质土。
习惯上把工程性质接近淤泥土的黏性土统称为软土。
软土的成因类型和结构由上可以看出,给软土定名、定义常以其物理力学指标为依据,而建筑地基的土体,是多种性质土的集合体,所以软土的性质尤其是成层土的构造与沉积年代、成因类型有密切关系。
例如不同年代和成因的软土,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尽管可能相近,但作为地基时的工程性质差别却可能较大。
故对软土的认识,不但要掌握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还要全面分析生成环境、年代、结构和构造,尤其是地基中上下两相邻土层的强度差别悬殊或下卧硬层倾斜度较大时,在地基处理设计中必须特别注意。
软土是在静水或缓慢水流,多有机质的条件下生成的,往往与粉砂和泥炭交错沉积。
绝大部分生成于全新世的中晚期,也有软土层埋藏在密实的硬土层之下,生成期较早。
但总的来说,在各种土中,软土应是比较年轻的沉积物,有的还是正在继续沉积的欠固结土。
江河湖海都有生成软土的条件,其成因类型可分为海相沉积和陆相沉积。
海相沉积又分为滨海相、三角洲相、泻湖相和溺谷相。
陆相沉积分为湖泊相、河漫滩相和丘陵谷地相。
软土在我国沿海、内陆都有广泛分布,在沿海地区如上海,天津塘沽,浙江温州、宁波,江苏连云港等都分布着厚数米至数十米的滨海相沉积;长江、珠江地区分布着三角洲相沉积;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及昆明滇池等地区分布着内陆湖泊相沉积;位于各大、中河流中、下游地区分布着河漫滩沉积;内蒙古,东北大、小兴安岭,南方及西南森林地区分布着沼泽沉积;贵州六盘水地区分布着丘陵谷地相沉积等。
基础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基础工程施工成为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基础工程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延误工期,还可能对工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基础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地基处理问题地基处理是基础工程的首要步骤,但在实际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土质复杂、地下水位过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地基不稳定、沉降过大等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施工方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 地基勘察: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下土层情况和地下水位,制定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案。
2. 地基加固:对于地基不稳定的情况,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如灌注桩、挤密处理等,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二、土方开挖问题土方开挖是基础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但常常会遇到土方塌方、边坡滑坡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对工程进度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施工方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 土方支护: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及时采取支护措施,如设置支撑结构、喷射混凝土等,保证土方的稳定性。
2. 排水处理:对于边坡滑坡等问题,可以通过排水处理来降低地下水位,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三、混凝土浇筑问题混凝土浇筑是基础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但常常会遇到浇筑不均匀、质量不达标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结构强度不足、裂缝等质量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施工方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 施工方案优化: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浇筑顺序、浇筑速度等,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
2. 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和浇筑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安全问题基础工程施工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风险,如高处坠落、机械设备事故等。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施工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安全教育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安全设施设置:合理设置安全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等,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城市岩土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摘要:城市岩土地基工程的地质条件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同岩土体地基有着不同的使用性能,在城市工程中出现的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为了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就要对岩土地基的种类和性质进行深入分析。
笔者重点论述了几种岩土地基的特点以及在城市建造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能够为相关的实践提供些许理论基础。
关键词:城市岩土地基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施工人类居住的环境是建造在自然环境基础上的,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天然地基,这样就需要了解不同的岩土地基形成的原理和主要特点,才能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在城市工程中由于工程地质问题影响工程的质量。
一、城市岩土地基形成的特点城市岩土地基的特点是经过漫长的时期逐渐形成的,每一种岩土由于其形成条件有所不同,在城市工程建造中就起着不同的作用,施工的地质问题就有所不同。
具体来看几种主要的岩土体。
残积土体的形成是由于基岩经过风化并且没有受到搬运力的作用而在原有的岩石风化壳基础上逐渐积累起来的,所以这种土体的外层结构通常是土壤层,具有较大的孔隙,土体整体的强度不高,但是具有很好的压缩性。
一般情况下,残积土体的下部是带有碎石和砂砾的粘性土层,相对来讲强度比较高。
坡积土体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重力的作用,还有的是被短期性水流搬运沉积而形成,一般容易在山坡或坡脚处形成大面积的聚集,所以被称为坡积土体。
该土体的最突出特点是内部的土粒大小不一,层次性质差别比较大,通常还和残积土体形成逐渐过渡的趋势,在城市地基工程的施工中遇到的地质问题亦有雷同之处。
总体来看,坡积土体的上层部分的颗粒比较细,粘性土成分居多,中层部分一般是带有砂土或者夹杂有粘性土的碎石土和角砾土,下层部分是基岩结构。
洪积土体往往在山麓位置容易形成,当残积土体和坡积土体受到洪水的冲积作用就会在距离山口的位置沉积成具有分选性质的土体,所以被成为洪积土体。
地基工程地质问题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九、地基工程地质问题
Ⅰ.名词解释
1.基础 p187
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称为基础。
(基础是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传递给地基,使其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同时在地基反力作用下产生内力的下部建筑物。
)
2.地基 p187
支承基础的岩土体称为地基。
3.地基极限承载力 p191
把使地基土发生剪切破坏而即将失去整体稳定性时相应的最小基底压力,称为地基极限承载力。
4.地基容许承载力 p191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地基的稳定性,使地基的变形不至于过大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限定建筑物基础底面的压力不超过规定的地基承载力,这样限定的地基承载力为地基容许承载力。
5.天然地基 p196
没有经过人工改良加固就可以在其上修建基础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
6.加筋土 p198
在土体中敷设强度较大的土工聚合物、拉筋、受力杆件等材料,通过筋材的高抗拉强度,加强地基土的内部连接强度,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
1.局部剪切破坏,常发生在()。
p189
A.基础边缘处 B.基础中心处 C.基础1/3处 D.基础2/3处
2.重要的建筑物多由()确定地基承载力p191
A.载荷试验 B.静力触探试验 C.动力触探试验 D.旁压试验
3.以下选项中,测试地基承载力的直接试验方法为()。
p191
A.载荷试验 B.静力触探试验 C.动力触探试验 D.旁压试验
4.可用于检查填土质量的实验为()。
p192
A.载荷试验 B.静力触探试验C.动力触探试验 D.旁压试验
5.可以测定较深处土层的变形模量和承载力为()。
p192
A.载荷试验 B.静力触探试验 C.动力触探试验D.旁压试验
6.标准贯入试验中,重锤的质量为()。
p192
A.63.5kg B.80kg C.65.7kg D.73kg
7.由强度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地基承载力系数与()有关。
p193 A.基础下1倍短边宽深度内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
B.地基土体的粘聚力
C.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重度
D.基础埋深
8.下列哪种地基土不适用强夯法来处理地基土()。
A.软散砂土 B.杂填土C.饱和软粘土D.湿陷性黄土
Ⅲ.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地基沉降过大()。
p187
A.软土地基 B.填土密实度不足 C.湿陷性黄土 D.地下水位升降
2.地基工程地质勘查重点包括()。
p187
A.软弱土层 B.不均匀地层 C.可液化地层 D.断层
3.动力触探试验可用于()。
P192
A.划分不同性质的土层 B.检查填土质量
C.确定岩土密度 D.确定变形模量
4.载荷试验为()。
p191
A.原位试验方法B.室内试验方法 C.直接试验方法D.间接试验方法
5.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测定地基土的()。
p191
A.抗剪切强度B.重度C.承载力D.压缩模量
6.贯入法落锤质量分为()几类。
p192
A.10kg B.65.7kg C.63.5kg D.120kg
Ⅳ.改错题
1.地基因强度不足而发生的破坏可分为剪切破坏与张拉破坏。
地基因强度不足而发生的破坏都是剪切破坏。
P188
2.在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时,以地基能承受的最大极限荷载作为设计用地基承载力。
在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时,不能以地基能承受的最大极限荷载作为设计用地基承载力,必须限定建筑物基础底面的压力不超过规定的地基承载力。
P191
3.平板载荷试验主要用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及土的密度。
平板载荷试验主要用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及土的变形模量。
P191
4.静力触探是利用一定重量落距的落锤能量,将标准尺寸的探头打入土层中,根据贯入度,判断土的力学特性的试验方法。
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重量落距的落锤能量,将标准尺寸的探头打入土层中,根据贯入度,判断土的力学特性的试验方法。
5.静力触探适用于碎石土层。
静力触探适用于软土、黏性土、砂性土。
Ⅴ.判图题
1.写出图中各部分名称。
(a)基础;(b)地基;(c)持力层;(d)下卧层
2.写出下列地基剪切破坏类型。
(a)局部剪切破坏;(b)整体剪切破坏
3.写出下列地基剪切破坏类型,并说明其形成机制。
局部剪切破坏;一般情况下,在外荷载不太大时,地基中只有个别点位上的剪应力超过其抗剪强度,也就是局部剪切破坏,常发生在基础边缘处。
4.写出下列地基剪切破坏类型,并说明其形成机制。
整体剪切破坏;随着外荷载的增大,地基中的剪切破坏由局部点位扩大到相互贯通,形成一个连续的剪切滑动面,地基变形增大,基础两侧或一侧地基向上隆起,基础突然下陷,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5.下图为载荷试验P—S曲线,写出各变形阶段名称。
I为压密阶段;II为剪切阶段;III为破坏阶段。
6.如图,写出地基变形的各阶段名称。
(a)为压密阶段;(b)为剪切阶段;(c)为破坏阶段。
Ⅵ.简答题
1.简要说明地基工程的勘察要点及内容。
p187
答:地基工程的勘察重点是软弱地层、可液化地层、不均匀地层、断层带和地下空洞等特殊地质构造。
主要内容:(1)场地岩土工程性质;(2)地质构造与地震;(3)水文地质;(4)基坑。
2.影响地基承载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p191
答:地基承载力大小,除了与地基土或岩石自身的工程性质有关外,还与基础尺寸、形状,基础上面的覆盖层厚度,荷载的性质,地基中有无地下水等多种因素有关。
3.简述地基岩土的工程处理措施。
p197~198
简要论述浅层软弱地基处理、深层或深厚层软弱地基、特殊地质构造上的地基、土质改良加固的内容,加以适当展开。
Ⅶ.论述题(详细论述下各题)
1.地基承载力试验的常用方法有哪些?p191~195
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现场试验、理论公式、经验查表。
对以上三种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2.地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综合及(软基、砂土液化、不均匀地基、地基的渗透稳定性(流土和管涌)、地下洞穴)
3.试述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哪些?P188
从地基土层厚度变化较大和地基土的刚度相差较大等方面进行阐述。
4.试述引起地基沉降过大的原因有哪些?P187-188
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1)软基引起沉降过大;(2)特殊岩土引起沉降过大;(3)填土密实度不足引起沉降过大;(4)其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