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二医院进修感想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5
手术室进修总结及个人心得体会医院人员手术室进修学习总结及个人心得体会1这次进修学习感受最深的是浙二医院严谨、先进的管理模式,讲究奉献的服务理念,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这深深地鼓舞了我,让我开拓了眼界,改变了传统观念,明确了学习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简称浙医二院)创建于1869年,其前身为英国圣公会在华设立的杭州广济医院。
目前医院核定床位3200张,年门急诊量332余万人次,出院病人8.9万人次,总手术量8万余台,医疗用房约16.3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眼科中心、急诊中心、国际保健中心和门诊科教综合大楼以及附设急救直升机停机坪的脑科中心。
是全球首批通过JCI国际学术医学中心。
严格的带教流程管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进修生带教严格规范,由医院安排两天的岗前培训,包括医院简介、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及各项抢救操作等。
到科室先熟悉环境,由总带教老师统一安排,采取一带一的带教方式,带教老师通过详细的讲解,让全体学员能够了解每台手术的配合过程、术者的习惯、术中注意事项等,为进修人员的后期顺利配合手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项操作都是经过统一训练,杜绝了手术中的个人习惯,使全体学员获益匪浅。
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器械管理、高值物品的保管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优点,每个手术间都放有收费项目明细表,每台手术完毕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双方确认手术名称后交与收费护士统一收费,当天费用当天结,杜绝了拖欠、漏费。
器械护士负责第二天所有手术要用常规器械和特殊器械,还要保证急症手术器械供应,手术完毕后负责清洗、保养器械并打包送消毒。
高值物品专人负责,每天发到各个手术间,统一发放和回收,做到不漏收费用。
浙二医院的计算机系统非常完善。
在手术通知单上会注明术中的手术体位、手术预计时长,特殊用品是否需要自体血回收仪表,是否需要神经监护,病人有无特殊感染等以便于护士长安排手术;有着科学、严谨、完善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
浙医二医院急诊进修体会2015年9~12月,我有幸去到了浙医二院进修学习,同时也是对我自身的一次挑战。
现将3个月进修学习所学总结如下。
1 基本情况1.1浙医二院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简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创建于1869年,其前身为英国圣公会在华设立的杭州广济医院,1885~1925年医院附设的广济医校是国内最早的医校之一。
1989年,医院作为试点在全国首家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1998年,获全国百佳医院和浙江省示范文明单位;2008年,获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多次以高标准通过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评价;2013年,在全球首批通过JCI国际学术医学中心评审,又作为首家医院顺利完成了卫生部医院评审评价工作。
核定床位3200张,建有现代化的眼科中心、急诊中心、国际保健中心和门诊科教综合大楼以及附设急救直升机停机坪的脑科中心。
作为浙江省歷史最悠久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浙医二院始终坚持“文化引领”,秉承“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的核心价值观,诠释“精湛演绎技术、关爱体现服务”的理念,践行“科技创新、服务大众、培育新人、引领未来”的使命,并逐步摸索出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对外交流与合作为突破,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抓手,以优质服务建设以手段,立志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国际品牌医院;并出版广济文化系列丛书,包括《百年名院,百年品质》、《最棒医院七堂课》、《透过细节看文化》、《JCI评审攻略》、《活学活用PDCA》,《相信》等等,被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同行们公认为“国内精细化医院管理的典范”。
1.2急诊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是1984年国内最早成立的急诊科之一,以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的创建单位之一、全国学会名誉主任委员所在单位、承办中国急诊医学领域最权威的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和主办国内唯一的急诊医学国际刊物--“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国内首批二级学科的急诊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为学科水平标志,是国家重点临床专科(急诊医学)建设单位、卫生部首批急诊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哈佛大学高级灾难医学救援中国培训中心、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同时是浙江大学急救医学研究所、浙江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急诊医学岗位培训中心的挂靠单位。
浙二医院进修心得国庆收假之后,我前往浙医二院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学习。
浙医二院目前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专科特色的现代化研究型综合性医院,我本次进修科室是呼吸内科,在浙二解放路院区。
通过本次进修,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我的眼界,受益匪浅,感受颇深,现将本次进修体会总结如下:一、严格的管理制度:初到科室,第一个感受就是老师太热情了,笑眯眯的迎接一个千里之外到来的过客,病房太整洁、太安静了。
早晨7:30护士、护工开始整理床单位,8点至14点医生查房时间,除了重病人留一人陪护,其他病人一律不得陪客,其间的一切护理均由护士、护工来照护,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换上医院的病号服,不得私自外出,外出请假制度非常明确,就餐时间超过2小时马上就有护士打电话通知,超过2小时须征得医生许可并签字并由医生、护士、患者三方签订《外出请假条》。
每栋大楼门口有保安站岗,另外他们除了值班室,所有的门都安装了门禁系统,这为医生查房、护士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提供了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也为病房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二、详尽的交接班制度:虽然医院规定的上班时间是7:30,但在早上7:30前病房护士就已经投入忙碌的工作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测生命体征、测血糖、做雾化、口腔护理等操作、治疗,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
7:30开始和护工整理床单位。
7:45在护士站对特殊检查、治疗、用药、检查结果阳性需要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的患者、夜间无陪护患者,危重患者交班,结束后由组长总结前一天护理工作存在问题,科室JCI检查内容学习,08:00进行医护大交班。
08:20大交班结束后护士相互再次进行特殊交接班,如哪床易发生褥疮需加强观察、护理,哪床有出血倾向需加强观察等等,接下来就是夜班护士与日班护士进行床边交班,重点交接患者皮肤、管道、特殊治疗,真正做到了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边看清。
三、优质护理服务:科室有90张床位,每个病区床位45张,护士21人,每天上班人员与患者比例:1:8,责任组长至少一名,每个病区分前后组,负责护理质量,指导本组责任护士做好护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责任护士沟通,帮助整改,保证质量。
2024年医院进修心得体会范例作为医学领域的从业者,进修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有幸有机会参与了多个医院的进修项目,并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并且也对医院进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是我对医院进修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其他从业者有所帮助。
首先,医院进修是我们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无论是作为医生、护士还是其他医疗工作者,我们都需要不断更新我们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
通过参加医院进修项目,我们可以学习到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将其应用到我们的临床实践中。
这对我们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非常重要。
其次,医院进修是我们与同行交流和互动的重要机会。
在医院进修期间,我们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医院和地区的医护人员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观点。
这种交流和互动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了解不同地区的医学实践和管理模式,从而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工作。
此外,通过与同行的交流,我们还可以建立起新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究和项目,推动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医院进修也是我们培养和锻炼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机会。
在医院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参加医院进修项目,我们可以学习到相关的管理和领导知识,了解团队建设和沟通技巧,并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一些项目和任务,锻炼我们的领导能力和协作能力。
这对我们在未来的医疗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非常重要。
然而,医院进修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医院进修需要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
在忙碌的医院工作中,很难找到专门的时间去参加进修项目。
而且,有些进修项目可能需要我们参加一段时间的课程或研究,这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压力。
其次,医院进修也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
有些进修项目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包括课程费用、差旅费用等。
这对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从业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2024年医院进修心得体会样本进修是医生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医院进修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高了专业水平,并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进修是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机会。
在医院进修期间,我有机会与许多优秀的专家和教授一起工作,他们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给予了我很多启发和指导。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学习,我深入了解了一些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对临床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也有机会学习新的技术和手术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临床操作能力。
其次,进修是锻炼自己解决问题和处理复杂情况能力的机会。
在医院进修期间,我面临了很多复杂的病情和疑难病例。
通过与导师和同行的讨论和合作,我学会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逐渐培养了自己处理复杂病情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这些经历对我今后的临床工作将起到很大的帮助。
此外,进修也是学习与人交往和团队合作的机会。
在医院进修期间,我有机会与各种不同背景和专业的同仁合作,共同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合作,我学会了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与患者的交流中,我也学会了如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进修还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医生的责任和使命。
在医院进修期间,我见证了很多患者与疾病的搏斗过程,看到他们对健康的渴望和依赖于医生的信任。
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医生的责任和使命,作为医生,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精神对待每一位患者,全力以赴地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在医院进修期间,我还参与了一些科研和学术活动。
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并获得了一些科研奖项。
这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也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医院进修是我职业生涯中重要的一段经历,我通过进修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高了专业水平,并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心得。
我将会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知识用于将来的临床工作中,并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进修心得体会范本多篇进修心得体会范本1短短一个月的进修时光,让我感受颇多,下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个分享。
一、病房环境管理虽然浙二解放路院区的中心监护室已有23年的历史,病区也设在老楼,从病房格局来看没有我们医院的宽敞明亮,但他们紧凑的空间给人以整洁有序的感觉,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他们也是实施6S管理,但他们的分区和定位更明确更规范,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根据浙江省质控要求,他们的科室设有分贝仪,温湿度感控仪,并附有监控范围,实时地监测科室的噪音及温湿度情况。
在家属谈话间内,张贴了各种相关的宣教海报、病人的权利与义务等设施,供家属了解学习。
各类宣教用彩页打印,室内布置地简洁温馨,不失人文色彩。
二、科室规范化管理(一)管道管理在重症监护室,管道护理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护理环节。
浙二中心监护室将科内常规多见的管道标识名称用电脑打印,时间、备注及签名则设为空白,供护士手写完成。
用电脑打印,这样标识更清晰,也对管道的低、中、高危分类有了明确提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标识错误的发生率。
除此之外,每班的重点评估内容之一也是管道,留置时间、留置深度、敷料情况,固定情况都是他们的观察重点。
(二)压疮管理每天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对病人的关注重点之一便是压疮,对于危重病人来说必然是基础也是重要的一个护理要点。
在这里,我知道了在压疮更新指南后已将其定义为压力性损伤,我还学习了失禁性皮炎的防护和避免器械性压疮的防护措施,尽管措施很简单,可是他们想到了我们却没有做到,这是我们的不足,从此看出,浙二护理人对待事情的认真态度,用心精神。
(三)镇静镇痛管理镇静镇痛近年来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对于患者的安全及恐惧等方面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所以作为护理人员对其效果的评估及评价尤为重要。
我们要严格执行指南要求,并结合临床实际,医护合作,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这里,浙二护士对患者的人文照护体现的还是挺好的,日间的镇静分数相对高点,夜间尽量让患者处于深睡状态,并且在光线控制上也做到日夜分明,让患者在监护室也能分辨白昼黑夜,到了日间一定是会为患者唤醒的,6小时之内没有完全清醒的`病人仍以镇静状态评估。
医院进修学习的心得体会医院进修学习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一)作为医院进修学习的学生,我有一些心得体会:首先,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进修学习是为了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所以要对学习充满热情和渴望。
无论是参与手术,观摩病例还是参与讨论,都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主动向医务人员请教问题,加强自己的学习效果。
其次,要注重细节。
医学是一个细致入微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观察和分析细节。
无论是病人的病情表现,还是医师的操作技巧,都应该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来。
同时,还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小技巧和经验,因为这些细节往往是我们真正提高专业水平的关键。
此外,要主动参与科研和学术活动。
医院是一个科研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作为进修学习的学生,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
可以参与临床研究、学术交流会议等活动,与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学习,积累学术经验和人脉资源。
最后,要保持谦虚和谨慎的心态。
虽然进修学习的目的是提高专业水平,但也要时刻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
医学是一门复杂而严肃的学科,不断学习和探索是必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一颗谦虚的心态。
同时,要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方法,确保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总之,医院进修学习是一个不断提高自身的过程,需要我们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注重细节、主动参与科研和学术活动,同时保持谦虚和谨慎的心态。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取得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医院进修学习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二)在医院进行进修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同时也能够学习到一些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心得:第一,要充分利用好医院的资源。
在医院中,有很多有经验的医生和专家可以向我们学习,他们可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我们要积极与他们交流,向他们请教问题,多观察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态度,以便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浙大二院进修护士岗前培训心得体会首先,在思想上有很大提高。
通过此次学习使我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明白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服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没有人们的健康就无所谓生命,人民群众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决定着我们医院及其科室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因而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把为人类身体健康和保护人民健康放在首位,并做出应有的贡献!还通过此次培训知道:医院的成功离不开护士们辛勤劳动、忘我奉献;医院的发展更需要年轻一代的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人来推动,只有如此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紧随社会的脚步前进。
然后,专业技术水平也得到很大提。
虽说在以前的工作中经常遇到急诊病人,但是从未系统地学习过急救知识与抢救技能。
此次,参加进修班之前只是粗略的看了几本书籍,对于急救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甚少,通过学习和实践,才真正领悟到“急救”二字包含的内容之广泛和重要性。
在日常工作中,急救不仅仅局限于打电话呼叫急救车,更多的时候要对突发病情给予现场的初步处理,减少或避免伤亡和危险事故的发生。
这次进修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三,收获最大的便是感受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无论哪个行业都强调团结协作,各部门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护士长在安排工作时要充分考虑每位护士的意见,采纳她们好的建议,才能更加促进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增强战斗力,从而达到共同完成任务的目标。
护士除了日常护理工作外,还肩负起了责任宣教工作,由于工作关系接触到许多特殊疾病和家属,因此就更要以良好的态度和温和的语言去面对他们。
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巧外,护士还要学会交流沟通,善于倾听病人的心声,用耐心细致的护理、亲切温暖的问候、热情周到的照顾去满足病人的身心需求,尽全力让病人在短暂的住院期间舒适安心,愿意敞开心扉谈心事、吐苦水。
只有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失误,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才能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逐渐缩小与优秀者的差距。
再次,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我借鉴。
2024年医院进修心得体会例文为期三个月的学术进修已圆满结束。
在这短暂的三个月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收获了深刻的感悟。
回忆起接到进修通知的那一刻,我内心充满了感激,感谢医院和科室给予的宝贵机会。
在进修前,我已仔细复习了《临床骨科护理学》的相关内容,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基础,并为进修学习制定了详实的计划。
然而,进修的前三周,我感到相当失落。
每天的工作量远超于我在本院的骨科护理工作,而老师们对进修生的授课和正规护理查房相对较少。
这主要是由于工作过于繁忙,能按时交接班就已经是难得的成就。
面对困境,我主动向护长提出每周跟随教授查房一到两次,并在下午参加《临床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学习班。
护长同意后,我每天提前到七点半换好工作服,先为术后病人进行床上浴,然后参加交接班和查房。
学习结束后,我常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医院或大学举办的各种学习讲座。
在进修期间,我充分利用附一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如《临床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学习班、“院内压疮的认识”、“PICC管感染的原因分析与处理”、“外科伤口处理的新进展”以及《临床护理教学新理论与实践技能》学习班等。
此外,我还参加了“____年骨与软组织肿瘤多学科诊治研讨会”。
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也让我了解了护理领域的最新进展,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对护理事业的美好愿景。
在进修过程中,我意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单纯依赖老师主动教导或期待护长安排学习是不够的,进修更需要自我探索和独立思考。
我学会了如何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如在护士导师示范专科操作或参加专科讲座时积极学习。
同时,我注意到附一的老师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这促使我更加主动地在现场学习和记忆。
附一的制度完善性和执行性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非常重视双人核对制度,确保护理操作的准确无误。
此外,骨科的护士能力重于工龄的用人理念,以及护长根据护士特点和能力安排工作的做法,都让我深受启发。
2024年医院进修心得体会医院进修是医学生在实习期间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进修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临床实践,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增强医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在我的医院进修过程中,我积累了许多经验和体会。
首先,医院进修加深了我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医学知识是医学生的基础,但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医院进修,我有机会亲身参与临床工作,与患者直接接触,并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例如,在实习期间,我负责组织病案讨论会,与师兄师姐一起讨论病例,探讨诊断和治疗方案。
通过这些讨论,我不仅了解了各种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还学会了如何科学地分析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计划。
此外,我还参与了手术并亲自操作,锻炼了自己的操作技巧,提高了自己在手术中的应变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我的医学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拓展。
其次,医院进修培养了我的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作为一名医生,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和交流是至关重要的。
在医院进修期间,我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学会了如何听取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并提供合适的医疗服务。
我还学会了如何在面对病情严重的患者时保持冷静,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
这不仅增强了我的沟通技巧,还培养了我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医生对患者来说不仅是治疗者,更是倾诉者、陪伴者和支持者。
再次,医院进修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和管理能力。
在医院中,医生往往要与护士、药剂师、技术员等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合作,协调工作,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和顺利进行。
在进修期间,我经常与护士一起工作,并学会了如何与他们有效地合作。
例如,在手术中,我需要与护士配合完成手术准备和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
这需要我与护士进行良好的沟通,及时获取患者的相关信息,并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此外,我还参与了医院的管理工作,例如编写护理流程和病房管理计划,提高了我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最后,医院进修还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医生的责任和使命。
医生是社会的脊梁,是人民的健康守护者。
进修心得体会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心得体会麻醉科张超 2019 年有幸进入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学习,我是从 2019年 4 月 1 日进入麻醉科,9 月 30 号结束进修学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手术部下设的麻醉科成立于1969 年,每年开展超过五万余例临床麻醉及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并通过创建多模式镇痛为特色的围术期急性疼痛管理体系和与国际接轨的无痛内镜中心。
现有医生109 名,护士近200 名。
在临床医疗方面,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科学管理为纽带,建立并完善了安全高效的临床麻醉管理制度。
麻醉科细分了心脏大血管麻醉组、颅脑外科麻醉组、急诊创伤及烧伤麻醉组、胸科麻醉组、腹部外科麻醉组、骨科麻醉组、口腔五官科及困难气道麻醉组、泌尿及妇科麻醉组、手术室外麻醉组、儿科麻醉组、麻醉复苏与重症监测组、急性疼痛诊疗组及慢性疼痛诊疗组等 13 个亚专业医疗组;设立了血液保护培训小组、周围神经阻滞培训小组、吸入麻醉培训小组、TCI 技术培训小组、喉罩麻醉培训小组、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培训小组、急性术后镇痛培训小组、困难气道培训小组、神经电生理监测培训小组、TEE 培训小组及手术室外麻醉培训小组等 11 个技术培训小组;并建立了相应专科麻醉及疼痛诊疗的规范及路径。
拥有 36 间(解放路院区)+24 间(滨江院区)现代化层流手术间,且设有专门的杂交手术室和14 间眼科手术室。
拥有2000平米的内镜中心,并配备专门麻醉恢复室保障安全。
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刚刚结束,我又回到了我熟悉的工作岗位,首先我要感谢医院的领导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还要感谢各位同事,兄弟姐妹,因为他们的辛勤工作,使我安心完成学业。
科室要发展,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在进修期间,每天的科室学习,使我有机会进一步理解、消化当前科室内的重点、难点问题,并且能学习到近期国内外的相关指南,为以后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循证依据。
每天的早交班,对疑难危重患者的麻醉进行麻醉方案、术中处理及风险预防等讨论使我受益匪浅。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浙二医院的护理实习生涯即将画上句号。
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宝贵的,它让我从一名理论知识丰富的医学生转变为一名具备一定临床实践能力的护理工作者。
在此,我将对我在浙二医院的实习生活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习科室及时间我在浙二医院实习的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等,共计实习时间为六个月。
三、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通过临床实践,我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技能操作水平的提高在实习期间,我掌握了各项护理技能操作,如静脉输液、皮试、换药、测量血压、血糖等。
同时,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护理查房、病例讨论、健康教育等工作。
3. 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事、医生、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4. 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师长,关爱患者,努力做到耐心、细心、责任心强。
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培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5. 思想觉悟的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我深知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肩负着救死扶伤、关爱生命的神圣使命,因此,我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实习感悟1. 患者至上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患者至上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我们要始终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2. 终身学习护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024年医院进修心得体会例文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学习生活已经结束。
在这短短的三个月内,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感触良多。
还记得,接到进修通知时,我内心万分激动,十分感激医院和科室给了我这次难得的进修机会。
去进修之前,我就认真地复习了《临床骨科护理学》中的有关内容,以加强自己的专科理论水平。
并为此次进修学习做好计划与设想。
也许自己的要求与期待过高,进修的前三周,内心十分失落,原因是:这三周来每天除了完成比我院骨科重得多的护理工作外,老师们很少给我们进修生讲课,较少给我们进行十分正规的护理查房。
当然,这里存在客观的原因:工作太忙,每天若能按时交接-班就是十分了不起的事了。
失落之余,只能主动向护长要求—每周跟教授查房一到两次,并且下午三点钟后去参加《临床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学习班的学习。
护长答应之后,我每天不到七点半就换好工衣出来,先做好一两个术后病人的床上浴再去参加交-班和查房。
在《临床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学习班的学习结束后,工作之余,我常常去参加大学或医院举行的一些学习讲座。
在附一,有很突出的一方面就是学习的机会很多,只要你不怕苦不怕累,每天都有上课学习的机会。
我在这三个月内,参加了大学、附一举行的许多学习课程,如《临床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学习班、“院内压疮的认识”、“PICC 管感染的原因分析与处理”、“外科伤口处理的新进展”及《临床护理教学新理论与实践技能》学习班等等,并且有幸参加了“____年骨与软组织肿瘤多学科诊治研讨会”。
这些课程、学习班或研讨会,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让我了解了更多、更新、更先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护理事业的美好未来。
此外,让我感触颇深的是,进修的学习方法不同与其它的学习。
如果我们用十年以前实习的态度和方法走进进修的地域,那样可能收益不多,就像我进修的前三周的经历,总想着“老师会主动教我”,“护长会妥善安排好自己的进修学习”,最后只能失望。
进修学习,是一种“自我寻求、自我思考”的学习。
【有话大家谈:学习心得】浙二医院进修感想为了让医院的护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医院派各科护理骨干赴浙医二院进修学习,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满怀着期待、紧张的心情,来到这个历史悠久的百年老院,虽然是短短一个月的进修时间,却令我视野开阔了,思路拓展了,深刻感受了“精湛演绎技术,关爱体现服务”的服务理念。
完善的岗前培训。
报道第二天,我们就接受了内容丰富的岗前培训,有护理部金静芬主任给我们上的“百年医院发展史”,让我们感受到了浙医二院的深厚文化建设。
有专科老师讲解的“CPR ”、“糖尿病专科知识技能”。
以及消防、院感、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现状等相关内容,并进行了相关技能、知识的考核。
进入病房后,科室带教老师带着我们熟悉了科室环境、规章制度和日常护理工作流程,很快就让我们熟悉了快而有序的工作节奏以及明确的各班职责。
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
进入呼吸内科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静、干净、整洁、有序”,虽然一个病房有七八张床位,有时还要添加加床,但是物品放置井然有序,一个床位一个陪客,地面、台面、卫生间都干干净净。
我很不可思议的问张老师:“病房管理这么好是怎么做到的啊。
”张老师告诉我:“我们有严格的陪客制度,一张床一张陪客证,有门禁卡设置,有严格的保安管理,有规定的探视时间,病房里还有3个专职的保洁员工”。
优质的护理服务。
呼吸内科病房收治的大部分都是老年患者,病情重,护理工作繁琐。
但是每位护士都是面带微笑的面对患者,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从晨间护理到床头交接班到严格的三查七对,从基础护理到健康教育到出院宣教、随访,都耐心细致,仔细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整改,从而保证了护理质量安全,提高病人的满意舒适度。
其中尤其值得学习的是严格的管道交接制度,避免了管道的意外拔管。
呼吸内科 汪俊美。
浙二进修感想2016年12月,经过医院的安排,我非常有幸能进入浙医二院,这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医院进修。
虽然只有短短三个月,但让我见识了很多新技术新理念,开拓了我的视野。
先进的管理模式,严谨的工作作风,整洁的病房,优质护理,完善的后期保障系统等。
一:先进的管理模式:滨江风湿科2002年11月正式独立建科,开设41张床位,护理人员14人,配有两位护工,一位楼层秘书,协助护士一起管理病房,确保病房的质量管理。
新病人入院由楼层秘书接待,物品供给由楼层秘书统一管理。
医院配备营养室,根据医生医嘱制定食谱,每餐由楼层秘书和护工核对分发。
医院还设有床位协调中心,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原则安排床位,每日设置预出院,有效协调床位。
二:整洁温馨的病房病房清洁,温馨,宽敞明亮应该是所有进修护士的共同感想吧。
所有物品遵循5S原则,位置物品摆放都有标识,所有陪客椅统一由护工管理。
每样物品都合理布局。
三:优质的护理护理工作细化,每天的工作大多数都在病人身边,评估病人身体状况,倾听主诉,微笑面对病人,耐心解释,指导病人,及时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保证了护理质量。
无论多晚,护士长每日下班前都会评估每一位病人的病情,指导当班护士应需多观察的方面。
大大提高了年轻护士的护理水平。
四:新型“武器”在浙二,所有病房配有移动护理系统,方便,快捷,便于携带,操作性和实用性强,它保证了护理安全,规范了护理行为。
另一个就属PDA了。
PDA与病人手腕带相连接,所有信息一目了然,相当于小型医嘱电脑,确保病人治疗输液无差错。
五:科室宣传宣教:六步爱心沟通法,疼痛知识宣教,浙二患者安全目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图,出院流程图,各项疾病饮食宣教等重要信息都在醒目地方悬挂。
宣传,宣教,知识的传播无处不在。
科室还不定期进行患教,把同一病种的病人及家属统一宣教,做好心理护理。
定期反馈,完整的诠释“演绎技术”。
在风湿科,每一位护士都尽职尽责,团队意识非常强,大家互相协同合作,虽然只有短短三个月,但已让我终生受用。
手术室进修总结及个人心得体会医院人员手术室进修学习总结及个人心得体会1这次进修学习感受最深的是浙二医院严谨、先进的管理模式,讲究奉献的服务理念,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这深深地鼓舞了我,让我开拓了眼界,改变了传统观念,明确了学习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简称浙医二院)创建于1869年,其前身为英国圣公会在华设立的杭州广济医院。
目前医院核定床位3200张,年门急诊量332余万人次,出院病人8.9万人次,总手术量8万余台,医疗用房约16.3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眼科中心、急诊中心、国际保健中心和门诊科教综合大楼以及附设急救直升机停机坪的脑科中心。
是全球首批通过JCI国际学术医学中心。
严格的带教流程管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进修生带教严格规范,由医院安排两天的岗前培训,包括医院简介、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及各项抢救操作等。
到科室先熟悉环境,由总带教老师统一安排,采取一带一的带教方式,带教老师通过详细的讲解,让全体学员能够了解每台手术的配合过程、术者的习惯、术中注意事项等,为进修人员的后期顺利配合手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项操作都是经过统一训练,杜绝了手术中的个人习惯,使全体学员获益匪浅。
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器械管理、高值物品的保管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优点,每个手术间都放有收费项目明细表,每台手术完毕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双方确认手术名称后交与收费护士统一收费,当天费用当天结,杜绝了拖欠、漏费。
器械护士负责第二天所有手术要用常规器械和特殊器械,还要保证急症手术器械供应,手术完毕后负责清洗、保养器械并打包送消毒。
高值物品专人负责,每天发到各个手术间,统一发放和回收,做到不漏收费用。
浙二医院的计算机系统非常完善。
在手术通知单上会注明术中的手术体位、手术预计时长,特殊用品是否需要自体血回收仪表,是否需要神经监护,病人有无特殊感染等以便于护士长安排手术;有着科学、严谨、完善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
记忆是需要偶尔整理一下的,更需要用可靠的载体记录下来,以免那些个值得珍藏一生的欢笑和泪水被如水的时光所冲淡。
或许是为了晋升职称的需要;或许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或许是为了满足梦寐以求的“浙医情结”,一年前匆匆去了浙二医院进修。
现在进修回来已经一月有余,关于在浙二医院进修的记忆倒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鲜活起来。
虽然在去之前就早已听闻是何等“锻炼”人之处,但一年后回后的总体感觉是:辛苦那是真的很辛苦,但又绝不仅仅只限于辛苦,若干感想,与大家分享:
入院后的第一个感觉可以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时间。
这个时间不仅是个名词,更多时候它是动词。
它不仅需要你要有时间观念,更需要你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完成更多的事件,当然前提是安全。
因为浙二的手术量实在太大了,这就要求每一个人要有高度的时间观念,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你的一分钟的确只是你的个人行为,在你生命中几乎微小而不可数,但是当你融入这个团队,你的一分钟也是整个外科团队的一分钟,甚至是整个包括外科系统在内的每一个成员的一分钟,而这样计算起来一分钟就变成一个小时甚至数个小时,而这损失最终的承担者就是病人。
劳动强度真的很大!这可能是每一个外科医师及所有来过浙二学习轮转的人的共同体会吧,有限的手术间及人员,巨大的手术量,而比值即是劳动强度。
别的医院可能下午三四点就没事了,而在这干到七八点,甚至十一二点那都是很常见的,据说还有干到凌晨的,难以想像。
一直以来觉得自己当一个外科医生已经很幸苦了,没想到浙二外科医师
劳动强度更大,没有懒觉,没有午睡。
第二个词那就是--严谨,跟时间一样,它也不仅仅只是个形容词。
从入科的第一天到现在你渐渐熟悉的每一天,严谨一词无时不刻出现在外科的每一个角落。
氛围的形成最初可能来只源于某一两位学科带头人,但后来逐渐成为每一个科室成员的自觉行为,因为大家都深刻体会到了严谨的“好处”,严谨那是为了更安全,更高效,更优质,而最终体现形式是外科医生内心的更充实和更自信。
在浙二医院进修的最大收获是结识了几位良师益友(李江涛、徐斌、李志宇、王勇、王建伟等),老师们都特别重情意。
对业务上的指导自不必说,全天候提供远程会诊或现场指导;闲暇时小聚一番,品一杯黄酒,说说生活的烦恼、谈谈工作的事情、分享成功的喜悦,那些只言片语的鼓励和鞭策在迷茫中给我以指引、在无助时给我以力量、在前行时给我以智慧、在抉择时给我以方向。
带我时间最长的是李江涛老师,他性格温和,总是面带微笑,感觉没什么压力。
可跟他上台的时候,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压力,总是手忙脚乱的。
可能是因为李老师在台上不怎么说话,动作又特别快,记忆最深刻的是叹服李老师的心灵手巧。
在外科学习期间,李江涛主任医师(彭淑牖教授的博士后)带领大家一起审查对新入院病人的诊断、讲解相关CT解剖和次日手术的术式及相关手术方式的对比。
这样,每位病房医师除了熟悉自己接诊的病人外,也能对全科现有病人的大体情况有所了解。
彭淑牖教授不定期带领三级医师进行严格正规的教学查房,无论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是今后
对待工作的态度,更有在具体繁琐的工作中如何掌握知识的方法,大家都觉得有种拔云见日的感觉。
从彭教授的精彩讲课、观摩他那细致入微、充满技巧的手术到看VIP门诊时面对各路高级别领导时的不卑不亢和恢谐幽默,让我领略了彭教授的儒雅、睿智和大气。
记得有一个外科周凡医师要求我们进修医生,每天必须至少巡视两次病人,早晨的一次是了解病人前一晚发生的事和对病情的了解。
而下午的一次,就是和病人的自由沟通时间,可以将一些检查结果进行告知,也可以了解病人的生活背景情况。
那个周医师说我们医生看病时不仅仅是医病,很大的程度上是医心。
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读懂病人的心,让他了解医生真的明白他所需要的东西,并且在尽力帮助他的时候,就能得到病人的充分信任,如果卸下了病人的防备,工作起来就容易的多了。
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这是第三个可以形容外科的词。
一周工作六天(周六常规加班),有周都有不同形式的学习: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国内外交流学习体会,临床工作的总结与交流,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点评等等,让每一个人每天都处于充电的状态,尽量跟上日新月异的外科学专业领域发展。
示教室那个舞台不仅仅只属于老师,也属于同学或进修医生,让他们在给别人带来知识的同时也让自己的能力有了巨大的提高。
难能可贵的是:每周都能坚持,每人都会来听!课后是一顿大餐,所以说既紧张又快乐嘛。
听了老师的课还要老师请客吃饭,真是天下奇闻。
浙二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医学知识的普及非常重视。
护士站有许
多关于该科各种疾病的科普手册,种类多,每本约20-30页,对各类疾病的介绍比较细致,不亚于教科书。
从而加深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更加理解医生,有助于预防医疗纠纷的出现。
最让我兴奋的就数肿瘤科每周二MDT(多学科讨论)了。
毕业多年之后,能听到像郑树、张苏展等各位顶尖教授的旁征博引、看到他们的挥洒自如、观摩各种疑难病例手术录像的精彩纷呈确实是一种享受。
尤其是为这些疑难病例组织的疑难病例讨论,有放射科专家老到的阅片讲解、有肿瘤外科专家专业的建议,有病理科专家的一言九鼎,不仅让进修医师极大地开阔了眼界,更让进修医师看到了顶尖医院多学科协同配合的综合实力。
进修期间,我也参加了浙二主办的各种学习班、无论是学习班上高频度的对临床理论高度概括的讲座,还是会议上精彩手术的观摩都让人受益匪浅。
一位副院长在进修医生结业酒会上曾这样说道:“我相信,每一位进修医生都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因为各科的门急诊及病房在过去的一年中所取得的骄人业绩离不开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和努力,医院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就中也有他们的一份汗水和辛苦!”
曾经有个进修医生回来说:“我在浙二进修的那一年,是我最认真、最充实、最受益、最长见识的一年。
至今想来,犹如发生在昨天。
”
我想:每个医务人员基本都要出去进修,但是学到什么?学了多少?真的是大有不同。
有的进修只是去镀金、自我放假、轻松一下,不
能严格要求自己,真的很难学到什么。
有的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进修,确实能学到不少东西,不要单从医疗知识、诊疗水平的提高与否来看待进修的效果,要从意识上、理念上、眼界上综合看待进修的效果,这些效果会对你今后的从医之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改变人的一生。
回眸在浙二进修的岁月,浙二给我的感受就和我第一次看到故宫一样,就是“博大精深”!那种从骨子里的震撼是难以言表的,更有对浙二医院的感激之情。
我相信自己在浙二医院进修的这一段经历、浙二医院教给我的思维和理念将伴随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我非常感谢曾经给予帮助的各位老师,也祝愿浙二医院百尺竿头,更上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