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领导、第十四章激励、第十五章沟通.pptx
- 格式:pptx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85
薪金工作本身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管理方式 地位 安全工作环境 政策与行政管理人际关系认可 进步 成长的可能性 责任 成就四、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 )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
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们 在预期他们的行动将会有助于达到某个目 标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 以达到目标。
他认为任何时候,一个人人事 某一行动的动力,将决定于他(或她)的行 动之全部结果(或积极的或消极的)的期望 值乘以那个人预期这种结果将会达到所要 求目标的程度。
换言之,他认为,激励是个 人某一行动的期望价值和那个人认为将会 达到其目标的概率之乘积。
用公式可表示 为:动力=效价×期望值 这里的动力是一个人所受激励的程度; 效价是一个人对某一成果的偏好程度;而期 望值是某一特别行动会导致一个预期成果 的概率。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当一个人 对达到某一目标漠不关心时,那效价是零。
而当一个人宁可不要达到这一目标时,那就 是负的效价,结果当然是毫无动力的。
同样 期望值如果是零或负值,一个人也就无任何 动力去达到某一目标。
因此,为了激励员工, 主管人员应当一方面提高员工对某一成果 的偏好程度;另一方面帮助员工实现其期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值,即提高期望概率。
美国心理学家、管理学家波特( W·)和劳勒( )在期望理论基础上引申出了一 个实际上更为完善的激励模式,称为波特- 劳勒模式,如图 2-3 所示,并把它主要用于 对主管人员的研究。
报酬的价值从事一个特定 任务的能力看到了公平的报酬努力工作成就内在的报酬看到了努力所取得 相应报酬的概率对任务本身的 理解能力外在的报酬满足图2 -3 波特-劳勒的激励模式正如图 2-3 所示,努力(激励的程度和 发挥出来的能力),取决于报酬的价值加上 人们所看到的并认为是需要的能力,以及实 际得到报酬的可能性。
这种看得到的努力和 得到报酬的可能性又受实际工作成绩的影 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