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上科学第3章1-2节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一节水在哪里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5.水的循环: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地下径流)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第二节水的组成1.水的电解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2.、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密度的公式:ρ = m / v(公式变形:m=ρv v=m / ρ)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³或cm³)水银的密度为13.6×10³千克/m³,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³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³千克。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生物的生活环境包括天气、昼夜、季节、光照、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等,都是影响生物行为的重要因素。
生物能对环境刺激作出相应反应。
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
植物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
第二节神奇的激素生长素主要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尖端等。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包括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等。
植物激素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作用。
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元的生成和葡萄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基本维持在90毫克/100毫升。
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促使血糖含量上升,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的激素会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里,卵巢、分泌的雌雄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
第三节神经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包括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且以神经系统的调节为主。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维持体温稳定的关键。
在安静状态下,内脏产热是主要的,而运动时则以骨骼肌产热为主。
散热方式有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其中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的温度差。
在低温环境中,血管收缩导致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而在高温环境中,血管舒张导致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
科学八年级上册目录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地球上的水第2节水的组成第3节水的浮力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第5节物质的溶解第6节物质的分离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第2章天气和气候第1节大气层第2节气温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风和降水第5节天气预报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7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人体的激素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第4节动物的行为第5节体温的控制第4章电路探秘第1节电荷与电流第2节电流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5节电压的测量1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科学八年级下册目录第1章电与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能指方向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与氧气第2节氧化和燃烧第3节化学方程式第4节二氧化碳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6节光合作用第7节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第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4章植物与土壤2第1节土壤的成分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第6节保护土壤第3节低碳生活第4节实现可持续发展3。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1-2节练习一、单选题1.侏儒症与呆小症相比其不同之处是( )A. 由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智力低下B. 由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智力正常C. 由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智力低下D. 由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智力正常2.我们看到、听到或者身处紧张的场面时,一般会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这种结果是由()A. 神经调节B. 激素调节C. 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D. 血液循环系统调节3.下图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 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范围在140mg/100mL左右B. 甲是健康人,血糖含量变化更平稳C. 乙曲线CD段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是持续增加的D. 乙曲线BC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是因为进食后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4.用体重相近、发育正常且程度相似的甲、乙、丙3组雄性小狗进行内分泌腺切除实验,以研究内分泌腺体与分泌激素间的关系.甲不做任何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
几个月后,分别测定其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微克/100ml.血液):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甲狗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B. 乙狗切除的是甲状腺C. 丙狗切除的是(脑)垂体D. 手术一段时间后,乙狗发育正常,丙狗生长停滞5.下列植物感应性反应中,不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是()A. 根向着地心方向生长B. 含羞草的小叶合拢C. 茎背着地心方向生长D. 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6.人有生物钟,植物也有生物钟。
下图表示的是某种植物体内影响叶张开或闭合的物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该植物的“生物钟”属于感性运动B. 使叶张开和闭合的物质可能是两种激素C. 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张开,晚上闭合D. 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7.下列是关于调节功能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海洋水可以调节昼夜温差B. 生长素可以调节人的生长C. 温度可以调节许多物质的溶解性大小D. 滑动变阻器可以调节电路的电流大小8.人类有很多的疾病,如①甲亢;②糖尿病;③巨人症;④呆小症;⑤侏儒症等,在这些疾病中,主要是由于缺乏激素而引起的组合是()A. ②④⑤B. ③⑤C. ①③④D. ①②③9.如图甲所示是小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周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乙图中的()A. B. C. D.10.某同学进行如下的实验:将一盆A植物放在暗箱内,而将B植物放在凿了一个小洞的暗箱内,如图所示。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植物感应性,包括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1.植物常见的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1)向光性:植物的茎向阳光充足的方向生长。
一般低等、幼嫩植物的向光性反应较快。
(2)向地性: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
根尖、茎尖的向地性最为明显。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分充足的地方生长。
(4)向化性:植物的根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5)向触性:植物对振动作出的反应。
(6)向热性:植物对温度作出的反应。
注意:①茎的背地生长是植物向地性(负地)、向光性的感应性表现;②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时,一定要建立对照组,便于比较得出植物具有哪一感应性现象。
二、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1.含羞草的感应性实验。
[课前准备] 两盆含羞草,A盆放在黑暗处,B盆放在阳光下。
[实验1] 将含羞草A盆从黑暗中取出,与B盆同放阳光下。
观察:A、B盆含羞草复叶的形态及变化。
现象:黑暗处放置的A盆含羞草叶柄下垂及复叶闭合,放到阳光下复叶很快地向上伸展。
【结论】:含羞草具向光性。
[实验2] 用力敲过的音叉放在含羞草的上面,音叉轻碰羽状小叶。
现象:含羞草的叶柄下垂,复叶闭合。
【结论】:含羞草具向触性。
2.蚕豆发芽后茎、根的生长情况。
[课前准备] 按课本图3—9实验,建立对照组,甲瓶竖放,乙瓶先竖放生长几天,再横放生长几天。
现象:乙瓶横放后,茎从横向转成向上生长,根从横向转变成垂直向地生长。
【结论】:豆芽茎、根的向地性。
三、植物生长素——加快细胞生长速率1.产生部位: 胚芽的尖端。
2.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于除草剂防治杂草,棉花种植中摘除顶芽。
4.分布:由光照条件决定。
当受到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处分布多。
当受到阳光均匀照射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均匀。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第三章自然界的水一、知识点归纳1、水的存在形式和分类1、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海洋、河流、湖泊、大气、地下和生物体中。
2、水的分类:根据水中的杂质和盐分含量,可将水分为纯净水、软水和硬水。
2、水的化学性质1、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H2O。
2、水的化学性质:与其它物质反应,参与化学反应,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
3、水资源的重要性1、水是生命的基础,人体的大部分由水组成。
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农业灌溉、工业冷却、航运、发电等都离不开水。
3、水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生活用水、清洁、洗涤等都离不开水。
4、水资源的宝贵性及合理利用1、地球上的水资源有限,分布不均,许多地区严重缺水。
2、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社会的责任,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测试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 海水 C. 冰 D. 食盐水2、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体重的()。
A. 20% B. 30% C. 40% D. 50%3、一滴水中有大约()个水分子。
A. 10个 B. 100个 C. 200个D. 500个4、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 B. 海水淡化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C. 水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之一 D. 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可以用于洗涤、冷却等5、下列物质中,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有()。
A. 二氧化碳 B. 水C. 无机盐D. 葡萄糖6、下列行为中,不利于节约水资源的有()。
A. 使用节水器具 B. 用流动水冲洗物品 C. 收集雨水用于绿化 D. 用自来水浇花7、下列属于纯净水的是()。
A. 雪山水 B. 山泉水 C. 自来水 D. 河水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 可乐 C. 水 D. 大米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24年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第2节,内容为“力的作用效果”。
主要包括力的定义、分类、作用效果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力的概念,理解力的三要素,掌握力的分类和作用效果。
2. 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三要素、分类和作用效果。
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模型、挂图、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橡皮筋、小车等)。
2. 学具:学习笔记、练习本、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力的作用是什么?2. 新课内容学习:(2)力的三要素:通过实验和模型展示,让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分类:讲解按作用效果和作用对象分类的力的类型。
(4)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3. 实践情景引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力的计算和判断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板书设计1. 力的作用效果2. 内容:(1)力的概念(2)力的三要素(3)力的分类(4)力的作用效果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力的分类有哪些?(3)列举生活中的三个力的作用效果实例。
2. 答案:(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分类有按作用效果分和按作用对象分。
(3)答案合理即可。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力的作用效果,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2)布置一道关于力的综合应用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一、本章概述。
二、具体内容。
(一)生命活动的调节。
1. 植物的感应性。
- 植物具有向性运动,例如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
向光性是指植物的生长会朝着光源的方向,这是因为植物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会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较快,从而导致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向地性则是植物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的特性。
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在重力作用下,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的生长,所以根向地生长;而茎对生长素不太敏感,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弱,所以茎背地生长。
向水性是植物的根向水分较多的地方生长的特性,这有助于植物获取足够的水分以维持生命活动。
- 除了向性运动,植物还有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会合拢。
这是由于含羞草的叶枕细胞对刺激非常敏感,受到触碰时,叶枕细胞中的水分会迅速流失,导致细胞膨压下降,从而使叶片合拢。
这种感性运动可以帮助植物应对外界的一些突发刺激,保护自身。
2. 人体的激素调节。
- 人体有多种内分泌腺,分泌不同的激素来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例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如果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如果成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表现为食量大增、身体消瘦、情绪易激动等症状。
- 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过高,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这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必要时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肢端肥大症。
第三章1-2基础练习
1.家养的小白兔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换毛,春季将浓密的毛褪去换上一身较稀疏的毛,而在秋季刚好相反。
使小白兔具有上述节律行为的是环境变化中的哪一节律性变化规律,影响小白兔换毛的环境因素是什么因素。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昼夜变化节律、光照和温度
B.季节节律、温度
C.月相变化节律、温度
D.以上三个都是正确的
2.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时,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植物能捕捉昆虫作为自己的养料。
当昆虫受香气等因素的诱导进入陷阱时,进口会自动合上,使昆虫无处逃生,变成植物的营养餐。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环境刺激,不可能的是 ( )
A.肥料
B.地球引力
C.振动
D.碰触
3.第3题的现象,说明捕虫植物具有感应性反应中的( )
A.向地性
B. 向触性
C. 向化性
D.向热性
4.有许多植物在春暖花开时展现勃勃生机,而在寒冷的秋风来到时,植物的叶子由绿变黄,落叶树开始落叶,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逐渐枯萎死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现象是植物对下列哪种环境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 ( )
A.光照
B.地球引力
C. 温度
D.振动
(2)上述现象说明植物具有的向性运动是 ( )
A.向触性
B.向热性
C. 向水性
D.向光性
5.植物的向光性的实质是 ( )
A.胚芽尖端分泌赤霉素
B.胚芽尖端分泌生长素
C. 胚芽尖端分泌生长素,受单侧光照射分布不均匀
D.胚芽尖端分泌生长素,受单侧光照射时,分布均匀
6.植物体内的植物激素有、赤霉素、等。
7.放在暗室的a和b两盆红石榴,将a室的室顶打开,让阳光照入室内;将b室朝南的落地大窗打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两室中植物的生长素分布均匀的是哪室中植物 ( )
A.a室,
B.b室
C.a室和b室都是
D.a、b两室都不是
(2)下列关于两室植物的向光性叙述,正确的是 ( )
A.a室中植物向上生长不弯曲,说明植物无向光性
B.b室中植物向南边弯曲生长,说明植物有向光性
C.a室中植物向上弯曲,说明植物有向光性
D.以上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3)此现象说明植物的向光性和有关。
8.一个人患侏儒症,他患此病的原因是 ( )
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B.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9.一患者经医院尿检,发现尿液中含葡萄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胰脏分泌的胰岛素过多
B.胰脏分泌的胰岛素不足
C.血液中血糖的浓度高于正常值
D.部分葡萄糖进入尿液中
10.人民医院里有一患者,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失眠,心跳过快,则这个患者的分泌的激素过多,该患者的病症称。
11.激素的功能是参与指挥或协调人体内的各种,其中激素和激素与生殖有关;可以调节血糖溶液浓度的稳定。
12.甲、乙两人在正常进食4小时后测定血糖浓度,甲为0.10%,乙为0.14%。
然后两人同时喝下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并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血糖浓
度,再将所测结果绘成图3—3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患有糖尿病;
(2)1个多小时后甲血糖浓度迅速下降,其主要去路是
,这与血液中增加有关;
(3)1个多小时后乙血糖浓度也下降,其不同于甲的血糖去路是葡萄糖进入。
13.在(1)甲状腺肿大;(2)呆小症;(3)肺炎;(4)低血糖症;(5)巨人症等病症中,属于激素分泌不正常而引起的疾病有。
14.妇女甲因子宫肌瘤,在医院进行了子宫切除手术。
妇女乙因子宫病变,施行子宫及两侧卵巢全切手术。
试回答:(1)两位妇女里,第二性征会消失的是 ( ) A.甲 B.乙 C. 甲和乙都消失 D.甲和乙都不消失
(2)若其中有妇女因上述手术导致第二性征消失,则消失第二性征的原因是。
该患者要维持第二性征,可以服用含的药物。
15.在棉花栽培的过程中需要摘心,其目的是()
A、降低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抑制侧芽生长
B、提高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抑制侧芽生长
C、降低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生长
D、提高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生长
16.人体内能分泌多种激素,既能调节生长发育,又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活动的内分泌腺是()
A、性腺
B、胰岛
C、甲状腺
D、垂体
17.既有外分泌部,又有内分泌部的腺体是()
A、肝脏B胰脏C、甲状腺D、肾上腺
18.对人体血糖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A、肺泡、心脏
B、胰岛、肺泡
C、肝脏、胰岛
D、心肝、肝脏
19.1921年加拿大青年医生班丁和医学院学生拜斯特在多伦多大学成功地给几只狗做了结扎胰导管的手术,结果狗的血糖含量日剧升高,尿中出现了葡萄糖。
7月30日午夜,他们给其中一只狗注射了5毫升胰腺抽提液,结果这只狗尿液中葡萄糖消失。
请分析:
(1)结扎胰导管阻塞了血流,使不能正常随血液运输,造成狗血糖含量失常,多余的葡萄糖随尿排出;(2)注射胰腺抽提液使狗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证明抽提液具有(填“提高”或“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
班丁的实验第一次证实了的功能,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
重相同、发育正常的A、B、C、D四只小狗,A不做任何处理,B、C、
D分别进行了手术处理。
几个月后,得到如右表所示的结果
(mg/100ml)。
请分析:
(1)B狗被切除的器官是,C狗被切除的器官是,D狗被切除的器官是。
(2)A狗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21.某科学小组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取两只大小相同的水槽,编成甲、乙两组,内放等量的同种河水,再在两个水槽内放入等量的大小和发育状况相近的小蝌蚪。
②用含有甲状腺制剂的饲料喂养甲组蝌蚪,面用不含甲状腺制剂的饲料喂养乙组蝌蚪,其他培养条件相同。
③连续喂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完成记录结果如下:
)该探究实验的目的是。
(2)设计乙组实验的目的是。
(3)该实验获得的结论是。
(4)如果给甲组蝌蚪喂养的是含有生长素的饲料,你猜测实验结果会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