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历史选修3学案:(人教版)第4单元-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995.50 KB
- 文档页数:8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2.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学习重难点:1.重点:雅尔塔体系的概念,美国强大的表现及影响。
2.难点: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的形成。
知识自学:一、雅尔塔体系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就结束战争、处置_______和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协议。
2.含义: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后,在国际关系领域内形成的以______两强为首,东西方政治、军事集团对峙,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对立的国际关系体系。
3.内容(1)铲除日本、德国的_______和_________,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
(2)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3)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______的部分权益也交给苏联。
(4)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重新划定。
4.实质:按______的意志划分势力范围。
5.评价(1)积极性: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消极性: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________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3)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1.美国的强大(1)政治上①罗斯福:1943年4月,授意他人发表文章,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②杜鲁门:1945年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声称美国有必要来领导世界。
(2)经济上:逐步确立起以美国为中心的_________经济体系。
(3)军事上:成为头号_________,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还率先掌握了原子弹、氢弹。
2.西欧的衰落(1)英国①战后,工业生产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日益降低。
②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动摇了殖民帝国的基础。
《两极格局的形成》 本节课重点讲述了二战后新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形成以及美苏在新的格局形成中的低位、关系、和作用;本节内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历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学习,加深对当今世界格局的深入理解。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史料研习;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雅尔塔体系具有维护世界和平和大国强权政治的双重性。
【教学重点】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教学难点】 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3、四季的形成。
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一、雅尔塔体系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讲授新课】一、雅尔塔体系 ◆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1.背景(1)二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就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内容(1)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
(2)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苏联。
(3)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4)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也做出相应的规定。
3.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
4.标志: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格局所取代。
5.评价(1)积极性: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
(2)消极性: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提供了条件。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1.美国的政治野心(1)表现①罗斯福:1943年4月,罗斯福授意他人发表文章,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②杜鲁门:1945年12月,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声称美国人民有必要来领导世界。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导学【课标要求】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2.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三维目标】【重点难点】重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难点: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及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学习建议】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阅读教材图表资料,从中寻找疑问,加以思考、分析,寻找答案,形成自己对有关问题的认识。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阐述,与他人合作交流,加深对本课有关历史史实的理解和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思考感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集团的彻底溃灭而告结束,那么作为战争胜利的一方——反法西斯同盟国,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将如何变化?战争之后的世界是何种状况?【知识梳理】一、雅尔塔体系1、建立背景2、协议内容①②③④3、雅尔塔体系概念4、评价①②③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1、美国的强大①政治②经济③军事2、西欧的衰落①英国②法国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苏联的强大2、东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3、苏联发展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关系4、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5、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巩固总结】什么是雅尔塔体系?如何评价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答案提示: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这个体系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如同意用民主方式解决被解放各国的问题,承认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等,对维护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复杂怀念各国经济,无疑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强实力均势,划分势力范围基础上的,体现出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特征,即无视别国利益,一切问题均由大国控制和安排,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对朝鲜的北纬38度分界线,对德国的四个占领区等,给日后世界带来了许多的纷争和动荡。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导学案:两极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了解美苏热战局面构成的主要进程,看法热战局面构成的缘由和特点。
课堂互动一、雅尔塔体系1.背景:二战前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国际会议,就完毕战争、处置法西斯和战后布置等效果达成协议。
2.内容(1)根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罚战犯。
(2)树立维护世界战争的国际性组织——结合国。
(3)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度的边界重新划定。
3.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权利范围。
4.标志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式被美苏两极格式所取代。
5.评价(1)积极性: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战争次第、肃清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开展各国经济。
(2)消极性:该体系树立在美苏两国划分权利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清楚的大国强权颜色,这为两极格式的构成和热战提供了条件。
[重点精讲]比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1)不同点①进程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三四年内构成的,而雅尔塔体系是二战接近序幕至战争完毕后不久构成的。
②性质不同:前者具有帝国主义打败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性质,后者具有反法西斯性质及实行民主政治、大国称霸的性质。
③主要国度不同:前者是英法在欧洲、美日在亚太地域的妥协,后者是美苏在全球各地的角逐。
④影响不同:前者影响时间相对较短(20年的休战),范围相对较小(在局部地域)。
后者相对较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范围相对较广,在全球各地。
⑤瓦解方式不同:前者是随同着两个战争策源地的构成和二战的迸发而瓦解;后者是随同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瓦解的。
(2)相反点①背景相似:都是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际关系格式。
②发生方式相似:都是大国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相互妥协的产物。
[深化探求]资料丘吉尔(左)、罗斯福(中)、斯大林(右)在雅尔塔会议时期的合影思索(1)简明说明资料所示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式变化发生的影响。
(2)概括雅尔塔体系的内容。
答案(1)构成了雅尔塔体系,为两极格式的构成奠定了基础;雅尔塔体系确实立,使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式被美苏两极格式所取代。
4.1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学案(人教版选修3)思维激活1943年,出席德黑兰会议的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的话,反映出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即将发生什么变化?提示:丘吉尔的话反映出英国等西欧国家无可挽回地衰落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已势不可挡。
高手笔记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了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和战后世界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
在学习时,一方面要了解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并由此认识该体系的实质及其对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要通过对战后世界各国形势的了解和分析,进一步明确战争对世界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名师解惑1.关于雅尔塔体系剖析:本问题阐述了雅尔塔体系的含义、基本内容、实质及对该体系的评价。
雅尔塔体系在战后国际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应全面认识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所起的重要作用。
含义: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
基本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
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的划分,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
评价:雅尔塔体系倡导和平与民主的原则,把苏联和美英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这是一个进步。
但是,它也有局限性。
这一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是苏联与美英相互妥协的结果,打上了强权政治的烙印。
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由于美苏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方针都有很大差异,双方的国家利益又有矛盾冲突,最终促使世界分裂,导致两大阵营形成。
2.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剖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是在20世纪先后形成的两个国际关系的格局。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雅尔塔体系
1.战后会议
●1945年2月, 美苏英雅尔塔会议
●1945年7-8月,美苏英,波茨坦会议
2. 会议内容
●对德国分区占领
●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和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
●创建联合国
●规定战后一些欧洲国家的边界
3.雅尔塔体系
●明确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突出了美苏两个大国的作用
●建立在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意味着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1. 二战后美国成为经济、军事头号强国,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已经确立。
2. 英国、法国实力衰退,其海外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苏联在二战期间军事力量增强,领土面积扩大
2.战后帮助东欧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3.社会主义阵营:
●欧洲: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国东部
●亚洲:越南,朝鲜中国
4.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梳理一、雅尔塔体系1.概念: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等大国按照二战后期、波茨坦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协议,建立的以两强为首的战后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2.形成背景: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1)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2)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成为战败国,英法遭受战争严重破坏而衰落。
(3)苏联空前强大,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3.主要内容:成立 ;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对新的世界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
4.评价(1)实质:在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打上了大国的烙印。
(2)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在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发展各国经济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4)该体系中隐藏着许多矛盾。
(5)标志着以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1.美国的强大(1)政策及意图: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称霸世界。
(2)表现:政治上,操纵联合国,英法等西欧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经济上,二战期间,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已经确立,即体系;军事上,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军事基地遍布世界各地,率先掌握了核武器。
2.西欧的衰落(1)表现a.英国:元气大伤,海外贸易停顿、黄金储备几乎用竭、债台高筑、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b.法国:经济严重倒退、外汇储备枯竭、海外殖民地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c.德国:作为战败国,经济损失惨重,生产大幅下降、人员伤亡巨大、城市变成瓦砾。
总之, 由战前的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
(2)后果:战后唯美国马首是瞻。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苏联实力大增(1)表现:是抗击的主力,国际威望和军事实力大增,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强国;领土也有所扩大。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第 1 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第 1 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习目标】1.认识雅尔塔系统的形成。
2.理解雅尔塔系统的特色及影响 ( 难点 ) 。
3.理解战后力量对照的变化 ( 难点 ) 。
【基础知识】一、雅尔塔系统1.背景(1)二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联盟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就战后安排等问题完成了协议。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成功。
2.内容(1)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据管束。
(2)苏联据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苏联。
(3)创立保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结合国。
(4)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界限也做出相应的规定。
3.实质:按美苏意志区分权力范围。
4.标记:以保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代替。
5.评论(1)踊跃性:有益于保护战后代界和平次序、消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
(2)悲观性:该系统成立在美苏两国区分权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显然的大国强权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供给了条件。
二、美国的强盛与西欧的衰败1.美国的政治野心(1)表现①罗斯福: 1943 年 4 月,罗斯福授意别人发布文章,提出要成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切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次序。
②杜鲁门: 1945 年 12 月,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宣称美国有必需来领导世界。
(2)基础①经济:逐渐确定起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系统。
②军事上:成为军事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强盛的海军和空军,还抢先掌握了原子弹、氢弹。
2.西欧的衰败(1)英国:战后经济衰败;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摇动了殖民帝国的基础。
(2)法国:国内经济倒退,外汇贮备已经枯竭;外国殖民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苏联的强盛(1)军事上:力量加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强国。
(2)政治上:政治影响和国际声威空前提升。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构成①东欧: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和民主德国 (即东德 )。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材整理1雅尔塔体系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就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和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协议。
2.含义: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后,在国际关系领域内形成的以美苏两强为首,东西方政治、军事集团对峙,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对立的国际关系体系。
3.内容(1)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
(2)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3)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部分权益也交给苏联。
(4)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重新划定。
4.实质:按美苏的意志划分势力范围。
5.评价(1)积极性: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消极性: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3)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教材整理2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1.美国的强大(1)政治上①罗斯福:1943年4月,授意他人发表文章,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②杜鲁门:1945年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声称美国有必要来领导世界。
(2)经济上:逐步确立起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3)军事上:成为头号军事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还率先掌握了原子弹、氢弹。
2.西欧的衰落(1)英国①战后,工业生产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日益降低。
②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动摇了殖民帝国的基础。
(2)法国①国内经济倒退,外汇储备已经枯竭。
②海外殖民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深度点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改变了世界范围内国际力量的对比,彻底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由欧洲主宰世界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
教材整理3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苏联的强大(1)军事上: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强国。
(2)政治上: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苏联军队帮助一些东欧国家摆脱了法西斯统治,并于战后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2)为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苏联积极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3)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承认和支持亚洲新兴社会主义国家。
(4)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缔结,标志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
[深度点拨]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①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②美苏冷战加速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③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探究点雅尔塔体系(1)通过史料一、二的信息,你对雅尔塔体系作何评价?【提示】雅尔塔体系把东欧和希腊分别划为苏联、英美的势力范围,并进行比例分配;美苏以牺牲中国的主权为妥协条件来加速日本的投降。
可见,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2)史料三体现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战后初期的史实分析,美国的意图能否得以实现?【提示】对外政策:称霸世界,掌握对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其意图不能实现,因为美国的霸权政策受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抵制,出现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
【史论拓展】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1)不同点①过程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四年内形成的,而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至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的。
②性质不同:前者具有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性质,后者具有反法西斯性质及实行民主政治、大国称霸的性质。
③主要国家不同:前者是英法在欧洲、美日在亚太地区的斗争,后者是美苏在全球各地的角逐。
④影响不同:前者影响时间相对较短(20年的休战),范围相对较小(在局部地区)。
后者相对较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范围相对较广,在全球各地。
⑤瓦解方式不同:前者是伴随着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瓦解;后者是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瓦解的。
(2)相同点①背景相似:都是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际关系格局。
②结果相似:都是大国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相互妥协的产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和美国的参战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负。
在这场大战中,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通常所称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欧洲”现已死去,而且无复活希望。
——哈乔·霍尔本(1951年) 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
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
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
它们的陆军、海军和联盟体系已不再统治全球。
例如,1860年,西欧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产量的72%……到1960年下降到25%。
不言而喻,欧洲19世纪的全球霸权已经结束,而且永远地结束了:欧洲已不可能恢复它的殖民帝国,也不可能重新建立以前的军事和政治优势。
——斯塔夫里阿诺斯(1999年)(1)材料一中“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指的是什么?(2)应如何看待材料二中提到的西欧的衰落?(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期形成的新的世界体系有何特点?【规范解答】第(1)问考查的是传统的欧洲体系,那时欧洲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主要有英、法、德、俄。
第(2)问大国实力的变化归根结底是由资本主义发展的永恒规律,即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决定的。
第(3)问要结合雅尔塔体系的构成概括归纳其特点。
【答案】(1)近代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瓦解。
(2)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体现,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矛盾在起作用。
(3)划分了美国与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为形成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的国际关系格局奠定了基础。
1.右图是雅尔塔会议会场,就是在这张会议桌上,战后的世界秩序被基本确定下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主要就哪些问题达成协议( )①结束战争②处置法西斯③战后世界安排④组建军事集团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组建军事集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两强为首冷战对峙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只是为其建立奠定了基础。
故选B项。
【答案】 B2.杜鲁门说:“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发表上述言论主要是因为( )A.美国实力的强大B.西欧的衰落C.苏联军事力量的上升D.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解析】杜鲁门的言论体现了二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美国的野心是建立在强大实力基础上的。
【答案】 A3.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的关键是( )A.东欧诸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B.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D.西欧帝国主义列强受到严重削弱【解析】在东欧、苏联、中国三股政治力量当中,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倡导者、领导者,之所以如此,就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由其力量所决定,所以当时离开了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就不可能形成。
故选B 项。
【答案】 B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前,美国的军事力量在世界上仅居第16位,排在南斯拉夫与波兰之后,其武装力量总数在1939年只有33.5万人,1941年参战前增至200万人,1945年时已达1 217.5万人,一跃而成为头号军事强国,仅1943年的军火生产产值就等于苏、德、英的总和,而且已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
材料二从一切能得到的指数来看,除了现役军人之外,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许多美国人,包括政府中的主要人物,都认为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
——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材料三基辛格博士在其所著《大外交》中说:“罗斯福的战后世界秩序观,却是以美、英、法三个战胜国,加上中国,以类似世界理事会的角色来维持和平……每个体系都能反映出企图透过有共同价值观的胜利者同盟,来维持平衡。
”材料四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斯大林(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3)根据20世纪国际格局中心的变化,评论材料三的观点。
(4)简述材料四的含义。
该时期最终形成了什么局面?【解析】第(1)(2)问根据材料进行归纳即可。
第(3)问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评价。
第(4)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2)美国在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3)变化:在20世纪,以欧洲为中心的政治格局演变为美苏两极格局。
评论:基辛格的观点是有道理的。
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国际关系的中心自然会随之变化,都是实力强大的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达成的某种妥协,都是讨价还价的产物,都是实力决定一切。
(4)含义:在占领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局面:两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