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必记的三种标点符号用法举例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六年级语文小学标点符号的用法(一)逗号[用,表示]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二)句号[用。
表示]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1:刘胡兰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女英雄。
例2:请递给我一杯水。
(祈使句)(三)顿号[用、表示]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例:总攻开始了,军号声、枪声、炮声、喊杀声,立刻混成一片,震动着山谷。
(四)问号[用?表示]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
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例:①你叫什么名字?(疑问)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③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的劳动群众。
(设问)(五)感叹号[用!表示]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
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
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例:①您就让我再试一试吧!(请求)②我的“小咪咪”多可爱啊!(喜爱)③什么,“迷糊”也考了一百分!(惊奇)④你们坐在敌人只要一发炮弹就能送你们升天的地方,还在忙什么别的事!乱弹琴!(气愤)⑤他白了我一眼,说:“别动!”(命令)(六)冒号[用:表示]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由于冒号主要有以下用途:(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
例: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
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及记忆口诀一、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1. 逗号(,):常用于列举事物和并列词语之间,起到分隔的作用。
例如:“他喜欢看电影、听音乐、旅游。
”还可以用来分割长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
例如:“昨天下午,我在公园里见到了那位老师。
”此外,在直接引语前后也要使用逗号。
例如:“他说:‘我想吃个苹果。
’”2. 顿号(、):在列举多个意义相同或类似的名词时使用顿号,表明词语之间的关联性。
例如:“学校提倡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
”3. 分号(;):与逗号不同,分号分隔的是较大的语篇成分,如句子或句子成分之间的组合。
例如:“我们去了北京;上午参观了故宫,下午游览了长城。
”分号还可以连接两个独立但相关的句子。
例如:“她努力学习;她最终考上了理想大学。
”4. 冒号(:):冒号用于引出例证、解释或强调前面所说内容。
例如:“有一件事很重要:我们必须保护环境。
”冒号还可以用于提问句之后,表示期待答案。
例如:“你认为他会来吗:”5. 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达暂停、犹豫或隐含的意思。
例如:“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此外,在引文中如果删除掉部分内容,则使用省略号。
例如:“Yesterday, all my troubles seemed so far away...”6. 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愤怒、惊讶等。
例如:“多么美丽的花园!”在写作中,需要注意不要滥用感叹号,以免削弱其效果。
7. 问号(?):问号用于反问、疑虑或提出问题。
例如:“你明天能来吗?”与感叹号类似,问号也需要适度使用,以免降低其影响力。
二、标点符号记忆口诀为了更好地记忆标点符号的用法,我们可以借助以下简单易记的口诀:逗号条子悬海台,顿点一度高相对,分号断句旁寸身,冒号引出显我歪,省略准予连续赘,感叹疑问强愿常。
这个口诀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将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串联起来,帮助我们记忆起来更加轻松。
总结:标点符号在写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表达准确、清晰的意思。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
标点符号是书写和阅读中用于标示语调、节奏和意义的符号。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对
标点符号的认识和正确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知
识点:
1. 顿号(、):用于列举同等地位或同类别的事物。
例如:“他喜欢吃苹果、橙子和
香蕉。
”
2. 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成分,表示停顿。
例如:“小明在学校学习,他很
努力。
”
3. 句号(。
):用于句子的结束。
例如:“我喜欢读书。
”
4. 问号(?):用于疑问句的句末。
例如:“你是不是喜欢吃苹果?”
5. 感叹号(!):用于感叹句的句末。
例如:“多么美丽的花啊!”
6. 冒号(:):用于引出例子、解释、总结或插入说话者的话语。
例如:“老师说:“我们要认真学习。
””
7. 分号(;):用于连接两个完整的句子。
例如:“他喜欢唱歌;她喜欢跳舞。
”
8. 隔音号(——):用于对话中的换人,表示讲话者的变化。
例如:“小明说:“我想学习数学。
”——小红说:“我可以帮你。
””
以上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标点符号知识点,学生在学习时应掌握它们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在写作中准确地运用。
语文知识归纳小学三年级常见标点符号使用规则一、逗号(,)逗号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 用于列举:我喜欢吃苹果,橙子,香蕉和草莓。
2. 用于分割并列成分:他高兴地跑回家,拿出礼物,给妈妈一个惊喜。
3. 用于分隔主句和从句:如果下雨,我们就不去公园。
4. 用于分隔句子中的插入语:昨天,我去了图书馆。
二、句号(。
)句号用于两种情况:1. 用于陈述句和说明句的结尾:太阳升起了。
2. 用于省略号之后,表示未完整的意思:她想了想,说:“我不知道……”三、问号(?)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尾:你喜欢吃苹果吗?四、感叹号(!)感叹号常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者强调的语气:多么美丽的夜晚啊!五、引号(‘’、“”)引号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引号(‘’),一种是双引号(“”):1. 单引号用于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特殊意义:他说:“我很累了。
”2. 双引号用于引用书名、电影名或者演讲等官方文本:我正在阅读《红楼梦》这本书。
六、冒号(:)冒号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 用于引出直接引语、诗句或者句子的结尾:他对我说:“今天是个好日子。
”2. 用于表明解释、总结或者例证的内容:有几个国家以葡萄酒为特产: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
七、分号(;)分号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 用于分隔复杂的子句:我需要完成三个任务;买菜、做饭和洗衣服。
2. 用于连接两个独立的句子,而不使用连词:我喜欢接听音乐;她喜欢读书。
八、括号(())括号有两种:圆括号(())和方括号([]):1. 圆括号用于插入补充说明、解释或者注释的内容:他是我的朋友(我从小学认识他)。
2. 方括号用于插入补充其他相关信息或者修改原文中的错误:他是一位具有唱功的男孩子[女孩子]。
九、破折号(—)破折号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 用于分割句子中的插入语:他曾经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一个传奇。
2. 用于连接并列词语或者数字:他们是兄弟—朋友。
十、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未完整的意思或者延长语气:我等了很久……总结:以上就是小学三年级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希望能帮助到你。
标点的用法及举例顺口溜
1. 逗号逗号用处多呀,句子当中常出没。
比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也不错。
”
2. 句号就是一句话完啦,干脆利落没二话。
就像“今天天气真好。
”
3. 感叹号呀表情感哟,喜怒哀乐它来担。
像“哇,太漂亮啦!”
4. 问号问号来提问呀,心里疑惑找答案。
“你吃饭了吗?”
5. 冒号冒号像个引路人呀,引出下文要记准。
“他说:我马上就来。
”
6. 引号引号把话装起来呀,原原本本不歪曲。
“妈妈说:‘要好好吃饭。
’”
7. 分号分号表并列呀,几条内容分得清。
“早上起来,刷牙;洗脸。
”
8. 顿号顿号表停顿呀,词语并列它就行。
“红、黄、蓝、绿。
”
9. 省略号省略号像话没说完呀,意犹未尽在心间。
“他跑啊,跑啊……”
我的观点结论是:标点符号虽小,作用却大得很呐,大家可一定要用对呀!。
小学语文常考标点符号用法句号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1.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 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常见错误1.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问号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1. 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示例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示例4:(他看着我的作品称赞了我。
)但到底是称赞了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示例5: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3.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小学生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准确地传达语义和表达情感。
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正确使用方法对于写作和阅读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帮助他们提高写作和阅读能力。
1. 句号(。
)句号用于表示句子的结尾,常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一般疑问句中。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请保持安静。
”、“你看到我的书了吗?”2. 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尾。
例如:“你明天要来吗?”、“这是什么东西?”等。
3. 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者表示祈使句的结尾。
例如:“太棒了!”、“快走!”等。
4. 逗号(,)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词组、短语或者有关联的短句。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橙子和香蕉。
”、“我正在读一本有趣而有启发性的书籍,它教我如何成为一个好朋友。
”5. 冒号(:)冒号用于引出解释、举例或者引用的内容。
例如:“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得到了一只小猫咪!”、“他告诉我一句名言:学无止境。
”6. 分号(;)分号用于分隔复杂的句子中的不同部分。
例如:“我喜欢打篮球;我也喜欢踢足球。
”、“我喜欢吃苹果;我的妹妹喜欢吃橙子。
”7. 引号(‘’、“”)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对话或者特殊的词汇。
例如:“老师说:‘学生们,请做好准备。
’”、“我最喜欢的课文是《小王子》。
”8. 括号(())括号用于插入补充说明或者注释信息。
例如:“上海(Shanghai)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我要去参加音乐会(爸爸答应带我去)。
”9. 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或者暂停的含义。
例如:“我要去买书……我还需要一本英语词典。
”10. 破折号(——)破折号用于表示强调或者连接句子成分。
例如:“他是我们班的体育明星——每次运动会他都能拿到很多奖项。
”、“我非常喜欢吃水果——尤其是草莓。
”掌握这些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小学生在写作和阅读时将更有表达能力和准确理解句子的能力。
标点符号用法及作用一、标号与点号标号:顿号、逗号、句号、分号、冒号、问号、叹号点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引号二、点号用法1、顿号[、]用于句子自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句子之间的停顿不能用顿号。
2、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比逗号停顿时间稍长。
3、分号[;]用于复句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停顿时间比逗号要长。
4、句号[。
]表示一句话说完的停顿,用于陈述句。
5、冒号[:]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用来提起下文。
6、问号[?]表示一句话问完以后的停顿,用于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
7、叹号[!]用于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用于感叹句和祈使句末尾的停顿。
三、标号的用法1、括号[()]表示文章中注释部分。
2、省略号[……]标示顿引文的删节和对重复说的词语的省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或不好意思直接说出口的情景;表示意思没说完或语意深长,余意未尽,发人深省。
3、着重号[•]用于引起读者注意,使用时文下打点,直排时则标在字的右侧。
4、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刊名、电影名、歌曲名等。
5、间隔号[•]用于某些非汉语人名内部或书目中。
6、破折号[一一]表示解释说明,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声音的中断和延续等7、引号[:]表示文中引用部分,就形式而言,分单引号(“)和双引号(“”)两种。
一般说,单独使用引号使用双引号,而引用的话中还要引号时,外用双引号,内用单引号。
小学阶段要掌握的引号主法有三种:引用别人的话或表示直接说出来的话;需要标出谚语、成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表示讽刺的意味或反语。
小学标点符号知识总结
一、句号:一句话说完了。
例:爸爸躺在沙发上睡着了。
二、问号:表示问句。
例:你吃饭了吗?
三、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
例:妈妈可真漂亮啊!
四、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停顿。
例: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这是真理。
五、顿号:句子中间并列,词语间停顿。
例:动物园里有老虎、大象、猴子等动物。
六、分号:表示停顿一般比逗号大,比句号小。
例:春天来了,处处鸟语花香;夏天来了,处处枝繁叶茂。
七、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例:说:想:证明:宣布:例如:我的座右铭是:
八:引号:表示直接引用,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例:说“”
爸爸不是画家,却把口罩画在脸上。
说:“妈妈,’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
九、转折:解释说明,需要中断或延长
例:我送了她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件亲手织的毛衣。
老师喊到:“预备——跑!”
十、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话未说完
例:铅笔、直尺、橡皮……“你要……好好……学习……”
十一、书名号:书名,篇章名,报刊名,文件名,歌曲,图片,戏曲名称
例:《唐诗三百首》《童年》。
小学必备标点符号的知识要点:
、顿号:词或词组间间的停顿。
例:天上的云彩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不断变化。
,逗号:句中停顿。
例:有的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有的中心句在文章的结尾。
;分号:表示分句间的停顿。
(分句:语法上指复句里划分出来的相当于单句的部分)
例:小鸟不肯再花园唱歌,因为哪里没有孩子们的踪迹;桃树也忘了开花;偶尔有一株小草伸出头,也会缩到地里睡觉去了。
逗号大于顿号,小于分号。
句号:表示陈述语气,在一句话的结尾。
例:有的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
?问号:表示疑问或反问。
例:这件事是你做的吗?
例:这件事该不会是你做的吧?
!感叹号:句末有“啊、呀、吧、呢等”语气词用感叹号。
语气强烈时,没有感叹词也可以用感叹号。
例:天气多么晴朗啊!
例:这本书真是太好看了!
……省略号:用在句末时,表示列举或引文的省略。
用在句中时,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例:草地映衬着花儿,花儿点缀着草地……
例:小明看见售货员,高声喊道:“买、买、买……”。
小学必记的三种标点符号用法举例
一、引号的用法:
1、表示引用
例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
2、表示特定称谓
例句: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例句: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4、表示否定和讽刺
例句: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个小时以上。
二、破折号的用法:
1、表示解释说明
例句: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2、表示意思的转折
例句:他不喜欢乘马车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3、表示声音延长
例句: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4、表示意思的递进
例句: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三、省略号的用法:
1.表示说话的断续。
例句:“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
2、表示内容省略的部分。
例句: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3、表示话未说完。
例句:我觉得好像有完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