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告别会》教案03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大班语言《小动物告别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能够发挥想象,创编小动物们告别的场景和话语。
3. 感受友谊和离别的不舍,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能够完整地讲述故事情节,表达小动物们的情感。
2. 能够发挥想象,创编小动物们告别的场景和话语。
难点:1. 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小动物们的情感和告别场景。
2. 在创编过程中,能够注意故事情节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小动物告别会》2. 小动物手偶:小兔子、小松鼠、小刺猬等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动物手偶,引导幼儿认识小兔子、小松鼠、小刺猬等角色,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倾听故事《小动物告别会》。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的主要角色、情节以及小动物们的情感。
4. 创编故事:教师分组组织幼儿进行故事创编,引导幼儿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小动物们的情感和告别场景。
5. 展示与分享: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创作,并分享故事创编的过程和感受。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请幼儿与家长一起,运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创作一幅小动物告别会的画面。
2. 课后反思:请幼儿思考自己在故事创编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讲述:教师与幼儿共同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参与故事情节的推进。
2. 情境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故事情境表演,增强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体验。
3. 创意表达:教师鼓励幼儿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情境表演和创意表达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2. 收集幼儿的家庭作业,评价幼儿在家庭中的参与度和家长的配合度。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小动物主题的探究活动,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小动物告别会》大班语言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和认识不同的小动物,提高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1.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
1.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准备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或者玩偶,如兔子、小鸟、小狗等。
2.2 准备一个小动物告别会的场景,可以布置一些气球、彩带等。
2.3 准备一些关于小动物的图书,供幼儿阅读和参考。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引入活动:向幼儿介绍今天的小动物告别会,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图片或者玩偶,引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主题分享:向幼儿介绍小动物们要离开我们的原因,引导幼儿理解和接受小动物的离开。
3.3 故事分享:向幼儿分享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小动物的情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4 小动物告别会:组织幼儿参与小动物告别会,让幼儿和小动物们互动,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和祝福。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小组活动:组织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讨论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向其他小组分享。
4.2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宠物或者周围的小动物,记录下它们的生活习性,在下次活动中分享。
4.3 环境创设:让幼儿参与小动物告别会的环境创设,如制作小动物的图片或者玩偶,布置场景等。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5.2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评价幼儿的听说能力。
5.3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评价幼儿的思维能力。
5.4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评价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第六章:活动准备(续)6.1 准备告别会的道具,如小动物的头饰、小喇叭等。
6.2 准备一张大海报,用于幼儿在小动物告别会上签名留念。
6.3 准备小动物告别会的背景音乐,营造温馨的氛围。
《小动物告别会》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认识各种小动物及其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教育他们关爱动物,爱护环境。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名称:《小动物告别会》2. 故事主要内容:讲述了一群小动物在森林里举行告别会,共同告别即将离开森林的朋友,表达了对友谊和离别的不舍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认识各种小动物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小动物图片、动物卡片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聆听故事《小动物告别会》。
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小动物及其特点。
3. 互动提问:教师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 认知小动物:教师展示小动物图片或卡片,让幼儿认识各种小动物。
5. 情景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扮演,模仿故事中的小动物,体验友谊和离别的感觉。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主题,教育他们关爱动物,爱护环境。
7.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其他小动物的信息,增加对动物的了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故事讲述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运用互动提问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 采用情景扮演法,让幼儿亲身参与,增强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4. 利用图片和卡片展示,帮助幼儿认知小动物,巩固学习效果。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聆听故事《小动物告别会》。
2. 讲述故事: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小动物及其特点。
《小动物告别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小动物,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关爱大自然的意识。
3.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小动物,如兔子、小鸟、小鱼、小猫、小狗等。
2. 学习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讨论小动物面临的困境和保护方法。
4. 举行小动物告别会,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和祝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图片或实物模型,展示各种小动物。
2. 准备相关资料,介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准备告别会的场地和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小动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小动物:介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生活方式。
3. 讨论小动物的困境:引导学生思考小动物面临的困境,如栖息地破坏、捕猎等,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小动物的重要性。
4. 举行小动物告别会:让学生扮演小动物,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和祝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小动物的认识和关爱意识的提升。
2. 评估学生在小动物告别会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等,加深他们对小动物的了解。
2. 邀请动物保护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考虑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3. 思考如何将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九、教学建议:1.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动物告别会》(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动物告别会》一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星姐姐的梦》二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皮鞋车》三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动物告别会》一一、活动内容:整合活动《小动物告别会》二、活动目的:1、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冬天小动物们怎样过冬。
激发对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在唱歌表演中即兴创作,培养创造力和表现力。
三、活动准备:挂图四幅、录有歌曲及音乐《小动物告别会》的CD一张。
四、活动过程:(一)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动物需要冬眠吗?到了冬天,很多小动物都要冬眠,可他们很长时间都看不到要好的伙伴们了,于是他们就举行了‘小动物告别会’,在音乐会上小动物们又唱又跳,大家都舍不得离开,它们就相约明年再相会,你们知道他们的音乐会上播放的什么音乐吗?我们一起来听听,你能想象出什么画面?”教师播放歌曲录音(一遍)(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师:“大家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你们想不想加入它们的音乐会?”师:“你们只要会唱这首歌就可以加入了,这首歌的名字叫做‘小动物告别会’,它的歌词就藏在这四幅画里,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好吗?”1、师引导幼儿观察挂图,逐图引导幼儿说出每幅画的内容。
2、幼儿看挂图及教师的动作暗示,朗诵歌词。
(三)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听教师表演唱(一遍),进一步感知歌曲的意境。
2、幼儿看挂图及教师的动作暗示,轻声随音乐跟唱歌曲。
3、练习重难点处:师:“你觉得哪一幅图唱起来有点困难?”引导幼儿区分三段音乐在节拍、情绪及速度上的区别。
(四)歌表演《小动物告别会》1、幼儿看挂图及教师的动作暗示,随音乐大方地表演唱(一遍)。
师:“冬天来了,小动物要开始动眠的,瞧,他们的告别音乐会开始了。
来,先准备一下你们的舞蹈吧!”2、幼儿逐图学习舞蹈动作3、师幼共同进行歌表演(一遍)。
(五)创作画《小动物告别会》,创编歌词练唱。
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
2.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小动物告别会》:讲述了一群小动物因为冬天即将来临,纷纷告别森林,去南方过冬的故事。
2. 动物特点介绍:熊、小鸟、松鼠、青蛙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小动物告别会》。
2. 动物图片:熊、小鸟、松鼠、青蛙等。
3. 幼儿画笔、画纸若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小动物告别会》,引导幼儿观看并思考:为什么小动物们要告别森林呢?2. 基本部分:(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教师展示动物图片,让幼儿说出图片中小动物的名字,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3)小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自己最喜欢哪种小动物,并说明原因。
(4)表达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用画笔和画纸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3. 总结部分: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小动物们告别森林的原因,以及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物。
4.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其他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故事课件和实物图片,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幼儿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交流合作能力。
3. 直观教学:利用动物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七、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展示法:教师展示动物图片,让幼儿说出图片中小动物的名字,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3. 讨论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小动物告别会》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动物们为什么要举行告别会。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模仿故事中的对话。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幼儿懂得珍惜友情。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小动物们举行告别会,共同告别即将离开的朋友。
2. 故事角色:小猫、小狗、小兔、小鸟等。
3. 故事情节:小动物们发现好朋友小兔子要离开,决定举行一个告别会,共同度过美好时光。
在告别会上,小动物们纷纷表达了对小兔子的喜爱和祝福,依依不舍地告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喜爱和祝福。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小动物告别会》。
2. 小动物手偶:小猫、小狗、小兔、小鸟等。
3. 告别会道具:帽子、围巾、礼物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利用课件和手偶,讲述《小动物告别会》的故事。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4. 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口语表达。
5. 小组活动: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相互告别,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喜爱和祝福。
6.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主题,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7.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8. 告别会:教师组织幼儿举行告别会,让幼儿佩戴帽子、围巾,赠送礼物,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喜爱和祝福。
9. 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结束本节课。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发言、参与讨论和情景模拟。
2. 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幼儿在情景模拟和小组活动中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否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大班语言《小动物告别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感知小动物们参加告别会的目的。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小动物告别会》的阅读与理解。
2. 角色扮演和情景体验。
3. 情感交流和分享。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小动物告别会》。
2. 角色头饰(小兔子、小松鼠、小刺猬等)。
3. 告别会场景布置物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孩子们观察教室布置,引发他们对告别会的兴趣。
2. 故事阅读:教师讲述故事《小动物告别会》,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3. 角色扮演:孩子们选择喜欢的角色头饰,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4. 情景体验:教师带领孩子们模拟告别会场景,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5. 情感交流: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他们学会与人分享和关心他人。
五、作业与延伸1. 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小动物告别会》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2. 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一个告别会故事,可以是绘画、手工或写作形式。
3. 教师收集孩子们的创作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们在故事阅读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评估孩子们在角色扮演和情景体验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情感投入等。
3. 收集孩子们在情感交流环节的分享,评估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故事阅读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们关注细节,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在角色扮演和情景体验环节,尊重每个孩子的选择和表现,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3. 在情感交流环节,注重营造安全、温馨的氛围,让孩子们能够自由地分享自己的感受。
八、教学资源拓展1. 推荐与主题相关的图书,如《小动物们的友谊》、《告别与重逢》等,供孩子们自主阅读。
2. 邀请家长参与告别会活动,增加家校互动,共同关注孩子的情感发展。
3. 组织孩子们参观动物馆或动物园,增进他们对动物的了解和关爱。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故事内容,了解小动物们为什么会举行告别会。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3.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学会珍惜友谊,懂得离别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听懂故事,理解故事中的情感。
难点: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并能够理解离别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小动物告别会的场景,让幼儿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幼儿参与故事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动物手偶、告别会场景布置。
2. 材料准备:故事课件、小动物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动物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动物的名字,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故事讲述: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以告别会为背景,讲述故事《小动物告别会》。
3. 故事讨论:故事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发表对故事的看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离别的意义,教育幼儿学会珍惜友谊。
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故事主题,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并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6.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其他小动物举行告别会的场景,明日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2. 技能评价: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评价:通过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他们的友谊观念和离别意识。
七、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天:学习故事《小动物告别会》,理解故事情节。
2. 第二天:讨论故事中的情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3. 第三天: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分享家庭作业。
4. 第四天:总结故事主题,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5. 第五天:评估学习成果,结束本节课。
大班语言教案《小动物告别会》教案名称:《小动物告别会》教学目标:1.通过参与小动物告别会的活动,培养学生对小动物之间感情的理解和关注。
2.激发学生对小动物保护的意识和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小动物告别会活动的组织和进行2.小动物保护知识的学习和分享教学准备:1.小动物玩偶或图片(熊猫、大象、金鱼等)2.小动物保护知识相关资料3.纸张、彩色笔等材料4.课件或展示板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利用小动物玩偶或图片引入话题,引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
2.与学生共同探讨小动物的特点和他们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活动介绍(10分钟)1.通过课件或展示板向学生展示小动物告别会的背景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告诉学生他们将要扮演的小动物角色,并组织学生分小组准备活动。
三、活动准备(15分钟)1.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角色,并设计小动物角色形象、名字等。
2.组织学生准备小动物告别会的表演和展示,可以包括歌舞表演、小品等。
四、小动物告别会(30分钟)1.学生依次表演自己设计的小动物告别会节目。
2.其他学生观看表演,并评价表演的好坏以及对小动物之间感情的理解。
3.评出优秀小组,并给予奖励。
五、小动物保护知识的学习和分享(20分钟)1.向学生介绍小动物保护知识,包括一些常见小动物的保护情况和如何保护小动物等。
2.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对小动物保护的看法和想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总结(5分钟)1.学生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并讨论小动物告别会对他们的影响。
2.鼓励学生关注和保护小动物,提醒他们在生活中积极采取行动。
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或动物保护组织进行参观和实践活动。
2.通过绘画或写作等形式,让学生表达对小动物保护的理解和支持。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2.评估学生对小动物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表达能力。
3.收集学生对小动物告别会活动的反馈意见,评估活动的效果和改进方案。
《小动物告别会》
一、活动内容:整合活动《小动物告别会》
二、活动目的:
1、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冬天小动物们怎样过冬。
激发对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在唱歌表演中即兴创作,培养创造力和表现力。
三、活动准备:
挂图四幅、录有歌曲及音乐《小动物告别会》的CD一张。
四、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动物需要冬眠吗?到了冬天,很多小动物都要冬眠,可他们很长时间都看不到要好的伙伴们了,于是他们就举行了‘小动物告别会’,在音乐会上小动物们又唱又跳,大家都舍不得离开,它们就相约明年再相会,你们知道他们的音乐会上播放的什么音乐吗?我们一起来听听,你能想象出什么画面?”
教师播放歌曲录音(一遍)
(二)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内容。
师:“大家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你们想不想加入它们的音乐会?”
师:“你们只要会唱这首歌就可以加入了,这首歌的名字叫做‘小动物告别会’,它的歌词就藏在这四幅画里,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好吗?”
1、师引导学生观察挂图,逐图引导学生说出每幅画的内容。
2、学生看挂图及教师的动作暗示,朗诵歌词。
(三)学生学唱歌曲。
1、学生听教师表演唱(一遍),进一步感知歌曲的意境。
2、学生看挂图及教师的动作暗示,轻声随音乐跟唱歌曲。
3、练习重难点处:
师:“你觉得哪一幅图唱起来有点困难?”引导学生区分三段音乐在节拍、情绪及速度上的区别。
(四)歌表演《小动物告别会》
1、学生看挂图及教师的动作暗示,随音乐大方地表演唱(一遍)。
师:“冬天来了,小动物要开始动眠的,瞧,他们的告别音乐会开始了。
来,先准备一下你们的舞蹈吧!”
2、学生逐图学习舞蹈动作。
3、师幼共同进行歌表演(一遍)。
(五)创作画《小动物告别会》,创编歌词练唱。
师:“同学们们想想看,还有哪些动物会冬眠?让它们也来参加这个告别会好吗?你们可以边听音乐,边把它们画下来。
”
(六)活动自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