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金融卫星通信网络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7
第一章电子支付概述一、单选题1.传统支付形式不包括() p2A、现金B、支票 C 、智能卡D、信用卡2.电子支付的类型不包括()p8A 、网上支付 B、电话支付 C、移动支付 D、现金3.淘宝的“支付宝”是属于以下哪一种支付类型()p8A 、充值卡支付B 、网上银行支付 C、第三方支付 D 、电话支付4.目前推广的尚未成熟的的电子支付产业的模式是()p9A 、复制PayPalB 、支付网关C 、移动支付5.银行卡网上支付的核心问题是( )p13A、银行服务B、支付信息的安全传输和身份认证C、持卡人信息的安全D、资金结算过程的安全6.支付网关的主要功能为()。
P12A、进行通信和协议转换,完成数据加密与解密B、代替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支付授权C、处理交易中的资金划拨等事宜D、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证书7、由中央银行拥有和运行,其中主要职责是负责同城支付交易的资金清算是指()A、电子汇兑系统B、网上银行系统C、同城清算所D、全国手工联行系统二、多选题1、电子货币按流通的形态分类,可分为()A、开环型电子货币B、闭环型电子货币C、电子现金型电子货币D、信用卡型电子货币2、网络支付的条件为()A、商家系统B、客户系统C、支付网关 C、安全认证3、电子货币的功能包括()。
A、转账结算B、储蓄C、兑现D、消费贷款三、判断题1、电子支付是网上支付的更高级形式(× )2、后支付系统包括信用卡系统、电子支票系统和智能卡系统(× )3、电子支票不是数字支票(×)四、名词解释1、电子支付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电子支付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
2、网络支付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电子支付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
主要包括有电子货币类,电子信用卡类,电子支票类。
3支付系统(Payment System)是由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中介机构和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金融安排,有时也称为清算系统(Clear System)。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卫星通信网络系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卫星通信网络系统中国金融卫星通信网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组建并负责运行的网络,是为人民银行和全国其他各金融提供广域网服务的通信网络。
目前该网已建成,并具有1个卫星主站和690多个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的县。
目前金融卫星通信网主要为金融系统的全国电子联行(EIS)业务和人民银行电视、电话会议提供服务,同时也为部分地区的人民银行提供话音服务,称为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通信能力最强的卫星通信专用网络。
中国金融卫星通信网现在使用亚洲三号卫星的C波段16MHz转发器及令诺一号86MHz的KU转发器,目前由3种网络构成:金融卫星数据网、金融卫星话音网和卫星电视会议系统,实现了数据、话音和图像的综合传输。
人民银行卫星电视会议系统由VTEL公司先进的视讯会议设备与银行内部的会议需求和卫星通信的BOD技术充分结合而成,看基本达到了用地面网组建的电视会议的效果。
与国内专用网常用会议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特点。
该网络经1998年方案论证、设备选型等,于1999年完成了现骨干系统的建设系统的建设,并投入运行,完全达到了设计效果,正在发挥着经济效益。
一、组网方式此项目采用VTEL公司的TC2000会议终端设备和MCU II多点控制器,运行于NEC的BOD卫星通信系统。
VTEL公司大屏幕双显配置的TC2000大型会议室系统与VTEL其他产品一样基于开放的PC平台,并支持H.323/H.32.双模式组网方式。
该产品不但具有高质量的数据、食品和音频传输能力,还具备强大的多媒体功能、网络连接能力和升级潜力。
在建设骨干电视会议系统的同时,在34个站点采用卫星SCPC/PAMA技术,开通了卫星帧中继网,其干线速率可达64~512Kbps,与电视会议系统共用同一卫星天线和射频单元,在频率上则共用一个54MHz 的KU波段转发器。
电视会议系统的两个主会场各配置一套VTEL公司的T2000大型会议室系统、电视会议网管系统,以及一个20端口的MCU 和相应数量的卫星Modem、加密机、采用3.7 m天线,配置一路卫星Modem、加密机和相应的VTEL TC2000设备。
题目(中文)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英文)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Finance on traditional banks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摘要:互联网金融的大力发展正逐步边缘化银行中介功能,传统商业银行面临中间业务被替代、客户流失和业务萎缩等一系列挑战。
由于互联网金融自身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缺陷以及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位置,目前互联网金融尚无法完全取代商业银行。
本文重点讨论在这个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特殊时期商业银行应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冲击;发展策略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Finance on traditional banksLiang Y ixin School of Finance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is weakeningtraditional banks’Intermediary function.Traditional banks’ are facing a series of challenges including the lose of consumers and business shrinking.However,as International Finance has its own shortcomings and commercial banks are in the special position,Internet Finance cannot completely replace traditional banks at present.In this period of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traditional banks should take different kinds of measures to improv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Key words:The Internet Financial,Commercial Bank,Impact,Development Strategy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Ⅰ)一、绪论 (1)(一)研究的背景 (1)(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三)选题研究的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理论和成果 (1)(一)国内目前研究理论和成果 (1)(二)国外目前研究成果和成果 (2)三、互联网金融发展概述 (3)(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3)(二)互联网金融发展契机和历程 (3)(三)互联网金融种类和发展特征 (4)(四)互联网发展对金融的影响 (5)四、我国银行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现状 (7)(一)我国银行发展现状 (7)(二)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 (7)五、解决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发展的策略 (8)(一)以观念更新为先导,积极迎接挑战 (9)(二)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主动调整转型 (9)(三)以模式创新为突破,自觉融入变革 (10)六、总结与发展展望 (11)(一)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小结 (13)(二)我国传统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与展望 (13)致谢 (15)一、绪论(一)研究的背景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互联网搜索引擎等一系列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金融的新兴形式。
案例9 多种多样的电子汇兑系统对应章节和知识点:第六章典型BtoB型网络支付方式第二节电子汇兑系统知识点:电子汇兑系统的类型一、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金融卫星通信网络系统中国人民银行1989年开始筹建中国金融卫星通信专用网,1991年4月1日正式投入试运行。
该网络采用星形结构,在北京建立一个卫星通信主站,在无锡建立备份主站,在全国一、二级分行所在的大、中型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的县,设立卫星通信小站。
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卫星数据通信网之一。
我国从1996年开始,建设中国金融数据地面通信骨干网,使各级商业银行能通过该地面通信骨干网,直接进入金融卫星通信网,进行异地资金调拨。
中国金融卫星通信网和中国金融数据地面通信骨干网一起,组成了我国电子汇兑系统的主动脉。
1、网络结构金融卫星通信网主要由卫星通信主站、地面卫星小站、空间段和网络管理系统等四部分组成,整个网络采用星形结构。
2、金融卫星网的应用系统(1)全国电子联行系统(EIS)该系统是用于异地(包括跨行和行内)资金清算和资金划拨的系统。
目前的电子联行系统只办理贷记业务。
在北京建立的卫星通信主站称为清算总中心;在全国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县设立的卫星通信小站称为清算分中心。
总中心负责处理各清算分中心业务的转收转发,分中心负责所在地城市的同城票据交换及异地支付业务的转划。
当地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都要在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用于资金清算。
该系统运行后,资金的在途时间由7~10天缩短为1~2天,大大减少了每天的在途资金额,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电子联行业务的处理流程如图所示。
电子联行系统的客户,是各商业银行和其他能办理联行业务的金融机构,通常是指其基层单位,如分理处和营业部等。
电子联行系统的这些客户中,办理异地汇划业务(汇出款项)的金融机构,称为汇出行,也即业务发生行;收到划汇业务(接收汇款)的客户称为汇人行,或称解汇行,也即业务结束行。
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清算总中心给出汇出(人)行行号标识,其联行划汇业务交由所在清算分中心办理入网,办理的划汇款项当即在人民银行清算。
电子联行往来中,各清算分中心,将受理的联行划汇业务直接发送到清算总中心,由总中心进行转发并记录各行资金存欠。
发生联行往来的行称为发报行;受理联行往来的行称为收报行;而清算总中心则是转发行。
电子联行往来中设电子联行往来科目和电子资金清算科目,用于记录电子联行往账和来账科目余额、清算分中心和总中心之间清算资金存欠及计息。
该余额轧差反映并凭累计积数计算联行存欠利息。
对全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纵向往来、随发随收、当时核对、每日轧平、存欠反映。
①商业银行(汇出行)接收其客户的汇款请求后,向人民银行当地分行(发报行)提交支付指令(转汇清单)。
支付指令可以是纸凭证,或磁介质信息,或联机电子报文。
②发报行(清算分中心)借记汇出行账户后,按收报行将支付信息分类、打包,经卫星地面小站即时发往清算总中心。
如果汇出行账户余额不足,则该支付指令必须排队等待。
③清算总中心收到转汇电文,经记账并按人民银行收报行将支付指令清分后,通过卫星链路即时发送到相应的收报行。
④收报行(清算分中心)对汇入行账户贷记后,以生成的纸凭证或电子报文方式通知汇入行。
⑤汇入行作账务处理后,以来账的反方向,向汇出行发送确认的答复信息,完成一笔汇兑过程。
总中心和分中心核对无误后,轧平当日的电子联行账务,以存、借反映资金关系。
就是说,各地的资金存欠差额,均纳入人民银行系统内反映。
全国电子联行系统自1991年4月1日试运行以来不断扩大,制度不断完善,系统稳定性不断提高,为加速资金周转和加强中央银行宏观的调控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世界银行和英国PA咨询公司已于1991年10月17日正式签约,由世界银行贷款,由PA咨询公司承担中国新支付系统的设计研究咨询工作。
从此,我国的银行界在着手建设中国国家金融通信网和中国支付系统。
全国电子联行(EIS)将要逐步向中国支付系统(CNAPS)过渡。
因此,在今后几年,EIS要和全面展开的CNAPS系统平行发展,在发展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两个系统的衔接和过渡。
(2)中国证券交易系统中证交系统已建成的小站中,有不少是与EIS共用。
金融卫星通信网除提供通信服务外,EIS清算总中心还参与开发全国证券报价交易系统。
利用该系统可以解决除上海、深圳以外各省市股票上市问题。
该系统具有资金开户、委托买人、委托卖出、交割、记账、自动定时、机器自动配对或人为控制配对、账户管理、资金管理、冻结、挂失和恢复等处理功能。
此外,用户能根据事先规定的权限,查询有关数据、配对成交价格、数量、户名、最高价、最低价、平均价、成交量等信息。
(3)金融信息传输系统1993年,各种电报开始通过金融卫星通信网传递,为加强金融管理和宏观调控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在这基础上,“金融信息传输系统快通工程”(简称“快通”工程)于1993年6月25日开始试运行。
1993年7月12日,外汇信息系统在20个城市开通,为成功地平抑外汇汇率传递了大量信息。
“快通”工程已覆盖人民银行系统内的所有分支机构,并与主要商业银行和外汇交易中心开通了通信信道。
(4)金税工程1994年初,国家决定利用金融卫星通信网,对增值税专用税票实施电脑稽核,EIS清算中心承担金税系统主机应用软件开发,并提供通信链路服务。
二、中国工商银行联行支付和结算网络系统中国工商银行建立了三级帧中继计算机网络和卫星备份网络系统。
中国工商银行的全国一级网络系统,从1989年12月开始设计建设,1990年10月1日正式投产。
银行的全国骨干网为网中网,它有一个逻辑中心,通过DDN网或卫星网与35个骨干节点(省节点和计划单列市节点)连接。
中心主机和节点主机都以帧中继方式接入各自所在的内部网的帧中继交换机,再由交换机使用多条DDN或卫星线路接人公用电信网进行远程连接。
中国工商银行将所有的业务和数据集中到省、市分行计算中心处理,35个大型计算机运行中心承担了全行4万多个对公、储蓄营业网点的业务处理。
已进入全国一级网的主要应用项目有以下几方面:(1)工行电子汇兑系统:全国汇兑和省辖汇兑两大部分组成,于1995年5月在全国范围开通。
(2)工行全国联行对账系统:系统于1990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
查出大额差错报单几十笔,追回银行多解付给客户款项,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牡丹卡支付名单和授权系统。
1991年开通的牡丹卡支付名单传输处理系统,是一个批量传输处理系统。
各分行通过一级网络将支付信息发送给总行信息处理中心,经其汇总处理后,再将汇总信息返回给分行下发。
1994年开通的牡丹卡异地授权处理系统,是一个实时处理系统,能实现各种授权或暂代性授权。
(4)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推广应用,主要用于各种统计报表数据的传输、汇总和分析处理。
(5)全国统一号码为95588的电话银行服务系统。
现在,中国工商银行在致力于建设综合业务系统,该系统以“综合化”、“柜员制”和“面向客户”为基本出发点,将为提高全行的业务处理和经营管理自动化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银行的电信网络系统该系统以中国银行总行为中心,内联中国银行系统内的三级网,外联海外分支机构。
通过总行的SWIFT标准接口,同SWIFT网络相联,参加纽约、东京、伦敦和香港的外汇清算。
在该网络上运行的主要应用项目有电子汇兑、国际结算、外汇买卖、平仓业务等业务。
中国银行自从1983年2月加入SWIFT组织以来,一直积极采用SWIFT方式推进全行业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自动化进程。
全行的SWIFT应用网络已经初具规模,成为该行国际结算、收付清算、外汇资金买卖、国际汇兑等多种业务系统的通信主干道,形成了全行的金融信息网络,使全行的各项业务实现与国际化标准化接轨,从而增强了中国银行从事国际外汇业务的地位,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为防范和降低金融风险,中国银行建立了中国银行全辖电讯业务集中管理系统,形成了以SWIFT电文通信为主,传统电传电报(Telex)为辅的通信体系。
中国银行全辖电讯业务集中管理系统由下述6个子系统构成:即收报、收报核押转报、发报、国内加押转报、代理行密押管理和查询、日志。
中国银行实现全辖电讯业务集中管理后标志着中国银行的国际电讯与国际同行接轨,中国银行的电讯业务进入规范化、标准化集中管理的新阶段。
现在,中国银行正在致力于华北、华东、西北和华南4个大信息中心的建设。
四大信息中心建成后,将大大提高中国银行的电子化水平、信息处理速度和信息资源共享能力,提高中国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四、中国农业银行的数据通信网络系统农行的电子化,始于建成从县支行、中心支行、省市支行到总行的四级微机远程数据通信网。
在系统中运行的应用项目达20多个,主要有银行、信用社信贷现金统计汇集分析、会计业务状况报告、劳动工资统计、家计调查、财务损益与资金头寸等。
1995开始,农行加快了以城市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建设的步伐,已建成近200个以城市为数据中心的城市网络。
在农行的数据通信网上运行的全行性业务有全国与省辖电子汇兑系统(次日达账)、实时电子汇兑系统(实时达账)、国际业务SWIFT系统、统计信息系统、公文传输系统和国际业务综合信息系统等。
五、中国建设银行的资金清算系统建行的资金清算系统于1996年10月开通,在建行全国县级支行和城市办事处以上的营业网点联网运行,进行全行结算资金联网汇划。
该系统具有汇划、对账、清算、查询和监督等五大功能,实现汇划、对账和清算三位一体“一日清”,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建行在发展个人外汇买卖、个人外汇兑换的同时,还在完善个人电子汇兑产品,在全国280多个城市的2万余个营业网点开通了个人电子汇兑业务。
在部分城市推广采用统一号码为“95533”的呼叫中心建设。
目前,建行在发展、优化网上银行业务功能,加快B to B、B to C业务模式的开发推广工作,开发手机银行服务。
六、中国国家金融通信网中国国家金融通信网(China National Financial Network)是使中央银行、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有机连接在一起的全国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我国的金融机构通过该系统可联接全国各领域成千上万个企事业信息系统。
从而为广大的客户提供全面的支付服务和金融信息服务。
CNFN将通过文件和报文传输向应用系统提供服务。
CNFN的目标是向金融系统用户提供专用的公用数据通信网络。
1.CNFN的网络结构CNFN分为两级网络和三层结点。
一级结点国家处理中心,二级为城市处理中心,三级是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处理结点。
CNFN在北京和无锡分设两个国家处理中心NPC(National Processing Center)。
这两个NPC有同样的结构和处理能力,且互为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