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模块测试(人教)(1).docx
- 格式:docx
- 大小:52.73 KB
- 文档页数:3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5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6~8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牛顿发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过程中,得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表达式后推出行星对太阳的引力表达式,是一个很关键的论证步骤,这一步骤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研究对象的选取B.理想化过程C.控制变量法D.等效法解析:对于太阳与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太阳和行星的地位完全相同,既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符合关系式F∝,依据等效法,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也符合关系式F∝,故D项正确。
答案:D2.跳伞表演是人们普遍喜欢的观赏性体育项目,如图所示,当运动员从直升机由静止跳下后,在下落过程中不免会受到水平风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力越大,运动员下落时间越长,运动员可完成更多的动作B.风力越大,运动员着地速度越大,有可能对运动员造成伤害C.运动员下落时间与风力有关D.运动员着地速度与风力无关解析: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原理,水平方向吹来的风不会影响竖直方向的运动,A、C错误;根据速度的合成,落地时速度v=,风速越大,v x越大,则降落伞落地时速度越大,B正确,D错误。
答案:B3.某老师在做竖直面内圆周运动快慢的实验研究,并给运动小球拍了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小球相邻影像间的时间间隔相等),小球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运动快慢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小球所做的运动不是匀速圆周运动B.最高点附近小球相邻影像间弧长短,线速度小,运动较慢C.最低点附近小球相邻影像间圆心角大,角速度大,运动较快D.小球在相邻影像间运动时间间隔相等,最高点与最低点运动一样快解析:由所给频闪照片可知,在最高点附近,像间弧长较小,表明最高点附近的线速度较小,运动较慢;在最低点附近,像间弧长较大,对应相同时间内通过的圆心角较大,故角速度较大,运动较快,A、B、C选项正确,D选项不正确。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高 一 物 理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第Ⅰ卷(选择题 共52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下列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A .周期B .角速度C .线速度D .向心加速度2.如图所示,一水平圆盘可绕通过盘心O 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置小木块A ,它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木块A 受力的个数为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万有引力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循相同的规律.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简化为圆轨道,还应用了其他的规律和结论.下面的规律和结论被使用到的有A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B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的引力常量C .牛顿第二定律D .牛顿第三定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在不断变化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在不断变化C .重力对物体做功J 20,则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J 20D .两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5.某同学欲将小球水平抛进水平地面正前方的小洞中,结果球飞过小洞没有抛进.为了能把小球水平抛进洞中,该同学应作出的合理调整为(不计空气阻力)A .适当减小初速度,抛出点高度不变B .适当增大初速度,抛出点高度不变C .初速度不变,适当降低抛出点的高度D .初速度不变,适当提高抛出点的高度6.如图所示,农民在精选谷种时,常用一种叫“风车”的农具进行分选.其过程为:在大小相同的风力作用下,谷种和瘪谷(空壳)谷粒都从洞口水平飞出,结果谷种和瘪谷落地点不同,这样它们就会自然分开.对这一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谷种飞出洞口时的速度比瘪谷飞出洞口时的速度小些B .谷种质量大,惯性大,飞得远些C .谷种和瘪谷在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D .M 处是瘪谷,N 处为谷种 7.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石墨烯是碳的二维结构,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强度最高的材料,这为“太空电梯”缆线的制造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使人类通过“太空电梯”进入太空成为可能.假设有一个“太空电梯”从地面赤道上某处连接到其正上方的地球同步飞船上.关于该“太空电梯”上高度不同的部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相同B .线速度相同C .角速度相同D .各质点都处于失重状态8.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嫦娥二号”卫星在距月球表面100km 的圆形轨道上绕月运行,较“嫦娥一号”距月球表面200km 的圆形轨道要低,这有利于对重点地区进行更加精细地测绘.比较两颗卫星在上述各自轨道上运行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嫦娥二号”运行的线速度比“嫦娥一号”小B .“嫦娥二号”运行的加速度比“嫦娥一号”小C .“嫦娥二号”运行的角速度比“嫦娥一号”小D .“嫦娥二号”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小9.为了对火星及其周围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我国预计于2011年10月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假设探测器在离火星表面高度分别为h 1和h 2的圆轨道上运动时,周期分别为T 1和T 2.火星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忽略火星的自转影响,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A .火星的质量B .“萤火一号”探测器的质量C .火星对“萤火一号”探测器的引力大小D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10.如图甲所示,把纸带固定在质量为50g 的钩码上,让纸带穿过正确安装的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然后松开纸带,让钩码自由下落,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起始点O (钩码刚要下落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到各点的距离,并知道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 ,根据上述数据,在此实验中可以做到A .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精确值B .计算出计时器在纸带上打D 点时钩码的动能C .计算出钩码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大小D .较准确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1.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将质量为20kg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 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提升4m 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不计空气阻力,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210m/s =g )A .480WB .960WC .800WD .320W12.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叫做动车.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混合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其所受重力大小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同.若1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20km/h ;则6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均在平直轨道上运行)A .120km/hB .240km/hC .320km/hD .480km/h13.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倾斜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 的圆环,圆环与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上端相连,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A 点,开始弹簧恰好处于原长h .现让圆环由静止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未触及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在圆环下滑的整个过程中A .圆环与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 .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了mghD .弹簧的最大压缩量小于其最大伸长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 满分48分)注意事项:第II 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二、实验题:本题只有1个小题,满分8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的横线上.14.(8分)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时,为了计算方便和简化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中所用橡皮筋的规格(长度、粗细、材料等)要相同B .实验中所用橡皮筋的规格(长度、粗细、材料等)可以不相同C .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D .在小车每次都从同一位置释放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E .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F .需要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计算小车加速过程中运动的距离G .需要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计算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的大小H .需要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计算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的大小I .需要将长木板适当倾斜,以平衡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三、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满分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6分)如图所示,一条小河两岸的高度差m 5=h ,一辆摩托车(可看作质点)以m/s 200=v 的水平速度向河对岸飞出,恰好越过小河.不计空气阻力,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210m/s =g .试求:(1)摩托车在空中的飞行时间;(2)小河的宽度.16.(10分)如图所示,用恒力F 拉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沿直线运动的位移为s ,力F 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为α,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1)拉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W ;(2)地面对物体摩擦力f 的大小;(3)物体获得的动能k E . 17.(12分)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万有引力常量为G ,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试求:α s F(1)卫星环绕地球运行的第一宇宙速度1v 的大小;(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运行周期为T ,求卫星运行的轨道半径r ;(3)由题干所给条件,推导出地球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18.(12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质量为m 的小球在圆形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小球通过轨道最高点时恰好与轨道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不计空气阻力.试求:(1)小球通过轨道最高点时速度的大小;(2)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时角速度的大小;(3)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时受到轨道支持力的大小. 高一物理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15.(6分)解:(1)由于摩托车越过小河的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221gt h =(2分),解得摩托车在空中飞行的时间s 1=t (1分)(2)设小河的宽度为d,由于摩托车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t v d 0=(2分),解得m 20=d (1分)16.(10分)解:(1)根据功的公式,拉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αcos Fs W =(2分)(2)设地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大小为N F ,根据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平衡条件可知:αsin F mg F N -=(2分),再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N F f μ=(2分)联立解得)sin (αμF mg f -=(1分)(3)根据动能定理,得:k E fs W =-(2分)联立解得s F mg Fs E k )sin (cos αμα--=(1分)17.(12分)解:(1)设卫星的质量为m ,地球的质量为M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满足2Mm G mg R=(2分),第一宇宙速度是指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即212v Mm G m R R=(2分),【或mg R v m =21(4分)】,联立解得1v =1分)(2)根据222Mm G m r r T π⎛⎫= ⎪⎝⎭(2分),联立解得r =1分) (3)将地球看成是半径为R 的均匀球体,其体积为343V R π=(1分) 地球的平均密度V M =ρ(2分),联立解得GRg πρ43=(1分) 18.(12分)解:(1)设小球通过轨道最高点时速度的大小为1v ,根据题意和牛顿第二定律可知:Rv m mg 21=(2分),解得gR v =1(1分)(2)设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时速度的大小为2v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222121221mv mgR mv =+(3分),设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时角速度的大小为ω,根据R v ω=2(2分),联立解得Rg 5=ω(1分)(3)设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时受到轨道支持力的大小为N 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R m mg F N 2ω=-或R v m mg F N 22=-(2分),联立解得mg F N 6=(1分)。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模块综合测评(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满足题设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不得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B.电扇转动时,空气和扇叶间无相互作用力C.洗衣机的脱水筒利用了离心现象D.自由落体运动,每秒内速度的变化逐渐增大解析: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无关,故A 错.电扇转动时,电扇对空气具有向下的作用力,故B错.当洗衣机的脱水筒转得比较快时,水滴的附着力F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水滴就做离心运动,飞到脱水筒外面,C正确.每秒内速度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反映了加速度,而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故D错误.答案:C2.下列关于物体受摩擦力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C.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D.物体在静摩擦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解析: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而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或者与运动方向成其他角度.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一定相反,但功不仅要看力怎样,更重要的还要确定力和位移的关系.答案:D3.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下落一段时间后,竖直方向速度不再发生变化,下落过程中受到水平方向风的影响()A.风速越大,下落时间越长 B.下落时间与风速有关C.风速越大,着地速度越大 D.着地速度与风速无关解析:跳伞运动员的下落时间由竖直方向的运动决定,与水平风速无关,故D正确.答案:D4.如图1所示,两个半径不同、内壁光滑的半圆轨道,固定于地面,一小球先后从与球心在同一高度上的A、B两点由静止出发自由滑下.通过最低点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小球对轨道底端的压力是相同的B.通过最低点的速度不同,半径大的速度大C.通过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是相同的D.小球对轨道底端的压力是不同的,半径大的压力大解析: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21mv 2,通过最低点时半径大的速度大;在最低点时,F N -mg=r v m 2,F N =3mg,a=rv 2=3g ,且压力的方向均竖直向下,加速度的方向均竖直向上. 答案:ABC5.在下列情况下机械能守恒的有( )A .在空气中匀速下落的降落伞B .物体沿光滑圆弧面下滑C .在空中做斜抛运动的铅球(不计空气阻力)D .沿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解析:在空气中匀速下落的降落伞、沿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除重力之外还有其他力做功,故BC 正确.答案:BC6.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B .它是近地圆形轨道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C .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D .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近地点的速度解析: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同时也是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根据公式v=r GM 以及T=vr π2可知:卫星离地面越高,运行速率越小,周期越大.根据能量守恒,要把卫星发射得越高,需要的发射速度就越大,但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就越小. 答案:BC7.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以速度v 0在光滑平面上向右运动,现有一个大小为F 的向右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这个物体上,当这个水平恒力做功的功率为P 时,则该水平恒力的作用时间为( )A.F mv 0B.2FPm C.20)(F m Fv P + D.20)(F m Fv P - 解析:由P=Fv ,得:v=F P ,又F=ma ,a=t v v 0-,所以t=20)(F m Fv P -,故选D . 答案:D8.如图2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 0抛出质量为m 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 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而且不计空气阻力,则( )图2A .物体到海平面时的势能为mghB .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C .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2021mv +mghD .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2021mv +mgh 解析:物体落到海平面重力做功mgh ,势能减少mgh ,为-mgh.A 错,B 对.以地面为零势能面,物体抛出时速度为v 0,动能为2021mv ,机械能为2021mv ,地面到海平面机械能守恒.故C 、D 均错.答案:B9.(2006天津高考)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仅由初速度决定B.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方向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C.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D.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解析:垒球做平抛运动,其落地速度大小v=gh v v v y x 22022+=+ 速度方向tan θ=02v gh v v x y= 水平位移:x=v 0·t=gh v 20 运行时间:t=gh 2,可见平抛运动的时间仅由抛出高度决定,所以D 正确. 答案:D10.1998年8月20日,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为美国“铱”星公司成功发射了两颗“铱”星系统的补网星.1998年9月23日,“铱”卫星通讯系统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一场通讯技术革命开始了.原计划的“铱”卫星通讯系统是在距地球表面780 km 的太空轨道上建立一个由77颗小卫星组成的星座.这些小卫星均匀分布在覆盖全球的7条轨道上,每条轨道上有11颗卫星,由于这一方案的卫星排布像化学元素“铱”原子的核外77个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一样,所以称为“铱”星系统.后来改为由66颗卫星分布在6条轨道上,每条轨道上由11颗卫星组成,仍称它为“铱”星系统.“铱”星系统的66颗卫星,其运行轨道的共同特点是( )A .以地轴为中心的圆形轨道B .以地心为中心的圆形轨道C .轨道平面必须处于赤道平面内D .铱星运行轨道远低于同步卫星轨道解析:卫星绕地球运转,都是卫星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绕地球运转的向心力,而万有引力方向指向地心,所以铱星系统的这些卫星的轨道应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形轨道.铱星轨道距地球表面780 km ,而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距地面约3.6×104km.答案:BD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1)某同学列举实验中用到的实验器材为:铁架台、打点计时器及复写纸片、纸带、秒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重锤、天平,其中不必要的是__________;缺少的是__________.(2)用公式21mv 2=mgh 进行验证时,对纸带上起点的要求是__________,为此目的,所选纸带的第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__________.答案:(1)天平、秒表 刻度尺 (2)初速度为零 2 mm12.(1)在“探究平抛物体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测出小球经过曲线上任意位置的瞬时速度.实验简要步骤如下:A .让小球多次从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由__________________滚下,可以把笔尖放在小球可能经过的地方,如果小球能碰到笔尖,就说明位置找对了,并记下小球的一系列位置.B .为了保证小球离开轨道时做平抛运动,所以安装器材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下斜槽末端O 点和过O 点的竖直线.C .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 、y ,用v=____________________算出该点的瞬时速度.D .取下白纸,以O 为原点,以竖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斜面上同一 静止 让斜槽末端切线水平gy ygx 222+ (2)BADC 13.(2006广东高考大综合)游乐场的过山车的运行过程可以抽象为图3所示模型.弧形轨道的下端与圆轨道相接,使小球从弧形轨道上端A 点静止滑下,进入圆轨道后沿圆轨道运动,最后离开.试分析A 点离地面的高度h 至少要____________________,小球才可以顺利通过圆轨道最高点(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R ,不考虑摩擦等阻力).图3解析: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g ·2R+221mv 在圆轨最高处:mg=Rv m 2v=v 0h=R 25. 答案:R 25 14.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1,若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6倍,半径是地球的1.5倍,则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_____________.解析:第一宇宙速度v=R GM ,所以3126211212⨯⨯==R M R M v v =2,即v 2=2v 1. 答案:2v 1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15、16每题8分,17、18每题10分,共计36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地球同步卫星可为地球上的用户传播无线电波,则用户说完话后至少多长时间才能听到对方的回话?(卫星与地球上两处通话的距离看作卫星高度并设对方听到电话后立即回话.已知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地球自转周期为T ,无线电波传递速度为c )解析:同步卫星做圆周运动,有r Tr Mm G 2224π= 同步卫星离地高度h=r-R地球表面有2RMm G =mg 无线电信号从用户说完发出到听到回话通过路程为s所以至少经过t=cs t=4(R T gR -32224π)/c. 答案:t=4(R T gR -32224π)/c 16.起重机以不变功率P=10 kW 将地面上m=500 kg 的物体由静止向上吊起h=2 m ,达到最大速度.求:(1)最大速度;(2)由静止到达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t.解析:(1)当起重机的牵引力等于物体重力时,速度达到最大P=Fv ,所以v m =mgP F P ==2 m/s. (2)由动能定理,W F +W G =E k2-E k1,即Pt-mgh=221m mv ,所以t=Pmv mgh m 221+=1.1 s. 答案:(1)2 m/s (2)1.1 s17.(2006辽宁沈阳高三质检)一质量为4 t 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所受阻力是车重的0.02倍,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72 km/h(g 取10 m/s 2).(1)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多少?(2)如果汽车从静止出发,发动机的牵引力恒为4 000 N ,3秒末汽车速度是多大? 解析:(1)f=kmg=0.02×4 000×10 N=800 NP=Fv=fv m =16 000 W.(2)F-f=ma ,a=0.8 m/s 2,v=at=2.4 m/s.答案:(1)16 000 W (2)2.4 m/s18.长为L 的轻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住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设在圆周最高点时,绳的张力为零,小球机械能为零.求:(1)小球在最低点时绳的张力;(2)小球在最低点时的重力势能.解析:(1)在最高点,绳的张力为零,应有: mg=Lv m 20,所以v 0=gL ① 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mg ·2L=21mv 2-2021mv ② 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mg=Lv m 2③ 联立可得:T=6mg.(2)由①②式可求出小球在最低点的动能:E k =21mv 2=25mgL ④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在最低点小球的机械能也为零: E p +E k =0E p =-E k =25-mgL. 答案:(1)6mg (2) 25-mgL。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苍山县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模块学业水平测试高 一 物 理 2010.04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第I 卷 (选择题,共39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必定要变化B .速度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一定为零D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2.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规律的表达式为k TR 23,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 .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B. R 代表行星运动的轨道半长轴C .T 代表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D. T 代表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3.关于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B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分运动的速度D.合运动的位移大小一定大于分运动的位移大小4. 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和加速度均不变 B. 速度不变,角速度为零C. 速度和加速度均改变D. 速度改变,加速度不变5.若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大B. 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角速度越大C. 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周期越大D. 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离心现象的有A. 汽车通过圆形拱桥时,由于速度太大而离开了桥面B. 汽车在转弯时,由于车速太大而滑到了路边C. 脱水桶转动时可以将湿衣服上的水甩去D. 公共汽车急刹车时,乘客都向前倾倒7.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新田一中高一学业水平检测·物理卷(一)命题:何建雄审题:高一物理备课组2015-2-23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答卷中,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 质量为m的物块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则下述说法错误..的是:()A. 无论物块A受几个力,合力一定为零B.物块A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物体A受的摩擦力可能为0D.物块A可能只受二个力的作用2、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1题图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D.物体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3.在水平路面上安全转弯的汽车,提供向心力是( )A.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B.重力、支持力和牵引力的合力C.汽车与路面间的静摩擦力D.汽车与路面间的滑动摩擦力4、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A.物体的高度和受到的重力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初速度C.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D.物体受到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5.如图所示,小球m在竖直放置的内壁光滑的圆形细管内做圆周运动,则①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v =gR②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零③小球通过最高点时一定受到向上的支持力④小球通过最低点时一定受到外管壁的向上的弹力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v 0vv xv y3006、如图所示,固定的锥形漏斗内壁是光滑的,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 和B ,在各自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速度A Bv v < B. 周期A BT T >C. 向心加速度 B A a a >D. 压力 N A N BF F >7.如图所示,以初速度9.8m/s 水平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撞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则物体飞行时间为 ( )A .B . 0.5sC .D . 2s 8.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小球A 、B 用长L =0.8 m 的细绳悬于以v =4 m/s 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顶部,两球与小车前后壁接触.由于某种原因,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此时悬线的拉力之比F B ∶F A 为(g =10 m/s 2)( )A.1∶1B.1∶2C.1∶3D.1∶4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9.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作用 B .物体间只有相互接触,才可能有弹力作用C.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0 .关于两个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直线运动B .两个不同速度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匀速直线运动C .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D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11.图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 ,a 是它边缘上的一点。
A.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B.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C.从动轮的转速为12r n rD.从动轮的转速为21r n rP47.T611.一群小行星在同一轨道上绕太阳旋转,这些小行星(BCD)A.质量相同 B.加速度大小相同C.运转周期相同 D.角速度大小相同P60.T512.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同步是指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同B.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一定与赤道平面共面C.同步卫星的高度是一个确定的值D.它运行的线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P89.T113.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B.重力势能的变化,只跟重力做功有关系,和其他力做功多少无关C.重力势能是矢量,在地球表面以下为负D.重力势能的增量等于重力对物体做的功14.质量为1500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由此可求(ABD)A.前2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B.前l0s内汽车的加速度C.前l0s内汽车所受的阻力D.15~25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P122.T1015.如图所示,小球自a 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 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 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 →b →c 的运动过程中( AD )A .小球和弹簧总机械能守恒B .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少C .小球在b 点时动能最大D .到c 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三、填空(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6.(4分)一列火车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这段时间内火车的动能在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牵引力对火车所做的功_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火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答案:增大(2分),大于(2分)P26.T117.(6分)如图所示,轻绳的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悬挂一小球,在O 点正下方有一钉子C ,把小球拉到如图所示的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到O 点正下方时轻绳碰到钉子C ,则小球的线速度将 ,角速度 ,悬线拉力 。
A .2FB .4FC .2FD .4F4.有两颗地球同步卫星,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 .轨道半径可以不同B .线速度大小可以不同C .均有可能通过滕州上空D .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5.静止在地球上的物体都要随地球一起转动,下列物理量相同的是A .周期B .线速度C .转动半径D .向心加速度6.如图所示,在O 点先后水平抛出三个小球,轨迹A 、B 、C 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最后均撞到了左下方的圆弧面上,则三个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A 、v B 、v C的大小关系以及时间t A 、t B 、t C 的大小关系分别是A .v A >vB >vC ,t A > t B > t C B .v A <v B <v C ,t A >t B > t CC .v A < v B <v C ,t A < t B < t CD .v A > v B >v C ,t A < t B < t C7.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放在匀速转动的水平粗糙圆台上,甲的质量为2m ,乙、丙的质量均为m ,甲、乙离转轴的距离为R ,丙离转轴的距离为2R ,则当圆台旋转时(设甲、乙、丙始终与圆台保持相对静止)A .甲物体的线速度比丙物体的线速度小B .乙物体的角速度比丙物体的角速度小C .甲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D .乙物体受到的向心力比丙物体受到的向心力小8.“神舟十号”飞船于20xx 年6月11日17时38分成功发射,飞行乘组由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这也是神舟飞船开展首次应用飞行。
已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前在各自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且“神舟十号”围绕地球的运行半径小于“天宫一号” 围绕地球的运行半径。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神舟十号”的线速度比“天宫一号”大B .“神舟十号”的角速度比“天宫一号”大C .“神舟十号”的周期比“天宫一号”大D .“神舟十号”的加速度比“天宫一号”大9.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线速度与地球赤道某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其角速度与地球赤道某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其发射速度小于7.9km/sD.其发射速度介于7.9km/s和11.2km/s之间10.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光滑圆台形表演台的侧壁高速行驶,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广东××县东山中学20xx-20xx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模块测试题(必修2部分 适合选理科同学)班级:座号: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速运动—定是曲线运动B.曲线运动—定是变速运动C.速率不变的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D.曲线运动也可以是速度不变的运动2.下面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多的汽车,功率必定大B.功率小的汽车牵引力一定小C.功率大的汽车做功一定快D.功率大小与做功快慢无关3.两物体质量比为1∶4,速度比为4∶1,则两物体的动能比是A.1∶1B.1∶4C. 2∶1D. 4∶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B.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C.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 D.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错误的5.万有引力定律首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间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引起的B.人造地球卫星离地球越远,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越大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D.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6.下列现象中,机械能守恒的是(不计空气阻力)A.沿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 B.抛出的钢球作平抛运动C.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 . D.气球在平衡力作用下匀速竖直上升7.物体克服重力做5 J的功,则它的重力势能增加了A.5 JB.-5 JC.0D.不能确定8.作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A.物体的初速度和抛出点的高度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抛出点的高度 D.物体所受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9.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受到如图所示的力的方向作用时,小球可能运动的方向是A、 OaB、 ObC、 OcD、 Od10.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A、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运动的合成B、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运动的合成C、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D、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不一定是变速运动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D、某点瞬时速度的方向就在曲线上该点的切线上12.关于运动的合成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运动的位移为分运动位移的矢量和B、合运动的速度为分运动速度的矢量和C、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D、合运动的时间为分运动的时间之和13.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率是5m/s,要渡过河宽为30m,水流速度为4m/s的河流,则渡河的最短时间是A、4sB、6sC、7.5sD、10s14.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最高点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B.上升的时间小于下落过程的时间C.从上升到下降的整个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D.上升到某一高度时速度小于下降到此高度时的速度15.重物从地面以1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则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在空中的运行时间是(g=10 m/s2)A 0.2sB 1sC 2sD 1.8s16.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是a=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B、初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的飞行时间越长C、平抛运动任一时刻的速度沿水平方向上的分量都相同D、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17.从同一高度h以不同的速度v1,v2水平抛出的两个物体落到地面的时间A、速度大的物体时间长B、速度小的物体时间长C、落地时间一定相同D、由质量大小决定18.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投弹,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炸弹落地时飞机的位置在炸弹的前上方B、炸弹落地点的距离越来越大C、炸弹落地时飞机的位置在炸弹的正上方D、炸弹落地点的距离越来越小19.将小球以3m/s的速度水平抛出,它落地速度为5m/s,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g=10m/s2)A、0.2sB、0.3sC、0.4sD、0.5s20.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21.河宽42m,船在静水中速度为4m/s,水流速度是3m/s,则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A.14 s B.10.5 s C.8.4 s D.76 s22.如图所示,小球从平台A水平抛出落到平台B上,已知AB的高度差为h=1.25m,两平台的水平距离为s=5m,则小球能够落到平台B上的初速度至少为 (g取10m/s2)A. 5m/sB. 10m/sC. 15 m/sD. 20 m/s23.如图所示,轻杆一端固定了一小球,另一端安装在电动机的转轴O上.当电动机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小球的加速度不变 B.小球所受合外力为零C.小球所受合外力大小一定,方向改变D.小球所受合外力大小、方向均一定24.具有某一速率v 0的子弹(不考虑重力作用),恰好能垂直射穿四块叠在一起的等厚同质的固定木块,则此子弹在刚射穿第一块木块时的速率是A. 023υB. 043υC. 032υD. 031υ25.如图所示,小物体A与圆柱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A受力情况是A .重力、支持力B .重力、向心力C .重力、支持力、向心力和摩擦力D .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26.同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先后开上平直的桥和凸形桥,在桥的中央处有A.车对两种桥面的压力一样大 B.车对平直桥面的压力大C.车对凸形桥面的压力大 D.无法判断27.如图,一轻绳的一端系在固定粗糙斜面上的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给小球一足够大的初速度,使小球在斜面上做圆周运动.在此过程中,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重力对小球不做功C.绳的张力对小球不做功D.在任何一段时间内,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总是等于小球动能的减少二、双项选择题:(每题中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28. 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飞机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B. 从飞机上看,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模块综合测评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浙江温州模拟)厂商通过在手机背面安装感应线圈来实现无线充电,如图是一种结构紧凑的双层感应线圈设计图,a、b为线圈的两端。
当线圈处在向上增加的磁场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感应电流从a端流出,两层线圈相互排斥B.感应电流从a端流出,两层线圈相互吸引C.感应电流从b端流出,两层线圈相互排斥D.感应电流从b端流出,两层线圈相互吸引2.(2024山东潍坊期末)将许多质量为m、电荷量为+q、可视为质点的绝缘小球,匀称穿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上并处于静止状态,轨道平面水平,空间内有分布匀称的磁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如图甲所示。
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更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其中B0是已知量。
已知在磁感应强度增大或减小的过程中,将产生涡旋电场,其电场线是在水平面内一系列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同心圆,同一条电场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关于绝缘小球的运动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0到t=T0时间内,绝缘小球均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t=T0到t=2T0时间内,绝缘小球均沿顺时针方向做速率匀称增加的圆周运动C.在t=2T0到t=3T0时间内,绝缘小球均沿顺时针方向做加速圆周运动D.在t=3T0到t=5T0时间内涡旋电场沿顺时针方向3.(2024辽宁沈阳期末)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能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同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4.(2024江苏镇江期末)如图所示,沟通发电机线圈电阻r=1 Ω,用电器电阻R=9 Ω,电压表示数为9 V,那么该沟通发电机()A.电动势的峰值为10 VB.电动势的有效值为9 VC.线圈通过中性面时电动势的瞬时值为10 VD.线圈自中性面转过90°的过程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 V5.(2024浙江嘉兴期末)如图所示,志向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1∶3,副线圈所在回路中接入三个均标有“36 V 40 W”的灯泡,且均正常发光,那么,标有“36 V 40 W”的灯泡A()A.也正常发光B.将被烧毁C.比另三个灯泡暗D.无法确定6.(2024河北石家庄期末)如图所示,电路中L是一电阻可忽视不计的电感线圈,a、b为L的左、右两端点,A、B、C为完全相同的三盏灯泡,原来开关S是闭合的,三盏灯泡均发光。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必修2模块测试卷一时间:50分钟1、汽车上坡时,司机一般都将变速档换到低速档位上,这样做主要目的是()A.节省燃料B.使汽车获得较大的功率C.使汽车获得较大的牵引力D.避免因车速过大而发生危险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3、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 f,则从抛出点至落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 )A.O B.一F f h C.一2F f h D.一4F f h4、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是地球的同步卫星,所以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与赤道上某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地球同步卫星是近地卫星.C.其发射速度小于7.9km/s.D.其发射速度是介于7.9km/s和11.2km/s之间的某一值.5、一辆汽车以v1=6m/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行驶时,急刹车后能滑行s1=3.6 m,如果汽车以v2=8m/s的速度行驶,在同样路面上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s2应为( )A.6.4mB.5.6mC.7.2mD.10.8 m6、已知货物的质量为m,在某段时间内起重机将货物以a的加速度加速升高h米,则在这段时间内叙述正确的是,(已知重力加速为g)()A.货物的动能一定增加mahB.货物的机械能一定增加mah-mghC.货物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mghD.货物的机械能一定增加mah+mgh7、“嫦娥一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绕、落、回”三期工程的第一阶段,也就是“绕”。
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了第一颗环月卫星。
在发射过程中为了防止卫星偏离轨道,探测器先在近地轨道绕地球3周,再经长途跋涉进入月球的近月轨道绕月飞行,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3,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较小B.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小于7.9km/sC.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附近所受月球的万有引力小于在地球表面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D.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较大8.如图所示,AB为1/4圆弧轨道,圆弧半径为R,BC为水平轨道,B、C两点间距离为L,一质量为m的物体与两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恰好运动到C点,求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1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机械能一定守恒
(B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C )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机械能可能守恒
(D )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2.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分速度v y (竖直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 )
3.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细绳悬于O 点,球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从平衡位置缓慢移动到细绳与竖直成θ角的位置,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力F 做的功为 ( )
(A )θcos mgL
(B ))cos 1(θ-mgL
(C )θsin ⋅⋅L F
(D )θcos ⋅⋅L F
4.质量为m 的物体,从静止匀加速上升到h 高度,加速度大小为g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是 ( )
(A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mgh
(B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C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2mgh
(D )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5.以下关于摩擦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静摩擦力有可能不做功而滑动摩擦力不可能不做功
(B )无论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以做正功
(C )静摩擦力做功无机械能损失,而滑动摩擦力做功过程才会有机械能损失
(D )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它们做功的大小一定相等
6.一颗速度较大的子弹,水平击穿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则当
子弹的入射速度增大时(原来木块仍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大
(B )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小
(C )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长
(D )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短
7.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光滑杆AB 和CD ,各穿有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小球,两杆之
间的距离为d ,两球用自由长度为d 的轻质弹簧连接,现从左侧挡板将M 球挡住,用力把m 向左边拉一段距离(在弹性限度内)释放后 ( )
(A)从释放到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过程中,两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弹簧第二次恢复原长时,M的速度达到最大
(C)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后,继续运动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D)释放m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伸长量总小于运动开始时弹簧的伸长量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24分)
8.卫星在某圆形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v,周期为T,若轨道半径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卫星
的速率变为__________,周期变为__________。
9.质量为2×103kg的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功率为50kw,在平直公路上最大行驶速度为
25m/s,当汽车行驶速度为10m/s时,汽车加速度为__________ m/s2。
10.喷水池共有10个喷水嘴,喷出水柱高5米,连续喷水过程中,空中水的总体积为200(dm)3,喷水
过程中,水泵的机械功率为__________w(g=10m/s2)。
11.一位体重为500N的同学在跳绳比赛中每分钟跳了120次,每次跳绳中有4/5的时间腾空,他每次
起跳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跳绳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__w。
三、实验题(本题8分)
1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
得到的实验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点为刚开始下落时纸带的起始点,测出B、C、D三点到O点距离分
别为70.18cm、77.76cm、85.73cm,C点的即时速度V c=__________m/s,重物从O下点落到C的过程中,
重力势能减少了__________J,动能增加了__________J。
(设重物质量为mkg)
四、计算题(共40分)
13.(12)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用手握着,另一端固定一个大小不计的小球,今使手握的一端在水平桌面上做半径为r、角速度为ω的匀速圆周运动,且使绳始终与半径为r的圆相切,小球也可在同一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若人手提供的功率恒为P。
求(1)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
(2)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的大小。
14.(14)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放在小车上,它们一起在水平放置的箱子里运动。
箱子长为S,车长为L,小车质量为M,小物体质量为m,车与小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车与箱底之间无摩擦。
箱子固定于地面,车与箱壁碰撞后,速度反向,大小不变。
开始时车靠在箱子的左壁上,物体位于车的最右端,车与物体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
设S足够长。
求(1)物体不从车上落下的条件
(2)若上述条件满足,且M=2kg,m=1kg,v0=10m/s,请计算整个系统在第五次碰撞前损失的所有机械能。
15.(14)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长度为L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板的A端站着一个人,人的质量为m,他从静止开始向板的B端匀加速奔跑,到达B端时骤然停止,1
然后他与板一起沿水平地面滑行一段距离S 而停止。
已知此人的脚底与水平木板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且2μ》1μ。
若要此人在板的B 端骤然停住后,他与板一起滑行的距离S 最大,试问:此人应在板上以多大的加速度奔跑?试证明你的结论,并求出S 的最大值S m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B 4.ABC 5.B 6.BD 7.BCD
二、填空题
8.v 22;T 22 9.1.5
10.5×103 11.2;200
三、实验题
12.3.89;7.62m ;7.57m
四、计算题
13.(1)22r L +ω;(2)2
2r L P
+ω 14.(1)L ≥)(220m M g Mv +μ;(2)149.98J 15
.a=m g m M )(1+μ;S m =M m 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