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物流业发展阶段实证分析(定稿)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7
《统代经济》2007年第6卷第9期(总第63期)湖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123赵少平1,王咏梅2(1.湖南省衡阳市湖南工学院南校区经济与管理系,湖南衡阳421008;2.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00)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湖南物流业正在茁壮成长,而且在一些领域表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和潜力。
本文就湖南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现代物流;现状;对策现代物流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是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其核心是突出系统整合的理念,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进行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目的。
物流被视为“第三利润源泉”,越来越倍受世界各国、各级政府组织重视,物流业发展水平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湖南省物流业稳步发展,呈现较好发展势头,但发展中尚存在许多的问题。
本文就湖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一、湖南省物流业发展的现状1、社会物流总费用较快增长,占GDP比率有所下降。
据湖南省经委抽样调查和初步测算,2005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223.51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13.55%。
其中,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分别为824.65亿元、225.13亿元、173.73亿元,各占67.4%、18.4%、14.2%。
2005年物流总费用占全省GDP的比率为18.9%,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长株潭地区2005年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8.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长株潭地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内容摘要:分析湖南物流市场的宏观发展态势与可持续性、物流总量和物流市场,对湖南省制定物流产业和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物流产业和物流园区发展规模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本文从物流增长路径、增长可持续性等方面采用定量分析法对湖南省物流进行了模型构造,得出湖南省物流发展正处在一个快速上升通道中的结论。
关键词:宏观物流市场定量分析方法物流产业湖南省物流增长路径与增长持续性定量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的物流业已经步入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
如果将物流产业中某一绝对指标(如货运总量)的变动情况符合某一变动趋势这一现象称为“物流增长路径”的话,那么用某地区不同时期的物流增长路径及其相应的指标就可以考察该地区物流增长的持续性特性。
如表1所示,从1997~2000年,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y=47939.5+878x (1) f=10.296,t=3.209,r=0.915,adjusted r2=0.837通过参数显著性检验。
回归方程(1)表明,从1997年到2000年湖南省的物流量增长保持着斜率878,截距为47939.5的上升路径。
意味着物流量增加额保持在平均878万吨的水平上,拟合优度为83.7%。
从2001~2004年,湖南省物流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y=45773+5473x(2)f=20.348,t=4.511,r=0.954,adjusted r2=0.911 通过参数显著性检验。
从回归方程(2)可以看出,本世纪初,湖南省物流量增长路径发生重大变化,它表现出其斜率明显增大,斜率值5473表明本世纪初,湖南省物流量年平均增长额达到了5473万吨的水平。
斜率的急剧上升,一方面说明,湖南省物流总量显著增长;另一方面说明,在整体增强的同时,物流量增长出现了加快的势头。
物流增长自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路径,保持斜率5473,截距为45773的上升路径;并且增长路径的拟合优度也有所上升,其值为91.1%,表明物流增长的持续性比上世纪有所改善。
湘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湘南地区是中国南部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物流产业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目前,湘南地区的物流产业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本文将就湘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进行探讨。
湘南地区物流产业起步较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个别快递公司开始在湖南地区兴起。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物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此时,湘南地区的物流企业开始迅速崛起。
从那时起,湘南地区的物流产业逐渐向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的物流产业集群。
1. 物流企业数量逐年增加,规模逐渐扩大从近年来湘南地区的物流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其数量逐年增加,规模逐渐扩大。
截至目前,湘南地区已经拥有了一批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如:利丰物流、天地华宝物流、湘南卓越物流等。
在上述物流企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涌向湘南地区,为当地的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 物流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湘南地区的交通和物流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网络越来越发达。
在政府的引导下,湘南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一批支持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如:绿色通道、高速公路、枢纽库、物流园等。
3. 生产经营环境继续改善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湘南地区的生产经营环境也在逐步改善。
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物流业的发展,加大了对其政策的支持力度。
目前,湘南地区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如:减免税收政策、为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支持的政策等,这些政策的推出,为湘南地区的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支持。
4. 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物流业要实现高效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推进物流信息化尤为重要。
近年来,湘南地区的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各大物流企业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实现了物流信息化的有机整合,为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5. 物流服务品质逐年提升湘南地区的物流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也在逐步完善物流服务品质。
长沙物流行业报告分析1.引言1.1 概述概述:长沙作为湖南省的首府和交通枢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
随着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长沙物流市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本报告将对长沙物流行业的现状、市场分析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信息和建议,促进长沙物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报告所涵盖的内容,介绍长沙物流行业的背景和重要性,并阐明本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分析当前长沙物流行业的现状和市场情况,探讨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展望。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报告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长沙物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为相关行业的决策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本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对长沙物流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全面了解当前物流行业的现状和趋势。
通过对物流市场的分析和发展趋势的预测,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长沙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同时,通过对长沙物流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出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推动长沙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本报告能为长沙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2.正文2.1 物流行业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愈发重要。
全球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支撑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中国,物流行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行业作为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综合体系,承担着枢纽性的作用,为各个产业的生产、销售、配送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当前,中国物流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通过大力发展物流信息化、物流网络化和物流智能化,打造现代化的物流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物流行业不断壮大,物流业务量保持快速增长。
湖南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决策咨询报告[2007]17期湖南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承办:贸外处执笔:曾晓林核稿:朱继无2007年9月17日内容提要:物流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包括运输、储存、配送、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项活动,被经济界称为继劳动力、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与此相对应,物流产业也被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而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湖南北靠长江,南临粤港澳,经济发展腹地广阔,处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开放带之间,铁路、公路、内河、航空等交通运输网络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巨大潜力。
1物流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包括运输、储存、配送、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项活动,被经济界称为继劳动力、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与此相对应,物流产业也被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而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湖南北靠长江,南临粤港澳,经济发展腹地广阔,处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开放带之间,铁路、公路、内河、航空等交通运输网络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巨大潜力。
一、湖南省物流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一)交通运输网络不断完善。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也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到2006年底,湖南省已形成以铁路、公路为主干,民航、水运为补充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2006年湖南省完成货运量84998万吨,货运周转量1781.11亿吨公里。
各种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一是铁路布局渐趋合理,运输网络不断优化。
湖南有京广、焦柳铁路纵贯南北,浙赣、湘黔、湘桂、石长铁路连接东西,截止2006年末,省内铁路营运里程2806公里。
境内还有地方铁路醴(陵)浏(阳)铁路、郴(州)嘉(禾)铁路、益阳铁路和专用铁路1200余公里,并与国家铁路相连接,在株洲、怀化建有大型货运编组站。
2006年,铁路货运周转量951.66亿吨公里,增长2.3%;铁路客运周转量562.48亿人公里,增长5.8%。
湖南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一、引言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产品产量丰富。
由于物流系统的不完善和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湖南农产品的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本文将对湖南农产品物流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湖南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湖南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1. 物流成本高昂湖南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存在着运输成本高、包装成本高等问题。
由于交通不便和道路状况不佳,运输费用较高,导致物流成本增加。
农产品的包装和保鲜要求较高,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加剧了物流成本的负担。
2. 物流配送不稳定湖南农产品物流配送过程中,存在着配送时间不确定、车辆调度不合理等问题。
由于物流配送的不稳定性,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损耗和质量下降的情况,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缺乏信息化技术支持湖南农产品物流在信息化程度上相对滞后,缺乏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系统的支持。
缺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导致物流流程不透明,无法实时追踪和监控物流过程,影响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解决方案1. 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道路修复和改造,改善农产品物流的运输条件。
加大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投入,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物流配送网点的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的配送效率和便利性。
2. 推行农产品标准化包装制定统一的农产品包装标准,推行农产品标准化包装,降低包装成本,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
通过合理的包装设计和严格的包装质量监控,保障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保鲜和质量。
3. 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强物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实时监控和追踪物流过程,提高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可控性,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湖南农产品物流现状存在物流成本高昂、物流配送不稳定和缺乏信息化技术支持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行农产品标准化包装和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
通过改进物流环节,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湖南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湘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湘南地区位于中国湖南省南部,地处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域,是湖南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湘南地区物流产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流产业集群。
湘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在近年来逐步壮大,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影响力。
大量的物流企业涌现,各类物流服务也得到了提升,为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了解湘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湘南地区物流产业的概况、集群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促进湘南地区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结合现有研究和数据,本文还将展望湘南地区物流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引。
通过研究目的的阐述,希望能够为湘南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愿意助长湘南地区物流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2. 正文2.1 湘南地区物流产业概况湘南地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湖南省南部和广东省北部地区。
作为中国南部的重要经济区域,湘南地区物流产业发展迅速。
湘南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南部连接珠三角经济圈,北部连接长江经济带,西部面向西南地区,东部辐射长三角经济区,形成了一个便捷的交通网络。
湘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政府对物流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湘南地区物流产业概况良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物流成本较高、信息化水平不够高、人才短缺等问题。
湘南地区物流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珠三角等地区的合作,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2.2 湘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现状湘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是指在湘南地区形成具备完整产业链、融合发展优势的物流企业集聚区。
湖南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湖南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介绍背景湖南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运输难、损耗大、效率低下、冷链短缺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阻碍了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的市场化进程。
运输难湖南地势复杂,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道路狭窄、崎岖不平,导致农产品运输困难。
交通拥堵和路况不良也增加了运输时间和成本,影响了农产品的及时上市。
损耗大湖南农产品物流环节中,由于缺乏合适的包装技术和储存设施,农产品易受到自然环境和运输条件的影响,导致损耗率高。
尤其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工具和设备的缺乏,农产品易受到震动、碰撞和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农产品的质量和口感下降。
效率低下湖南农产品物流环节中,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流通不畅成为制约因素之一。
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够及时和透明,导致了物流信息不准确和不可靠。
物流效率低下也是一个问题,物流中心不够完善,配送和运输效果欠佳,导致物流成本高,并且延长了农产品上市的时间。
冷链短缺湖南农产品中,有许多是需要冷链运输的,如水果、蔬菜等。
湖南的冷链设施相对缺乏,导致农产品的保鲜期缩短,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需求。
解决方案针对湖南农产品物流现状中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交通网,增加道路宽度和修整道路,提高农产品的运输条件。
2. 增加农产品包装技术和储存设施的投资,提高农产品的保鲜和储存能力,减少损耗。
3. 推行信息化管理和物流跟踪系统,提高物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快信息交流速度,减少物流中的不确定性。
4. 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加强冷链设施的建设,提供冷链运输服务,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 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和协调,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农产品物流行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和质量。
湖南农产品物流现状存在运输难、损耗大、效率低下和冷链短缺等问题。
调查:长沙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长沙物流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一、调查的目的:运输是物流的中心环节之一,是物流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易更加频繁,使得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二、调查的对象:桂花物流园(桂花货运停车有限公司)简介:桂花物流是一家专业从事以公路为主,铁路及航空为辅的一家私营企业,注册资金少,成立早。
主营业务:货物整车配送、零担(公路运输)及(铁路运输)。
环融物流园简介:长沙环融物流是一家专业从事以公路为主,铁路航空为辅的一家私营企业,注册资金200万,成立于2005年。
公司位于南五环北侧107国道院内有多辆各种型号的车种、车型可承接全国各地长短途运输。
主营业务:大型机械设备、笨重物品的运输,长途搬厂、搬家业务,运输、仓储、包装及配送一条龙服务,代理航空铁路运输业务。
中南物流园湖南中南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是一家从事物流园区开发及经营、汽车物流、零担仓储等物流业务的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公司总资产2.1亿元,现有员工100多人。
中南物流园,是集货运信息配载、零担专线、汽车物流、仓储配送、餐饮休闲、停车住宿、车辆维修、办公配套于一体的大型专业物流园区。
公司先后被评为“2008年度长沙市十强物流企业”、“2009年度长沙市先进物流企业”、“湖南省十大商贸物流领军企业”,“国家AAA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单位”,“长沙市物流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三、调查过程及内容1.第一站——桂花物流园(桂花货运停车有限公司)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这种大型的货运停车有限公司,整个园区占地面积150余亩,位于南站的保险学院附近。
我们径直从大门进去,看到大门口值班室前摆了一个按载重规定每小时多少钱的牌子,园区内杂乱地停了几辆不同的汽车,都是很长的那种,有两三种不同的样式,有平底的,也有带车厢的,而且仔细观察还发现几乎都是外地车牌。
湖南省物流业发展阶段实证分析及协同发展思考张楚文(湖南商学院信息系,长沙410205)【摘要】物流业在国际上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对湖南省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湖南物流的增长实现了量的超前,但与多方因素不能协同发展。
文章对湖南物流业增长特征和发展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通过物流业“发展极”的扩散效应完成湖南物流业的“协同”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
【关键词】湖南物流;发展阶段;实证分析一、物流业的集聚效应和协同发展要求经济结构有均衡增长、非均衡增长以及非均衡协同增长三种战略。
非均衡和均衡是相对的和动态的,“非均衡”可通过大大小小的发展极的聚集效应完成,“协同”则通过发展极的扩散效应来完成。
非均衡协同发展是物流经济发展的较优选择。
1.物流业与其它产业间是非均衡协同发展关系。
物流业在国际上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对湖南省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物流业发展在促进制造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调整了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形式,有助于制造业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其次,物流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新型商业企业和业态形式的发展。
第三,物流业发展还会带动和促进许多相关领域的发展,如物流设备制造行业、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等。
第四,城乡双向物流的发展有助于打开农村消费品市场,提高乡镇居民生活质量,可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从而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物流聚集与扩散效应,决定其需要超前发展。
物流业是一种以现代化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较高的现代部门,在资金有限、外汇短缺、人才不足的条件下,分散使用力量效果不显著。
相对于均衡增长战略而言,非均衡增长战略是比较符合物流业现状的。
但物流业的发展又制约于一、二产业的发展程度,工业、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对物流服务质量要求,对物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因此,物流业与其它产业间既具有超前效应,又需要协同发展。
2.物流业内发展也应是非均衡协同的。
集聚产生资源配置效率,物流业发展能够促进运输服务方式的创新和传统运输企业的发展,且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对业内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业发展起到导向和带动作用。
资源在物流业内一些企业和项目上的聚集,将有利于造就一批品牌物流企业和物流服务项目,从而带动整个业内的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3.物流“增长极”能够带动整个地区的物流业和经济发展。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5年最早提出了增长极理论。
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某一些地方或城市聚集,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通过具有“发展极”的地区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
物流资源在中心城市的聚集,可以带动周边城市物流业的发展,从而使整个地区的经济被物流所加速。
湖南农产品物流的滞后是影响农产品销售的重要因素,以中心城市物流“增长极”拉动整个地区物流,从而实现农产品物流的有序化发展无疑是一条可行之路。
二、湖南物流业发展超前,资源聚集度高1.湖南省物流业产值增长超前。
我省物流总值增长明显快于地区GDP 及一、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
我省物流产值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物流产值增长速度是GDP 速度的1倍以上,最高达3.7倍(只2001年除外,见图1)。
图1 GDP 及其三产业产值中增长最快的第二产业与物流产业产值增速对比图产值增速(%)051015202530354045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年份物流第二产业2.我省物流业劳动生产率居各行业之首。
2004年为例,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的劳动力(从业人数)是115.07万人,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产值是425.38亿元,劳动生产率是3.6967万元/人。
我省总就业人数为3747.10万元,GDP 值为5612.26亿元,全行业劳动生产率为1.4978万元/人。
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0.6132万元/人,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为2.7511万元/人,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为2.1208万元/人。
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的劳动率分别是全行业、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的2.47倍、6.03倍、1.34倍和1.74倍。
3.湖南省物流资金投入比重大,物流资源集中度高。
1996-2004年九年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投资额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为17.47%,二产业投资比重22.85%,一产业投资比重1.17%,工业投资比重为22%,电力煤气水比重为8.03%。
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投资额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接近二产业投资比重,而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只有6.07%,二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达50%,物流资源高度集中。
4.湖南省物流产出贡献率较高。
湖南省物流近年来投资水平虽与全国水平持平(保持在16%左右),但产出比重(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逐年增长,并高出全国水平1%-2%,产出效率较高。
5.湖南省内地区间物流资源集中度高。
物流资源基本集中在衡阳、长沙等中心城市。
2004年衡阳、长沙物流基本建设投资各占6%以上,邵阳、岳阳、常德物流基本建设投资占1—2%。
三、湖南物流业处于“粗放增长”阶段1.初步建立湖南经济增长中投入要素贡献率的实证模型。
初步建立一个新古典生产函数模型。
假设且技术是Hicks 中性的,Y=AF(K ,L ,t)(Y 表示产出、A 表示技术水平、L 表示劳动投入、K 表示资本投入、t 表示时间),并且具体函数形式为C-D 生产函数,即:αβK L e A y ut 0=将等式两边取对数得:L K t A Y ln ln ln ln 0βαμ+++=上式左右两边对t 求导得:dt L d dt K d dt Y d ln *ln *ln βαμ++=用差分表示上式得:△Y/Y=μ+α·△K/K+β△L/L其中βα,分别为劳动对物流产出的弹性、资本投入对物流产出的弹性;l l k k ∆∆*,*βα分别为资本的贡献率、劳动力的贡献率;μ表示其他要素对物流产出的贡献,即扣除了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贡献以外其他所有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因素贡献总和,包括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知识积累、随机因素等等。
利用Excel 软件对湖南省1995-2005年间物流总值(Y)、物流从业人数(L)、物流固定资产总额投入(K)(根据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物流固定资产总额投入应用物流固定资产存量,但由于物流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数据缺乏,只能用固定资产增长率近似表示资本存量增长率)进行处理,计算得到:μ=1.49 19.0=α 81.0=β2.湖南物流业属于投资推动发展阶段。
资本的产出弹性较大,劳动力的产出弹性较小,以上计算结果表明,物流产业在近10年资金投入每增长1%,总产值增长0.81%;劳动力投入每增长1%,总产值增长0.19%。
进一步计算近10年劳动力的产出贡献率、资本的产出贡献率、综合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对物流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份额为15.18%;资金投入的增加对物流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份额为73.06%;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对物流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份额为11.76%。
资金投入的增加对物流增长率的贡献份额占七成强,湖南物流业属于投资推动发展阶段,未进入创新推动发展阶段。
这和前面描述性实证分析结论一致。
3.技术进步的作用对物流增长的贡献率在增长。
通过对物流产业技术进步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10年来,物流业技术进步速度有所提高,技术进步对生产增长的作用也明显提高。
前5年技术进步年平均速度为0.20%,后5年为2.78%,后5年比前5年提高了2.58个百分点。
前5年技术进步对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份额为3.02%,后5年为29.99%,后5年比前5年提高了26.97个百分点。
这主要是因为物流邮电业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了技术进步。
一方面,增加了技术改造投资,进行了大量的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进入物流运营管理中。
4.物流劳动投入的贡献率平均值只有10%,劳动力质量有待提高。
本文中劳动力的数据直接使用了统计年鉴中的劳动力投入数量,并未对其按照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社会劳动总工时、分配到无效使用中的劳动比重等进行调整,此处的劳动力并不是人力资本的概念,但从中可以推断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是越来越大的,因此人才、知识的积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将随着时间的推延而凸现。
四、湖南物流业发展协同度低,物流资源亟待整合1.湖南物流业务数量的饱和与物流品牌缺乏及竞争力弱。
湖南物流业务数量已趋饱和,从湖南省货物周转量对产出的弹性系数看,除了2000、2003、2004三年货物周转量对产出的弹性系数略大与1,1997-2004年有五年的弹性系数很低,三年是负数(1997年以前多年也是负数)。
货运量对产出的弹性多年趋于零,物流业务在数量上已经趋于饱和。
湖南缺乏物流品牌,物流业竞争力弱。
国际物流业以及一些东部地区已进入品牌竞争新阶段,湖南作为中部物流优势大国,却是物流品牌的弱省。
特别是一些个性物流需求,如为一些中小商贸企业服务的物流企业中,初具规模的或较有竞争力的基本是外省企业。
2.湖南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与物流产业发展不适应。
物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部门,但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能满足我省物流企业发展和物流服务质量提高的要求。
特别是物流信息化人才缺乏,影响到物流管理水平及物流服务质量提高。
3.湖南物流业的资金投入量大与资金产出效率低下。
物流资金投入相对超前,但物流资金产出效率低下,1996至2003年八年间,每元交通运输仓储邮电固定资产投资产出总增加值为6.76元,每元固定资产产出GDP为6.43元,每元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产出总增加值207.39元每元,每元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产出总增加值139.09元,每元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产出总增加值1.51元。
湖南物流业资金产出效率仅高于第二产业。
可见物流业与第二产业都属于高投入产业,资金产出效率相对低下。
由于较长时期的高投入,物流通信基础设施已基本能满足需求,但物流资金投入不能满足物流业内物流技术改造投入需求,特别是信息技术革新需要,这与物流资金投入产出效率低下不无关系。
4.物流信息极不对称,物流服务质量令人忧虑。
一些企业反映第三方物流风险大,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用低下,很多中小商贸企业反映物流公司货物没有担保,风险极高。
湖南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低,是影响物流服务质量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物流信息化没有或没有急迫的需求,物流信息不能整合,物流单据处理准确率、运输及配送的及时率低,物流过程中的空载率高,从而致使物流运作成本居高不下,企业自营物流比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