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配筋共22页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962.50 KB
- 文档页数:20
一、设计资料某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建筑轴线及柱网平面见图14-37。
层高4.5m。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5kN/,其分项系数1.3。
楼面面层为30mm厚现制水磨石,下铺70mm厚水泥石灰焦渣,梁板下面用20mm厚石灰砂浆抹灰梁、板混凝土均采用C25级;钢筋直径≥12mm时,采用HRB335钢,直径<12mm,采用HPB235钢。
二、结构布置楼盖采用单向板肋形楼盖方案,梁板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见图14-37。
图14-37 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布置三、板的计算板厚80mm。
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取每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有关尺寸及计算简图如图14-38所示。
图14-38 板的计算简图1.荷载计算30mm现制水磨石0.65kN/70mm水泥焦渣14kN/×0.07m=0.98 kN/80mm钢筋混凝土板25kN/×0.08m=2 kN/20mm石灰砂浆17kN/×0.02m=0.34 kN/恒载标准值=3.97 kN/活载标准值=5.0 kN/荷载设计值p=1.2×3.97+1.3×5.0=11.26 kN/每米板宽p=11.26 kN/2.内力计算计算跨度板厚h=80mm,次梁b×h=200mm×450mm边跨=2600-100-120+=2420mm中间跨=2600-200=2400mm跨度差(2420—2400)/2400=0.83<10%,故板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板的弯矩计算截面位置弯矩系数M=边跨跨中×11.26×=5.99B支座×11.26×=-4.67中间跨跨中×11.26×=4.05中间C支座×11.26×=-4.05 3.配筋计算b=1000mm,h=80mm,=80-20=60mm,=11.9,=1.27,=210截面位置M(kN·m)==1-=()实配钢筋边跨跨中 5.99 0.140 0.151 51310@140,561B支座-4.67 0.109 0.116 3948/10@140460中间跨跨中①-②④-⑤轴线间4.05 0.095 0.1 3408@140,359②-④轴线间4.05×0.8 0.076 0.079 2696/8@140,281中间C支座①-②④-⑤轴线间-4.05 0.095 0.1 3408@140,359②-④轴线间-4.05×0.80.076 0.079 2696/8@140,281其中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
设计单位: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混凝土单向板计算书设计人:宋世科审核人:宋世科学号: 130604230班级:13建筑工程技术2班目录一、设计资料 (1)二、板设计 (1)2、1荷载计算 (2)2、2内力计算 (3)2、3配筋计算 (3)三、次梁的计算 (4)3、1荷载计算 (5)3、2内力计算 (5)3、3配筋计算 (6)四、主梁设计 (8)4、1荷载计算 (9)4、2内力计算 (9)4、3配筋计算 (12)五、附图 (15)次梁配筋图 (15)主梁配筋图 (16)某多层工业厂房的建筑平面图如图1、1所示,楼梯设置在旁边的附属房屋内。
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
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
楼面做法:水磨石面层(0、65mKN/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 石灰砂浆抹底。
楼面活荷载: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q k=6、0KN/m2,准永久值系数ψq=0、8。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梁内受力钢筋为HRB335级,其她钢筋为HPB300级钢筋。
试对板、次梁与主梁进行设计。
图1、1 楼盖建筑平图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力分布方法计算,取1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有关尺寸及计算简图如图2、1所示,设板厚h=80mm。
图2、1 板的计算简图2、1 荷载计算水磨石面层:0、65KN/m²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25×0、08=2KN/m²20mm石灰砂浆抹底:17×0、02=0、34KN/m²恒载标准值:g k=0、65+2+0、34=2、99KN/m²活荷载标准值:q k=6KN/m²转化为线荷载:2、99×1m=2、99KN/m 6×1m=6KN/m荷载设计值:g+q=1、2×2、99+1、3×6=11、39KN/m《荷载规范》规定:对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²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2、2 内力计算初估次梁截面尺寸:高h=l/18~l/12=6600/18~6600/12=367~550 取h=450mm宽b=h/3~h/2=450/3~450/2=150~225 取b=200mm计算跨度取净跨:边跨 l0=2300-120-100+80/2=2120mm中间跨 l0=2300-200=2100mm因跨度差 (2120-2100)/2100=0、9%,在10%以内,故可按等跨计算。
单向楼板配筋计算单向楼板是指楼板在两个相邻方向上只有一个方向的配筋,通常在住宅建筑中采用。
其计算方法相对简单,主要分为楼板自重计算、楼板活载计算、楼板产生的弯矩计算、楼板配筋计算和计算的验证。
1.楼板自重计算楼板自重计算是指根据楼板的净面积和楼板的材料密度计算楼板的自重。
楼板的净面积就等于楼板的实际面积减去梁的截面积。
楼板的材料密度可以查表获得。
2.楼板活载计算楼板的活载通常由人员、家具、冰箱、洗衣机等引起,可以根据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给出的活载值进行计算。
3.楼板产生的弯矩计算楼板两个相邻方向上的弯矩计算方法不同。
在较宽的方向上,根据梁和板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将楼板看作连续梁,采用一致均布荷载计算产生的楼板弯矩。
在狭窄的方向上,根据楼板自身的刚度,将楼板看作单自由度系统,根据活载位置的不同计算楼板的弯矩。
楼板配筋计算是指基于受力与弯矩的平衡条件,计算出楼板所需的配筋面积和数量。
楼板的配筋通常包括主筋和腹筋。
主筋用于承受弯矩,而腹筋用于抵抗剪力。
主筋的计算通常采用梁的截面设计原则,根据楼板的弯矩和受压区高度计算出主筋的截面面积和受压区深度。
主筋的间距和直径一般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选取。
腹筋的计算通常采用最大剪力的方法进行计算,根据楼板的剪力计算出腹筋的截面面积和间距。
腹筋的直径一般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选取。
5.计算的验证计算结束后,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
验证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楼板配筋的构造推算出楼板的抗弯承载力,与计算得到的弯矩进行比较。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楼板的最大剪力和腹筋的抗剪承载力进行比较。
以上就是单向楼板配筋计算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计算中,还应该考虑楼板的现浇混凝土强度、配筋率等因素。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楼板的受力分析应该细化到板的每一根梁的受力情况,以确保楼板在受到荷载时不发生破坏。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题目:某水电站副厂房楼盖结构设计题目类型: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结构题号:班级:水电0601姓名:李海斌学号:指导教师:王中强彭艺斌任宜春日期:2009年6月8-14 日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2 计算书正文…………………………………………………………第一章结构布置及板梁截面的选定和布置……………………………………1.1 结构布置………………..…………………………………………………………. .11.2初步选定板、梁的截面尺寸 (2)第二章单向板的设计2.1板的荷载计算 (3)2.2板的计算跨度计算 (1)2.3板的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1第三章次梁的设计3.1次梁的荷载计算 (1)…………………………………………3.2 次梁的内力计算………………..…………………………………………………………..………………… (1)……………………………3.4次梁的承载力计算 (3)3.4.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3.4.3 T形梁截面类型的判定………………..…………………………………………………………. .1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第四章主梁设计………………..………………4.1主梁内力的弹性理论设计 (1)……………………………………… (1)4. 2主梁的内力计算………………………………………………………………………………………4.3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4.4主梁承载能力计算……………………………………………………………………………………………4.4.3 T形梁截面类型的判定…………...………………………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第五章施工图的绘制……………………………………………5.1施工图绘制………..…………………………………………………………5.2 结构平面布置图……………..…………………………………………………….5.3 板的配筋图………………..…………………………………………………………5.4主、次梁的配筋图……………………………. .3课程设计体会.................................................................................... 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附录 (1)附录1 计算书手稿 (1)附录2 施工图手稿 (1)第一章 结构布置及板梁截面的选定和布置1.1结构布置因为在肋形楼盖结构中,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格和板的布置,且需注意:对承重墙、柱网和梁格布置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且柱网尺寸宜尽可能大,内柱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少设;根据设计经验,主梁的跨度一般为 5m~8 m ,次梁为 4m~6 m 。
一、设计资料某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建筑轴线及柱网平面见图14-37。
层高4.5m。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5kN/,其分项系数1.3。
楼面面层为30mm厚现制水磨石,下铺70mm厚水泥石灰焦渣,梁板下面用20mm厚石灰砂浆抹灰梁、板混凝土均采用C25级;钢筋直径≥12mm时,采用HRB335钢,直径<12mm,采用HPB235钢。
二、结构布置楼盖采用单向板肋形楼盖方案,梁板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见图14-37。
图14-37 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布置三、板的计算板厚80mm。
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取每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有关尺寸及计算简图如图14-38所示。
图14-38 板的计算简图1.荷载计算30mm现制水磨石0.65kN/ 70mm水泥焦渣14kN/×0.07m=0.98 kN/ 80mm钢筋混凝土板25kN/×0.08m=2 kN/ 20mm石灰砂浆17kN/×0.02m=0.34 kN/恒载标准值=3.97 kN/活载标准值=5.0 kN/荷载设计值p=1.2×3.97+1.3×5.0=11.26 kN/每米板宽p=11.26 kN/ 2.内力计算计算跨度板厚h=80mm,次梁b×h=200mm×450mm边跨=2600-100-120+=2420mm中间跨=2600-200=2400mm跨度差(2420—2400)/2400=0.83<10%,故板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板的弯矩计算截面位置弯矩系数M=边跨跨中×11.26×=5.99B支座×11.26×=-4.67中间跨跨中×11.26×=4.05中间C支座×11.26×=-4.05 3.配筋计算b=1000mm,h=80mm,=80-20=60mm,=11.9,=1.27,=210截面位置M(kN·m)==1-=()实配钢筋边跨跨中 5.99 0.140 0.151 51310@140,561B支座-4.67 0.109 0.116 3948/10@140460中间跨跨中①-②④-⑤轴线间4.05 0.095 0.1 3408@140,359②-④轴线间4.05×0.8 0.076 0.079 2696/8@140,281中间C支座①-②④-⑤轴线间-4.05 0.095 0.1 340 8@140,359②-④轴线间-4.05×0.80.076 0.079 269 6/8@140,281其中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
单向板配筋计算书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题目:某水电站副厂房楼盖结构设计题目类型: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结构题号:班级:水电0601姓名:李海斌学号:指导教师:王中强彭艺斌任宜春日期:2009年6月 8-14 日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2 计算书正文…………………………………………………………第一章结构布置及板梁截面的选定和布置……………………………………1.1 结构布置………………..…………………………………………………………. .11.2初步选定板、梁的截面尺寸 (2)第二章单向板的设计2.1板的荷载计算 (3)2.2板的计算跨度计算 (1)2.3板的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1第三章次梁的设计3.1次梁的荷载计算………………..………………… (1)…………………………………………3.2 次梁的内力计算………………..…………………………………………………………..………………… (1)……………………………3.4次梁的承载力计算 (3)3.4.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3.4.3 T形梁截面类型的判定………………..…………………………………………………………. .1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第四章主梁设计………………..………………4.1主梁内力的弹性理论设计 (1)……………………………………… (1)4. 2主梁的内力计算………………………………………………………………………………………4.3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4.4主梁承载能力计算……………………………………………………………………………………………4.4.3 T形梁截面类型的判定…………...………………………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第五章施工图的绘制……………………………………………5.1施工图绘制………..…………………………………………………………5.2 结构平面布置图……………..…………………………………………………….5.3 板的配筋图………………..…………………………………………………………5.4主、次梁的配筋图……………………………. .3课程设计体会…………………………………………………………………………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附录 (1)附录1 计算书手稿 (1)附录2 施工图手稿 (1)第一章 结构布置及板梁截面的选定和布置1.1结构布置因为在肋形楼盖结构中,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格和板的布置,且需注意:对承重墙、柱网和梁格布置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且柱网尺寸宜尽可能大,内柱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少设;根据设计经验,主梁的跨度一般为 5m~8 m ,次梁为 4m~6 m 。
设计单位:广东********学院混凝土单向板计算书设计人:*****审核人:*****学号:13060***班级:13***技术2班单向板设计目录一、设计资料 (1)二、板设计 (1)2.1荷载计算 (2)2.2内力计算 (3)2.3配筋计算 (3)三、次梁的计算 (4)3.1荷载计算 (5)3.2内力计算 (5)3.3配筋计算 (6)四、主梁设计 (8)4.1荷载计算 (9)4.2内力计算 (9)4.3配筋计算 (12)五、附图 (15)次梁配筋图 (15)主梁配筋图 (16)一设计资料某多层工业厂房的建筑平面图如图1.1所示,楼梯设置在旁边的附属房屋内。
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
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
楼面做法:水磨石面层(0.65mKN/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 石灰砂浆抹底。
楼面活荷载: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q k=6.0KN/m2,准永久值系数ψq=0.8。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梁内受力钢筋为HRB335级,其他钢筋为HPB300级钢筋。
试对板、次梁和主梁进行设计。
图1.1 楼盖建筑平图二板设计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力分布方法计算,取1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有关尺寸及计算简图如图2.1所示,设板厚h=80mm。
图2.1 板的计算简图2.1 荷载计算水磨石面层:0.65KN/m²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25×0.08=2KN/m²20mm石灰砂浆抹底:17×0.02=0.34KN/m²恒载标准值:g k=0.65+2+0.34=2.99KN/m²活荷载标准值:q k=6KN/m²转化为线荷载:2.99×1m=2.99KN/m 6×1m=6KN/m荷载设计值:g+q=1.2×2.99+1.3×6=11.39KN/m《荷载规范》规定:对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²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2.2 内力计算初估次梁截面尺寸:高h=l/18~l/12=6600/18~6600/12=367~550 取h=450mm宽b=h/3~h/2=450/3~450/2=150~225 取b=200mm计算跨度取净跨:边跨 l0=2300-120-100+80/2=2120mm中间跨 l0=2300-200=2100mm因跨度差(2120-2100)/2100=0.9%,在10%以内,故可按等跨计算。
一、 结构布置及板梁截面的选定和布置1.1结构布置因为在肋形楼盖结构中,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格和板的布置,且需注意:对承重墙、柱网和梁格布置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且柱网尺寸宜尽可能大,内柱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少设;根据设计经验,主梁的跨度一般为 5m~8 m ,次梁为 4m~6 m 。
而对于单向板肋形结构设计需满足板的长边比短边大于2,即21/2l l ,按照课程设计题目和以上结构设计要求及经验布置次梁和主梁如图一图一 主梁和次梁布置情况1.2初步选定板和梁的截面尺寸 1.2.1板厚度的选定根据题目要求,取板的厚度h=80mm 1.2.2次梁的截面尺寸因为次梁高度取011~1812h l ⎛⎫=⎪⎝⎭,宽度取h b ⎪⎭⎫⎝⎛=21~31,初设o l =2L =5700mm ,取h=400mm ,b=200mm1.2.3主梁截面尺寸因为主梁高度取011~148h l ⎛⎫=⎪⎝⎭,宽度取h b ⎪⎭⎫⎝⎛=21~31,初设o l =1L =6600mm ,取h=600mm ,b=250mm1.3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二图二结构平面布置图第一章单向板的设计2.1板的荷载计算2L / 1L =2.59>2为单向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其内力,对多跨连续板沿板的长边方向取1米宽的板带作为板的计算单元。
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板的厚度如前述厚度h=80mm> 1l /40=2200/40=55mm,次梁的厚度取前述初选高度h=400mm,截面宽度b=200mm板的尺寸和支承情况如图三所示。
图三 板的尺寸和支承情况2.1.1板的永久荷载的计算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0.02 ⨯ 20 = 0.4 2/KN m 80mm 厚现浇板自重: 0.08 ⨯ 25 = 2 2/KN m 15mm 厚板底抹灰 : 0.015 ⨯17 = 0.2552/KN m永久荷载标准值:k g= 0.4 + 2 + 0.255 = 2.6552/KN m线永久荷载设计值: g =1.05k g ⨯1= 1.05 ⨯ 2.655 =2.788/KN m2.1.2板的可变荷载的计算可变荷载标准值:k q = 6 2/KN m可变荷载设计值:q = 1.2 ⨯ 6 ⨯ 1 = 7.2 /KN m 每米板宽荷载设计值:2.788 /KN m + 7.2 /KN m = 9.988/KN m板上荷载具体情况及计算结果见表12.2板的计算跨度计算因为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a 不小于120mm(取a=120mm),中间支座宽度即为次梁宽度。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设计资料1.板底做20mm 厚混合砂浆,板面做35mm 厚水磨石楼面。
2.柱网尺寸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附表。
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梁采用HRB400级钢筋,板采用HPB300级钢筋。
4.该厂房无特殊要求,楼梯位于楼盖外部的相邻部分。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7.2m ,次梁的跨度为6.9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7.2/3=2.4m ,02l /01l =6.9/2.4=2.875.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 ≧2400/30=80mm ,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70mm ,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0l /18~0l /12=6900/18~6900/12=383~575mm 。
考虑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50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0l /15~0l /10=7200/15~7200/10=480~720mm ,取h=700mm 。
截面宽度取为b=400mm 。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13.板的设计3.1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 0.65kN/2m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0kN/2m 20mm 混合砂浆0.02×17=0.34kN/2m小计2.99kN/2m 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7.5kN/2m永久荷载分享系数取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2m ,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于是板的永久荷载设计值 g=2.99×1.2=3.59kN/2m 可变荷载设计值q=7.5×1.3=9.75kN/2m荷载总设计值g+q=13.34kN/2m ,近似取为g+q=14.0kN/2m3.2计算简图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次梁截面为200mm ×500mm ,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 01l =n l =2400-200/2=2300mm 中间跨 02l =n l =2400-200=2200mm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一、 结构布置及板梁截面的选定和布置1.1结构布置因为在肋形楼盖结构中,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格和板的布置,且需注意:对承重墙、柱网和梁格布置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且柱网尺寸宜尽可能大,内柱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少设;根据设计经验,主梁的跨度一般为 5m~8 m ,次梁为 4m~6 m 。
而对于单向板肋形结构设计需满足板的长边比短边大于2,即21/2l l >,按照课程设计题目和以上结构设计要求及经验布置次梁和主梁如图一图一 主梁和次梁布置情况1.2初步选定板和梁的截面尺寸 1.2.1板厚度的选定根据题目要求,取板的厚度h=80mm 1.2.2次梁的截面尺寸因为次梁高度取011~1812h l ⎛⎫= ⎪⎝⎭,宽度取h b ⎪⎭⎫⎝⎛=21~31,初设o l =2L =5700mm ,取h=400mm ,b=200mm1.2.3主梁截面尺寸因为主梁高度取011~148h l ⎛⎫= ⎪⎝⎭,宽度取h b ⎪⎭⎫⎝⎛=21~31,初设o l =1L =6600mm ,取h=600mm ,b=250mm1.3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二图二 结构平面布置图第一章 单向板的设计2.1板的荷载计算2L / 1L =2.59>2为单向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其内力,对多跨连续板沿板的长边方向取1米宽的板带作为板的计算单元。
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板的厚度如前述厚度h=80mm> 1l /40=2200/40=55mm,次梁的厚度取前述初选高度h=400mm,截面宽度b=200mm 板的尺寸和支承情况如图三所示。
图三 板的尺寸和支承情况2.1.1板的永久荷载的计算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0.02 ⨯ 20 = 0.4 2/KN m 80mm 厚现浇板自重: 0.08 ⨯ 25 = 2 2/KN m 15mm 厚板底抹灰 : 0.015 ⨯17 = 0.255 2/KN m永久荷载标准值: k g = 0.4 + 2 + 0.255 = 2.655 2/KN mll lbb a l =l l =l板:l 01= l n +h /2 和l 01= l n +a /2 取小值线永久荷载设计值: g =1.05k g ⨯1= 1.05 ⨯ 2.655 =2.788 /KN m2.1.2板的可变荷载的计算可变荷载标准值:k q = 6 2/KN m可变荷载设计值:q = 1.2 ⨯ 6 ⨯ 1 = 7.2 /KN m每米板宽荷载设计值:2.788 /KN m + 7.2 /KN m = 9.988 /KN m 板上荷载具体情况及计算结果见表1表1 板的荷载计算表 2.2板的计算跨度计算因为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a 不小于120mm(取a=120mm),中间支座宽度即为次梁宽度。
计算跨度按图三进行计算,其中,边跨: 取 201h l l n +=, 201a l l n += 两式较小值 中间跨:n l l =0 2.2.1边跨的计算201hl l n +==2.2 - 0.12 - 0.2/2 + 0.08/2 =2.02 m 201al l n +==2.2 - 0.12 - 0.2/2 + 0.12/2 =2.04 m取0l =201hl l n += = 2.02 m2.2.2中间跨度计算0l = n l = 2.2 - 0.2= 2 m边跨与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2.02-2)/2=1%<10%,故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由于其多余五跨连续板,按五跨计算内力,即计算跨度统一取01l =0l =2.02m,取1m 宽板作为计算单元, 计算简图见图四g+q=9.988/KN m 图四 板的荷载计算简图2.2.3连续板各界面的弯矩计算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各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系数α值按图五采用,各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按式20)(l q g M +=α计算, 而板一般均能满足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要求,所以只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计算B 支座负弯矩时,计算跨度取相邻两跨的较大值。
板的弯矩计算见表2图五 板的各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系数α值表2 板的弯矩计算表2.3板的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和配筋计算因为对于板取1m 宽计算,即b=1000mm ;而b=80mm ,0h =h-20=60mm ,d γ=1.2,对于20c 混凝土,c f =10 2/mm N ,I 级钢筋,y f =2102/mm N ,而中间区格中间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由于拱效应,弯矩有所降低,故M 2、M 3及M C 应降低20%各截面计算过程见表3 ,min ρ=0.15%(见教材附录四表3),As 查教材附录三表2。
表3板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第三章次梁的设计3.1次梁的荷载计算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设计次梁,根据厂房的实际情况,对于楼盖的次梁和主梁上的可变荷载都不考虑其从属面积的荷载折减。
永久荷载包括:板传来的恒荷载、次梁自重和次梁底及两侧的粉刷重量;可变荷载仅考虑板传来的楼面活荷载。
前述已取主梁的梁高=600mm,梁宽b=250mm,次梁及有关尺寸和支承情况如图六图六:次梁的有关尺寸和支承情况3.1.1次梁的永久荷载设计值计算由前述荷载计算已知板传荷载: 2.788 ⨯ 2.2 = 6.134 /KN m 次梁传来荷载: 1.05 ⨯ 25 ⨯0.2 ⨯ (0.4-0.08) = 1.68 /KN m 梁侧及地面抹灰:1.05⨯17⨯0.015⨯0.2+1.05⨯17⨯0.015⨯(0.4-0.08) KN m⨯2=0.25/次梁承受永久荷载设计值:6.134 + 1.68 + 0.25 = 8.064 /KN m3.1.2次梁承受可变荷载设计值g=7.2 ⨯ 2.2 = 15.84 /KN m3.1.3次梁承受荷载设计值g+q=8.064 /KN m + 15.84 /KN m = 23.904 /KN m为了方面查阅和检验计算和主梁的设计和主梁荷载计算,现将次梁荷载的具体计算情况及结果列于表4表4:次梁的荷载计算表3.2 次梁的内力计算取梁掀入墙壁距离为a=240mm 3.2.1次梁边跨计算n l =5.7-0.12-0.25/2=5.455m /2n l a +=5.455+0.24/2=5.575m 0.025n n l l +=1.025⨯5.455=5.591m>5.575m 故 取 01l =/2n l a +=5.575m 3.2.2次梁中间跨计算 0l =n l =5.7-0.25=5.45m边跨与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5.575-5.45)/5.45=2.3%<10% 故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计算简图如图七:图七:次梁的计算简图3.3.3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由于次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各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系数αmp 值按图5及表八采用,各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按式20()mp M g q l α=+计算,具体计算结果见表5:表5: 次梁的弯矩系数及弯矩计算表注:为了保证结构在支座两侧不致发生破坏,保证结构的安全,在B 支座处计算跨度取大值计算弯矩。
而次梁各支座截面的剪力系数αvb 值按表九采用,剪力按式()vb n V g q l α=+计算,具体计算结果见表6:表6 次梁的剪力系数及计算表3.4次梁的承载力计算因为支座承受负弯矩,翼缘位于受拉区,故按矩形截面进行设计;而跨中翼缘位于受压区,则按T 形截面计算,翼缘计算宽度按教材<<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第二版表3-3进行计算。
3.4.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对于矩形截面配筋,'20d s c fMf b hγα=,而对于T 形截面,'''020()()d c f f f s c M f b b h h h f bh γα---=,1ξ=又20c 混凝土,c f =102/mmN ,Ⅱ级钢筋,y f =3102/mmN ,一类环境,取a=35mm,梁高h=400mm,0h =400-35=365mm, 翼缘厚度'f h =80mm 。
3.4.2翼缘计算宽度的计算对于T 形梁截面计算,翼缘计算宽度为:边跨:'f b =3l =5.575/3=1.858<n b s +=200+2000=2200mm=2.2m 中间跨 :'f b =03l=5.45/3=1.82m3.4.3 T 形梁截面类型的判定对边跨: '''0[()]2f d c ffh f b h h γ-=[10⨯1858⨯80⨯(365-80/2)]⨯310-/1.2=402.57KN m ⋅>67.541KN m ⋅对中跨:'''0[()]2f d c f f h f b h h γ-=[10⨯1820⨯80⨯(365-80/2)]⨯310-/1.2=394.33KN m ⋅>52.554KN m ⋅故,对于所有T 形截面都按第一类情况计算,,即计算同计算高度为'f b 的矩形,钢筋截面积0c S yf bh A f ξ=3.4.4次梁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及结果见表7。
表7: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3.4.5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因为该副厂房属于3级建筑物,结构安全系数0γ=1.0,设计状况为正常运行状况,ϕ=1.0,混凝土结构系数d γ=1.2。
截面尺寸验算:w h =0h =400-35=365mm wh b=365/200=1.825<4.0 由前述计算已知,在第一内支座处剪力最大,配置腹筋若以其为控制要求,如果它满足抗剪要求,那么其他支座处也满足。
现对第一内支座lB Q 进行计算配置箍筋:对第一内支座lB Q 而言, 前述已知:00.25c f bh =182.5 KN m ⋅> d V γ=1.2 ⨯78.166=93.8KN m ⋅,满足抗剪要求;c V =00.07c f bh =51.1KN m ⋅<d V γ=1.2⨯78.166=93.8KN m ⋅,由计算确定腹筋。
初选双肢箍筋 6.5@200φ,即SV A =66.42mm ,S=200mm ,查《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第三版表4-1得max S =250>200,初选满足要求。
01.25SVsv yvA V f h S==1.25⨯210⨯66.4/200⨯365⨯310-=31.81KN cs c sv V V V =+=51.1+31.81=82.91KN>d V γ=70.35KNsvsv A bsρ==66.4/(200⨯200)=0.17%>min ρ=0.12% ,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