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4.2 第1课时 直接提公因式因式分解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013.50 KB
- 文档页数:3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42《提公因式法》优质教案XXX《提公因式法》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多项式公因式的意义;初步学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找公因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类比推理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时,先让学生自己找公因式,然后大家讨论结果的正确性,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教学重点:能观察出多项式的公因式,并根据分配律把公因式提出来.教学难点:让学生识别多项式的公因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解因式的概念:2、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有什么关系吗?学生回忆回答: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是互逆运算.3、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问题严重,有3队青年志愿者向沙漠宣战,组织了一次植物造林活动.每队都种树37行,其中一队种树102列,二队种树93列,三队种树105列,完成这次植树活动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阐发题意,列出算式:37×102+37×93+37×105提出问题:有没有简便的运算?学生讨论分析,找出简便的方法并计算:共同的因数3737×102+37×93+37×105=37×(102+93+105)=37×300=(棵)想一想:如果m·a+m·b+m·c进行因式分解能用这种方法吗?分析:这个算式也有共同的因数m,所以可用此方法因式分解m·a+m·b+m·c=m (a+b+c)这种方法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提公因式法2、新课研究(一)探究提公因式法的界说1、做一做:多项式ma+mb+m有共同的因式m,多项式ab+bc各项都含有不异的因式吗?多项式3x2+x呢?多项式mb2+nb-b呢?测验考试将这几个多项式划分写成几个因式的乘积,并与同伴交换.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如下:ab+bc:不异的因式是b;ab+bc=b(a+c)3x2+x:相同的因式是x;3x2+x=x(3x+1)mb2+nb-b:不异的因式是b;mb2+nb-b=b(m+n+1)分析:以上多项式的特点是都有共同的因式归纳: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2、议一议:(1)多项式2x2+6x3中各项的公因式是什么?(2)你能尝试将多项式2x2+6x3因式分解吗?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分析,找出公因式:两项都有系数,系数应是2,是2与6的最大公约数.两项都有含有不异的字母x,x的指数是2与3,应取字母的最低次幂.以是,多项式2x2+6x3中各项的公因式是2x2 据此由学生自主完成第二问的问题:2x2+6x3=2x2(1+2x)以长进行的因式分化,都是应用的提公因式法,你能总结提公因式法的界说吗?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假如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末就能够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方式.这种因式分化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引导学生总结出找公因式的普通步骤:首先:找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如2和6的最大公约数是2;其次:找各项中含有的不异的字母,不异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二)例题解析例1、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3x+6;(2)7x2-x;(3)8a3b2-12ab3c+abc;(4)-24x3-12x2+28x.分析:首先要找出各项的公因式,然后再提取出来.学生自主完成,解题过程:解:(1)3x +x3=x⋅3+x⋅x2=x(3+x2);(2)7x3-x2=7x2⋅x-7x2⋅3=7x2(x-3)(3)8a3b2-12ab3c+ab=ab⋅8a2b-ab⋅12b2c+ab⋅1=ab(8a2b-12b2c+1);(4)- 24x3+12x2-28x=-(24x3-12x2+28x)=-(4x⋅6x2-4x⋅3x+4x⋅7)=-4x(6x2-3x+7)按照以上的做题进程。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第4.2节《提公因式教法》说课一、说课标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四章《提公因式法(1)》的教学内容在课程标准的“数与代数”的一级主题中的“数与式”的二级主题下的“整式与分式”中,下表中红色字表示。
解读如下:1.经历探索多项式各项公因式的过程,并在具体问题中,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2.会确定多项式提公因式后剩余的因式,进一步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
定多项式提公因式后剩余的因式是《提公因式法》得难点,这里涉及到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侧重这方面的讲解和巩固。
二、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四章第二节《提公因式法》的第一课时。
学习分解因式一是为解高次方程作准备,二是学习对于代数式变形的能力,从中体会分解的思想、逆向思考的作用。
它不仅是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
本章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运算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事实上,它是整式乘法的逆向运用,与整式乘法运算有密切的联系。
分解因式的变形不仅体现了“化归”的思想,而且也是后续——分式化简、解方程、恒等变形等学习的基础。
分解因式这一章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 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初二学生对整式的运算比较熟悉,对互逆过程也有一定的感知。
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能通过观察、类比等手段,寻求因式分解与因数分解之间的关系,这为今天的深入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所以本节课中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
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如何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学生有了上一节课的活动基础,由于本节课采用的活动方法与上节课很相似,依然是观察、对比等,学生对于这些活动方法较熟悉,有较好的活动经验.可能存在的障碍:学生在提出多项式的公因式后,在对另外一个因式的确定上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漏项、粗心导致的错误等。
《提公因式法》1.多项式8x3y2-12xy3z的公因式是_________.2.多项式-6ab2+18a2b2-12a3b2c的公因式是()A.-6ab2c B.-ab2 C.-6ab2 D.-6a3b2c3.下列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正确的是()A.12abc-9a2b2=3abc(4-3ab) B.3x2y-3xy+6y=3y(x2-x+2y)C.-a2+ab-ac=-a(a-b+c) D.x2y+5xy-y=y(x2+5x)4.下列多项式应提取公因式5a2b的是()A.15a2b-20a2b2 B.30a2b3-15ab4-10a3b2C.10a2b-20a2b3+50a4b D.5a2b4-10a3b3+15a4b25.下列因式分解不正确的是()A.-2ab2+4a2b=2ab(-b+2a) B.3m(a-b)-9n(b-a)=3(a-b)(m+3n)C.-5ab+15a2bx+25ab3y=-5ab(-3ax-5b2y) D.3ay2-6ay-3a=3a(y2-2y-1)6.多项式m(n-2)-m2(2-n)因式分解等于()A.(n-2)(m+m2) B.(n-2)(m-m2)C.m(n-2)(m+1) D.m(n-2)(m-1)7.将多项式a(x-y)+2by-2bx分解因式,正确的结果是()A.(x-y)(-a+2b) B.(x-y)(a+2b)C.(x-y)(a-2b) D.-(x-y)(a+2b)8.多项式-2a n-1-4a n+1的公因式是M,则M等于()A.2a n-1 B.-2a n C.-2a n-1 D.-2a n+1一、填空题1、把下列各多项式的公因式填写在横线上.(1)x2-5xy _________ (2)-3m2+12mn _________(3)12b3-8b2+4b _________ (4)-4a3b2-12ab3 __________2、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多项式,使等式成立.(1)-4ab-4b=-4b()(2)8x2y-12xy3=4xy()(3)9m3+27m2=()(m+3)(4)-15p4-25p3q=()(3p+5q)(5)2a3b-4a2b2+2ab3=2ab()二、选择题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m(a+b)=ma+mbB、x2+3x-4=x(x+3)-4C 、x 2-25=(x +5)(x -5)D 、(x +1)(x +2)=x 2+3x +22、下列各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 、8a 2b 3c =2a 2·2b 3·2cB 、x 2y +xy 2+xy =xy (x +y )C 、(x -y )2=x 2-2xy +y 2D 、3x 3+27x =3x (x 2+9)3、下列各式因式分解错误的是( )A 、8xyz -6x 2y 2=2xy (4z -3xy )B 、3x 2-6xy +x =3x (x -2y )C 、a 2b 2-41ab 3=41ab 2(4a -b ) D 、-a 2+ab -ac =-a (a -b +c ) 4、多项式-6a 3b 2-3a 2b 2+12a 2b 3因式分解时,应提取的公因式是( )A 、3abB 、3a 2b 2C 、-3a 2bD 、-3a 2b 25、把下列各多项式分解因式时,应提取公因式2x 2y 2的是( ) A 、2x 2y 2-4x 3y B 、4x 2y 2-6x 3y 3+3x 4y 4C 、6x 3y 2+4x 2y 3-2x 3y 3D 、x 2y 4-x 4y 2+x 3y 3三、解答题1、已知a +b =2,ab =-3,求代数式2a 3b +2ab 3的值.2、如果哥哥和弟弟的年龄分别为x 岁,y 岁,且x 2+xy =99,求出哥哥、弟弟的年龄.3、求证:257-512能被120整除.4、已知x 2+x +1=0,求代数式x 2006+x 2005+x 2004+…+x 2+x +1的值.。
4.2 提公因式法
第1课时直接提公因式因式分解
1.理解公因式的概念,能熟练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2.掌握用直接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重点)
一、情境导入
小华家买了一套新房,装修时打算在三室两厅的地面上贴相同规格的地板砖,为此小华的父亲要求小华测算出三室两厅的地面总面积.小华发现三室两厅的地面宽度相同,都是a 米,大厅长度为c米,三室长度均为d 米,其中a=3.6,b=5.6,c=2.8,d=4.2,那么怎样计算总面积比较简便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确定公因式
多项式6ab2c-3a2bc+12a2b2中各项的公因式是( )
A.abc B.3a2b2C.3a2b2c D.3ab
解析:系数的最大公约数是3,相同字母的最低指数次幂是ab,可知公因式为3ab.故选D.
方法总结:确定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可概括为三“定”:(1)定系数,即确定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2)定字母,即确定各项的相同字母因式(或相同多项式因式);(3)定指数,即各项相同字母因式(或相同多项式因式)的指数的最低次幂.
探究点二: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
【类型一】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
(1)8a3b2+12ab3c;
(2)2a(b+c)-3(b+c);
(3)(a+b)(a-b)-a-b.
解析:将原式各项提取公因式即
可得到结果.
解:(1)原式=4ab2(2a2+3bc);
(2)原式=(2a-3)(b+c);
(3)原式=(a+b)(a-b-1).
方法总结:提公因式法的基本步
骤:(1)找出公因式;(2)提公因式并确
定另一个因式.
【类型二】用因式分解简化运算
计算:
(1)39×37-13×91;
(2)29×20.15+72×20.15+
13×20.15-20.15×14.
解析:(1)首先提取公因式13,进
而求出即可;(2)首先提取公因式20.15,
进而求出即可.
解:(1)39×37-13×91=3×13×
37-13×91=13×(3×37-91)=
13×20=260;
(2)29×20.15+72×20.15+
13×20.15-20.15×14=20.15×(29+72
+13-14)=2015.
方法总结:在计算求值时,若式
子各项都含有公因式,用提取公因式
的方法可使运算简便.
三、板书设计
1.公因式
多项式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
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2.提公因式法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
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
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
法.
本节中要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
间,然后引入稍有层次的例题,让学
生进一步感受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
是逆过程,从而可用整式的乘法检查
错误.本节课在对例题的探究上,提
倡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发挥群体的力量,以此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