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这件小事(恋爱观主题班会ppt)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5.63 MB
- 文档页数:23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九月主题班会时间:2013年3月10日地点:翰院416参加人员:2012级戏美二班全体同学主讲人:郭娟主要目的:1.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处理爱情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对待恋爱,要正确处理恋爱挫折,端正恋爱动机。
2.通过看录像、阅读材料、讨论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和奉献, 恋爱要严肃认真、感情专一。
3.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可以真正的了解正确的恋爱观,体会作为大学生要怎样正确处理恋爱中发生的问题,了解恋爱的特征。
主要内容:开场:人生的诱惑太多,特别是生活在这个花花世界里,若分辨不清是非,很易让自己迷失。
我们在恋爱交往过程中,开始或许你会感到特别地激动、甜蜜、窃喜,同时也许开始变得有些不安、慌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感情也会有新的认识和要求。
内容:树立正确恋爱观要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呢?所谓恋爱观是指对待配偶和爱情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在恋爱问题上的反映。
男女双方共同培养美好爱情的过程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并以此来调节和制约恋爱中的行为和各种关系。
对于大学生而言,我们提倡树立科学的恋爱观,它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要正确对待恋爱。
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两者之间的关系。
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因为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
学业高于爱情,主张学业为主,不宜过早地恋爱。
但也不要认为爱情是学业的绊脚石,处理得好的话,爱情也能对学业起到催化作用。
2、要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1)正视现实,失恋之苦在于一个“恋”字,爱情是双向、相互的,以双方的爱情为基础,失去任何一方,爱情就会失去了平衡,恋爱即告终止。
这时失恋的一方无论对另一方爱得有多深,都是不现实的了,作为有理智的大学生应该正视这一现实。
(2)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
这样作有助于你理解对方终止爱情的原因,有助于你接受失恋这一痛苦的现实并及早走出失恋的阴影。
初恋这件小事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初恋的心理特点,理解其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2. 使学生掌握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在初恋中的相处之道。
3. 帮助学生认识情感与道德规范,培养健康的恋爱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在恋爱中保持理智。
2. 提高学生沟通技巧,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3. 培养学生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恋爱中的挫折和困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认识到恋爱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3.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珍惜青春,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本课程针对青春期学生特点,结合初恋这件小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恋爱关系,培养其独立思考、沟通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恋爱中保持理智,遵循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1. 理解青春期心理特点:分析青春期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探讨初恋心理特点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参考教材第二章“青春期心理发展”相关内容。
2.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讲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探讨如何在初恋中建立和谐关系。
结合教材第四章“人际沟通”相关内容。
3. 情感与道德规范:阐述恋爱中的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参考教材第六章“情感与道德”相关内容。
4. 恋爱观教育:分析不同恋爱观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
参考教材第五章“恋爱与性教育”相关内容。
5. 沟通技巧与情绪调节:教授有效沟通的技巧,培养学生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结合教材第七章“情绪管理与沟通技巧”相关内容。
6. 案例分析与讨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初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课时:理解青春期心理特点,导入课程主题;第2课时: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习人际沟通原则;第3课时:情感与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第4课时:恋爱观教育,探讨健康的恋爱观;第5课时:沟通技巧与情绪调节,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第6课时: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