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 媒体与传播专业 国际本科课程全方案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方向介绍(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传播学专业()1.理论传播学方向在经济、社会日益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传播学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
本研究方向在传播学学术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该学术体系的基础理论。
本研究方向的特点是在从传播历史发展入手研究传播活动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侧重于研究代表传播发展方向的,以广播电视、互联网为主体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
传播学所具有的跨学科特征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综合与多元。
宏观上,本方向研究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把握传播活动的过程、机理和效果等的基本规律,从新的学术角度,用新的研究方法探讨、开拓传统学术领域;微观上,本研究方向结合我国传播业,尤其是广播电视业、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实践,研究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传播的手段、受众、改革等重大问题。
本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各级各类传播媒体、政府相关机构、企事业宣传或公关部门等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学生理论、科研及教学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学生将形成宽厚的人文及社会科学基础,全面掌握传播学原理、理论框架和实践技能,具备对传播现象、媒介实践的批判及反思能力,成为具有现代传播理论素养、适应当前信息传播业以及媒介研究、教育领域实际需要的专业化的应用人才。
2.应用传播学方向(1)媒介经营管理是一级学科“新闻学与传播学”、二级学科“传播学”之下的研究方向。
媒介经营管理主要研究大众传媒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规律,作为新兴的交叉型学科研究,研究范围主要体现了新闻传播学和管理学、经济学的交叉和融合。
本研究方向为应用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宏观层面的媒介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制的研究、媒介发展战略研究,中微观层面的媒介策划、媒介品牌、媒介营销等研究。
本研究方向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新闻传播学和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主要运用对比研究法,对比国外传媒集团先进的媒介运营模式;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研究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传媒经营管理案例;运用实地考察法,让学生深入传媒一线参与实践;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法,对媒介市场的描述要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去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班2017招生常见问题解答店铺高考网为大家提供中国传媒大学国际班2017招生常见问题解答,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中国传媒大学国际班2017招生常见问题解答中国传媒大学美加英澳国际本科(预科)课程,经全新打造以模块式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课程。
课程为国内+国外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即由国内培训和国外课程学习两个阶段组成。
学生首先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全日制学习一年(1+3、1+4留学预科),完成国内课程且雅思成绩符合海外大学录取标准,进入海外合作大学继续学习,完成国外学业后获得国外大学颁发的本科或硕士学位。
中国传媒大学美加英澳国际本科(留学预科)项目自2007年开办以来,已有近500名学生由此踏上了海外求学之路,升入美国华盛顿大学、旧金山艺术大学、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伦敦艺术大学等海外名校深造。
项目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优质的海外大学资源,获得了家长和学生们的认可。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1+3 、1+4留学预科 学习模式中国传媒大学学习一年+英国、澳洲三年或者美国、加拿大四年 = 海外大学本科学位一、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本科项目招生计划专业方向海外就读专业 学习模式 招生人数 媒体与传播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大众传媒、广告与营销、媒体管理、摄影、影视制作、影视表演、时尚品牌管理、音乐制作等 1+4 美国、加拿大留学预科 1+3 英国、澳洲留学预科班 45 艺术与设计 Art and Design动漫设计、插图设计、电影与视觉效果、数字媒体艺术、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等 45 金融与营销 国际金融、国际会计、国际关系学、人力资源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赛事30Finance and Marketing和体育管理等莱斯特大学定向班新闻学、 媒体与传播、电影研究和视觉艺术 1+3 留学预科 15音乐学 Music音乐学、音乐表演、流行音乐学、音乐产业与管理、音乐教育、作曲等 1+3 留学预科15 二:项目优势中国传媒大学官方项目,规范办学多重保障依托中国传媒大学优秀师资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由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官方承办,全面负责课程师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
传播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一、引言传播学专业是一门涵盖广泛知识领域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传媒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为了满足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需求,传播学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传播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
二、核心课程以下是传播学专业本科的核心课程设置:1.传播学概论:介绍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传播学领域的整体把握能力。
2.媒介与社会:探讨媒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涵盖传媒与文化、传媒与政治等重要议题。
3.媒体与社交网络:研究媒体与社交网络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对新媒体时代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传播与社会变迁:分析传播对社会变迁的驱动作用,探讨传播对社会变革的影响机制。
5.新闻与传媒伦理:讨论新闻与传媒行业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培养学生在职业实践中的道德素养。
三、选修课程除了核心课程,传播学专业本科还设置了一系列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向:1.媒体管理与经营:介绍媒体机构的管理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在媒体行业中的经营和管理能力。
2.媒介与文化传播:探索媒介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播现象。
3.媒体创意与设计:培养学生丰富的创意思维和视觉设计能力,适应当代传媒创意产业的需求。
4.媒介运营与营销:重点培养学生在媒介运营和营销方面的专业能力,适应传媒行业的市场需求。
5.公共关系与品牌传播:研究公共关系和品牌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在公共关系领域的专业素养。
四、实践教学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传播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还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1.实习:学生在媒体机构进行实地实习,与业界专业人士互动,提升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2.案例分析:通过对真实案例的研究和分析,使学生对传播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更深入的理解。
3.项目设计: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过程,锻炼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4.制作实训:学生学习媒体制作技巧,独立完成多种媒体产品的制作,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国际传播专业本科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信息的流动愈发迅速和广泛,国际传播专业本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这个专业为培养适应国际传播领域需求的专业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传播专业本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全球视野以及熟练运用多种传播手段的能力。
首先,学生需要深入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这是进行有效国际传播的关键。
通过学习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需求和心理,从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传播策略。
在课程设置上,国际传播专业本科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学科内容。
新闻学、传播学的基础理论是必不可少的,这为学生构建了传播知识的框架。
同时,还包括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等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国际事务中的各种力量和因素,从而能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准确把握传播的方向和重点。
此外,语言类课程也是重中之重,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能够流利地进行听说读写,是进行国际传播的基本要求。
实践教学在国际传播专业本科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学生有机会参与各种模拟项目和实际案例的分析,例如模拟国际新闻报道、策划国际公关活动等。
通过这些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还能够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国际传播专业本科的学生在毕业后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他们可以选择进入新闻媒体行业,成为驻外记者、国际新闻编辑等,为公众传递世界各地的重要信息。
也可以投身于公关公司,为企业的国际形象塑造和传播出谋划策。
此外,政府部门、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也是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
然而,国际传播专业本科的学习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相互交织,要准确把握传播的时机和内容并非易事。
其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道德标准存在差异,在进行国际传播时需要谨慎遵守,避免触碰红线。
再者,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与传播专业国际本科课程全方案介绍原文来源:中国传媒大学美英澳国际本科合作项目官方网站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
中国传媒大学以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出版、网络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研究。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直属学院、社会教育培训项目的唯一主管和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秉承“立足传媒、服务社会、放眼世界”的办学理念,整合全校各学院的优势教育教学资源,依托强大的学科专业、师资和教育科研优势,成功开设了一系列面向行业的高端培训项目。
为了满足众多高中生希望在传媒和艺术领域学习深造的愿望,学院与美国、英国、澳洲知名大学合作,联合培养传媒、艺术领域的国际型人才,为渴望深造的中国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际本科合作项目自2007年开办以来,已有数百多名学生由此踏上了海外求学之路,升入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澳洲莫纳什大学、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等海外名校深造。
传媒产业是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中国传媒产业在当今信息高度密集、高速更新的时代呈现出集团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中国对具有国际背景的传媒人才的渴求更甚于以往。
选择1+3/1+4模式的学生,完成国内第一学年的课程后直接入读海外大学一年级课程。
选择2+2 模式的学生,完成国内两个学年的课程后直接入读海外大学二年级课程,也可以2+2+1 完成本硕连读课程。
学生海外就读专业包括大众传媒、媒体制作、新闻学、广告与营销传媒、媒体管理摄影等。
其中新闻学专业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高,广告学、媒体制作、大众传媒等专业是中国学生比较喜欢的专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在传统媒体单位(报纸、影视制作、电视等)、新媒体机构(网络、移动通讯)、媒体研究公司、媒体管理机构、广告公司和政府机构从事品牌管理、公共关系、编辑、创意、企划策划和行业研究等工作。
国际新闻与传播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们这个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啊,就是要把大家培养成那种在国际舞台上能说会道、啥都懂的传媒小能手。
目标就是让同学们既了解国际大事,又能把这些事儿用各种方式(文字、图片、视频啥的)传播出去,让全世界的人都能明白。
简单说,就是要培养出有国际视野、精通传播技能的全能型人才。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呢,一般就是四年啦,就像一场四年的冒险之旅。
只要你在这四年里按照咱们的计划好好走,学分修够了,就能拿到文学学士学位这个小奖励。
三、课程设置。
# (一)通识教育课程。
1. 思想政治类。
2. 外语类。
咱们这可是国际新闻与传播,外语就像你的翅膀。
英语那肯定得好好学,从基础的语法、词汇到高级的听说读写,都得拿下。
要是你还有余力,学个小语种,像法语、西班牙语或者阿拉伯语,那就更酷了,就像给你的翅膀又加了彩色的羽毛,能让你在国际交流的天空飞得更高更远。
3. 计算机类。
在这个数字时代,不会计算机就像战士上战场没带武器。
从基本的办公软件到多媒体制作软件,都得玩转。
你得学会用电脑来写新闻稿、剪辑视频、制作炫酷的传播内容,这可是必备技能哦。
# (二)专业基础课程。
1. 新闻学概论。
这是咱们专业的地基课。
它就像一张地图,告诉你新闻是个啥,新闻行业是怎么运转的。
从新闻的定义、新闻价值到新闻的传播规律,都在这门课里。
学完这门课,你就对新闻这个神秘的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
2. 传播学概论。
传播学就更有意思了,它就像一个魔法盒,里面装满了各种关于信息传播的奥秘。
你会知道信息是怎么在人群中跑来跑去的,为啥有些消息传播得快,有些就不行。
像什么传播模式、传播效果之类的概念,都能让你大开眼界,感觉自己像是掌握了信息传播的密码。
3. 中外新闻史。
这门课就像是时光机,带你穿梭在新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
从古代的新闻传播方式,到现代新闻业的兴起,再到不同国家新闻发展的独特历程。
你会发现原来新闻的发展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剧,里面有好多传奇的故事和伟大的新闻人。
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什么引言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是一门涵盖新闻学、传播学和国际关系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专业。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背景下,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不仅着眼于传统新闻报道技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全球视野和复杂环境下的新闻素养。
本文将探讨在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中学到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1. 新闻传播理论学习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首要任务是掌握与新闻传播相关的理论框架。
这些理论包括传播理论、媒介效果理论、新闻价值理论等。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学生能够理解新闻传播的运作机制,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读国际新闻事件。
2. 跨文化沟通能力在国际新闻与传播领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
因此,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跨文化沟通的理论和实践技巧。
这包括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学习适应和尊重他人的文化,以及掌握使用不同媒介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技巧。
3. 新闻素养和伦理作为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具备良好的新闻素养和伦理观念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学习新闻报道的原则和规范,培养客观、公正和负责任的新闻态度。
此外,学生还应了解媒体行业的伦理道德标准,并在实践中秉持高尚的职业道德。
4. 多媒体技能随着科技的发展,新闻报道逐渐从传统的纸媒转向了多媒体平台。
在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中,学生需要学习使用各种多媒体工具和技术,如摄影、摄像、音频和视频编辑等。
通过掌握这些技能,学生可以更好地与读者和观众进行互动,并提供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报道。
5. 全球视野与国际关系在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中,学习全球视野和国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需要了解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传播形势。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国际新闻事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不同文化和观点的宽容和理解。
结论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不仅仅是学习如何报道新闻,更注重培养学生全球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新闻素养。
通过学习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学生可以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宽广视野和负责任态度的国际传媒人才。
传媒专业 alevel课程搭配目前,传媒专业已经成为许多学生渴望就读的专业之一。
因为传媒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面广阔,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当代社会的媒体现象,并掌握各种传播技能。
在选择传媒专业时,许多学生受益于 A-level 课程的专业搭配,从而为未来的大学学习和职业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传媒专业 A-level 课程搭配的相关内容。
一、传媒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前景1. 传媒专业的定义和相关领域传媒专业主要涉及新闻、广告、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影视制作等领域,学生将学习新闻写作、广告设计、影视制作技术等相关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传媒行业做好准备。
2. 传媒专业的就业前景随着社会对传媒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传媒专业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他们可以在新闻媒体、广告公司、公关机构、影视公司等领域找到工作,也可以从事自媒体运营、活动策划、市场营销等工作。
二、A-level 课程对传媒专业的辅助作用1. 英语英语作为国际传媒交流的主要语言,是传媒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能力之一。
在A-level 课程中,学生将接受系统的英语培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今后传媒行业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2. 媒体研究媒体研究是传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学生将深入了解传媒领域的概念、理论和现状,对新闻报道、广告制作、影视剧创作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 艺术和设计在 A-level 课程中,学生将接受艺术和设计方面的培训,学习绘画、摄影、设计等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广告设计、影视制作等工作做好准备。
4. 数学和统计学传媒工作涉及大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学和统计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 社会学在 A-level 社会学课程中,学生将深入了解社会结构、文化现象、传播规律等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的媒体现象,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简介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新闻与传媒人才的本科专业。
通过系统学习与训练,学生将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和国际关系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国际事务,具备全球化背景下从事新闻与传播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素养。
课程设置平台课程1.新闻学基础:介绍新闻工作的基本原理、伦理道德以及新闻报道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建立新闻观念和思维模式。
2.传播学概论:探讨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对传播现象的分析能力和理解力。
3.国际关系导论:介绍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国际政治经济等相关知识,为学生深入了解国际事务打下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1.国际新闻报道:培养学生进行国际新闻报道的能力,包括新闻采访技巧、国际新闻写作和报道策划等。
2.跨文化传播研究: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现象,帮助学生了解跨文化传播的挑战和机遇。
3.新闻伦理与职业规范:探讨新闻行业的伦理准则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正确的新闻职业操守和道德观念。
4.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研究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公共外交的战略与策略。
选修课程1.数字新闻传播:学习数字化时代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新闻报道的能力。
2.媒体与国际关系:研究媒体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和作用,探讨如何通过媒体传播进行国际事务宣传。
3.新闻摄影与视频制作:培养学生新闻摄影和视频制作的技术与艺术能力,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与效果。
4.新闻评论与分析:培养学生对新闻事件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提升自己的评论与撰文水平。
实践环节1.新闻实习:学生在新闻机构、媒体公司等实习,接触实际新闻工作,锻炼专业能力和实践技巧。
2.国际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与国外学生和媒体从业者进行学术、文化和职业交流。
3.毕业实践项目:学生进行独立研究或实践项目,以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职业发展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新闻机构、媒体公司、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领域的工作,例如国际记者、新闻编辑、传媒顾问、公关经理等。
你外语系英语专业(国际传播方向)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中英文名称和专业代码英语专业 English 专业代码: 050201二、学科门类和授予学位类别英国语言文学,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三、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掌握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基本专业知识与技能和一定的经济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能够应用中英文在国际新闻传播等领域胜任经济新闻采编、编译、节目主持、英语教学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
毕业适用单位为国内外各类新闻媒体、各级对外宣传部门、外事部门和企业单位等。
培养要求:1.英语语音、语调正确,词法、句法、章法规范。
认知15,000左右的词汇,熟练掌握5000个左右的常用词和短语,能流利运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能够做到通顺流畅;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经济新闻与文化传播的口笔译、英语广播及电视节目的播音与主持工作;2.能听懂英语广播新闻报道及各种经济新闻报道,能够正确、流利地运用英语从事国际经济新闻传播领域的相关工作;3.能阅读英文报刊杂志上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业报道,能阅读英文原著文献;了解英语国家的经济文化,能恰当处理各种经济新闻及文化传播业务,能参与各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4.掌握国际传播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和一定的经济专业知识,能用英语进行采访、经济新闻采编,能够迅速、准确地完成英语经济新闻稿件的撰写、编译以及文化交流活动。
四、学制四年五、毕业合格标准及学分要求(一)毕业学分要求最低总学分:178学分其中:必修课111学分选修课最低学分:42学分实践环节:25学分(二)获得学士学位除满足学校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外,英语必须通过国家专业四级或大学英语六级。
六、教学计划进程表英语专业(国际传播方向)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2007)七、课程结构分析表表一英语(国际传播方向)专业毕业生应修学分参考表表二课程结构分析表表三英语专业(国际传播方向)课程结构表八、学生选课指导外语系英语专业学生经过前两年四个学期基础学习后,从第三年的第五学期开始,外语系提供两个方向供选择:国际商务和国际传播。
传播与策划专业课程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媒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传播与策划专业应运而生。
这个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传播能力和策划能力的高素质传媒人才。
本文将介绍传播与策划专业的课程设置,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个专业。
一、专业课程概述传播与策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媒介与传播、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市场营销、商业策划、数字营销、品牌管理等。
这些课程涵盖了传媒行业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专业知识。
1、媒介与传播媒介与传播是传播与策划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媒介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传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媒介的特点和传播的规律,掌握媒介与传播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传播学传播学是传播与策划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介绍传播的理论、模式和效果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学习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传播效果评估的方法和技巧,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3、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学是传播与策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介绍公共关系的概念、原则、策略和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学习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技巧,掌握公共关系的实践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4、广告学广告学是传播与策划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介绍广告的概念、类型、策略和效果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学习广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广告的策略和技巧,掌握广告的实践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5、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传播与策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介绍市场营销的概念、原则、策略和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学习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技巧,掌握市场营销的实践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6、商业策划商业策划是传播与策划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介绍商业策划的概念、原则、策略和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本科
中国传媒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传媒学校之一,也是中国学术界对国际传媒教育的代表,一直以来在中国的教育界内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中国传媒大学推出了一系列的国际本科课程,受到了国内外的很多学生的青睐。
中国传媒大学的国际本科课程涵盖了多学科领域,包括新闻传播学、媒介管理学、传播艺术学等等。
这些课程都以国际化的视角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国际传媒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更好地理解全球传播文化的丰富多样性,深入探讨日益发展的新媒体技术,以及全球化时代中新闻传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等。
这些课程内容不仅涉及传播学原理,而且也融入了国际文化交流的视角,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文化认知,扩展了他们的“视野”,提升了他们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参与能力。
此外,中国传媒大学的国际本科课程还引进了许多的外籍教师,来给学生提供外国传播文化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由于外籍教师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学生可以在现场直接实践和学习新闻报道、媒体分析、多媒体制作等多个国际传媒领域的实际技能,让他们的国际视野得到更深层次的锻炼。
最后,中国传媒大学的国际本科课程还可以帮助学生以德育的价值观去认识新闻业务,同时要求学生关注新闻事件背后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促进学生结合自身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增强自身的道
德觉悟,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传媒人才。
总之,中国传媒大学的国际本科课程建立在全球化时代中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框架之上,促进了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和新闻传播专业的国际化水平,为中国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传播系教学大纲目录《传播学概论(A)》(013001) (1)《传播学概论B》(013002) (7)《网络新闻编辑》(013005) (14)《传播心理学》(013006) (20)《大众文化通论》(013011) (24)《传媒市场调查与分析》(013013) (31)《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013018) (35)《抽样理论与方法》(013020) (41)《调查研究专业英语1-2》(013023/013051) (45)《测量与问卷设计》(013025) (50)《SPSS软件应用》(013026) (54)《数据挖掘案例分析》(013037) (57)《媒介与社会变迁》(013040) (65)《社会科学研究方法》(013042) (69)《竞争情报分析》(013046) (74)《传播学专业英语》(013055) (79)《大众传播史》(013056) (87)《数据可视化传播与应用》(013057) (91)《传播统计学》(013060) (96)《传播学研究方法》(013061) (102)《跨文化传播》(013062) (108)《视觉传播》(013063) (112)《新媒体运营实务》(013064) (119)《传播效果研究经典案例选读》(013065) (124)《定量研究方法系列》(013066) (128)《定性研究方法系列》(013067) (133)《基础统计学》(013068) (138)《社会网络分析》(013069) (143)《市场研究专题讲座》(013070) (149)《受众与视听率分析》(013071) (154)《传播理论》(013072) (160)《传媒伦理与法规》(013073) (165)《策划学概论》(013074) (169)《广播电视创意与策划》(013075) (172)《媒体创意导论》(013076) (176)《美术基础与作品赏析》(013077) (180)《现代报刊概论》(013078) (185)《新媒体创意与策划》(013079) (189)《新闻业务》(013080) (193)《音乐基础与作品赏析》(013081) (198)《人类传播史》(013082) (205)《Excel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013083) (209)《传播学概论(A)》(013001)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13001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Theory A授课对象:新闻学、传播学、传播学专业(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媒体创意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2春学期学分/学时:3/48先修课程:《新闻理论》(012003)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当组织课堂讨论,结合现实问题布置作业。
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三大项目简介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中外合作办学三大项目简介中外合作办学应当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
以下是店铺收集的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中外合作办学三大项目,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传播学Bachelor of Journalism[中外合作办学普通本科专业]专业特色:传播学专业(Bachelor of Journalism)是中国传媒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联合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
本专业将秉承中传卓越国际人才培养理念和密苏里新闻学院“在实践中学新闻”的“密苏里方法”,培养具有新闻学、传播学知识背景,熟悉媒体融合的新趋势,熟悉大众媒体运作机制,熟练掌握新媒体及网络媒体应用技能,通晓新闻传播政策和法规,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能够从事现代传播媒体与社会组织机构的业务操作及组织管理、融合媒体新闻采编与运营管理、媒介市场分析与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服务融合媒体时代的国家传播战略。
主干课程:本专业分为融合媒体传播和融合媒体管理两个专业方向。
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新闻传播学原理、媒介经营管理策略与原则,接受新闻采编业务、传播学研究方法、融合媒体技术以及媒介经营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较扎实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独立、综合地分析各类传播现象和解决各种沟通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较高的文字写作、口语表达水平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国际沟通能力;具有较为宽广的专业和职业发展可能性,富于创新精神,并能成为胜任新技术、新媒体发展以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分为通识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五个模块,专业基础课程侧重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形成牢固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新闻传播的基础规律,实用方法以及中外传播产业的主要趋势;选修课则侧重国际传播能力,实践课程提供了大量的国际国内调研和实习机会。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艺术类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介绍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介绍(艺术类本科)中国传媒大学(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China)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NewYorkInstituteofTechnology,NYIT)共同开设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本科专业3项,采取国际联合培养,学生修业合格将获得中国传媒大学和美国纽约理工学院两个学位。
专业学制四年,学生将进行中国传媒大学和纽约理工学院双学籍注册,全程执行中外双方共同制定的国际联合培养方案,学习期间有外籍专业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和留学培养。
学生第一至三学年在中国传媒大学进行课程学习,以中英文方式授课。
中美双方资深教师共同承担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的教学,建立全面的理论体系和培养基础技能,依托2009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发起的全球传媒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组织——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邀请国际一流传媒院校知名教授进行国际前沿的通识教育授课。
此外,学生还可在假期选择赴日本、韩国、欧洲、澳洲、中国国际传媒影视基地或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基地等进行CAS (CreativeActionService)短期国际项目调研,参与业界国际实训,促进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达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目的。
(一)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简介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是经教育部2014年正式批准成立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外办学函﹝2014﹞67号通知,批准书编号:MOE11USA02DNR20141596N),是教育部在北京首个批准的传媒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是国内首个获批的传媒类综合学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学院以“汇聚全球精英传播中国智慧”为理念,集纳中国传媒大学的优势学科,依托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覆盖23个国家和地区的65所一流国际传媒高校的教育资源,采取“1+N”办学模式,多学科交融,面向全球招生,联通高等教育与传媒业界,致力于创建“以国际化推动高教改革的创新实验示范基地”。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各方向介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050321)1. 广播电视史方向广播电视史作为一门新兴的历史科学,目前在我国科学文化史上独树一帜,是我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广播电视史从建校后即开展教学研究,并于1979年成立硕士点,1999年成立博士点,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
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历史科学,广播电视史主要研究国内外利用无线(有线)电波传送声音图像,借以传播新闻、评论、教育、文艺和广告等节目的整个广播电视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内在规律。
具体研究内容是: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置沿革,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变化,广播电视理论的演化、广播电视节目及其宣传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从历史视角对我国广播电视诸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揭示人们开创和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历史活动的某些内在联系和特点。
广播电视史涵盖了哲学、历史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等学科内容,在研究中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具体研究方法:在大量占有史实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去伪存真,利用联系的观点,抓住主要矛盾,通过一系列史实的确认与分析来研究广播电视历史发展脉络和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广播电视史属于专门史,涉及多个学科,因此本方向研究生应具备扎实的马列哲学理论基础、丰富的历史学知识储备和系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门知识。
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学生的科研、业务和学习、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均获得显著提高。
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介从事新闻采编、新闻出版等实际业务工作,可进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教育工作,可进入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从事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2.外国广播电视方向外国广播电视专业方向,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方向之一,同时它也是建立在外国新闻史研究、外国媒介史研究与广播电视媒介研究相结合基础上的一个研究方向。
该专业方向旨在通过对外国广播电视全面、系统、深入、科学的研究,促进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学科建设,并对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照意义。
2024传播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0004)我们得明确传播学专业的核心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传播人才。
我们细分一下培养方向:一、课程设置1.基础理论课程这部分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包括传播学原理、传播史、传播法规与伦理、媒介研究等。
这些课程会让学生对传播学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2.专业核心课程这部分课程涵盖了新闻采访与写作、广告策划与创意、公关策划与管理、网络传播等内容。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
3.实践操作课程这部分课程包括摄影摄像、影视制作、新媒体运营等。
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传播行业的核心技能。
二、实践教学1.实习机会我们将积极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让他们能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了解行业现状,提前积累实践经验。
2.实践项目我们会定期举办实践项目,如校园新闻采访、广告设计大赛、公关策划大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3.校企合作我们将与知名传播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和项目合作的机会。
三、创新能力培养1.创新课程我们将开设创意思维、创新设计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2.创新项目鼓励学生申报创新项目,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让学生在创新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3.创新竞赛定期举办创新竞赛,如全国大学生传播创新大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四、国际化视野1.国际交流我们将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授课,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2.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留学机会,让他们在国际化环境中学习传播学,拓宽视野。
3.国际课程开设国际传播课程,让学生了解全球传播现状和发展趋势。
五、就业与创业1.就业指导我们将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道路,提高就业竞争力。
2.创业支持为学生提供创业支持,包括创业培训、创业基金等,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3.校友资源利用校友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和项目合作的机会。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与传播专业国际本科课程全方案介绍原文来源:中国传媒大学美英澳国际本科合作项目官方网站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
中国传媒大学以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出版、网络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研究。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直属学院、社会教育培训项目的唯一主管和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秉承“立足传媒、服务社会、放眼世界”的办学理念,整合全校各学院的优势教育教学资源,依托强大的学科专业、师资和教育科研优势,成功开设了一系列面向行业的高端培训项目。
为了满足众多高中生希望在传媒和艺术领域学习深造的愿望,学院与美国、英国、澳洲知名大学合作,联合培养传媒、艺术领域的国际型人才,为渴望深造的中国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际本科合作项目自2007年开办以来,已有数百多名学生由此踏上了海外求学之路,升入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澳洲莫纳什大学、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等海外名校深造。
传媒产业是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中国传媒产业在当今信息高度密集、高速更新的时代呈现出集团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中国对具有国际背景的传媒人才的渴求更甚于以往。
选择1+3/1+4模式的学生,完成国内第一学年的课程后直接入读海外大学一年级课程。
选择2+2 模式的学生,完成国内两个学年的课程后直接入读海外大学二年级课程,也可以2+2+1 完成本硕连读课程。
学生海外就读专业包括大众传媒、媒体制作、新闻学、广告与营销传媒、媒体管理摄影等。
其中新闻学专业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高,广告学、媒体制作、大众传媒等专业是中国学生比较喜欢的专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在传统媒体单位(报纸、影视制作、电视等)、新媒体机构(网络、移动通讯)、媒体研究公司、媒体管理机构、广告公司和政府机构从事品牌管理、公共关系、编辑、创意、企划策划和行业研究等工作。
培养模式●采用国内+国外的复合型培养模式。
学生首先在中国传媒大学全日制学习一年(1+3模式)或者两年(2+2模式),完成国内课程且雅思成绩符合条件的学生,进入海外合作大学继续学习,最终获得国外大学颁发的本科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
●采用中外教双语授课方式,全英文原版教材。
学生在提高英语能力的同时,掌握海外学习技能,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为赴海外大学顺利获得学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根据自身的雅思成绩,可选择在国内就读一年(1+3模式)或者两年(2+2模式)后,再赴海外大学完成对接课程。
国内一年课程包括雅思集训和4门专业基础课。
国内两年课程包括雅思集训和10门专业基础课国内课程安排:选择1+3/1+4模式的学生,完成国内第一学年的课程后直接入读海外大学一年级课程。
选择2+2 模式的学生,完成国内两个学年的课程后直接入读海外大学二年级课程。
无论哪种模式,学生都将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末参加雅思考试。
选择1+3/1+4模式的学生,完成国内第一学年的课程后直接入读海外大学一年级课程。
选择2+2 模式的学生,完成国内两个学年的课程后直接入读海外大学二年级课程。
3、海外专业所有海外合作大学都提供媒体与传媒领域的相关学士学位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选择赴海外就读的具体专业方向,广告与营销、新闻学、媒体管理、媒体制作通常是中国学生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海外大学同时提供更多的相关领域硕士学位课程便于学生深造。
你的未来专业方向包括:1.BA (Hons)Mass Communication 大众传媒2.BA (Hons)Media production 媒体制作3.BA (Hons) Journalism 新闻学4.BA(Hons)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广告与营销传媒5.BA (Hons)Advertising, Public Relation and Media 广告,公共关系与媒体6.BA (Hons) Media Management 媒体管理7.BA (Hons) Film and Media 电影与媒体8.BSc(Hons)Photographic Journalism 摄影记者9.BA (Hons)Media & Popular Culture 媒体与流行文化10.BA (Hons) Multimedia Public Relations 多媒体公共关系11.Dual BA(Hons) Media,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and Marketing媒体,传媒与文化和市场营销4、海外合作大学:我们会根据学生的雅思成绩和自身情况,为学生同时申请3所以上的海外大学。
选择不同大学以及不同专业,对学生雅思成绩和国内期间平均成绩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一般海外大学要求进入本科一年级或二年级的雅思成绩在6分以上,国内期间课程合格。
带*的大学:本项目学生可以转学分(美国高校)和免读预科(英、澳高校),直读海外大学一年级课程。
该校只适合1+3(英、澳)和1+4(美国)学习模式。
带**的大学:本项目学生可以获得学分认可(英、澳高校),直接就读英、澳合作高校二年级课程。
该校不仅适合1+3学习模式也适合2+2学习模式。
美国:1.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美国西海岸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学,全美排名第41位。
2.圣地亚哥州立大学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美国加州州立23所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大学,影视制作为该校强势专业。
3.天普大学 Temple University - 综合排名130,大众传播、电影专业全美排名前20位,电影、艺术专业排名美国前20位。
4.俄亥俄大学 Ohio University –全美综合排名124位,传媒专业排名稳居全美前10位。
5.* 中央密歇根大学 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 –其新闻专业得到了教育与大众传媒认证委员会的认证,全美只有109所大学获得该认证。
6.* 加州州立圣马科斯分校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n Marcos –地理位置优越,距离美国传媒产业中心洛杉矶很近,学费相对便宜。
7.旧金山州立大学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影视制作、数字媒体专业是该校的强势专业之一。
英国:1.莱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英国顶尖级大学,传媒专业在全英排名前列,课程偏重研究型。
2.苏塞克斯大学 University of Sussex –英国顶尖大学之一,2011年《TIMES》排名全英21位,媒体专业非常出色。
3.威斯敏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被称为伦敦市中心的传媒帝国,位于BBC广播电台的旁边,传媒专业全英领先。
4.**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 全英传媒专业排名第八位,地理位置优越,实习及就业机会多。
5.** 基尔大学 Keele University –每年学费不到一万英镑,可获得传媒学和营销学双学位。
本项目学生可申请每年1000-2000英镑奖学金。
6.** 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 - 是英国第一所开设传媒学位的大学,金属设计、珠宝设计专业强。
7.*波恩茅斯大学Bournemouth University –其传媒学院是英国最大最知名的传媒产业教育中心。
8.** 中央兰开夏 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 媒体管理专业很强,设计专业受学生欢迎,本项目学生可申请每年500英镑的奖学金。
9.**索尔福德大学 University of Salford - 唯一一所参与“英国媒体之城”建设的英国大学,其媒体、音乐与表演学院与BBC公司总部紧紧相邻,与ITV同楼办公。
澳大利亚:1.** 莫纳什大学 Monash University - 澳洲最大的国立学校,八大名校之一,澳洲五星级大学,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名列第36位。
2.* 悉尼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 大众传媒硕士专业在澳大利亚排名第一,世界顶尖100所艺术和社科类大学之一。
3.** 伊迪斯*科文大学 Edith Cowan University - 传媒专业位于全澳前列,誉为澳洲影视人才的摇篮。
位于西澳生活成本低。
4.** 迪肯大学 Deakin University –位于墨尔本地理位置优越,课程紧随时代发展而更新,传媒专业学生起薪居全澳领先地位。
5.** 格里菲斯大学 Griffith University - 拥有昆士兰洲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艺术学院。
6.** 斯威本大学 Swinburne University - 课程以实践为导向,被《澳洲优质大学指南》授予四星级大学。
7.** 莫道克大学Murdoch University –该校的媒体艺术中心拥有澳洲最先进的媒体制作设备,欧洲学生较多,位于西澳生活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