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的症状及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71.50 KB
- 文档页数:26
精神病患者护理记录患者姓名:_____ 性别:_____ 年龄:_____ 住院号:_____入院日期:具体日期诊断:具体诊断一、病情评估患者入院时,精神状态较差,表情淡漠,眼神呆滞,存在明显的言语紊乱和思维逻辑障碍。
与患者交流时,其回答问题不切题,注意力难以集中,且情绪不稳定,时而激动易怒,时而沉默不语。
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评估,发现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夜间易醒,且多梦。
饮食方面,患者食欲减退,进食量少。
此外,患者的个人卫生状况不佳,自理能力较差。
二、护理目标1、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激动和冲动行为的发生。
2、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确保其充足的休息。
3、提高患者的饮食摄入量,保证营养均衡。
4、增强患者的自理能力,促进其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三、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每天安排专门的时间与患者进行交流,倾听其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给予关心和支持,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运用温和、耐心的语气与患者沟通,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语言,尽量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
当患者出现情绪波动时,及时进行安抚和疏导,帮助其控制情绪。
2、睡眠护理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调整室内温度、湿度和光线适宜。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督促患者按时上床睡觉和起床。
睡前避免让患者进行过于兴奋或紧张的活动,可以为其播放轻柔的音乐,帮助放松身心。
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患者适量的镇静催眠药物。
3、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口味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鼓励患者自主进食,对于进食困难的患者,给予耐心的协助。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需要调整饮食方案。
4、生活护理协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清洁,如洗脸、刷牙、洗澡等,定期更换衣物和床单。
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自理活动,如穿衣、整理物品等,逐步提高其自理能力。
5、安全护理定期检查病房设施,确保环境安全,避免患者发生意外伤害。
密切观察患者的行为举止,对于有自杀、自伤或攻击倾向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加强监护。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1. 引言1.1 疾病概述精神科疾病是指一类以异常情绪、行为和认知功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
这些疾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社会功能下降和自杀行为。
精神科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既包括遗传因素,也包括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
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情绪波动大、感觉异常、思维混乱等症状。
疾病的发生往往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同时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精神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通过合理的药物管理、心理支持和病人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还需要注意评估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
1.2 护理概念护理是指在精神科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心健康照顾和护理。
护理概念是指在精神科疾病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各种护理技术和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
护理概念强调的是对患者的全面关注和照顾,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
在精神科疾病护理中,护理概念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概念还强调护理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在精神科疾病护理中,护理概念的实施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的基础。
2. 正文2.1 疾病的常见症状精神科疾病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每种疾病都有其特定的表现和症状。
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及其常见症状如下:1. 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情绪低落、消沉、对生活失去兴趣、睡眠障碍、食欲变化等症状。
2. 焦虑症:焦虑症患者常表现为持续不安、紧张、恐惧感、焦虑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手脚发冷等。
精神病患者家属护理及健康教育精神病是高发性的疾病,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也对其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旦家庭成员中有一人患病,便会搞得全家人不得安宁。
作为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应该掌握一些对患者的护理知识,这样才会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所带来的困扰。
一、精神病护理的误区1、精神病和其他病一样,只是一种疾病。
精神病人的早期症状大多表现孤僻、生活懒散,性格改变、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等。
当家中有人出现上述现象时,家庭的其他成员由于缺乏精神疾病的常识以及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常常否认病人这一系列的言行是精神病的早期症状。
而总是往好的方面想,简单或错误地认为是“个性问题”或“思想问题”,耽误了冶疗精神病的时机。
2、当病人的言行已表现出明显的异常时,家属才意识到他(她)患了精神病。
但是,他们在焦虑、不安和恐慌之际,又生怕别人知道家中有人患了精神病,担心病人的婚姻和前途受到影响,所以,常常忌讳带病人到医院诊治。
更有甚者抱侥幸心理,希望病人能不治自愈。
3、病人症状加重后,家属已不可能顾及面子,开始懊悔自己的无知延误了治疗,于是迫切请求治疗,以减轻内心的自我责备。
但过份的懊悔以及对治疗过于性急,无助于病人的康复。
二、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技巧1、讲话的态度要专注而亲切,即使他看来注意力分散,也不要忽视他。
讲话要缓慢、平和,内容要简明。
如果要向他提问题,或吩咐他做事,每次只能说一件事。
一下子说好几件事,就会使他无所适从。
2、经常用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你对他的关怀和挚爱,有时谈谈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或许可以创造一个比较愉快的气氛。
3、不论他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了多么微小的进步,都应加以鼓励,借此重建患者的自尊和自信,尽量避免抱怨和责备。
4、对于患者明显脱离现实的想法,不要试图去说服他,更不要同他争辩或嘲笑他,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招致麻烦。
5、培养患者更多的兴趣爱好,适当地为患者提供社交的机会,并鼓励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精神病患者日常护理有哪些内容由于精神病是一种长期性的慢性病,因此,家庭成员要逐渐地调整自己的身份,并在此过程中为将来的“持久战”作好充分的准备。
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精神病实际上就是病人存在着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这种疾病在对事物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心理活动等方面都会表现出长期而显著的异常,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的病人还会选择自杀,或是进行攻击。
那么,对于精神病人来说,平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护理?1、心理支持首先,对病人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实际病情、心理特征等进行全面的评价,然后依据评价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这些辅导可以采用宣传手册、视频、面对面等形式,重点是了解病人的发病征兆、症状表现、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等。
同时,应加大对患者家庭的教育力度,以促进病人按时服药,自我照顾等方面的改善。
其次,在与病人的沟通中,教导病人如何进行自我监控,提高病人的自控能力。
对于有自我感觉或受到歧视的病人,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联系病人所在的社区或工作单位,给予充分的合作,防止病人再次出现精神疾病。
护士要用乐观的态度去看待患者,避免歧视、嘲讽等行为,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看待病人,并且要充分的尊重病人,鼓励病人倾诉自己的心声,然后根据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个性化的心理辅导,一方面可以缓解病人的精神压力,缓解病人的一系列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医护与病人的关系,提高病人的顺从程度,最终帮助医护解决问题,因为很多病人在发病的时候,都会对其家属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举动,家属会觉得很冤枉,病人也会觉得很愧疚,这个时候,一定要跟病人的家人说清楚,争取相互之间的理解,并且积极交流,为患者及其家人以后的幸福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言语交流首先,我们可以使用开放式与封闭式的谈话方式,从患者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迂回的提问方式来理解病人,从其他角度来理解病人的病情,并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然后,我们会耐心地让患者说出自己的身体状况、内心真实的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回答病人的问题,同时,我们会在病人出现幻听、妄想等情况的时候,告诉病人危险的可能性;最后,可以让病人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做一些运动,或者通过拳击运动,可以让病人以一种很好的精神状态去接受治疗,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给病人打稳定药,来稳定患者心情。
【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一、精神科入院护理常规1、病房护士接到患者住院通知后,应立即准备好床位及治疗用物,并通知医师。
2、新入院患者到病区后,由主班护士负责接待患者并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重点观察极度兴奋、衰竭、谵妄、明显消瘦、伴有严重外伤、高热等情况,如有上述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急救准备。
3、护士给患者更衣时观察有无躯体外伤和女患者月经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将危险品带入病室,如有贵重物品以及患者多余的衣物一并交给护送人或家属带回,并告知家属(1一2人)向医生介绍病史。
4、协助新入院患者做好卫生处理,包括沐浴、更衣、理发、剪指甲等。
观察全身情况,如有伤痕、压疮、头虱、体虱或牙齿缺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5、进行入院常规检查,测T、P、R、BP及体重。
如有异常变化时立即通知医生。
6、患者进入病房后,向患者介绍病房情况,包括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病室环境、作息制度等内容(意识不清、不合作者可暂缓),注意态度要平和、耐心。
7、主班护士向护送人或家属讲介绍探视制度及要求。
入院当日作入院评估,并根据病情需要作好护理记录。
8、新入院患者测BP、T、P、R、每日四次,连测一周,一周后每日下午测体温一次。
(第一周护理同分级护理制度的特级护理内容)二、精神疾病护理常规1、保持病区整洁,空气流通和舒适安静,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息环境,并根据病情进行分级护理。
2、进行各种操作前应向患者做好告知、解释工作,并认真观察病情和治疗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详细记录和交接班。
3、坚守工作岗位,加强巡回,对意识不清、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郁状态等重点患者加强护理,以防自杀、伤人、逃跑、毁物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4、注意患者饮食及排便,对生活不能自理者应按时协助喂水、喂饭,三日内无大便应通知医生给予处理,对拒食和拒服药者应设法劝导,或报告医师处理。
5、做好晚间护理,每晚督促患者洗脚、女患者洗会阴、生活不能自理者护士应协助定期洗澡、更衣、剪指甲、理发、饭前便后应洗手,保证患者做到六洁(脸、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清洁),四无(无褥疮、坠床、烫伤、交叉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