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作为健康体检检查项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 格式:pdf
- 大小:236.92 KB
- 文档页数:1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和特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 pylori)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胃部的细菌,它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对于诊断和治疗相关胃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呼气检测、组织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检测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1.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水平来判断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有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测定、IgG亚类测定和幽门螺杆菌IgM抗体测定等。
具体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荧光法(IFA)和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等。
血清学检测方法的特点是简单、非侵入性、操作方便,但对于既往或者正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抗体水平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结果。
2.呼气检测:呼气检测是通过检测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呼气中的尿素酶来判断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常用的呼气检测方法有尿素呼气试验(UBT)和尿液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
其中UBT是目前最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让患者在空腹状态下摄入含有尿素和标记尿素的碳同位素或者尿素的硝酸盐。
如果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那么细菌产生的尿素酶会将标记尿素分解成碳同位素二氧化碳,然后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检测这个呼气样品中的碳同位素含量变化,即可判断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呼气检测方法的特点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但需要在医院或者检验室进行,而且不能用于儿童或者不能够完成呼吸操作的患者。
3.组织检测:组织检测是通过胃镜检查,直接从胃黏膜中采集样本,并通过组织学检查或者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来判断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组织检测方法包括组织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细菌培养和PCR检测等。
其中,组织学检查是通过光镜下观察组织切片,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和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通过染色法查看幽门螺杆菌的抗原表达情况;细菌培养则是将采集到的幽门螺杆菌样本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然后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PCR检测则是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幽门螺杆菌的DNA序列。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的临床意义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临床病理学家罗宾•沃伦和消化科临床医生巴里•马歇尔,表彰他们揭示了幽门螺旋杆菌(Hp)导致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Hp是一种有鞭毛的螺旋状微需氧菌,格兰氏染色阴性,由粪→口途径或口→口途径传播。
HP在发达国家人群中感染率约30%,在我国及发展中国家高达50%以上。
Hp感染后在胃黏膜呈点片状分布,主要定植于胃窦部及胃体部黏膜,病可穿透黏液层,定居于黏膜上皮表面,并可分泌多种霉素。
因Hp 富含尿酸酶,可不受胃酸侵袭或破灭,日久便可招致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现已确认,Hp感染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的先决条件。
这一病因学理念的变革,促发了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治疗学上的一场革命,也就是说不论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初发还是复发,都要应用抗Hp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使其复发率从过去的80%左右下降到2%左右,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减少,很多患者得以根治。
由于Hp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单一药物治疗常难根除,目前国内外都采用综合疗法,并
探索其最佳综合方案(我国还进行中西医结合疗法),同时监控耐药性及不良反应。
从现有情况看,抗Hp感染还存在10%-20%或更多的失败率,以及2%以上的复发率,所以防治任务任重道远。
牡丹江分局中心医院同位素科
二OO五年十月十八日。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谱的各项检查意义: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阳性“+”提示感染Hp CagA+毒力株,致病力较强。
见于所有消化道溃疡病人和6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者。
细胞空泡毒素A蛋白(VacA):阳性“+”提示感染Hp VacA+毒力株,致病力较强。
与消化性溃疡有关。
尿素酶(Ure):阳性“+”提示感染Hp。
提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热休克蛋白60(Hsp60):阳性“+”提示胃炎严重及有胃癌趋向。
氮素还原酶(RdxA):阳性“+”提示Hp对甲硝唑类药物敏感。
您本次体检中上腹轻压痛,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谱中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细胞空泡毒素A 蛋白和尿酸酶均为阳性,提示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消化性溃疡的可能,希望您引起重视。
健康体检者进行幽门螺杆菌筛查的必要性作者:赵丽丽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24期【摘要】目的健康体检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的必要性。
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健康体检者的检查并分析。
结果从数据表明接受幽门螺杆菌检查的人中男性高于女性,这与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约2~3∶1相符。
其中45岁以上占有相当大比例,这与胃癌发病年龄以40~60岁多见相符合;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家庭聚集性,这在我们的健康体检者的检查结果反馈中得以证明。
结论提倡年龄>45岁、家庭成员中有患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个人应及早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胃癌的发病率。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活于人体胃和十二指肠的螺旋状杆菌,具有传染性,同时它也可以在口腔定植,存在于唾液中,口-口途径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
1 建议体检者选择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意义1.1 幽门螺杆菌的生存特点和传播途径幽门螺杆菌主要生活于人体的上消化道系统内,具有传染性和家庭聚集性。
家庭人员中一个人有,其他人也可能会有,特别是喂食婴幼儿,而卫生条件差、共用餐具等都会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1.2 它与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幽门螺杆菌不仅可以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还可导致胃癌的病变。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将幽门螺杆菌作为第I类(明确的)人胃癌致癌原[1];Uemura等[2]的前瞻性非随机研究说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新的胃癌癌灶的出现有密切关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周丽雅等[3]随访研究提示根除幽门螺杆菌能降低发生胃癌的风险;香港大学玛丽王振宇等[4]随访研究提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预防无癌前病变者发生胃癌的风险。
2 向体检者推荐检查幽门螺杆菌当我们作体检套餐时,就已经将幽门螺杆菌检查设计其中,当体检人员来到医院要求作健康体检时,体检中心的医务人员有义务向来院作健康体检的人员介绍适合他(她)的体检套餐。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它可以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等疾病。
准确的诊断方法对于这种感染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意义。
一、非侵入性诊断方法非侵入性诊断方法是指通过患者的呼气、大便或血液样本来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方法。
这些方法相对简便、无创伤,适用于大部分患者。
1. 尿素呼气试验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它通过检测呼气中产生的^13C尿素的浓度来判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
该方法具有准确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但需要特殊设备支持。
2. 大便抗原检测大便抗原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患者大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抗原来判断感染情况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准确性高、简便快速等特点,并且可以作为随访的重要指标。
3. 血清抗体检测血清抗体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幽门螺杆菌抗体来判断感染情况的方法。
通过检测不同类型的抗体(如IgG、IgM等),可以评估感染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二、侵入性诊断方法侵入性诊断方法是指通过胃镜检查或组织活检来确定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方法。
尽管这些方法相对繁琐、有创伤,但是对于一些疑难病例或需要进一步评估感染程度的患者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 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一种通过将光纤导入患者胃部,观察胃黏膜病变、取样等方法来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
虽然这种方法具有创伤性,但可以直观地观察胃部病变情况,同时也可以进行组织活检。
2. 组织活检组织活检是通过胃镜检查时取得胃黏膜的活检样本,通过镜下观察或特殊染色方法来判断组织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这种方法最为准确,符合“金标准”,但对患者有一定的创伤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对于胃病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准确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同时,在感染的早期进行诊断也有助于防止感染的传播和发展。
C13呼气试验对儿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诊断意义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儿童也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
C13呼气试验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通过测量呼气中的CO2同位素含量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HP。
本文将探讨C13呼气试验在儿童感染HP的诊断意义。
首先,C13呼气试验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
相比于其他HP感染的诊断方法,如胃镜检查和组织活检,C13呼气试验无需刺入患者的身体,不会给患儿带来疼痛和不适感。
这对于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对于痛苦和不适感的承受能力较低。
因此,C13呼气试验是一种适用于儿童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其次,C13呼气试验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C13呼气试验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感染HP。
一项研究发现,在儿童中,C13呼气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和96%。
这意味着当一个儿童进行C13呼气试验时,几乎可以肯定他们的HP感染状态。
此外,C13呼气试验还可以评估HP感染的治疗效果。
由于HP感染可能导致胃炎和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及时治疗HP感染对于儿童的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定期进行C13呼气试验,可以监测治疗过程中HP感染的变化。
如果C13呼气试验结果呈阴性,表明HP感染已得到控制;如果呈阳性,则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C13呼气试验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可靠。
对于儿童来说,检测方法的操作简单易行非常重要。
C13呼气试验一般只需要患者在饭后进行呼气,整个过程只需几分钟。
并且,C13呼气试验结果也相当可靠,准确性高。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C13呼气试验已成为儿科医生广泛使用的一种检测方法。
综上所述,C13呼气试验在儿童感染HP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准确地判断儿童是否感染HP。
此外,C13呼气试验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
由于它的操作简便和结果快速可靠,它已成为儿科医生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
幽门螺杆菌c13检测标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螺旋菌,主要寄居在人类胃部黏膜表面。
它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病原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多种胃部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对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c13呼气试验是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检测标准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胃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幽门螺杆菌c13检测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患者禁忌症。
在进行c13呼气试验前,需要注意患者的禁忌症,主要包括,怀孕或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脏病、患有严重肺部疾病、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有严重消化道出血等。
对于存在禁忌症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并选择其他适宜的检测方法。
二、检测前准备。
在进行c13呼气试验前,需要患者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
首先,患者需要在检测前4周内停止使用抗生素、胃肠动力药物和胃酸抑制剂等药物;其次,患者需要在检测前12小时内禁食,并且在检测前4小时内禁止饮水;最后,患者需要在检测前24小时内停止吸烟和饮酒。
三、检测方法。
c13呼气试验是通过口服标记的c13尿素,然后在一定时间内采集患者的呼气样本,通过检测呼气样本中的c13二氧化碳浓度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
在进行检测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测结果判读。
根据c13呼气试验的检测结果,可以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判读。
一般来说,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说明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则说明患者不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检测结果不确定的情况,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五、检测标准。
针对c13呼气试验的检测标准,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国际标准。
因此,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检测标准。
在制定检测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实验室设备、操作流程、质控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断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 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疾病的重要病因。
准确的诊断对于指导治疗和预防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诊断方法1.微生物学检查:通过胃镜取胃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胃黏膜涂片染色、H. pylori培养等方法直接检测H. pylori。
其中,RUT是目前最常用、最快捷的方法。
2.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H. pylori抗体进行诊断。
该方法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后复查,不能用于早期诊断。
3.尿素呼气试验(UBT):患者口服含有尿素的药物后,通过检测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存在H. pylori代谢产生的碳-13或碳-14标记的二氧化碳,判断是否存在H. pylori感染。
该方法具有无创、无痛、无副作用等优点,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4.粪便H. pylori抗原检测:通过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H. pylori抗原进行诊断。
该方法适用于不能进行UBT的患者。
5.基因诊断技术:利用基因诊断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对胃黏膜组织或粪便中的H. pylori DNA进行检测。
该方法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估。
二、诊断标准1.符合下列任一条可诊断为H. pylori感染:2.(1)2次或2次以上UBT阳性;3.(2)1次UBT阳性,同时存在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胃淋巴瘤或胃癌家族史;4.(3)1次UBT阳性,同时存在明显消化不良症状或有其他检测结果阳性。
5.UBT和粪便H. pylori抗原检测均阴性者一般可排除H. pylori感染,但需定期复查。
三、注意事项1.诊断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考虑。
2.对于治疗后复查的患者,应在停药至少4周后进行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发现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意义1. 引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常见的胃黏膜寄生菌,由澳大利亚科学家Barry Marshall和Robin Warren于1982年首次发现。
这一发现对人类健康和医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发现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意义,并介绍其在胃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的应用。
2. 幽门螺杆菌与胃疾病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溃疡、胃癌等胃部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胃溃疡和胃癌是由饮食、压力等因素引起的。
然而,Marshall和Warren的发现改变了这种观念。
通过对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患者进行活检,Marshall和Warren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在这些患者中普遍存在。
他们通过实验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导致胃黏膜炎症,并最终导致胃溃疡和胃癌的发生。
这一重大发现改变了人们对胃部疾病的认识,为胃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3.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方法发现幽门螺杆菌后,科学家们开始积极探索其诊断方法。
目前,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包括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测、组织活检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呼气试验:该方法基于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尿素酶活性,通过检测呼气中是否含有尿素分解产物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
•血清学检测:通过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
•组织活检:通过内窥镜取得胃黏膜组织样本进行组织学检查,确定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幽门螺杆菌的DNA或RNA。
这些诊断方法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法发现幽门螺杆菌后,人们开始研究和开发针对该菌株的治疗方法。
目前,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联合治疗、酸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等。
•抗生素联合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
幽门螺旋杆菌作为健康体检检查项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发表时间:2018-08-24T16:19:03.84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2期作者:胡乐
[导读] 分析健康体检者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查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望江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省 246200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者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查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一年内我院检验科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查的825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数据采集,比对,分析。
结果:其中女性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与男性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30岁及30岁以内感染的患者比例为18%,30-50岁感染患者的比例为30%50岁及以上的患者感染比例为80%,通过统计得出,年轻人30岁内的患幽门螺旋杆菌的几率比较低,50岁及以上人群由于饮食原因得幽门杆菌得比例高,因此,在健康体检中,应当增加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可以使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对患者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健康人群;幽门螺旋杆菌;胃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不规律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增加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人体的几率,对人们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在相关资料统计中,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我国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数增长迅速。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为革兰阴性杆菌,生存于胃部和十二指肠的上面,能够引起胃粘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至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
也是人体胃内唯一生存的微生物。
幽门螺旋杆菌发病率高,特别是中晚期,对患者生命造成很大威胁。
因此在健康体检中,应该增加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将其早发现,早治疗,本次研究基于此背景下,分析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旋杆菌检查的意义及必要性,现将研究方法与结果写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的825例检查幽门螺杆菌的人员进行研究。
研究对象中选择男女各100例,年龄从20-80岁,平均年龄50岁,将其分为三组进行研究,30岁及以下,30-50岁,50岁及以上所有受检者都进行血清Hp-CagA-IgG检测。
1.2方法
全部健康体检者,均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所有体检者均先进行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的检测,如果为阳性,需要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过程均由资深检验师进行操作。
幽门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体验者与体检当天空腹状态下抽取血液3ml将其加入到非抗凝试管中,并及时离心,我院使用的为深圳市伯劳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分型检测试剂盒,方法为免疫印迹法。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试剂盒用前应放置室外15min
2、配饰洗涤剂,以50ml洗涤液配制500ml蒸馏水,混匀
3、在放有印迹的反应槽中加入洗涤液1ml盒血清10微升
4、至摇床上室温摇动30min
5、弃去反应槽中液体,用洗涤液1ml反复洗3次,吸水纸排干
6、再加入洗涤液0.5ml酶联试剂10微升,至摇床上室温摇动30ml
7、同样去除反应槽中液体,吸水纸吸干,加入洗涤液1ml洗3次
8、再反应槽中加入显色液0.5ml,在摇床上摇动6分钟,进行显色
1.3 观察分析检测结果,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将印迹膜上起始线与标准带对齐,观察阳性显色去带,并进行判断哪些结果阳性。
1、阴性结果:显色去带仅出现指控带,未见任何一条阳性去带,表示别检查者为HP阴性
2、2型HP抗体阳性:仅UreA和UreB区带任意一种或同时出现未见CagA、VacA
3、1型HP抗体阳性:CagA、VacA区带任意一种或两种同时出现
2、结果
825例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者451例,其中男性284例,阳性率为34.4%,女性阳性者167例阳性率为20%,其中30岁及以下的患幽门螺旋杆菌的几率为20%30至50岁人患幽门螺旋杆菌的几率为62%,50岁及以上人感染的比例为18%,因此中年类的人群为易感人群,更应该接受幽门螺旋杆菌的定期检查,便于早起发现及时治疗,提高治愈率。
3讨论
目前,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与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上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以及胃癌的发生都关系紧密。
因此在健康体检中,应开展此类检查,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对防治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在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中,方法有血清学检测、尿素酶抗体检测,和14C尿素呼气试验是临床上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常规方法,通过血清学检测,看尿素酶的情况,可以直接判断是几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通过本次试验,以及对比呼气试验,我们得出结论对中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加入幽门螺旋杆菌更有必要,提早发现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健康体检人群胰岛素抵抗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9):1161-1163
[2]李彩霞,黄汉中,王仲玉等,健康体检者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查的意义及必要性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3)289-290
[3]刘文忠,谢勇,陆红等第五次全国幽门杆菌感染处理公示报告[J]胃肠病学,2017,22(6):346-360
[4]黄容根,王春敏,吕敏慧等,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5):67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