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险类-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

风险类-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

风险类-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
风险类-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服务资质认证自评估表

自评估结论:

经自主评估,本单位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服务满足《信息安全服务规范》级要求,申请第三方审核。

本单位郑重承诺,《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自评估表-公共管理》与本自评估表中所提供全部信息真实可信,且均可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

中 国 认 证 认 可 协 会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 注册准则 第1版 文件编号:CCAA-141 发布日期:2012年6月19日 ?版权2012-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 类别 本准则为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人员注册规范类文件。 本准则规定了CCAA运作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项目时遵循的原则。 本准则经CCAA批准发布。 批准 编制:CCAA日期:2012年5月10日 批准:CCAA日期:2012年6月19日 实施:CCAA 日期:2012年6月19日 信息 所有CCAA文件都用中文发布。标有最新发布日期的中文版CCAA文件是有效的版本。CCAA将在其网站上公布所有CCAA相关准则的最新版本。 关于CCAA或CCAA人员注册的更多信息,请与CCAA人员注册部联系,联络地址如下: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甲10号中认大厦13层 邮编:100020 https://www.doczj.com/doc/4b1483662.html, email:pcc@https://www.doczj.com/doc/4b1483662.html, 版权 ?版权2012-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前 言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唯一授权的依法从事认证人员认证(注册)的机构,开展管理体系审核员、认证咨询师、产品认证检查员和认证培训教师等的认证(注册)工作。CCAA是国际人员认证协会(IPC)的全权成员,加入了IPC-QMS/EMS审核员培训与注册国际互认协议,人员注册结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承认。 本准则由CCAA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证及认证培训、咨询人员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61号)、国家认监委《关于正式开展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公告》(2009年第47号公告)制定,考虑了中国的国情及认证/认可机构的要求,是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审核员国家注册制度的基础性文件。 CCAA ISMS审核员注册仅表明注册人员具备了从事ISMS审核的个人素质和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尽管CCAA已尽力保证评价过程和注册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完整性,但如果某一注册人员提供的审核或其它服务未能满足顾客或聘用机构的所有要求,CCAA对此不承担责任。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申请指南(安全工程类三级) ?版权2015—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2016年10月1 日

一、认定依据 (4) 二、级别划分 (4) 三、三级资质要求 (4) 3.1 基本资格要求 (5) 3.2 基本能力要求 (5) 3.3 质量管理要求 (6) 3.4安全工程过程能力要求 (6) 四、资质认定 (7) 4.1认定流程图 (7) 4.2申请阶段 (8) 4.3资格审查阶段 (8) 4.4能力测评阶段 (8) 4.4.1静态评估 (8) 4.4.2现场审核 (9) 4.4.3综合评定 (9) 4.4.4资质审定 (9) 4.5证书发放阶段 (9) 五、监督、维持和升级 (10) 六、处置 (10) 七、争议、投诉与申诉 (10) 八、获证组织档案 (11) 九、费用及周期 (11)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以下简称CNITSEC)是经中央批准成立、代表国家开展信息安全测评的职能机构,依据国家有关产品质量认证和信息安全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规,管理和运行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体系。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的主要职能是: 1.对国内外信息安全产品和信息技术进行测评; 2.对国内信息系统和工程进行安全性评估; 3.对提供信息系统安全服务的组织和单位进行评估; 4.对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的资质进行评估。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定”是对信息安全服务的提供者的技术、资源、法律、管理等方面的资质、能力和稳定性、可靠性进行评估,依据公开的标准和程序,对其安全服务保障能力进行评定和确认。为我国信息安全服务行业的发展和政府主管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以及全社会选择信息安全服务提供一种独立、公正的评判依据。 本指南适用于所有向CNITSEC提出信息安全工程服务三级资质申请的境内外组织。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 定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以下简称“风险评估”)及其管理活动,保障信息系统安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其配套的设施、设备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处理的运行体系。 本办法所称重要信息系统,是指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信息系统。 本办法所称风险评估,是指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及由其存储、传输、处理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评价的活动。 第四条县以上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风险评估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跨省或者全国统一联网运行的重要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可以由其行业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涉密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由国家保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

第五条风险评估分为自评估和检查评估两种形式。 自评估由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营或者使用单位自主开展。检查评估由县以上信息化主管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依法开展,也可以由信息系统建设、运营或者使用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标准和规范组织进行,双方实行互备案制度。 第二章组织与实施 第六条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本行政区域内重要信息系统目录,制定检查评估年度实施计划,并对重要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人员开展相关培训。 第七条江苏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为本省从事信息安全测评的专门机构,受省信息化主管部门委托,具体负责对从事风险评估服务的社会机构进行条件审核、业务管理和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全省重要信息系统的外部安全测试。 第八条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营或者使用单位可以依托本单位技术力量,或者委托符合条件的风险评估服务机构进行自评估。 第九条重要信息系统新建、扩建或者改建的,在设计、验收、运行维护阶段,均应当进行自评估。重要信息系统废弃、发生重大变更或者安全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及时进行自评估。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授权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授权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二〇一七年一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2003]27号文件中关于“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增强全民信息安全意识”的精神,加强对授权培训机构的管理,规范授权培训机构的职能,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以下简称CNITSEC)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CNITSEC为授权委托方,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信息安全产业分会为授权运营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授权运营方),授权培训机构为CNITSEC授权的培训机构方。 第三条CNITSEC、授权运营方、授权培训机构关系如下: 1、CNITSEC及授权培训机构均为独立的法人单位,但两两之间不具有行政隶属及产权归属关系,各自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2、授权运营方作为CNITSEC与授权培训机构之间的接口机构,按照授权委托方的要求对授权培训机构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授权运营方统一受理对授权培训机构的投诉,根据调查结果出具处理意见。 3、CNITSEC对授权运营方及授权培训机构具有监督管理的权利; 4、授权培训机构应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规定,开展双方协议规定的培训业务,按时向CNITSEC缴纳管理费。 第四条本办法由授权运营方具体执行。 第二章授权业务类型 授权培训机构应与CNITSEC及授权运营方签订授权协议书,明确

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依法开展培训业务。 第五条授权培训机构可以以“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授权培训机构”的名义,根据授权协议中授权内容从事以下培训业务: 1、注册信息安全员(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Member 简称CISM)培训; 2、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fessional,简称CISP)培训,根据工作领域和实际岗位工作的需要,CISP培训分为四类: ●注册信息安全工程师(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Engineer简称CISE)培训; ●注册信息安全管理员(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Officer简称CISO)培训; ●注册信息安全审计师(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Auditor简称CISP-A)培训; ●注册信息安全开发人员(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Developer 简称CISD)培训。 3、其他培训业务以双方协议具体规定为准。 第三章授权培训机构的管理 第六条授权培训机构必须遵守如下管理规定: 1、日常工作管理 (1)按CNITSEC统一规定的教材、教学大纲开展培训业务,并执行授权运营方制定的统一培训标准;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1111单位:1111系统安全项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我们单位名 日期

报告编写人: 日期: 批准人:日期: 版本号:第一版本日期 第二版本日期 终板 目录 2.3边界数据流向 .......................................................................................................................... 5脆弱性分析 .......................................................................................................................................

6.1风险分析概述 .......................................................................................................................... 9附录A:脆弱性编号规则................................................................................................................

1概述 1.1项目背景 为了切实提高各系统的安全保障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系统的安全建设工作,提升奥运保障能力,需要增强对于网运中心各系统的安全风险控制,发现系统安全风险并及时纠正。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规划,为了提高各系统的安全保障和运营水平,现提出系统安全加固与服务项目。 1.2工作方法 在本次安全风险评测中将主要采用的评测方法包括: ●?人工评测; ●?工具评测; ●?调查问卷; ●?顾问访谈。 1.3评估范围 此次系统测评的范围主要针对该业务系统所涉及的服务器、应用、数据库、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终端等资产。 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业务系统的应用环境,; 2)网络及其主要基础设施,例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3)安全保护措施和设备,例如防火墙、IDS等; 4)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 1.4基本信息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授权培训机构申请书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授权培训机构申请书 申请单位(公章): 填表日期: ?版权2020—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2020年2月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CNITSEC) 授权培训机构资质申请书 目录 一、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5) 二、申请单位概况 (6) 三、申请单位资产运营情况 (7) 四、申请单位人员情况 (9) 五、培训场所及设备设施情况 (14) 六、质量保证 (16) 七、信息安全及相关培训情况 (18) 八、信息安全培训宣传推广 (19)

填表须知 用户在正式填写本申请书前,须认真阅读并理解以下内容:授权培训机构申请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在正式填写本申请书前,须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1.申请单位应仔细阅读《授权培训机构申请指南》及《授权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并按要求认真、如实、详细地填写本申请书。 2.申请单位应按照申请书的原有格式进行填写,所有填报项目(含表格)页面不足 时,可另加附页。 3.填写本表时要求字迹清晰,请用签字笔正楷填写或计算机输入。 4.提交申请书之前,请仔细查验申请书填写是否有误,须提供的附件以及证明材 料是否完整。 5.申请单位须提交本申请书(含附件及证明材料)纸版一份,要求盖章的地方, 必须加盖公章,同时提交一份对应的电子文档(电子文档刻盘与纸板申请书一起邮寄)。 6.本申请书要求提供的附件及证明材料须单独装订成册并编目。 7.如有疑问,请与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联系。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西路8号院1号楼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341571或82341576 传真:82341100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4b1483662.html, 电子邮箱:zhangxy@https://www.doczj.com/doc/4b1483662.html,

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服务资质认证申请书-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

申请编号: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 申请书 申请组织(盖章): 申请日期: 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

填写说明 1、本申请书适用于向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申报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 2、三级申请组织需提交申请书和自评价表(自评价表应包括公共管理自评价表一份)。 3、一、二级申请组织需提交申请书和自评价表(自评价表应包括公共管理、对应服务类别的自评价表各一份)。 4、申请书应使用A4型纸打印装订,首页及申请组织声明处加盖组织公章,并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相应位置签名(法人)。 5、申请书中所要求提交的证明材料,自评价表及自评价证据以电子版方式提供,不接受纸版材料。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申请书 1.申请信息 1.1申请类型 初次认证 级别变更1.2 资本类型 A类(不具有外资背景)B类(具有外资背景) 1.2申请类别与级别 安全集成一级二级三级 应急处理一级二级三级 风险评估一级二级三级 安全运维一级二级三级 软件安全开发一级二级三级 灾难备份与恢复(资源服务类)一级二级三级 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服务类)一级二级三级 网络安全审计一级二级三级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一级二级三级 (工业控制所属行业:能源交通通信水利城建其他)1.3保持的类别和级别(级别变更或增加类别时填写) 安全集成一级二级三级 应急处理一级二级三级 风险评估一级二级三级 安全运维一级二级三级 软件安全开发一级二级三级 灾难备份与恢复(资源服务类)一级二级三级 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服务类)一级二级三级 网络安全审计一级二级三级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一级二级三级 (工业控制所属行业:能源交通通信水利城建其他)2.组织基本信息(所有申请类型和级别都需填写) 申请组织全称(中文):。 申请组织全称(英文):。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 工业控制系统产品安全测评服务 白皮书 ?版权2014—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二〇一四年八月

目录 1. 目的和意义 (2) 2. 业务范围 (2) 3. 业务类型 (2) 4. 业务实施 (3)

1. 目的和意义 工业控制系统产品(以下简称工控产品)安全测评的目的是促进高质量、安全和可控的工控产品的开发,具体目的和意义包括: 1)对工控产品依据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测评; 2)判定工控产品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3)有助于在涉及国家安全的工业自动化生产领域中加强工控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维护国家和用户的安全利益; 4)促进国内工控产品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规范市场。 2. 业务范围 工控产品分为控制类产品(即工业控制设备)和安全类产品(工业安全设备)。 1)控制类产品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离散控制系统(DCS)、远程终端单元(RTU)、智能电子设备(IED)、各行业控制系统等用于生产控制的产品。 2)安全类产品包括工业防火墙、工业安全网关、工业异常监测产品、工业应用软件漏洞扫描产品等用于工业环境安全防护的产品。 3. 业务类型 工控产品安全测评类型分为标准测试、选型测试和定制测试等。 1)标准测试 依据第三方标准规范(如国家标准、测评中心测试规范等),测评工控产品的功能、性能、安全等指标,通过后颁发“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技术测评证书”。 2)选型测试 根据委托方提出的测评要求对工控产品进行测试,形成选型测试报告,为委托方在产品选型采购时提供技术依据。 选型测试内容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具体测试项目和指标由

委托方与中心共同确认。 3)定制测试 依据委托方要求对工控产品进行测试,形成定制测试报告。 4. 业务实施 4.1 测试依据 依据标准: 1)GB/T 18336-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 2)《工业防火墙安全测评准则》 3)《工业安全网关安全测评准则》 4)《工业异常监测系统安全测评准则》 5)《工业漏洞扫描产品安全测评准则》 6)…… 4.2 证据需求 根据业务内容的要求,申请方需提交的证据包括: 1)测评申请书 2)测评所需文档 3)被测产品 4.3 业务流程 测评流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申请阶段、预测评阶段、测评阶段和报告与证书发放阶段(如下图所示)。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信息安全基准实验室

机构名称: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信息安全基准实验室注册号:L6398 地址: A: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甲10号中认大厦 获准认可能力索引 序号地址能力范围评审类型更新时间 1 A 初评2013年09月10日 2 初评2013年09月10日 3 A 初评2013年09月10日 4 初评2013年09月10日

Name:China Information Security Certification Center Benchmark Laboratory Registration No.:L6398 ADDRESS: A: Zhongren Building, 10, Chaowai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INDEX OF ACCREDITED SIGNATORIES No. Address Range Type Update date 1 A Initial assessment 2013-09-10 2 Initial assessment 2013-09-10 3 A Initial assessment 2013-09-10 4 Initial assessment 2013-09-10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认可证书附件 (注册号:CNAS L6398) 名称: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信息安全基准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甲10号中认大厦 签发日期:2013年09月10日有效期至:2016年09月09日 更新日期:2013年09月10日 序号姓名授权签字领域备注 1 魏昊全部检测项目 2 布宁全部检测项目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胜达集团 信息安全评估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 胜达集团 二零一六年一月

1目标 胜达集团信息安全检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自评估工作,发现本局信息系统当前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边检查边整改,确保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 2评估依据、范围和方法 2.1 评估依据 根据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对国家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开展安全检查的通知》(信安通[2006]15号)、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对电力行业有关单位重要信息系统开展安全检查的通知》(办信息[2006]48号)以及集团公司和省公司公司的文件、检查方案要求, 开展××单位的信息安全评估。 2.2 评估范围 本次信息安全评估工作重点是重要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等, 管理信息系统中业务种类相对较多、网络和业务结构较为复杂,在检查工作中强调对基础信息系统和重点业务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具体包括:基础网络与服务器、关键业务系统、现有安全防护措施、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与策略、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和维护情况评估。2.3 评估方法 采用自评估方法。 3重要资产识别 对本局范围内的重要系统、重要网络设备、重要服务器及其安全属性受破坏后的影响进行识别,将一旦停止运行影响面大的系统、关键网络节点设备和安全设备、承载敏感数据和业务的服务器进行登记汇总,形成重要资产清单。 资产清单见附表1。 4安全事件 对本局半年内发生的较大的、或者发生次数较多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汇总记录,形成本单位的安全事件列表。安全事件列表见附表2。 5安全检查项目评估 5.1 规章制度与组织管理评估 5.1.1组织机构 5.1.1.1评估标准 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 5.1.1.2现状描述 本局已成立了信息安全领导机构,但尚未成立信息安全工作机构。 5.1.1.3 评估结论

中国信息安全评测中心CISM认证模拟试题库-答案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CISM认证 模拟试题 中电运行信息安全网络技术测评中心 编辑

1.信息安全保障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技术 B.工程 C.组织 D.管理 2.以下对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描述最准确的是: A.信息安全问题是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造成的 B.信息安全问题是由于黑客组织和犯罪集团追求名和利造成的 C.信息安全问题是由于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疏忽造成的 D.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内因是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外因是对手的威胁与破坏 3.完整性机制可以防范以下哪种攻击? A.假冒源地址或用户的地址的欺骗攻击 B.抵赖做过信息的递交行为 C.数据传输中被窃听获取 D.数据传输中被篡改或破坏 4.PPDR模型不包括: A.策略 B.检测 C.响应 D.加密 5.关于信息安全策略的说法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安全策略的制定是以信息系统的规模为基础 B.信息安全策略的制定是以信息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为基础 C.信息安全策略是以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为基础 D.在信息系统尚未建设完成之前,无法确定信息安全策略 6.“进不来”“拿不走”“看不懂”“改不了”“走不脱”是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目的。其中,“看不懂”是指下面哪种安全服务: A.数据加密 B.身份认证 C.数据完整性 D.访问控制 7.下面对ISO27001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A.该标准的题目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B.该标准为度量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开发和实施过程提供的一套标准 C.该标准提供了一组信息安全管理相关的控制措施和最佳实践 D.该标准为建立、实施、运行、监控、审核、维护和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一个模型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现场监督审核流程 -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现场监督审核流程 流程说明: 1、准备阶段 项目管理人员在持证组织证书到期前3个月,将《监督审核通知单》发送给持证组织,通知本年度现场监督审核工作启动;

持证组织登录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网站,下载《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自评估表-公共管理》、对应的技术自评估表,实施自评估后(具体自评估表的填写方法可参考中心网站上的《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自评估表填写指南》),将上述文档、自评估证明材料、《监督审核通知单》回执提交中心。 2、非现场审核及商务阶段(此阶段工作应在三周内完成,如需要持证组织补 充材料,应在五周内完成) 项目管理人员指派审查员对持证组织提交的材料进行非现场审核; 审查员依据《信息安全服务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对持证组织所提供的材料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并填写《审核记录表》。如满足要求,审查员通知项目管理人员向持证组织出具《受理通知单》(如持证组织有需求,也可签订《服务资质认证合同》),收取认证费用。如不满足要求,审查员开具《材料问题清单》,通知持证组织补充材料重新提交,并对补充材料进行审核。 3、现场审核阶段(此阶段工作应在四周内完成,如开具不符合项,应在八周 内完成) 项目管理人员指派审核组长(一般情况下指派对该组织材料进行非现场审核的审查员为组长),协调审查员组建审核组; 审核组长编制《审核计划》,准备现场审核的相关表格等材料,通过项目管理人员将《审核计划》发送给持证组织; 审核组前往对持证组织开展现场审核工作,判断该组织目前对外提供的信息安全服务管理及技术能力是否符合《信息安全服务规范》的要求,并依据现场审核中的实际情况对非现场审核时已填写的《审核记录表》进行补充、完善和验证。如满足要求,审核组长编制《审核报告》,并汇总《审核记录表》、《首末次会议记录》、《公正性、保密性承诺》等审核材料提交中心进行认证决定(如开具不符合项,审核组长则通知持证组织在一个月内提交整改材料);如不满足要求(例如在现场审核时发现持证组织存在材料造假等严重不符合时),审核组长现场通知持证组织不推荐其继续持有证书,同时编制《审核报告》,在报告中注明不满足资质要求的具体情况,并提交中心进行认证决定。 4、认证决定阶段(此阶段工作应在两周内完成) 中心认证决定人员对审核组长提交的审核材料进行认证决定; 如认证决定通过,则通知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制证;如认证决定不通过,则通知持证组织不通过的原因,撤销并寄回证书。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XXXXX公司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历史版本编制、审核、批准、发布实施、分发信息记录表

一. 风险项目综述 1.企业名称: XXXXX公司 2.企业概况:XXXXX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开发与销售、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及技术支持欢迎下载 2

3.ISMS方针:预防为主,共筑信息安全;完善管理,赢得顾客信赖。 4.ISMS范围: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网络安全产品设计/开发,系统集成及服务的信息安全管理。 二. 风险评估目的 为了在考虑控制成本与风险平衡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方式,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进行本次风险评估。 三. 风险评估日期: 2017-9-10至2017-9-15 四. 评估小组成员 XXXXXXX。 五. 评估方法综述 1、首先由信息安全管理小组牵头组建风险评估小组; 2、通过咨询公司对风险评估小组进行相关培训; 3、根据我们的信息安全方针、范围制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程序,以这个程序作为我们风险评估的依据和方 法; 4、各部门识别所有的业务流程,并根据这些业务流程进行资产识别,对识别的资产进行打分形成重要资产 清单; 5、对每个重要资产进行威胁、脆弱性识别并打分,并以此得到资产的风险等级; 6、根据风险接受准则得出不可接受风险,并根据标准ISO27001:2013的附录A制定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 7、对于可接受的剩余风险向公司领导汇报并得到批准。 六. 风险评估概况 欢迎下载 3

欢迎下载 4 如下: 1. 2017-9-10 ~ 2017-9-10,风险评估培训; 2. 2017-9-11 ~ 2017-9-11,公司评估小组制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程序》,制定系统化的风险评估方法; 3. 2017-9-12 ~ 2017-9-12,本公司各部门识别本部门信息资产,并对信息资产进行等级评定,其中资产分为物理资产、软件资产、数据资产、文档资产、无形资产,服务资产等共六大类; 4. 2017-9-13 ~ 2017-9-13,本公司各部门编写风险评估表,识别信息资产的脆弱性和面临的威胁,评估潜在风险,并在ISMS 工作组内审核; 5. 2017-9-14 ~ 2017-9-14,本公司各部门实施人员、部门领导或其指定的代表人员一起审核风险评估表; 6. 2017-9-15 ~ 2017-9-15,各部门修订风险评估表,识别重大风险,制定控制措施;ISMS 工作组组织审核,并最终汇总形成本报告。 . 七. 风险评估结果统计 本次风险评估情况详见各部门“风险评估表”,其中共识别出资产190个,重要资产115个,信息安全风 险115个,不可接受风险42个.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申请书(安全工程类一级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模板】

编号: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申请书 (安全工程类一级) 申请单位(公章): 填表日期: ?版权2011—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2011年1月1日

目录 填表须知 (3) 申请表 (4) 一、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5) 二、申请单位概况 (5) 三、申请单位近三年资产运营情况 (5) 四、申请单位人员情况 (5) 五、申请单位技术能力基本情况 (5) 六、申请单位的信息系统安全工程过程能力 (5) 6.1评估系统安全威胁的能力 (5) 6.2评估系统脆弱性的能力 (5) 6.3评估安全对系统的影响的能力 (5) 6.4评估系统安全风险的能力 (5) 6.5确定系统的安全需求的能力 (5) 6.6确定系统的安全输入的能力 (5) 6.7进行管理安全控制的能力 (5) 6.8进行监测系统安全状况的能力 (5) 6.9进行安全性协调的能力 (5) 6.10进行检测和证实系统安全性的能力 (5) 6.11进行建立系统安全的保证证据的能力 (5) 七、申请单位的项目和组织过程能力 (5) 7.1实现质量保证的能力 (5) 7.2管理项目风险的能力 (5) 7.3规划项目技术活动的能力 (5) 7.4监控技术活动的能力 (5) 7.5提供不断发展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5) 7.6与供应商协调的能力 (5) 八、申请单位安全服务项目汇总 (5) 九、申请单位获奖、资格授权情况 (5) 十、申请单位在安全服务方面的发展规划 (5) 十一、申请单位其他说明情况 (5) 十二、申请单位附加信息 (5) 申请单位声明 (5)

填表须知 用户在正式填写本申请书前,须认真阅读并理解以下内容: 1.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对下列对象进行测评: ●信息技术产品 ●信息系统 ●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组织和单位 ●信息安全专业人员 2.申请单位应仔细阅读《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申请指南(安全工程类一级)》,并按照其要求如实、详细地填写本申请书所有项目。 3.申请单位应按照申请书原有格式进行填写。如填写内容较多,可另加附页。 4.提交申请书之前,请仔细查验申请书填写是否有误,须提供的附件以及证明材料是否完整。 5.申请单位须提交本申请书(含附件及证明材料)纸版一份,要求盖章的地方,必须加盖公章,同时提交一份对应的电子文档。 6.本申请书要求提供的附件及证明材料须单独装订成册并编目。提供的资料须客观、真实和完整,不要编辑、修改和摘录,但可以进行脱密处理。 7.如有疑问,请与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联系。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地址:XX市XX区上地西路8号院1号楼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揭牌

深化安全技术测评,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来源:明朝万达作者:发布时间:2008-12-02 10月31日,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隆重举行,正式拉开了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启用新名称、履行新职能的重要一幕。 来自国家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等近三十个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来自信息安全界的知名院士专家,以及信息安全产业界的代表百余人亲临现场表示祝贺。 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是信息安全保障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在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强,关键技术、关键设备还受制于人的情况下,严格把住信息技术产品的市场准入关尤为重要。党中央、国务院对信息安全测评认证工作高度重视,早在1997年第一届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就授权国家质检总局启动了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体系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筹建和试运行,2001年中央批准在国家质检总局设立了“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负责我国的信息安全测评与认证工作。经过十年的发展,基本建立了对信息安全产品、信息系统安全性、信息安全服务资质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资质进行测评认证的能力;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组织工作体系;对一千多个产品、系统和服务厂商实施了测评认证,对数千名信息安全专业人员进行了认证和国家注册;主持制定了二十多项体现我国特色的测评技术国家标准;为十多个中央和国家部委提供了安全技术测评服务,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4年10月,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等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国家信息安全认证认可体系的通知》中实行测评和认证职能分离的要求,将信息安全产品的认证工作移交给新成立的“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并更名为“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继续承担信息安全产品的测评工作,为认证工作提供科学、权威、客观、公正的技术依据;与此同时,增加对我国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的新职能。 根据中央领导“加快安全测评中心的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在国家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编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落实了人员编制、办公条件、科研装备和运行经费,作为国家风险评估专控队伍,近年来承担了对我国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以及奥运

信息安全灾难恢复服务资质-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国家信息安全服务资质 灾难恢复服务资质(一级)认证指南 (试行) ?版权2008—中国信息全安全测评中心 2008年5月1日

目录 目录................................................................................................................... I 一、认证依据 (1) 二、级别划分 (2) 三、认证要求 (3) (一)基本资格要求 (3) (二)基本能力要求 (3) 1、组织与管理要求 (3) 2、技术能力要求 (3) 3、人员构成与素质要求 (4) 4、设备、设施与环境要求 (4) 5、规模与资产要求 (4) 6、业绩要求 (4) (三)灾难恢复服务过程能力 (4) 四、申请流程 (6) (一)申请流程图 (6) (二)申请阶段 (7) (三)资格审查阶段 (7) (四)能力测评阶段 (7) 1、静态评估 (7) 2、现场审核 (7) 3、综合评定 (8) 4、认证审核 (8) (五)证书发放阶段 (8) 五、监督、维持和升级 (9) 六、处置 (10) 七、争议、投诉与申诉 (11) 八、认证企业档案 (12) 九、认证费用及周期 (13)

一、认证依据 信息安全灾难恢复服务资质评估是对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服务提供者的资格状况、技术实力和实施灾难恢复服务过程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衡量和评价。 信息安全灾难恢复服务资质,是依据《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评估准则》、《信息安全灾难恢复服务能力评估准则》等相关要求,在对申请组织的基本资格、技术实力、信息安全灾难恢复服务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评估结果基础上的综合评定后,由中国信息全安全测评中心给予的资质认证。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案DOC

第一章网络安全现状与问题 1.1目前安全解决方案的盲目性 现在有很多公司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加密、身份认证、防病毒、防黑客等各个方面,每种解决方案都强调所论述方面面临威胁的严重性,自己在此方面的卓越性,但对于用户来说这些方面是否真正是自己的薄弱之处,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如何评估,投入多大可以满足要求,对应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什麽措施,这些用户真正关心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提及。 1.2网络安全规划上的滞后 网络在面对目前越来越复杂的非法入侵、内部犯罪、恶意代码、病毒威胁等行为时,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面对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疲于奔命,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安全产品与安全服务,使用户摸不着头脑,没有清晰的思路,其原因是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的安全体系,不能从整体上有所把握。 在目前网络业务系统向交易手段模块化、经纪业务平台化与总部集中监控的趋势下,安全规划显然未跟上网络管理方式发展的趋势。 第二章网络动态安全防范体系 用户目前接受的安全策略建议普遍存在着“以偏盖全”的现象,它们过分强调了某个方面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安全构件(产品)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客户化的、可操作的安全策略基础上,需要构建一个具有全局观的、多层次的、组件化的安全防御体系。它应涉及网络边界、网络基础、核心业务和桌面等多个层面,涵盖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接入服务器、数据库、操作系统、DNS、WWW、MAIL及其它应用系统。 静态的安全产品不可能解决动态的安全问题,应该使之客户化、可定义、可管理。无论静态或动态(可管理)安全产品,简单的叠加并不是有效的防御措施,应该要求安全产品构件之间能够相互联动,以便实现安全资源的集中管理、统一审计、信息共享。 目前黑客攻击的方式具有高技巧性、分散性、随机性和局部持续性的特点,因此即使是多层面的安全防御体系,如果是静态的,也无法抵御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攻击,只有将众多的攻击手法进行搜集、归类、分析、消化、综合,将其体系化,才有可能使防御系统与之相匹配、相耦合,以自动适应攻击的变化,从而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doc

编号: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 产品认证申请书 申请单位(公章): 产品名称(版本/型号): 填表日期: 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 告用户 用户在正式填写本申请书前,须认真阅读并理解以下内容:

1.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对下列对象进行测评认证: ●信息安全产品 ●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服务 2.信息安全产品认证分为: ●型号认证 ●产品认证 3.型号认证的方式为:用户选样测试后本中心再抽样测试,都通过测试并符 合有关标准后,即获得型号认证。 4.产品认证的方式为:用户选样测试后,本中心再抽样测试,都通过测试并 符合有关标准后,本中心再根据ISO/IEC9000系列有关标准和国家信息安全工程与服务评估规范等对用户的质量保障体系和安全保障能力进行评估、审核,通过评审后方能获得产品认证。 5.通过型号认证和产品认证的项目,获得认证书并准予使用国家信息安全认 证标志,并列入《政府和企业信息安全产品采购指南》。 6.上述内容和有关用户获得认证的实际情况,本中心将以各种有效方式周期 性向国内外公告。

目录 (3) 填表要求 (4) 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5) 申请认证类别和产品状况 (6) 产品功能说明书 (8) 产品设计方案 (10) 使用手册 (12) 产品自测情况说明 (14) 脆弱性分析 (20) 执行标准情况 (22) 主要原材料,外协外购件明细表 (23) 申请认证产品的生产厂商检验室主要检测设备表 (24) 质量手册的简要说明 (25) 质量体系和安全保障能力文档 (26) 申请认证产品的生产厂商检验室人员情况表 (27) 主要技术人员情况表 (28) 送(抽)样产品明细表 (29) 委托书 (30) 申请单位声明 (3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附件: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非涉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格式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风险评估单位: 年月日

目录 一、风险评估项目概述 0 1.1工程项目概况 0 1.1.1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0 1.1.2 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0 1.1.3承建单位基本信息 (1) 1.2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1) 二、风险评估活动概述 (1) 2.1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管理 (1) 2.2风险评估工作过程 (1) 2.3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 (1) 2.4保障与限制条件 (2) 三、评估对象 (2) 3.1评估对象构成与定级 (2) 3.1.1 网络结构 (2) 3.1.2 业务应用 (2) 3.1.3 子系统构成及定级 (2) 3.2评估对象等级保护措施 (2) 3.2.1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措施 (2) 3.2.2子系统N的等级保护措施 (2) 四、资产识别与分析 (3) 4.1资产类型与赋值 (3) 4.1.1资产类型 (3) 4.1.2资产赋值 (3) 4.2关键资产说明 (3) 五、威胁识别与分析 (3)

5.1威胁数据采集 (4) 5.2威胁描述与分析 (4) 5.2.1 威胁源分析 (4) 5.2.2 威胁行为分析 (4) 5.2.3 威胁能量分析 (4) 5.3威胁赋值 (4) 六、脆弱性识别与分析 (4) 6.1常规脆弱性描述 (4) 6.1.1 管理脆弱性 (4) 6.1.2 网络脆弱性 (4) 6.1.3系统脆弱性 (4) 6.1.4应用脆弱性 (4) 6.1.5数据处理和存储脆弱性 (5) 6.1.6运行维护脆弱性 (5) 6.1.7灾备与应急响应脆弱性 (5) 6.1.8物理脆弱性 (5) 6.2脆弱性专项检测 (5) 6.2.1木马病毒专项检查 (5) 6.2.2渗透与攻击性专项测试 (5) 6.2.3关键设备安全性专项测试 (5) 6.2.4设备采购和维保服务专项检测 (5) 6.2.5其他专项检测 (5) 6.2.6安全保护效果综合验证 (5) 6.3脆弱性综合列表 (5) 七、风险分析 (5) 7.1关键资产的风险计算结果 (5) 7.2关键资产的风险等级 (6) 7.2.1 风险等级列表 (6) 7.2.2 风险等级统计 (6)

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CISP)认证指南

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 认证指南 发布日期:2002年8月 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

目录 0 引言 (1) 1 能力要求 (2) 2 注册人员范围 (2) 3 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道德准则 (2) 4 认证程序 (3) 5 培训 (1) 6 考试 (1) 7 申请认证 (2) 8 经历审核 (3) 9 评价、认证与公布 (3) 9.1评价 (3) 9.2认证与公布 (3) 10 保持认证 (4) 11 专业发展 (6) 12 处罚 (6) 13 争议、投诉与申诉 (7) 14 注册人员档案 (8) 15 有关费用 (8) 16 相关文件及表格 (8)

0 引言 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简称CNITSEC)是经中央批准成立的、代表国家开展信息安全测评认证工作的职能机构,依据国家有关产品质量认证和信息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管理和运行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体系。 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的主要职能是: ●对国内外信息安全产品和信息技术进行测评和认证; ●对国内信息系统和工程进行安全性评估和认证; ●对提供信息系统安全服务的组织和单位进行评估和认证; ●对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的资质进行评估和认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信息安全认证”是国家对信息安全技术、产品、信息系统安全质量以及信息安全服务资质、人员资质的最高认可。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活动的技术依据是由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管理委员会确认的有关产品质量认证和信息安全管理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其他补充技术要求与技术规范。 “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英文为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fessional (简称CISP),根据实际岗位工作需要,CISP分为三类,分别是“注册信息安全工程师”,英文为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Engineer(简称CISE); “注册信息安全管理人员”,英文为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Officer(简称CISO),“注册信息安全审核员”英文为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Auditor(简称CISA)。其中CISE主要从事信息安全技术开发服务工程建设等工作,CISO从事信息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CISA从事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审核或评估等工作。这三类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是有关信息安全企业,信息安全咨询服务机构、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机构(包含授权测评机构)、社会各组织、团体、企事业有关信息系统(网络)建设、运行和应用管理的技术部门(含标准化部门)必备的专业岗位人员,其基本职能是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提供技术保障,其所具备的专业资质和能力,系经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实施国家认证。 本指南适用于所有向CNITSEC提出申请“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认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