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诗词名篇
- 格式:docx
- 大小:17.68 KB
- 文档页数:8
明朝咏竹诗
1.满江红·咏竹
陆容(明代)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
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
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名淇澳。
寻苗裔,湘江曲。
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
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
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2.咏竹
朱元璋(明代)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3.咏竹五首
憨山德清(明代)
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
纵是尘心重,相看亦顿忘。
矫矫凌云姿,风生龙夜吼。
霜雪不知年,真吾岁寒友。
霜干寒如玉,风枝响似琴。
潇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
叶落根偏固,心虚节更高。
一林寒吹发,清夜伴松涛。
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
虚窗人静听,飒飒响琅玕。
咏竹的诗咏竹(齐.谢眺)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竹(梁.刘孝先)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初食笋呈座中(唐. 李商隐)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霜筠亭(宋.苏轼)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赋园中所有(宋.苏辙)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新竹(宋.杨万里)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咏东湖新竹(宋.陆游)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春日山中竹(唐.裴说)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赋得阶前嫩竹(陈. 张正见)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咏梅的诗梅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宋.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唐.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梅花绝句(之—)宋.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古代咏竹经典诗词大全一切美妙的东西都可以用诗来形容:诗一般的风景,诗一般的国度,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年华,诗一般的时代……我在此整理了古代咏竹诗词大全,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古代咏竹诗词大全11、竹石郑燮〔清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坚韧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
在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德和坚韧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
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沉着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
这时直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一般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坚韧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详细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由、坚决乐观的性格。
竹子在破裂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坚韧的生命力和坚决的信念。
最终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主动乐观的精神风貌。
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的高风亮节。
2、新竹郑燮〔清代〕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下年一作:明年)比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气的成长又须老一代主动扶持。
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育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气将更好更强大。
3、绝句王庭筠〔元代〕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愿下西厢。
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
“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选编了六篇关于介绍“岁寒三友”的名家名篇。
其中《墨竹题图诗》就是其中的重点阅读篇目。
《墨竹题图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表达了诗画家淡泊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诗歌仅仅四句,却句句含情,尤其是最后一句“一枝一叶总关情”,似写竹,实写人,写出了世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
作者以竹喻人,表现了他特立独行的地品格和爱民思想。
文中的“衙斋卧听萧萧竹”写的是一个凄风冷雨之夜,“竹”依然傲然挺立,丝毫无风吹雨打之姿,更让人对竹充满敬佩之意,对诗人充满仰慕之情。
本文的图,竹干很细,但细中有强;着色不多,却浓密有致,全用水墨,更显其傲骨,与众不同。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反复诵读诗歌,了解古诗大意,欣赏图画,理解图解诗的诗情画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体恤百姓的忧伤之情。
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大意,把握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板书课题,导入:墨竹题图诗(1)这首诗的题目怎样读?你会吗?(2)墨竹|题图诗---墨竹是一幅画的名称,是一种单用墨画的竹子。
题图诗是一种诗的形式:就是为一幅画题一首和画内容相符的诗句。
(3)小结:所以说,无论是现代文的阅读还是文言文、古诗词的阅读,同学们都要注意读好文章的眼睛----题目。
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4)齐读课题:墨竹题图诗2、预习探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1)在预习的过程中,你从这首诗中认识了那几个生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衙(yá):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
斋(zhāi):屋子、书房或商店,本诗指的是郑燮的书房。
燮(xiè):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
郑燮《竹石》赏析:坚韧品格与高尚情操的展现《竹石》是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这首诗不仅是对岩竹的生动描绘,更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情感和哲理,是一首典型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咏物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译文及注释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注释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原来。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磨:折磨,挫折,磨炼。
击:打击。
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
三、创作背景题画诗滥觞于六朝,成熟于唐,勃兴于宋,元、明、清三代皆有发展,尤其至清代达到繁盛,各体兼备,数量浩繁。
在清政府统治的政治高压和文化专制下,文人不得不遁逃于艺术的小天地中,挥毫弄墨,抒发胸臆。
于是,自然山水、花鸟野趣,往往成为文人、画家遣兴娱怀、托物言志的对象,大多数清代文人或画家都有题画诗。
这首诗是郑燮晚年之作,在他的多幅《竹石图》上都题有此诗,落款内容与时间各有不同,且文字也略有差异。
“破岩”时为“乱岩”“乱崖”“破崖”,“万击”又作“万折”,“坚劲”又为“坚净”,“东西南北风”曾为“东南西北风”“颠狂四面风”。
可见他对此诗非常喜爱,常应邀作画题诗赠友,旨在表情达意、借物抒怀,因而时时随兴而为、挥写自如。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这首诗为题咏竹石图之作。
郑燮画竹,不但神理俱足,画出竹的各种自然风采,而且常通过题诗赋予竹以人的刚毅风骨和高尚节操,从而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志向。
此诗侧重写竹,兼及于石,借歌颂竹子耐风寒和立根于青山破岩之中,寄托自己生活和道德的理想。
竹与梅、兰、菊一起被誉为“四君子”,它的身上具有许多美好品德,主要是指凌云冲霄的进取精神,虚心善待的谦逊态度,并兼备梅、兰、菊的“清高”“幽洁”“隐逸”等高风亮节。
咏竹古诗词100首四年级《咏竹古诗词100首四年级》这是优秀的古诗词合集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养竹记(唐代-白居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dǐ)砺(lì)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
明日,履(lǚ)及于亭之东南隅(yú),见丛竹于斯,枝叶殄(tiǎn)瘁(cuì),无声无色。
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
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fěi)者斩焉,彗(huì)帚(zhǒu)者刈(yì)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
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běng)茸荟(huì)郁,有无竹之心焉。
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
乃芟(shān)蘙(yì)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
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
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
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
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2、画竹十二首其十二(元代-吴镇)日日行青山,无竹不可留。
可怜春风中,桃李多春愁。
3、竹西亭歌(元代-杨维桢)望娟娟兮云之篁,结氤氲兮成堂。
百草棼而易蘦兮,孰与玩遗芳?■美人之好饰兮,辟氛台而清凉。
岂大原之无所兮,若稽首乎西皇。
虚中以象迹兮,体员以用方。
又乌知吾之所兮,为西为东。
4、高竹八首(宋代-邵雍)高竹逾冬青,四月方易叶。
抽萌如止戈,解箨若脱甲。
咏竹古诗词100首原文《咏竹古诗词100首原文》这是优秀的古诗词合集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梅花百咏其二十七竹梅(元代-冯子振)乘鸾姑射下罗浮,鼓瑟湘妃出上游。
邂逅江干新话曲,冷香幽翠不曾愁。
2、追和范文正公鄱阳诗移竹植郡斋之东用怀庆朔堂韵(宋代-王十朋)手移修竹傍墙栽,老眼青青为竹开。
独坐书斋谁是伴,清风时作故人来。
3、庭竹(宋代-祝庆夫)庭前修竹长琅玕,任是隆冬不畏寒。
戛玉筛金承雨露,亭亭青翠拂云端。
4、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竹浪至沣壖萦带…清流茂树云物可赏(唐代-韦应物)登高创危构,林表见川流。
微雨飒已至,萧条川气秋。
下寻密竹尽,忽旷沙际游。
纡曲水分野,绵延稼盈畴。
寒花明废墟,樵牧笑榛丘。
云水成阴澹,竹树更清幽。
适自恋佳赏,复兹永日留。
5、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录毕归北海【录竹(唐代-李白)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
吾师四万劫,历世递相传。
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
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
6、夜听竹间雨声(宋代-陆游)解酲不用酒,听雨神自清;治疾不用药,听雨体自轻。
我居万竹间,萧瑟送此声。
焚香倚蒲团,袖手坐三更。
人古不自觉,忿欲投隙生。
起歃檐间雨,更与此君盟。
7、西山脩竹已为军兵所伐(元代-蓝仁)朝来伐竹已千竿,始觉籓篱宇宙宽。
照室丹光林外见,隔溪山色座中看。
春秋岂信栽培易,风雨那愁出入难。
凤鸟不来龙已去,空山谁与报平安。
8、题画竹(明代-林环)嶰谷春已深,烟雨何冥冥。
萧然青琅玕,上有孤凤鸣。
清风不时来,忽闻环佩声。
细怀伶伦子,千载已遐征。
谁能截鸣律,吹向轩辕庭。
9、题赵君画竹(宋代-马廷鸾)霜竿操尚特幽奇,直节端如正士姿。
高拂九霄无曲处,古来惟有老天知。
10、夏日写竹漫题(近现代-余菊庵)炎蒸弄笔兴仍在,挥汗忘劳写一回。
却喜此君能解意,萧萧风叶带秋来。
11、病起种竹四首其二(明代-区怀瑞)案牍销尘海,此君方外期。
树人无剪伐,退食伴委蛇。
密箨云中见,疏篁雨后宜。
千年字不灭,只有汗青知。
赞美竹子的古诗赞美竹子的古诗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赞美竹子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赞美竹子的古诗1咏竹宋·黄庭坚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效李艾山前辈体(清)郑板桥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清)郑板桥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清)郑板桥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清)郑板桥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清)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清)郑板桥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清)郑板桥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清)郑板桥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竹(明)李日华清风一榻水云边,不独柳眠竹亦眠。
束得古书来作枕,梦中熟记筼筜篇。
笋竹二首(清)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清)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清)郑板桥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清)郑板桥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赞美竹子的古诗21、《咏竹》宋、韦骧此君坚直本天然,岂学妖花艳主轩,筠带轻霜凝不落,干搓圆玉碧无痕。
关于竹子的名人名言1.关于竹子的名言名人无所隐蔽,黄口独相窥。
春日山中竹(唐,荣衰不殊。
生平素守远荆榛,渭川淇澳风烟多,清翠独言奇。
咬定青山不放松,冬日为我们带来绿意.吴镇)野竹野竹绝可爱,义也。
竹石(清,退公闲坐对婵娟,须待秋风粉落时。
繁华见孤深.张必)树色连云万叶开。
秋日白沙馆对竹(唐。
但恨从风箨:(1)耐寒坚韧;四时一贯。
无人赏高节。
婵娟冰雪姿,於陵论价重如金,虽生常若病,流泪独思君,正好移云抚翠苔,---人愁坐思无涯。
月光疏已密。
令人忆江上一般赞美竹子从以下几个方面. 李商隐)嫩箨香苞初出林。
千磨万击还坚劲,终日虚心待凤来.唐彦谦)竹映风窗数阵斜,又近石床添几个。
斸根种幽砌,必相依于擢秀,夏日为我们带来凉意,几朝霜几朝雪,养成寒碧映沦漪。
竹风(唐,忍剪凌云一寸金,森耸缘崖劲,当为吐龙吟。
谁知湘水上,可用来象征虚心的人,自怜潇洒出尘埃,忠也。
移得萧骚从远寺.谢眺)窗前一丛竹。
青扈飞不碍。
咏东湖新竹(宋。
竹(清,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虚心而直.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
皇都陆海应无数。
咏竹(齐。
解箨时闻声簌簌,浓翠异三湘,绿阴深到卧帷前。
雨中三日春已过,谦也。
南条交北叶。
咏竹(唐,风声起复垂,峭拔须教此地生,清风白月聊婆娑,羞入上宫琴。
(3)竹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散乱风日影,徒自抱贞心,被人贵为“岁寒三友”(梅,高枕夜偏长,根株长相离。
——郑燮《竹石》花逞春光.郑燮)一节复一节。
白花摇风影.裴说)数竿苍翠拟龙形,傲就琅矸。
名人名言的话。
要看凛凛霜前意,这从其外形特点来看。
疏影月移壁。
风惊晓叶如闻雨,翠筠浮浮。
卷帘秋更早。
寒梢千尺将如何,半山寒色与春争,恒也,催归尘土;绿叶萋萋,竹是中空的。
谁人制长笛.苏轼)解箨新篁不自持.苏辙)寒地竹不生.岳岱)满林黄鸟不胜啼,一番雨一番风,立根原在破岩中。
我自不开花。
咏竹(唐。
谁许风流添兴咏。
新竹(宋,一个敌千顷,白昼露滴惊竹鸡,不受雪霜,千枝攒万叶,柔也,放梢初见叶离离,阶来疏叶强来风,赤日行天午不知。
松坚贞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松坚贞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松的诗词:顾况湛湛碧涟漪,老松欹侧卧。
(.)悠扬绿萝影,下拂波纹破。
唐诗看“松”在我国?璐醋魇飞希?幸桓霾永没曰偷氖贝??蔷褪翘瞥?T谔剖?醋鞯墓?讨校?幸桓鲇篮悴凰サ奶獠模?蔷褪俏颐浅古往今来,松1直为世人所厚爱,求诸唐诗,俯拾皆是。
如王昌龄《过华阴》,杜甫《谒真谛寺禅师》,韩愈《山石》,孟郊《游终南山》,白居易《夜归》,又《余杭形胜》,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松”的身影,随处可见,呈现了1幅幅漂亮的图画。
诗人们两眼所视,满目青松,尽在有意无意之中。
在诗人们的笔下,松的坚贞、孤直和高洁跃然纸上。
贾岛堂弟无可的《松》,有1种“青翠远惊人”、“自与9霄邻”的气慨;王睿的《松》,则体现松“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这1特性。
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箜篌谣》),“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赠韦侍御黄裳》)等。
松的高大形象令人仰慕,难怪韩愈在《醉留东野》中,叹言“自渐青蒿倚长松”了。
松树,是值得人们赞颂的,尤其是小松、新松,更需要人们的百般呵护。
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杜甫的《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种境界,则与宋词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齐己在《新栽松》中,对“冉冉出蓬蒿”的新松,也寄予“千年待尔高”的愿望。
然而,松树并不总是幸运。
白居易在《涧底松》中写道:“有松百尺大10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读了这首诗,谁能不为那些怀才不遇、命运坎坷的“寒俊”们叹惜呢?人才难知,更让人感到荐贤的珍贵之处了。
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同答问题。
(7分)月杜甫万里瞿唐l月,春来六上弦2。
时时开暗室,故故5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唐峡。
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乩后,杜甫曾闲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德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分)【参考答案】(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三种情感:①对时局国事的忧虑②对早日结束战乱的渴望③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
(2) (4分)①“万里”极言空间之寥廓,烘托了诗人望月怀远的思绪之绵长。
②“夜久”极言时间之久远,烘托了诗人因忧虑时局动荡、国事艰难以及思念亲人而老泪纵横、夜不成寐的感人形象。
【解析】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经常远离故乡远离亲人。
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铭心。
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使读者不觉之间与之同悲共泣。
“万里”,体现了杜甫颠沛流离、四处漂泊的生活境况。
“夜久”,寓意着他是一位夜行者,孤独、凄凉,惟有那高悬的月亮陪伴着诗人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
月是他的精神伴侣和理想寄托。
在幽静朦胧的月色中,诗人敞开心扉,倾诉他的孤寂和苦闷,寄托他的思念和希望。
可以说,月是诗人坎坷岁月、匆匆行旅、悲情一生的见证者,是杜甫一生经历的反映,折射出那个特定时代的种种风貌,体现了一代诗哲的情感波澜。
江苏卷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中国古诗词咏竹篇【一】【(清)康有为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唐.杜甫《咏春笋》】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明.徐渭《风竹》】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戴熙《题画竹》】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清.王慕兰《石门竹枝词》】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
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养竹歌为周庄吴逵子道赋华幼武】高轩公子良不俗,不种奇花种修竹。
奇花照眼一时红,修竹虚心万年绿。
春雷击地新笋生,龙角森森那忍触。
自锄暖土厚栽培,手挈银瓶细浇沃。
深根扫除蝼蚁窟,香叶终期凤凰宿。
日使沾濡雨露恩,岁寒且惮冰霜酷。
猗猗绕户矗琅干,还舞连烟比淇澳。
招摇皓月金琐碎,勾引清风生戛玉。
炎天展簟卧苍雪,春日听莺泛。
可能一日暂相忘,坐对此君看不足。
君不见白乐天,重言养竹如养贤。
又不见东坡诗,无竹士俗不可医。
君今有竹善培养,会看直指青云上。
【翠涛轩吕诚】五月二十八日重过翠涛轩,清坐终日,薄暮而归,赋此盖书所见也,翠涛为竹而得名,余不能辞矣。
幽人爱竹不吃笋,养得修篁个个长。
五月六月雨不落,千枝万枝风自凉。
苍雪逼人时展簟,翠涛惊梦午移床。
涓涓清润乌皮几,楚楚高搀薜荔墙。
密影扫阶敷琐碎,馀音拂水度笙璜。
孙枝迸地浑疑占,老节凌霜色更苍。
三径旋开真得计,七贤避世故佯狂。
因怀梅友称三绝,却笑荷花似六郎。
咏竹诗词咏竹诗词精选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咏竹诗词精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咏竹诗词篇1竹(梁·刘孝先)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池上竹下作(唐·白居易)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咏竹(唐·李峤)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秋日白沙馆对竹(唐·许浑)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竹风(唐·唐彦谦)竹映风窗数阵斜,幽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咏竹(唐·张必)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于潜僧绿筠轩(宋.苏轼)宁可食无肉,居不可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霜筠亭(宋.苏轼)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咏竹(宋·徐庭筠)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咏竹诗词篇21、柳梢残日弄微晴。
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2、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七步诗《七步诗》,出自《世说新语》,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
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鸟鸣涧《鸟鸣涧》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
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
《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鸟鸣涧》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春天的山谷寂静无声,只有桂花在无声的飘落着。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小鸟被月光惊动。
时不时的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花落,月升,鸟鸣,这些“动”景,却反衬出春山的幽静。
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景。
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
唐诗300首幼儿早教古诗大全【10首优秀12篇《唐诗三百首》中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面貌,呈现出新的艺术特征和思想特征。
为了加深你对幼儿必背的300首古诗写作的理解,下面山草香整理了12首唐诗和300首幼儿教育古诗【10首精选诗,欢迎你的阅读和参考。
幼儿必背古诗300首五言绝句篇一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唐代〕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空山一作:山空)译文在这个秋夜,我心里想你,边走边感叹天气的凉爽。
松子落地的声音是从寂静的山上传来的,你应该还在沉睡。
注释丘二十二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
一作“邱二十二员外”。
属:正值,适逢,恰好。
友人:隐士,闲适的人,这里指的是元秋以外的人。
精选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二舟夜书所见查慎行〔清代〕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漆黑的无月之夜,江面上漂浮着一艘渔船,寂寞的光像一只萤火虫。
微风习习,吹起一簇簇细浪,水面上的光点被吹散,宛如江面上的星光。
注释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赏析这首诗就像一幅速写,捕捉到了水中映出的渔火变成满天繁星的瞬间,几张速写立刻捕捉到了这稍纵即逝的一幕。
这首诗像木刻。
在深色的背景上,显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
见(读xiàn),显现。
孤光,孤单的亮光。
萤,萤火虫,光亮微弱。
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
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
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赞颂竹子的古诗(精选60首)赞颂竹子的古诗(精选60首)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赞颂竹子的.古诗(精选60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赞颂竹子的古诗11、苦寒吟作者:孟郊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
鸟声有悲欢,我爱口流血。
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发。
2、村居作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3、潇湘神·斑竹枝作者:刘禹锡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4、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作者: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5、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严郑公宅同咏竹作者: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7、新竹作者: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8、满江红·咏竹作者:陆容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
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
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名淇澳。
寻苗裔,湘江曲。
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
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
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9、满庭芳·碧水惊秋作者:秦观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
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
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
谩道愁须酒,酒未醒、愁已先回。
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10、桂州腊夜作者:戎昱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咏竹诗词名篇
咏竹诗词_
竹
郑板桥(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题画竹
郑板桥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道。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题画竹
郑板桥
四十年来来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庭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气伶伧学凤凰。
竹石轴
(清)李方膺
人逢俗病便难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
咏竹
杨万里.宋
凛凛冰霜节。
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
自有月传神。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明.徐渭《风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题画竹》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
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
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清.王慕兰《石门竹枝词》竹
虚怀千秋功过,
笑傲严冬霜雪。
一生宁静淡泊,
一世高风亮节。
唐·杜牧《题新竹》
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慈老竹
唐·李白
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质,贞心常自保。
当涂慈老山,竹堪为箫管。
竹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2007-3-17 18:50回复
唐韦式竹
竹,
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
骖舞阵速。
宋陆游东湖新竹
插棘掠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初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宋陆游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声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唐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斫取青光写楚辞,赋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陌生。
今年水曲春河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风啸,乌重一枝入酒樽。
清郑板桥题画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清郑板桥题画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清郑板桥题画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清郑板桥篱竹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清郑板桥竹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清丘逢甲题画竹二首
拔地气不挠,参天节何劲。
平生观物心,独对秋篁影。
此君在今日,大觉无不可。
风雨震诸天,空山自龙卧。
明李日华竹
清风一榻水云边,不独柳眠竹亦眠。
束得古书来作枕,梦中熟记筼筜篇。
宋朱子谢刘仲行惠笋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宋黄庭坚咏竹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南北朝谢朓咏竹诗
白居易:《养竹记》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贞
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於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
明日,履及於亭之东南隅,见丛竹於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
询於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
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篲帚者刈焉,刑馀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
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
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翦弃若是,本性犹存。
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
於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
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於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於人何有哉?以其有似於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於草木,犹贤之於众庶。
鸣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
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故作《养竹记》,书於亭之壁,以贻其後之居斯者,亦欲以闻於今之用贤者云。
白居易咏竹
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