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度分析的目的在于评价每种故障类型的 危险程度。通常,采用概率一严重度来评价 故障类型的危险度。概率是指故障类型发生 的概率,严重度是指故障后果的严重程度。 采用该方法进行危险度分析时,通常把概率 和严重度分别划分为若干等级 .例如,美国的 杜邦公司把概率划分为6 等级,危险程度划 分为3个等级(见表2-9中注)。
2)确定分析程度和水平
根据所了解的系统情况,一开始要决定分析到什么 水平,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分析程度太浅, 就会漏掉重要的故障类型,得不到有用的数据;如 果分析的程度过深,一切都分析到元件甚至零部件, 则会造成分析程序复杂,措施很难实施。通常,经 过对系统的初步,就会知道哪些子系统关键,哪些 子系统次要。对关键的子系统可以分析得深一些, 不重要的分析得浅一些,甚至可以不进行分析。 对一些功能像继电器、开关、阀门、贮罐、泵等, 都可当做元件对待,不必进一步分析
故障分类
故障类型分级方法
二.
影响分析
掌握和了解 对象系统
故障类型对 系统和元件 的影响
汇总结果和 提出改正措 施
对系统元件 的故障类型 和产生原因 进行分析
分析步骤
1) 明确系统本身的情况 分析时首先要熟悉有关资料,从设计说明书 等资料中了解系统的组成、任务等,查出系 统含有多少子系统,各子系统含有多少单元 或元件,了解它们之间如何接合,熟悉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干扰以及输入、输出 等情况。
当用危险度一个指标来评价时,可按下式计 算危险度: 式中 C ---系统的危险度;
n ---导致系统重大故障或事故的故障类型数目; λ---元素的基本故障率; t ---元素的运行时间; α---导致系统重大故障或事故的故障类型数目 占全部故障类型数目的比例; β---导致系统重大故障或事故的故障类型出现 时,系统发生重大故障或事故的概率, 其参考值见表 2-10; k1---实际运行状态的修正系数; k2---实际运行环境条件的修正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