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司法考试备考背诵知识点:商标权的限制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1、知识产权独立保护原则:知识产权在某成员产生、被宣告无效或终止,并不必然导致该知识产权在其他成员也产生、被宣告无效或终止。
2、自动保护原则。
这是仅适用于保护著作权的一项基本原则。
3、“依法禁止出版和传播的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4、发明人或设计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集团或课题组。
5、商标注册的申请日期,以商标局收到申请文件的日期为准。
6、商标权的宽展期是在商标有效期满之后的头6个月,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6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
7、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只需向商标局备案,无需办理登记注册。
8、目前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只有烟草制品。
9、企业名称经核准登记注册后,无特殊原因在1年内不得申请变更。
10、荣誉具有专属性,名誉具有普遍性。
名誉权无法剥夺或者受限制。
11、大陆法系国家普遍没有亲权的规定,我国的法定监
护权带有亲权的性质。
12、共同侵权行为包括共同加害行为、共同危险行为和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
13、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伤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商标权的保护范围与限制商标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商标权的持有人,必须了解商标权的保护范围和相应的限制,以便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商标权益。
本文将就商标权的保护范围和限制进行探讨。
一、商标权的保护范围商标权的保护范围是指商标法对商标权的法律保护的范围,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区域范围:商标权的保护范围通常以商标注册地为界限,商标权在注册地享有独占性质的保护。
未经商标持有人授权,在商标注册地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可能构成侵权行为。
2. 使用范围:商标权的保护范围涵盖商标的实际使用范围。
商标持有人在商标注册的类别内,对于与注册商标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享有商标权的保护。
当他人在同一类别内使用与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可能会造成混淆,构成商标侵权。
3. 三维商标保护范围:在商标权的保护范围内,还包括对三维商标的保护。
三维商标是指以产品的形状、包装、装潢等具有特定的立体结构作为商标的标识。
三维商标的保护范围与二维商标相似,侵权行为同样适用于三维商标。
4. 商品及服务范围:商标权的保护范围也由商标注册类别所决定。
商标持有人在商标注册类别内享有对该类别的商品或服务的独占性质的保护。
若他人在同一类别内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混淆,构成商标侵权。
二、商标权的限制商标权的保护虽然广泛,但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商标权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硬性限制:法律对商标的保护做出了一些硬性限制。
例如,不能注册与公共利益相抵触、容易引起混淆、欺骗性质的商标;不能注册国旗、国徽等国家标志作为商标;不能注册专利权和著作权的标志等。
这些限制旨在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正竞争。
2. 限制使用特定字词:商标权的保护还受限于商标中的特定字词。
例如,使用地理名称、一般性描述词等作为商标,可能会受到限制。
这是因为这些字词对于其他经营者也具有一定的意义,限制注册特定字词的商标有助于保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司考各科口诀-知识产权法部分一、著作权法:作品的种类(第三条):文字口述和戏剧,音乐舞蹈和曲艺,美术建筑与杂技,影视摄影与设计,地图模型与程序;著作权的合法使用(第二十二条):个人用,作评论,报新闻,转社论,公开讲,作学问,国家机关行公务,五馆陈列存版本,免费表演不卖票,画/录室外艺术品,发表作品改盲文,二、商标法: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图、文(第十条):三国一官和两红,民、夸、害、地名不得作为商标注册的标志(第十一/十二条):通用/直接/无特征,外带三维标志形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第十三/十五/十六条):驰名商标别碰/越权注册不可/地理标志误导使用商标违法(第44/48条):注册的:三个自行,连续三年停;未注册的:冒了不该冒(注册),使了不该使,充了不该充(以次充好)商标申请(条例第18/19条):申请优先,使用在前,协商不成,再来抽签三、专利法:申请日前六个月不丧失新颖性的情形(第24条):三会两首一泄露不授予专利的客体(第25条):科智疾,品原子强制许可的条件(第48——51条):合理条件,经过三年,非常情况,公共利益,重大技术进步,显著经济意义不独占,不乱许,要付费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第63条):自己制造,先期制造,临时过境,科研使用经济法部分一、银行业监督进行现场检查可采取的措施口诀:寻岳父进殿对应法条寻:即询,询问相关人员要求说明相关事项岳父:即阅复,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可能转移的封存进:进入银行业金融机构检查殿:即电,检查用电子计算机管理业务等系统二、核准股票发行申请的人员的禁止行为口诀:力皆持增表面意思:力量都持续增长对应法条力:即利,不得与申请单位有利害关系皆:即接,不得私下与申请单位接触持:不得持有核准的股票增:即赠,不得接受申请单位的馈赠三、不得持有、买卖、受赠股票的机构人员口诀:他记件交券表面意思:他以计件的方式缴纳证券对应法条他: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人员记: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从业人员件:即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交:证券交易所从业人员券:证券公司从业人员四、公司债券上市条件口诀:企鹅跳对应法条企:即期,债券发行期限为一年以上鹅:即额,实际发行数额不少于五千万元跳:即条,仍然符合发行条件五、暂停公司债券上市情形口诀:愧用一条喂表面意思:惭愧只用一条(鱼)喂它对应法条愧:即亏,近两年连续亏损用:未按批准用途使用一:即义,未按募集办法履行义务条:发生重大变化不再符合上市条件喂:即违,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六、属于商业秘密的重大事件口诀:真绝,偷条狗为烦长孙替他分合宅表面意思:真是绝了,偷了条狗是为麻烦长孙替他分那套四合宅对应法条真:即针,经营方针发生变化绝:即决,法院撤销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的决议偷:即投,重大投资行为条:外部条件重大变化狗:即购,重大购置财产的决定为:即违,未还到期债务的违约行为烦:即范,经营范围重大变化长:董事长、经理、三分之一董事变动孙:即损,发生重大亏损或受过净资产百分之十以上损失替:即体,公司本身尖子、合并、分立、解散及申破产的决定他:其他事项分:持百分之五股份上的股东的股份变化合: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影响资产、负债等宅:即债,发生重大债务七、证券公司及从业人员损害客户利益的法定欺诈行为口诀:他不必违公文私自挪用对应口诀他:其他违背客户真实意思表示,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不必:为谋取佣金,诱使客户为不必要的买卖违:违背客户委托为买卖公文:即供文,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私自:私自买卖客户帐户上的证券或假借客户名义为之挪用:挪用客户证券或资金八、应纳税所得口诀:高薪老公偶然承租专利体恤她表面意思:赚很多钱的老公偶然租买专利来体恤她对应法条高:即稿,稿酬所得租:财产租赁所得所得薪:薪金所得专:即转,财产转让所得老:即劳,劳务报酬利: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公:即工,工资企事业单位所得体:个体工商户经营偶然:偶然所得恤:即许,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承:承包、承租经营他:其他所得九、免纳税所得口诀:献铁将军酒席抚恤一肿腿脚表面意思:献给铁将军一桌酒席以抚恤他的一条肿了的腿脚对应法条献:即险,保险赔款铁:即贴,按国家统一规定发的补贴、津贴将:即奖,省国军等法的科教文卫等方面的奖金军:军人的复员费、转业费酒:即救,救济金席:即国债或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息抚:即福,福利费恤:抚恤金一:即议,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规定免税的所得肿:通准,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腿:即退,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离休工资等脚:即交,在我国从事外交的外国人员十、减征税所得口诀:涝灾惨烈践踏对应法条涝:即老,孤老人员灾: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惨:即残,残疾人员烈:烈属踏:即他,其他批准减税的十一、消费税口诀:三男三女去开车三男:烟、酒及酒精、鞭炮焰火三女:化妆品、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去开车:小汽车、摩托车、汽车轮胎、汽油柴油劳动法部分一、劳动争议范围口诀:黎明初她夫沛公先护此驴退表面意思:天刚亮时她丈夫沛公先保护这头驴撤退对应法条黎:即离,离职纠纷公:即工,工资纠纷明:即名,除名纠纷先:即险,保险纠纷初:即除,开除纠纷护:劳动保护纠纷她:其他情形此:即辞,辞职纠纷夫:即福,福利纠纷驴:即履,劳动合同履行纠纷沛:即赔,赔偿纠纷退:辞退纠纷二、不适用《劳动法》的主体口诀:叫工农军保飞禽对应法条叫:即交,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工:即公,公务员及比照公务员制度的人员农: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及进城务工经商者除外)军:现役军人保:家庭保姆飞禽:即非勤,与机关、事业组织、团体间无劳动合同关系的非工勤人员三、得随时解除合同的情形口诀:违是刑条表面意思:违反了这个刑法条文对应法条违:严重违反了企业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是:即失,严重失职、徇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失刑: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使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四、可解除合同但须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的情形口诀:盛情唤表面意思:热情呼唤对应法条盛:即胜,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换岗仍不胜任的情:缔约时的客观情况变化并未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的唤:即患,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且在医疗期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及新安排工作的五、不得解除合同情形口诀:他女病逝期表面意思:他女儿病逝的日子对应法条他:其他情形女: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病逝:即病失,患职业病或工伤且部分或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的期:患病或非工伤在医疗期内六、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合同的情形口诀:抽条破旗表面意思:抽了一条破烂的旗子对应法条抽:即酬,未按约支付报酬条:未按约提供劳动条件破:即迫,以暴力、威胁或限制人身自由等强迫劳动的旗:即期,在试用期内七、获取物质帮助的情形口诀:是老公生病对应法条是:即失,失业。
一、商标权的限制(一)不构成商标权侵权的行为——合理使用(1)注册商标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或者含有的地名,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
例如,“老干妈辣椒酱”、“老干爹辣椒酱”中的“辣椒”。
(2)三维标志注册商标中含有的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或者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
(二)商标先用权商标注册人申请商标注册前,他人已经在同一种类或者类似商品上先于商标注册人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该使用人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该商标,但可以要求其附加适当区别标识。
二、侵权损害赔偿(一)赔偿数额的确定(1)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2)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1倍以上3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3)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300万元以下的赔偿。
(二)举证责任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注意此处与专利侵权中的专利权人的初步举证不同),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2020司法考试备考背诵知识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措施
【本文概要】成功=时间+方法,自制力是这个等式的保障。
世上本文!
一、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措施
(一)未注册驰名商标
未注册驰名商标→同类保护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无赔偿。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侵犯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注册驰名商标
注册驰名商标→同类+跨类保护(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有赔偿。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并应承担赔
偿责任。
二、驰名商标的宣传
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知识点商标权
【考查重点】
本章的重点主要包括商标的构成要件、商标权的内容和限制、商标权的丧失、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等商标的构成要件:商标的积极要件包括应当具备法定构成要素和显著特征两方面。
商标的消极要件包括不得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或合法利益、不得违反商标法禁止注册或使用某些标志的条款
商标权的内容和限制:商标权的内容包括专用权、许可权、转让权、标示权、禁止权,其中专用权是核心权利。
商标权的限制有合理使用制度和先用权制度。
商标权的丧失:商标注册后,可能因注销、撤销或无效宣告事由导致原来的商标权人丧失权利。
注册商标的撤销是违法使用注册商标的法律后果,商标权自撤销之日起丧失。
注册商标的无效宣告是违法注册的后果,商标权视为自始至终不存在,但有关财产关系的处理可能不具有溯及既住的效力。
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多样,假冒注册商标和仿冒注册商标是最常见的侵权行为。
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驰名商标由法定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根据法定标准认定,以被动认定和个案认定为原则。
对未注册驰名商标和注册驰名商标均有一些特殊保护措施。
【大纲要求】
了解:本章中有关法律术语的概念。
熟悉并能够运用:商标权的取得、商标权的内容、商标权的消灭、商标侵权行为及驰名商标保护的基本原理和规定。
【知识框架】。
一、注册商标的限定保护原则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因此在实务中经营者会将与自己类似的商标全部注册,或者在登记使用范围的时候,尽量扩大使用领域。
例如,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就将“娃哈哈”、“哈娃娃”、“哈娃哈”等类似商标也予以注册,以免他人有混淆行为。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一)假冒或仿冒行为(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假冒行为)(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仿冒行为)(3)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仿冒行为)(4)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仿冒行为)【注意】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1.侵权行为的认定(1)主体:商品经销商。
(2)不管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只要实施了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都构成侵权。
2.行为人主观善意时的赔偿责任免除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但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够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仅由工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1)下列情形属于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情形:①有供货单位合法签章的供货清单和货款收据且经查证属实或者供货单位认可的。
②有供销双方签订的进货合同且经查证已真实履行的。
③有合法进货发票且发票记载事项与涉案商品对应的。
④其他能够证明合法取得涉案商品的情形。
(2)不承担民事责任,承担的行政责任中仅责令停止销售一种。
(三)商标标识侵权行为指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
商标权限制的含义和类型商标权限制,这听起来有点拗口的词儿,到底啥意思呢?简单说啊,就像你有个超级宝贝,这个宝贝是你独有的,可有时候呢,也不能啥事儿都由着你来,得给别人留点儿空间。
商标权也一样,虽然是商标所有者的一种专有权,但也不能无限制地滥用,得有一定的限制。
那商标权限制都有哪些类型呢?咱先说说合理使用。
这就好比啊,你邻居家种了特别好看的花,你从他家路过的时候,偶尔瞅一眼,欣赏欣赏,这对他没啥损害,还能给周围增添点儿美。
在商标里呢,就是在不引起混淆、不损害商标权人利益的情况下,别人可以合理地使用这个商标。
比如说,我在写一篇评论某个品牌产品的文章,我提到这个品牌的商标,这是为了准确地表达我对这个产品的看法,而不是为了假冒或者蹭热度,这就是合理使用。
要是没有这种合理使用的限制类型,那我们在谈论商品的时候得多不方便啊?总不能为了避开商标,绕着弯子说半天吧?再说说先用权。
这就像两个人在跑步比赛,虽然有一个人先注册了商标,就像他先起跑了一样,但是另一个人在他之前就已经在做和这个商标相关的事情了,就好比已经在赛道上跑了一段了,那这个人就有先用权。
比如说啊,有个小作坊,一直生产一种特色的糕点,名字叫“香糕”,也没注册成商标,但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了。
后来有个大企业把“香糕”注册成商标了,可这小作坊在本地还能继续用这个名字做糕点,因为人家有先用权啊。
这要是没有先用权这种限制类型,那对那些先做事情的人多不公平啊?就像你先在地里种了菜,别人后来把这块地占了,还不让你收菜了,哪有这个道理?还有一种是商标权用尽。
这就好比你把自己家的鸡蛋卖给了别人,别人拿到鸡蛋之后,想怎么处理这个鸡蛋是他的事儿,你不能再管了。
商标权用尽也是这个道理,当商标产品合法地被销售出去之后,商标权人对这个产品的商标权就用尽了。
比如说你买了一瓶名牌香水,你再把这瓶香水转卖给别人,香水公司就不能再管了,因为他们的商标权在第一次销售的时候就用尽了。
要是没有这种限制,那商品的二次流通得多麻烦啊?就像每一次转手都要经过商标权人的同意,这不是瞎折腾嘛。
司法考试商标法考点一、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情形:(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该行为包括:①经销明知或者应知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②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的;③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例题:甲公司拥有“金猫牌”蚊香注册商标。
乙公司向香港某公司发出了“金猫牌”蚊香的报价单。
甲公司得知此事后,对乙公司提起诉讼。
下列有关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 如果乙公司仅发出报价单,尚未签订合同和生产此产品,不构成侵权B.如果乙公司与港商签订了合同,即使没有提供样品,也尚未生产该产品,仍构成侵权C.如果乙公司与港商签订了合同,并提供了样品,即使尚未批量生产该产品,仍构成侵权D.如果乙公司与港商签订了合同,并已批量生产,即使尚未交货,仍构成侵权正确答案:ACD二、有关商标注册申请的如下表述中,哪些符合我国商标法的规定?A.同一申请人在两个不同类别的商品上使用同一商标的,应当提出两份注册申请B.同一申请人在同一类别的两个不同品种的商品上使用同一商标的,应当提出两份注册申请C.同一申请人在两个不同类别的商品上使用两个不同商标的,应当提出两份注册申请D.同一申请人在同一类别的商品上使用两个不同商标的,应当提出两份注册申请正确答案:ACD三、商标评审委员会是一行政主体四、续展注册没有次数的限制五、如果一个商标于1988年6月1日核准注册,则它应于1998年6月1日有效期满,注册人至迟应在1998年12月1日之前提出续展申请,否则会被注销(第24条第1款)。
商标权合理使用有哪些限制司法实践中衡量一种行为是否属于商标权合理使用的范畴,不仅需要具备具体明确的界定,还应受到以下几方面的限制:(一)使用目的具有正当性。
(二)使用行为出于善意。
(三)使用后果一般不会造成混淆。
商标权是知识产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使用商标权则是商标权保护中一个重要的举措,而了解商标权合理使用的限制在其中也具有非常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下面主要对商标权合理使用的限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以加强人们对商标权合理使用的认识与了解。
▲商标权合理使用的限制司法实践中衡量一种行为是否属于商标权合理使用的范畴,不仅需要具备具体明确的界定,还应受到以下几方面的限制:▲(一)使用目的具有正当性。
判断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在具体实践中应该将行为主观和客观相结合。
商品生产者在使用他人商标时必出是出于说明本商品的性质、质量、产地、主要原料等产品的特点,而不是作为商标来使用,也不能与商标权产生某种联系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客观上未损害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遵循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属于市场竞争的正当方法。
▲(二)使用行为出于善意。
生产经营者使用行为是否出于善意通常是看其使用商标的目的是否为了与商标权人进行不正当的商业竞争。
如“这种使用必须是只用于叙述该当事人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正当的诚实的使用(美国《兰哈姆法》第33条b第2项)”实践中,有的生产经营者将他人商标置于自己商品或者服务的显著位置,而将自己的商标缩小、放在不显眼的地方使消费者产生误解这种行为就不属于合理使用构成商标权侵权。
▲(三)使用后果一般不会造成混淆。
使用者善意的、并非出于不正当竞争的目的使用他人商标,一般不会使消费者产生误解或者与商标权商品发生混淆。
生产经营者在使用他人商标时,应尽量减小与商标专用权产生联系,排除与商标权商品或者服务发生混淆的可能性加果不能排除也应尽最大努力将发生混淆的可能性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防止侵犯商标权人商标,不会使消费者产生误解捉进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2020司法考试备考背诵知识点:商标权的内容知识点商标权的内容一、专用权专用权,是指商标权主体对其注册商标依法享有的自己在指定商品或服务上独占使用的权利。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二、许可权(1)商标注册人能够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
许可人理应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被许可人理应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2)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
(3)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许可人理应将其商标使用许可报商标局备案,由商标局公告。
商标使用许可未经备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许可人理应在许可合同有效期内向商标局备案并报送备案材料。
备案材料理应说明注册商标使用许可人、被许可人、许可期限、许可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范围等事项。
(4)商标许可使用的类型主要有独占使用许可、排他使用许可、普通使用许可等。
三、转让权(1)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理应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
受让人理应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注册商标的转让要经过商标局的核准)(2)转让注册商标的,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商品上注册的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理应一并转让。
转让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未一并转让的,由商标局通知其限期改正;期满未改正的,视为放弃转让该注册商标的申请,商标局理应书面通知申请人。
(3)注册商标专用权因转让以外的继承等其他事由发生移转的,接受该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当事人理应凭相关证明文件或者法律文书到商标局办理注册商标专用权移转手续。
四、续展权(1)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
(2)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商标注册人理应在期满前12个月内按照规定办理续展手续;在此期间未能办理的,能够给予6个月的宽展期。
论商标权的限制[摘要]凡权利必有限制,就如不存在无义务的权利一样。
商标,作为工业产权的表现形式,指示的是商品或服务的出处和质量。
商标权是商标法的核心,其保护的是商标权人基于商标所享有的利益。
但是,任何权利的保护都不是绝对的,对于商标权的保护也不能过于宽泛,否则将会造成对其他利益主体的侵害和社会整体公共利益的损害。
那么,商标权限制的理论依据有哪些、怎样限制才算合理、合理限制有哪些内容,便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商标权合理使用权利用尽先用权一、商标权限制的内涵和意义凡权利必受限制,这是法学上的一个基本命题,权利人自由地行使权利应当以不损害他人权利行使的自由为界限,否则就应当受到限制“如果对自由不加限制,那么任何人都会成为滥用自由的潜在受害者。
”(商标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的是商标权的合法利益,其基本属性应当是一种私权、财产权和垄断权,我们承认权利人对知识产权的独占权,但是作品、专利、产品的广泛传播对于社会的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如果知识产权的设立赋予权利人完全的垄断权,可以排斥其他任何人未经其许可的使用,那么这种垄断权本身的合理性就会受到质疑,因为设定权利并不是为了阻碍社会的发展。
(一)商标权限制的内涵理论界一般主张商标权的限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商标权限制是包括注册商标的注册、地域、时效、转让等一系列派生权利限制;而商标权的狭义的限制指的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商标权人的权利与他人的正当权利或公众利益产生冲突,法律为了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协调权利人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关系,对商标权人的专有权利及其法律保护做出的必要限制。
(2]狭义的商标权限制在外国法上被称为“侵权的例外”,即在某些情况下他人正当使用与商标权人的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标记不视为对商标权的侵犯。
本文所要讨论的即是狭义上的商标权限制。
(二)商标权限制的意义“商标权限制之本旨并不在于对商标权人某些权利的束缚或者禁锢,而是要通过这种权利的限制达到商标权人和其他权利人之间权益的一种平衡。
论商标权法律限制论商标权的法律限制(一)长期以来,人们为加强和完善商标权的法律保护从正面制度建设的角度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却相对忽视了从反面对商标权的法律限制的研究,而这恰恰也是加强和完善商标权法律保护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内容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来讲,将商标权的法律限制和商标侵权行为相区别,对于侵犯商标权案件的正确审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商标权的法律限制的内容十分庞杂,从产生限制的原因是内因还是外因的角度,大体上可以分为因商标权内在因素的限制和因与其他权利冲突的限制两大类一、因商标权内在因素的法律限制这一类型法律限制的产生主要是基于商标权自身的原因,它一般不涉及与商标权利以外的其他权利的关系具体包括:商标权的“权利穷竭”;商标权转让的限制;商标权“使用权能”分离带来的限制;商标权担保带来的限制;弛名商标特殊保护带来的限制等等 1商标权的“权利穷竭” 所谓权利穷竭是指,一旦使用了注册商标的商品被投入市场,商标权人便不能对合法买受该商品的消费者主张禁止权因为该买受人通过支付对价已经取得了该商品的所有权,其使用贴有该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权利和商标专用权同样是法律赋予的,不容侵犯“权利穷竭”理论是商品自由流通的必然要求,它是客观经济规律对商标权的限制 2商标权转让的限制由于商标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它客观上可以被不同的人同时占有和使用,商标管理机关对此也难以有效控制,所以它不能象有形财产权那样,可以按照当事人的意思自由流转我国《商标法》第25条规定:“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 3商标权“使用权能”分离带来的限制依照商标法的规定,商标专用权人可以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在这种情况下,整体意义上的商标专用权仍然属于商标注册人,而其中包含的部分商标使用权却由被许可使用人行使,这就形成了商标权的“使用权能”分离商标权被许可使用后,将受到这样一些限制:①商标权人不能妨碍被许可使用人合法地使用商标,并应为之提供便利;②未经被许可人同意,商标权人不得转让注册商标给第三人;③商标权人不得放弃续展注册;④商标权人不得申请注销注册商标等等如果是独占使用许可,甚至连商标权人自己在许可的范围内部也不能再使用自己的注册商标,并且还要让渡出其在该范围内的法律诉讼权当然这一切并不妨碍商标权人在许可使用范围之外行使其使用权、法律诉讼权和续展权商标权在“使用权能”分离情形下所受的限制实质上不过是来自商标许可使用合同项下的义务约定,商标权人是以接受这些限制为交换条件换取了高额的使用费 4商标权担保带来的限制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可以质押商标权在附设了这种权利质权之后,必然会给商标本身带来一定的限制我国《担保法》第80条规定,“本法第79条规定的权利出质后,出质人不得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可以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出质人所得的转让费、许可费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这一规定十分明确地说明了商标权质押后所受到的法律限制的具体内容 5驰名商标特殊保护带来的限制驰名商标历来是商标法保护的重点,即便是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不少国家的商标法以及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协定在赋予了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同时还为未注册驰名商标规定了一些特殊的权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先使用权”和“中使用权”“先使用权”带来的法律限制“先使用权”指的是在商标权人申请商标注册之前,非商标权人已将与后来被申请在先的商标相同或类似的商标使用于与其指定商品相同或近似的商品之上,而且在申请注册时,该商标已经驰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非商标权人不具有不正当竞争的目的就可以继续使用该商标的一种权利“先使用权”是实行“申请在先”注册原则的国家特别规定的一种权利,它是兼顾“使用在先”注册原则公平合理优点的产物,目的是为了照顾因实际使用在先而产生商品识别作用的未注册商标的公平利益“先使用权”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先使用人在商标权人申请注册之前即已开始使用该商标且该商标因其使用已经驰名;②自己使用的范围仅限于别人申请时所使用的商标和商品;③先使用权人一直未申请商标注册或因申请在后被驳回;④在别人提出商标注册申请后,自己使用该商标并无不正当竞争之目的;⑤先使用权产生后,除可允许因正当理由暂中止使用外,必须不间断地一直使用;⑥不得将该商标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⑦不得改变该商标的图形、文字、结构、书写方式等内容,但以同他人注册的商标相区别为目的而进行的改变除外在有“先使用权”存在的情况下,商标权人就不能对先使用权人提出禁止权,至多可为了防止产生商品出处混淆而要求先使用权人在使用该商标时附以适当标志加以区别“中使用权”带来的限制“中使用权”是这样一种权利,不知道实际上是重复注册的商标或以冒充取得注册的商标存在无效的原因而在真正的商标权人请示无效复审之前,一直在与指定商品相同或近似的商品上使用,如果该使用使这一商标驰名,那么即使该商标最终被认定无效,此前持续使用该商标现虽已被认定无效的前商标权人、独占使用许可的被许可人或其业务继承人,只要没有恶意就仍然享有继续使用该商标的权利商标人不能对之主张禁止权,但可以要求中使用权人支付一定的报酬,并要求其在使用商标的商品上标明厂商名称和商品产地以示区别。
2020司法考试备考背诵知识点:商标权的限制
一、商标权的限制
(一)不构成商标权侵权的行为——合理使用
(1)注册商标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或者含有的地名,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
例如,“老干妈辣椒酱”、“老干爹辣椒酱”中的“辣椒”。
(2)三维标志注册商标中含有的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或者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
(二)商标先用权
商标注册人申请商标注册前,他人已经在同一种类或者类似商品上先于商标注册人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该使用人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该商标,但可以要求其附加适当区别标识。
二、侵权损害赔偿
(一)赔偿数额的确定
(1)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2)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
定数额的1倍以上3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3)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300万元以下的赔偿。
(二)举证责任
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注意此处与专利侵权中的专利权人的初步举证不同),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