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中考物理总复习计算题专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 格式:docx
- 大小:109.93 KB
- 文档页数:15
2025年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单位中,哪个是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A. 米/秒 (m/s)B. 千米/小时 (km/h)C. 厘米/秒 (cm/s)D. 英尺/秒 (ft/s)【答案】A 【解析】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因此,速度的单位为米每秒(m/s)。
2、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C. 牛顿第一定律不适用于该物体D.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答案】B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如果一个物体静止,则它要么不受外力作用,要么所受外力相互抵消,即合力为零。
因此,正确选项为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选项A并不总是正确,因为物体可以受到多个力的作用而这些力互相平衡;选项C错误,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所有惯性参考系中的物体;选项D错误,如果物体静止,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相互抵消的情况下,其加速度也必为零。
3、当一个物体在水中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 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 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D. 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答案】B 【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时(即悬浮或者漂浮),它所受的浮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
如果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会向上加速运动;如果浮力小于重力,则物体会向下沉。
只有当两者相等时,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面哪一个公式正确描述了这一情况?A. 力× 距离 = 力× 距离B. 力 + 力臂 = 力 + 力臂C. 力× 力臂 = 力× 力臂D. 力 / 力臂 = 力 / 力臂【答案】C 【解析】杠杆的平衡条件,也称为杠杆原理,表述为: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各个力对支点的力矩之和为零。
2021年沪科版物理中考专题训练——压力的作用效果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1. 如图所示,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三角板,两个手指感受不同.以下是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的四个问题,其中较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A. 两个手指感受为什么不相同呢?B. 两个手指感受与哪些因素有关?C. 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有什么关系?D. 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2. 关于压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 压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接触面垂直C. 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D. 压力的大小总是大于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3. 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 压强是垂直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一种力C. 压强所表示的就是压力产生的效果D. 压力的大小由重力的大小决定4. 如图所示,三个材料相同,但粗细、长短都不同的均匀实心铁制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最小的是A. 甲铁柱B. 乙铁柱C. 丙铁柱D. 无法确定5.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A. 帕斯卡()B. 牛顿()C. 千克()D. 秒()6. 动物的进化会使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更适应环境,下列用压强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 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摄食B. 狗的犬齿很尖--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撕咬食物C. 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水中游行D. 骆驼的趾特别宽大--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沙漠行走7. 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压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地球B. 压力与形变一定同时产生C. 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重力大小D.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8. 关于压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 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C. 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物体上D.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因此压力就是重力9. 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B. 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C. 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D. 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10. 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 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B. 压路机上碾子的质量很大C. 载重汽车装有许多很宽的车轮D. 滑冰运动员的冰鞋上装有冰刀11. 牛/米,后来被命名为A. 牛顿B. 帕斯卡C. 焦耳D. 瓦特12. 为了备战年奥运会帆船赛,浙江省体队某运动员在钱塘江水面进行训练,当时空气是自西向东以米/秒速度流动,船以米/秒速度随风同方向运动,帆与空气流动方向垂直,帆的尺寸为长米、宽米长方形,若风速与帆所受压强大小关系如表,则帆受到的空气的推力大小为A. B. C. D.13.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乙对地面的压强为A. 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B. 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C. 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D. 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14. 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为验证猜想“压力作用的效果是否与受力面积有关”,采用如图甲和图乙两种方向静止地挤压在两手指间来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甲与图乙中铅笔都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B. 图甲与图乙中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都不是相互作用力C. 图甲、图乙的方法都合理D. 用图甲的方法还能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15. 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
2021年沪科版物理中考专题训练——来自地球的力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1.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则重力的方向是A. 向上B. 向下C. 竖直向下D. 垂直向下2. 一名普通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A. 千克B. 牛C. 千克D. 牛3.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重力和质量关系的是A. B.C. D.4. 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河水不再流动,也看不见大瀑布B. 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C. 物体将失去质量D. 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5. 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A. 右面高,左面低B. 左面高,右面低C. 左右相平,前高后低D. 左右相平,前低后高6. 如下图所示的是木匠用的曲尺,它是用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和相同的木料做成,是连线的中点,是的中点和的中点连线的中点,则曲尺的重心在A. 点B. 点C. 点D. 点7.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常用铅笔的长度约为B. 某初中生的重力约为C. 一个普通苹果的质量约为D. 成人一般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8. 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小车载入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
假设该小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为几何中心,、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
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A. 区域上B. 区域上C. 区域上D. 区域上9. 下列结果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A. 手中的石块释放后会下落B. 装有弹簧的门被推开,放手后自动关上C. 玩具弹簧手枪将“子弹”射出D. 撑竿跳高运动员跃过横杆10. 小明游览我市古迹文笔塔时,利用一根细棉线和一个小铁球,对一根立柱是否竖直展开实验探究,现象如图甲、乙所示。
相对于立柱底端而言,该立柱顶端A. 略向东南方向倾斜B. 略向西南方向倾斜C. 略向西北方向倾斜D. 略向东北方向倾斜11. 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载人小车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
2025年沪科版物理中考仿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反射现象一定是可逆的。
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会改变。
C、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总是在同一平面内。
D、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
2、关于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N。
B、时间的单位是秒,简称s。
C、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简称kg/m^3。
D、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W。
3、在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D、力可以无限增大4、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作用,一个向东,一个向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那么这个物体:A、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 、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D 、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形成的B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C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D 、光的反射现象在自然界中的例子是透镜成像6、下列关于力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一定对它施力B 、力的单位是牛顿,表示力的强度C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得越快D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但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B.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C. 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D.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8、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以初速度(v 0)沿水平面滑动,在摩擦力作用下停下来。
如果水平面的摩擦系数为(μ),那么该物体滑行的最大距离(s )可由下面哪个公式计算?A.(s =v 022μg )B.(s =v 02μg) C.(s =v 0μg )D.(s =v 02g )9、在下列物理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B. 海市蜃楼C. 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颜色变淡D. 投影仪将图像投射到屏幕上 10、关于电流的形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的形成是自由电子在导体中做无规则运动B. 电流的形成是自由电子在导体中做定向运动C. 电流的形成是导体中的正电荷在导体中做定向运动D. 电流的形成是导体中的负电荷在导体中做无规则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2021年沪科版物理中考专题训练——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1. 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不发声的物体肯定不动C. 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D. 以上说法都不对2. 声波传入人耳的顺序是A. 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B. 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C. 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3. “神六”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
宇航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原因是A. 太空中噪声太大B. 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C.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4.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人对着相距的高山喊一声,听到回声需经过的时间是B.5. 在电影院里,为了更好地体现影片的效果,人们往往在剧场的各个方位都装有大大小小的音箱,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A. 使观众听到的声音响一些B. 使电影院里各个座位上的观众都能听到声音C. 使观众听到的声音更清楚些D. 利用双耳效应,让观众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产生立体声的效果6. 当你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听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A. 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 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C. 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酪传导过来的D. 饼干太干了7. 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
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8. 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A. 他的眼睛还可以看见近的物体B. 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C. 由于双耳效应,能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D. 是一种条件反射9. 下列关于声波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利用岩层发生形变的地声异常来测地震等级,是因为固体能够传播声音B. 古人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C. 潜入水底的人一定听不到岸上的各种声音D. 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直接交谈10. 坐在岸边的小明同学看到河对岸的修桥工地上有工人用手匀速上下挥动铁锤,每隔秒钟敲打钢轨一次。
沪科版物理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电流方向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B. 电荷的移动方向C.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D. 负电荷的移动方向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D. 只有两个物体接触并且有相对运动时才存在摩擦力3、题干:一个物体在水平桌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F1=10N)向右斜上,(F2=15N)向左斜下,(F3=5N)向右斜下。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多大?A.(5N)B.(10N)C.(15N)D.(20N)4、题干:关于机械波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波长越短,频率越高B. 波长越长,频率越低C. 波速越快,波动能量越大D. 波的传播方向仅沿着波的平衡位置5、以下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错误的是: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物体不受力时,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D、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总是相同6、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向右的推力F,同时受到一个向左的摩擦力f,物体开始向右运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推力大于摩擦力B、物体所受的推力小于摩擦力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等于推力D、无法确定物体所受的推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关系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D、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越小8、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表示把1千克水加热升高1摄氏度需要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耳,同样的1千克冰在加热到1摄氏度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会()A、更多B、少C、一样多D、无法确定9、以下关于声音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 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无关B.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距离无关C. 声音的音色是由声源的材料决定的D.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空气和水中是相同的 10、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A. 镜子成像B. 平面镜用于改正仪容C. 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D. 照相机拍摄景物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在100℃时沸腾,此时水的沸点为100℃。
2021年沪科版物理中考专题训练——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1. 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A. 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B. 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D. 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增强战斗机的灵活性2.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被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B. 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不受力时才有惯性D.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3. 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小车,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并做出合理的推理,小明同学给出了如下的一些表述:①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②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③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较短;④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运动路程较长。
关于以上表述正确的是()A. 事实②③,推论①④B. 事实①③②,推论④C. 事实①③,推论②④D. 事实①③④,推论②4. 冬运会的冰壶运动中,冰查在运动员不断摩擦冰面的过程中前进,其惯性A. 变大B. 不变C. 先变大后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C. 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D. 力是使物体运动速度不变的原因6. 如图小球从斜面自由滑下,运动到点时,所有外力都消失,小球的运动路径是A. 沿运动B. 沿运动C. 沿运动D. 沿运动7. 在“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小明让同一小车从相同的高度滑下,先后在棉布上和光滑的木板面上运动,如图所示,关于小车在不同物体上的运动情况,以下四个说法中有一个理想化的推论,其余三个是可靠的事实,其中是理想化推论的是A. 小车在棉布、木板上都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B. 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棉布上滑行的距离远C. 如果没有摩擦,则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D. 小车在木板上所受摩擦力小8. “复兴号”列车在减速进站的过程中,列车的惯性A. 变小B. 不变C. 变大D. 先变小后不变9. 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小车在斜面上只受重力作用B. 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车不受力D.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10.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小明让同一小车从相同的高度滑下,先后在棉布上和光滑的木板面上运动,如图所示,关于小车在不同物体上的运动情况,以下四个说法中是理想化推论的是A. 小车在棉布、木板上都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B. 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棉布上滑行的距离远C. 如果没有摩擦,则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D. 小车在木板上所受摩擦力小11. 根据如图所示,可以判断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情况是A. 一定向左减速B. 一定向右加速C. 可能向左减速D. 可能向右减速12. 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A. 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B. 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C. 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远D. 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13. 如图所示,小物块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动物块并压缩弹簧至处,静止释放物块,此后物块的运动是A. 一直加速B. 一直匀速C. 先加速后匀速D. 先加速后减速14. 在一辆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有人竖直往上跳,落回地面时的地点是A. 在起跳点前面B. 在起跳点后面C. 与起跳点重合D. 与火车运动情况有关15. 如图所示,小车运动时木块向右倾倒,则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情况是A. 一定向左加速B. 一定向右加速C. 可能向左减速D. 可能向右减速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24分)16. 战斗机,鱼雷快艇的质量比较小,能很灵活地改变航向和很快地加速、减速,说明物体的质量越,惯性越,物体运动状态越改变。
四、计算题:1.小明的爸爸新买了一辆小汽车,如图8所示,小明坐着这辆汽车匀速行驶144 km ,用时2h ,消耗汽油9kg ,其发动机的功率为23kW 。
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求:(1)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大? (2)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3)观察小汽车的外型,判断小汽车在水平路面高速行驶和静止时,对地面压力哪一个大?为什么?2.一辆质量为4t 的载货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9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69倍(取g=10N/kg)求: (1) 汽车匀速行驶的功率;(2)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30%,它匀速行驶100kin 消耗多少千克汽油?(汽油的热值为4.6X 103J/kg )(3)汽车有 4个轮子,你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 250 cm2,汽车对地面的压强约是多大?(4) 有些司机,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顾国家利益,肆意超载。
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说明超载的危害。
3.滑板运动已经成为都市青年最流行、最持久的时尚运动。
一块滑板是由板面、滑板支架(滑板桥)和四只滑板轮等部分组成,总质量约为5kg ,如图所示。
其中板面是由一块质量约为4kg ,体积约为5×10-3m 3的复合材料组成。
求:(1)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密度。
图8(2)若每个滑板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4m2,当一个质量为45kg的学生站在滑板上时,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g取10N/㎏)4.2012年6月,山东各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
为保证灾区某校师生用水,政府派出抗旱送水车送水。
如果一辆送水空车质量6t,水罐容积5m3,装满水后,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
学校距取水处12km,汽车匀速行驶20min到达学校。
(ρ水=1.0×103kg/m3)求:(1)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2)该车最多能装水的质量;(3)装满水时,车对地面的压强。
2024年沪科版物理中考仿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为3×10^8 m/s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变,但传播方向可以改变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D、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2、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B、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C、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能保持不变D、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在不受非平衡力作用时才能保持不变3、题目: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5秒末的速度为10m/s,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 2m/s²B. 5m/s²C. 8m/s²D. 10m/s²4、题目: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合力为0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一定不变B.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不变C. 物体的质量一定不变D. 物体的摩擦力一定不变5、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C、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慢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D、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7、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成正比B、物体在液体中越深,所受浮力越大C、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速度有关D、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8、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则物体在前(t)秒内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t2)A、(s=12B、(s=at)at)C、(s=12at3)D、(s=129、在下列关于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波峰是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点B、波谷是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点C、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平面内D、波峰和波谷都是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点 10、关于光的干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干涉条纹是明暗相间的B、干涉条纹间距与光的波长成正比C、干涉条纹间距与光的频率成反比D、干涉条纹间距与光的传播速度成正比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题目:以下关于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专题四 计算题题型概述K物理计算题是中考的必考题型,近年来其发展特点是:分值大、计算量大、综合性强、难度和区分度提高,因此突破计算题这个难点是关系到中考成败的关键之一。
计算题的考核,是在一定情景下物理规律(尤其是公式)的应用,是对物理量进行运算而得到科学结果的过程。
其侧重点不是“计算”,而是“说理”。
因此解决物理计算题,应该注意解题格式的规范,要列出解决问题所应用的公式,代入数据,代入过程和计算结果都应写好单位。
有的计算结果还要考虑到实际的情况。
另外,待求物理量一般都有相应的物理符号,解题过程中不能另设x 、 y 。
考情分析K通过分析上海近四年的中考物理试卷发现,每年都考查4题计算题,共计24分,是一种必须重视的题型。
中考中的计算是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知识:热学(热量的计算)、力学(浮力、压力,压强、密度杠杆平衡中动力或阻力的计算)、电学(电流定律、电功率的相关计算)。
下面从这几个类型的计算展开方法导引。
方法导引K例1 质量为500克的铜块,当它的温度从100℃降低到40℃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焦耳?[铜的比热容为0.39×103焦/(千克·℃)]【解析】 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kg ,计算中要统一单位。
热量计算时,特别要注意区分“升高”、“升高到”和“升高了”之间的差别。
Q =cm Δt =0.39×103焦/(千克·℃)×0.5 千克×(100℃-40℃)=1.17×104焦【答案】 1.17×104焦【点拨】 本题考查 Q =cm Δt 的应用,注意Δt 指温度的变化量,取正值,然后代入计算即可。
【热学计算方法点拨】1.热学计算较简单,涉及的基础知识:Q =cm Δt 。
2.热学计算公式里温度的变化量可用Δt ,但代入时应该把原始数据代入,而不要直接用计算后的温度60℃代入。
对于热量计算,最容易产生理解偏差的就是改变的温度,要注意区分“升高了.”“升高到.”这些关键词。
计算题专题一、具体格式:1、考察物理公式的单一应用(直接套用公式或套用公式的变形)2、运用公式编题的能力。
3、物理公式的简单综合运用。
(电学题)二、初中课本上出现的公式有:V=S/t Q=CM△t G=mg p=Ρ液gV 排P=F/S Ρ=m/V F 浮=G 排=Ρ液gV 排F1L1=F2L2F=G/n W=FS η=W有用/W 总I=Q/t I=U/R W=Uit P=UI Q=I2Rt三、计算题专题分类㈠有关速度计算的类型题(1)、列车过桥问题(注意列车通过路程要加上列车的长)例:一座桥全长 6.89Km,江面正桥长为 1570m,一列长为 110m 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江面正桥需 120s,则火车速度是多少 m/s?火车通过全桥需用多长时间?(2)、爆破安全逃离问题例: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 96cm 长的导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 0.8m/s,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 5m/s 的速度跑开,问: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 500m 的安全区?(要求至少用三种方法解,共有五种)(3)、测距离问题例:向月球发射的无线电波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 2.56s,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求月球与地面的距离是多少?( 3.84×108m)(4)、追赶问题例:步行的人速度为 5Km/h,骑车人的速度为 15km/h,若步行人先出发 30min,则骑车人需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这时骑车人距出发地多远?(0.25h;3.75km)(5)、赶时间问题例:一辆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以 60km/h 的速度行驶要 2h 才能达,有一次这辆客车以这个速度行驶了 1h 就坏了,只好停下来修理,修了 15min 才修好,问客车要以多大的速度行驶才能准时到达乙站。
(80km/h)(6)、顺、逆水行船问题例:一轮船往、返于甲、乙两地间,顺水需 2h,逆水需 3h,已知两地相距 48Km,试求船速v1和水速 v2。
(20Km/h,4Km/h)(7)、比例问题例: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程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
㈡有关密度计算的类型题(1).基本公式计算:=mV⇒m =V;V =m(2).质量相等问题:例 1:一块体积为 100 厘米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多大?(90cm3)例2:甲乙两矿石质量相等,甲体积是乙体积的2 倍,则甲= 乙。
厘米 试求这 铝球 体积 (3).体积相等问题:例 1:一个瓶子能盛 1 千克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酒精?(0.8kg)例 2:有一空瓶子质量是 50 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 250 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 200 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0.75g/cm 3) (4).密度相等问题:例:有一节油车,装满了 30 米 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了 30 厘米 3石油,称得质量是 24.6 克,问:这节油车所装石油质量是多少?(2.46×104kg)(5).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问题:例:有一质量为 5.4 千克的铝球, 是 3000 3, 个 是实心还是空心? 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 铝=2.7×103千克/米 3)(提示:此题有三种方法解,但用比较体积的方法方便些)(6).求长度例 1:有铜线 890 千克,铜线横截面积是 25 毫米 2,铜密度是8.9×103 千克/米 3,求捆铜线的长度。
(4000m )(7).用比例解题例:甲、乙两物体,质量比为 3:2,体积比为 4:5,求它们的密度比。
思考题:不用天平,只用量筒,如何量出 100 克酒精来?答:(1)先计算出 100 克酒精的体积:V=m/ρ=100g/(0.8g/cm 3)=125cm 3(2)再用量筒量出 125cm 3的酒精的质量就是 100 克。
2. 不用量筒,只用天平,如何称出 5 毫升的水银来?答:(1)先计算出 5 毫升水银的质量是:m=ρV=13.6g/cm 3×5cm 3)=68g (2)再用天平称出 68g 的水银的体积就是 5 毫升。
3. 用称能否测出墨水瓶的容积?如能,说出办法来。
答:能;(1)先用天平测出空墨水瓶的质量 m 1;(2)把墨水瓶装满水后再称出总质量 m 2;(3)用 m 2-m 1 求出水的质量 m ;(4)用公式 V=m/ρ水求出墨水瓶中水的体积,则墨水瓶的容积等于水的体积。
㈢有关压强的计算题类型 (1) 、基本公式:①计算固体的压强常用公式: P = F S(适用于适合物体,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F = PS ; S = F 。
P②计算液体的压强:P = gh (只适用于液体); ⇒h = Pg; = Pgh(2)、用定义法确定压力的大小定义: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如图所示,物体 A 的重力为 6 牛,力 F 都为 10 牛顿,指出图中各种情况下支承面所受的压力的大小。
①②③④(3)、用公式法分析计算固体压强例 2.图中为同一正方体,比较它对接触面的压强。
③④(4)、用公式变形法计算固体压力和受力面。
例3.怎样用50 牛的力产生4×104帕的压强?怎样才能在30 分米2的面积上得到2×104帕的压强?(5)、用直接代入法计算液体的压强。
例 4.如图计算 B 点的压强。
(6)、用公式变形法计算液体深度例 5.一个压强计连着简易自来水龙头,水龙头的位置比地面高 1.5 米,该压强计的读数是2.94×105帕,求水塔中水面离地面的高度。
(7)、课外练习题:1、向墙上按图钉,已知图钉帽面积是 1 厘米2,图钉尖的面积是 0.05 毫米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是2×105帕,求图钉尖对墙的压强。
2、有一质量为 100 吨的纪念碑,立在一块长方体的基石上,基石高是 1 米,密度是2.0×103千克/米3,如果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142.1×103帕,基石的底面积至少要多大?3、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附一塑料薄片,坚直浸入水中 20 厘米深处,如果在管中缓慢注入某种液体,当该液面超出水面 5 厘米时,薄片刚好落下,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大?4、油罐里装着 4.8 米深的柴油,在罐壁上距罐底 0.3 米处有一小孔,小孔的面积为 0.5 厘米2,如用手堵住小孔不让柴油流出,至少要用多大的力?(ρ柴油=0.85×103千克/米3)(ρ铁=7.8×5、一块重76.44 牛的正方休铁块放在 1 米2的水平桌面中央,求桌面受到的压强。
103千克/米3)6、一只底面积为 0.01m2的盛水烧杯放在面积为 1.4m2的水平桌面上,烧杯和盛水总重为 11N,烧杯高 0.12m,杯中的水深 0.1m,求:(1)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2)杯底受到水的压力。
(3)桌面受到盛水烧杯的压强。
7、如图 12 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装有某种液体。
液体的体积为 2.0×10-3米3,液体的深为 0.5m,若容器重为 20N、底面积为 2.0×10-3m2,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 5.0×103P a。
求:(1)、液体的密度。
(2)、距离器底高为 0.2m 处A 点的液体压强。
(3)、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g 取10N/kg)第7 题图第8 题图8、如图11,容器重4.2N,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边长 5 cm 的立方体,下部是边长10cm 的立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 1.1 kg 水(取 g=10N/ kg)⑴、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多大?⑵、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多大?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多大?㈣有关浮力的计算题类型(1)、用公式法计算浮力。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F 浮=ρ液gV 排如图所示,在水中有形状不同,体积都是 100 厘米3的A、B、C、D 四个物块,A 的体积有 2/5 露出水面,D 的底面与容器底紧密贴合,求各个物块所受的浮力。
(2))、用公弹簧称示数相减法计算浮力。
式:F 浮=G-G’一个金属球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称的读数为 14.7 牛顿;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称的读数为 4.9牛顿。
求(1)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金属球的体积是多少?(3)金属球的密度是多少?(3)、用压力差法求浮力或求液体压力。
公式:F 浮=F 下-F 上有一个体积是2 分米3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其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是29.4 牛顿,则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是牛顿。
(4)、用平衡法解浮体问题。
公式:F 浮=G 物(只适用于漂浮时或悬浮时)有一方木块,当它浮在水面时,露出水面的部分是它总体积的五分之二,这块方木的密度是多大?(5)、用排水法求浮力。
公式:F 浮=G 排液=m排液g(6)、用浮沉条件判定物体的浮沉情况。
例5.水雷重4400 牛顿,体积是500 分米3,把它浸没在水中,则水雷将,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7)、课外练习:①有一金属球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称的读数为 14.7 牛顿,将其一半浸在水中称时,弹簧称的读数为 9.8 牛顿,已知该金属的密度是2×103千克/米3,问:这个金属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②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其密度分别是0.8×103千克/米3和1.2×103千克/米3,同时投入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若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则在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
③重力为 49 牛顿的金属球,密度为5×103千克/米3,如果使这个金属球能恰好悬浮在水中,必须做成空心,那么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④如图,同一球体分别置于三种不同液体中的结果,设球体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 F A、F B、F C酒精⑤体积为 30 厘米, 质量为 24 克的物体, 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 溢出水的质量是克。
㈤有关热学的计算题类型: 一. 计算热量的五种类型1. 已知燃料的质量。
解法是其中 为燃料的热值。
例 1. 1kg 的酒精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
( q = 3.0 ⨯ 107 J / kg )(答案: 3.0 ⨯107 J )2. 已知温度变化(升高或降低) 。
解法是(升温时吸热,降温时放热)。
例 2. 质量为 2kg 的水温度降低 10℃,可放出多少热量?( 8.4 ⨯104 J )3. 已知初、末温度()。
解法是:(1)当 时,温度升高,吸热;(2)当 时,温度降低,放热 。
例 3. 一铁块的质量为 1kg ,当它的温度从 5℃升高到 10℃所吸收的热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