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图书馆建筑实力调研报告与基地分析

实例调研

调研时间:11月13日------11月16日

调研地点: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

调研内容:

1、图书馆建筑选址及场地设计

2、图书馆建筑功能与流线布置

3、图书馆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

4、图书馆建筑的尺度

5、图书馆建筑造型

一.南京图书馆

基本概况:

南京图书馆是江苏省

省级公共图书馆,国家一级图

书馆,前身可追溯至1907年

创办的江南图书馆和1933年

国民政府时期筹建的中央图

书馆,1954年正式定名为南

京图书馆,馆史悠久,文化底

蕴深厚。

作为江苏省的文献资源

保障中心,南京图书馆总体馆

藏已形成涵盖社会科学和自

然科学各个领域的资源体系,

现有馆藏867万册,藏书总量

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位居全国第三,亚洲第四,在业内享有极高的声誉[1]。历史文献是馆藏一大特色,包含有古籍160万册,民国文献70万册。

古籍中善本又达14万册,

其中不乏唐代写本、辽代写

经、宋、元、明、清历代写

印珍本,已有282种入选国

家珍贵古籍名录。

馆舍面积2.37万平

方米,藏书643.6万册

(1990)。其中图书500多

万册(中文占84%,外文占

16%),报刊3万多种,还藏

有地图、图片、金石拓片、缩微胶卷、幻灯、录像片、唱片等。该馆藏有古籍善本1万部10万册,有唐代人写本、辽代写经、宋本方志、元刻散曲总集等稀见古籍和大量明刻资料及明清抄本。南图还相当完整地保存了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丁丙的八千卷楼旧藏。

平面布置:

首层平面:主要是多功能厅,餐厅,展览厅,培训教室,学术报告厅,物业管理部,贵宾休息室,后勤保障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江苏省分中心,参考咨询部,六朝遗迹展示区,南图亚信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编部。

一层平面:该层设有导读台、存包处、综合服务区、中文报纸阅览室、少儿书刊借阅室、视障人书刊借阅室。导读台解答读者疑问并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引导读者有效利用图书馆。存包处设有44

组自助存包柜,为读者免费提供1056

个存包位。中文报纸阅览室面积750平

方米,提供馆藏近500种中文现报纸阅

览、以及中外文过期报纸、网络版报纸

的查阅服务。读者免证入室阅览。少儿

书刊借阅室面积360平方米,提供馆藏

2万余册各类少儿图书、期刊、报纸的

借阅和网上冲浪、多媒体欣赏等服务,

并举办各类型少儿活动。视障人书刊借

阅室提供馆藏2.6万余册(盘)盲文书

刊、有声读物的借阅、复制以及视障人

专用电脑上网、盲文打字、助视仪和馆

藏资料影片放映等服务,不定期开展各

类残障读者活动。综合服务区位于一楼

大厅南侧,分为总服务台、电脑目录检索两个区域,总面积400平方米。总服务台提供办证、咨询、还书等服务,并配备了最新的叫号设备,方便读者办证。电脑目录检索区配有计算机24台供读者检索南图馆藏书目。

二层平面:该层为书刊借阅服务区,设有中文图书借阅、外文图书借阅区域。提供馆藏近5年近40万册中文图书(包括附书光盘)、以及约3万余册原版外文书的借阅服务。

三层平面:该层以书刊阅览服务为主,设有中文图书阅览、中外文期刊阅览、中文过刊借阅、中外文工具书查阅和文献检索区域。提供馆藏近3年18万余册中文图书、近6000余种中文现刊阅览服务;1.6万余册中文工具书、5000余册外文工具书、50余种检索工具书、近60余个数据库、近3年1300余种外文期刊和5种外文现报纸的查阅服务;近6年4万余册中文合订本期刊阅览外借服务。同时提供文献检索、参考咨询等专题服务。

四层平面:该层为专题文献服务区,设有港澳台文献、艺术图像资料、民国文献、地方文献等十多个专题阅览区。提供馆藏10万余册专题类书刊,4万余册港澳台书刊报、德语和国际交换资料,6万册民国文献与地方文献新印本,部分民国文献原本,以及4万余册艺术图像书刊资料的在馆阅览服务。同时提供各类课题咨询以及跟踪服务。

五层平面:该层设有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欣赏室、古籍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配有电脑225台,可提供Internet访问以及60个中外文数据库、电子书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的查阅服务。多媒体欣赏室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欣赏设备,可提供资料片播放、音乐欣赏服务,并可适用于小型会议的召开(暂未开放)。古籍阅览室:提供5万册新印本、1万盒缩微胶卷与部分电子版、原本古籍阅览服务。古籍新印本可提供复印服务。同时提供各类课题咨询以及跟踪服务。

六七层平面:六七层为典藏文献服务区,为读者提供典藏中外文过刊及典藏

中外文图书咨询、查阅及复印服务。每层均设有环境安静优雅的阅览室,读者可在该室阅览典藏文献。

八层平面:是办公区,有党委书记室,馆长室,副馆长室,副书记室,馆长助理室,业务管理室,党委办公室,馆长办公室,人事组织部,工会,研究部,《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财务室,接待室,会议室。

总平面:左图

分析重点:

主入口分析

南图三面是

交通要道,处在

一个相对并不是

很安静的路段。

西边是南京

外语学校和南京

第九中学;东边

是总统府。学校

和旅游景点的人

流量很大,这也

为南图的设计造

成了一定程度上

的难度。

在主入口的选择上,设计

者把主入口设在了南面,面临市民

广场。我觉得这样既避开了车流量

也相对安静很多。很多在市民广场

散步的市民可以直接进入馆内。在

其他三面设置了停车位,方便停

车;也可以与主干道隔开相对距

离,减少一定的噪音。

内部功能流线分析:

从主入口进入,感觉就是亮堂

和空旷。首先是个倾斜的玻璃幕墙

直到顶层。与各层楼层形成一个中

庭,从各层都可以俯瞰一层。人站

在入口处,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与知

识的浩瀚。

各层平面功能布置几乎呈左

右布置,功能分区明确。

3

各层流线明确,从自动扶梯上楼后,流线简洁,通向具体功能区。读者目标明确,易于到达目的地。

从各层可以清晰地看出功能分

区与流线。

空间与尺度:

5

南图空间尺度很大,彰显南图的气势宏

伟,不愧是中国第三大图书馆,亚洲第四大图书馆。在细部设计上,也比较人性化,在很多地方设置特色座椅,供读者读书休息。

室外空间没有很多景观,除却停车位就是交通主干道。在馆内其实感觉不到外面的喧嚣,很安静。

造型:

南图在造型上,极富有个性,每个立面都很完美,形体以一个近似长方体引申,进行变换创新,给人的感觉是沉稳,壮观。 二. 南京大学图书馆——杜厦图书馆

基本概况:

南京大学仙林国际化校区图书馆,地处校区心脏地带,位于校园礼仪大道北端,正对校区主入口,依山傍水,是仙林国际化校区的标志性工程,与周围的公共教学楼、基础实验 楼、国际学院、行政楼、综合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共同构成校园核心景观区。 南京大学仙林国际化校区图书馆占地近1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51223.8 平方米。

总平面:

图书馆处于南大的中轴线

上,西侧是大学生活动中心与校

史馆,北侧是档案馆和网络中

心,东侧是一大片湖水。

主入口设在南侧,面临主干

道的中轴线上,主要人流方向是

西侧与东侧,以西侧为主。南大

的主要功能都以西侧为主,所以

主入口设在南侧并没有迎合主

要人流的方向,而是迎向了主干

道。西侧,北侧设置了次入口,而东侧并没有设置出入口。

平面功能布置:

一层平面:采访部,采访加工区,编目部,典藏加工区,期刊采编中心,中心机房。贵宾厅,报告厅,会议室,书吧,密集书库,样本书库,监控中心,数字图书馆建设部。

二层平面:过刊阅览区,报刊阅览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读者服务部,参考咨询部,读者服务台,工具书阅览区,信息共享大厅。

三层平面:中文图书阅览区

四层平面:港台及民国文献阅览区,民国文献库,外文图书阅览区,古籍阅览区,古籍特藏部,古籍特藏书库,古籍修复中心。

五层平面:馆长室,副馆长室,培训教室,会计室,秘书室,办公室,会议室,管理中心办公室,江苏省图工委秘书室,光盘视听室,影音鉴赏室,多媒体中心,数字化加工中心,名人赠书阅览区,艺术文献阅览区,“南大人”文库。

流线布置:

各层平面可大致分为三个部

分,每个部分都配置楼梯供读者

使用,可以使读者快速方便到达

目的地。

三个区域通过走廊相连接,

并用玻璃相隔开,中间是个内庭

院,可以从西侧入口进入内庭院。

庭院内放置有座椅,供读者休息

停留。我个人很喜欢这样人性化的设计。有很多楼层会有一些小出口,可以供读者阅读休息,只可惜这样的场所却没有开放。

室内外空间:

南大图书馆外立面的

南立面、北立面和西立面类

似,除却南立面有主台阶进

入到图书馆,其他设计类

似。

左侧是玻璃墙面与开

窗墙面的结合。其中开窗的

方式有四种,有大有小,窗

框是橙色,给灰色调为主的

图书馆增加了趣味。

东立面就是墙体,开很多窗。也从而呼应了其他

立面。

室内布置多种多样。

自习区。学习氛围很浓厚。

内景布置很豪华。三层中部中

空,可以俯瞰二层。

7

休息区有很多种类的座椅,可以以

各种姿势看书,休息。

建筑尺度与造型:

南大图书馆和南图有异曲同工

之妙。两者门厅都以玻璃幕墙围合。

空间尺度也很大,南大图书馆层高

高,走廊宽,且很多采用亮砖铺地,

看上去尺度更大。南大作为南京第一学府,图书馆也显示出大气,与沉稳,给人的感觉不是很轻松,略感压抑。

造型上,同样是以一个长方体作为出发点,进行变换。空间层次丰富。

交通面积大,各层主要以三个区域为主,目标明确。

南大的主色调为灰色,图书馆同样采取灰色为主,少许橙色窗框装饰,不显得古板乏味。

三.南京审计学院图书馆——江浦分馆

基本概况:

南京审计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85年,其前身为南京财贸学院图书馆。

1987年由于学院划归

国家审计署,更名为南

京审计学院图书馆。

2002年6月,国家高教

布局调整后,原隶属于

中国人民银行的南京

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

入南京审计学院,学院

在浦口校区设立分馆。

2006年浦口新校区落

成,2007年4月浦口校

区新图书馆(得一楼)

投入使用。总面积达2.8万平方米的新图书馆成为浦口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

总平面:

主入口设置在东南临水一侧,在

其他面有些许次入口。整体呈圆形布

置。

平面功能布置:

一层平面:有新书借阅室,总服

务台,经典文献阅览室,基本书库,

特藏文献室。

二层平面:电教中心,咖啡厅,

9

外文资料阅览室,专业图书借阅室,中文报刊阅览室。

三层平面:电教中心,业务办公室,中心机房,电子阅览室,学科建设资料室。

四层平面:办公室,文献检索室,图书借阅室。 五层平面:资料室。

流线布置:

楼梯与电梯位于中部,靠近水池, 上下贯通。流线从中部向四周延伸。主要是三条流线。

室内外空间与尺度:

从门厅进入,首先看到的就不是

很灰的颜色。有黄色、蓝色、橙色

等等,给人欢快的感觉。座椅设计

的很人性化,并不是方方正正的造

型,以红、黄、蓝三色调为主。

本案选择适合年轻人审美要求

的色彩,强烈的色彩变化最能激起

学生们的蓬勃青春和创造的激情。

交流区和休息区的座椅选择了饱和

度较高的色彩处理,而阅读座椅则

为较为安静的灰色加以处理,以满

足不同的功能和心理需求。另外,

在大的阅览区选择其中一个局部墙

面做色彩处理,并将五个楼层采用

不同的色彩加以区别,目的是为了

防止学生们走错楼层,色彩便会做

出良好的心理暗示。为兼顾不同阅

览室内读者年龄上的差异,其色彩

上韵处理也不尽相同,例如,教师

研修室,研究生阅监室、办公室公

共走道等,在色彩处理上则采用了

较为安静、较弱的色彩对比,以营

造出种清新的空间氛圈。总之,色

彩的处理是要根据受众的年龄变化

而变化,同时,也必须根据不同功

能需求而进行及时调整,方能达到

设计的初始目的。

空间尺度上,层高相对于南图

和南大图书馆而言,低了很多,没

有压抑感。并设有咖啡馆,使读者

可以在读书的同时放松身心。

造型:

整体造型为圆形。立面上有高有低,层次丰富,给人轻盈之感。

调研总结:

这次调研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多是进入其中,去体验,去感受。乐趣不少,感受也颇多。南大与南图在很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典雅大方,也很壮观。而南审的图书馆则显得轻盈很多。用不同的色彩激发读者的兴趣。当代校园图书

馆功能多样性;空间具有可发展性与人性化设计。是现在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初次设计图书馆,经过调研,已经对图书馆有了初步认识。虽然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但会慢慢深入,去发现其精髓,从而给设计带来灵感。

基地分析

基地位于草场门大街,是南京艺

术学院所在地。

学院具有“秉承闳约深美的办学

理念,弘扬不息变动的创新精

神,培养德艺兼备的艺术人才”

的鲜明办学特色。

黄色区域为我们这次设计所用场地。现在已

经建起了一个建筑。这块区域的高差约2

米多,整体坡度不是很大。这次设计可以结

合南审图书馆的轻松氛围设计理念,南艺是

所艺术学校,学生都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

太过压抑的氛围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创造。

基地东侧的道路不是很宽,

通向学院主要建筑群,人流方向

主要从这条路过来。所以主入口

可设置在南侧偏东侧处。

左侧图片为现在的难以图书

馆中的一处,上下两层比较错综

复杂,有的台阶可以是小型舞台。

这主要跟南艺校园里有很多

坡有关。

校园里的建筑很多是凹凸有致,错综复杂。所以考虑在新设计时,可以把这些特色结合起来,与校园其他建筑相融合,并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色彩上可以加其他色彩增添趣味性;形式上可以结合基地的坡度,使一部分在地下,一部分露出地面,采用不对称的建筑手法形成对比,使之动感,呼应坡地景观。图书馆整体以灵活、高效、宜人为目的设计,不只是阅读书籍的地方,也是上网冲浪、参加活动、合作交流的地方。要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1

使之愿意停留,这是这次设计所需要注意的。前后坡度不是很大,就可以做一个内庭院,设置一些休息区,也可以像南审增加一个咖啡厅的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读者的停留兴趣。

造型上,基地是个长方形,可以在长方形的基础上进行变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