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湖人工湿地建设情况(0807)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南四湖污染的影响南四湖是我国有名的浅水型湖泊,位于我国山东省境内。
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建设中的驱动枢纽,能否成功完成对其的建设工作影响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整体质量。
东线的建设工作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沿线河流存在严重的污染情况,而南四湖作为东线中最重要的湖泊,对其污染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处理其结果不单单影响着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整体质量,对日后我国有效治理水污染问题也有积极意义。
1南四湖的污染源在南四湖的长期监测结果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其13条进入湖泊的河流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污染情况,其主要来自农业用水污染和工业废水排放,在不经过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湖中造成极其严重的湖泊污染问题。
在对南四湖的监测过程中我们发现其污染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点特征:1.1污染源混杂其污染来源大多是城市,市区中生活用水、工业废水混合排放造成湖水中污染物种类多、污染物浓度较高。
1.2污染渠道多一般来讲对河流造成污染的城市废水来源于两种途径:渠道或河道,但就南四湖周围情况看来,城市地下水管带来的废水也是其污染物来源之一。
1.3排污口不合理设置南四湖污染物来源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分散、不易管理。
其根本原因是城市排污口没有合理规划,不合理分布造成不便于综合治理。
数据表明南四湖水质的污染程度已经影响到其水质质量。
1.4农业污染源南四湖水质的污染源不仅仅来自城市废水,其周围的农业废水对湖水的质量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南四湖周围的农业废水排放没有明确导向,导致农业废水多渠道渗透到湖水中,其中包括排污渠道产生的废水和底层中渗入的废水。
南四湖的另一水质污染源是水底淤泥营养富集化造成的,水底淤泥主要来源是水土流失中产生的泥物和城市废水中带来的泥污,由于近几年来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废水中成份越来越复杂、污染物种类越来越多,这就导致水底淤泥营养富集化,湖中水生生物死亡,水草等物质大量生长,最终导致水体水质发生不可逆转的污染变化。
浅谈南四湖人工湿地每当人们听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这悠扬的歌声,大家就会想到铁道游击队,就会想到美丽的微山湖。
我的家乡就在微山湖畔———微山县,其实我们微山县并非只有微山湖,还有昭阳湖、南阳湖、独山湖、四湖相连合称南四湖,只不过微山湖的名气更大些,人们习惯把这四湖称之为微山湖。
记得我小时候,家乡非常美丽。
夏天雨季一到,几场大雨之后,村村的沟满河平,到了晚上,蛙声一片。
中午时分,男孩子去河里洗澡一头扎进水里,高兴的嬉戏起来,女孩子卷起裤腿或撩着裙子,扒掉凉鞋淌起水来。
现在想想还是如此美好,令人向往。
可是随着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一些不法企业的污染,以前的小河变成臭水沟,就算几场大雨之后,沟满了,河平了,上面也都漂着一层令人恶心的垃圾,空中弥漫难闻的气味。
人们再也没有了玩水的兴致。
环境的恶化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
认识到湿地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最为密切的、息息相关生态系统,与海洋、树林一起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其中,树林生态系统由于提供了生命所需的氧气,称为“地球之肺”而湿地不仅仅为人类、动植物等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水份,而且与人体的肾一样,承接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各种污染源,凭借植物群落的净化功能,降解有机物污染,吸收有害的重金属等,往下游排放更为健康的水体,是水资源的“贮存库”和“净化器”,人称“地球之肾”。
2003年以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南四湖省级之自然保护区”湖区湿地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建设和发展阶段。
山东省投资5.75亿元打造南四湖人工湿地。
如今,南四湖人工湿地已初见规模,作用也立竿见影。
首先,南四湖人工湿地改善了南四湖及周边地区的环境。
走进南四湖人工湿地,第一感觉就是空气清新,好像这儿的氧气比别的地方多的多,放眼望去,两排笔直的白杨树,像是无数的战士,,全神贯注的保卫着湿地的安危。
接着映入眼帘的便是各色的荷花,圆圆的荷叶,婷婷芦苇,让湿地变成花的世界,绿的海洋,荷花努力释放清新清香,芦苇随风摆动,组成一座芬芳的水上花园,轻舟荡漾香气沁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8.05•【字号】鲁政字〔2022〕154号•【施行日期】2022.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鲁政字〔2022〕154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山东省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2022年8月5日山东省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东线等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全面提升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特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北至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镇,南至微山县高楼乡,东至微山县韩庄镇,西至鱼台县罗屯乡,总面积4647.12平方千米,包含微山县、鱼台县、任城区(含太白湖新区)、滕州市等4个沿湖县(市、区)的64个乡(镇、街)、2742个村(社区),覆盖124.85万户、407.2万人。
在总体布局上,以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核心区域,聚焦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灾害等“四水”问题,突出生态保护与修复,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精准划定功能分区。
同时,统筹考虑4个县(市、区)的特色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民本民生改善等相关内容。
在全域治理上,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思路,统筹考虑省内南四湖流域的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水安全保障,突出“十四五”期间的重大项目支撑,统筹兼顾与东平湖的水资源调配和生态保护,推进南四湖流域高质量发展。
南四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黄兆胜;杜高新【摘要】南四湖通过采用“治、用、保”并举的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措施,把污染治理与水资源循环利用相结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面临工业结构性污染严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面源污染突出等问题.根据南四湖实际情况,可从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继续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整合现有港口资源、开展生态养殖、加强执法等方面入手,解决流域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1)004【总页数】4页(P49-52)【关键词】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生态补偿【作者】黄兆胜;杜高新【作者单位】微山县环境保护局,山东济宁277600;微山县环境保护局,山东济宁277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南阳湖、独山湖4个相连湖泊的总称,又称微山湖,面积1266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3,占全省淡水面积的45%,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被誉为“鲁南明珠”、“齐鲁灵秀”。
南四湖承接苏、鲁、豫、皖4省36个县市区的客水,入湖河流53条,流域面积3.17万km2,担负着蓄水防洪、水产、航运以及为鲁苏2省16个县市区提供工农业用水等多种用途,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干线和调蓄水库。
南四湖素有“日出斗金”的称誉。
湖内有鱼类78种,水生经济植物74种,鸟类87种,是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渔业基地,也是山东省鸟类保护区和水资源保护区。
南四湖水域辽阔,翠岛点缀,自然风光秀丽,是山东省首批自然风景名胜区、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每年夏秋之际,数十万亩荷花连片盛开,点点白帆与接天莲叶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壮观的自然画卷,素有“中国荷都”、“北方水乡”和“铁道游击队故乡”之盛誉[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四湖周边地区污染性较强的工业发展较快,加上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每年排入南四湖的各类废水约10亿t。
人们长期对沿湖湿地盲目围垦,造成南四湖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湖泊的自净能力大大减弱。
梁济运河工程促进济宁市水利发展的思考周彦玲;杜勇华;许瑞东【摘要】针对梁济运河水利工程现状,分析了梁济运河工程取得的经济效益,探讨了梁济运河水利工程对济宁市水利经济发展的影响.【期刊名称】《山东水利》【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2页(P24-25)【关键词】济宁市;梁济运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作者】周彦玲;杜勇华;许瑞东【作者单位】济宁市梁济运河管理处,山东济宁272000;济宁市梁济运河管理处,山东济宁272000;济宁市梁济运河管理处,山东济宁27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5梁济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梁山至济宁段,是南四湖流域湖西济宁地区的一条以防洪排涝为主,兼有引黄补湖灌溉、航运及南水北调输水综合利用的河道。
干流起源于宋金河入口,流经梁山、汶上、嘉祥、济宁市中区、任城区、北湖旅游开发区,于北湖旅游开发区的大张庄东入南阳湖,全长87.215 km,流域面积3 306 km2。
近年来经过多次扩大和续建治理,提高了防洪标准,改善了通航条件,梁济运河逐渐成为一条具有水路运输、防洪排涝、引水灌溉、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的新型河道。
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沿河两岸开发建设,港航经济快速发展,特色农业初露倪端,传统产业链借水拉长,港口建设成效明显,沿运河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带状经济已具雏形,经济发展特色明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
1.1 利用梁济运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运河旅游济宁文化底蕴深厚,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在这里交融。
“三孔”、“四孟”、汶上佛塔、水泊梁山等名胜古迹交相辉映,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梁济运河又具有得天独厚区位优势,它南连南四湖,北接东平湖,南四湖景区和汶上、任城景区景观众多,微山湖、南阳湖、南四湖6 666.67 hm2荷花,任城王墓,长沟葡萄园,南旺分水枢纽,宝相寺,太子灵踪塔等。
济宁城市西跨战略形成、运河经济带、风景带建设,梁济运河综合治理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都必将为运河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南四湖湿地生态工程140234001 刘心悦 140234030 李健欣 140234041金苗一、概况南四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济宁以南而得名,为淮河流域第二大淡水湖。
上世纪 8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因素,湿地淤积和水体污染十分严重,过度开发利用湿地资源使得生态系统结构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湖泊湿地生态功能退化,敏感性、脆弱性趋势明显,湿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降低。
南四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 为保障南水北调的顺利实施,针对南四湖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退耕还湿,恢复南四湖湖区已破坏的湿地生态环境,使其成为保障南水北调水质的清水廊道。
二、原理及其工艺流程南四湖湿地生态工程采用新的人工湿地设计理念,将两种类型的人工湿地渗透型湿地、表面流型湿地有机地、动态地结合。
在进行生态工程设计时,重点是对湖泊周围湿地生态系统的人工重建,特别是在于陆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交换频繁的河流入湖泊处开展人工生态系统的重建,利用不同植物种类对水生生活的适应性状不同,吸收水体中的特定污染物质;不同植物种类构成的生物群落共同作用,提高系统的稳定能力和自净化能力,对湖泊水质达到标准提供可靠的保障。
确定实验区为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区域,采用湿地三级处理污水工艺。
整个程系统采用浮游植物作为污水的初级处理设施,污水的二级处理采用湿地植物芦苇、菖蒲,在工程尾段采用沉水植物做最后的处理工作。
第一级:浮游植物区可采用许多池塘均能发现的浮水植物小叶浮萍,它具有很强的生长适宜性,而且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用于养殖业。
浮水植物对污水起到粗滤作用。
浮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很强烈,产生大量的氧气,提高湖水中氧气的含量,为下一步芦苇区的去污净化作用提供丰富的氧气。
此外,小叶浮萍还有阻滞水中漂浮物,吸附水中悬浮颗粒的作用。
第二级:芦苇挺水植物区芦苇区该系统是净化污水最主要的区域,系统利用湿地的自净能力将大部分污染物去除。
南四湖湖东堤生态堤防建设浅析满曼; 张静; 满广群【期刊名称】《《山东水利》》【年(卷),期】2019(000)010【总页数】2页(P51-52)【关键词】南四湖; 生态堤防; 水生态文明【作者】满曼; 张静; 满广群【作者单位】山东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务中心山东济南 250000; 山东淮海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堤防是沿河、渠、湖、海岸或行洪区、分洪区、围垦区的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是保护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防洪工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绿水青山的向往愈加强烈,堤防的功能除了防洪度汛、保障航道运输之外,其生态、环保、景观美化等功能逐渐被人们重视。
1 生态堤防生态堤防也称“多种生物共生、繁殖的治理法”堤防,是指生态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类似自然河岸且具有“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他拥有自然河床与河岸基地的渗透性,具备同河流湖泊水体之间的水份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生态堤防的优势:一是体现在利用生态堤防生长的水生植物及其衍生的水生生物净化水质,保障水安全;二是河道、河底及堤防内坡表面泥层会生长大量微生物、藻类、水生动植物,从而形成自然生物膜来净化水体,提高河道自我净化能力,进而改善水环境。
生态堤防的建设,不仅有利于调节局部气候、改善水质及供水条件、优化水生态环境,更有利于发挥工程效益、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 南四湖湖东堤工程现状2.1 工程概况南四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由南阳湖、昭阳湖、独山湖、微山湖4个湖泊连接而成,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是集防洪、除涝、供水、水产、航运、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多功能湖泊。
南四湖湖东大堤是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工程治淮项目骨干工程,全长124km,北起济宁太白湖区东石佛村,南至微山县韩庄镇郗山村(郗山村—韩庄15km现无堤防)。
湖东堤工程按建设时间分为两部分:一是2002年4月由济宁市建设的微山县城及湖东工矿区防洪一期工程(北沙河—新薛河段),修筑堤防45.61km;二是湖东堤续建工程:石佛—北沙河、新薛河—郗山段的46.2km干堤;加固支流堤防4条;新建水闸、分洪涵闸等117座建筑物。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据了解,这两项工程主要利用截污导流工程在河流上游处建设橡胶坝,抬高河上游河水水位,并沿河建设引水渠道,采用重力流形式将污染河水引至湿地工程区,通过湿地系统对污染河水的深度净化,处理后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后排入南四湖。
工程建成后,可明显改善薛城大、小沙河水质,逐步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湿地系统还可为诸多生物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在增加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复杂和稳定性、维持自然平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还将增加南四湖的环境容量,为湖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促进南四湖流域经济环境共赢发展。
手术室人员及物品的构兵沾染,病人自己沾染,手术室氛围沾染,造成切口沾染的3大来源。
长久以来,手术前用化学和紫外线晖映消毒,以达到手术室初始动静无菌状态。
但在手术过程中,病员、大夫、护土身体散发的细菌分离传染了气氛,使消毒后初始无菌状态被破坏,这是造成患者沾染的重要路子。
清洁手术室对送人室内的氛围履行严酷的过滤,除掉氛围中的浮游细菌,加上迷信的气流构造,使病员、医护人员发生的细菌随气流带走,不会返回手术瘦语,以预防来自氛围沾染。
因此氛围严格过滤,气流的合理构造,手术室氛围传染体系的技术焦点。
手术室氛围传染流程。
新风进入回风段,同回风相混合,再进入初效段,初效过滤器滤去直径为10um大颗粒尘埃,进入换热器段和加湿段,履行温度、湿度调理,尔后再进入风机段加压,经过中效过滤器,滤去l-10um灰尘,进入消音器,把噪降到58dB以下,送至手术室的高效静压箱,经高效过滤器滤去0.31um-1um 灰尘,经高效送风口,把清洁氛围送至手术室台面。
手术室的回风口装配有初效过滤器,回风管路也上装有消音器。
手术室装配有余压阀,以连结室内贯穿连接恒定的正压值。
排风机用于快速消除异味和加快新风的增补。
洁净室的建筑布局和净化空调系统有密切关系,净化空调系统既要服从建筑总体布局,建筑布局也要符合净化空调系统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相关功能的作用。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2018年度)一、项目名称基于生物调控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关键技术与应用二、申报奖种科技进步奖三、推荐单位山东大学四、项目简介人工湿地技术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生态作用实现污水的有效净化,具有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生态景观美化等重要优点,在发展中地区水污染治理领域具有突出的应用优势。
常规人工湿地技术往往重视植物的功能,却忽视了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的重要功能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导致冬季净化效果差、植物易退化和腐烂以及复氧能力弱造成的微生物脱氮性能低下等关键技术瓶颈问题,极大限制了其工程应用规模和效果。
本项目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历经十余年科技攻关和工程实践,创新性提出了“植物-动物-微生物”协同强化机制和方法,系统构建了基于生物调控的人工湿地净化功能强化关键技术,显著提高了人工湿地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可持续运行的稳定性,为我国水污染防治提供了经济有效、生态良好的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创新成果如下:(1)针对冬季人工湿地处理效率严重降低的问题,揭示了不同植物种群在人工湿地中不同季节的生态位互补效应,明确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原理,通过季节性耐寒沉水植物的梯级配置和鱼类、底栖动物、微生物之间的协同强化技术创新,显著提升冬季人工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活性,实现冬季污染物去除率的大幅度提升,破解了人工湿地冬季运行不稳定的关键难题。
(2)针对植物易退化和腐烂及其导致的效率降低和二次污染等问题,基于维管束湿地植物茎叶多孔的微观特性,创新性提出了基于根系微环境调节的植物季节性收割方法,研发了湿地植物高价值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技术,以湿地植物生物质的收割和高价值资源化的技术创新实现人工湿地系统中污染物的有效去除,有效保障了人工湿地的长期可持续运行。
(3)针对湿地复氧能力弱及其导致的微生物脱氮性能低下等问题,从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定向优化入手,通过潮汐运行、根区人工增氧、尾气增氧等技术创新,研发基于湿地植物生物炭的微生物碳源补给关键技术,显著优化了污水生物与生态净化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为提升微生物净化性能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技术手段。
附件一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 规划编制大纲2010年11月大家网 w ww .t o p s a g e .c o m目 录前言 (1)一、规划实施评估和现状分析 (2)(一)规划项目完成情况 (2)(二)规划任务措施评估 (2)(三)总量目标完成情况 (3)(四)水环境状况 (3)(五)水环境问题初步判断 (4)(六)经验总结 (6)(七)对深化评估工作的要求 (7)二、“十二五”水环境形势分析 (7)(一)城市快速发展对流域水质改善造成压力.................................7 (二)南水北调东线通水提出更高水质保障要求.............................7 (三)粮食增产需求给水环境保护带来挑战.....................................7 (四)洪泽湖水生态安全保障需进一步加强.....................................8 (五)苏北沿海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隐患 (8)三、“十二五”规划总体设计 (8)(一)指导思想 (8)(二)基本原则 (9)(三)总体思路 (10)(四)分区体系 (11)(五)目标指标 (14)四、优先控制单元 (15)大家网 w w w .t o p s a g e .c o m(一)汾泉河漯河周口控制单元 (16)(二)贾鲁河郑州开封控制单元 (17)(三)颍河周口控制单元 (18)(四)涡河开封周口控制单元 (20)(五)淮河干流淮南控制单元 (21)(六)涡河亳州控制单元...................................................................22 (七)淮河干流蚌埠滁州控制单元 (22)(八)沱河淮北宿州控制单元 (23)(九)洙赵新河菏泽控制单元 (24)(十)东鱼河菏泽控制单元 (26)(十一)梁济运河济宁控制单元 (27)(十二)南四湖济宁湖东控制单元 (28)(十三)南四湖微山控制单元 (30)(十四)南四湖枣庄控制单元 (31)(十五)邳苍分洪道武河山东临沂控制单元 (32)(十六)京杭运河徐州控制单元 (34)(十七)奎河徐州控制单元 (35)五、重点任务 (36)(一)保障饮水安全...........................................................................36 (二)继续推进南水北调东线治污 (37)(三)加强工业污染防治 (38)(四)完善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 (39)(五)开展农业源污染防治试点示范 (39)大家网 w w w .t o p s a g e .c o m(六)保障湖泊水体生态安全 (40)(七)完善环境监督监测体系 (40)六、规划项目及投资 (41)(一)规划项目类型 (41)(二)项目优化要求 (43)(三)项目资金来源分析...................................................................45 七、项目效益分析. (46)(一)治污效益 (46)(二)目标可达性分析 (47)(三)风险分析 (47)八、政策措施 (47)(一)政策保障 (48)(二)组织保障 (48)(三)技术保障 (49)九、任务分工与进度安排 (50)(一)任务分工 (50)(二)进度安排 (53)十、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 (54)(一)流域资料收集与分析...............................................................54 (二)重点领域资料收集与分析. (56)附表1 规划范围表 (58)附表2 控制单元划分表 (60)附图1 规划控制单元示意图 (66)大家网 w w w .t o p s a g e .c o m前 言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始于淮河。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第13500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水污染防治工作提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日期】2020.06.03•【字号】济环字〔2021〕30号•【施行日期】2020.06.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济环字【2021】30号、市生态环境局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第13500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水污染防治工作提案)卫宏图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把南四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民生工程,以“治水”为核心,坚决保护好、管理好“一湖秀水”,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2020年,20个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国控地表水考核优良水体数量全省最多,南四湖及周边河流入湖口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超额完成了2020年和“十三五”考核任务,人民群众对水生态环境的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一、构建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格局。
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对南四湖污染治理工作领导,下设11个专班,分别由市级领导同志牵头组织实施。
印发《南四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暨南水北调东线水质保障工作方案》,建立市、县、镇、村四级责任体系,将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作为区域发展的约束性要求,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办法》《问责办法》和10项水污染防治行业导则,每月进行考核排名,各行业按照导则进行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全市共设置市、县、乡、村各级河湖长6187名,分别每季、每月、每旬、每周开展一次巡河,建立问题“发现、整改、销号”闭环机制,推动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水污染防治大格局。
二、高标准立法《济宁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微山湖湿地调研报告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红色特战队摘要:2011年7月21日至2011年7月26日。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红色特战队”前往微山湖湿地公园及周边开展了以湿地动植物为主的宣传保护及调研活动,调研队调研了游客及湿地工作人员,从而对微山湖湿地公园的动植物与其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规划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同时,实践队员结合现阶段湿地公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微山湖、湿地、调研、生态、发展1.1 湿地的概念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积水,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
相对于海洋与陆地,湿地的面积较小。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我国的湿地包括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等天然湿地和稻田、池塘、水库等人工湿地。
湿地区内适生着各类野生动植物的地区。
由于这些地区的水分和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相对人为干扰较轻,因此,植物生长茂盛,吸引着许多动物在区内繁衍栖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
作为一类生态系统,湿地是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之间兼有水陆特征的一种过渡型生态类型,因而兼有两种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类型,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环境质量关系密切。
湿地区域内水、洲纵横交错,芦荡深幽,百鸟翔集,水乡泽国,野趣盎然,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2.1 湿地的效益评价2.1.1 社会效益①观光与旅游。
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湿地除可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尤其是城市中的水体,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
②教育与科研价值。
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
一些湿地中保留着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在研究环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关于南四湖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建设情况的汇报
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的必经之地和重要的调蓄区,调水水质问题是南水北调工程能否早日实现和永续利用的关键。
根据国家要求,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前,南四湖水质必须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标准。
为了保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顺利实施,山东省实施了“治”、“用”、“保”并举的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思路。
所谓“治”,即污染治理,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等在内的全过程污染防治,使流域内一切排污单位稳定达标排放;“用”就是在治的基础上,建设中水截、蓄、导、用设施,合理规划中水回用工程,减少废水排放量;“保”就是建设和修复南四湖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对入湖河流的水质通过人工湿地进一步进行净化,使其达到调水水质要求,以保障调水水质的安全。
一、南四湖人工湿地建设背景
南四湖由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四个湖泊连接而成,水域面积1266平方公里,流域总面积31700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入湖河流53条,承接山东、江苏、安徽、
河南四省32个县市区来水。
由于流域面积大、人口密集、工业结构性污染非常突出。
另外在南四湖湖区内,居住着7.6万的渔民和7.5万的半渔半农民,他们为了提高生计,不断围湖造田、围湖养鱼,大量的围垦和圈圩,使南四湖的自然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经调查,南四湖湖滨带与湖区内约有32万亩自然湿地被开挖成农田和台田,56万亩被挖成鱼池,使南四湖的生态功能不断退化,湖水的自净能力大大减弱,同时还增加了面源污染。
实施退耕还湿、退池还湖的措施,建设南四湖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并采取人工的方式修复南四湖自然湿地,可以使南四湖退化的生态功能逐步得到恢复,并可有效地降解水污染和湖水的富营养化程度,改善南四湖水环境质量,不仅可以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顺利实施,又可以增加南四湖的环境容量,为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拓展环境空间,对促进南四湖流域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规划目的及目标
1、规划目的
通过工程手段恢复南四湖湖区内生态,在河流入湖口建设人工湿地,通过湿地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协同作用,削减入湖污染物总量,提高湖区的自净能力,使南四湖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达到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水质目标,并恢复南四湖自然生态系
统。
2、规划目标
(1)在南四湖湖区,通过工程手段建立32万亩多种水生生物共存的湿地系统,恢复南四湖湖区内的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湖滨带和湖区的自净能力。
(2)“十一五”期间通过工程手段,在南四湖主要河流入湖口建设约5.5万亩人工湿地,通过这些生态净化工程,进一步削减入湖河流的污染物,使入湖河流的水质稳定达到调水水质的要求。
(3)改善两湖经济产业结构,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调动农民参与湿地建设和维护的积极性,开创湿地构建、维护与管理的新模式。
(4)通过恢复湖区内湿地生态系统,增加两湖湖区的生物多样性,建立湿地生物物种的资源库,为建立国家湿地保护公园奠定基础。
三、南四湖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进展情况
1、开展了人工湿地科研试验工作
2003年初,在济宁市南郊污水处理厂建设了一个200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实验基地,试验课题由青岛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承担,协助单位有省南四湖东平湖环境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济宁市环保局、济宁市污水处理厂等。
经过两年多的科
研工作,共取得了8000多个实验数据,并由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完成了《南四湖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
实践证明人工湿地对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是非常明显和有效的,水体中主要污染物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0%左右,氮磷的去除率可达到60%左右。
2、建设了新薛河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示范工程
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基础上,2005年初省环保局投资300万元,济宁市政府配套100万元资金,在微山县启动了南四湖新薛河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示范工程,当年在人工湿地示范区种植芦竹、莲藕、菱角、芡实等湿地植物1000亩,保护修复自然湿地2000亩。
2006年初,省财政厅、省环保局拨款2000万元,济宁市及县区政府配套400万元,继续扩大和完善人工湿地示范工程的建设。
目前,新薛河人工湿地示范工程人工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3000亩,加上保护修复自然湿地2000亩,示范区已经形成5000亩的人工湿地规模,并实现了湿地内挺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的优化配置。
3、开展了小沙河控制单元人工湿地扩大示范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2006年底,省财政厅、省环保局拨款3000万元,济宁市及县区政府配套1000万元,全面启动了小沙河控制单元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
到2007年底,薛城小沙河控
制单元人工湿地扩大示范工程,已经完成工程现场地形勘测、土地利用现状细部调研、农民土地补偿情况调查与协调、移栽植物种源的调查与确定等前期准备工作。
人工湿地配套小沙河节制闸工程于2008年初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防洪评价的制定与审批以及工程招投标工作,省环保局规划于汛期结束后进行工程施工阶段。
4、开展了县(市、区)人工湿地试点工程建设
山东省环保局、财政厅先后拨款695万元,用于各县(市、区)人工湿地试点工程建设。
其中济宁任城区200万用于光府河和老运河人工湿地试点工程建设;兖州市100万元,用于泗河河道走廊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鱼台县100万元,用于西支河入湖口人工湿地修复工程建设;汶上县95万元,用于南泉河河道走廊人工湿地工程建设;嘉祥县100万用于洙赵新河人工湿地试点工程建设;金乡县100万用于老万福河人工湿地试点工程建设。
目前,试点所在县已基本完成了试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的编制,任城区老运河人试点工程完成植湿地植物500亩,鱼台县种植芦竹、芦苇、香蒲、莲藕等湿地植物600亩;兖州市试点工程种植芦竹300亩。
5、开展了南四湖湖区内湿地修复工作
为了保护南四湖生态,进一步提高南四湖的水质净化能力, 2005年起启动了南四湖下级湖湿地修复与保护工程。
一是对原来的自然湿地进行修复和保护;二是动员群众退耕还湿、退渔还湖。
现湖区修复保护湿地已达到5万亩规模。
二〇〇八年七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