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外部噪声和干扰
- 格式:pdf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77
一、填空题1.移动通信按信号形式分、。
2.移动通信按覆盖范围分、、。
3.移动通信按业务类型分、、。
4.移动通信按服务特性分、。
5.移动通信按使用环境分、、。
6.移动通信按使用对象分、。
7.移动通信按服务范围可以分为和。
8.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可以分为、、。
9.移动通信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和。
10.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的理论基本模型是超短波在平面大地上和的矢量合成。
11.多普勒频移对速数字信号传输不利,对速数字信号传输影响不大。
12.多普勒频移与、以及电磁波的波长有关。
13.我国移动通信的G网指的是。
14.我国移动通信的D网指的是。
15.我国移动通信的C网指的是。
16.移动通信中,900MHz和1800MHz频段的收发双工间隔分别是和。
17.在陆地移动通信中,现在主要使用的频段为高频和高频18.移动通信网包括、基站子系统和。
19.BSS和MSC 之间通常采用链路传输数据信号。
二、单项选择题1.在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中,需要天线共用装置的是()A、半双工B、频分双工C、异频单工D、时分双工2.在移动通信网中,提供与公众网接口的是()A、交换网络子系统B、基站子系统C、移动台D、操作管理中心3.在移动通信网中,负责管理无线资源的是()A、交换网络子系统B、基站子系统C、移动台D、操作管理中心4.无线寻呼系统采用的工作方式为()A、半双工B、全双工C、单频单向D、异频单向5.下列四种移动通信系统中,工作方式属于半双工方式的为()A、无线寻呼系统B、无绳电话系统C、蜂窝移动通信系统D、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三、名词解释1.移动通信:2.多径效应:3.远近效应:4.邻道干扰:5.同频干扰:6.互调干扰:7.人为干扰:8.漫游:9.同频单工:10.无绳电话系统:11.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四、简答题1.电磁辐射的两种度量方法是什么?2.我国电磁辐射标准是如何划分的?3.手机信号辐射的度量有哪些种方法?各是什么?4.为什么说GSM与CDMA的辐射功率相当?5.什么叫移动通信?6.移动通信的特点。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自 1986-7-1 起执行关于发布《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通知计标[1986]07号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已经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85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本规范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负责。
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8)建发设字第562号文,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为主编单位,会同十二个单位共同编制的。
在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测试工作,收集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并就噪声的各种效应进行了必要的专题试验研究工作,组织实施了典型行业的噪声控制工程。
在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之后,经全国审查会议和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七章和三个附录。
主要内容包括:工业企业中各类地点的噪声控制设计标准以及设计中为达到这些标准所应采取的措施。
鉴于本规范系初次编制,在施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寄交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基本建设委员会一九八五年十二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防止工业噪声的危害,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保证安全生产与正常工作,保护环境,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中的新建、改建、扩建与技术改造工程的噪声(脉冲声除外)控制设计。
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噪声控制设计必须与主体工程设计同时进行第1.0.3条对于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以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代替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应采用隔声、消声、吸声、隔振以及综合控制等噪声控制措施。
第1.0.4条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应对生产工艺、操作维修、降噪声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以降低成本,提高效能,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一章略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噪声源停止运行后,污染即消失。
声能再利用价值不大,回收尚未被重视 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有:引起耳聋、诱发疾病、影响生活、影响工作。
2. 真空中能否传播声波?为什么?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真空中不存在能够产生振动的弹性介质。
3.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试求出500 Hz 、5000 Hz 、10000 Hz 的声波波长。
解:, c=340m/s,3400.6815003400.068250003400.0034310000c fm m m λλλλ======= 4. 声压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声压级提高多少分贝? 解:2'20lg , 20lg 20lg20lg 2000'20lg 26()p ppe e e L L p p p pp L L L dB p p p===+∆=-==5.一声源放在刚性面上,若该声源向空间均匀辐射半球面波,计算该声源的指向性指数和指向性因数。
解:22S 4==2 DI=10lg 10lg 2 3.01W S 2S WS Ir Q Q I r θππ=====半全,半全6.在一台机器半球辐射面上的5个测点,测得声压级如下表所示。
计算第5测点的指向性指数和指向性因数。
0.18.58.78.68.48.91110lg(10)10lg (1010101010)86.6()510.110220.10.10.1(8986.6)01010 1.7420.1102010lg 10lg1.74 2.4L n piL dB p ni Lp L L I p p p p I L p pp DI Q θθθ==++++=∑=--=========.7.已知某声源均匀辐射球面波,在距声源4m 处测得有效声压为2Pa ,空气密度1.23/kg m 。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85主编部门:北京市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6年7月1日第一章总则第1.0.1的危害,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保证安全生产与正常工作,保护环境,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范适用于工业企业中的新建、改建、扩建与技术改造工程的噪声(脉冲声除外)控制设计。
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噪声控制设计必须与主体工程设计同时进行。
第1.0.3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以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代替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应采用隔声、消声、吸声、隔振以及综合控制等噪声控制措施。
第1.0.4企业噪声控制设计,应对生产工艺、操作维修、降噪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以降低成本,提高效能,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第1.0.5少数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如采取相应噪声控制措施后其噪声级仍不能达到噪声控制设计标准时,则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对这类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噪声控制设计应根据车间的噪声级以及所采取的个人防护装置的插入损失值进行。
第1.0.6企业噪声控制设计,除执行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第2.0.1企业厂区内各类地点的噪声A声级,按照地点类别的不同,不得超过表2.0.1声限制值。
第2.0.2条工业企业由厂内声源辐射至厂界的噪声A声级,按照毗邻区域类别的不同,以及昼夜时间的不同,不得超过表2.0.2所列的噪声限制值。
第三章工业企业总体设计中的噪声控制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应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噪声环境影响的预估,环境保护篇章中噪声部分的编写,施工图设计中各种噪声控制设施的设计,以及建设项目竣工后,对于未能满足噪声控制设计目标要求的部分作出必要的修改与补充设计。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可根据建设项目的主要声源特性,以及类似企业的噪声环境影响状况,作出建设项目噪声环境影响的预估。
2010级《移动通信技术》复习提纲第1章概论1. 什么叫移动通信?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处于移动状态下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通信就叫做移动通信。
2. 移动通信有哪些主要特点?1. 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2. 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3. 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4.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5. 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3.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同频单工、异频单工、异频双工和半双工;按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5.移动通信包括哪些基本技术? 各项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调制技术: 把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的技术。
移动信道中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或根据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二者结合),来总结和建立有普遍性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些模型,可以估算一些传播环境中的传播损耗和其它有关的传播参数多址方式:提高信道的容量。
抗干扰措施:除存在大量的环境噪声和干扰外,还存在大量电台产生的干扰,如邻道干扰、共道干扰和互调干扰等。
利用抗干扰技术可以减少这些干扰噪声。
组网技术:研究网络结构、网络接口、网络的控制与管理。
第2章移动信道1. 什么是信道?根据信道特性参数随外界各种因数的影响而变化的快慢,信道由可分为哪两种类型,移动通信信道属于哪种类型?移动通信信道有哪些基本特征? 简述移动通信信道存在的3类损耗和4种效应。
信道是指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
信道可以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
移动信道属于随参信道特点:①带宽有限;②干扰和噪声影响大;③存在着多径衰落。
1)路径传播损耗:一般称为衰耗,是指电波在空间传播所产生的损耗,它反映出传播在宏观大范围(千米量级)的空间距离上的接收信号电平平均值的变化趋势。
2)慢衰落损耗:它主要是指电波在传播路径上受到建筑物等的阻挡所产生的阴影效应而导致的损耗,它反映出在中等范围(数百波长量级)的空间距离上的接收信号电平平均值起伏变化的3)快衰落损耗:它是反映微观小范围(数十波长量级)的空间距离上的接收信号电平平均值的变化趋势。
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复习指导目录绪论阅读材料复习与练习第一章医学仪器概述第二章生物信息测量中的噪声和干扰第三章信号处理第四章生物电测量仪器第五章血压测量第六章医用监护仪器第七章心脏治疗仪器与高频电刀第八章医用电子仪器的电气安全0阅读材料复习与练习1.(医疗仪器)主要指那些单纯或组合应用于人体,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的仪器,包括所需的软件。
2.随着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医学模式认识上的转变,特别是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医院为中心的模式必然会再次回归到以(社区、家庭医疗为中心,“以人为本”、以预防为主)的医学模式上来。
医学仪器的设计应充分认识这一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3.以(社区医疗)为中心的医学模式正在崛起,我们从事医学仪器设计应充分认识到这一发展趋势。
4.(生物医学信号检测)技术是对生物体中包含的生命现象、状态、性质及变量和成分等信息的信号进行检测和量化的技术。
5. (生物信息处理)技术即是研究从被检测的湮没在干扰和噪声中的生物医学信号中提取有用的生物医学信息的方法。
6.(专家系统)实质上是某一专门知识,例如某种疾病的诊断、处方,某些矿物的资源勘探数据分析等的计算机咨询系统(软件)。
专家系统的基础是(专家知识),一类是已经总结在书本上的定律、定理和公式等,另一类是专家们在实际工作中长期积累的经验、教训。
7.请给出虚拟医学仪器的系统构成,并叙述各模块的功能。
答案要点:虚拟医学仪器通常由通用计算机系统、扩充的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三大部分构成。
计算机系统指通用计算机,如PC机或工作站.功能:完成仪器的全套应用软件设计;硬件模块包括接口驱动部件、医学功能部件和传感器或作用部件。
功能:接口驱动部件的功能是实现硬件模块与计算机的接口,是使硬件模块与计算机系统能进行有效的通信和数据传输的关键;医学功能部件是硬件模块的核心,该部件进行有关生理信号的放大、滤波、处理,然后经模数转换变为数字信号,由接口驱动部件送计算机系统;传感器或作用部件是硬件模块和虚拟医学仪器最前端的部件,传感器是将所获微弱生命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作用部件是用于治疗的各种物理因子发生器;软件模块由计算机的部分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和专为虚拟医学仪器设计的医学应用软件组成。
第二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2. 图像数字化包括那两个过程?它们对数字化图像质量有何影响?答:图像数字化包括采样和量化两个过程。
采样: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点的操作称为采样。
量化:将像素灰度转换成离散的整数值得过程叫量化。
影响:一般来说,采样间隔越大,所得图像像素越少,空间分辨率低,质量差,严重时出现像素呈块状的国际棋盘效应;采样间隔越小,所得图像像素数越多,空间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但数据量大。
量化等级越多,所得图像层次越丰富,灰度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但数据量大;量化等级越少,图像层次欠丰富,灰度分辨率低,会出现假轮廓现象,图像质量变差,但数据量小.3。
数字化图像的数据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数字化前需要决定影像大小(行数M、列数N)和灰度级数G的取值.一般数字图像灰度级数G为2的整数幂。
那么一幅大小为M*N,灰度级数为G的图像所需的存储空间M*N*g(bit),称为图像的数据量.6。
什么是灰度直方图?它有哪些应用?从灰度直方图你能获得图像的哪些信息?答:灰度直方图反映的是一幅图像中各灰度级像素出项的频率之间的关系.以灰度级为横坐标,纵坐标为灰度级的频率,绘制频率同灰度级的关系图就是灰度直方图.应用:通过变换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可以,使图像更清晰,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
获得的信息:灰度范围,灰度级的分布,整幅图像的平均亮度。
但不能反映图像像素的位置。
8。
图像处理按功能分有哪几种形式?答:按图像处理的输出形式,图像处理的基本功能可分为三种形式:(1)单幅图像-—>单幅图像;(2)多幅图像—-〉单幅图像;(3)单(或多)幅图像——>数字或符号等.12。
图像特性包括哪些类型?图像特征是图像分析的重要依据,它可以是视觉能分辨的自然特征,也可以是人为定义的某些特性或参数,即人工特征.数字图像的像素亮度、边缘轮廓等属自然特性;图像经过变换得到的频谱和灰度直方图等属人工特征.1、自然特征图像是空间景物反射或者辐射的光谱能量的记录,因而具有光谱特征、几何特征和时相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