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出生人口统计
- 格式:docx
- 大小:6.72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历年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增长人口数量19492014年中国历年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及增长人口数量(1949-2014年)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人口数量的变化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人口经历了各种变化,包括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以及人口增长的数量。
本文将回顾并探讨这些数据在1949至2014年之间的变化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
自1949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的出生人口总数经历了巨大的波动。
在1949年的时候,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约为1900万人。
然而,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生育政策,其中包括“晚婚晚育”、限制家庭规模以及一孩政策等。
这些政策导致了中国出生人口数量的显著下降。
到了1966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降至660万人的最低点。
从那时起,人口数量逐渐回升。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有所增加,并在2000年之前达到峰值。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在21世纪初逐渐下降。
到了2014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约为1660万人。
与出生人口数量相比,中国的死亡人口数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在1949年之前,由于营养不良、战争和疾病等原因,中国的死亡人口数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然而,1949年建国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如改善医疗条件、扩大医疗服务覆盖范围等。
这导致了中国死亡人口数量的显著下降。
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中国的死亡人口数量逐渐趋于稳定,并从那时起持续下降。
到了2014年,中国的死亡人口数量约为1010万人。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人口的增长情况。
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中国的人口增长数量。
从1949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的人口增长数量一直处于一个波动的过程中。
在1949年建国之初,中国的人口增长数量相对较低。
中国历年人口概况(1955-2013)
(出生数量、死亡数量和净增人口)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大陆人口为54167万人。
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致使人口迅速增长,到1969年已达80671万人。
从1969年开始,中国政府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还会对居民的就业、住房、交通、医疗等方面造成极大困难;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等构成的巨大压力,那么未来几十年后的生态和环境恶化将不可避免,这无疑危及人民起码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于是,中国政府宣称国家大、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是基本国情,决定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以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这一政策实施后,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0时的126,588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90万人,增长5.83%。
平均每年增加73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7%,已属世界上人口增长最慢的国家之一。
2012年10月26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中国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调整》研究报告。
报告认为,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阶段,人口的红利期已经结束。
报告称,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直接推算,中国总和生育率为 1.18,考虑到出生漏报,当前的综合出生率应在1.5以下。
研究认为,目前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非常缓慢,如果低生育水平一直持续下去,2027年中国人口将转为负增长。
中国历年出生人口(1949-2020)1949年:1275万1950年:1419万1951年:1349万1952年:1622万1953年:1637万1954年:2232万1955年:1965万1956年:1961万1957年:2138万1958年:1889万1959年:1635万1960年:1402万1961年:949万1962年:2451万1963年:2934万1964年:2721万1965年:2679万1966年:2554万1967年:2543万1968年:2731万文革不耽误生孩子1969年:2690万1971年:2551万(1971年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1972年:2550万1973年:2447万1974年:2226万1975年:2102万1976年:1849万文革结束经济崩溃小天灾生育下降1977年:1783万1978年:1733万1979年:1715万1980年:1776万(1980年中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1981年:2064万50.60后进入结婚生育期1982年:2230万1983年:2052万1984年:2050万1985年:2196万1986年:2374万1987年:2508万1988年:2445万1989年:2396万1990年:2374万1991年:2250万1993年:2120万1994年:2098万经济不景气1995年:2052万1996年:2057万1997年:2028万1998年:1934万金融危机水灾人口也生得少了?1999年:1827万2000年:1765万2001年:1696万2002年:1641万2003年:1594万(2003年开始,中国每年人口出生数开始基本稳定。
)2004年:1588万2005年:1612万2006年:1581万2007年:1591万2008年:1604万2009年:1587万2010年:1588万80后一代进入结婚生育期,高成本导致多数人生一个或者晚生?2011年:1600万2012年:1635万2013年:1640万2015年:1655万2016年:1786万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全面二孩政策”2017年:1723万2018年:1523万2019年:1465万,二孩及以上孩次占比59.5%2020年:?万。
2013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3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
2013年出生人口1640万人,出生率为12.08‰;死亡人口972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4.92‰。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8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5亿人。
————————————————————————————————————————————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和城镇人口比重统计(1978—201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9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35亿,占世界人口的19.7%、亚洲人口的3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
这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
1、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发展缓慢,明显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
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
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
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
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2、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