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孔子 是本课的重点基础知识,主要教 学任务是让学生从思想和教育两个领域 了解孔子,即孔子的“仁”“礼”学说 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由教师或学生对孔子的生平略加介绍,强 调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教师指导学生阅 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孔子的“仁”“礼”的 思想内涵,请学生举一些身边的例子说明。 仁: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帮助 他们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 革时代的产物。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 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学术思想空前的繁 荣,空前的自由和活跃。他们为了让统治阶 级接受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 己的观点。因此这一时期把这些学派称之为 诸子百家。
过渡: 自孔子创办私学以来,私人办学盛行, 李定一在《中华史纲》中写道:“孔子开 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 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 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 富丽的时代。”这个“黄金时代”指的就 是“百家争鸣”时期。
★讨论分析: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 争鸣的局面? ★列表归纳:百家争鸣的概况 ★思考总结:百家争鸣的影响。
★孔子的学生中有3000多人,其中比较著 名的有72人,俗称“72贤人”。 在言传身教过程中,孔子的一些弟子比 较细心,将他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孔 子死后,他的弟子就将这些言论编辑在一 起,形成了一部书,这就是《论语》。
★师生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 际,谈谈孔子的思想对现代生活、现实 教与学的积极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制度的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