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结构工程样本
- 格式:doc
- 大小:115.50 KB
- 文档页数:10
同济建筑学研究生专业课课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同济建筑学研究生专业课课程研究生专业课程简介在同济大学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中,专业课程是学生深造与专业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报录比,复试分数线,考研经验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简老师对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同济大学的介绍,院系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报录比情况,复试分数线及同大建筑学备考经验情况等几大方面。
一、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
是“20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中美“10+10”计划入选高校;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同济—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为中管副部级院校。
二、院校专业介绍: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1991年首批通过国家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后均以优秀级通过。
2001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此后历次学科评估中均位列全国前三甲。
三、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081300)建筑学(学术学位)全日制研究方向:01建筑历史与理论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3建筑技术科学04建筑遗产保护及其理论05城市设计及其理论06室内设计及其理论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科目2、(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2)德语任选一门科目3、(355)建筑学基础科目4、(802)建筑理论与历史、(803)建筑设计、(805)建筑技术、(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808)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851)现代西方美学、(815)传热学、(816)工程热力学、(821)材料科学基础任选一门复试内容:建筑设计+专业外语+专业综合学习和就业方式:全日制非定向就业不接收同等学力。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考研桥梁系在李国豪教授最初建立的传统研究方向:桥梁空间分析和桥梁稳左与振动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向新兴边缘学科转移,目前已形成了覆盖而较大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有:桥梁抗震、桥梁抗风、桥梁汁算机辅助设计及专家系统、桥梁健康监测及状态评估、桥梁空间分析及大跨度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钢与组合结构桥梁、桥梁施工技术与工程控制。
桥梁抗震研究抗役规程(主要包括现有规范的修改,超大跨桥梁结构抗震指南以及重大工程安全性、耐久性设置标准等):结构或构件的破坏模式、延性性能:桥梁减丧、隔箴及结构控制研究:考虑各种复杂因素的大跨桥梁空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桥梁抗震CAD系统,大跨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及振型耦合:现有桥梁的抗震评估与加固技术。
七十年代末开始结合1976年厲山大地箴进行桥梁抗震研究,先后承担和完成了20多项重要科研项目。
主要有:“斜张桥抗风和抗震研究”(城乡部重点科研项目)子项目、“大跨度桥梁非线性稳立分析及抗震抗风设计方法研究”(交通部“七五”重点项目)子项目、“公路工程抗丧设计规范专题研究”(交通部项目,编写组副组长)、“城市高架桥装配新结构的研究及模型试验”(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子项目一“橡胶支座连续梁桥非线性地箴反应分析”、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及上海测港大桥、天津永和斜张桥、九江长江大桥、广东九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内环髙架桥、杭州钱江三桥、广东汕头海湾大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广东虎门大桥等我国绝大部分大跨度桥梁的抗鳶研究项目。
近年来,年均承担科研与咨询项目经费100多万元。
该方向先后获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集体荣誉奖、建设部科技二等奖、交通部科技二等奖等。
该方向目前已成为国内桥梁抗爲的研究中心。
现学术带头人为范立础教授(博士导师)。
桥梁抗风颤振分析方法研究(包括状态空间法、有限元分析法等);顾振理论研究(主要为颤振的概率分析理论);抖振理论研究(包括素流风场中气动导数的识別、气动导纳的识别方法、抖振选型方法、抖振响应谱方法、非线性抖振的时域分析方法、抖振分析的实用工程方法): 风洞试验技术研究(包括大气边界层风场模拟、髙频测力天平技术的应用):风振控制理论的研究(主要研究被动TMD对桥梁抖振、颤振、涡振及驰振的控制、半主动控制理论):大跨桥梁抗风设计方法研究(主要是直接为工程实际服务):高层建筑、髙耸结构、大跨屋盖结构的风致振动研究及抗风设计方法研究。
中国最好的10所土木工程系: 1.清华大学 2.同济大学 3.天津大学4.东南大学 5.浙江大学 6.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大学并入)7.华南理工大学8.湖南大学9.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并入)10.西安建筑工程大学英国建筑师协会承认上述十所大学的土木工程系本科毕业文凭,这些十所大学的土木工程系毕业生可在英国申请工程师职称。
1. 清华大学学校名气就不用说了。
今年清华土木系的招生可能又是令人失望。
2001年我知道土木系的结构工程和防震减灾工程的录取最低分只有310分。
2002年的情况呢?据现在的情况来看估计录取分大约335左右。
专业课没有同济的相关专业难。
有北京钢铁学院、北方交大、石家庄铁道学院等等学校报,可能是名气大的缘故,很多牛的同学不敢报。
建议有实力的同学不必观望,下定决心,上的机会极大,考上后留学机会多多,前途大好。
2. 同济大学专业名气好,学校名气不是很强。
处于上海,全国顶尖高手报名的热点,特别是结构工程,报名人数极多,危险系数大。
专业课出得为同类高校最难,总分却不低于他们,特别是同济的结构力学和钢结构、材料力学、混凝土难。
复试为差额,淘汰多。
建议没有绝对实力和足够复习时间和把握的同学慎报。
很牛的同学例外。
建议报者六级80以上,数学基础好,力学有天赋。
总分380以上有机会公费(还要看复试表现)。
机会多,前途大好。
3. 天津大学4. 东南大学这两所学校也是建筑业一流的学府。
名气很响。
也是报名比较多的学校。
专业课并不很难。
名气与同济大学旗鼓相当。
竟争较激烈。
建议报者有一定的把握和实力。
是报清华、同济大学没绝对把握的同学的最佳选择。
考上后,机会多,前途大好。
5. 浙江大学6. 哈尔滨工业大学这两所学校也是建筑业名气较好的学府。
浙江大学好环境。
他们是全国十大名校。
学校名气好。
竟争比较激烈。
建议报者有一定的把握和实力。
是土木同学的好选择。
考上后,机会多,前途大好。
7.华南理工大学位置好,处于广州。
结构工程排名1 同济大学2 清华大学3 浙江大学4 哈尔滨工业大学5 重庆大学6 东南大学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8 大连理工大学9 北京工业大学10 天津大学11 华南理工大学12 湖南大学13 广西大学14 中南大学15 武汉理工大学16 太原理工大学17 北京交通大学18 上海交通大学19 西南交通大学20 福州大学21 华中科技大学22 郑州大学23 长安大学24 华侨大学25 东北大学26 中国矿业大学27 沈阳建筑大学28 合肥工业大学29 山东科技大学中国各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简介全国共有188所大学开设土木工程专业,92所大学招收土木工程研究生,70所大学有结构工程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51所大学有岩土工程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30所大学有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23所大学有桥梁与隧道工程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
清华大学有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材料学博士点,并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结构工程(联合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23人,副教授24人,讲师8人,目前在校本科生300多名,研究生200多名。
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55人、硕士生导师105人、正高级职称98人、副高级职称135人。
设有10个硕士点、7个博士点,设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桥梁工程学科为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学科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三个二级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硕士点学科,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和岩土工程博士点学科;土木工程患堆Э撇┦亢罅鞫 荆唤峁构こ萄Э粕栌小俺そ д呓崩 苹 碧仄附淌诟谖弧?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所覆盖的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水利施工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博士导师12人。
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建筑学
1、建筑学
2、城市规划
3、环境设计
4、建筑经济学
5、建筑工程技术
6、建筑历史与理论
7、景观设计
二、机械工程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材料科学与工程
4、机械电子工程
5、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6、热能工程
7、车辆工程
8、工业工程
三、电子信息工程
1、信息与通信工程
2、电子信息工程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自动化
5、测控技术与仪器
四、生物医学工程
1、生物医学工程
2、康复工程
3、信息医学工程
4、口腔医学工程
五、环境与安全工程
1、安全工程
2、环境工程
3、安全科学与工程
4、环境科学与工程
六、其他
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3、管理科学与工程
4、水资源与湖沼工程
5、理论与应用力学
6、船舶与海洋工程
7、核工程与核技术
8、冶金工程
9、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技术
10、市政工程
11、化学工程与技术
12、海洋工程与技术
13、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14、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15、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结构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简介结构工程学科是土木工程属下的二级学科,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促进城市建设、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结构工程是同济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综合实力最强的传统强势学科,以其培养的卓越人才和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工程界享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早在1914年同济大学就已设立了结构类专业,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以及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上海建筑材料学院和2000年上海铁道大学先后并入同济大学,都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
1981年首批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首批获得博士后流动站。
1987年入选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1年又入选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6年专业评估中继续入选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钢结构与木结构、空间结构、结构分析、结构与生命线工程抗震防灾和控制、结构全寿命设计与维护等方向特色鲜明,有着十分强实的师资和科研力量。
现有教学、科研和试验人员167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及讲座教授4人,教授39人,副教授61人,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实验师5人。
这些师资中有许多是成就卓著、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专家、学者,引领着国内结构工程学科的发展。
近年来本学科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国际合作与交流、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丰硕成果。
每年平均招收硕士研究生200多名、博士研究生50多名,完成了众多的教学改革项目,出版了大量的高水平教材。
已与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许多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经常开展师生访问、学术交流、共同研究等活动和项目,主办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
主持完成了国家攀登B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建设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建委、教委等资助的大量纵向科研项目及国际合作重点项目。
负责完成了上海市及其他省市许多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关键课题的研究,获得5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的科技进步奖及国家专利。
结构工程(土木方向)学科专业代码:081402 学科专业名称:结构工程一、培养目标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适应社会发展、经济腾飞和科技进步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为此要求研究生做到:1.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在所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并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有一定外语听说能力。
3.身体健康。
二、培养方式培养方式采取系统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可分阶段进行,也可平行交叉进行,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指导工作实行在学院领导下导师负责制或指导小组集体负责制。
指导教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研究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培养类型、制定培养计划。
在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研究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方向1.组合结构2.轻钢结构3.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4.结构动力学及优化控制5.结构加固技术四、学习年限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5至3年,课程学习一般为一年至两年,可与论文工作同时进行,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
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原则上不超过4年。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研究生应按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进行学习。
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
学位课为必修课程。
非学位课包括专业选修课程、交叉学科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等。
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参加学术活动等。
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2学分,最多不超过3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6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
除公共基础课外,一般课内18-20学时为1学分。
2021年同济大学考研招生专业目录招生学院(01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科专业代码及名称(081300)建筑学(学术学位)研究方向01建筑历史与理论04建筑遗产保护及其理论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5城市设计及其理论03建筑技术科学06室内设计及其理论初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科目2 (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2)德语任选一门科目3 (355)建筑学基础科目4(802)建筑理论与历史、(803)建筑设计、(805)建筑技术、(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808)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851)现代西方美学、(815)传热学、(816)工程热力学、(821)材料科学基础任选一门复试内容建筑设计+专业外语+专业综合学习和就业方式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备注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鸿知同济考研网链接地址:同济考研真题答案链接地址:/kaoyan 招生学院(01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科专业代码及名称(083300)城乡规划学(学术学位)研究方向01智能规划与可持续发展05城市开发控制和城市设计02城乡规划理论和规划管理06城乡社区发展和住房建设03城乡规划方法和技术07城乡交通和基础设施04区域和城市空间发展08城乡发展历史和遗产保护初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科目2 (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2)德语、(241)法语任选一门科目3 (356)城市规划基础科目4(447)城市规划相关知识(所有研究方向均可选)(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研究方向01,03,07,08可选)(803)建筑设计(研究方向03,07,08可选)(806)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方向03,07,08可选)(809)工程水文学(研究方向03,07,08可选)(811)工程地质学(研究方向03,07,08可选)(817)经济学(研究方向03,07,08可选)(818)管理学概论(研究方向03,07,08可选)(820)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研究方向03,07,08可选)(824)通信原理(研究方向03,07,08可选)(832)数学分析(研究方向03,07,08可选)(838)交通运输工程基础(研究方向03,07,08可选)(846)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03,07,08可选)(857)法学综合二(研究方向03,07,08可选)(816)工程热力学(研究方向03,07,08可选)复试内容城乡规划设计+专业外语+专业综合学习和就业方式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备注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一、同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考试科目
五、同济建筑与土木工程考研复习建议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
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
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人大本科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专业介绍】结构工程专业介绍结构工程专业介绍一、专业概述结构工程属土木工程之下的二级学科,研究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中具有共性的结构选型、力学分析、设计理论和施工建造技术及组织管理方法的学科。
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在整个都市与城镇建设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结构工程专业介绍二、培养目标结构工程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实验技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和动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研、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结构工程专业介绍三、课程设置结构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主线为数学?力学?结构?软件应用与设计,开设有土木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方法、网络程序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软件工程、弹塑性力学、振动力学、计算固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结构分析与仿真、流体力学、工程材料学、振动测试与分析、结构可靠性理论、程序设计基础与Visual C++应用、复合材料及其力学基础等课程。
结构工程专业介绍四、学习方向1、预应力结构主要开展无粘结与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FRP预应力筋的应用研究与开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健康检测与加固等研究。
2、钢与组合结构主要开展钢管混凝土结构静力、动力、徐变、疲劳和抗火性能,钢 -混凝土组合楼盖体系静力、动力、徐变、疲劳和抗火性能,FRP约束混凝土结构静力、动力、徐变、疲劳和抗火性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分析与设计CAD软件,旧有结构评估、维修与加固等研究。
3、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主要开展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及其配筋结构安全性能研究、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研究、钢纤维高强砼扁梁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以及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等。
硕/博士学位论文中文论文题目姓 名:学 号:所在院系:学科门类:学科专业:指导教师: 副指导教师:(如有副导师或校外导师,可在此填写)二〇一〇年五月黑体,二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 隶书,二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0.5行 选填:硕士或者博士 校标尺寸(cm):2.6×10.0,居中宋体,三号,单倍行距,居中 仿宋,三号,单倍行距,缩进4.5字符硕/博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中文论文题目姓 名:学 号:所在院系:职业类型:专业领域:指导教师: 副指导教师:(如有副导师或校外导师,可在此填写)二〇一〇年五月黑体,二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 隶书,二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0.5行 选填:硕士或者博士 校标尺寸(cm):2.6×10.0,居中宋体,三号,单倍行距,居中仿宋,三号,单倍行距,缩进4.5字符 隶书,四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硕/博士学位论文(同等学力)中文论文题目姓 名:学 号:所在院系:学科门类:学科专业:指导教师: 副指导教师:(如有副导师或校外导师,可在此填写)二〇一〇年五月黑体,二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 隶书,二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0.5行 选填:硕士或者博士 校标尺寸(cm):2.6×10.0,居中宋体,三号,单倍行距,居中 仿宋,三号,单倍行距,缩进4.5字符 隶书,四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Tongji University in conformity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May , Candidate: Student Number: School/Department: Discipline: Major: Supervisor: Times New Roman 体,三号,居中 Times New Roman 体,三号,单倍行距,缩进4.5字符TitleArial 体,小二,加粗居中,单倍行距 校标尺寸(cm):2.6×10.0,居中Times New Roman 体,四号,居中,单倍行距,段前0磅,段后0磅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同济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结构工程(081402)中创考研帮你解析081402结构工程专业:一、专业介绍1、学科简介结构工程硕士点属土木工程之下的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中具有共性的结构选型、力学分析、设计理论和施工建造技术及组织管理方法的学科。
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在整个都市与城镇建设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0结构力学或833材料力学二、相近专业与之相近的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有:岩土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三、推荐院校同济大学、清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天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实力也是非常强的,特别是钢结构方面,在国内是名列前茅的。
10年教育部排名建大的结构排第四,11年排第七,而且建大的行业认可度非常高、口碑好。
但是,由于地区问题,而且西建大没有入选211,985所以分数一直都不高,2012年复试线是320、2013年的复试分数线是325。
而且建大的资料非常好找,无论是初始还是复式真题,在考研论坛上都可以找到。
不过建大有一个缺点,就是没有全公费,只有极少部分能拿办公费。
如果没有211、985情节的话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个不错的选择!(相对性价比高)大连理工的结构还是挺有实力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连理工是没有本校调剂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报的是结构,如果没有被录取,它不会调剂你去专硕或者是其他招不满的专业,而是直接刷掉的。
哈工大的土木院有4位院士,而且哈工大的综合实力也是非常强的。
同济结构工程考研专业介绍一、简介结构工程学科是土木工程属下的二级学科,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促进城市建设、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结构工程是同济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综合实力最强的传统强势学科,以其培养的卓越人才和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工程界享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早在1914年同济大学就已设立了结构类专业,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以及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上海建筑材料学院和2000年上海铁道大学先后并入同济大学,都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
1981年首批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首批获得博士后流动站,1987年入选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1年又入选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6年专业评估中继续入选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钢结构与木结构、空间结构、结构分析、结构与生命线工程抗震防灾和控制、结构全寿命设计与维护等方向特色鲜明,有着十分强实的师资和科研力量。
现有教学、科研和试验人员167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及讲座教授4人、教授39人、副教授61人、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实验师5人。
这些师资中有许多是成就卓著、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专家、学者,引领着国内结构工程学科的发展。
近年来本学科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国际合作与交流、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丰硕成果。
每年平均招收硕士研究生200余名、博士研究生60多名,完成了众多的教学改革项目,出版了大量的高水平教材。
已与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许多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经常开展师生访问、学术交流、共同研究等活动和项目,主办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
主持完成了国家攀登B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建设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建委、教委等资助的大量纵向科研项目及国际合作重点项目。
负责完成了上海市及其他省市许多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关键课题的研究,获得5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的科技进步奖及国家专利。
同济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 结构工程
一、简介
结构工程学科是土木工程属下的二级学科,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促进城市建设、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结构工程是同济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综合实力最强的传统强势学科, 以其培养的卓越人才和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工程界享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早在19 同济大学就已设立了结构类专业,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以及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上海建筑材料学院和上海铁道大学先后并入同济大学, 都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
1981年首批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4年首批获得博士后流动站, 1987年入选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又入选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专业评估中继续入选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钢结构与木结构、空间结构、结构分析、结构与生命线工程抗震防灾和控制、结构全寿命设计与维护等方向特色鲜明, 有着十分强实的师资和科研力量。
现有教学、科研和试验人员167人, 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及讲座教授4人、教授39人、副教授61人、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实验师5人。
这些师资中有许多是成就卓著、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专家、学者, 引领着国内结构工程学科的发展。
近年来本学科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国际合作与交流、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丰硕成果。
每年平均招收硕士研究生200余名、博士研究生60多名, 完成了众多的教学改革项目, 出版了大量的高水平教材。
已与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许多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经常开展师生访问、学术交流、共同研究等活动和项目, 主办了多次国际学术会
议。
主持完成了国家攀登B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建设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建委、教委等资助的大量纵向科研项目及国际合作重点项目。
负责完成了上海市及其它省市许多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关键课题的研究, 获得5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的科技进步奖及国家专利。
主编和参编了70多部国家和上海市有关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检测、鉴定等标准或规范, 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由于本学科整体实力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地位, 一些学术组织和刊物挂靠在本学科点上。
本学科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 适应未来科技进步, 德智体全面发展, 掌握结构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获得工程师的良好训练; 了解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能胜任结构工程项目的研究、设计、施工、管理, 以及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等工作, 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优秀人才。
三、研究方向
1、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2、钢结构与木结构
3、空间结构
4、结构分析
5、结构与生命线工程抗震防灾
6、结构性能监测与控制
7、结构全寿命设计与维护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 其中课程学习1~1.5年, 学位论文工作不少于
1年。
修读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对部分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要求的研究生, 经过规定的审批顺序能够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
五、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32学分的课程, 其中公共学位课6学分; 专业学位课至少16学分; 非学位课为8学分, 在满足学位课程学分时, 专业学位课程也可作为非学位课选学; 必修环节2学分。
六、论文工作
1、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应按《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的要求执行, 必须进行公开的开题报告会, 对开题报告做出提问和评价。
参加开题报告会的教师不得少于3名( 含导师) , 职称不得低于副教授或获得博士学位的讲师。
一般情况下, 开题报告须列出( 阅读过) 至少30篇中外文献, 其中国内文献至少20篇, 国外文献至少10篇; 答辩时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须列出( 阅读过) 至少50篇中外文献, 其中国内文献至少30篇, 国外文献至少20篇。
2、导师应定期安排学术研讨会, 组织学生进行论文开展过程中的信息和成果交流。
3、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质量应能充分反映研究生已全面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4、学位论文原则上应用汉语撰写; 留学生可用英语或用事先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研究生院批准的其它语种撰写学位论文, 且必须在学位论文中附加汉语撰写的详细摘要。
5、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须参加校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组织的上海市学位办的双盲抽查。
6、硕士研究生在申请论文答辩时, 若未能达到规定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
但已完成培养计划, 经学科专业委员会审核同意可申请论文答辩。
答辩经过者, 可先予以毕业。
待论文公开发表后, 方可获得学位证书。
7、授予学位时, 硕士研究生应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国内外学术刊物上或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1篇论文, 论文署名单位为同济大学, 署名顺序为硕士生排第一; 或导师排第一、硕士生排第二。
七、备注
涉密学位论文及申请学位的保密管理工作, 按《同济大学涉密研究生学位论文及申请学位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未阐述到的有关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要求, 按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