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各个时期的词完稿
- 格式:ppt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29
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赏析李清照是中国古典词的重要代表。
她以其高超的词术,优美的诗句,贴切的艺术技巧,以及贯穿其词中的情感抒发等特点,被誉为宋词之最。
李清照的词可分为三大阶段,也即应景词阶段、离别词阶段和乐府阶段。
应景词阶段是李清照从婚恋词开始,便开始活跃于宋代文坛的早年,完成了她至今被人们所称颂的最著名的应景词作品。
这段时期,李清照的作品以“叙事”为主,诗句里抒写的是清新的写实情景。
她的诗句里仿佛是在描绘自然景物,纯朴地表达思想。
句中小插画,抓住了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无一不是刻画生活细节的精粹。
例如,“浅草才能没马蹄,深池无人舞蛙鳞”(《五夜饮》),最简洁的几句诗表达了生活的真实,清新的意境洋溢在句中,给人以轻快、洒脱的感觉。
离别词阶段是李清照被夫父兴衰摇摆,以及撰写诗歌来安慰自己的绝境时期。
此时李清照的词表现出的是一种苦涩的、抑郁的情绪,“惆怅”、“挂怀”便是离别词中最多见的表现手法。
在《忆秦娥》中,李清照写到“千载一啼清芬,犹隔几许汉水滨”,这里李清照咏叹自己无法重聚,又表达了对秦娥的思念,在此句中可以看到满满的感伤意境。
乐府阶段是李清照在结束抑郁思想后,逐渐回归乐观、愉悦的另一个时期。
她的诗句中,从物象到意境,致力于以柔和、淡雅的笔触抒发情感。
多次的“凤求凰,鸾求鹤”,“西施照水,无人问津”,以及被誉为“宋词之冠”的《念奴娇》,成为李清照乐府时期的代表作品。
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李清照表达的是一种轻快、内敛的愉悦情感,尤其是《念奴娇》,更是一种带着浓浓思念的淡淡感伤之情泊于诗句中。
作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凭借其卓越的词术,便让其词饱含着深邃的情感,抒发出清新、淡雅的抚今追昔的思想。
尽管她的时代背景凄凉,但从她的词中仍可看到她十分乐观、勇敢的性格。
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无疑为宋代审美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诗性思潮,也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古代女性的精神面貌及其内在的思想世界。
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诗李清照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对照李清照平生词作的风格,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以靖康之难(钦宗靖康二年,1127)为分界线,这时候她44岁,开始流离逃亡的生活,承受深沉的国难家愁,多年收藏的古物典籍、碑帖字画,在战乱中散失。
不久(南宋高宗建炎三年,46岁)丈夫赵明诚病逝,她怀着孤寂悲哀的心情,辗转漂泊,尝尽了流离之苦,不胜故国之思,加上疾病缠身,冤狱缠讼,以一个弱女子,承担了人生重重的苦难,遍尝到人世的种种辛酸,在历尽颠沛愁苦之中,她将深切的哀吟化为凄美的词章,留给后人永恒的追念。
一、李清照前期词的风格及特点:以清新,秀丽、婉转的格调抒写真挚情。
回顾李清照的一生,前期生活舒适,家庭幸福,所以前期作品大多都写一些闲适之情、爱恋之情,山水美景及思念丈夫的离情别绪。
格调清新、妩媚秀丽、细腻婉转,词作以朴实无华,清丽灵秀的词句,写得清新活泼,极富有生活情趣。
描绘出了她活泼的少女情怀,温馨的初恋生活,以欢乐为基调。
如“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钩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的《点绛唇》描写的是一个天真烂漫而又情窦初开的贵族少女形象。
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词的上阕描绘了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还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累态可掬的娇美形象。
“蹴”本意为踩、踏,“赋罢秋千”,就是刚荡完秋千。
“慵”,懒、困倦意,“慵整”,懒得收拾。
刚荡完秋千,两只手又是土又是泥,而懒得去洗一洗,就这么悠哉、怡然地在花园中游逛。
这种不拘小节的举动,只有天真烂漫、未被礼法束缚的少女才做得出。
这里对人物的描画是多么真切、自然,又是多么细腻、生动啊。
“露浓花瘦”,打秋千时已玩到了忘乎所以,等歇下来,才感觉到花园里是这么美:正是早春天气,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形形色色的蓊卉正含苞待放;仔细看,朵朵娇艳的花蕾上还凝聚着颗颗圆滚滚的露珠,在清晨的阳光下晶莹闪烁,幻出迷人的色彩。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期和后期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前期作品风格细腻婉转,后期作品风格沉郁忧伤、苍凉凄楚。
李清照是一位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
时代的动荡,个人生活经历的改变,使得她的词作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公元1126年,北宋为金所灭,史称“靖康之变”。
南渡前,李清照的生活幸福浪漫欢乐,因此词作内容多表现自己的个人生活,词风活泼清新、细腻婉转,后期词作因丈夫的离世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词风则转向沉郁忧伤、苍凉凄楚。
一、李清照前期词的主要风格1、李清照南渡前的个人生活经历。
李清照,出生于宋神宗年间。
她的父母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她的成长受家庭影响较大,良好的文学创作基础也由此奠定。
少女时代的她生活得无忧无虑,于是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由此形成。
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为夫妻,期间,她与丈夫共研金石书画,一度生活幸福美好。
2、李清照南渡前的词作风格。
南渡前,李清照过着美好欢乐的生活,偶尔的“愁”也只是强说的“闲愁”,所以她前期词风多为:清新自然,细腻婉转,色调明快。
前期词基本分为三类:一是赞颂自然青春;二是惜春和伤春;三是对爱情的自我独白。
(1)赞颂自然青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约写作于李清照十六岁时,当时她刚来汴京不久。
词里,她回忆昔日游玩溪亭的情景:天色将晚,在溪亭尽情游玩喝酒,直到沉醉不醒,于是也就忘了回家。
以至于后来玩得尽兴了,酒也醒了,天色也已晚,匆忙返回。
不经意,竟又把小船划进藕花丛中,迷了路。
焦急彷徨之际,惊动了滩边的沙鸥和白鹭,它们纷纷起飞,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了。
透过词作,一位天真浪漫的少女出外游玩的画面跃然于纸上,我们也能体会到作者少女时代的那种无忧无虑、快乐和自由。
(2)伤春情怀《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女词人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介绍女词人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介绍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李清照的后期作品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擅长写词,《如梦令》、《醉花阴》等都是李清照词曲代表作品。
李清照的词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前期和后期。
李清照前期的词曲风格明快,吟唱出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李清照后期的词风压抑沉闷,抒发了自己离乡愁绪之苦。
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有《声声慢寻寻觅觅》、《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临江仙庭院深深几许》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她的词风多变,通过对景色和人物的描写和刻画,引发世人的深思。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李清照后期的词曲经典作品,全词内容为:“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词人在上阕通过描写“薄雾”、“愁云”、“瑞脑”、等意象突出了季节环境。
秋天到了,词人感觉到窗外一片压抑愁闷的景象,生活在这样萧瑟沉闷的天气中,词人的心情也逐渐愁苦和抑郁。
随后,词人写到了重阳佳节,借此节日来反衬出自己孤身一人的寂寥感。
中秋佳节本该是家人赏菊喝酒团聚的日子,但今年的重阳佳节,只剩下词人孓然一人,心中不免有些孤苦和凄凉。
下阕中,词人借上阕意象,抒发了自己思念丈夫思念亲人的心情。
李清照的词风诗有诗的特点,词有词的风格,而李清照的词又有另一番独具一格的风格!她的《论词》里提出了“别是一家”的独特风格,她自己也是婉约派的一名代表,她的词全局上是以委婉、文雅和清风而著名。
李清照的人生是坎坷的,但是她的词风却开创了词史上的新纪元。
李清照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生活就比较的富裕,而且见识也比较广泛,虽然那个时候是北宋的末期,整个社会都处于黑暗之中,可就是那个时候李清照开始了“别是一家”诗词的开端。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变化之比较李清照的词和她的人一样,永远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永远都是笼罩着一层美丽的轻轻的面纱,能够唤起我们很多很多对于情感的追索,对于情感的一种追忆。
李清照应该算是中国古代最杰出、最有才华的女文学家、女作家。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李清照这个人,我们也可以说李清照这个才女,她不容易,不简单,而且也不平凡。
她一生经历了很多的苦难和坎坷。
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婚,还没有子嗣。
一个封建时代的女性,她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苦难,但是,这些苦难的挫折从来没有打到过李清照,她的意志非常顽强,她挺住了,这作为一个女性,真是太不容易。
李清照的一生从优裕走向苦难,时代和个人生活的巨变使词人视野不断扩大。
其前后期词作在内容上呈现出前期的闺阁相思、离愁别绪到后期的哀怨情愁,凄婉哀痛忧愤深沉迥然不同的特色。
一、李清照前后期词风之变化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幻,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词的内容、风格迥然不同:前期词中多以少女闲游、少妇闲愁等作为题材,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而后期由于国破家亡之后,遭受政治上的风险和饱经风霜的凄苦生活,词作题材则由前期抒发个人感情发展到关注国家存1/ 6亡的感情,多写内心愁苦,展现出饱经世态炎凉的凄苦心情。
(一)前期的闺思闲愁李清照前期的创作局限于自我的狭小空间内,关注的是自己的感情世界和自然青春。
1、少女时代李清照在她的少女时代,生活幸福,性格天真活泼,她的生活在她的眼睛里边是充满了色彩的,充满了愉快,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乐趣,这很集中地体现在她一首著名的词《如梦令》当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给我们描画出了这样一幅生机勃勃而又盎然情趣的画面,运用白描的笔法勾勒出一幅美不胜收的日暮晚景图。
溪亭、暮日、莲塘、荡舟、鸥鹭等景致动静交织,情景交融,表现出明快、清新、活泼的风格。
2、少妇时期李清照前期的生活也有因与丈夫离别而产生的寂寞与忧愁。
李清照的所有诗词按顺序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女词人。
她的诗词作品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南唐时期和北宋初期。
以下是李清照的一些著名诗词作品,按照创作时间顺序排列:
1.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 《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3.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 《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5.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山花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 《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以上只是李清照的一部分诗词作品,根据创作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她的诗词以清新婉约、伤感细腻而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李清照一生的四个时期的诗词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少女时期。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尽情欢乐,且把这欢乐形之于词。
代表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主要描写了一次愉快的郊游。
这首小令就如一扇窗,向我们洞开着这位传奇女子的人生一断片——活泼天真又任性洒脱的少女时期。
情思悠悠,轻愁绵绵的少妇时期。
李清照18岁嫁给赵明诚,她与丈夫赵明诚门当户对,赵明诚父亲赵挺曾官至宰相之位,并且赵明诚本人也十分喜好诗词、古玩字画和鉴赏金石刻词,夫妻二人志趣相投,感情深厚,才子佳人自是神仙眷侣。
可是婚后丈夫为仕途奔波,夫妇聚少离多,离愁也多。
不过哪怕是离愁,也是甜蜜的忧愁,那心心相印、两情相悦的爱情,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绵绵相思,填满了这对年青夫妇的心田,也洋溢在李清照这个时段的诸多词章里。
这个时期的代表词作有《一剪梅》,词作一改少女时期的活泼俏皮,展现了一位少妇思念丈夫的愁肠绵绵,情思悠悠。
颠沛流离,愁寂哀怨的怨妇时期。
李清照丧夫之后,此时的她国破家亡,丈夫死去,珍藏的文物也大半散失,独自一人流离异乡,人生的苦痛集于一身。
这个时期的代表词作有《声声慢》,此词写尽了她凄凉惨淡的晚景,也见证了乱世离人的普遍心态。
起笔十四个叠字把词人寻觅的情态、冷清的境遇、凄惨忧戚的苦况真切地再现出来,真是天才的妙笔!李清照把整个人生晚景的凄凉苦痛浓缩为一天傍晚的情事。
把满腔的感情化作消愁之雨,难敌之风,伤心之雁,盛放之菊,梧桐细雨。
这些意象的选择似不经意,却最自然地织成了一张承载凄凉苦痛的情感大网。
李清照晚年的词作由个人的际遇扩展到社会历史的悲剧,意境更为开阔,情感更加深沉。
忧患余生、孤独无依的嫠妇时期。
一曲【声声慢】将词人忧患余生、孤独无依的凄凉晚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的所有诗词按顺序一、少女时期:1)1099年(16岁)《点绛唇•蹴罢秋千》、《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2)1100年(17岁)《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二、少妇时期:1)1101年(18岁)《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2)1102年(19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3)1103年(20岁)《怨王孙•帝里春晚》、《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4)1104年(21岁)《玉楼春•红酥肯放琼瑶碎》5)1106年(23岁)《庆清朝•禁幄低张》、《行香子•草际鸣蛩》6)1107年(24岁)《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多丽•小楼寒》7)1108年(25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新荷叶•薄露初零》、《忆秦娥•临高阁》、《醉花阴•薄雾浓雰愁永昼》8)1109年(26岁)《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9)1110年(27岁)《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10)1115年(32岁)《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11)1116年(33岁)《点绛唇•寂寞深闺》、《念奴娇•萧条庭院》、《木兰花令•沉水香消人悄悄》12)1121年(38岁)《蝶恋花•暖雨和风初破冻》、《蝶恋花•泪揾征衣脂粉暖》三、中年时期:1)1128年(45岁)《(歹带)人娇•玉瘦香浓》、《蝶恋花•永夜厌厌欢意少》、《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青玉案•征鞍不见邯郸路》、《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2)1129年(46岁)赵明城去世前:《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满庭芳•小阁藏春》、《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赵明城去世后:《山花子•病起萧萧两鬓华》、《浪淘沙•帘外五更风》、《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清平乐•年年雪里》3)1130年(47岁)《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4)1132年(49岁)《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5)1133年(50岁)《好事近•风定落花深》、《长寿乐•微寒应候》(待考)四、老年时期:1)1135年(52岁)《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2)1137年(54岁)《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3)1139年(56岁)《永遇乐•落日镕金》、《怨王孙•梦断漏悄》4)1140年(57岁)《山花子•揉破黄金万点明》5)1147年(64岁)《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三个时期的诗词作文
《李清照三个时期的诗词》
哎呀呀,说起李清照呀,那可真是个厉害的人物呢!她的诗词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来看,就好像咱人生的不同阶段一样。
李清照年轻的时候啊,那真的是无忧无虑,快乐的像只小鸟。
她写的诗词都充满了那种青春的活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我记得有次我和朋友们去郊外踏青,那蓝天白云,那青青草地,那盛开的花朵,就如同李清照早期诗词里描绘的那般美好。
我们在草地上嬉笑打闹,感受着春风的温柔,真的是超级开心呀,就像李清照早期诗词里的那份轻快愉悦。
后来呀,李清照的生活有了一些变化,遭遇了一些挫折。
她诗词的风格也跟着变了。
这感觉就像有一阵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雨,把之前的美好都打破了。
就像那次我精心种的一盆花,长得好好的,突然有一天就被一阵大风吹倒了,还把花朵都给弄坏了,我当时那个心疼哟。
李清照这个时候的诗词就像是我面对那盆受伤的花时的心情,有无奈,有伤感。
再到后来呀,李清照经历了更多的磨难,但她在诗词里却越发表现出坚韧来。
这好像我有次生病,可难受了,但是我咬着牙坚持治疗,慢慢就好起来了。
李清照在困境中依然能写出那么棒的诗词,真的太让人佩服了。
总之呢,李清照的三个时期的诗词就像一部人生的电影,有起有落,有欢笑也有泪水,真的太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啦!
你说是不是很有趣呀?嘿嘿!。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代表作《一剪梅》(红藕香残)、《如梦令》二首以及《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词的创作
以靖康之乱为界,李清照词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1.前期词写少女、少妇天真活泼,一往情深的生活,风格明快幽怨。
前期的作品有《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
2.后期词写国破家亡后的伤离乱别,风格沉痛哀婉。
这一时期的作品有《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等。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1.前期词多清丽妍媚,后期词多凄婉沉痛。
2.抒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3.善于用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表达内心感情。
“”
4.语言上以俗为主,“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发清新之思”,形成了独特的“易安体”风格。
(责任编辑: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