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二)认识年月日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
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1、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2、全年天数: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3、判断平年、闰年:(A)年份能被4除尽而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有余数的。
为平年;(B)整百整千的年份要能被400除尽才是闰年。
4、比年大的时间单位是世纪,1世纪=100年。
5、用24时计时法表示:(A)上午时间直接读出钟面上时间即可;(B)下午的时间在钟面上所指时间的基础上加上12小时。
6、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小时=60分,1分=60秒,1刻=15分,一昼夜=24小时,1周=7天。
7、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分为三种情况:(A)头尾都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B)头尾都不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C)头尾算其一: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社教科书第六册81-8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础知识。
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够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引导学生进行收集处理信息,观察比较,进行联想,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闰年、平年的区分与计算及大月、小月的记忆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辅助课件及某年天数统计表若干份2、学生课前收集不同年的年历、学具盒五、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教师展示课件:有个宝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学生猜出是:日历。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知识点总结讲解一、认识年份:1.年份由4个数字组成,表示从公元纪年法开始计算的年数。
2.用数字表示年份时,前两位数表示世纪,后两位数表示年份。
3.前两位数以19开头的是20世纪,以20开头的是21世纪。
二、认识月份:1.一年分为12个月份,每个月的天数不同。
2.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有31天,4月、6月、9月和11月有30天,2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3.闰年是指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或者能被400整除的年份。
例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三、认识日期:1.每个月的日期从1号开始,最大日期根据月份不同而变化。
2.表示日期时,通常使用阿拉伯数字加上英文缩写的月份。
3.日期可以简写为“年-月-日”的形式,例如2023年11月13日可以写作2023-11-13。
四、年份的计算:1.计算两个年份之间的年数时,只需将两个年份相减即可。
2.计算年份之间的差距时,需要考虑是否跨越了一个世纪。
如果是在同一个世纪内,则直接相减;如果跨越了一个世纪,还需要考虑闰年的影响。
五、月份的计算:1.计算两个月份之间的月数时,只需将后面的月份减去前面的月份即可。
2.如果计算结果为负数,则需要将结果加上12,表示跨越了一年。
六、日期的计算:1.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时,可以使用日历或借助计算机工具进行计算。
2.借助计算机工具时,只需将后面的日期减去前面的日期即可。
七、常见的节日和纪念日:1.元旦:每年的1月1日,是新年的第一天。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中国传统的新年。
3.妇女节:每年的3月8日,庆祝妇女权益和社会地位。
4.劳动节:每年的5月1日,庆祝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
5.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庆祝儿童的节日。
6.国庆节:每年的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2 认识年、月、日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2 认识年、月、日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年、月、日。
我们会通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材来学习这个知识点。
我们将学习如何区分年、月、日,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年、月、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能够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日历,同学们也可以准备自己的日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教室外的树木来引入今天的课题。
同学们可以看看教室外的树木,想想看,树木的生长和年、月、日有什么关系呢?2. 讲解年、月、日的概念:3. 例题讲解: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年、月、日的知识,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进行讲解。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一个月的天数,或者计算一年的总天数来巩固同学们的知识。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5.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年月日12 316.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用日历找出自己出生那一天是几月几日,然后计算一下从出生那一天到今年年底还有多少天。
作业答案:根据同学们的出生日期和今年的日期,计算出距离年底的天数。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已经掌握了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后,同学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年、月、日的起源和发展,也可以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引入新课时,我选择了观察教室外的树木这个实践情景。
这个选择是因为我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己去发现年、月、日与自然界的关系。
三年级下数学年、月、日讲义课堂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2.认识大月和小月,掌握一年中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会计算一年的天数3.知道平年、闰年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会判断平年与闰年4.掌握24时计时法,学会与普通计时法进行转换5.掌握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知识要点:1.认识年、月、日1)熟记每个月的天数2)熟记全年天数:平年365天,其中2月份有28天;闰年366天,其中2月份有29天。
(3)了解四个季度:1、2、3月是第一季度,4、5、6月是第二季度,7、8、9月是第三季度,10、11、12月是第四季度。
3.24时计时法(1)认识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时针走两圈,一圈是12时,2圈是24时。
从0到24时的计时法,这种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普通计时法时针走到几时就是几时,然后在前面加上上午、中午、晚上、凌晨等词语来区别不同的时刻。
(3)普通计时法与24小时计时法的转换⑴上年时亂的变化⑵下牛册的娈化潘上"上牛*二甲普通计时法二・a24时计时进去}1■上年*二字■询'Tt*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去擅側二字(4)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别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在时刻前面加上表示时间的限制词。
24时计时法用不同的数字表示,不加限制词也会让人清楚的知道是哪一时刻。
4.计算经过的时间(1)可以根据钟表推算(2)同一天时间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起始时刻。
终止时刻一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3)不在同一天的时间可以分成两段来计算,计算时如果两个时刻不统一,要先统一化成24小时计时法后再计算。
用24时一开始时刻+终止时刻=经过的时间(不用记) ※首先需要看是否在同一天,时刻是否统一。
典型例题:例1.判断:1800年和2004年都是润年,全年有366天()例2.一年有()个月,其中()个大月,()个小月,每年下半年都有()天。
例3.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1)上午9时40分(2)下午4时15分(3)晚上10时50分基础热身:1.填空题:(1)去年小芳的爸爸连续出差62天,正好是两个月,爸爸是()月和()月出差的(2)一年分上半年和下半年,平年上半年有()天,下半年有()天。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知识点归纳2020-10-21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年月日》(一)年、月、日部分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为第1季度;4、5、6月为第2季度,;7、8、9月为第3季度;10、11、12月为第4季度)。
2.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冬,30整,只有2月二八九。
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3.平年全年有365天,平年2月是28天,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下半年有184天。
平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1天。
4.闰年全年有366天,闰年2月是29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天,下半年有184天。
闰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6.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7.一个人今年20岁,但只过了5个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
8.计算周年的方法是用现在的年份减去原来的年份得的数就是周年。
如:到2008年10月1日,是中国成立(59 )周年。
用2008-1949=59周年(二)24时计时法部分1.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2.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3.1日(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4.求经过的时间。
如:一辆汽车上午8:20出发,到下午5:50到达终点,一共行使多长时间。
第一步要先进行换算:把下午5:50变成24时计时法的形式5:50+12=17:50,第二步用17时50分-8时20分=9时30分,就求出了经过的时间。
5.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知识点总结讲解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知识点总结讲解(一)在三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
年、月、日是时间的三个基本单位,我们需要掌握它们的概念和用法。
下面是对年、月、日知识点的总结和讲解。
一、年的概念和用法年是时间的基本单位,表示的是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
每年有365天,有时候会有366天,这是因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时间并不是整数天,所以需要进行调整。
年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 表示具体年份:我们通常用四位数来表示具体的年份,如2022年。
2. 表示年龄:当我们说自己的年龄时,可以用几岁来表示,如我今年五岁。
3. 表示时间跨度:我们可以用年来表示一段时间的长短,如二零一八年到二零二二年是四年的时间跨度。
二、月的概念和用法月是时间的基本单位,表示的是地球绕太阳运行一个月亮周期的时间。
每个月的天数不同,有的是28天,有的是30天,有的是31天。
月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 表示具体月份:我们通常用数字加上“月”来表示具体的月份,如五月。
2. 表示时间跨度:我们可以用月来表示一个时间段的长短,如从一月到三月是三个月的时间跨度。
三、日的概念和用法日是时间的基本单位,表示的是一天的时间。
一个月最多有31天,最少有28天。
日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 表示具体日期:我们通常用数字加上“日”来表示具体的日期,如十五日。
2. 表示一天的时间:当我们说到具体的一天时,可以用日来表示,如我每天早上七点起床。
3. 表示时间跨度:我们可以用日来表示一个时间段的长短,如从二十号到三十号是十天的时间跨度。
以上就是关于年月日知识点的总结和讲解,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概念。
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年、月、日的用法,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知识点总结讲解(二)在三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
年、月、日是时间的三个基本单位,我们需要掌握它们的概念和用法。
下面是对年、月、日知识点的总结和讲解。
年月日知识点总结讲解一、年月日的基本概念1. 年年是一个时间单位,通常情况下,人们将一年分为12个月,一年有365天,这是平年的概念。
闰年则有366天,闰年的2月有29天,而平年的2月只有28天。
判断一个年份是否为闰年的方法是:如果这个年份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那么这个年份就是闰年。
2. 月月也是时间单位,一年有12个月。
月份的天数不一样,其中有7个月有31天,4个月有30天,2个月(平年)有28天,而闰年的2月有29天。
月份的天数和月份的位置有关系,靠近年底的月份天数多,靠近年初的月份天数少。
3. 日日是最基本的时间单位,一天有24小时,一天有白天和黑夜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有12小时。
我们通常用日来安排工作和休息,一周有7天,一个月有30或31天,一年有365或366天。
二、年月日的换算关系1. 年和月的换算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
一般来说,一年中的7个月有31天,4个月有30天,2个月(平年)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
我们可以通过记住每个月的天数,来换算一年的总天数。
2. 月和日的换算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我们可以通过记住每个月的天数,来换算一个月中的某一天是几号。
例如,1月有31天,2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3月有31天,以此类推。
3. 年和日的换算一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我们可以通过记住一年的总天数,来换算某一天是哪一年。
例如,2022年1月1日是2022年的第一天,2023年1月1日是2023年的第一天。
三、年月日的实际应用1. 制定计划和安排我们可以根据年月日的知识,来制定一年的计划,安排每个月的工作和学习任务。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每个月的天数,来安排每个月的学习任务,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
2. 计算时间和日期我们可以根据年月日的知识,来计算某一天是哪一年,哪一个月,哪一天。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今天的日期,来计算明天是哪一天,哪一年,哪一个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年月日》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年月日》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单元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年、月、日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掌握一些基本的日期计算方法。
此单元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对于年、月、日的概念和关系还比较模糊。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时间的概念,但是对于年、月、日的具体含义和计算方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日期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年、月、日的概念和关系,以及一些基本的日期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闰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年、月、日的概念。
2.采用讲解法,讲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一些基本的日期计算方法。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加深对年、月、日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物和图片,如日历、月份牌等。
2.准备一些日期计算的练习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日历和月份牌,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引导学生发现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进而引出年、月、日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年、月、日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以及闰年的概念。
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日期计算方法,如计算某一天是某一年的第几天。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选定一个日期,计算这个日期是当前年份的第几天,以及距离下一个月的第一天还有多少天。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年、月、日的理解和掌握。
标题: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年、月、日-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年、月、日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年份、月份和日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概念2.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3. 年、月、日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年、月、日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演示法: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年、月、日的关系。
3.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引出年、月、日的概念。
2. 讲解新课:a. 讲解年的概念,让学生知道一年有多少天。
b. 讲解月的概念,让学生知道一个月有多少天,以及大月和小月的区别。
c. 讲解日的概念,让学生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时、分钟和秒。
3. 演示年、月、日的关系: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年、月、日的关系。
4. 练习年、月、日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年、月、日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六、作业布置1. 完成《数学作业本》第10页的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板书设计1. 年、月、日的概念2.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3. 年、月、日的计算方法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学生对年、月、日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否掌握?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4. 如何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上是根据人教新课标编写的三年级下数学教案,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步骤”部分。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知识点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知识点年月日是我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概念。
在三年级下册中,我们将会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下面是该部分的详细内容:年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 年的概念:年是用来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通常用于记录出生年份、事件发生年份等。
2. 年的表示方法:在中国,我们通常使用农历和公历两种方式记录年份。
(1) 农历:又称阴历,是中国传统的日历系统。
它的基本单位是年,每年都有十二个月,每个月的大小不固定,通常由二十九天或三十天组成。
农历的年份按照十二生肖轮流排列,每个生肖是一个循环周期。
(2) 公历:又称阳历,是用太阳为基础的日历系统。
它的基本单位是年,每年有三百六十五天或三百六十六天。
公历年份的起算点是公元1年。
月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 月的概念:月是一段时间的基本单位,通常用于记录时间的先后顺序。
2. 月的表示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公历的月份记录时间。
每年有十二个月,分别是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每个月的天数不同,通常为28天、30天或31天。
日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 日的概念:日是用来记录时间的最小单位,通常用于记录在某一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2. 日的表示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公历的日期记录某一时间具体是哪一天。
日期的表示方法通常是X月X日。
在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注意事项:1. 并不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年月日表示方法都相同,所以在国际交流中需要注意这一点。
2. 在书写年月日时,需要注意每个部分的先后顺序和分隔方式。
总结:学习年月日的知识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记录和掌握时间的概念,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和依据。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认识年月日》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年月日》是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年、月、日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年月日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时间单位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常识,对时间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年月日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年月日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年的概念,知道一年有12个月。
2.让学生认识月份,了解大月和小月的区别。
3.让学生掌握日的概念,知道一天有24小时。
4.让学生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区分它们。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年、月、日,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插图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年月日的概念。
2.采用讲解法,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解释年月日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年月日的认识。
4.采用提问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课件和教学道具。
2.准备年月日的时间表,以便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3.准备一些与年月日相关的实例,以便课堂上讲解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时间单位?”“你们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时吗?”等。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年月日。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和实物,呈现年月日的概念。
如一年有12个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二月是特殊月等。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年月日的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时间表,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年月日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同,二月是特殊月等。
认识年、月、日(教案)一、主旨目标1.了解年、月、日的概念和基本单位。
2.能够辨认当前年、月、日。
二、知识点概述1. 年•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
•公元纪年法中,用来计数和记录历史时间。
2. 月•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
•一些国家和地区用月份来计算时间、确定季节等。
3. 日•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
•用来表示一天的时间。
三、教学重点1.认识年、月、日的概念和基本单位。
2.能够辨认当前年、月、日。
四、教学难点能够辨认当前年、月、日。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与引出•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日、家人的生日等,并问一下这些时间如何表示。
•通过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年、月、日的认识,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
2. 概念探究•通过图形和文字的方式,向学生详细介绍年、月、日的概念和基本单位,让学生理解时间的表示方法。
3. 练习与巩固•给学生出示一张日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一些问题,让学生掌握日历的使用方法。
•给学生出示一个日期,让学生判断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并让学生在日历上标出这一天的位置。
4. 拓展与应用•让学生找到日历中某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并让学生计算自己的年龄、某些事件距离现在的时间长度等,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课后作业•让学生在日历上标出最近的一个节假日的日期,并写出这个节日的名称。
•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生日在日历上的位置,并标注出来。
•让学生计算出离自己生日还有多少天,离下一个生日还有多少天。
七、教学反思年、月、日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时间单位,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却并不容易理解与掌握。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逐渐理清年、月、日的关系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对时间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年、月、日》这单元是在前面已经掌握了时、分、秒、时间单位,以及学生在生活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积累了对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
而本课是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月及各月天数,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2月,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了解有关闰年的有关知识,掌握判断闰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发现、比较、猜想、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自觉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多个年份年历卡【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师:课件出示大屏幕。
师:这是谁呀?生:猪爷爷。
师:对,这是我们的老朋友猪爷爷,猪爷爷为了保持强健的身体每天坚持服用钙片,一瓶钙片有三十粒,每天服用一粒,一个月够吗?生1;够,因为一个月有三十天。
(师板书)生2:有时不够,因为有的月份三十一天。
(师板书)师:这两位同学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那每月情况是怎样的呢、每年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年、月、日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同桌合作,探究年历卡活动要求:1、以同桌为单位,一张年历卡,一张汇报单。
教案:认识年、月、日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版本:2023-2024学年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年、月、日的基本概念。
2.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年、月、日之间的换算。
2. 闰年、平年的判断。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日历,让学生发现年、月、日的存在。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年、月、日的特点。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老师讲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年、月、日的含义。
2.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换算方法。
3. 老师讲解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让学生理解闰年、平年的概念。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老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解答疑惑。
四、拓展提高(5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年、月、日的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老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和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纠正错误,解答疑惑,确保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年、月、日的知识。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
闰年、平年的判断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因此,在这个细节上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是非常必要的。
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如下:1. 公历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不能整除的是平年。
三年级数学下册二)认识年月日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填空。
42%
1、(1)一年有()个月,其中()月、()月、()月、()月、()月、()月、()月有31天,()月、
()月、()月、()月有()天。
(2)9月1日前1天是()月()日。
(3)今年二月有()天,上半年有()天。
2、观察今年的年历,填一填:
(1)二、三、四月一共有()天。
(2)()月()日是儿童节,这天是星期()。
(3)()月()日是教师节,这个月有()天。
(4)()月()日是国庆节,这个月有()个星期零()天。
(5)你的生日是()月()日,是星期()。
3、查阅年历卡,把下表填完整。
年历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二月的天数
平(闰)年
(1)在上表中,平年二月有()天,闰年二月有()天。
(2)把闰年的年份涂上红色,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用最简单的计算方法计算闰年和平年天数。
平年:
闰年:
二.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列的时刻。
12%
晚上8:00 凌晨3:00 傍晚5:30
下午2:45 上午9:10 晚上7:30
早晨5:05 下午4:10 半夜0:05
下午4:04 中午12:00 上午8:15
五、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把它们分别填在指定的横线上。
8% 1864 1900 2200 2008 2000 1988 2010 1993
平年闰年
六、判断。
对的打“√”、错的“×”。
16%
1、每4年中必有一年是闰年。
()
2、2、4、6、8、10、12月有30天。
()
3、一年有365天。
()
4、2000年是闰年。
()
5、七月有31天,八月肯定只有30天。
()
6、小华的生日是2007年2月29日。
()
7、每天晚上的12时,既是当天的24时,也是第二天早上的零时。
()
8、张大伯的小店从上午8时开门,晚上7时半关门。
他的营业时间是10时半。
()
七、观察下表,计算出汽车站汽车运行时刻及时间。
6%
出发时间9:45 8:10 22:55
行使时间1小时8小时
到达时间13:45 17:30 2:35
1、小明早上7:30从家出发,经过1小时才能到达车站。
他能赶上9:45分
开出的这班车吗?
2、小刚已乘上8:10始发的这班车,由于路上堵车,中途停留了半小时。
他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
一、填空。
1.一年有( )个月,( )这几个月是大月,每月是31天,( )这几个月是小月,每月是30天。
2.今年2月是( )天,全年( )天,有( )个星期余( )天。
3.2008年在北京举办了夏季奥运会,这一年是( )年,二月份有( )天,第一季度是( )天,全年是( )天。
4.6月份有( )天,在第( )季度,这个季度共有( )天。
5.第三季度第一天是( )月( )日,这一天是( )。
(填节日)
6.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年10月1日是成立( )周年,到( )年10月1日正好成立100周年。
7.1760年、1988年、1994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200年中,( )年不是闰年。
8.小红的生日是第二季度的最后一天,她的生日是( )月( )日。
小明的生日是八月的倒数第三天,他的生日是( )月( )日。
一、填空。
1. 3年=()月360分=()时4个星期=()天63日=()个星期2.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8时下午2时深夜12时黄昏6时晚上8时早晨7时二、判断。
1. 2002年是平年。
()2. 十月份最多有5个星期日。
()3. 小刚的生日正好是2月30日。
()4. 夜里12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5. 晚上8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0:00。
()三、选择。
1. 南南6:40开始晨练,练了30分钟,()结束。
①17 ②27 ③312. 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
①一定有0 ②没有0 ③无法确定3. 刘利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