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以固定速度行驶的汽车,司机在上午10点看到里程表上的...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姓名: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一、脱式计算。
213+609-187531-(125+231)800-275-12542-18÷35×26×4300+84÷2二、竖式计算。
248+385=430-75-129=888+76-455=三、解决问题。
1、一根铁丝可围成边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是9分米,宽是多少分米?2、菲菲去附近的超市买了一箱奶,她付了50元钱,找回来17.5元,菲菲发现售货员多找了她12.3元。
售货员实际应该找菲菲多少钱?这箱牛奶的价钱是多少?3、学校组织240名师生去旅游,每人打算买1瓶饮料,正好赶上“买3送1”活动,他们只需要买多少瓶饮料就够了?姓名: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一、脱式计算。
419+259+141812-364-236150-100÷590-24×386÷2+150450÷5×2二、竖式计算。
203×5=243×5=5×23=608×7=三、解决问题。
1、一辆汽车以每时80千米的速度从广州开往茂名,早上9:30分出发,下午14:30分到达,广州到茂名一共多少千米?2、冰冰家每天用水2吨,照这样计算,7月份到9月份一共用水多少吨?3、教室的长是10米,宽比长短4米,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米?姓名: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一、脱式计算。
721÷7×5175-75÷515×6×8360÷6×532+18×3400-76×4二、竖式计算。
338+45=360-45=418×6=188×4=三、解决问题。
苏教版2023年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拔高卷一、填空题(共14题;共0分)1.(0分)两数相除商4余12,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83,那么被除数是,除数是。
2.(0分)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需要12分钟,如果把它锯成6段需要分钟。
3.(0分)小雪准备参加“我爱记单词”活动,她规定自己每天都要背一定量的单词。
第一天她背了24个单词,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背2个,最后一天她背了36个单词。
小雪一共背了天单词。
4.(0分)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2杯水,连瓶共重200克。
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380克。
一杯水重克,一个空瓶重克。
5.(0分)一种玩具鸭原来每个9元,降价后,原来买6个的钱可以多买3个。
降价后每个玩具鸭元。
6.(0分)张老师网购了12副军棋,王老师也网购了9副同样的军棋,张老师比王老师多支付144元,每副军棋元。
7.(0分)公交汽车站每隔15分钟就开出一辆车。
从第一辆车开出算起,1小时共开出辆车。
8.(0分)张大爷把猕猴桃每30个装一箱,正好装满60箱,如果他半小时装了15箱,那么全部装完需要分钟;如果每箱多装10个,这些猕猴桃能装箱。
9.(0分)学校上星期买了30瓶消毒液,一共用去900元。
如果消毒液的价钱降到原来的一半,900元可以买瓶。
10.(0分)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960千米外的B地,6:00出发,司机每两小时观察1次里程表上的行驶路程。
时间8:0010:0012:00距出发地/km160320480照这样的速度,到达B地要小时,开了7小时离B地还有千米。
11.(0分)信息技术课上明明6分钟打了288个字,他平均每分钟打个字,照这样的速度,明明打576个字。
需要分钟。
12.(0分)一辆货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前3小时行了210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再开2小时即可到达乙地。
甲、乙两地相距千米。
13.(0分)某市出租车起步价9元(路程在3千米以内),超过3千米的路程,每千米2元。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雷区警示1、误差不是错误。
在测量各类物理量时,由于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且必须要避免的。
2、要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选取某个物体作为标准。
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但是,45、s v t61(1)(3)2A C 3A B C 45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A 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B 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声速C .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 、B 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D .由一位同学按照选项A 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考点二: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的相对性6、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A 、运动的物不能做参照物B 、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C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D 、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房屋造好以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B.汽车驶过一座桥梁,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梁是绝对静止的C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中是绝对不动的D宇宙就是由运动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8、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物体为参照物,乙物体().A.可能运动 B.一定运动C.可能静止 D.以上结论都可成立9、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B.小明 C.岸边的树 D.妈妈10、鲁迅的《社戏》中有他乘船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A.划船的小伙伴B.船尾 C.河岸D.鲁迅11动.12.甲、乙两车并排停在车站.后来,坐在甲车内的小张看到窗外的树木向西移动;坐在乙车内的小李看到小ACD13、C车和站14A乙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15AC16A.17、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 B. C. D.18、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经过5s一定相遇D甲速度越来越大,乙速度不变19、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ab 段B.bc段C.cd段D.de段20、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21、王力同学骑自行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想测定自己的速度.他测出1min内双脚踩着脚踏转了35圈,已知中轴大齿盘有48个齿,固定在后轮轴上的飞轮有20个齿,车轮直径为66cm,则他骑自车的速度是(保留整数).?22.2324110km/h2s到第4s2526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m/s.27283600m.当他(1(229、多少?30、长31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期末专题四计算题题精做知识点1:机械运动路程和速度的计算1.汽车已成为许多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行车安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图所示,有两条机动车道,每车道宽3.6m。
一辆长为4.5m,宽1.8m的轿车以54km/h的速度由南向北匀速行驶在左侧机动车道正中间,如图中A所示。
此时,一辆长为1.8m的自行车突然从图中C点横穿机动车道,自行车与轿车在南北方向的距离为s=22.5m,不考虑轿车和自行车车速和方向变化,以及制动情况,求:(1)若自行车以6m/s的速度横穿机动车道,则自行车完全通过两条车道的时间是多少s?(2)若自行车的车头与这辆轿车的车尾刚好相撞,则自行车的速度为多少m/s?2.跳伞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运动在某次跳伞表演中,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下落,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前10s下落了200m,再匀速直线运动25s下落至地面,求:(1)运动员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2)直升机悬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
3.某一时期,扬州开往广州的K221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扬州南京黄山萍乡郴州广州到达时间19:1001:2212:0217:3021:50发车时间17:1019:1601:3012:1017:36里程/km0100471116715301904(1)计算列车由扬州开往广州所需的时间。
(2)计算列车由扬州开往南京路段的平均速度为多少?(3)假如列车用72km/h的速度完全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所用时间为5min50s,已知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m,则K221次特快列车车厢共有多长?知识点2:声现象回声的利用4.声呐被称为潜艇的耳。
它发出声波的频率大多为10~30kHz。
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在10s内被潜艇B反射回来,并让潜艇A收到。
(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600m/s)(1)潜艇A与潜艇B的距离;(2)如果是发射激光,10s内激光可以在海水中传播的路程。
韩信点兵在中国数学史上,广泛流传着一个“韩信点兵”的故事:韩信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他英勇善战,智谋超群,为汉朝建立了卓越的功劳。
据说韩信的数学水平也非常高超,他在点兵的时候,为了知道有多少兵,同时又能保住军事机密,便让士兵排队报数:按从1至5报数,记下最末一个士兵报的数为1;再按从1至6报数,记下最末一个士兵报的数为5;再按从1至7报数,记下最末一个士兵报的数为4;最后按从1至11报数,最末一个士兵报的数为10;你知道韩信至少有多少兵?()z谁结婚呢?魔术师的秘密在一次晚会上,一位魔术师掏出一叠扑克牌,取出其中13张黑桃,预先洗好后,把牌面朝下,对观众说:“我不看牌,只数一数就能知道每张牌是什么?”魔术师口中念一,将第一张牌翻过来看正好是A;魔术师将黑桃A放到桌上,继续数手里的余牌,第二次数1,2,将第一张牌放到这叠牌的下面,将第二张牌翻开,正好是黑桃2,也把它放在桌子上。
第三次数1,2,3,前面二张牌放到这叠牌的下面,取出第三张牌,正好是黑桃3,这样依次将13张牌翻出,准确无误。
现在的问题是,魔术师手中牌的原始顺序是怎样的?约瑟夫问题这是17世纪的法国数学家加斯帕在《数目的游戏问题》中讲的一个故事:15个教徒和15 个非教徒在深海上遇险,必须将一半的人投入海中,其余的人才能幸免于难,于是想了一个办法:30个人围成一圆圈,从第一个人开始依次报数,每数到第九个人就将他扔入大海,如此循环进行直到仅余15个人为止.问怎样排法,才能使每次投入大海的都是非教徒.求车速一辆以固定速度行驶的汽车,司机在上午10点看到里程表上的读数是一个对称数(即这个数从左向右读和从右向左读是完全一样的),为95859.两小时后里程表上出现了第二个新的对称数.问该车的速度是多少新的对称数是多少?常胜将军现有21根火柴,两人轮流取,每人每次可以取走1至4根,不可多取,也不能不取,谁取最后一根火柴谁输.请编写一个程序进行人机对弈,要求人先取,计算机后取;计算机一方为"常胜将军".十进制转换成N进制(N=2 8 16 )定义一个方法Trans(int num, int regx) 实现将一个输入十进制数num转换成regx 进制Eg: Trans(100, 16) 表示将 100 转成 16进制数输出求100到1000之间有多少个其数字之和为5的整数.(答案:104,113,122,131,140,203,212,221,230,302,311,320,401,410,500)打鱼还是晒网scanf(“%d%d%d”,&year ,&month,&day);中国有句俗语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某人从1990年1月1日起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问这个人在以后的某一天中是"打鱼"还是"晒网".*思考题:请打印出任意年份的日历*运行结果Enter year/month/day:1991 10 25He was fishing at day.Enter year/month/day:1992 10 25He was sleeping at day.Enter year/month/day:1993 10 25He was sleeping at day.求具有abcd=(ab+cd)^2性质的四位数3025这个数具有一种独特的性质:将它平分为二段,即30和25,使之相加后求平方,即(30+25)2,恰好等于3025本身.请求出具有这样性质的全部四位数.*运行结果There are following numbers with 4 digits satisfied condition:2025 3025 9801填数字游戏已知下面的算式:ABCD× EDCBA 计算ABCDE取什么值? Sum谁在说谎张三说李四在说谎,李四说王五在说谎,王五说张三和李四都在说谎.现在问:这三人中到底谁说的是真话,谁说的是假话*运行结果Zhangsan told a lie (张三说假话)Lisi told a truch. (李四说真话)Wangwu told a lie. (王五说假话)谁是窃贼公安人员审问四名窃贼嫌疑犯.已知,这四人当中仅有一名是窃贼,还知道这四人中每人要么是诚实的,要么总是说谎的.在回答公安人员的问题中:甲说:"乙没有偷,是丁偷的."乙说:"我没有偷,是丙偷的."丙说:"甲没有偷,是乙偷的."丁说:"我没有偷."请根据这四人的答话判断谁是盗窃者.*运行结果The thief is B. (乙为窃贼.)求数字求出所有可能的以下形式的算式,每个算式中有九个数位,正好用尽1到9这九个数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向东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A.0~5s,甲车的速度是4m/s B.10~25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10~15s,甲车处于静止状态D.0~15s,甲、乙两车运动的路程都是30m2.一辆摩托车做直线运动,1s内走1m,2s内走2m,3s内走3m…,则此车的运动是()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3.关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sv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B.物体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C.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但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求出4.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12米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5.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1/3,则()A.甲通过的路程是乙通过路程的1/3B.乙所用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1/3C.通过相同的路程,乙所用的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3倍D.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是甲通过路程的3倍6.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B.人步行速度约10m/sC.人体正常体温约37℃D.人体平均密度约1×103kg/m37.如图a,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经过时间t后,两车距离变为s1(s1<s).两车的s﹣t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b中的图线℃表示的是甲车的运动情况B.图b中的t0时刻表示甲乙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C.t时刻一定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D.t时刻可能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8.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然地爬到终点,后悔不已。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试卷篇一: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第二章第二章检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1、(2011?绵阳)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所有都体现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与分子力无关2、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观点加以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舞B、夏天,玉兰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D、冬天,瑞雪飘飘3、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宇宙间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C、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同4、(2011?淄博)小芳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旁的树木B、迎面走来的行人C、小芳骑的自行车D、从小芳身边超越的汽车5、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对交通亭来说是静止的,对D是运动的B、C对E和B都是运动的C、E对D来说是静止的D、B对C、D、E都是运动的6、地球要自转,又要公转,因此,在地面上的物体,都是带有很大速度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一个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比较其在白天和夜晚的速度,则()A、白天大B、夜间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7、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甲在乙前面0.3米处B、甲在乙前面0.6米处C、乙在甲前面0.3米处D、乙在甲前面0.6米处8、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则这辆小车()A、在第1s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这3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这3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D、只在第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9、某课外小组进行自制玩具赛车20m跑比赛.甲、乙、丙、丁四辆赛车同时从起点出发,假设它们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结果最先到达终点的是丙车,最后到达终点的是丁车.若甲、乙两车的路程和时间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丙、丁两车的s-t 图象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丙在Ⅲ区域,丁在I区域B、丙在I区域,丁在Ⅲ区域C、丙在Ⅱ区域,丁在Ⅲ区域D、丙在Ⅱ区域,丁在I区域10、(2011?鄂州)高铁动车组在高速行驶时是利用车上电动机提供的动力,到站前又可以先停止供电,车速从200km/h减至90km/h,这段时间是利用车的惯性前进,磁场中线圈随车轮一起转动,产生感应电流,在90km/h以下才进行机械刹车,这样既可以减少机械磨损又可以节约能源.整个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能量转化的是()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二、填空题。
有趣的c语言话题在中国数学史上,韩信有一个广为流传的“韩信点兵”的故事:韩信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名将军。
他英勇善战,才智超群,为汉朝做出了突出贡献。
据说韩信的数学水平也很高,他在点兵的时候,为了知道有多少士兵,同时能保守军事机密,便让士兵排队去数: 根据从1到5的数字,写下最后一个士兵报告的数字为1;按1到6之间的数字,注意最后一个士兵报告的数字是5。
按1到7之间的数字,注意最后一个士兵报告的数字是4。
最后,从1数到11,最后一名士兵报告10。
你知道韩信至少有多少士兵吗?谁要结婚了?魔术师的秘密在一个聚会上,一个魔术师拿出一叠扑克牌,拿出13张黑桃,提前洗干净,把牌翻过来,对观众说:“我不看牌。
我只能数一数,知道每张牌是什么。
”魔术师从嘴里读出一张卡片,把第一张卡片翻过来,看它到底是一张;魔术师把黑桃A放在桌子上,第二次数了数手中剩余的牌,1,2。
他把第一张牌放在那叠牌下面,把第二张牌翻过来,也就是黑桃2,然后把它放在桌子上。
在1、2和3的第三次计数中,前两张牌被放在这一叠牌下面,第三张牌只有3张黑桃,这样就一张接一张地打出了13张牌,这是准确的。
现在的问题是,魔术师牌的原始顺序是什么?约瑟夫问题这是17世纪法国数学家加斯帕尔在《数目的游戏问题》讲的一个故事。
333615名基督徒和15名非基督徒在深海遇险。
其中一半必须放入海里,其余的可以存活。
所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让:30人围成一个圈,从第一个人开始依次数,每次数到第九,就把他扔进海里。
这个循环一直持续到只剩下15个人。
询问如何安排汽车,以便不信教的人每次都会被扔进海里。
询问以固定速度行驶的汽车的速度。
驾驶员将看到里程表上的读数是一个对称的数字(即从左到右读取的数字与从右到左读取的数字完全相同),即95859。
两小时后,里程表上会出现第二个新的对称数字。
问一下汽车的速度是多少,新的对称数字是多少?常胜将军现在有21场比赛。
两个人轮流带他们。
每个人一次可以拿1到4根火柴。
第一章 机械运动(原卷版)课时1.4 速度的测量2022年课程标准物理素养2.2.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4.1.5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理观念:速度的计算公式。
科学思维:会用刻度尺测量路程,会用停表测量时间,会计算速度。
科学探究: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和收集数据的能力、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解释数据的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知识点一、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问 题公路上有许多速度监测设备,其中一种测速设备采用的是区间测速的方法(如图),即通过测算车辆在两个监测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判断车辆在该路段是否超速。
这种测速设备是如何测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的?从公式tsv可知,测算平均速度一般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
在公路一段固定距离的路段两端分别放置一个摄像头,当车辆经过这两个摄像头时都会被拍照。
系统根据这两张照片的拍摄时刻就能算出车辆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从而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
这就是区间测速的原理。
请你想一想:应该怎样测量物体的速度?下面我们来实际测量一个沿斜面下滑的小车的平均速度。
1.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实验思路】我们可以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s ,用秒表测量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 ,依据公式v= s/t ,就可以算出小车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我们可以将长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搭建一个斜面,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小车可在这个斜面上运动。
【实验原理】tsv =。
根据公式,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s ,用停表测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t ,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斜面、小车、金属片、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在斜面的底端或中部固定金属片。
【实验步骤】(1)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要通过的路程1s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速度相关综合计算》专题训练-人教版(含答案)1.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 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 s。
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 m。
求:(1)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
(2)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刚从家中出发到新世纪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
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求:(1)小刚骑车的速度。
(2)小刚从家到新世纪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
(3)小刚步行20s通过的路程。
3.国庆节期间,小陆从遵义乘火车去北京旅游,他乘坐的火车长为500 m。
途中当火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小陆测出自己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1 min 5 s。
(1)该隧道的长度为多少米?(2)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为多少秒?(3)若该火车通过一座长为0.8 km的大桥时,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11.5 s,则该火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甲、乙两列火车长为100 m和150 m,甲火车的速度是54 km/h,乙火车的速度是10 m/s。
(1)哪列火车的速度大?(2)乙火车在2 h内行驶了多少千米?(3)如果两火车同向行驶,求快车追上慢车时,两火车首尾相遇到首尾离开的时间是多少?5.某人乘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6.如图所示,是小丽开车即将到达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
(1)请你解释两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2)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3min,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计算判断小丽开车是否超速。
7.小林家门口到贵港新世纪广场的公交路线全长9 km,周末,小林从家门口的公交车站乘坐公共汽车用时15 min到达新世纪广场公交车站与同学汇合。
一、选择题1.为了加快高速公路的通行,许多省市的ETC 联网正式运行,ETC 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
假设减速带离收费岛口的距离为50m ,收费岛总长度为40m ,如图所示,汽车以大小为72km/h 的速度经过减速带后,需要在收费中心线前10m 处正好匀减速至36km/h ,然后匀速通过中心线即可完成缴费,匀速过中心线10m 后再以相同大小的加速度匀加速至72km/h ,然后正常行驶。
下列关于汽车的速度—时间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2.一质点以某初速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2.5s 停止运动。
若质点在这2.5s 内开始运动的第1秒内的位移为x 1,第2秒内的位移为x 2,则x 1 :x 2为( )A .2:1B .3:1C .5:3D .6:53.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s ,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 前进的距离分别为9m 、7m 、5m 、3m 、1m 。
可知( )A .初速度为9m/sB .末速度为1m/sC .加速度方向一定向后D .加速度一定减小4.一辆摩托车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5s 时间经过甲、乙两个标记位置,已知甲、乙间的距离为60m ,车经过乙时的速度为16m/s ,则( ) A .车从出发到乙位置所用时间为10sB .车的加速度为25m/s 3C .经过甲位置时速度为5m/sD .从出发点到甲位置的距离是40m5.控制汽车油耗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手段之一,各国相继出台在不久的将来禁售燃油车的相关政策,而大力研发电动汽车。
一电动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电动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
在上述条件下,若某一电动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启动了“全力自动刹车”后其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从开始经过1s与从开始经过3s的过程中,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1∶1 B.3∶4 C.1∶2 D.1∶36.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3米跳板比赛中,我国跳水运动员施廷懋获得金牌。
一、选择题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svt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恒定不变,与路程及时间无关2.甲、乙两辆车沿着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它们行驶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前3s内,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C.当t=3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是90m D.当t=5s时,甲、乙两车相距40m 3.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A.乙的速度越来越大B.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C.在第1.5s时两车相距1.5m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记录的相等时间隔里小车往右运动的情景,则小车刹车过程的运动情景可能是()A.B.C.D.5.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5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5m/s B.6m/s C.6.25m/s D.7m/s6.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8.如图甲是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关于该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a车的图线表示的是a车比b车晚出发5sB.图甲中的10s时刻表示a,b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C.图甲中的b车的图线表示的是b车出发时间在a车前15m处D.图乙中的图线是b车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9.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C.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2倍D.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平均速度的2倍10.在观光电梯上,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码表上的里程正记
码表上的里程正记是指记录汽车行驶里程的仪表,通常安装在汽车仪表盘上,用来显示汽车已经行驶的里程数。
码表上的里程正记通常由里程表和速度表组成,可以显示汽车行驶的总里程数、当前里程数、平均速度等信息。
码表上的里程正记可以记录汽车行驶的里程数,帮助车主了解汽车的保养和维修情况,如更换机油、更换刹车片等。
此外,码表上的里程正记还可以记录汽车的行驶轨迹,对于需要记录行驶路线、里程等信息的车主来说非常有用。
在使用码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定期检查码表的准确性,以免出现误差;
2. 注意码表的保养和清洁,保持其外观和性能良好;
3. 在更换零部件时,需要重新设置码表,以免出现里程数不准确的情况。
1、有一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司机在某一时刻看到里程表显示的数值为95859公里(95859为回文数,回文数是指正读反读均一样的数),7小时后,里程表上又出现了一个回文数。编程求出此回文数和汽车时速?(注:高速公路限速60公里以上,汽车的里程表为5位数)2、弦数是指平方值等于某两个正整数平方之和的正整数,如:32+42=52,因此5为弦数。编程输出10到100之间的所有弦数及弦数的数量。20091、某学校操场上有一些学生,老师想知道有多少人,便让学生排队报数:按从1到5报,最后一名学生报的数为1,按从1到6报,最后一名学生报的数为5;按从1到7报,最后一名学生报的数为4,最后再按从1到11报,最后一名学生报的数为10。
编写程序求操场上共有多少学生。
2、将自然数1~100按顺时针围成一圈,首先取出1,然后按顺时针方向以步长30取数,(已取出的数不再参加计数),直至所有的数取完为止。
编程求最后一个取出的数是多少?20101、在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有20个评委为参赛的选手打分,分数为1-100分。
选手最后得分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其余18个分数的平均值。
请编写程序实现,输入20个评委评分,求出选手最后得分。
2、编写程序,输入5行5列整数方阵,计算并输出该方阵两条对角线上各元素的平方和。
2011一串数码是否构成合法的信用卡号,可以通过CheckCard算法来验证。
CheckCard算法验证的过程如下:①卡号的长度必须为16位。
②从卡号最后一位数字开始,将奇数位数字求和。
③从卡号最后一位数字开始,将偶数位数字乘以2(如果乘积为两位数,则减9),再求和。
④将②和③所得的和值相加,当结果能被10整除时,则校验通过。
例如,卡号是:5432123456788881奇数位和等于35偶数位乘以2(乘积为两位数的减去9)的结果:16261577,求和等于35。
35+35=70可以被10整除,校验通过。
编写函数实现CheckCard算法,判断输入的卡号是否能通过验证,通过则显示“成功”,否则显示“失败”。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含答案)名师审核无超纲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4测量平均速度定向攻克(2021-2022学年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
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B. 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C. 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D. 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2、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 10cm/sB. 9cm/sC. 8cm/sD. 7cm/s3、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
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 小车AC段平均速度大于BC段平均速度C. 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 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4、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