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_认识图形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14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图形》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的第四章《有趣的图形》,主要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学会辨别不同图形,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对图形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并说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名称。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图形的能力,能够找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
3.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认识基本图形,学会辨别不同图形,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形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圆形的气球、正方形的桌子、长方形的书本、三角形的屋顶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展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让幼儿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通过实物模型和图形卡片,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图形的特征。
(3)引导幼儿通过折纸、拼图等操作,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一个由多个图形组成的图案,让幼儿找出其中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分析,找出每个图形的特征,完成例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老师的要求,剪下并拼贴出指定图形。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不同图形组合成有趣的图案。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小朋友评价、欣赏。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圈,圈内写上“认识图形”。
2. 在圈旁边分别画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简笔画,并标注名称。
3. 在另一侧列出图形的特征和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图形拼贴一幅画。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图形》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四种基本图形,学习通过观察和描述图形的特征,培养幼儿对图形的认知和分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并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名称。
2. 培养幼儿观察图形特征,进行图形分类的能力。
3. 培养幼儿运用图形进行创意表达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及名称。
难点:培养幼儿运用图形进行分类和创意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卡片,磁性板,挂图。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磁性板上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关注磁性板上图形的特征。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磁性板上的图形,详细讲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水彩笔,让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认识的图形。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发放一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卡片。
让幼儿以组为单位,进行图形分类游戏,巩固对图形的认知。
5. 创意表达(10分钟)教师发放剪刀、胶棒,让幼儿利用手中的图形卡片,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板上展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卡片。
2. 在黑板中间写下四个图形的名称,旁边分别标注它们的特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出家中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物品,并记录下来。
2. 答案:无固定答案,只要幼儿能够正确找出相应物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