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试题一
- 格式:docx
- 大小:16.28 KB
- 文档页数:2
浙江省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鲁迅哪部小说被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A.《孔乙己》B.《药》C.《祝福》√D.《狂人日记》2.下列哪部作品收录于鲁迅《呐喊》小说集?A.《肥皂》√B.《兔和猫》C.《孤独者》D.《为了忘却的纪念》3.九斤老太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头发的故事》B.《故乡》√C.《风波》D.《高老夫子》4.鲁迅的两篇小说被称为代表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艺术最高水平的,其一《示众》,其二是A.《祝福》B.《示众》√C.《孔乙己》D.《阿 Q 正传》5.《在酒楼上》把自己的生活道路概括为“像一只苍蝇饶了一点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的是A.方玄绰B.陈士成C.涓生√D.吕纬甫6.“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小说( )中子君喊出的宣言,也是人的觉醒的声音。
A.《幸福的家庭》√B.《伤逝》C.《肥皂》D.《离婚》7.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故事新编》?A.《补天》B.《理水》√C.《复仇》D.《铸剑》8. 中老女人的遭遇所象征、展示的是精神界战士与他所生活的世界———现实人间的真实关系:带着极大的屈辱,竭诚奉献了一切,却被为之牺牲的年轻一代(甚至是天真的孩子),以致整个社会无情地抛弃和放逐。
√A.《颓败线的颤动》 B.《死地》 C.《吃白相饭》 D.《算账》9.鲁迅的《文化偏至论》写于哪年?√A.1907 B.1908 C.1917 D.191910.“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选自哪个作品?A.《我之节烈观》√B.《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C.《夜颂》D.《导师》二、双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 共 10 分 )11.下列哪些作品不属于《彷徨》? ??A.《示众》B.《祝福》√C.《孔乙己》D.《在酒楼上》E.《离婚》12.鲁迅小说创作具有哪两个特点?√A.“表现的深切” B.“思想激进” C.再现性强 D.理想主义√ E.“格式的特别”13.鲁迅在《孤独者》这篇小说里,始终突出的是两个感受。
鲁迅试题及答案1.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树森答案:A2. 鲁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哪一部作品?A. 第一部白话文小说B. 第一部文言文小说C. 第一部现代诗歌D. 第一部现代戏剧答案:A3. 鲁迅的《呐喊》集中体现了哪些文学特点?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象征主义D. 未来主义答案:A4.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A. 封建社会的压迫B. 资本主义的剥削C. 社会主义的平等D. 共产主义的自由答案:A5. 鲁迅的《药》一文中,主人公华老栓的悲剧命运象征了什么?A. 封建社会的残酷B. 资本主义的冷漠C. 社会主义的矛盾D. 共产主义的挑战答案:A6. 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形象代表了什么?A. 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B. 资本主义的商人C. 社会主义的工人D. 共产主义的农民答案:A7. 鲁迅的《故乡》中,主人公的“我”对故乡的怀念体现了什么情感?A. 怀旧B. 憧憬C. 失望D. 愤怒答案:A8. 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命运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A. 封建社会的压迫B. 资本主义的剥削C. 社会主义的平等D. 共产主义的自由答案:A9. 鲁迅的《伤逝》中,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揭示了什么社会现实?A. 封建社会的压迫B. 资本主义的剥削C. 社会主义的矛盾D. 共产主义的挑战答案:A10. 鲁迅的文学创作主要关注了哪些主题?A. 封建社会的压迫B. 资本主义的剥削C. 社会主义的平等D. 共产主义的自由答案:A。
鲁迅研究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立人2. 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哪一年?A. 1915年B. 1917年C. 1918年D. 1920年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创作的?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子夜》4.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最终结局是什么?A. 成为革命英雄B. 被枪决C. 流亡海外D. 病逝5. 鲁迅在《热风》中提倡的文学创作主张是什么?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古典主义D. 现代主义6. 鲁迅的《朝花夕拾》属于哪种文学体裁?A. 小说B. 散文C. 诗歌D. 戏剧7. 下列哪篇作品是鲁迅的杂文?A. 《药》B. 《故乡》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 《孔乙己》8. 鲁迅的《坟》是在哪一年出版的?A. 1925年B. 1926年C. 1927年D. 1928年9. 鲁迅的《野草》中,哪篇作品被认为是其思想转变的标志?A. 《风筝》B. 《秋夜》C. 《雪》D. 《热风》10.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如何评价《红楼梦》?A. 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B. 封建社会的反叛C. 封建社会的颂歌D. 封建社会的批判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2. 分析《阿Q正传》中阿Q形象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3.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文学救国”的思想,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 以《狂人日记》为例,分析鲁迅如何运用文学手法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
四、材料分析题(共30分)阅读下列鲁迅的《药》片段,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主题思想。
(片段略)五、作文题(共70分)以“鲁迅与当代青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
鲁迅研究试题的答案【篇一:0404鲁迅研究自考试卷】ss=txt>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叭儿狗”2.“精神胜利法”3.“油滑”4.“过客”5.“中间物”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鲁迅小说________________,由于“表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
2.祥林嫂是鲁迅小说________________中所塑造的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
3.杂文是鲁迅一生________________中的主要艺术形式。
4.《阿q正传》是鲁迅要写出一个沉默的、现代的国民“________________”,暴露国民弱点的小说。
5.“________________,我以我血荐轩辕”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
7.鲁迅评价“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是“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
8.“________________”是鲁迅美学思想的基本特点。
9.鲁迅说“________________”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消灭给人看。
”10.鲁迅一向主张“________________”的路子要宽,一是选材不宜过严,二是批评要慎重。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1.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通过介绍摩罗诗人的创作,竭力鼓吹〔〕。
c.挖苦幽默〔〕〔〕的形象。
4.鲁迅说,《故事新编》是“〔〕00812#鲁迅研究试题第 1 页共 3 页d.叙事小品 b.思理 d.联想 b.哀而不伤 d.乐而不淫 b.《华盖集》 d.《热风》 b.现实主义 d.象征主义 b.辩证的进化的 d.挖苦幽默 b.富国强兵 5.天物、思理、美化等因素在艺术美创造中,鲁迅特别重视〔〕〔〕。
a.婉而多讽 c.笑中多苦,幽默含讥 a.《坟》7.主要收入“五四”时期“随感录”的杂文集是〔〕。
鲁迅测试题
1. 鲁迅的本名是什么?
A. 周树人
B. 周作人
C. 周建人
D. 周立人
2. 鲁迅的代表作有哪些?
A. 《红楼梦》
B. 《呐喊》
C. 《家》
D. 《子夜》
3.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哪一部重要作品?
A. 第一部长篇小说
B. 第一部现代诗集
C. 第一部现代戏剧
D. 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4.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典型性格是什么?
A. 革命英雄
B. 封建顽固
C. 自卑与自大
D. 乐观积极
5.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描绘了什么内容?
A. 童年回忆
B. 爱情故事
D. 历史记载
6. 鲁迅的《药》一文中,主人公为了治疗什么疾病而购买“人血馒头”?
A. 肺痨
B. 心脏病
C. 癌症
D. 糖尿病
7. 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的特点是?
A. 富有且慷慨
B. 贫穷且善良
C. 聪明且狡猾
D. 懒惰且自私
8. 鲁迅在《祝福》中通过祥林嫂的故事,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
A. 封建迷信
B. 家庭暴力
C. 性别歧视
D. 社会不公
9. 鲁迅的《故乡》中,主人公“我”对故乡的改变感到怎样?
A. 欣喜
B. 失望
C. 怀念
D. 无动于衷
10. 鲁迅的文学创作风格主要有哪些特点?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D. 后现代主义
正确答案:
1. A
2. B
3. D
4. C
5. A
6. A
7. B
8. D
9. B
10. B。
2023年三晋联盟高三高三语文4月阶段性测试题(五)2023.04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杨义被称为学界的“成吉思汗”或“徐霞客”,这是指他学术“远征”之不畏艰险且屡战屡胜,不断开拓学术上的新视境、新突破。
日前,杨义接受了《中华读书报》的专访。
读书报: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鲁迅的?杨义:鲁迅研究是我的学术研究的始发点。
从1972年在北京西南远郊的工厂库房里通读《鲁迅全集》十卷本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
1978年,我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唐弢及王士菁先生,开始系统地研究鲁迅。
此后我发表的若干关于鲁迅的文字,是我学术生涯的起步。
读书报:鲁迅研究对您后来的学术有影响吗?杨义:在与鲁迅进行一番思想文化和审美精神的深度对话之后,再整装前行,对古今叙事、歌诗、民族史志、诸子学术进行长途奔袭,应该说,多少是储备了弥足珍贵的思想批判能力、审美体验能力和文化还原能力的。
当我在审美文化和思想文化上历尽艰辛的探源溯流三十余年之后,再反过头来清理鲁迅的经典智慧和文化血脉,于是在最近两年陆续推出了《鲁迅文化血脉还原》,《遥祭汉唐魂力——鲁迅与汉石画像》和三卷的《鲁迅作品精华(选评本)》,对我的学术生涯第一驿站的存货进行翻箱倒柜的大清理。
清理的结果,使我对鲁迅的思想和文学的存在,油然生出深深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读懂鲁迅,可以使你眼光犀利。
读书报:今天如何推进鲁迅研究?杨义:鲁迅是一口以特别的材料制造的洪钟,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鲁迅研究还存在着不少可以深入开垦的思想、知识、精神文化的园地和土层。
就看研究者举起敲钟的槌棒的材质和大小,就看研究者的知识储备和思想能力,是否与研究对象相称。
以往的鲁迅研究的显著特点,是侧重于思潮,尤其是水来思潮对鲁迅的影响。
然而以往即便谈论鲁迅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也只是演绎批判国粹之类的文字侧重于思潮对这种关系的冲击而产生的变异,就脱离了文化血脉的原本性了。
初中鲁迅作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树强答案:A2.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哪部作品?A. 小说B. 散文C. 诗歌D. 戏剧答案:A3. 《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指什么?A. 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强B. 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弱C. 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D. 总是认为自己是错误的答案:A4. 鲁迅的《呐喊》中,哪篇小说讲述了一个青年因反抗封建礼教而遭受悲惨命运的故事?A. 《药》B. 《明天》C. 《孔乙己》D. 《祝福》答案:A5.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哪类作品?A. 小说集B. 散文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B6. 鲁迅在《故乡》中,通过哪个人物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A. 闰土B. 祥子C. 许三观D. 阿Q答案:A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哪篇作品?A. 小说B. 散文C. 诗歌D. 戏剧答案:B8. 鲁迅的《故事新编》中,哪篇作品以古代神话为背景,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A. 《女娲补天》B. 《精卫填海》C. 《后羿射日》D. 《夸父追日》答案:C9.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什么类型的作品集?A. 小说集B. 散文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A10. 《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A. 封建迷信B. 封建礼教C. 封建压迫D. 封建剥削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鲁迅在《______》中,通过祥子的形象,揭示了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答案:《骆驼祥子》2. 《______》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其中收录了《狂人日记》等作品。
答案:《呐喊》3. 鲁迅在《______》中,通过阿Q的形象,讽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陋习。
答案:《阿Q正传》4. 《______》是鲁迅的散文集,其中包含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作品。
答案:《朝花夕拾》5. 鲁迅在《______》中,通过闰土的形象,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浙江省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认为,只有“______”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
()A.美B.真C.善D.好2.据胡风回忆,鲁迅曾告诉他______这篇小说就是“写我自己”。
()A.《孤独者》B.《孔乙己》C.《示众》D.《阿Q正传》3.鲁迅自发表小说《狂人日记》后,便一发而不可收,相继发表了《孔乙己》、《药》等一系列小说,从而显示了______的实绩。
()A.文化革命B.思想革命C.文学革命D.社会革命4.“只取一点,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是鲁迅所说的创作新型历史小说______的方法。
()A.《呐喊》B.《彷徨》C.《朝花夕拾》D.《故事新编》5.散文诗是一种新的文体,鲁迅的散文诗《野草》是现代散文诗______的标志。
()A.开端B.发展C.开拓D.成熟6.______是鲁迅关于“科学”的一篇重要的论文。
()A.《文化偏至论》B.《科学史教篇》C.《人之历史》D.《破恶声论》7.鲁迅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强调自觉性,反对()A.盲动性B.盲目性C.主观性D.主体性8.对于鲁迅来说,“______”也就是他的价值理想。
()A.立业B.创业C.立人D.立志9.“别求新声于异邦”这句话,出自鲁迅的《______》一文。
()A.《摩罗诗力说》B.《文化偏至论》C.《科学史教篇》D.《人之历史》10.鲁迅在《热风·随感录三十五》中提出了“______”是“第一义”的思想主张。
()A.保存国粹B.保存传统精华C.保存我们D.保存文化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㊁写在答题纸上㊂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㊁姓名㊁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㊂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一㊁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㊂错涂㊁多涂或未涂均无分㊂1.鲁迅在谈到小说 时说,曾直言不讳地说: 那是写我自己”㊂A.‘狂人日记“B.‘孔乙己“C.‘故乡“D.‘孤独者“2.‘示众“㊁‘孔乙己“㊁‘药“等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是对中国 的批判㊂A.民族性B.国民性C.传统性D.文化性3.小说‘伤逝“一开始就先声夺人地为全篇定下了一个 ”的调子㊂A.忏悔,反省B.忏悔,自省C.忏悔,内疚D.忏悔,自责4.在小说‘非攻“中,墨子的形象在鲁迅笔下是充分的 ”了㊂A.历史化B.神话化C.现实化D.理想化5.关于散文诗‘腊叶“的写作,鲁迅说是 ”而作的㊂A.为针对现实弊端B.为传统文明C.为保存国粹D.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6. 写于1907年,发表于1908年,正是20世纪初㊂A.‘文化偏至论“B.‘科学史教篇“C.‘摩罗诗力说“D.‘破恶声论“7.鲁迅的杂文创作坚持开展 ”和 社会批评”的原则㊂8.鲁迅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强调 ”,而反对盲目性㊂A.自由性B.能动性C.自觉性D.主动性9. 反映了鲁迅早期的文学观㊂A.‘华盖集“B.‘而已集“C.‘二心集“D.‘摩罗诗力说“10.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鲁迅强调了他的反对 的思想特点㊂A. 自欺欺人”B. 瞒和骗”C. 故弄玄虚”D. 神秘兮兮”二㊁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㊂错涂㊁多涂㊁少涂或未涂均无分㊂11.像‘示众“这样的小说的,在打破既定的 ,也在创造一种新的 ㊂A.小说模式B.小说规范C.小说艺术D.小说情节E.小说范式12.除历史小说外,鲁迅的小说主要都收集在 ㊁ 小说集中㊂A.‘呐喊“B.‘热风“C.‘彷徨“D.‘野草“E.‘朝花夕拾“13.在‘关于知识阶级“一文中,鲁迅所关注的主要是两个问题,首先是 ,其次是更关注的是 ㊂A.知识分子和平民的关系B.知识分子与工人的关系C.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关系D.知识㊁知识分子与权力的关系E.知识分子与军人的工作14.作为一个彻底的批判的知识分子,鲁迅的最大特点,还在于他对 的批判,以及对 的批判性审视㊂A.现代文化B.现代文明C.现代思想D.知识分子自身E.现代人格15.在‘读书杂谈“一文中,鲁迅首先区分 与 的区别㊂A. 专业的读书”B. 职业的读书”C. 嗜好的读书”D. 业余的读书”E. 兴趣的读书”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三㊁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6.鲁迅说他最喜欢的短篇小说是‘ “㊂17.鲁迅在思考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时,给予 ”以特别的关注㊂18.在创作历史小说‘铸剑“时,鲁迅说他只给 ,没有改动”㊂19.散文诗集 展现了属于鲁迅个人的生命体验㊁思想与言语的书写特征㊂20. 横眉冷对千夫指, ”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㊂21. ”:鲁迅思想的一个中心㊂22.鲁迅强调, 精神界之战士”的反抗,最后要落实在 ”㊂23.‘我之节烈观“成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 ”的代表作㊂24.鲁迅在‘灯下漫笔“一文中提到的 ”,实际上指的是孟子㊂25.鲁迅曾呼吁要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 ”的思想主张㊂四㊁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 真的猛士”27. 为人生”28. 反抗绝望”29. 瞒’和 骗’”30. 人肉的筵席”五㊁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1.鲁迅在‘这样的战士“一文中,多次提到他自己的 碰壁”,并把这种感受比作为遇到一种 无物之阵”,请问, 无物之阵”的内涵指的是什么?32.鲁迅的小说‘伤逝“,如何体现现代知识分子的自忏自省的特点?33.散文诗‘过客“是怎样展现鲁迅个人的生命体验㊁思想意志与言说方式的?34.鲁迅早期重要的论文‘科学史教篇“,对科学进行了哪些内容的思考和探讨?六㊁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5小题12分,第36小题13分,共25分)35.结合对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阅读理解,试分析鲁迅刻画 阿Q”形象的特点,并对其创作意图进行论述㊂36.结合对鲁迅历史小说‘铸剑“的阅读理解,认真分析鲁迅对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的认识,并重点论述这篇小说的创作特点㊂。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摩罗诗力说》2.“过客”3.“社会相”4.“精神胜利法”5.“超人”哲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鲁迅一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与对中外文化遗产的________而分不开的。
2.孔乙己是鲁迅小说________中所塑造的一个旧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
3.鲁迅的杂文是植根于时代生活的,但从杂文的历史线索来看,它又是对于________的承传与发展。
4.1911年,鲁迅用________写了一篇题为《怀旧》的小说。
5.在鲁迅的后期,他更加集中精力从事________的创作。
6.鲁迅曾说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________”里面。
7.“________”是鲁迅整理古籍所采取的基本方法。
8.与正视现实的人生哲学相联系的是鲁迅强烈的爱憎情感和对________哲学的否定。
9.鲁迅也是研究中国小说史的著名学者,他的《________》被认为是研究中国小说发展历史的杰出之作。
10.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狂人日记》、《药》等小说的发表,显示了“________”的“实绩”。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欧洲,从事鲁迅研究并有较大影响的是( )。
A.史沫特莱B.巴特勒特C.普实克D.德莱塞2.鲁迅小说的悲喜剧交融的特点,既表现了作家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透视力,同时也表现了他所一贯坚持的( )的创作主张。
A.真善美的主张B.为自我C.为人生D.提出发扬斗争的精神3.鲁迅的文学史研究著作,主要有( )。
A.《嵇康集》B.《会稽郡故书杂集》C.《古小说钩沉》D.《汉文学史纲要》4.鲁迅的叙事性散文集是( )。
A.《野草》B.《朝花夕拾》C.《藤野先生》D.《秋夜》5.在《呐喊》、《彷徨》中,鲁迅着重描写的是两类,即一类是农民和农村生活、另一类( )。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认为,只有“______”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
()A.美B.真C.善D.好2.据胡风回忆,鲁迅曾告诉他______这篇小说就是“写我自己”。
()A.《孤独者》B.《孔乙己》C.《示众》D.《阿Q正传》3.鲁迅自发表小说《狂人日记》后,便一发而不可收,相继发表了《孔乙己》、《药》等一系列小说,从而显示了______的实绩。
()A.文化革命B.思想革命C.文学革命D.社会革命4.“只取一点,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是鲁迅所说的创作新型历史小说______的方法。
()A.《呐喊》B.《彷徨》C.《朝花夕拾》D.《故事新编》5.散文诗是一种新的文体,鲁迅的散文诗《野草》是现代散文诗______的标志。
()A.开端B.发展C.开拓D.成熟6.______是鲁迅关于“科学”的一篇重要的论文。
()A.《文化偏至论》B.《科学史教篇》C.《人之历史》D.《破恶声论》7.鲁迅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强调自觉性,反对()A.盲动性B.盲目性C.主观性D.主体性8.对于鲁迅来说,“______”也就是他的价值理想。
()1A.立业B.创业C.立人D.立志9.“别求新声于异邦”这句话,出自鲁迅的《______》一文。
()A.《摩罗诗力说》B.《文化偏至论》C.《科学史教篇》D.《人之历史》10.鲁迅在《热风·随感录三十五》中提出了“______”是“第一义”的思想主张。
()A.保存国粹B.保存传统精华C.保存我们D.保存文化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鲁迅研究》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30分。
)1、作为笔名的“鲁迅”最初用于____________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说《____________》。
2、鲁迅曾以“____________”作为自己的笔名,其中的特别含义是“被家中一个日本女人所驱逐”。
3、鲁迅的长孙名字叫____________,内含鲁迅曾用过的一个笔名。
4、鲁迅是现代中国乡土小说的奠基人,不少乡土小说作家深受他的影响。
____________就是其中的一位,鲁迅曾戏称他是“吾家阿弟”。
5、最先明确指出《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人是____________。
6、鲁迅的《______________》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
7、鲁迅曾评论他自己一篇小说的结尾“分明留着安特莱夫(L.Andreev)式的阴冷”,这篇小说是《____________》。
8、“只见四铭就在她面前耸肩曲背的狠命掏着布马褂底下的袍子的大襟后面的口袋”这一细节描写出自小说《____________》。
9、“这一定不是的。
”女乙说,“有人说老爷还是一个战士。
”“有时看去简直好像艺术家。
”女辛说。
上面这段描写出自鲁迅的作品《____________》。
10、著名学者钱理群认为,鲁迅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即“____________”的散文与“____________”的散文。
11、鲁迅在为自己的杂文集起名时,很讲究对仗艺术,《伪自由书》与《____________》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2、散文诗集《野草》不但语言充满奇峻的变异,而且表现手法也极具创新意识,其中《____________》一篇就体现了明显的戏剧化倾向。
13、有一灯谜,谜面是“全国戏曲汇演”,打鲁迅的一个作品集名,这部作品集是《____________》。
(请注意,以下14至23题为完成句子。
)14、“____________之为虚妄,正与____________相同!”15、“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_______________!”16、“孔乙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唯一的人。
小学生鲁迅读本测试题题目一:选择题1.鲁迅是中国的哪位伟大作家? A. 杨绛 B. 郭沫若 C. 鲁迅 D. 莫言2.鲁迅的代表作品是哪本小说? A. 《狂人日记》 B. 《红楼梦》 C. 《围城》 D. 《平凡的世界》3.鲁迅的小说以揭露社会的什么问题而著名? A. 家庭矛盾 B. 教育问题C. 社会不公D. 贫富差距4.鲁迅是哪个时期的作家? A. 明代 B. 清代 C. 民国时期 D. 当代5.鲁迅以哪种文体闻名? A. 诗歌 B. 散文 C. 小说 D. 戏剧题目二:简答题1.鲁迅的作品对中国文学有何影响?2.请简要介绍一下鲁迅的《狂人日记》。
3.鲁迅的作品中常常批判的是哪些社会现象?4.鲁迅为何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参考答案选择题1. C2. A3. C4. C5. B简答题1.鲁迅的作品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面,对封建礼教、旧文化、官僚腐败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生动而富有感染力,激发了许多后来作家的创作灵感。
鲁迅的作品使中国文学迈入现代,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被认为是一部揭示旧文化和封建礼教的犀利讽刺小说。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叙述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对社会现象的不满。
主人公通过记录自己的日记来表达自己对官僚主义、封建婚姻制度、旧教育等问题的不满和批判。
小说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生动的描写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格局,对作者之后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3.鲁迅的作品常常批判社会现象,特别是旧文化、封建礼教和官僚腐败等问题。
他通过小说、散文等形式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对封建家庭枷锁、旧教育制度和人与人之间的压迫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批判,呼吁人们要追求自由、平等和尊严的生活。
4.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鲁迅的作品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束缚,创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使中国文学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树森答案:A2. 鲁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记》是在哪一年发表的?A. 1915年B. 1917年C. 1918年D. 1920年答案:C3. 鲁迅的《呐喊》是哪种文学体裁的作品集?A. 诗歌B. 散文C. 小说D. 戏剧答案:C4.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全名是什么?A. 阿贵B. 阿强C. 阿QD. 阿福答案:C5.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以下哪种类型的文学作品?A. 散文集B. 小说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是一个________。
答案: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2. 鲁迅的《药》中,主人公华老栓为了治疗儿子的病,购买了一种名为________的药。
答案:人血馒头3. 鲁迅的《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其中收录了________篇短篇小说。
答案:十一4. 鲁迅的《故事新编》中,他重新诠释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其中不包括________。
答案:《红楼梦》5. 鲁迅的《热风》是他的第一部杂文集,其中包含了多篇关于________的评论。
答案:社会和文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鲁迅的文学创作特点。
答案:鲁迅的文学创作特点主要包括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独特的讽刺手法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
他的作品多以揭示社会黑暗、批判封建礼教和唤醒民众意识为己任,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2. 鲁迅的《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何意义?答案:《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小说通过一个疯子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采用日记体形式的小说,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浙江省2018年4月自考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鲁迅式思维”2.“油滑”3.《<鲁迅杂感选集>序》4.“精神胜利法”5.“瞒”和“骗”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鲁迅在小说________里,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2.闰土是鲁迅小说________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3.“________”是鲁迅逝世后,各界民众自发地在他的棺木上覆盖的旗帜上绣的三个大字。
4.瞿秋白于1933年写的________,是鲁迅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5.“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
6.鲁迅一生给我们留下________多万字的著作。
7.鲁迅特别痛恶那种安于命运的“________”心理。
8.基于新的伦理文化观,鲁迅解剖了封建________制度的弊端。
9.与对待佛教的态度不同,关于________,无论就其思想,还是仪式和方法等各个方面,鲁迅都是坚决反对的。
10.关于文艺创作的独特性,鲁迅认为就是指创作书写“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式思维”首先是具有________的特点。
( )A.革命性B.精确性C.开放性D.坚定性2.在散文诗《野草》的创作上,鲁迅大量运用了________艺术手法。
( )A.象征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唯美主义13.鲁迅在《故事新编》中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目的是能够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
( )A.比喻B.象征C.油滑D.平铺直叙4.鲁迅说他的杂文是“________”。
( )A.抒情散文B.叙事散文C.是匕首、投枪D.议论小品文5.阿Q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 )A.安平乐道B.精神胜利法C.失败主义D.不思进取6.鲁迅首先更新了小说观念,确立了小说“________”的创作目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1、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2、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3、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4、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5、分析评价《阿Q正传》的思想及其艺术成就6、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和妇女问题的提出。
7、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和在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8、分析《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9、分析鲁迅杂文的思想特色10、分析鲁迅后期杂文的思想特点11、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12、鲁迅最早的杂文见于1918年《新青年》的“()”栏,未终篇是(),表现了从“五四”到()整个历史的进程。
13、比较明显地反映鲁迅思想发生质的飞跃的杂文主要写于1927年至()年,这些杂文大多收在1929;而已集;三闲集和()里。
14、鲁迅的前期杂文主要收集在()、()和()中。
15、鲁迅在谈到中外作家创作艺术时,称道了“()”和”()”的方法,说自己杂文的特点之一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
”16、鲁迅的散文诗集()收入作者()年至()年间所写的散文诗23篇。
17、《野草》中表现作者韧的战斗精神及对光明未来向往追求的作品有()、()、()等篇。
18、在()年2月至11月间,鲁迅追怀往事,写下了十篇散文陆续发表,总题名为“()”,到编集成集时才改题为()。
19、文学形象赵贵翁、赵七爷、老拱分别出自鲁迅的小说()、()、和()。
20、鲁迅历史小说中着重批判的人物形象有()、()、()等。
21、鲁迅现实题材小说中不觉悟的愚昧的底层群众的典型形象有()、()、()等。
22、鲁迅总结辛亥革命历史教训的小说有()、()、()等篇。
23、鲁迅以封建卫道士为主人公的小说有()、()和()。
24、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小说()时,说它“比果戈理的(),也不如尼采的()。
”答案:25、《彷徨》共收入()年至()年创作的短篇小说()篇。
2012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039鲁迅研究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从鲁迅一生的经历来看,他最早学习的学科是()A.社会学科B.自然学科c.人文学科D.历史学科2.“在所有中国的作家中,他恐怕是最和中国历史、文学和文化错综复杂地连络在一起的人了。
”这一对鲁迅的评价来自()A.普实克B.史沫莱特C.巴特勒特D.萧伯纳3.鲁迅思想历程中最重要的转折是()A.医学救国B.弃医从文C.投笔从戎D.革命救国4.在现代文学史上,瞿秋白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鲁迅杂文的意义及其思想的发展道路作了全面的分析的文章是()A.《鲁迅杂感文的技巧》B.《〈鲁迅杂感选集>序》C.《鲁迅之杂感文》D.《论鲁迅的杂文》5.属于国民党“党治文学”成员,并创作了《陇海线上》、《黄人之血》等拙劣作品的是()A.范争波B.朱应鹏C.潘公展D.黄震遐6.以下作品中,鲁迅为其中译本撰写了后记的是()A.《浮士德与城》B.《毁灭》C.《死魂灵》D.《俄罗斯的童话》7.鲁迅认为,以长者为本位的“古传的谬误思想”是(()A.女德B.王道C.孝道D.神道8.从反对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精神支柱的专制制度和非人的伦理道德出发,鲁迅强调佛教中的()A.普度众生B.平等观念C.唯识无境D.因果业报9.艺术的美是丰富多样的,按其形态分,基本上有优美、悲剧性、戏剧性以及()A.阳刚B.阴柔C.中庸D.崇高10.鲁迅曾赞许其创作中含着严肃的现实性以及深刻和纤细,使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调和起来,这位作家是()A.厨川白村B.安德列夫C.果戈理D.普列汉诺夫11.鲁迅说自己的杂感文“凡有所说所写,只是就平日见闻的事理里面,取一点心以为然的道理”,这里突出的是杂感文的特征()A.议论B.明示C.理趣D.幽默12.“巴尔扎克的小胡须的清瘦的老人,到了高尔基的头里,也许就变成了粗蛮壮大的络腮胡子”这体现了文学欣赏中读者的()A.再创造B.趣味C.体验D.比对13.鲁迅用白话创作小说开始于()A.1911B.1917C.1918D.191914.反映封建社会下层旧式知识分子被封建科举制度所“吃”的命运的作品是()A.《阿Q正传》B.《白光》C.《在酒楼上》D.《高老夫子》15.小说《.孤独者》的主人公是()A.魏连殳B.方玄绰C.吕纬甫D.陈士成16.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采用了对话体的作品是()A.《头发的故事》B.《一件小事》C.《伤逝》D.《狂人目记》17.《故事新编》中属于歌颂性小说的是()A.《采薇》和《出关》3.《理水》和《起死》C.《非攻》和《理水》D.《采薇》和《理水》18.鲁迅针对30年代社会上出现的崇尚空淡的危险倾向而写的小说是()A.《起死》B.《采薇》C.《出关》D.《理水》19.收集了鲁迅早期文言论文的是()A.《热风》B.《坟》C.《华盖集》D.《花边文学》20.1925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总长章士钊复刊他创办的周刊,充当新文化运动的拦路虎,人称()A.学衡派B.国故派C.甲寅派D.国故派21.鲁迅揭露“民族主义文学”充当国民党反动文艺别动队的本质的作品是()A.《“丧家的"“资本主义的乏走狗”》B.《论“第三种人”》C.《小品文的危机》D.《沉滓的泛起》22.我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是()A.《野草》B.《朝花夕拾》C.《夜哭》D.《心的探险》23.鲁迅擅长描写奇特的梦境,《野草》中共有九梦,其中恐怖的梦是()A.《狗的驳诘》B.《死后》C.《墓碣文》D.《颓败线的颤动》24.体现了以回忆为主的写作特点的是()A.《呐喊》B.《朝花夕拾》C.《彷徨》D.《野草》25.将矛头同时指向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的是()A.《无题(大野多钩棘)》B.《悼杨铨》C.《湘灵歌》D.《惯于长夜过春时》26.翻译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的日本汉学家是()A.藤野先生B.西村真情C.增田涉D.鹿地亘27.鲁迅擅于“活剥”古诗,注入今人今事,以幽默的笔调揭露当局“不抵抗主义”嘴脸的是()A.《吊卢骚》B.《我的失恋》C.《吊大学生》D.《替豆龚伸冤》28.鲁迅给予《需林外史》很高的赞誉,认为其()A.“盛陈祸福,专主惩戒”B.“指摘时弊,抨击习俗”C.“提挈经训,诛锄美辞”D.“辞气浮露,笔无藏锋”29.鲁迅与周作人合译的作品是()A.《艺术论》B.《文艺政策》C.《域外小说集》D.《文艺与批评》30.鲁迅在辑录古籍时,审慎的奉行的原则是()A.实事求是B.信而后考C.考而后信D.考而不信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毛泽东在《》中高度称赞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
鲁迅研究试题一
一、填空题
1、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用文言写作的;怀旧
2、伯夷是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采薇
3、鲁迅在《药》的结尾中添上一个()增加了作品的“()”花环亮色
4、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体格如何健全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5、茅盾先生认为,在《故事新编》中,鲁迅“将()错综交融,成为一而二,二而一”。
古代和现代
6、鲁迅曾经说过,“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而且要()为人生改良人生
7、在鲁迅看来,杂文应该是“匕首”,是(),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投枪
8、革命被头挂退的事很少有的,革命的完结,大概只由于投机者的潜入,也就是内里蛀空。
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杂文《》铲共大观
9、鲁迅认为好的讽刺手法,应该“词微而显,()。
”他称赞《儒林外史的》的“()婉而多讽”旨博而深蹙而能谐
10、鲁迅医生共创作了杂文集()本,其中三本以()为题十六且介亭
11、在《野草》中的《》中,鲁迅批评了是非不分、圆滑虚伪的处世态度立论
12、在《野草》中,竭力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化为“()”,以具有物质感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意向
13、《野草》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寻找感情的(),使诗意显得富有()和多层次性对应物暗示性
14、鲁迅认为《诗经》中,《》诗是“闾巷之情诗”,最有价值风
15、鲁迅说,“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只是()的不平”不得帮忙
16、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
”唐
17、鲁迅说:“唐末诗风衰弱,而()放了光辉”小品
18、鲁迅认为唐诗发展的原因,是和唐人重视()的观念分不开的文化
19、鲁迅在研究古代文学中,写了断代的中国文学史《》和小说史《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20、鲁迅对待文学艺术遗产主张“拿来主义”,他说,“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或()”存放毁灭
21、鲁迅从事古代小说的学习、整理和研究,辑录了《古小说勾沉》、《》和《》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
22、鲁迅推崇的唐人小品文《馋书》的作者是()罗隐
23、鲁迅赞扬拜伦:“苟奴肃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疾视所以()”哀其不争怒其不争
24、鲁迅《孤独者》的主题与阿尔巴托夫的小说《》有内在联系工人绥惠略夫
25、鲁迅的《》是中国近代第一篇系统评价西方文艺思潮的论著摩罗诗力说
26、鲁村再谈到芥川龙之介的《鼻子》等作品时写道,“那些古代的故事经他改作之后,都注进()便与()生出干系来了”. 新的生命去现代人
27、鲁迅将()作为摩罗诗宗的宗主拜伦
28、鲁迅翻译了日本()的《思想山水人物》鹤见佑辅
29、鲁迅在谈到阿Q时,曾说他要“画出这样的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二、简单题
1、简述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意义
2、《影的告别》如何表现作者的内心矛盾
3、“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
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
贾府上的焦大。
也不爱林妹妹的”。
说明鲁迅这段话所包含的美学内容。
4、鲁迅关于唐、宋传奇两者区别的看法
5、简述鲁迅对《聊斋志异》艺术上的评说
三、论述题
1、近二十年来鲁迅小说研究的进展
2、谈谈鲁迅早期美学思想中的“真美”的内涵
1、从祥林嫂的悲剧中,不只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残酷地钳制着劳动者的命运,并且还戕害人的精神,把人变得迟钝、麻木和愚昧。
2、现实生产中形影相随,不能分开。
鲁迅在《影的告别》中巧妙地构想出影形告别的场景,从影的告别词可见,它既想诀别,又对形留恋,但最后是决绝而去。
影和形的告别象征着鲁迅一个自我向另一个自我的诀别。
“影”的形象是鲁迅内心思想矛盾的化身,“影”的告别词也正是鲁迅当时内心矛盾的袒露。
3、1)说明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存在着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存在着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因而在爱憎美丑的认识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立;
2)说明属于不同思想体系的人,也不可能有共同的美感,共同的“喜怒哀乐”。
4、传奇小说,到唐亡时就绝了。
至宋朝,虽然也有了传奇,但就大不相同。
因为唐人大抵描写时事,而宋人则讲古事。
唐人小说少教训,而宋则极多教训。
5、鲁迅认为《聊斋志异》艺术上特色有二:一是描写详细而委曲,用笔变换而熟达;二是妖鬼多具人情,通事故,使人觉得可亲,并不觉得可怕。
缺点是“用古典太多”,使人不容易看下去。
1
1)从读后感式的单篇分析进入到综合性的系统研究
2)从单一的视角进入到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
3)从单纯创作技巧的分析进入到从美学和文艺心理学的高度来评价
4)对单一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进入到“多种创作方法”的争鸣
5)从单一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发展到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2
鲁迅的“真美”的内涵,主要是反对以“观念的真实”来代替“感情的真实”,也就是说“移人情”的观点来对抗“持人性情”的封建主义的传统美学观
所谓“持人性情”,是孔子流传下来的诗论,目的是要以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伦理观念来束缚人的个性的发展
鲁迅提出的“移人性”说,则是要求文艺创作具有真实感情的形象,来启发人的个性的发扬,亦即个性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