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20.78 KB
- 文档页数:5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点复习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点复习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6.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骤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清单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第一框题延续文化血脉★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组成)、特点和虽历经沧桑仍历久弥新的原因 【是什么】(1)形成: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瀚如烟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等等,(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虽历经沧桑仍历久弥新的原因: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2、为什么要弘扬和继承中华文化?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⑤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⑥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前言)★3、怎样要弘扬和继承中华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①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5、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笔记清单】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单元核心笔记梳理(部编版)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1.中华文化产生(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内容构成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
3.民主价值的要求: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4.中华文化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5.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作用):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P60)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P61)③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P61)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P58)6.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7.当代中国人民的民主价值观是怎样的?①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②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来源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9.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单元重要知识点【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一节:延续文化血脉【必背】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中华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答: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②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是什么?答:①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②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③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青少年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答:①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一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是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②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③批判继承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进文化创新;④落实具体行动,如说好普通话、写好汉字、多阅读民族文化书等。
6、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答: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7、文化自信的来源?答:①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②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8、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答:①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2018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2018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6.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7(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骤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点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延续文化血脉一、中华文化的创造: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三、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四、发展中华文化的必要性?1、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互相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沉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五、坚定文化自信的含义、来源:1、含义: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来源: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六、如何增强文化自信:1、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2、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3、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七、中华传统美德的地位?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八、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滴梳理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一、延续文化血脉(一)中华文化根1.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1)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
(2)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是什么?(1)特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3.为什么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中华文化能够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2)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文化自信的含义、来源和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含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来源:①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一节延续文化血脉中华文化根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形成: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内容和特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瀚如烟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重要性?(地位)★(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2)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3、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原因是什么?★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4、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文化自信的含义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6、中华人民文化自信的来源是什么?★(1) 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点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延续文化血脉一、中华文化的制造:各族人民一起制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三、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缘故:就在于它具有应付到B战与时俱进的制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四、进展中华文化的必要性?一、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合作,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聪慧一起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制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沉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提供精神动力。
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五、坚决文化自信的含义、来源:一、含义: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确信,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决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展中更大体、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二、来源: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进展,更来自于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壮大、人民的力量,是咱们文化自信的壮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六、如何增强文化自信:一、坚决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的传承进展。
二、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3、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制造性转化、创新性进展。
4、还要跨越时空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硕进展。
七、中华传统美德的地位?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包括着丰硕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决的民族志向、高贵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进展的民族聪慧,是建设强盛民主文明和谐漂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八、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硕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度,有诚信遵法、见利思义的高贵情操,有孝顺父母、尊重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岬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
明与家园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点总结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一框一、课堂部分: 1.中华文化的产生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华。
(P59) 2.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P59)(1)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了的中华文化。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1)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
(3)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4)是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作用、重要性)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第 1 页共 51 页:延续文化血脉
根基(P58 序言)。
②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P60)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P60 概括) 5、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原因及做法(P61)(1)原因: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2)做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 ,结合当今时代条件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原因 (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P61) (2)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P62) 7.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P61)(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第 2 页共 51 页
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8、怎样增强文化自信(如何对待传统民族文化?)(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P62)(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P62)(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9.传统美德的内容、特点(1)特点: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P63)(2)内容: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P63) 10、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作用)(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P62-63)(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P64)(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第 3 页共 51 页
福。
(P65) 11、青少年应该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5) (1)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2)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3)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二、课外补充部分:(一)传统文化、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等:12、为什么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注意此题与第 4 题的关联性)(1)必要性: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
(2)意义: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有利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
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或:建设和谐文化等)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3、请你就如何使学生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提出两条建议。
(1)在中小学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华文化(2)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我国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增强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第 4 页共 5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