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
- 格式:docx
- 大小:61.20 KB
- 文档页数:7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键的分类
化学键是分子中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把两个或多个原子联结在一起形成分子或晶体结构。
化学键可以根据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分为五类:原子键、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间键及非共价键。
1. 原子键:原子之间由共用电子而形成的键,也称单原子键,只存在于少量元素的某些化合物中,如H2、Cl2等;
2. 共价键:是指电子对在原子之间共享,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是最常见的化学键,如HCl、H2O、CH4等;
3. 离子键:是指离子之间由相互作用形成的键,一般是金属离子与非金属离子结合而形成的,如NaCl、CaCl2等;
4. 分子间键:是指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键,是化学键中最特殊的一种,如氢键、氯键等;
5. 非共价键:是指原子之间由于氢原子存在而形成的键,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如氨基酸分子之间的氢键等。
二、共价键的类型
共价键是指原子之间共享电子而形成的键,是最常见的化学键。
它可以根据电子对的数量进行分类:
1. 单键:是指原子之间的电子对数为1的共价键,如H-Cl、H-Br 等;
2. 双键:是指原子之间的电子对数为2的共价键,如Cl-Cl、O=O等;
3. 三键:是指原子之间的电子对数为3的共价键,如N#N、C#N 等;
4. 多键:是指原子之间的电子对数超过3的共价键,如C≡N、C≡C等。
化学键的名词解释化学键是分子或晶体中原子或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使各种元素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物质。
以下是关于化学键的一些主要名词解释:1.离子键:离子键是通过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
在离子键中,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没有共用电子,而是通过电荷的转移和吸引来实现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通常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
2.共价键:共价键是通过原子之间共享电子形成的。
在共价键中,两个原子之间通过电子的共享来实现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通常在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
3.金属键:金属键是在金属原子和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相互作用。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较少,它们倾向于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而内层电子成为自由电子。
金属键是通过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4.极性共价键:在极性共价键中,两个原子之间的电子分布不均匀,导致一个原子带负电荷,另一个原子带正电荷。
这种电荷的不对称分布使得极性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5.非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之间的电子分布均匀,没有电荷的不对称分布。
这种类型的化学键通常存在于相同元素的原子之间,如碳碳单键。
6.配位键: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其中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另一个原子提供空轨道来容纳这些电子。
这种相互作用通常存在于过渡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
7.氢键:氢键是一种特殊的相互作用,它发生在氢原子与另一个原子的电负性之间。
氢键通常比普通共价键或离子键弱,但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对物质的物理性质产生显著影响。
8.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是一种分子间相互作用,它是由电偶极子之间的诱导力和色散力组成的。
这种相互作用通常存在于分子之间,可以影响物质的聚集状态和物理性质。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一、化学键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通常叫做化学键。
例如:水的结构式为,H-O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而H、H之间相互作用非常弱,没有形成化学键离子键化学键极性共价键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2、离子键定义:说明:①成键元素:活泼金属(如:K、Na、Ca、Ba等)和活泼非金属(如:F、Cl、Br、O等)相互结合时形成离子键。
②成键原因:活泼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当活泼金属遇到活泼非金属时,电子发生转移,分别形成阳、阴离子,再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
③离子键构成离子化合物。
3、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4、电子式的几种表示形式(1)离子单核阳离子符号,即为阳离子的电子式,如H+、K+、Na+、Mg2+;原子团的阳离子:单核阴离子:原子团的阴离子:(2)化合物二、共价键定义:说明:①成键元素:通常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
②成键原因:同种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结合成分子时并不发生电子的完全得失,而是通过共用电子对而结合的。
③共价键可以形成单质也可化合物。
(1)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2)几点说明1.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关系:无确定的界限2.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的关系:只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3.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如:NH4Cl、NH4NO3、NH4HCO3等。
(3)非极性共价键与极性共价键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称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称配位键:配位键属于共价键,它是由一方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提供空轨道所形成的共价键例如:NH4+的形成在NH4+中,虽然有一个N-H键形成过程与其它3个N-H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相同。
(HF、HCl、HBr、HI分子中:X原子半径:F<Cl<Br<IH-X键键长:H-F<H-Cl<H-Br<H-IH-X键键能:HF>HCl>HBr>HIH-X分子稳定性:HF>HCl>HBr>HI(例A 化学键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之间B 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C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吸引力D 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二、分子间作用力1、分子间作用力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化学键一、化学键1、概念:化学键是指使离子或原子之间结合的作用。
或者说,相邻的原子或原子团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注意: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惰性气体就不存在化学键。
2、分类: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
3、意义:①解释绝大部分单质和化合物的形成:绝大部分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离子或者原子通过化学键的作用形成的。
②解释化学变化的本质: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原子重新组合就是通过反应物原子间化学键的断裂,然后又重新形成新的化学键的过程。
二、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1、概念: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3、本质:静电作用4、成键过程: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了离子键。
5、成键条件:活泼金属(IA IIA)与活泼非金属(VIA VIIA)之间的化合物。
6、结果:形成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就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而形成的化合物。
离子晶体就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而形成的晶体。
7、范围:典型的金属与典型的非金属之间容易形成离子键。
特别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左下方的金属与右上方的非金属元素之间。
例如:氧化钾、氟化钙、氢氧化钠、硝酸钾、氯化钾三、共价键:1、概念: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2、本质:静电作用3、方式: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静电作用。
4、条件: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容易形成共价键。
5、结果:形成共价单质或共价化合物。
共价单质是指同种元素的原子通过共价键所形成的单质。
共价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通过共价键所形成的化合物。
6、范围:共价单质有H2、B、C、N2、O2、O3、F2、Si、P、S、Cl2、Br2、I2.共价化合物主要有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的氧化物、酸、非金属的氯化物。
7、类型: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共价键。
主要存在于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所形成的共价键。
第3节化学键1、什么是化学键?化学键包括有哪些?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化学键(即化学键是使相邻原子或相邻离子间的强烈作用力)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极性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共价键(非极性键)非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2、什么是离子化合物?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例如:NaCl 、MgCl 2、Na 2O 、NaOH 、ZnSO 4等盐类3、何为电子式?在元素周围用“· ”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电子式例如:上下左右4、何为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H H N N Cl Cl5、什么叫做非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一方原子的共价键称为非极性键.H N NH不同种非金属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一方原子的共价键称为极性键Cl ····H ····非极性键和极性键非极性键极性键同种原子不同种原子判断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依据: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巧记为:同非6、何为结构式?在化学上,常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H H ··H ﹣H (结构式)H 2Cl ····H ····H ﹣Cl (结构式)HCl空间结构CO 2CH4NH3H2O CCl47、什么是化学变化?请用化学键的观点来解释。
化学变化就是在变化时有新的物质生成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中心化学键的形成(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化学键类型详解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构成化合物的基本力之一。
根据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电子的共享或转移情况,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等多种类型。
本文将详细解释各种化学键的特点和形成机制。
1.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电子转移而形成的化学键。
在离子键中,金属元素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非金属元素获得电子成为负离子,两者之间通过静电力相互吸引而结合。
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包括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等。
离子键的特点包括:- 离子键通常形成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
- 离子键的结合力较强,通常在晶体中呈现离子晶体结构。
- 离子键的熔点和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溶解性。
2.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电子共享而形成的化学键。
在共价键中,原子间的电子对通过共享形成共价键,使得原子能够达到稳定的电子构型。
典型的共价化合物包括水(H2O)、甲烷(CH4)等。
共价键的特点包括:- 共价键通常形成在非金属元素之间。
- 共价键的结合力较强,但比离子键弱。
- 共价键的熔点和沸点较低,通常为液体或气体状态。
- 共价键可以形成单键、双键、三键等不同键型。
3. **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元素之间的电子海模型形成的化学键。
在金属键中,金属原子失去外层电子形成正离子核,而外层电子形成电子海,自由移动在整个金属晶格中,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典型的金属包括铁(Fe)、铜(Cu)等。
金属键的特点包括:- 金属键形成在金属元素之间。
- 金属键的结合力较弱,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 金属键的熔点和沸点较高,通常为固体状态。
- 金属键的弹性和延展性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4. **氢键**氢键是由氢原子与氧、氮、氟等电负性较高的原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力形成的化学键。
在氢键中,氢原子与电负性较高的原子之间形成部分离子键,使得分子之间产生相互吸引力。
典型的氢键包括水分子(H2O)中的氢键。
化学键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学键是化学反应中形成的化学物质之间的连接。
根据电子的共享或转移程度,化学键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
一、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的。
在离子键中,一个原子会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正离子,而另一个原子会获得这些电子,形成负离子。
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离子晶体。
离子键通常发生在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如氯化钠(NaCl)。
二、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共享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的。
在共价键中,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来填充其外层电子壳,以达到稳定的电子构型。
共价键可以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取决于原子之间共享的电子对数目。
共价键通常发生在非金属之间,如氧气(O2)中的双键。
三、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形成的。
在金属键中,金属原子失去外层电子,形成正离子,并形成一个电子云。
这个电子云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在整个金属结构中自由移动,形成金属的特殊性质,如导电性和热导性。
金属键通常发生在金属之间,如铁(Fe)。
四、氢键氢键是由氢原子与较电负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在氢键中,氢原子与一个较电负的原子(如氮、氧或氟)之间形成一个弱的化学键。
氢键通常发生在分子之间,如水分子(H2O)中的氢键。
总结:化学键的四种基本类型是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的,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共享电子形成的,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形成的,氢键是由氢原子与较电负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这四种类型的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决定了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性。
第二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化学键1. 概念:化学键:相邻的 之间 的相互作用.注:①非相邻原子或分子之间不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中不存在化学键 ; ②原子:中性原子(形成共价键)、阴阳离子(形成离子键)、③相互作用: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离子键:只存在于 化合物中2.分类: 共价键:存在于 化合物中,也可能存在 化合物中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 。
(一定有 键,可能有 键) 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 。
(只有 键)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由 种原子形成,A -B 型,如,H -Cl 。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由 种原子形成,A -A 型,如,Cl -Cl 。
★2.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和“×”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
1)原子的电子式: 由于中性原子既没有得电子,也没有失电子,所以书写电子式时应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全部排列在元素符号周围。
排列方式为在元素符号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每个方向不能超过2个电子。
例如,⋅H 、⋅⋅N ....、⋅⋅O ....、⋅⋅F ....。
2)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金属原子在形成阳离子时,最外层电子已经失去,但电子式仅画出最外层电子,所以在画阳离子的电子式时,就不再画出原最外层电子,但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在元素符号右上标出。
所以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即为离子符号。
如钠离子的电子式为 ;镁离子的电子式为 ,氢离子也与它们类似,表示为 。
3)非金属阴离子的电子式:一般非金属原子在形成阴离子时,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这些电子都应画出,并将符号用“[]”括上,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电荷的表示方法同于离子符号。
例如,氟离子 、硫离子 。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 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 能量。
什么是化学键
化学键是指化学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使得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分子或晶体。
化学键的形成是由于原子之间电子云的重叠,从而达到降低系统能量、使系统更稳定的目的。
化学键可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三类。
共价键是指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对来实现稳定的相互作用。
在共价键中,原子通过调整电子云的密度,使得两个原子的电子云重叠程度最大,从而达到降低系统能量的目的。
共价键可分为单键、双键、三键等,如氢氧化物(H-O-H)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就是共价键。
离子键是指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之间通过电子的转移来实现稳定的相互作用。
在离子键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成为负离子。
正负离子之间由于电荷吸引力而形成稳定的离子键。
离子键通常存在于金属氧化物、盐类等化合物中。
金属键是指金属原子之间通过价电子共享来实现稳定的相互作用。
在金属键中,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不是完全属于某个原子,而是属于多个原子共享。
金属键使得金属原子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晶体,如导电、导热、延展性等。
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单质和金属化合物中。
总之,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体现,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具有不同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化学键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合成新材料以及探索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
化学键名词解释
化学键是指化学中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通过共享或交换电子而形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键名词及其解释:
1.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如H-H分子中的键。
2.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一个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另一个原子获得电子而形成带负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如NaCl分子中的键。
3. 金属键:金属键是指金属原子之间通过共享自由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如铜原子之间的键。
4. 氢键:氢键是一种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通常由一个电负性较强的原子和一个氢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形成,如水分子中的键。
5.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是一种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通常由于原子间的瞬时诱导极化而形成,如气态分子间的键。
这些化学键的强度和性质各不相同,它们决定了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对于理解和设计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体系 3 4. 化学键⑴ 定义:在原子结合成分子时,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⑵ 分类③ 电子式的书写电子式是用来表示原子或离子最外层电子结构的式子。
原子的电子式是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画小黑点(或×)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离子的电子式:阳离子的电子式一般用它的离子符号表示;在阴离子或原子团外加方括弧,并在方括弧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电荷的电性和电量。
分子或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正确标出共用电子对数目。
离子化合物电子式,阳离子的外层电子不再标出,只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正电荷,而阴离子则要标出外层电子,并加上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负电荷。
阴离子电荷总数与阳离子电荷总数相等,因为化合物本身是电中性的。
用电子式表示单质分子或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④结构式:用一根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应用于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A、概念:分子间存在的一种把分子聚集到一起的作用力。
B、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C、概念:在H2O、NH3、HF等分子间存在一种比一般分子间作用力稍强调相互作用,叫氢键。
D、氢键会使熔沸点升高。
⑶化学反应的实质: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2. 离子键、共价键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关系离子化合物:(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基础达标3]1. 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 CaCl2B. Ba(OH)2C. H2O2D. Na2O22.下列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的是A. NaOHB. CO2C. NaClD. HCl3.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 BF3B. H2OC. SiCl4D. PCl54.X是由两种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离子化合物,1 mol X含有20 mol电子。
第16讲 化学键基础题组1.(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l 3+的结构示意图:B.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符号:1720ClC.MgBr 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D.CS 2中各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2.(2018山西长治模拟)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①过氧化氢的电子式:H··O ······O ······H②三氯化硼的电子式:··Cl ······B ······Cl ······Cl ······③H 3O +的电子式:[H··O ····H··H]+④NaHS 中阴离子的电子式:[H··S ······]-⑤硫化钾的电子式:K 22+[··S ······]2- ⑥N 2H 4的结构式:⑦PCl 5的结构式:⑧B F 4-的电子式:[··F ······B ······F ····F ········F ······]-A.①②③④⑦B.①③④⑦⑧C.②③④⑤⑥D.①③⑤⑥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破坏离子键,产生H+和Cl-B.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C.石英和干冰的晶体类型不同D.MgCl2属于离子晶体,加热熔化时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S2、NaClO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B.只有活泼金属元素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C.等物质的量的CN-和N2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相等D.氯气与NaOH反应的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两条共价键B.由多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HF、HCl、HBr、HI四种物质的沸点依次升高D.晶体熔化时化学键不一定发生断裂6.(2017山西太原一模)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单质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W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Y、Z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最内层电子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的沸点:Z>Y>WB.原子半径:Z>Y>X>WC.WX与ZX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D.当W的化合价为+4价时,W与X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Y 位于周期表中ⅤA族,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3-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Z)>r(W)>r(Y)>r(X)B.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W的高C.Z3W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X的单质不能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8.4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B.Y与氢元素形成的物质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C.4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WD.4种元素中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9.(1)有下列10种物质:①O2②H2③NH4NO3④K2O2⑤Ba(OH)2⑥CH4⑦CO2⑧NaF⑨NH3⑩I2。
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填序号,下同);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
(2)X、Y两种主族元素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已知XY2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2为常见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若XY2为共价化合物,其结构式为。
(3)氯化铝的物理性质非常特殊,如:氯化铝的熔点为190 ℃(2.02×103 Pa),但在180 ℃时就开始升华。
据此判断,氯化铝是(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可以证明你的判断正确的实验依据是。
提升题组10.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其他三种元素原子的内层电子数相同。
X、Y均能与Z分别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1∶2的气态化合物。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气态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B.X、Y、Z都可与W形成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C.化合物W4XY2Z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D.沸点:W2Z>YW3>XW411.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原子序数之和等于Y、Z原子序数之和。
X、W两元素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是其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Z的单质是银白色固体,易导电,常温下遇浓硫酸发生钝化。
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A.X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于同族其他元素简单氢化物的沸点B.简单离子还原性:X>W;简单离子氧化性:Z>YC.X与Y两种元素可形成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D.Z与W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12.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其中X、Z、W与氢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H3、H2Z和HW;Y与氧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2O和Y2O2。
(1)写出Y2O2的化学式:,其中含有的化学键是。
(2)X、Z、W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填写化学式)。
(3)XH3、H2Z和HW三种化合物,其中一种与另外两种都能反应,该化合物为(填写化学式),生成物属于(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①XW3:;②Y2Z:。
13.下图为周期表中的一部分。
已知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A与D原子序数之和为C原子序数的1.5倍。
D回答下列问题:(1)B元素符号是,D为元素周期表中第族元素。
(2)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B、C、D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填离子符号)。
(3)B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C高是因为;A、D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相互反应的生成物的电子式为,其中存在键、(填“极性”或“非极性”)共价键。
(4)写一个离子方程式证明C和D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
答案精解精析 基础题组1.D A 项,Al 3+的结构示意图为,错误;B 项,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7,该氯原子的符号为 1737Cl,错误;C 项,MgBr 2由镁离子和溴离子构成,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错误;D 项,元素原子价电子数+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8时,该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CS 2中C 、S 元素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正确。
2.B 硼原子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BCl 3的电子式为··Cl ······B ····Cl ······Cl ······,故②错误;硫化钾的电子式应为K +[··S ······]2-K +,故⑤错误;在N 2H 4中,N 与N 之间是单键,故⑥错误。
3.C A 项,HCl 溶于水破坏共价键,错误;B 项,冰融化时,水分子间作用力被破坏,分子中共价键未发生断裂,错误;C 项,石英为原子晶体,干冰为分子晶体,正确;D 项,MgCl 2中无共价键,错误。
4.C A 项,Na 2S 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NaClO 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B 项,NH 4Cl 中含有离子键;C 项,CN -电子式为[··C ⋮⋮N··]-,N 2电子式为··N ⋮⋮N··,当物质的量相等时,两者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相等;D 项,根据反应:2NaOH+Cl 2NaCl+NaClO+H 2O,可知反应过程中有离子键、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以及非极性键的断裂,但没有非极性键的形成。
5.D SiO 2晶体中每个Si 原子与4个O 原子成键,故A 错误;氯化铵是由多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故B 错误;HF 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HCl 、HBr 、HI 、HF 沸点依次升高,故C 错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则晶体熔化时,化学键不一定发生断裂,故D 正确。
6.A 根据题意推断,W 为N 元素,X 为O 元素,Y 为Na 元素,Z 为Mg 元素。
B 项,原子半径:Na>Mg>N>O,错误;C 项,NO 中的化学键为共价键,MgO 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因此二者中化学键类型不相同,错误;D 项,当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时,N 与O 可以形成NO 2和N 2O 4,错误。
7.B 由题意推知X 、Y 、Z 、W 分别为C 、N 、Na 和P 。
A 项,原子半径:r(C)>r(N),错误;B 项,NH 3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沸点:NH 3>PH 3,正确;C 项,Na 3P 中只有离子键,错误;D 项,C 与浓HNO 3可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4HNO 3(浓)CO 2↑+4NO 2↑+2H 2O,错误。
8.A Y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Y 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Y 为O,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 为N,Z 为S,W 为Cl 。
A 项,X 的简单氢化物为NH 3,NH 3易液化,液氨汽化吸热,可用作制冷剂,正确;B 项,Y 与氢元素形成的H 2O 2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错误;C 项,4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S,错误;D 项,4种元素中Cl 的非金属性最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