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电解过程中杂质的行为及控制
- 格式:pdf
- 大小:266.61 KB
- 文档页数:4
精心整理一、铅电解精炼过程的电极反应铅电解精炼时属于下列的电化学系统阴极电解液阳极Pb(纯)PbSiF6.H2SiF6.H2oPb(含杂质)由于电解液的电离作用,形成Pb2+、H+阳离子和SiF62-、OH-阴离子:PbSiF6=Pb2++SiF62-H2SiF6=2H++SiF62-H2o=H++OH-极,阴离子奔向阳极,电解液中的阴离子2+和H+(即电极反应)Pb—2e=Pb2+反应,而不发生OH-和SiF62-离子的放电。
在阴极上,有可能发生Pb2+和H+的放电反应:Pb2++2e=Pb2H++2e=H2在正常的电解条件下,只发生Pb2++2e=Pb反应,而不发生2H++2e=H2反应。
综上所述,铅的电解精炼主要电极反应为:在阳极上:Pb-2e=Pb2+(氧化,进入电解液)在阴极上:Pb2++2e=Pb(还原在电极上析出)显然,在电解过程的进行中,阳极会逐渐溶解变薄,阴极则会因金属Pb的析出而逐渐变厚,阳极泥层的增厚会使槽电压变高,过高的槽电压会导致电化序在铅以下的杂质金属溶解,并在阴极上析出,因此阳极泥的厚度必须加以控制。
的纹路,呈铅灰间白色,并有金属光泽。
阴极的结晶受下列因素的影响:1Pb2+浓度控制在23加入添加剂,在电极上吸附时,使得界面反应的不可递性增大。
结晶过电位增大,为形成数目众多且尺寸小的晶核创造条件,添加剂是使铅电解精炼得以正常进行的极重要因素。
加入胶质添加剂大大地改善了阴极的结晶状态,能对任何原因造成的阴极不规则结晶起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析出铅的强度也与电解液含胶量有关,胶多则硬少则软。
为了使添加剂获得最好效果,一般采用胶合添加剂,其种类和配比一般需要通过实验确定。
4、电力线分布电力线集中处结晶变坏,阳极边缘常因电力线密集而出现树枝状或羊齿状结晶。
为消除此状,通常阴极尺寸作得比阳极稍大,电解生产操作中,若阴极和阳极的位置没有对正,也会造成局部电力线密集,而产生上述现象。
浅谈粗铅火法精炼过程中杂质控制的生产实践摘要:为了提高粗铅火法精炼的质量,有必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好其中杂质的控制。
本文在对粗铅火法精炼的具体工艺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杂质的具体控制方法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使粗铅火法精炼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粗铅火法;精炼;杂质控制粗铅火法精炼主要是经粗铅加温熔化,然后通过一些工艺技术方法,比如:加硫除铜、氧化除锡等,进而使铸型得到的阳极板中的杂质含量符合铅电解的标准。
从粗铅火法精炼的质量提升角度来讲,做好粗铅火法精炼过程的杂质控制非常重要,这也是本次论述的重点所在[1]。
首先,需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了解粗铅火法精炼涉及的工艺流程;然后结合杂质控制工艺理论,实施有效的杂质控制策略,这样粗铅火法精炼过程中的杂质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为精炼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一、工程实况及工艺流程分析某工程在精炼作业过程中,采取的具体工艺流程为:“烧结焙烧→鼓风炉还原熔炼→火法初步精炼→电解精炼”。
粗铅年产量为40000吨,电铅年产量为50000吨,通过相应的技术改造及发展,目前粗铅年产量达到65000吨,电铅年产量达到95000吨[2]。
因为自产粗铅难以满足电铅的生产要求,每一年均需要从外进行粗铅的采购。
如此一来,对于粗铅火法精炼而言,成分便不再是单独的鼓风炉还原熔炼所产粗铅,这样使得粗铅火法精炼中控制杂志显得较为困难。
对于粗铅火法精炼来说,其主要是对粗铅进行加温熔化处理,通过熔析除铜、加硫除铜以及氧化除锡等工艺的应用,确保铸型得到的阳极板当中的杂质含量符合铅电解的要求。
在本工程中,使用了5台75吨的熔铅锅,其中作用于火法精炼的有3台,铸型的有2台。
粗铅在通过火法精炼之后,由2台阳极铸型机铸成铅阳极板送往电解。
在粗铅火法精炼期间所生产的浮渣,利用1台浮渣反射炉进行处理,生产得到的粗铅则返回到火法精炼过程中。
为了使粗铅火法精炼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便有必要做好其中杂质的控制工作。
第六章 粗铅精炼1、粗铅精炼方法有 法和 法两种。
目前世界上采用 的厂家较多,我国多采用 。
答案:火法 电解 火法 电解精炼2、火法精炼:火法精炼是利用杂质金属与主金属(铅)在高温熔体中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形成与熔融主金属不同的新相(如精炼渣),并将杂质富集其中,从而达到精炼的目的。
3、熔析除铜:根据铜在粗铅中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减小的原理,当含铜高的铅液冷却时,铜以固溶体的状态析出,由于其密度较铅液小,便以浮渣形式浮在铅液表面而被除去。
4、加硫除铜:根据铜对硫的亲和力比铅大,所以可向铅液中加入硫化剂,硫首先与铅作用生成硫化铅:Pb S PbS +=,由于铜对硫的亲和力大于铅对硫的亲和力,所以硫化铅中的铅很快被铜置换,生成硫化亚铜:22PbS Cu Pb Cu S +=+。
生成的2Cu S 在作业温度下不溶于铅,且密度较小,呈固溶体浮在铅液表面形成硫化渣而被除去。
5、加锌除银、加钙镁除铋的原理:在含杂质金属的粗铅中添加第三种甚至更多种金属,它们与杂质金属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的亲和力大于铅,这些化合物密度比铅小,且不溶于铅,呈固溶体浮在铅液表面而被除去。
6、粗铅火法精炼初步除铜用 法,深度除铜用 法。
答案:熔析除铜 加硫除铜7、粗铅火法精炼除杂的顺序为先除 ,其方法有和 ,再除砷锑锡,方法有 和 ;接着除银,主要方法有 ,然后除锌,现普遍采用 ;最后除铋,除铋后进行最终精炼,得到精铅。
答案:铜 熔析除铜 加硫除铜 炼化精炼 碱性精炼 加锌 真空蒸馏法8、碱性精炼:所谓碱性精炼是加碱于熔融粗金属中,使氧化后的杂质与碱给合成盐而除去的火法精炼方法。
9、请指出粗铅电解精炼前都有哪些杂质元素,铅阳极中杂质元素在电解过程中的行为?答案:根据金属的标准电位可把铅中的杂质金属分为三类:1)电位比铅负的金属Zn 、Fe 、Cd 、Co 和Ni 等;2)电位比铅正的Sb 、Bi 、As 、Cu 、Ag 、Au 等;3)电位与铅很相近的Sn ;第一类杂质金属由于它们具有比铅高的析出电位,且浓度极小,因此在阴极不致放电析出。
《铅冶金》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0520109适用专业:冶金技术学时:39学时学分:3学分开课学期:第四学期第一部分前言1.课程性质与地位《铅冶金》是冶金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就业岗位必需的核心技能课程。
本课程以铅冶炼生产过程为行动领域,贯彻国家火法冶炼工职业标准,以岗位技能培养为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
本课程以铅的冶炼过程为基本主线,围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两大问题,着重介绍底吹炉、顶吹炉、鼓风炉、铅电解等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技术经济分析和冶炼过程管理等知识。
同时,在操作实习和组织管理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对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该学习领域以《冶金基础化学》、《冶金制图》、《冶金过程检测与控制》等课程为前导,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是学习《有色冶金设计原理》、《毕业设计》等后续课程的基础。
2.课程的设计思路《铅冶金》课程是现代直接炼铅新技术富氧底(顶)吹一鼓风炉还原熔炼一电解精炼等冶炼新技术为基础,按照企业真实的生产流程,依次介绍了富氧底吹技术、富氧顶吹技术、鼓风炉还原技术、电解精炼技术等冶炼工作任务,并根据完成每个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的需求,将冶炼原理、冶炼工艺、冶炼设备、冶炼操作、经济技术指标等知识融于课程教学中,实现“做、教、学”一体化。
本课程是以任务驱动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主,围绕铅冶炼职业能力,以铅冶金工作过程为依据,以校企合作企业为依托,以实际铅冶炼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知识、技能和态度有机融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完成铅冶炼生产的炉料准备工作,满足底吹(顶吹)等冶炼工艺对原料的要求。
(2)使学生能够掌握底吹炉熔炼的工艺及设备知识,掌握冶炼过程的工艺控制及经济技术指标。
电解铅生产过程电解铅生产过程是从铅矿石中提取铅物质的一种方法。
铅是一种有用的金属,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和电子工业等领域。
电解铅生产过程基于铅矿中的氧化铅或硫化铅,将其转化为可用的,可在其他行业使用的铅。
整个电解铅生产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矿石准备铅矿一般包含铅硫化物(例如,黄铅矿,铅辉矿)和氧化铅矿(例如,铅矾石)。
在矿石准备阶段,这些矿物将被粉碎和磨碎,以使它们更容易处理。
2. 熔炼过程接下来,铅矿物被加热以达到高温,并与碳反应产生金属铅。
这个步骤通常被称为熔炼。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以下反应:PbS (s) + 2 C (s) → Pb (l) + 2 CO (g)矿物中的硫化物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并通过熔融的金属铅熔体底部排出。
铅熔体通常包含其他杂质,例如硫和铜。
这些杂质需要被从熔体中除去,以达到高纯度。
这一步骤通常被称为精炼。
在这个过程中,熔体被放在电解槽中,并通电。
这将使锡和铅产生反应,并形成锡酸盐,锡酸盐会被吸附并熔融到阳极。
在这个过程中,杂质被氧化并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4. 电解过程接下来的步骤是电解过程。
阳极和阴极之间浸泡在一个叫做电解质的液体中。
在铅质阳极上,铅被氧化成二价铅离子,并在电解质中溶解。
在阴极上,铅离子还原成金属铅,以形成滑铅。
这个过程的反应式为:电化学反应需要通过电池供电以维持,并且必须以精确定量的方式进行,以确保制造的铅达到所需的质量和纯度。
5. 熔铸在电解结束后,所制造的滑铅会被熔化并注入模具中,以形成生产所需的铅产品。
一、铅电解精炼过程的电极反应铅电解精炼时属于下列的电化学系统阴极电解液阳极Pb(纯)PbSiF.HSiF.HoPb(含杂质)6262由于电解液的电离作用,形成Pb2+、H+阳离子和SiF62-、OH-阴离子:PbSiF=Pb2++SiF2-66HSiF=2H++SiF2-266Ho=H++OH-2由电化学系统分析,当通入直流电后,各种离子将作定向运动,阳离子奔向阴极,阴离子奔向阳极,电解液中的阴离子SiF62-、OH-向阳极移动,阳离子Pb2+和H+向阴极移动,与此同时,在电极与电解液的界面上,发生相应的电化学反应(即电极反应),在阳极上可以进行下列反应:Pb-2e=Pb2+2OH—2e=HO+1/2O22SiF2-—2e=SiF66同时,SiF+Ho=HSiF+1/2O62262实际上,在正常的电解条件下,只发生Pb-2e=Pb2+反应,而不发生OH-和SiF2-6 离子的放电。
在阴极上,有可能发生Pb2+和H+的放电反应:Pb2++2e=Pb2H++2e=H2在正常的电解条件下,只发生Pb2++2e=Pb反应,而不发生2H++2e=H2反应。
精心整理综上所述,铅的电解精炼主要电极反应为:在阳极上:Pb-2e二Pb2+(氧化,进入电解液)在阴极上:Pb2++2e=Pb(还原在电极上析出)显然,在电解过程的进行中,阳极会逐渐溶解变薄,阴极则会因金属Pb的析出而逐渐变厚,阳极泥层的增厚会使槽电压变高,过高的槽电压会导致电化序在铅以下的杂质金属溶解,并在阴极上析出,因此阳极泥的厚度必须加以控制。
正常的阴极是平滑致密的,沿阴极长度方向存在着明显的宽约lT・5mm的纹路,呈铅灰间白色,并有金属光泽。
不正常的阴极结晶呈海绵状,疏松粗糙且发黑色,有时长树枝毛刺,或圆头粒状、瘤状的疙瘩。
阴极的异常结晶不仅影响到它的质量,而是导致电流效率的下降。
阴极的结晶受下列因素的影响:1、电解液中铅离子的浓度铅离子的浓度过高会使阴极结晶粗糙,过低则又会使海绵状结晶产生,而且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加剧。
第八届全国铅锌冶金生产技术及产品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铅高面积电流电解铅离子浓度的选择及控制1前言株洲冶炼厂夏中卫摘要文章叙述了电解液钲离子浓度对铅电解生产的影响.对铅商面积电流电解选用铅离子浓度的控制范围进行了分析说明,提出了铅高面积电流电解生产时抑制电解液铅离子浓度下降的具体措施.关键词铅电解高面积电流铅离子浓度电解液铅电解精炼过程中。
面积电流直接影响阴、阳两极的电化学反应速度,.并引起电解液铅离子浓度的变化,即面积电流与铅电液铅离子浓度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情J况下面积电流越低,电解液铅离子浓度越易上升:面积电流越高,电解液铅离子浓度越易贫化,而电解液铅离子浓度变化直接影响电解技术指标的波动。
我厂从1999年开始进行面积电流为195A/m2以上的铅电解生产,选择并控制好电解液铅离子浓度是我厂铅高面积电流电解得以成功持续经济运行的关键。
2电解液铅离子浓度对铅高面积电流电解生产的影响2.1面积电流的选撵受电解液铅离子浓度影响在电解过程中,面积电流越高.则阴极附近电解液中的铅离子浓度因迅速沉积而浓度降低得越快,浓差极化愈明显,防碍了电极过程的进一步强化。
若电极反应处于稳态扩散时,根据涅恩斯特近似处理,极限扩散面积电流计算公式如下:t严心Ⅸ,l8式中:fd为电极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面积电流即极限扩散面积电流A・n一;co为电解液铅离子的本体浓度tool・m’3;d为扩散层厚度m;D为扩散系数m2・S‘1;n为反应的摩尔电子数:F为法拉第常数96485c/tool。
当6为常数时。
‘与溶液铅离子浓度成正比,面积电流的合理选择受电解液铅离子浓度的影响。
2.2电解液铅离子浓度影响阴极沉积物的控制阴极沉积物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电结晶的过程,包括晶核的生成与成长两个平行进行的过程。
面积电流的提高,可增加阴极超电位,由Erdey-Cruz公式知。
晶核的生成速度随阴极超电位增加而增大,这样有利于阴极获得细晶沉积物粒;但丽积电流的提高,也可提高阴极铅离子沉积速度,致使结晶向外伸展。
作者简介:周坚林(1978-),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冶炼技术管理工作。
粗铅火法精炼过程中杂质控制的生产实践周坚林(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株洲 412004)摘 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粗铅火法精炼过程中的杂质控制进行了论述。
介绍了株冶的粗铅火法精炼工艺如何采取相应的杂质控制措施。
即使处理复杂原料,株冶的方法也可以把杂质含量降到电解要求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熔析除铜;加硫除铜;氧化除锡;加碱除砷、锑中图分类号:T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540(2005)02-0017-03 株洲冶炼集团的铅系统于1959年投产,采用烧结焙烧※鼓风炉还原熔炼※火法初步精炼※电解精炼的工艺生产精铅。
原设计能力为年产粗铅4×104t ,年产电铅5×104t ,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发展,现已成为能年产粗铅6.5×104t ,年产电铅9.5×104t 以上的国内铅冶炼大户。
其中由于自产粗铅不能满足电铅的生产,每年都要从外采购粗铅和1#铅作补充。
这样对粗铅火法精炼来说,成分就不再是单一的鼓风炉还原熔炼所产粗铅,也给粗铅火法精炼过程中杂质的控制带来难度。
粗铅火法精炼的目的就是通过将粗铅加温熔化,经熔析除铜、加硫除铜、氧化除锡和加碱除砷、锑等工艺,使铸型出来的阳极中的杂质含量达到铅电解的要求。
1 粗铅火法精炼的工艺流程粗铅火法精炼拥有5台75t 的熔铅锅,其中3台用于火法精炼,2台用于铸型。
粗铅经过火法精炼后,由2台直径7.2m 阳极铸型机铸成铅阳极板送往电解。
粗铅火法精炼过程中产生的浮渣由1台浮渣反射炉处理,产出的粗铅返回火法精炼。
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2 杂质控制工艺理论在铅电解精炼过程中有很多杂质元素如铜、锡、砷、锑、铋等,它们的电位比铅高或与铅接近。
电位与铅接近的锡,电解时与铅一道溶解并大部分在阴图1 铅火法初步精炼工艺流程极上析出;电位比铅高的金属虽然大部分留在阳极泥中,但对电解电效却存在影响。
铅电解精炼工艺操作规程铅电解精炼工艺操作规程一、操作前准备工作1. 检查电解槽及周围环境是否整洁,无杂物和水迹。
2. 检查电解设备是否运转正常,电流表、电压表、温度计等是否准确可靠。
3. 检查电解液的浓度、温度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进行调整。
二、装料操作1. 检查铅料是否干净,无杂质。
使用前必要时进行预处理。
2. 向电解槽中逐步加入铅料,注意避免溅入电解槽外。
3. 保持电解槽内的铅料高度均匀,不得过高或过低。
三、运行操作1. 将电解槽连接至电源,并根据要求设置电解电压和电流。
2. 观察电解槽内电解液的变化,确保电流平稳,无异常。
3. 定期检查电解槽内铅料的状况,如有结块、积渣等情况及时处理或修正。
4. 保持电解槽内的温度稳定,必要时进行调整。
四、产物处理1. 检查电解产物是否符合要求,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排查和处理。
2. 定期清除电解槽内的产物渣滓,确保电解液流动畅通。
3. 对电解槽内的产物进行密封包装和储存,以免遭受外界污染。
五、设备维护1. 定期检查电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2. 保持电解设备的干燥和清洁,避免水分、杂质进入。
3. 对电解槽及周围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确保其功能完好。
六、环境安全措施1. 操作过程中应戴好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2. 保持操作区域的良好通风,避免产生有害气体积聚。
3. 操作结束后,关闭电源并切断电解槽的电流,确保安全。
七、事故应急处理1. 在发生事故时,及时切断电源,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援。
2. 如有中毒、烧伤等伤害情况,应立即向医务人员求助并及时处理伤者。
3.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以上即为铅电解精炼工艺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时刻关注安全环保问题。
铅电解技术条件及其控制5.3. 1 电解液成分电解液由硅氟酸铅和硅氟酸的水溶液组成,正常含Pb2+量60~120G/L,游离硅氟酸H2SiF660~100G/L,总硅氟酸根SiF62-100~160G/L。
Pb2+浓度太低影响阴极析出铅的结晶质量,适当提高Pb2+浓度有利于获得光滑致密而又坚固的析出铅。
但Pb2+太高会使电解液的导电率下降,并可能造成泥层中的Pb2+过高,引起PbSiF6的水解或过饱和。
游离酸主要是增加电解液的导电性,提高其分散能力,改善析出铅结晶质量,并降低槽电压,节约电能。
根据工厂普遍经验,随着电流密度提高,电解液中的铅、酸浓度都应相应地提高。
生产中一般都采用酸度较高的电解液,但当游离H2SiF6浓度超过120G/L以后,电解液比电阻降低不大,而酸的损失则随着酸度升高而增大。
电解生产正常时,电解液中杂质的浓度一般不会积累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情况下,电解液不需要净化处理,但是若采用集中掏槽或是停产后再生产,电解液往往会受到污染而变得浑浊,此时,需将电解液进行过滤处理,以除去悬浮物和部分胶质。
对于溶于电解液中的杂质,则可采用大电流密度电解的办法除去,一般只需一个周期后即可产出合格的析出铅。
随着电解的进行,电解液中有害杂质的浓度可迅速下降,转入正常状态,析出铅中的杂质含量也随之降低。
国内某厂采用工业絮凝剂处理电解液中的有害杂质,方法简单,效果比较明显。
在电解过程中,由于电解液的蒸发、分解、阳极泥带走和其他机械损失,H2SiF6被消耗,为了维持电解过程的正常进行,每天必须对电解液进行化验分析,并加入新的H 2SiF6来补充。
国内某厂要求外购来的新酸成分(G/L)为:H2SiF6≥360,Cu≤2,游离F≤3,SO42-≤5。
新配制的电解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铁离子使电解液呈绿色,胶质物使之呈棕色,使用时间较长的电解液呈啤酒色。
对电解液的要求是具有高的导电率和纯净度。
5.3. 2 电解液循环铅电解过程中的两极间的浓差极化,不但使槽电压升高,增加电耗,而且阴极铅的质量也不稳定。
铅电解精炼的工艺流程铅的精炼一般通过电解法进行,主要包括溶剂萃取法、铅泥的水解还原法等。
其中,溶剂萃取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精炼方法之一。
下面就以铅的电解精炼流程为例,详细介绍一下铅的精炼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首先要准备好含铅的原料,一般来说,含铅原料主要包括铅泥、含铅废水和含铅废渣。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预处理,如过滤、干燥等,以去除杂质,确保产品的纯度。
2. 电解槽设计电解槽是电解精炼的关键设备,其设计需要考虑到生产效率、能耗、产物纯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电解槽由阴极、阳极、电解液和电解槽壁构成。
阴极和阳极一般选择陶瓷、不锈钢等耐蚀材料制成,电解液一般选用硫酸铅。
3. 电解过程将经过预处理的含铅原料投放进电解槽中,通过外加电流,将铅阳极上的铅溶解到阴极上,从而得到纯净的铅。
在电解过程中,要控制电解液的温度、PH值、电流密度等参数,以确保电解过程顺利进行。
4. 产品分离在电解过程结束后,通过过滤、干燥等工艺,将得到的产品进行分离。
一般来说,可以得到纯净的铅片或铅粉,可以直接用于生产电池等产品。
5. 废水处理在电解精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铅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需要对废水进行处理,通常采用化学沉淀、膜分离等技术,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达到排放标准。
6. 废渣处理除了废水外,电解精炼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含铅废渣,这些废渣中还有一定的有用金属,如铜、锡等。
因此,需要对废渣进行处理,一般可以采用水解还原等技术,将废渣中的有用金属提取出来,减少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铅的电解精炼工艺流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原料准备、电解槽设计、电解过程、产品分离、废水处理、废渣处理等多个环节。
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艺控制和环保措施,才能实现铅精炼的高效、高质量生产,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做出贡献。
浅谈降低铅电解过程电解液电阻的方法摘要本文通过对铅电解过程影响电解电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降低电解液电阻是降低电解电耗的关键因素,并对目前降低电解液电阻的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铅电解电解液电阻铅电解精炼是将经过初步火法精炼后但还含有少量杂质的铅作阳极,用电解析出铅作为阴极,悬挂在盛有硅氟酸和硅氟酸铅的水溶液的电解液中,借直流电的作用进行电化学反应从而获得纯铅和含有价金属阳极泥的过程[1]。
在电流的作用下阳极上的铅发生溶解,进入溶液,在阴极上发生铅离子的得电子反应,在阴极析出。
在此过程中,比铅电位高的金属不溶于电解液而以阳极泥的形式附着在铅阳极上,比铅电位低的金属溶解进入电解液,从而使铅得到纯化。
铅精炼系统电解部分的电耗约占整个铅精炼系统总电耗的70%,电流效率的提高,将会使电耗降低,酸耗降低,因此提高电流效率对电解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2]。
随着节能降耗的形势的发展,对提高铅电解电流效率的研究已成为各铅电解生产厂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整个铅电解槽的槽压中,电解液的电位降占到整个槽压的74%左右。
因此如何降低电解液的电位降是降低铅电解电耗的主要途径,本文主要对影响电解液电导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论述。
1.铅电解槽压和电流效率与直流电耗的关系槽电压和电流效率与直流电耗的关系式如下:W =V/(q ×η)×1000 kWh(1)式中:W为阴极析出1t铅所消耗的电能,kWh; V为槽电压,V; q 为铅的电化当量3.865g / A·h; η为电流效率,%。
由上式可知,铅电解直流电耗与槽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效率成反比。
因此要降低铅电解直流电耗就需要降低槽电压和提高电流效率。
槽电压主要由电解液电压降、导体电压降、各接触点电压降、阳极泥与浓差极化和电解液电压降等组成[3]。
而槽电压中电解液的电压降占到槽电压的70%左右,所以研究影响电解液电压降的因素是降低电耗的关键问题之一。
2影响电解液电阻的因素影响电解液电阻的因素主要有电解液的成分,电解液温度,添加剂的量及极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