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练习题答案完美生活答案 05静电场
- 格式:pdf
- 大小:154.65 KB
- 文档页数:6
真空中的静电场一 选择题1.两个等量的正电荷相距为2a ,P 点在它们的中垂线上,r 为P 到垂足的距离。
当P 点电场强度大小具有最大值时,r 的大小是:[ ](A )42a r =(B )32a r = (C )22ar = (D )a r 2= 2.如图5-1所示,两个点电荷的电量都是q +,相距为a 2,以左边点电荷所在处为球心,以a 为半径作一球形高斯面,在球面上取两块相等的小面积1S 和2S ,设通过1S 和2S 的电通量分别为1Φ和2Φ,通过整个球面的电通量为Φ,则[ ](A )021εq=ΦΦ>Φ,(B )0212,εq=ΦΦ<Φ(C )021εq=ΦΦ=Φ,(D )021εq=ΦΦ<Φ,3.在静电场中,高斯定理告诉我们 [ ](A )高斯面内不包围电荷,则高斯面上各点E的量值处处相等;(B )高斯面上各点E只与面内电荷有关,与面外电荷无关;(C )穿过高斯面的E(D )穿过高斯面的E 通量为零,则高斯面上各点的E必为零; 4.如图5-2所示,两个“无限长”的同轴圆柱面,半径分别为1R 和2R ,其上均匀带电,沿轴线方向单位长度上的带电量分别为1λ和2λ,则在两圆柱面之间、距轴线为r 的P 点处的场强大小为:[ ](A )r 012πελ (B )r 0212πελλ+ (C )()r R -2022πελ (D )()1012R r -πελ5.电荷面密度为+σ和-σ的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平行平板,放在与平面垂直的x2-5 图1 - 5 图轴上a +和a -位置,如图5-3所示。
设坐标圆点o 处电势为零,则在a x a +<<-区域的电势分布曲线为: ( )6.真空中两个平行带电平板A 、B ,面积均为S ,相距为)(S d d <<2,分别带电量q +和q -,则两板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 ](A )204d q πε (B )Sq 0ε (C )Sq 022ε (D )不能确定7.静电场中,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 )正电荷的电势一定是正值; (B )等势面上各点的场强一定相等;(C )场强为零处,电势也一定为零; (D )场强相等处,电势梯度矢量一定相等。
静电场的电势(参考答案)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 选择题1.真空中一半径为R 的球面均匀带电Q ,在球心O 处有一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如图所示,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在球内离球心O 距离为r 的P 点处的电势为:(A )r q04πε; (B ))(041R Qr q +πε;(C )r Q q 04πε+; (D ))(041R qQ r q -+πε;参考:电势叠加原理。
[ B ]2.在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A 的静电场中,将另一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B 从a 点移动到b ,a 、b 两点距离点电荷A 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如图,则移动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 (A ))(21114r r Q--πε; (B ))(21114r r qQ-πε;(C ))(210114r r qQ --πε; (D ))(4120r r qQ--πε。
参考:电场力做功=势能的减小量。
A=W a -W b =q(U a -U b )。
[ C ]3.某电场的电力线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一负电荷从M 点移到N 点,有人根据这个图做出以下几点结论,其中哪点是正确的 (A )电场强度E M <E N ; (B )电势U M <U N ; (C )电势能W M <W N ; (D )电场力的功A >0。
[ C ]r 2(-Q)Abr 1 B a (q )M※4.一个未带电的空腔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 ,在腔内离球心距离为d (d <R )处,固定一电量为+q 的点电荷,用导线把球壳接地后,再把地线撤去,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球心O 处的点势为: (A )0; (B )d q04πε; (C )-R q04πε; (D ))(1140R dq-πε。
参考:如图,先用高斯定理可知导体内表面电荷为-q ,导体外表面无电荷(可分析)。
虽然内表面电荷分布不均,但到O 点的距离相同,故由电势叠加原理可得。
[ D ]二 填空题1.图中所示为静电场的等势(位)线图,已知U 1<U 2<U 3,在图上画出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E a = E b (填<、=、>)。
题7.1:1964年,盖尔曼等人提出基本粒子是由更基本的夸克构成,中子就是由一个带e 32的上夸克和两个带e 31-下夸克构成,若将夸克作为经典粒子处理(夸克线度约为10-20 m ),中子内的两个下夸克之间相距2.60⨯10-15 m 。
求它们之间的斥力。
题7.1解:由于夸克可视为经典点电荷,由库仑定律r r 220r 2210N 78.394141e e e F ===r e r q q πεπεF 与r e 方向相同表明它们之间为斥力。
题7.2:质量为m ,电荷为-e 的电子以圆轨道绕氢核旋转,其动能为E k 。
证明电子的旋转频率满足42k20232me E εν=其中是0ε真空电容率,电子的运动可视为遵守经典力学规律。
题7.2分析:根据题意将电子作为经典粒子处理。
电子、氢核的大小约为10-15 m ,轨道半径约为10-10 m ,故电子、氢核都可视作点电荷。
点电荷间的库仑引力是维持电子沿圆轨道运动的向心力,故有220241r e r v m πε= 由此出发命题可证。
证:由上述分析可得电子的动能为re mv E 202k 8121πε==电子旋转角速度为30224mr e πεω=由上述两式消去r ,得43k 20222324me E επων== 题7.3:在氯化铯晶体中,一价氯离于Cl -与其最邻近的八个一价格离子Cs +构成如图所示的立方晶格结构。
(1)求氯离子所受的库仑力;(2)假设图中箭头所指处缺少一个铯离子(称作品格缺陷),求此时氯离子所受的库仑力。
题7.3分析:铯离子和氯离子均可视作点电荷,可直接将晶格顶角铯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的库仑力进行矢量叠加。
为方便计算可以利用晶格的对称性求氯离子所受的合力。
解:(l )由对称性,每条对角线上的一对铯离子与氯离子间的作用合力为零,故01=F (2)除了有缺陷的那条对角线外,其它铯离子与氯离子的作用合力为零,所以氯离子所受的合力2F 的值为N 1092.134920220212-⨯===ae rq q F πεπε2F 方向如图所示。
作业5 静电场五2.一平行板电容器中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
介质外表极化电荷面密度为σ'±,那么极化电荷在电容器中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A0σε' .B 02σε' .C 0r σεε' .D rσε' 答案:【A 】解:极化电荷也是一种电荷分布,除不能自由移动和依赖于外电场而存在外,与自由电荷没有区别。
在产生静电场方面,它们的性质是一样的。
在电容器中,正是极化电荷的存在,产生的静电场与自由电荷产生的静电场方向相反,使得电容器中总的电场强度减弱,提高了电容器储存自由电荷的能力,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或者说,储存等量的自由电荷,添加电介质后,电场强度减弱,电容器两极的电势差减小,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正负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都是0/2εσ,方向相同,所以,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为0/εσ。
3.在一点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一块电介质如图5-1放置,以点电荷q 所在处为球心作一球形闭合面,那么对此球形闭合面[ ]。
.A 高斯定理成立,且可用它求出闭合面上各点的场强 .B 高斯定理成立,但不能用它求出闭合面上各点的场强 .C 由于电介质不对称分布,高斯定理不成立 .D 即使电介质对称分布,高斯定理也不成立 答案:【B 】解:静电场的高斯定理,是静电场的根本规律。
无论电场分布〔电荷分布〕如何,无论有无电介质,也无论电介质的分布如何,都成立。
但是,只有在电场分布〔电荷分布和电介质分布〕,在高斯面上〔内〕具有高度对称时,才能应用高斯定理计算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
否那么,只能计算出穿过高斯面的电通量。
图示的高斯面上,电场强度分布不具有高度对称性,不能应用高斯定理计算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
4.半径为1R 和2R 的两个同轴金属圆筒,其间充满着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的均匀介质。
设两圆筒上单位长度带电量分别为λ+和λ-,那么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的大小D = ,电场强度的大小E = 。
第9章 静电场9-1 两小球处于如题9-1图所示的平衡位置时,每小球受到张力T ,重力mg 以及库仑力F 的作用,则有mg T =θcos 和F T =θsin ,∴θmgtg F =,由于θ很小,故lxmgmg mg x q F 2sin tg 41220=≈==θθπε ∴3/1022⎪⎪⎭⎫⎝⎛mg l q πε9-2 设q 1,q 2在C 点的场强分别为1E 和2E,则有14299m V 108.103.0108.1109--⋅⨯=⨯⨯⨯=方向沿AC 方向 方向沿CB 方向∴ C 点的合场强E的大小为: 设E 的方向与CB 的夹角为α,则有9-3 坐标如题9-3图所示,带电圆弧上取一电荷元l q d d λ=,它在圆心O 处的场强为201d 41d RlE λπε=,方向如题9-3图所示,由于对称性,上、下两带电圆弧中对应电荷元在圆心O 处产生的d E 1和d E 2在x 方向分量相 互抵消。
0=∴x E ,圆心O 处场强E 的y 分量为方向沿y 轴正向。
9-4 (1)如题9-4图(a),取与棒端相距d 1的P 点为坐标原点,x 轴向右为正。
设带电细棒电荷元x q d d λ=至P 点的距离x ,它在P 点的场强大小为 20d 41d x xE P λπε=方向沿x 轴正向各电荷元在P 点产生的场强方向相同,于是方向沿x 轴方向。
(2)坐标如题9-4图(b)所示,在带电细棒上取电荷元x q d d λ=与Q 点距离为r ,电荷元在Q 点所产生的场强20d 41d r xE λπε=,由于对称性,场d E 的x 方向分量相互抵消,所习题9-1图习题9-4图(a )习题9-3图习题9-2图以E x =0,场强d E 的y 分量为θλπεθsin d 41sin d d 20r xE E y ==因θθθπθθd csc d d ,d 2d ,csc d 22222=-=⎪⎭⎫⎝⎛-==x ctg tg x r ∴ θθπελθλπεd sin d 4sin d 41d 2020==r xE y其中 22222221)2/(d 2/c o s ,)2/(d 2/c o s L L L L +-=+=θθ代入上式得方向沿y 轴正向。
第4篇电磁学第9章静电场9.1 基本要求1 掌握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以及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和电势叠加原理。
掌 握电势与电场强度的积分关系。
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电场强度和电势。
了解电场强度 与电势的微分关系。
2 理解静电场的规律: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理解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 方法。
3 了解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了解介质的极化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了解各向同性介质 中D和E之间的关系。
了解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4 了解电容和电能密度的概念。
9.2 基本概念1 电场强度E :试验电荷0q 所受到的电场力F 与0q 之比,即0q =F E 2 电位移D :电位移矢量是描述电场性质的辅助量。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它与场强成正比,即ε=D E 3 电场强度通量e Φ:e Sd Φ=⎰E S电位移通量:D Sd Φ=⎰D S4 电势能pa E :0pa aE q d ∞=⎰E l (设0p E ∞=)5 电势a V :0pa a aE V d q ∞==⎰ E l (设0V ∞=)电势差ab U :ab a b U V V =- 6 场强与电势的关系(1)积分关系 a aV d ∞=⎰E l(2)微分关系 = -V ∇=-E gradV7 电容C:描述导体或导体组(电容器)容纳电荷能力的物理量。
孤立导体的电容:Q C V =;电容器的电容:Q C U= 8 静电场的能量:静电场中所贮存的能量。
电容器所贮存的电能:22222CU Q QUW C ===电场能量密度e w :单位体积的电场中所贮存的能量,即22e E w ε=9.3 基本规律 1 库仑定律:12204rq q rπε=F e 2 叠加原理(1)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在点电荷系产生的电场中任一点的场强等于每个点电荷单独 存在时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
(2)电势叠加原理:在点电荷系产生的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每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 在该点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
作业5 静电场五2.一平行板电容器中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
已知介质表面极化电荷面密度为σ'±,则极化电荷在电容器中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A0σε' .B 02σε' .C 0r σεε' .D rσε' 答案:【A 】解:极化电荷也是一种电荷分布,除不能自由移动和依赖于外电场而存在外,与自由电荷没有区别。
在产生静电场方面,它们的性质是一样的。
在电容器中,正是极化电荷的存在,产生的静电场与自由电荷产生的静电场方向相反,使得电容器中总的电场强度减弱,提高了电容器储存自由电荷的能力,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或者说,储存等量的自由电荷,添加电介质后,电场强度减弱,电容器两极的电势差减小,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正负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都是0/2εσ,方向相同,所以,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为0/εσ。
3.在一点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一块电介质如图5-1放置,以点电荷q 所在处为球心作一球形闭合面,则对此球形闭合面[ ]。
.A 高斯定理成立,且可用它求出闭合面上各点的场强 .B 高斯定理成立,但不能用它求出闭合面上各点的场强 .C 由于电介质不对称分布,高斯定理不成立 .D 即使电介质对称分布,高斯定理也不成立答案:【B 】解:静电场的高斯定理,是静电场的基本规律。
无论电场分布(电荷分布)如何,无论有无电介质,也无论电介质的分布如何,都成立。
但是,只有在电场分布(电荷分布和电介质分布),在高斯面上(内)具有高度对称时,才能应用高斯定理计算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
否则,只能计算出穿过高斯面的电通量。
图示的高斯面上,电场强度分布不具有高度对称性,不能应用高斯定理计算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
4.半径为1R 和2R 的两个同轴金属圆筒,其间充满着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的均匀介质。
设两圆筒上单位长度带电量分别为λ+和λ-,则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的大小D = ,电场强度的大小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