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发射设备开路测试技术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28.68 KB
- 文档页数:3
无线电发射设备开路测试技术分析摘要:本文将分析无线电发射设备开路测试技术,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
通过对各种开路测试方法的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劣和应用范围,并讨论了一些测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方法,最后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无线电发射设备;开路测试;技术分析;优劣分析;问题应对;发展方向。
正文:一、引言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开路测试是决定其性能和质量的重要一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测试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能够更加准确地测试设备的性能和质量。
本文将对无线电发射设备开路测试技术进行分析,讨论各种测试方法。
二、基本原理开路测试是无线电发射设备测试中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一定频率的信号注入设备,然后通过测量输出信号的功率等数据来评估设备的工作能力。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设备的功率比较小,测试频段较窄的情况。
三、测试方法1、全频段扫描法这种方法常用于中、低功率发射设备的测试。
测试时,设备工作在连续波状态下,将频谱分析仪连入设备,对整个频段进行扫描,然后通过分析和比较扫描结果,得到设备的输出功率和线性度等参数的信息。
2、固定频率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高功率发射设备的测试。
测试时,通过稳定的广域振荡器直接产生测试信号,通过测量输出信号的功率和频率等数据,评估设备的性能。
3、移频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调频广播发射机的测试。
测试时,通过移频设备产生测试信号,将信号输入广播发射机,通过测量输出信号是否与输入信号匹配等数据,评估设备的性能。
四、优劣分析从整体上看,开路测试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劣。
对于不同种类的设备和测试需求,应选用最适合的测试方法。
全频段扫描法准确度较高,但测试时间较长;固定频率法测试速度较快,但刻度不够精细;移频法适用于调频广播发射机的测试,但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设备。
五、问题应对在开路测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如测试环境的不稳定性、测试设备的不匹配性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保持测试环境的稳定性,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保证测试设备的工作稳定。
第一部分:术语与定义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与定义 (1)4.符号和缩略语 (7)4.1 发射功率中的术语符号和说明 (7)4.2 缩略语 (7)参考文献 (9)III在用无线电台(站)发射设备测试要求及方法第一部分:术语与定义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在用无线电台(站)发射设备的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3、术语与定义3.1在用无线电台(站)发射设备 in-use transmitting equipment of radio station设置或使用的无线电台(站)发射机及影响其发射性能的设备。
3.2在用无线电台(站)发射设备检测 in-use transmitting equipment of radio station testing 无线电管理机构依据法定规则,对在用设备实施检测。
3.3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equivalent isotropically radiated power供给天线的功率与指定方向上相对于全向天线的增益(绝对或全向增益)的乘积。
3.4(指定方向上的)有效辐射功率(e.r.p)effective radiated power(in a given direction)供给天线的功率与指定方向上相对于半波振子的增益的乘积。
3.5频率容限 frequency tolerance发射所占频带的中心频率偏离指配频率(或者发射的特征频率偏离参考频率)的最大容许偏差。
频率容限以百万分之几或以若干赫兹表示。
13.6指配频率 assigned frequency指配给一个无线电台(站)的频带的中心频率。
(实用版4篇)编制人: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序言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了4篇《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
下载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射!(4篇)《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篇1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是指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进行规范的标准。
这些标准对于无线电发射设备的设计、生产和使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设备类型,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和频段。
例如,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方法适用于移动通信领域的无线电发射设备,而无线电发射机相关则包括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无线电发射设备。
通常,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射设备的频率容限参数项,即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的频率范围。
2. 发射设备的上限工作频段,即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的最高频率。
3. 发射设备的功率和调制方式,即设备输出的功率和信号的调制方式。
4. 发射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即设备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发射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即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相互干扰的程度。
针对不同的无线电发射设备类型和应用场景,还有相应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
例如,对于广播发射机,需要测量其输出功率、载波抑制比、调制深度等参数;对于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需要测量其频率容限、调制方式、发射功率等参数。
《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篇2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是指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进行规范的标准。
这些标准对于无线电发射设备的设计、生产和使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包括了一系列的技术指标,如频率容限、调制方式、输出功率、频率稳定性、谐波分量等。
IR-2型双波段发射率测量仪
红外
【期刊名称】《《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年(卷),期】2004(000)012
【摘要】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IR-2型双波段发射率测量仪。
【总页数】1页(P31)
【作者】红外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219
【相关文献】
1.非制冷型红外双波段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J], 刘钧;鲁茜倩
2.上海技术物理所研制成功IR-2型双波段发射率测量仪 [J],
3.基于制冷型探测器的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 [J], 陈建发; 潘枝峰; 王合龙; 刘莎
4.制冷型中/长波红外双波段一体化全反射式光学系统设计 [J], 刘芳芳;赵健;丛强;李妥妥;汤天瑾;吴俊
5.紧凑型红外发射率和温度测量仪 [J], 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示波器、交流毫伏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性能。
2.初步掌握上述仪器的使用方法,为后续实验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预习要求1.认真、仔细地阅读附录一~五。
2.写好预习报告。
三、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一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3.双通道交流毫状表一台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示波器的基本操作1)按照下表设置仪器各开关、控制旋钮及按键的状态,示波器探极(或称探棒)置于×1档。
(参见附录一中附图1.1面板示意图)上述各开关和控制按钮的状态设定后,按如下步骤操作:(a)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变亮,约20秒钟后,示波管屏幕上会显示光迹,如60秒钟后仍未出现光迹,应按上表检查开关和控制按钮所设定的状态是否正确。
(b)调节辉度和聚焦旋钮,使光迹亮度适中,线条最清晰。
(c)调节CH1位移旋钮,将扫描线调到与水平中心刻度线重合。
2)用CH1通道测量被测信号波形(a)将CH1探极的钩子钩在示波器面板左下方的(CAL)0.5Vp-p校准信号输出端上,屏幕上将会显现如图1.1所示的波形。
(b)为便于对信号的观察,将电压档位开关和扫描速率开关调到适当的位置,使信号波形幅度与周期适中。
(c)调节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旋钮,使显示的波形对准刻度线能方便读出电压幅度(Vp-p)和周期(T)的数值。
CH2通道操作方法与CH1类似,此时只需将垂直方式、触发源均选择在CH2即可。
3)双通道操作(a)) 同时将CH1、和CH2开关打开置于“双踪”,此时,CH2的光迹也显示在屏幕上,CH1光迹为校准信号方波,CH2因无输入信号此时显示一条水平基线。
(b)将CH2探极的钩子也钩在示波器面板左下方的0.5Vp-p校准信号输出端上,调定输入开关为AC,调节垂直位移旋钮,使两通道信号如图1.2所示。
(c)将垂直方式设定在“叠加”状态,观察记录示波器所显示的波形,再按下“CH2反相”键,再次观察记录示波器所显示的波形。
实验名称:实验2光发射机平均光功率测试实验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时间:指导教师:得分:序号:42实验2光发射机平均光功率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光发射机平均光功率的指标要求。
2、掌握数字光发射机平均光功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器材1、主控&信号源模块2、25 号光收发模块3、23 号光功率计模块三、实验内容光发射机平均光功率测试四、实验原理光发送机的平均输出光功率被定义为当发送机送伪随机序列时,发送端输出的光功率值。
ITU-U 在规范标准光接口时,为使成本最佳,同时适应运行条件变化,并考虑了活动连接器的磨损、制造和测量容差以及老化因素的影响后,给出了一个允许的范围。
其中比较重要的激光器劣化机理是有源层的劣化和横向漏电流的增加所导致的激励电流增加以及光谱特性随时间的变化。
通常,光发送机的发送功率需要有1~1.5 dB 的富余度。
本实验将带领大家测量本实验系统发射光功率。
五、实验步骤注:实验过程中,凡是涉及到测试连线改变时,都需先停止运行仿真,待连线调整完后,再开启仿真进行后续调节测试。
1、登录e-Labsim 仿真系统,创建仿真工作窗口,选择实验所需模块和示波器。
2、按如下说明进行连线及设置:(1)将信号源P N 连至25 号光收发模块的T H2(数字输入)。
(2)连接25 号光收发模块的光发输出端和光收接入端,并将光收发模块的功能选择开关S1 打到“光功率计”。
(3)将25 号模块P4(光探测器输出)连至23 号模块P1(光探测器输入)。
,即数字光发。
将(4)将开关J1 拨为“10”,即无A PC 控制状态。
开关S3 拨为“数字”25 号光收发模块的电位器W4 和W2 顺时针旋至底,即设置光发射机输出光功率为最大状态。
3、运行仿真,开启所有模块的电源开关。
4、设置主控模块菜单,选择【主菜单】【光纤通信】→【光发射机平均光功率测试】,可以进入【光功率计】功能。
记录此时光功率计的读数,即为光发射机的平均光功率。
视频监控系统无线传输设备射频技术指标与测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在336MHz~344MHz或1785MHz~1805MHz频段视频监控系统无线传输设备的主要射频技术参数、限值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在336MHz~344MHz或1785MHz~1805MHz频段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无线传输设备,包括基站、中继台和便携台等设备。
2 技术要求2.1 通用技术要求2.1.1 工作频率2.1.1.1 概述视频监控系统无线传输设备的用户应按照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台站执照,并按照执照中指配的工作信道使用,不可随意更改工作信道。
2.1.1.2 336MHz~344MHz频段视频监控系统无线传输设备336MHz~344MHz频段视频监控系统无线传输设备的信道间隔为2MHz。
336MHz~344MHz频段视频监控系统无线传输设备的中心频率可由公式(1)得出: (1)f=N+2337⨯c式中:f——设备工作中心频率,单位为MHz;cN——整数,取值范围0~3。
2.1.1.3 1785MHz~1805MHz频段视频监控系统无线传输设备1785MHz~1805MHz频段视频监控系统无线设备可使用250kHz或者500kHz信道间隔。
基站和终端设备允许多信道合并使用,基站最大允许使用5MHz,终端类设备最大允许使用1MHz。
当信道间隔为250kHz时,其设备工作中心频率见公式(2):+=)f+(N.01785⨯125125. (2)c式中:f——设备工作中心频率,单位为MHz;cN——整数,取值范围1~80。
当信道间隔为500kHz时,其设备工作中心频率见公式(3):=)++f(N11785⨯5.0125. (3)c式中:f——设备工作中心频率,单位为MHz;cN——整数,取值范围1~40。
2.1.2 天线端口视频监控无线传输设备的天线端口分别开路、短路3min后,其射频性能不变。
视频监控无线传输设备天线端口阻抗为50 。
发射极开路电路
发射极开路电路是一种电子电路,其中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路的其他部分断开连接。
这种电路结构主要用于测试和分析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在发射极开路电路中,三极管的发射极没有任何外部负载或反馈,因此电流的流动不会受到任何阻碍。
这使得我们可以更方便地测量基极和集电极的电压和电流,以了解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通过测量基极和集电极的电压和电流,我们可以分析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出三极管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等参数,从而了解其放大性能和交流特性。
此外,发射极开路电路还常用于音频放大器的测试和调试。
在这种应用中,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电阻与地线断开,以消除地线噪音的影响。
同时,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电压和电流,我们可以了解放大器的性能和问题所在。
需要注意的是,发射极开路电路只是一种测试和分析的工具,不能用于实际的三极管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电路结构选择合适的三极管连接方式,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和性能。
总的来说,发射极开路电路是一种用于测试和分析三极管工作原理的电路结构。
通过测量基极和集电极的电压和电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在音频放大器的测试和调试中,发射极开路电路也常被用于消除地线噪音的影响。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电路结构只是一种测试和分析的工具,不能用于实际的三极管应用。
矿井无线电波防爆安全发射功率研究孙继平, 彭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人工智能学院,北京 100083)摘要:5G ,5.5G ,WiFi6,WiFi7,UWB ,ZigBee 等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及人员和车辆定位系统等发射的大功率无线电波有点燃瓦斯和煤尘的风险。
因此,需要合理设置防爆无线电设备发射的无线电波防爆安全功率阈值,限制防爆无线电设备发射的无线电波功率。
欧洲标准CLC/TR 50427:2004《Assessment of inadvertent ignition of flammable atmospheres by radio-frequency radiation-Guide 》规定了爆炸性气体环境中无线电波防爆安全接收点火功率阈值,但缺少无线电波防爆安全发射功率阈值的内容。
国家标准GB/T 3836.1—2021《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和国际标准IEC 60079-0:2017《Explosive atmospheres-Part 0:Equipment-General requirements 》虽然有无线电波防爆安全发射功率阈值的相关规定,但错误地将欧洲标准CLC/TR 50427:2004中的无线电波防爆安全接收点火功率阈值修改为无线电波防爆安全发射功率阈值,大大降低了爆炸性环境中无线电设备所能允许的最大发射功率。
由于煤矿井下没有能作为接收天线的起重机这类细长结构物体,且现有矿井无线通信及定位系统工作频率均远大于30 MHz ,所以,无线电波防爆安全接收点火功率阈值应为8 W ,而不是国家标准GB/T 3836.1—2021和国际标准IEC 60079-0:2017规定的无线电波防爆安全发射功率阈值6 W 。
在发射天线发射的无线电波能量全部被等效天线吸收的最不利于无线电防爆的传输和耦合情况下,无线电设备工作频率为等效天线谐振频率时,接收点火功率达到最大,为等效天线接收的总功率的一半,即发射功率的一半。
由DVOR4000设备故障引发的对导航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思考摘要:多普勒全向信标在我国的民航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针对国内某支线机场DVOR4000设备故障案例,对导航设备日常维护工作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对空管类设备进行管理。
【关键词】DVOR4000 故障维护管理一、故障经过2022年4月26日,西部机场集团XX支线机场航务部值班人员发现全向信标台DVOR4000设备1号发射机告警,设备自动切换至2号机运行,设备单机工作正常;维护人员立即到达全向信标台进行检查,告警现象为设备频率丢失。
将1号发射机SYN-D板重新拔插、设备重启后双机恢复正常。
4月27日至5月1日,DVOR4000设备多次双机告警并关机,告警现象均为射频值丢失、9960调制度下降、识别调制丢失等方面。
XX支线机场邀请银川机场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协助排查,并积极联系外部专家进行故障分析,通过对设备发射通路、监控回路、天线回波损耗、室外天线单元等全方位测试检查,结合上一次设备巡检报告,判断为载波天线与微调电容微调电容(CTr)之间焊点开路。
造成信号发射不稳定,设备告警、关机。
重新焊接后设备恢复正常。
5月1日至5月3日,设备又间歇性出现上述故障。
维护人员检查馈线接头连接情况,发现馈线晃动时天线阵子由跟随晃动情况,重新打开天线罩,发现天线阵子固定螺丝未完全固定,重新紧固后设备恢复正常。
二、故障总结本次XX支线机场DVOR4000全向信标设备故障原因为中央载波 ALFORD 环形天线与信号传输线缆(机房至天线)垂直直接连接,信号传输线缆悬空,天线长期受重力牵引、大风吹动、线缆摆动等因素影响,导致天线内部受力过重,转变器与微调电容(CTr)之间焊点接触不佳,在大风天气下天线馈线晃动时信号时断时续,设备功率无法正常辐射,反射功率过大,导致设备发射机启动保护,无信号输出。
造成信号发射不稳定,设备告警、关机。
三、导航设备维护与管理思考针对XX支线机场DVOR4000设备载波天线故障案例,结合日常维护工作,浅谈自己对于导航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的思考。
一种发射信号强度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怎么制作一个发射信号强度检测电路。
这玩意儿啊,就好比是信号世界里的侦探,能把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信号强度给揪出来!
咱先准备好材料哈,电阻啦、电容啦、晶体管啦、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小零件,就像厨师做菜得有各种食材调料一样。
然后呢,就开始动手啦!
把那些电阻啊电容啊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这就跟搭积木似的,可别搭错咯,不然这“侦探”可就不灵光啦。
晶体管就像是这个电路的小脑袋,得给它找个合适的位置放好。
接下来就是关键步骤啦!你想想,要是这检测电路不准确,那不就跟个糊涂侦探一样嘛!所以在焊接的时候可得仔细着点儿,别手抖,一哆嗦就坏事咯。
就好像走钢丝,得稳稳当当的。
然后呢,给它通上电,看看它能不能正常工作。
要是它不亮或者没反应,那咱就得找找问题出在哪儿啦。
是线接错啦?还是哪个零件坏啦?这时候就得有点耐心,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似的,一点点排查。
等咱这个发射信号强度检测电路做好了,嘿,那可就牛啦!你可以用它来检测各种设备发出的信号强度,看看是不是正常。
这就好比你有了一双能看穿信号的眼睛,多厉害呀!
咱自己动手做的东西,用起来是不是特别有成就感?就像自己种的菜吃起来特别香一样。
而且,通过制作这个电路,还能学到好多电子知识呢,以后再碰到其他电路问题,咱也不犯怵啦!
所以说呀,朋友们,别害怕动手,别怕出错,大胆去尝试!这制作发射信号强度检测电路啊,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和挑战。
等你成功做出一个好用的检测电路,你就会发现,哇塞,原来我这么厉害呀!赶紧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成为信号世界里的优秀侦探!。
无线电发射设备开路测试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如今在管理无线电设备中,大多数设备已经应用
了无线电发射设备。
因为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应用,不仅给无线电传导的复杂性,
而且也增加测试困难,最终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基于此,为了更好的对无线
电发射设备进行在线检测,文章主要基于开路测试技术背景下开展,以某地区实
际数据为例,将开路测试技术的优缺点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
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射线跟踪;空间衰减
引言:
在进行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过程中,主要包括事前与事中两部分内容。
所谓的事前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从国家型号核准制度出发,对没有上市的设备展开全面的指标检测;而
事中就是对当下已经上市正在投入使用中的无线电设备进行在线检测。
无线电台检测作为无
线电发射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从当前情况来看,实施在线设备的检测方式主要有传导测试
以及辐射测试两种方式。
其中,传导测试方式就是对目前已经发射的设备射频链路展开有效
的链接,当然这种测试方式下,一定会对设备的运行情况产生些许影响。
尤其是一些大功率
的发射设备,这些设备需要特殊的冷却设备或者是衰减器配合使用,一定程度上来说,给测
试过程带来了诸多不便。
而文章就是基于辐射开路方式下,促使大功率设备在正常运行情况
下的无线电指标,通过实际测试数据情况展开分析,促使辐射测试过程中具备可靠性的因素。
一、测试理论依据
基于开路方式下,促使发射设备的功率指标过程,实质上就是将电磁波空间衰减的损
耗值进行实际数据计算,最终校正测试实验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一般情况下来说,借助接
收设备的作用,可以测试出实际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公式为Pt=PR-GT-GR+LR+LT+Lspace。
在
该公式中,其中PR为接收仪表值;GR为接收天线增益;GT为发射天线增益;LR为接收线
缆损耗;LT为发射线缆损耗;Lspace为空间路径损耗。
而实际仪表的测量值PR,在实际情况下是可以查询到天线增益和线缆衰减数值的,相关人员在发射机发射机率计算过程中,只需
要得到空间路径损耗就可以求出。
不过,在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容
易导致自由空间下,电磁波受到干扰,为了有效解决该种问题,接下来的文章,我们应用射
线跟踪理论,促使传播模型得到简化,从而准确得出计算结果。
二、理论基础
所谓的射线跟踪,简单来说,就是在当下移动通信以及个人通信中已经大量应用的预
测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技术,主要就是对多径信道进行收发过程中,出现的所有射线路径进
行准确的识别。
一旦多径信道收发中所有射线被准确识别之后,相关人员就是利用电波传播
理论,将存在的每条射线的幅度、相位以及延迟情况等准确计算,根据实际天线的方向图以
及系统宽带,就能够得到接收点的所有射线的相干合成结果。
但是,实际情况下,空间在传
播过程中,会存在发射点到接收点信号的强度差值,这个差值会因为系统发射功率发生变化
而相应改变,这里我们将发射场强度差称之为ET。
在实际反射路径过程中,接收点的场强值,我们从接收点开始,结合现有的几何光学知识,从发射点到接收点的发射路径,进行全面的
反向跟踪。
(见图1)
图1.反射示意图:
根据反射跟踪路径图,以及实际计算数据能够准确得出空间损耗,当然准确计算出发
射点的坐标才是本次实验计算的重点。
在实际环境中,借助人力作用根本无法有效判断反射点,相关人员需要借助三维地图模型的作用,利用其中有效的地理信息,准确判断出建筑物
表面是否有反射点的存在,为接下来利用软件进行模型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文中所述,我们这里以广播电视发射机为例,对现场情况展开实际的测试,验证实际测试数据稳定性及
软件适用条件。
三、实际测试数据
本次测试实验过程让那个中国,应用N9918A手持式综合分析仪,相应频段天线转台构建实验测试系统,软件采用厂商提供的,能够建模并计算空间链路衰减值,进行自动补偿。
从中测试示意图见下图2。
测试选择某地区为例,以当地广播电视塔为中心,向周围四个方
向展开,现场测试发射机机率的同一发射频率。
经过实际调查情况显示,该地区地形简单,
地形较为平坦,不管是发射塔四个的哪一方向,大都能满足测试的实际需求,因此,在接下
来的测试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排除外界地形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借助测试软件,首先确
认好发射机的天线类型,从而得出发射天线的增益以及线缆衰减值。
测试发射机天线链路的
基本参数设置见表3。
图2.测试示意图:
表3.基本参数表:
其中,利用无线设备对实际四个测试点的位置进行准确标出,接下来根据得到的实际
坐标,在三维地图上计算书空间链路,最终得出对于两个频率发射机在不同位置处实际的发
射功率[1]。
通过实际情况下对四个方向位置的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从理论上来说,发射频率和占用宽带两个数据不会对实际测量产生影响。
而功率因素,因为空间链路衰减可
以计算出,该地区四个方向会有一定的波动空间。
针对184.25MHz频率的测试值展开讨论,
数据呈现出线性增加特征,其他三个位置在波动过程中,值也比较接近,但是整体范围具有
较小范围的跨度,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将四个方向地区分别用A、B、C、D表示,其中测试
得到,A、B、C三个地区周围环境较为简单,但是D地区却存在高大建筑物。
从中我们也可
以得出,在测试线与被测发射点之间,因为该建筑物的影响,一定会与测试结果有不小的影响。
以95.1MHz频率的测试数据分析B、C位置测试值比较接近,A、D位置测试值比较接近,按照上面分析,虽然存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应相差较大。
通过对发射机发射天线的分析,
发现该发射天线为单面天线对于B、C位置主方向,A、D为背向所以造成两个方向测试数据
差值较大。
经过对该地区的实际测试数据结果展开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
进行大功率设备的测试过程中,利用开路测试技术能够实现准确测试的目标,而且测试过程
相对简单,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就能完成测试工作;第二,在利用开路测试技术展
开实际测试时,因为该种技术方式下会严重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因此在选择测试地点时,
尽量选择单一地势以及无建筑物的地带;第三,所谓的开路测试,简单来说,就是结合了发
射机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共同建立的路径基础上,因为测试结果会受到发射天线参数的影响,为此,在测试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保证天线为单方向,对天线主要辐射方向展开工作[2]。
结论:
简而言之,事前以及事中管理作为检测无线电发射设备运行状态的方式,通过事前管
理能够对没有上市的设备,按照严格的国家规定对设备进行指标检测,为设备的稳定运行打
下坚实的基础;而事中管理则可以对已经上市的无线电设备进行全程在线检测,及时发现在
线设备的运行情况。
当前情况下,在线设备检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主要包含传导测试以及
辐射测试两种方式,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为此,文章主要通过实际测试,利
用开路测试技术,对一些传导方式无法准确检测的发射设备展开实时的在线检测,从得到的
实际调查情况来看,无线电发射设备开路测试技术的应用,是无线电管理工作中提高事中管
理能力的重要保证。
为此,文章围绕无线电发射设备开路测试技术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3]。
参考文献
[1]穆沈浩。
无线电发射设备测试中的不确定度分析[J].科技资讯,2018(15):10-11.
[2]张艳丽.基于射线跟踪法的无线电发射设备离线测试技术研究[J].中国无线电,2015(2):67-69.
[3]北京世纪德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DC1900ATS系列多制式在用无线电发射设备现场自动检测
系统[J].中国无线电,2017(8):70-72
作者简介:刘恩琴(1979.11-),女,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人,学历:专科,研究方向:电视
工程。
王晓艳(1977.08-),女,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电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