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情三年级第3课河南省省会郑州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课亮丽的郑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活,了解我们省会郑州这个美丽的城市。
2、让学生了解郑州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一起来学习《亮丽的郑州》。
了解一下我们的省会城市。
二、完成小调查
1、看书,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询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解我们的省会城市。
2、学生汇报交流:你眼中的郑州。
3、总结:郑州河南省的省会成,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了解郑州的历史
1、了解省会郑州的历史。
早在3000多年前,郑州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城,近代成为全国交通枢纽。
1954年河南省的省会由开封迁到郑州。
2、汇报交流:对郑州的了解
3、小结:郑州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
四、现在的郑州
1、环境优美
(1)高楼林立
(2)道路宽阔
(3)绿树掩映
(4)园林遍布
2、商业城市
(1)全国有名的商业城市
(2)有许多大型的商场超市
(3)有各类商品批发市场
1/ 1。
课程名称:海燕版义务教育河南省地方课程读本小学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三年级下期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海燕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三版《小学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三年级)》授课时间:16—17课时授课教师:郑州中学第三附属小学尹明授课对象:三年级1班和2班课程目标:1.学科学习目标本期主要教学其中的心理健康及综合知识部分的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综合知识讲座课程是一种超越了学科领域的框架,且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
它将儿童本位教育与社会本位教育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体为学习对象,以“问题学习”、“履历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柔韧学习”等为基本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课题、自主探究课题、综合解决问题的精神、资质和能力为宗旨,经过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将教与学、内容与形式、感情与活动、个体与群体、课内与课外、自然性和社会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积累和丰富更多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段学习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旨在:维护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学会学习、增长智慧、懂得生活。
(3)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综合知识讲座旨在:发展学生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能力。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初步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在以上努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在复杂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中身心健康发展。
3.本册学习目标在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引导和合作下能够:(1)从思想和行动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悦纳自己。
河南省情文明礼仪教案三年级北山口镇铁匠炉小学课题河南省情概第一课时目标了解河南省的历史概况和经济状况,增强自豪感,理解河南今后的发展方向。
重点河南历史文化,矿产,区位优势难点中原崛起的历史任务教学过程一河南省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河南地处祖国腹地,古为“豫州”,又有“中州”、“中原”之称。
全省现有17个省辖市、1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768万。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先后创造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令世人赞叹的史前文化。
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师,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历史中,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长达3000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8大古都河南有4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和商都郑州。
河南还是少林武术和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堪称中国功夫的故乡。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大地上孕育的千古风流人物灿若群星,如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政治家和军事家李斯、刘秀、岳飞,科学家和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文学家和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吴道子等。
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
安阳殷墟被国家文物部门列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今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嵩阳书院、嵩山少林寺、开封相国寺、开封铁塔等古建筑群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
自然风光兼具北雄南秀,比较有名的风景区有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丹江口水库风景区、中岳嵩山、焦作云台山、南阳宝天曼、鲁山石人山、嵩县白云山等景区。
矿产资源丰富。
河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多年来,河南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料、肉类等产量稳居全国前3位。
河南省情教案教案标题:河南省情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河南省的地理位置、人口、历史、文化等基本情况。
2. 掌握河南省的特色风景名胜、传统文化和地方美食等。
3. 培养学生对河南省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
教案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河南省的地理位置,介绍河南省的基本情况,如所在地区、人口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河南省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
二、河南省的历史和文化(15分钟)1. 介绍河南省的历史背景,如河南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 介绍河南省的传统文化,如豫剧、太极拳等,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进行展示。
3.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并分享他们对河南省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三、河南省的特色风景名胜(20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河南省的特色风景名胜,如少林寺、龙门石窟等。
2. 介绍每个景点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和特色,可以结合图片或视频进行展示。
3.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最感兴趣的景点,进行小组研究并准备简短的介绍。
四、河南省的地方美食(15分钟)1. 介绍河南省的地方美食,如豫菜、烩面等。
2.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河南省的地方美食,介绍其特点和制作方法。
3.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最喜欢的地方美食,进行小组研究并准备简短的介绍。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他们对河南省的了解和认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宣传和保护河南省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和地方美食。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河南省的地理位置、特色风景名胜和地方美食等。
2. 相关书籍、资料或互联网资源,供学生进一步了解河南省的历史、文化等。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和介绍的内容是否准确、完整。
2. 学生对河南省的了解和认识程度是否提高。
3.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是否增强。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河南省的特色景点,加深对河南省的了解和体验。
五年级河南省情教案单位时间目录河南省情五年级第1课 (3)河南省情五年级第2课 (4)河南省情五年级第3课 (6)河南省情五年级第4课 (8)河南省情五年级第5课 (10)河南省情五年级第6课 (11)河南省情五年级第7课 (13)河南省情五年级第8课 (15)河南省情五年级第1课丰富的自然资源(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河南是土地资源大省;2、让学生知道河南是水资源大省;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河南的水和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我们河南不仅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而且还有着丰富的土地和水资源;师: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丰富的自然资源(上)》。
二、土地资源大省:师:课件出示我省平原、山地、丘陵的比例分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这幅图说明了什么?生:仔细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分组举手回答;师:大家说的很好,这幅图很好的说明了我省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
三、丰富的水资源: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然后想一想:我省的水资源情况如何?生:仔细阅读课文后,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生:举手回答;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师: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发现,我省有着充足的水资源,是一个水资源大省;师: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能对河南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有所了解;师: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美好河南添砖加瓦;师:下课,同学们再见!河南省情五年级第2课丰富的自然资源(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河南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2、让学生知道河南主要的矿产资源种类;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河南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我们河南不仅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而且还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师: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丰富的自然资源(下)》。
二年级省情礼仪教案第一课血染的土地一、教学目的:1、通过“XXX大军强渡黄河”“小车推出新天地”等伟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知道河南人民为了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由此培养他们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2、让学生了解家乡革命志士的事迹,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3、结合少先队活动,教育学生缅怀英雄,认真研究,为将来建设家乡打下基础。
二、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重视激情。
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要把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人民的情感放在重要位置。
2:利用挂图,激发学生对先烈的崇敬之情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启发他们树立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志向。
3:先让学生查有关资料,如:XXX、XXX、XXX、XXX等将军的事迹。
4:课堂教学以队会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研究能力。
二)活动:1:结合课文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了解先烈们的故事,缅怀先烈的英雄业绩。
2:组织队员开展“创建XXX”活动:1)学英雄:发动队员有针对性地选择英雄形象,作为小队研究的楷模。
收集英雄的事迹、照片、画像;摘抄英雄的豪言壮语;观看与影响有关的电影、展览。
(2)颂英雄:写赞颂英雄的诗歌和作文;召开“向英雄说句悄悄话”的主题队会,向英雄献上自己研究进步争得的红花,并在红的飘带上写上一句悄悄话。
(3)比进步:开展以英雄为榜样,改缺点、做好事、争进步的竞赛。
第二课群星灿烂耀中原一、教学目标:1、初步相识新时期河南各领域的今世名流,以及他们的成就。
2、知道为河南建设作贡献的不但有成就明显的名流,我们身边的每一位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也同样为河南的建设无私地奉献着,初步树立学生无私奉献的意识。
3、激发每一位学生作为一个河南人的自豪感、责任感,树立建设河南、振兴河南的志向。
二、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讲本课之前布置预,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上网、去图书馆、走访调查等等,多方获取大量资料,尽可能多地准备资料。
二)教室运用。
教学时,以文中材料为例,示范引导学生讨论发言、展示材料,使学生在对大量事例说、听、想的过程受到启发和教育。
河南省情三年级省情第1课
地图上的河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河南的地理位置;
2、让学生知道“豫”的由来;
3、让学生从小树立为家乡争光的远大志向;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与河南相邻的省份都有哪些;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河南为什么简称“豫”?你能在地图上找到“河南”的位置么?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地图上的河南》。
二、找找我家乡:
师:课件出示《中国地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找一找:我们河南省在哪里?
生:认真观察后,仔细寻找;。
河南省情三年级第3课
河南省省会郑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省会郑州的概况有所了解;
2、让学生知道省会郑州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3、让学生从小树立为家乡争光的远大志向;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省会郑州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河南的省会是那座城市么?你知道它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么?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河南省省会郑州》。
二、省会郑州的概况:
师: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郑州的位置在哪里?有多少人口?面积有多大?
生:结合课文积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