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 格式:ppt
- 大小:464.00 KB
- 文档页数:67
★前言:1.中国民间音乐:指在民间形成的,由“无名氏”创作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音乐体裁,即民歌,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五种类型的音乐。
2.民间音乐又分: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综合性乐种。
3.说唱音乐包括:单弦、大鼓、评弹、道情、琴书、牌子曲等上百种不同的曲种。
4.戏曲音乐的四大声腔系统: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
两大声腔类型:四大声腔系统和民间歌舞类型、民间说唱类型。
5.戏曲唱腔的三种结构体式:曲牌连缀体、板式变化体、曲牌连缀体与板式变化体相结合的综合体。
6.文人音乐:指的是历代由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人士创作或参与创作的传统音乐。
主要包括:古琴音乐(汉人唯一的乐器,古琴原称“琴”又称“七弦琴”)、词调音乐(配合着古典诗词而歌唱的一种音乐体裁形式)7.宫廷音乐:指历代统治者在宫廷内部或朝廷仪式中使用的、为宫廷统治者服务的音乐。
8.宗教与祭祀音乐:指的是由宗教神职人员或其他信徒在宗教场所演奏,或是普通百姓在世俗场合为宗教信仰与祭祀目的而演奏的音乐。
9.中国传统音乐所使用的三大音乐体系: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
10.中国现有的三种音乐形式:纯西方的音乐形式在中国的再现、西方专业音乐文化二十世纪进入中国,跟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音乐、依然在民间自生自灭的中国传统音乐。
★秦陇音乐:11.花儿的音乐特点:又名“山歌”“少年”,自由高亢,乡土气息很浓,以上下句体曲调结构为基础,但旋律衬腔比较丰富,旋律线起伏跌宕,富有层次感。
花儿的曲调以“令”称呼,分“大令”“小令”,“大令”旋律悠长,结构清晰,多用真假声相结合的方法演唱。
“小令”节奏规整,乐段结构内变化较多,旋律受小调影响较多,大多用真声演唱。
12.信天游的音乐特点:自由奔放高亢嘹亮,旋律舒展直敞,大多是上下句构成的单乐段,上句比较开放宽阔,下句比较收拢,趋于稳定。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独特风格而闻名于世。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较为多样,根据不同的地域、民族和乐器等因素,可以分为宫廷音乐、戏曲音乐、民间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等多个类别。
首先,宫廷音乐是古代中国贵族阶层享受的音乐形式,表现出庄重、典雅的特点。
宫廷音乐主要包括雅乐和宫调,雅乐又分为大雅、小雅和颂三个部分,它们用于祭祀、宴会和重大仪式。
宫调是古代君主的乐队演奏曲目,其音乐形式以洪亮、庄重、慷慨激昂的风格而著称。
其次,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音乐伴奏,它是中国古代音乐和戏剧的完美结合。
戏曲音乐根据不同的地域和剧种,分为京剧、豫剧、昆剧、评剧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音乐风格和表演特点各具特色。
戏曲音乐以其高亢激昂、婉转动人的旋律和独特的唱腔而著名,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剧情和人物的情感和心情。
再次,民间音乐是中国广大民众所喜欢的音乐形式,其源远流长,风格各异。
民间音乐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如陕北民歌、苏州评弹、云南民间音乐等。
民间音乐大多通过歌唱、弹奏乐器以及舞蹈等形式进行表演,其特点是音乐旋律朴实淳厚、歌唱方式自由自在,常常以富有生活气息的主题和情感为主要内容。
最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中国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文化面貌。
中国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传统。
少数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调式、音色和演奏技巧而著名,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例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藏族的圆舞曲、壮族的木鱼等,都是少数民族音乐中的代表。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特征是多样性、传承性和情感性。
中国广大的地理和民族多样性使得民族民间音乐充满了不同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
同时,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性非常强,许多音乐形式和曲目在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演变中得以保存和发展。
另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强调情感表达,其音乐旋律和歌唱方式能够真实地表达出人们的情感和心情。
中国民族民间⾳乐中国民族民间⾳乐⼀、传统⾳乐分类:民间⾳乐、宫廷⾳乐、⽂⼈⾳乐、宗教⾳乐。
⼆、民间⾳乐的特点:1、创作过程⼝头性和集体性; 2、乡⼟性;3、即兴性;4、流传变异性;5、⼈民性;6、多功能性。
三、王光祈将世界⾳乐分为“世界三⼤乐系”:欧洲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中国乐系。
四、民歌定义:是民间歌曲的简称,是劳动⼈民在⽣活和劳动中⾃⼰创作、⾃⼰演唱的歌曲。
它以⼝头创作、⼝头流传的⽅式⽣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提炼,随时间的流逝⽽⽇臻完美。
五、民歌的功⽤: 1、教育与传承功⽤; 2、⼈⽣礼仪功⽤;3、祭祀与驱邪功⽤;4、交际功⽤;5、娱乐作⽤。
1、定义:⼜称号⼦,是产⽣并应⽤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的民间歌曲。
在劳动号⼦中,最常见的歌唱⽅式是⼀领众和。
2、分类及代表作品:(1)搬运号⼦:《哈腰挂》、《⾛绛州》;(2)⼯程号⼦:《打硪歌》;(3)农事号⼦:《催咚催》;(4)作坊号⼦:《打蓝调》;(5)船鱼号⼦:《渔民号⼦》、《川江船夫号⼦》。
3、特征:(1)直接简朴的表现⽅法和坚毅粗狂的⾳乐性格;(2)节奏的律动性;(3)⾳乐材料的重复性;(4)领唱、合唱相结合的歌唱⽅式;(5)曲式结构的简朴性。
⼋、⼭歌:1、定义:⼭歌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往往⾼亢嘹亮,节奏⾃由、悠长,是劳动⼈民⽤以⾃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
2、分类及代表作品:(1)⼀般⼭歌:①信天游:《蓝花花》、《脚夫调》;②⼭曲:《提起哥哥⾛西⼝》、《想亲亲想在⼼眼眼上》;③花⼉:《上去⾼⼭望平川》、《⼀对⽩鸽⼦》;④四川⼭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槐花⼏时开》、《康定情歌》;⑤云南⼭歌:《赶马调》、《弥渡⼭歌》;⑥湖南⼭歌:《浏阳河》、《郎在外间打⼭歌》、《⼀堂清⽔⼀莲塘》;⑦湖北⼭歌:《盼红军》;⑧江浙⼭歌:《对鸟》、《红菱牵到藕丝根》。
(2)放牧⼭歌:是放牧者在⽥野劳动时吆喝牲畜或问答逗趣所唱的⼭歌,主要为农村的少年⼉童所唱。
中国民间音乐一、内蒙古蒙古族歌曲:1、《银杯》(祝酒歌)属于习俗歌短调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
2、《牧歌》(长调)无伴奏合唱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独唱(德德玛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创作歌曲单二部曲式结构4、《天边》独唱创作歌曲蒙古族器乐曲:《万马奔腾》马头琴领奏、齐奏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
二、新疆歌曲:1、《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齐唱王洛宾搜集整理2、《我的金色阿勒泰》哈萨克族民歌冬不拉弹唱3、《赛乃姆》是木卡姆“琼拉克曼”部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木卡姆: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一种传统大曲,它的结构形式由:琼拉克曼(即大曲);达斯坦(即叙事歌曲)及麦西热普(即歌舞组曲)。
4、《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塔塔尔族民歌5、《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柯尔克孜族民歌库木孜弹唱器乐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曲作者:陈钢两个部分内容:“纵情高歌”及“热烈起舞”三、西藏歌曲:1、《献上最洁白的哈达》藏族民歌(弦子)弦子:流行于康、藏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由于歌舞时在队前多由男子用牛角胡和二胡领舞伴奏,故称弦子。
弦子以结构简练、曲调优美、极富歌唱性、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2、《天路》独唱创作歌曲屈塬词印青曲一首极富藏族风格的抒情歌曲。
如曲中的一字多音、波音、前倚音等装饰音的使用,充满了藏族民歌的高原韵味。
表达了藏族儿女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心情,更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祖国大家庭的赞美。
3、《阿玛勒火》藏族民歌(囊玛)囊玛:流行于拉萨和日喀则等城市,是一种由上层社会走向民间的古典歌舞艺术形式。
集歌、舞、乐为一体,其音乐由中速的引子、慢速的歌曲、快板的舞曲组成。
歌曲部分的音乐优美典雅,演唱时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感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一门极具魅力的课程,它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对中国音乐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门课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形式和风格,还感受到了音乐对于中国人民生活和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
下面我将结合我在课程学习中的感悟和体会,分享一下我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感想。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各个地区的传统音乐形式,比如京剧、黄梅戏、傣族舞曲、藏族歌舞等等。
这些音乐形式不仅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还反映了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
通过学习这些民族民间音乐,我领略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富多彩,也感受到了不同民族和地区音乐的独特魅力。
这让我对中国音乐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立体的认识,也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
通过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我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渊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课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还深入探讨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特点和演变。
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学习了古代音乐器乐、宫廷音乐以及不同时期的声乐曲目等。
这些知识让我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和魅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中国音乐的历史渊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历史音乐的学习,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传统音乐对现代音乐的深远影响和价值。
通过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我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社会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音乐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比如音乐在宗教、婚嫁、祭祀、节庆等活动中的应用,以及音乐在国家政治、外交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这些学习,我深刻认识到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民生活和情感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这让我对中国音乐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国音乐的文化传统和价值。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一.我国民间音乐1.分类: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
2.特点:(1)创作过程集体性。
(2)传播方式口头性。
(3)音乐曲调变异性。
二.民间歌曲(一)汉族民歌:号子、山歌、小调。
(二)号子(劳动号子):1.种类:搬运号子、农事号子、工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2.代表作品:《走绛州》《渔民号子》《川江船夫号子》(三)山歌:1.一般山歌:(1)信天游:《蓝花花》《脚夫调》(2)云南山歌:《赶马调》《弥渡山歌》(3)四川山歌:《摘葡萄》《跟着太阳一路来》(4)花儿(少年):《上去高山望平川》《一对白鸽子》2.放牧山歌3.田秧山歌(四)小调1.形式:带有伴奏的独唱为主。
2.分类:谣曲(儿歌、摇篮曲)、时调(孟姜女调、绣荷包调、杨柳青调)、吟唱调(河北民歌《小白菜》、山西民歌《看秧歌》)。
(五)少数民族民歌1.蒙古族的长调和短调:(1)长调:一部分礼俗歌。
(2)短调:欢快活泼、节奏感鲜明、音域相对窄。
《黑缎子坎肩》2.维吾尔族的情歌(1)体裁:(2)音乐体系:中国、欧洲、波斯阿拉伯3.哈萨克族的独唱和弹唱歌曲(1)内容:(2)演唱形式:独唱、对唱、弹唱(3)独唱:《黑云雀》(4)弹唱(冬不拉伴奏):《红花》4.朝鲜族的抒情谣(1)爱情:《阿里郎》《呃浪打令》(2)劳动和丰收喜悦:《丰收歌》《道拉基》(3)妇女受苦:《苦媳妇》(4)知识性内容:《月令歌》《释花图》《九九乘法解》5.藏族的山歌和酒歌(1)6.彝族“四大腔”《海菜腔》《山药腔》《四腔》《五山腔》三.民间舞蹈音乐(一)民间舞蹈音乐代表种类:1. 秧歌:北方汉族地区。
歌、舞、戏为一体。
河北冀中秧歌、冀东秧歌,山东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山西祁太秧歌,陕北秧歌,东北秧歌。
2. :南方产茶区。
3. 花灯:云南、贵州、四川、湖南。
4. 花鼓:安徽、湖南。
凤阳花鼓、湖南花鼓。
1. 维吾尔族:赛乃姆、木卡姆。
民族民间音乐归类资料第一章<民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五大类:a、民间歌曲b、歌舞音乐c、说唱音乐d、戏曲音乐e、民间器乐。
民歌:是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
通过口传心授在群众世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提炼。
具有集体创作,口头创作,在口头传播中不断变异并能表达人民心声的特点。
民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与生活。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
民歌的价值:a、民歌具有人文研究价值b、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c、民歌对专业音乐的影响。
民歌的艺术特点:a、诗与乐的高度结合b、长于抒发人的内心感情具有人民性c、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民歌的分类:a、按民族和行政区划分类。
b、按历史时期分类和民歌歌词分类。
目前在民族音乐理论界在汉族民歌分类:常用地方色彩区分类法和体裁分类法。
汉族民歌分类: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劳动号子简称‘号子’,北方称吆号子,南方称喊号子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
号子具有两种功能:实用性功能,表现性功能。
劳动工种分类:a、搬运号子b、工程号子c、农事号子d、作坊号子e、渔船号子号子的歌词特点:歌词多数和劳动有关号子节奏特点: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的制约号子曲调特点:号子的曲调也视工种而异歌唱形式特点:歌唱形式视劳动者的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为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和等号子曲式特点:受劳动过程和时间的影响号子曲式结构特点:a、平叙性结构b、对应性结构山歌:是人们在野外劳动或行走时,用来消愁解闷、抒发情怀,遥相对答,传递情意唱的民歌山歌音乐性格:真挚质朴,热情奔放,即兴性强。
山歌分类:a、按歌唱场合分类b、按歌唱方法分类歌唱场和分类:放牧山歌、田秧山歌和一般山歌。
放牧山歌和田秧山歌特点:a、有特定的场合b、实用功能。
一般山歌特点:a、没有特定的场合规定b、抒发情感信天游主要流行在陕西北部和宁夏甘肃的东部,高亢奔放,深沉质朴。
一、填空1.民歌的起源:劳动说、情动说、本性说、神说、情爱说、鸣响说。
2.中国民族音乐界一般认为:民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与生活。
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
4.《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战国时期(公元前4世纪)的著名诗集。
5.汉魏六朝以乐府诗歌闻名。
“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6.隋唐民歌继承前朝民歌,在形式上有较大发展,已有农村民歌与市镇民歌之别。
7.“曲子”又名“曲子词”,“曲子”开创了填词之风。
8.宋元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激烈。
继承“唐”的曲子,宋元市镇中已有小曲流行。
9.劳动号子的种类: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和船渔号子。
10.《催咚催》是湖北省潜江县的打麦号子。
11.农事号子是协作性和节奏性较强的农业劳动中唱的民歌。
主要有车水号子,打粮号子等,农事号子的劳动强度比搬运号子,工程号子等较轻。
一般具有节奏鲜明,曲调优美悦耳的特点。
《车水号子》是海宁农事号子。
12.小调的种类①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②地方性小调;③歌舞性小调。
13.山歌的种类:放牧山歌、田秧山歌和一般山歌。
15. 55个少数民族中,其中18个民族有文字。
16. 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印欧语系。
17. 语言学家按世界各民族语言的亲疏程度将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
二、简答或解词或者论述1.民歌的价值:①民歌具有人文研究价值。
(民歌是民族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他直接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也是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具有人文研究价值。
)②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
(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上,其中民歌最早形成在其他传统音乐体裁的形成和发展上,民歌起着积极作用,许多歌舞、曲艺、戏曲和民族器乐的品种是直接或间接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