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9
动物病理考试题目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动物病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B. 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 动物疾病的治疗和康复D. 动物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A. 局部血流改变B. 血管通透性增加C. 组织细胞坏死D. 白细胞渗出答案:C3. 动物肿瘤的病理学分类不包括:A. 上皮组织肿瘤B. 间叶组织肿瘤C. 神经组织肿瘤D. 病毒性肿瘤答案:D4. 以下哪种病变属于退行性变化?A. 脂肪变性B. 玻璃样变性C. 坏死D. 钙化答案:A5. 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以下哪些环节?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B.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动物C. 传染源、传播途径、非易感动物D. 病原体、传播途径、非易感动物答案:B6. 动物病理学中,哪种类型的坏死是局部组织细胞死亡,但周围组织无明显炎症反应?A. 凝固性坏死B. 液化性坏死C. 干酪性坏死D. 脂肪性坏死答案:D7. 动物病理学中,哪种类型的炎症反应以浆细胞浸润为特征?A. 急性炎症B. 慢性炎症C. 肉芽肿性炎症D. 化脓性炎症答案:B8. 动物病理学中,哪种类型的变性是细胞内出现大量空泡?A. 脂肪变性B. 水肿C. 气球样变性D. 玻璃样变性答案:C9. 动物病理学中,哪种类型的肿瘤是良性肿瘤?A. 腺瘤B. 腺癌C. 肉瘤D. 淋巴瘤答案:A10. 动物病理学中,哪种类型的肿瘤是恶性肿瘤?A. 腺瘤B. 腺癌C. 肉瘤D. 淋巴瘤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动物病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A. 动物疾病的病理变化B. 动物疾病的病理生理C. 动物疾病的病理解剖D. 动物疾病的病理组织学答案:A, B, C, D12. 动物病理学中的炎症反应可以分为:A. 急性炎症B. 慢性炎症C. 肉芽肿性炎症D. 化脓性炎症答案:A, B, C, D13. 动物病理学中的变性包括:A. 脂肪变性B. 水肿C. 玻璃样变性D. 气球样变性答案:A, B, C, D14. 动物病理学中的坏死类型包括:A. 凝固性坏死B. 液化性坏死C. 干酪性坏死D. 脂肪性坏死答案:A, B, C, D15. 动物病理学中的肿瘤分类包括:A. 上皮组织肿瘤B. 间叶组织肿瘤C. 神经组织肿瘤D. 混合性肿瘤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科学。
动物病理学-作业题参考答案————————————————————————————————作者:————————————————————————————————日期:动物病理生理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二章疾病概论一、解释下列名词①疾病——疾病是动物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引起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由于稳态调节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使机体与外环境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这种异常的生命活动过程,称为疾病。
简②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的不可逆性的永久性丧失,机体作为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中③病因(致病因素)——疾病发生是有原因的,引起疾病的原因,简称病因,又称为致病因素。
简④病因学——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和条件的科学,称为病因学。
简⑤诱因——能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
中⑥分子病理学——是指从分子水平研究疾病时各种形态、功能、代谢变化及疾病发生的机制,即分子病理学或称分子医学。
中⑦疾病的转归——任何疾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大多数疾病发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终将结束,这就是疾病的转归。
中⑧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基本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简二、填空题1、躯体上、社会上2、分子水平3、抗损伤4、经济价值5、机体内部因素(即内因)、诱因6、物理性、机械性7、特异性、持续性、潜伏期、有毒代谢产物8、细菌、病毒、真菌、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原虫、蠕虫等9、损伤与抗损伤、因果转化、局部与整体10、康复、死亡三、选择题1、A;2、A;3、D;4、B;5、C;6、C;7、D;8、C;9、D;10、A。
四、简答题1、生物性致病因素的特点有哪些?答: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特点:有一定选择性、有一定特异性、有一定持续性、有明显潜伏期、产生有毒代谢产物。
2、疾病的外因有哪些?答:生物性因素,机械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机体必需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
3、动物疾病的特点是什么?动物疾病概念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特征:①任何疾病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的______。
A. 解剖学和生理学B.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理变化C. 药理学和毒理学D. 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2.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
A. 动物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病理变化B. 动物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C. 动物病原体和传播途径D. 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食物消化吸收机制3. 下列哪项不是动物病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A. 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B. 病理学的分类和命名C.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D. 病理变化的形态学描述和病理诊断4.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______。
A. 解剖学和生理学分析B. 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C. 临床病理学观察D. 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5. 动物病理学中,病理变化的分类主要从______两个方面进行。
A. 病程和病因B. 形态学和病因C. 病变和病理诊断D. 组织学和细胞学6. 动物病理学的病因分类包括______。
A. 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因B. 遗传性和后天性病因C. 先天性和后天性病因D. 代谢性和免疫性病因7. 病理变化的形态学描述主要包括______。
A. 病变的范围和程度B. 细胞和组织的异常改变C. 病变的类型和形态特征D. 病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8. 动物病理学的应用主要包括______。
A. 病理诊断和治疗B. 动物疫情监测和预防C. 动物免疫技术研究D. 动物营养与饲料开发研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请简述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病原体和病因的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研究、病理变化的形态学描述和病理诊断、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策略的研究等。
应用领域包括动物兽医临床病理学、动物疫情监测和预防、动物疫苗研发和免疫技术研究、动物饲料开发和营养研究等。
2. 请简要介绍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临床病理学观察、病理解剖和组织学检查、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等。
《动物病理学》参考答案(共1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0分)1、血管套:非化脓性脑炎时在血管周围腔有浆液、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形成所谓血管的细胞套。
2、槟榔肝: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
3、虎斑心:慢性中毒、缺氧可引起心肌脂肪变,常累及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部位,脂肪变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
4、内基氏小体::狂犬病时在大脑海马回、锥体细胞和小脑普肯野氏细胞等部位的神经细胞胞质内见圆形或椭圆形的嗜酸性小体。
5、痛风: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尿酸和尿酸盐晶体沉着于一定组织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常见于禽类。
6、肉芽肿: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以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7、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功能低下8、大肝病:鸡白血病时,瘤细胞侵害肝、脾、肾,使器官增大几倍,黄灰色,质地脆弱易碎裂,肝肿大尤其显著,可充满腹腔3/4的容积,故俗称为“大肝病”。
9、肿瘤:指机体在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条件下失去对其生长的基因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
10、假小叶:肝硬化时,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将肝小叶分割成大小不等类似肝小叶形状的小岛,没有中央静脉,或偏位,或有两个,有的把汇管区包围在内,称为假小叶。
11、凋亡:是指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不引发死亡细胞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12、卫星现象: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移至变性的神经细胞周围积聚,称为卫星现象。
13、泡沫细胞:小胶质细胞吞噬类脂质时不能将其消化,使细胞质呈空泡状,故称为泡沫细胞。
14、水肿:是指组织间隙内的体液增多。
15、假性肥大:在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成纤维细胞和脂肪细胞增生,造成器官和组织的体积增大。
精心整理动物病理学试题集与答案第一章疾病概论一、名词解释1 疾病2 因果转化规律1、、2起。
3。
三1A.2A.11121 有一定的选择性;有一定的特异性;有传染性和一定的持续性;侵入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机体反应性及抵抗力起着及重要作用2 痊愈;脓毒败血症3 化学性致病因素进入机体后常积蓄到一定量才引起发病;对组织器官选择性地毒害;在整个中毒过程中都起作用。
三选择题1 C2 A、B、C、D四、判断题×五、问答题1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是什么?1、损伤与抗损伤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全过程(1)一般情况下损伤对机体有害,抗损伤对机体有利,两者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方向。
(2)损伤与抗损伤可以互相转化例如:细菌性痢疾的初期,腹泻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抗损伤),继续腹泻引起脱水、酸中毒、休克。
2 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规律及主导环节疾病过程中第一原因引起某一个结果,此结果变为另一原因又引起第二个结果,这种疾病过程中因和果交替出现的规律称为疾病过程的因果转化规律。
主导环节:因果转化链上不是所有的环节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起同样作用,而有一个3123451和。
1A.2A.3A.4A. 局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B. 心脏机能能障碍C. 胸膜疾病D. 小动脉扩张5 属于渗出性出血的是()。
A. 点状出血B. 斑状出血C. 益血D. 出血性浸润四、问答题1 渗出性出血的原因是什么?2 血栓形成的过程是什么?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1 动脉性充血:由于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流入血量显着增多,而静脉血回流量正常,使组织或器官内含血量增多,称为动脉性充血。
简称充血。
2 静脉性充血: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内静脉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
3 出血:由于小动脉血流受阻,流入局部组织器官的血量减少或完全断绝的现象。
4 血栓形成:在活体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成分中发生血小板粘集或血液凝固并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病变特征的科学,对于兽医临床实践和动物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供学习和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动物病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动物行为B. 动物疾病C. 动物遗传D. 动物营养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病理学的基本任务?A. 描述病变B. 诊断疾病C. 预防疾病D. 治疗疾病答案:D3. 病理学中的“炎症”是指:A. 组织损伤B. 组织修复C. 组织防御反应D. 组织增生答案:C4. 动物病理学中的“坏死”是指:A. 细胞死亡B. 组织死亡C. 器官死亡D. 系统死亡答案:B5. 以下哪种细胞死亡属于程序性死亡?A. 坏死B. 凋亡C. 自噬D. 细胞分裂答案:B6. 动物病理学中,哪种类型的肿瘤是良性的?A. 肉瘤B. 腺瘤C. 纤维瘤D. 黑色素瘤答案:C7. 以下哪个是动物病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A. 血液分析B. 组织切片C. 基因测序D. 以上都是答案:D8. 动物病理学中的“肿瘤”是指:A. 任何类型的肿块B. 良性肿瘤C. 恶性肿瘤B. 组织增生答案:B9. 以下哪种病变属于退行性变?A. 纤维化B. 钙化C. 坏死D. 炎症答案:B10. 动物病理学中的“肉芽肿”是一种:A. 炎症反应B. 肿瘤C. 退行性变D. 免疫反应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动物病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动物病理学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机制、病变过程和病变特征。
它包括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理、病理诊断和病理预防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为动物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 描述炎症的基本过程。
答案: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和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
基本过程包括:1) 血管反应,如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2) 细胞反应,主要是白细胞的浸润和聚集;3) 组织损伤和修复,包括细胞死亡、组织分解和再生修复。
动物病理作业1、什么是动物病理学?答:动物病理学是运用生化、生理、解剖、组织学等手段,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化规律及患病机体代、机能、形态、结构变化的科学。
2、动物病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病理学研究的对象为病畜禽的组织、细胞。
3、病理学的主要容有哪些?答:⑴按容分有:病理解剖学—疾病时组织器官形态结构变化和病理生理学—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机能、代变化的规律和机理;⑵按用途分有:病理解剖学(包括病理解剖学、病理组织学、细胞病理学、分子病理学)和临床病理学(包括化学病理学、免疫病理学、遗传病理学、诊断微生物学、血液学等);⑶按课程分有:总论—研究疾病的共同特性和一般规律,如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发热、败血症等和各论—研究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
如各个系统病理;各个致病因素所致疾病的病理等。
4、什么是疾病?疾病的特点如何?答:疾病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部各系统之间、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平衡失调的现象。
是机体在外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过程。
疾病的特点有⑴是病因作用的结果;⑵损伤和抗损伤是其基本矛盾;⑶是完整机体的反应;⑷是异常的生命活动;⑸有特定的发生发展规律;⑹生产能力下降是其特点;5、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因有哪些?答: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因有:防御机能降低、反应性改变、应激性改变、遗传因素等。
6、疾病的发展有何规律?答:疾病的发展规律有:一是损伤抗损伤转化规律——在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机体引起损伤的同时,机体也会表现为抗损伤的作用(防御、适应、修复、代偿),而这些抗损伤反应在一定的情况下,又会引起新的损伤,使损伤和抗损伤这一对矛盾相互发生转化;二是因果转化规律——引起疾病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很复杂。
原始原因交替变换。
因果转化是一种螺旋式发展;三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疾病都是完整统一机体的复杂反应,局部病理变化是全身反应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受整体影响,又影响整体,二者有着在的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动物病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动物病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B. 动物疾病的治疗C. 动物疾病的预防D. 动物疾病的流行病学答案:A2. 动物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机制B. 研究动物疾病的治疗C. 研究动物疾病的预防D. 研究动物疾病的流行病学答案:A3.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宏观病理学和微观病理学B. 临床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C. 比较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D. 所有上述方法答案:D4. 动物病理学中的“病变”是指什么?A. 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B. 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形态结构的改变C. 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功能障碍D. 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生化改变答案:B5. 动物病理学中的“病理过程”是指什么?A. 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B. 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形态结构的改变C. 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功能障碍D. 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生化改变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哪些?A. 疾病的病因学B. 疾病的发病学C. 疾病的病理学D. 疾病的流行病学答案:ABCD7. 动物病理学中的病变类型包括哪些?A. 形态学改变B. 功能学改变C. 生化改变D. 免疫学改变答案:ABCD8. 动物病理学中的病理过程包括哪些?A. 炎症B. 肿瘤C. 缺氧D. 免疫反应答案:ABCD三、判断题9. 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对/错)答案:对10. 动物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动物疾病的治疗。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1. 简述动物病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动物病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病理学、流行病学等。
它涉及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12. 描述动物病理学中的“病变”和“病理过程”的区别。
答案:“病变”是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而“病理过程”是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病理变化,这些变化共同构成了疾病的整体表现。
兽医病理解剖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7题,每题1分,共57分)1.犊牛发生恶性口蹄疫时,其病变的心脏被称为“虎斑心",此心肌病变的本质是()A、实质性心肌炎B、化脓性心肌炎C、间质性心肌炎D、增生性心肌炎正确答案:A2.在外科缝线周围的是()A、嗜酸性粒细胞B、异物巨细胞C、朗格罕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中性粒细胞正确答案:B3.纤维镜下观察可见,肿瘤组织中为大小不等的腔隙,呈海绵孔状或网格状,腔隙内充满红细胞,其可能为A、黑色素瘤B、血管瘤C、浆细胞瘤D、肥大细胞瘤正确答案:B4.雏鸡缺乏维生素E时发生的是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C、湿性坏疽D、气性坏疽E、干性坏疽正确答案:B5.纤维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内多为大小不等的腺泡和腺管结构,且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其可能为A、腺瘤B、脂肪瘤C、纤维瘤D、乳头状瘤正确答案:A6.白色梗死的病变部位颜色呈现A、蓝紫色B、棕黑色C、灰白色D、红色正确答案:C7.炎症局部疼痛的主要因素是神经末梢被()A、局部组织变性坏死刺激B、细胞增生压迫C、局部充血及血流量增多刺激D、组织分解代谢加强刺激E、渗出物压迫及炎症介质刺激正确答案:E8.电镜下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是A、核碎裂B、胞浆致密C、染色质边集D、凋亡小体的形成E、细胞皱缩正确答案:D9.虎斑心属于A、脂肪变性B、纤维素样变性C、水泡变性D、细胞内玻变E、细胞外玻变正确答案:A10.临床中,呈浸润性生长恶性肿瘤的瘤细胞常沿着组织间隙、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束向周围组织浸润,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并继续生长,这种扩散方式称为A、种植性转移B、淋巴道转移C、血道转移D、直接蔓延正确答案:D11.大叶性肺炎主要指发生在下列哪个部位的炎症?A、细支气管B、肺泡C、肺间质D、肺小叶正确答案:B12.慢性肝淤血时,通常不会出现A、肝纤维支架的破坏B、肝细胞萎缩C、肝细胞脂肪变性D、纤维组织增生E、中央静脉和肝血窦扩增淤血正确答案:A13.“西米脾”是A、颗粒变性B、脂肪变性C、淀粉样变性D、玻璃样变性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14.下列哪种细胞是稳定细胞A、造血细胞B、皮肤表皮细胞C、平滑肌细胞D、移行上皮细胞E、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正确答案:C15.肉眼观察肿瘤组织外有包膜,质地柔软,颜色灰白或淡黄,切面有油腻感,略透明,其可能为A、纤维瘤B、脂肪瘤C、软骨瘤D、平滑肌瘤正确答案:B16.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眼观坏死组织灰黄色,质较松软易碎,这属于A、干酪样坏死B、坏疽C、蜡样坏死D、液化性坏死E、贫血性梗死正确答案:A17.创伤愈合过程中2-3天后伤口收缩的主要原因是A、水分的吸收B、胶原纤维的作用C、胶原纤维玻璃样变D、肌纤维母细胞的作用E、纤维细胞的作用正确答案:D18.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浓缩、碎裂、溶解时.说明:A、细胞已经死亡B、细胞正开始死亡C、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D、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困难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正确答案:A19.一种成熟组织转变为另一种成熟组织的现象称A、再生B、机化C、化生D、间变E、分化正确答案:C20.临床检查发现,患犬膀胱内多发性息肉状肿块,突入膀胱强内,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其为肿瘤性病变,该肿瘤的生长方式属于A、膨胀性生长B、浸润性生长C、外生性生长D、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C21.动物死后剖检越早越好的原因有()A、做到早期诊断B、做到早期治疗C、可以减少由于疾病引起的损失D、可以避免出现死后变化进而影响或不利于实验室检验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22.槟榔肝的形成是由于A、肝小叶中央静脉、肝窦淤血和肝细胞脂肪变性B、肝脏出血和肝细胞坏死C、肝细胞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D、肝小叶间静脉淤血和纤维组织增生正确答案:A23.血栓转归中不会发生的是A、机化B、形成栓子C、化生D、钙化E、溶解正确答案:C24.以下哪一项原因不引起萎缩A、慢性肝淤血B、垂体功能低下C、四氯化碳中毒D、肾盂积水正确答案:C25.下列关于肿瘤代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DNA和RNA合成增强B、蛋白质合成代谢增强C、通过无氧酵解获取能量D、蛋白质分解代谢减弱正确答案:D26.关于永久性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损伤后不能再生,成为永久性缺损的细胞B、损伤后能完全再生的细胞C、不断衰亡、更新的细胞D、修复后细胞无化生E、易受损的细胞正确答案:A27.肉芽组织是由……组成A、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B、新生的毛细血管、炎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C、新生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D、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结节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8.脂肪变性是指A、组织内脂滴增多或脂肪细胞增多B、组织中出现脂肪细胞C、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增多D、正常不见脂滴的细胞内出现脂滴,或细胞浆内脂滴增多E、脂肪细胞内脂肪滴增多正确答案:D29.肿瘤的实质指的是A、结缔组织B、血管C、肿瘤细胞D、神经正确答案:C30.变质是指()A、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坏死B、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坏死、纤维化C、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坏死、化生D、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水肿、坏死E、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萎缩、坏死正确答案:A31.尸体剖检后,病理诊断结果为:器官病理学诊断,是指()A、根据剖检的结果可以推断出什么病B、看不出什么病,但可以指出各个器官的病变、性质C、剖检后没有结果D、得不出器官病理学的诊断结果,但可以看出一般的病变正确答案:B32.病理学研究和诊断无可替代的最基本的方法是()A、病理剖检B、组织学观察C、电镜观察D、肉眼直接观察正确答案:B33.发生在膀胱的乳头状瘤,其表面覆盖的上皮细胞为A、扁平上皮细胞B、鳞状上皮细胞C、移行上皮细胞D、柱状上皮细胞正确答案:C34.与坏死组织溶解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B、核糖体C、内质网D、高尔基复合体E、溶酶体正确答案:E35.“白斑肾”见于()A、急性肾小球肾炎B、化脓性肾炎C、膜性肾小球肾炎D、间质性肾炎E、亚急性肾小球肾炎36.细胞水肿镜下病变的特点是A、胞核肿大,胞浆内有大量粉色颗粒B、细胞肿大,胞浆内哟大量空泡形成C、细胞肿大,胞浆内哟大量粉红色颗粒D、细胞肿大,胞核内有大量粉色颗粒E、细胞肿大,胞核内有大量空泡形成正确答案:B37.浆液性炎症时渗出物主要是()A、纤维素B、浆液C、红细胞D、中性粒细胞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B38.纤维腺瘤是由腺上皮及纤维组织2种成分混合组成的良性肿瘤,最常发生于A、消化道B、乳腺C、卵巢D、皮下组织正确答案:B39.出血性胃炎的病变特征为A、胃黏膜表面被覆多量黏液和脱落上皮B、胃黏膜表面覆盖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C、胃黏膜表面点状、斑块状或弥漫性出血D、胃黏膜表面渗出多量的浆液正确答案:C40.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内肿瘤化的被覆上皮细胞向表面突起性生长,上皮细胞下可见结缔组织轴心,其可能为A、腺瘤B、纤维瘤C、脂肪瘤D、乳头状瘤41.下列哪种病变不易发生机化A、肾脓肿B、肾梗死灶C、脑陈旧性血肿D、脑软化E、脑血栓形成正确答案:A42.化脓属于典型的( )坏死A、凝固性B、坏疽C、出血性D、液化性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43.猪瘟病例的回盲口出现纽扣状溃疡属于()A、浆液性炎B、纤维素性坏死性炎C、卡他性炎D、化脓性炎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44.下述关于肺淤血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肺泡内中性白细胞和纤维素渗出B、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C、可发生漏出性出血D、常可见心衰细胞E、肺泡腔内有水肿液正确答案:A45.炎症局部以损伤为主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渗出B、肥大C、变质D、增生46.下列哪种情况常可引起脑萎缩A、脑膜炎B、颅内压升高C、脑梗死D、脑动脉粥样硬化E、脑脓肿正确答案:D47.动物心力衰竭细胞中的色素颗粒是A、脂褐素B、黑色素C、胆红素D、细胞色素E、含铁血黄素正确答案:E48.关于干酪样坏死,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坏死灶呈淡黄色B、容易钙化C、有时可发生液化D、镜下见坏死组织崩解不彻底、组织轮廓尚存正确答案:D49.结核性肉芽肿病灶内的上皮样细胞来源于()A、巨噬细胞B、浆细胞C、中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正确答案:A50.葡萄球菌产生的类脂和多肽()A、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B、对肥大细胞有趋化作用C、对单核细胞有趋化作用D、对嗜碱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E、对嗜酸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51.当牛、羊瘤胃鼓气,猪胃扩张以及腹腔大量积液时进行胃或腹腔穿刺治疗,如果放气或抽水速度过快可引起腹部()充血。
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动物病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动物行为学B. 动物营养学C. 动物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D. 动物遗传学2. 以下哪个不是病理学中常见的组织损伤类型?A. 炎症B. 肿瘤C. 再生D. 遗传3. 动物病理学研究中,哪个方法可以用于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A. 显微镜检查B. 血液分析C. 尿液分析D. 心电图检查4. 细胞凋亡是一种:A. 细胞死亡B. 细胞增殖C. 细胞分化D. 细胞老化5. 以下哪个是动物病理学研究的常用实验动物?A. 家兔B. 家鸽C. 家鸡D. 所有选项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动物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7. 解释什么是病理性肥大,并举例说明。
8. 描述动物病理学在动物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你是一名兽医,接到一个病例,一只狗出现了呼吸困难、咳嗽和发热的症状。
请根据这些症状,分析可能的病理变化,并提出初步的诊断思路。
10. 某农场的牛群出现了食欲不振、消瘦和贫血的症状。
请分析可能的病理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A4. A5. D二、简答题6. 动物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组织学检查、显微镜检查、生化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7. 病理性肥大是指由于病理因素导致的细胞体积增大,如心肌肥厚,可能由高血压等病理因素引起。
8. 动物病理学在动物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包括:确定疾病的性质、类型、病变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帮助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三、案例分析题9. 可能的病理变化包括:肺部炎症、感染、肿瘤或其他肺部疾病。
初步诊断思路: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进行体格检查,采集血液、尿液等进行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X光或CT检查,以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
10. 可能的病理原因包括:营养不良、寄生虫感染、慢性疾病等。
动物病理的试题及答案动物病理学是兽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病变以及诊断和防治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动物病理学的试题及答案样本: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动物病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哪项?A. 动物疾病的预防B. 动物疾病的治疗C. 动物疾病的发生机理D. 动物疾病的病变过程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A. 尸体剖检B. 组织切片C. 血液化验D. 行为观察答案:D3. 炎症的基本病理过程包括以下哪项?A. 细胞增生B. 血管反应C. 细胞凋亡D. 组织坏死答案:B4. 哪种细胞是炎症反应中的主要效应细胞?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血小板D. 肌细胞答案:B5. 肿瘤的恶性程度通常与以下哪项无关?A. 肿瘤的大小B. 肿瘤的生长速度C. 肿瘤的侵袭性D. 肿瘤的转移能力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动物病理学中的________是指疾病过程中产生的对机体功能和代谢产生影响的生化物质和外观特征。
答案:病理产物7. 在病理学中,________是指由于疾病引起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形态结构的改变。
答案:病变8. 动物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接触传播、空气传播、________和垂直传播。
答案:食物传播9. 病理学中的________是指疾病过程中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答案:病理变化10. 肿瘤的________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周围组织或远处器官的过程。
答案:转移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动物病理学在动物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答案:动物病理学在动物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病变组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疾病的性质,如炎症、肿瘤等。
其次,病理学可以帮助确定病变的部位和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再次,病理学还可以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最后,病理学在动物疾病监测和控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通过病理学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新出现的动物疾病。
动物病理生理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二章疾病概论一、解释下列名词①疾病——疾病是动物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引起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由于稳态调节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使机体与外环境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这种异常的生命活动过程,称为疾病。
简②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的不可逆性的永久性丧失,机体作为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中③病因(致病因素)——疾病发生是有原因的,引起疾病的原因,简称病因,又称为致病因素。
简④病因学——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和条件的科学,称为病因学。
简⑤诱因——能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
中⑥分子病理学——是指从分子水平研究疾病时各种形态、功能、代谢变化及疾病发生的机制,即分子病理学或称分子医学。
中⑦疾病的转归——任何疾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大多数疾病发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终将结束,这就是疾病的转归。
中⑧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基本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简二、填空题1、躯体上、社会上2、分子水平3、抗损伤4、经济价值5、机体内部因素(即内因)、诱因6、物理性、机械性7、特异性、持续性、潜伏期、有毒代谢产物8、细菌、病毒、真菌、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原虫、蠕虫等9、损伤与抗损伤、因果转化、局部与整体10、康复、死亡三、选择题1、A;2、A;3、D;4、B;5、C;6、C;7、D;8、C;9、D;10、A。
四、简答题1、生物性致病因素的特点有哪些?答: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特点:有一定选择性、有一定特异性、有一定持续性、有明显潜伏期、产生有毒代谢产物。
2、疾病的外因有哪些?答:生物性因素,机械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机体必需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
3、动物疾病的特点是什么?动物疾病概念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特征:①任何疾病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②任何疾病都呈现一定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是疾病时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的内在基础。
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动物病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动物疾病的预防B. 动物疾病的治疗C. 动物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D. 动物疾病的流行病学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动物病理学研究的内容?A. 动物疾病的宏观变化B. 动物疾病的微观变化C. 动物疾病的遗传学D. 动物疾病的社会影响答案:D3. 动物病理学中的“病理”一词来源于哪个词?A. PathologyB. PathogenC. PathwayD. Patient答案:A二、填空题1. 动物病理学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病因;发病机制2. 动物病理学中的病理变化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宏观变化;微观变化3. 动物病理学研究的疾病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传染病;寄生虫病;非传染性疾病三、简答题1. 简述动物病理学在动物疾病防控中的作用。
答案:动物病理学在动物疾病防控中的作用主要包括:确定疾病的病因,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评估疾病对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的影响。
2. 描述动物病理学研究方法中的组织学检查。
答案:组织学检查是动物病理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研究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以识别病变类型和程度,为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依据。
四、论述题1. 论述动物病理学与兽医临床学的关系。
答案:动物病理学与兽医临床学密切相关。
病理学为临床学提供疾病的理论基础,帮助兽医理解疾病的本质和变化过程。
临床学则为病理学提供实际病例,促进病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推动动物疾病诊治技术的发展。
2. 分析动物病理学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性。
答案:动物病理学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性体现在:通过研究动物疾病,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通过病理学研究,可以评估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动物病理学还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动物源性疾病的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动物病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动脉性充血:2.血栓形成:3.代谢性酸中毒:4.缺氧:二、单选(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疾病的发展过程的共同规律是( )。
A.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 B.机体的代偿过程C.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过程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2.关于疾病的概念,以下正确的是( )。
A.疾病的发生需要内、外因的相互作用 B.机体“自稳态"发生破坏C.疾病是机体感到不适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3.一般临床症状出现的阶段属( )。
A.转归期 B.潜伏期 C.症状明显期 D.前驱期 E.以上都是4.临床死亡的主要特征为( )。
A.心跳、呼吸停止,反射活动完全消失B.心跳减慢,呼吸时断时续,反射活动基本消失C.体温下降,血压下降D.生命进入不可逆阶段E.以上都不是5.病毒、细菌等因素属于( )。
A.生物性致病因素 B.物理性致病因素 C.化学性致病因素D.机械性致病因素 E.营养性致病因素6.下列致病因素,属化学性致病因素的是( )A.高温 B.细菌感染 C.病毒感染 D.农药中毒 E.以上都不是7.辐射、高温因素属于( )。
A.生物性致病因素 B.物理性致病因素 C.化学性致病因素D.机械性致病因素 E.营养性致病因素8.槟榔肝的发生原因是( )。
A.中央静脉瘀血 B.脂肪变性 C.颗粒变性 D.A+B E.A+B+C 9.虎斑心形成主要是因为( )。
A.颗粒变性 B.脂肪变性 C.坏死 D.空泡变性 E.以上都不是10.气球样变属于以下的哪种损伤( )。
A.萎缩 B.变性 C.出血 D.坏死 E.以上都不是11.颗粒变性又称( )。
A.水泡变性 B.淀粉变性 C.实质变性 D.脂肪变性 E.以上都不是12.在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过多的变化为( )。
A.坏死 B.变性 C.再生 D.机化 E.以上都不是13.关于脂肪变性,下列正确的是( )。
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A. 病因和发病机制B. 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C. 病理变化和疾病过程D. 预防措施和控制策略答案:C2. 下列哪个不是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对象?A. 家畜B. 野生动物C. 宠物D. 植物答案:D3.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A. 实验研究B. 临床观察C. 组织病理学检查D. 所有以上答案:D4. 关于动物疾病的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仅通过直接接触B. 仅通过食物和水源C. 包括直接接触、食物、水源、媒介生物等多种途径D. 无法预测和控制答案:C5. 动物病理学在动物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 疾病诊断B. 疾病治疗C. 疾病预防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1.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疾病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答案: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2. 在动物病理学中,通过观察和分析动物的宏观和微观病理变化,可以推断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疾病的性质、疾病的进程3. 动物病理学不仅关注个体动物的健康,还涉及到________和________的层面。
答案:群体健康、公共卫生三、简答题1. 简述动物病理学在动物疾病防控中的重要性。
答:动物病理学通过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的研究,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它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动物疫情,减少经济损失,保障动物福利,同时也有助于预防动物源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 阐述动物病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答: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
它结合了实验研究、临床观察、病理解剖、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方法,以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此外,现代技术的应用,如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技术,也极大地丰富了病理学的研究手段。
3. 描述动物病理学在动物福利和伦理方面的考量。
答:动物病理学研究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同时,也强调对动物福利的尊重和保护。
兽医病理解剖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7题,每题1分,共57分)1.痢疾杆菌感染,结肠发生()A、浆液性炎B、出血性炎C、表面化脓D、蜂窝织炎E、假膜性炎正确答案:E2.“静脉石”的形成是静脉内的血栓发生了A、钙化B、机化C、吸收D、包裹E、脱落正确答案:A3.坏死病灶,湿润,色污灰或污黑,腐败菌感染,严重有恶臭,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的是A、干性坏疽B、湿性坏疽C、液化性坏死D、气性坏疽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4.属于液化性坏死的是A、肌肉蜡样坏死、心肌梗死B、化脓性炎C、慢性猪丹毒皮肤坏死D、腐败性子宫内膜炎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5.炎性渗出是()A、炎症反应的重要防御功能B、急性炎症早期血管反应的标志C、炎症反应的基本病变D、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E、炎症的最常见原因正确答案:A6.下列哪项属于学习兽医病理学的注意事项()A、防止用静止、固定的观点看问题B、正确认识形态与功能、代谢变化的关系C、正确认识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D、正确理解与处理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7.下列哪些因素不属于生物性致瘤因素?A、禽白血病病毒B、霉菌C、寄生虫D、霉菌毒素正确答案:D8.坏死细胞核的改变不包括A、核增大B、核固缩C、核溶解D、核碎裂正确答案:A9.溶血性链球菌最常引起()A、出血性炎B、坏死性炎C、假膜性炎D、脓肿E、蜂窝织炎正确答案:E10.临床检查发现,患犬膀胱内多发性息肉状肿块,突入膀胱强内,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其为肿瘤性病变,该肿瘤的生长方式属于A、膨胀性生长B、浸润性生长C、外生性生长D、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C11.下列哪项是感染性肉芽肿()A、结核肉芽肿B、矽结节C、胶质小结D、异物肉芽肿正确答案:A12.肉芽组织是指新生幼稚的A、上皮组织B、肌组织C、软骨组织D、网状组织E、纤维结缔组织正确答案:E13.结核性肉芽肿病灶内的上皮样细胞来源于()A、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中性粒细胞E、浆细胞正确答案:A14.下列以变质性炎为主的疾病是()A、大叶性肺炎B、细菌性痢疾C、脑膜炎D、病毒性肝炎E、小叶性肺炎正确答案:D15.链球菌病猪,脑组织病灶渗出的主要炎性细胞是()A、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单核细胞正确答案:B16.炎症时,哪种细胞最先渗出A、浆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E、中性粒细胞正确答案:E17.在葡萄球菌感染的炎症反应中所见到的主要炎性细胞是()A、肥大细胞B、嗜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单核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正确答案:B18.关于炎症的概念较恰当的说法是()A、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的损伤反应B、是机体血管系统对致炎因子所产生的反应C、是组织对损伤的防御性反应D、是致炎因子引起的血管反应E、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的损伤所产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正确答案:E19.胃黏膜肿胀,表面有大量粘稠液体。
兽医病理解剖学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7题,每题1分,共57分)1.牛放线菌病下颌淋巴结的病变是()A、化脓性淋巴结炎B、出血性淋巴结炎C、浆液性淋巴结炎D、坏死性淋巴结炎E、增生性淋巴结炎正确答案:A2.炎症时血液动力学变化顺序是()A、血管收缩-血流变慢B、细动脉收缩-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流变慢C、血管扩张-血流加快D、细动脉扩张-血管收缩+血流加快-血流变慢正确答案:B3.脓毒败血症是指()A、少量细菌入血,很快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B、化脓菌入血大量繁殖及产生毒素,引起全身各器官多发性脓肿C、大量细菌毒素或毒性代谢产物入血,引起明显全身症状D、细菌在局部病灶内大量繁殖正确答案:B4.一般不会出现肉芽组织的病变是A、化生病灶B、脓肿壁C、结核空洞D、陈旧性心肌梗死E、动脉粥样硬化的肾正确答案:A5.临床上铁锈色鼻液增多是()引起的。
A、慢性肠梗塞B、慢性肾淤血C、心力衰竭D、慢性肝淤血正确答案:C6.慢性炎症组织中最常见的炎细胞是()A、肥大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中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正确答案:C7.研究发现,新疆等地区的绵羊因在高原地区野外放牧,耳部少毛处皮肤易发生皮肤癌,从病因学的角度来说其致病因素属于A、物理性致病因素B、化学性致病因素C、生物性致病因素D、遗传因素正确答案:A8.诊断细胞学是()A、以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形态变化来研究和诊断临床疾病的一门学科B、应用能与组织细胞的某些化学成分进行特异性结合的显色物质,显示组织细胞内某些化学成分的变化C、主要是利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尺、秤等工具,观察被检组织器官的位置、大小、形状、重量、色泽、表面和切面的状态等变化D、主要在组织、细胞水平上对病变进行观察E、应用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内部和表面的超微结构变化正确答案:A9.下列那项是固膜性炎的常发生部位()A、肺脏B、黏膜C、脾脏D、心脏E、肝脏正确答案:B10.从病因学角度来说,霉菌致癌属于A、物理性致病因素B、遗传因素C、化学性致病因素D、生物性致病因素正确答案:D11.组织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增生来修补过程称为A、再生B、不完全再生C、化生D、增生E、机化正确答案:B12.白细胞在游出时会引起()A、血管无明显变化B、血管扩张C、血管内皮细胞损伤D、血管基底膜损伤E、整个血管壁受损正确答案:B13.下列哪项属于诊断学剖检的目的()A、以解决与兽医有关的法律问题为目的B、以学术研究为目的C、以查明病畜发病和致死的原因、严重程度、目前所处的阶段和应采取的措施为目的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14.慢性猪瘟时,回盲瓣形成的“扣状肿”本质上属于A、出血性肠炎B、慢性增生性肠炎C、卡他性肠炎D、纤维素性肠炎正确答案:D15.下列哪项是感染性肉芽肿()A、矽结节B、胶质小结C、伤寒肉芽肿D、异物肉芽肿正确答案:C16.当药物、饲料被吸入肺时,常并发细菌感染,引起吸入性肺炎,表现为A、肺泡性肺炎B、间质性肺炎C、支气管肺炎D、纤维素性肺炎正确答案:C17.渗出的炎细胞中哪种移动最迅速()A、中性粒细胞B、浆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巨噬细胞E、淋巴细胞正确答案:A18.不属于渗出性出血的是A、斑状出血B、点状出血C、溢血D、出血性浸润正确答案:C19.尸体腐败是指()A、动物死亡后,尸体温度逐渐降低至外界环境温度水平的现象B、动物死亡后,肢体由于肌肉收缩而变硬,四肢各关节不能伸屈,使尸体固定于一定的形状C、尸体倒卧侧组织器官的坠积性淤血现象D、动物体内的溶酶体酶和消化酶在动物死亡后,发挥其作用而引起的自体消化过程E、尸体组织蛋白由于细菌作用而发生腐败分解的现象正确答案:E20.下列哪种因素与动脉阻塞无关A、动脉粥样硬化B、动脉栓塞C、动脉瘤D、肿瘤压迫E、血栓形成正确答案:C21.下列以变质性炎为主的疾病是()A、细菌性痢疾B、脑膜炎C、病毒性肝炎D、小叶性肺炎E、大叶性肺炎正确答案:C22.一奶牛长期患病,临床表现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和贫血等。
动物病理生理学作业题参考答案作业题(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每个2分)1、疾病:是动物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引起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由于稳态调节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使机体与外环境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这种异常的生命活动过程,称为疾病。
2、尿毒症:是指急性或慢性肾机能不全发展到严重阶段(即肾机能衰竭)时,由于代谢终产物和内源性毒物在体内的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发生障碍以及某些内分泌机能失调所引起的全身性机能和代谢障碍的综合征。
3、HSP:是指细胞在应激原,特别是热应激原作用下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
4、肝性脑病:是一种肝脑综合症,临床上又称为肝昏迷,是继发于严重肝病的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综合症。
5、休克: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下,所产生的以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器官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为主要特征,由此而导致各重要器官功能、代谢障碍和结构损害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6、高渗性脱水:又称为缺水性脱水、单纯性脱水,失水大于失钠,血清钠浓度和血浆渗透压增高的脱水。
7、呼吸性酸中毒:由于呼吸功能障碍,肺的通气和换气不足,致使体内生成的CO2不能充分排出,或者由于CO2吸入过多,引起血浆中[H2CO3]含量增高,〔BHCO3〕/〔H2CO3〕值变小,pH值降低。
8、细胞凋亡:是指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9、缺氧:当氧的供给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或者组织对氧的利用发生障碍时,则可使机体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这一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10、水肿:过多的体液积聚在组织间隙或体腔,称为水肿。
二、填空题(10分,每空1分)1、抗损伤;2、还原性Hb,5%;3、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下丘脑-肾上腺皮质反应,其他内分泌反应;4、致热原,调定点;5、血液,肾脏。
三、简答题(40分,每题8分)1、恒温动物发热时,引起“调定点”上移的正调节途径有哪些?答:cAMP途径;PG途径,PG含量升高;CRH途径;Na+/Ca2+途径2、溶血性黄疸与阻塞性黄疸的主要特点有什么不同?3、代谢性酸中毒时,体内发生哪些主要代偿适应性变化?答:⑴细胞外液的缓冲;⑵呼吸的代偿;⑶细胞内液;⑷肾脏的代偿;4、简述细胞凋亡的过程。
答:⑴凋亡信号传导。
⑵凋亡基因激活。
⑶细胞凋亡的执行。
⑷凋亡细胞的清除。
5、疾病的内因有哪些?答:(1)防御功能降低;(2)机体反应性改变;(3)机体免疫特性改变;(4)遗传因素。
四、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1、试述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及机制。
答:休克早期全身小血管,包括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微静脉等均持续性收缩,其中,尤以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显著,造成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同时大量毛细血管网关闭,动-静脉短路开放,出现组织少灌少流、灌大于流的特点。
其发生机制是由于神经体液共同作用的结果,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增多,血管紧张素含量增多,血栓素含量增多,同时血管加压素含量增多,均促使血管收缩。
2、试述肝性全身性水肿的发生机理。
答:肝机能不全时,由于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和对抗利尿激素及醛固酮的灭活作用减弱,可发生全身性水肿。
机制如下:肝硬化肝细胞损害肝内血管阻塞抗利尿激素和血浆白蛋白门脉区血管门静脉肝静脉醛固酮灭活减少减少通透性升高压升高回流受阻血中抗利尿激素血浆胶体渗透压肝淋巴液生成增多和醛固酮增多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肾小管对水钠淋巴外渗活性升高重吸收增多容量感受器腹水形成肾血流量降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作业题(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1、“肝性”脑病:是一种肝脑综合症,临床上又称为肝昏迷,是继发于严重肝病的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综合症。
2、低渗性脱水:又称为缺盐性脱水、低钠血症,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和血浆渗透压均降低的脱水。
3、发热:是指恒温动物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并伴有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和代谢改变的病理过程。
4、混合型酸碱平衡障碍:在临床实践中,往往在同一患病动物体内,有时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酸碱平衡障碍同时或先后出现的复杂情况。
5、缺氧:当氧的供给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或者组织对氧的利用发生障碍时,则可使机体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这一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6、肾功能不全:当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肾功能发生障碍时,体内代谢产物和其他有毒物质不能排出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异常,从而引起机体内环境平衡紊乱的全身性病理过程,称肾功能不全。
7、休克: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下,所产生的以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器官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为主要特征,由此而导致各重要器官功能、代谢障碍和结构损害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8、 HSP:是指细胞在应激原,特别是热应激原作用下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
9、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10、发绀:当血液中还原型Hb含量超过5%时,在皮肤、黏膜等出现蓝紫色,为发绀。
二、填空题(10分,每空1分)1、Hb数量减少,Hb性质改变。
2、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3、加快,加强。
4、产热大于散热;散热大于产热。
5、H+,K+。
三、简答题(40分,每题8分)1、疾病的外因有哪些?答:生物性因素,机械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机体必需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
2、恒温动物发热时,引起“调定点”上移的正调节途径有哪些?答:cAMP途径;PG途径,PG含量升高;CRH途径Na+/Ca2+途径3、高渗性脱水的特点。
答: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细胞脱水,细胞内液减少较显著,血浆容量变化不明显(晚期减少);尿量减少,尿Na+增加;患病动物呈现口渴。
4、简述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引起水肿的机制。
答:(1)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3)组织渗透压增高。
(4)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5)淋巴回流受阻。
5、简述细胞凋亡的过程。
答:⑴凋亡信号传导。
⑵凋亡基因激活。
⑶细胞凋亡的执行。
⑷凋亡细胞的清除。
四、试述题(30分,每题15分)1、休克I期为什么叫微循环缺血期,其代偿作用表现在哪里?答:1)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引起全身皮肤及器官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所以微循环缺血。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强;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使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微循环缺血。
3)加压素分泌增加;4)TXA2含量增加,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
代偿作用表现在:1)维持动脉血压;2)维持心脑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3)增加回心血量;4)增加心输出量。
2、机体发热时,各器官系统的代谢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答:体内物质消耗,尤其是糖、脂肪、蛋白质分解增多,使机体处于能量代谢的负平衡。
①蛋白质代谢:总蛋白和白蛋白量减少,尿素氮明显增高,呈负氮平衡;②糖与脂肪代谢:发热时糖原分解增高,血糖增高,糖原的储备减少;发热动物体食欲低下,糖类摄入不足,导致脂肪分解也加强,大量脂肪分解且氧化不全可使血中酮体增加;由于糖分解代谢加强,氧供应相对不足,于是糖酵解增加,血乳酸增多;③水、电解质与维生素代谢:发热动物体维生素不足,尤其是维生素C和B族缺乏;在发热的体温上升期和高热持续期,由于尿量减少,可致水、钠、氮等在体内潴留。
在体温下降期,由于皮肤、呼吸道大量蒸发水分,出汗增多及尿量增多,可引起高渗性脱水。
发热时,组织分解代谢增强,细胞内钾释放入血,血钾增高,肾脏排钾减少,尿钾增高。
严重者因乳酸、酮体增多及高钾血症,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作业题(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1、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2、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的不可逆性的永久性丧失,机体作为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3、热休克蛋白:是指细胞在应激原,特别是热应激原作用下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4、疾病的转归:任何疾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大多数疾病发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终将结束,这就是疾病的转归。
5、缺氧:当氧的供给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或者组织对氧的利用发生障碍时,则可使机体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这一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6、脱水:是指由于水分丧失过多或/和摄入不足而引起体液容量减少,并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障碍的病理状况。
7、肾功能不全:当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肾功能发生障碍时,体内代谢产物和其他有毒物质不能排出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异常,从而引起机体内环境平衡紊乱的全身性病理过程,称肾功能不全。
8、细胞凋亡:是指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9、发热:是指恒温动物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并伴有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和代谢改变的病理过程。
10、呼吸性酸中毒:由于呼吸功能障碍,肺的通气和换气不足,致使体内生成的CO2不能充分排出,或者由于CO2吸入过多,引起血浆中[H2CO3]含量增高,〔BHCO3〕/〔H2CO3〕值变小,pH值降低。
二、填空题(10分,每空1分)1、低张性,循环性,组织性。
2、组织间隙3、减少,增加。
4、发热,过热。
5、钙离子,肌钙蛋白。
三、简答题(40分,每题8分)1、举例说明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规律。
答:因果转化规律是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后引起发病,产生一定的病理变化,即为原始病因作用的结果,这个结果作为病因又可引起新的病理变化,即转化为新的病理变化的原因。
如此原因、结果交替出现,互相转化,形成一个链锁式的发展过程,推动疾病的发展。
疾病过程中的这种因、果交替的关系,称为因果转化规律。
如机械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创伤性大出血,使血液容量减少,致使心脏输出量及动脉血压下降,血压下降可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因而皮肤、腹腔内脏器官的微动脉和小静脉收缩,结果导致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大量血液淤积在毛细血管内,回心血量则进一步减少,心输出量和血压也随之进一步降低,组织缺氧更加严重,于是微循环中血液淤积也增多,回心血量更加减少。
如此不断发展,病情不断恶化,甚至导致动物死亡。
这就是创伤性大出血的因果转化和恶性循环。
2、肝前性黄疸与肝后性黄疸的主要特点有什么不同?3、休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哪三个时期?答:休克I期(微循环缺血);休克II期(微循环淤血);休克III期(微循环凝血)4、应激反应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有哪些?答:(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变化(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3)其他激素反应。
5、简述细胞凋亡的过程。
答:⑴凋亡信号传导。
⑵凋亡基因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