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4章-1-凸轮机构
- 格式:ppt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34
项目一内燃机的机械系统结构分析任务四凸轮机构分析与设计习题4.1 试标出图4.20所示位移线图中的行程h、推程运动角Φ,远t休止角Φ,回程运动角hΦ,近休止角sΦ'。
s图4.20 题4.1图4.2 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的四种运动规律是哪些?哪些有刚性冲击?哪些有柔性冲击?哪些没有冲击?如何选择运动规律?4.3 设计凸轮机构时,工程上如何选择基圆半径?4.4 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基圆半径如何度量?4.5什么是压力角?凸轮平底垂直于导路的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等于多少?机构的压力角有何工程意义?设计凸轮时,压力角如何要求?4.6 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轮廓为什么一定要外凸?4.7 用作图法作出图示凸轮机构转过45°后的压力角。
图4.21 题4.7图4.8 已知基圆半径,250mm r =偏心距mm e 5=,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推程为mm h 12=。
其运动规律如下表。
设计偏心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
4.9 设计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凸轮转动方向及从动件导路位置如图4.22。
mm e 10=,mm r 400=,mm r T 10=,从动件运动规律同题4.8,试绘制凸轮轮廓。
图4.22 题4.9图项目一内燃机的机械系统结构分析任务四凸轮机构分析与设计习题答案4.1 解:如图。
题4.1答案图4.2 答: 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的四种运动规律是:①等速运动规律:从动件在推程开始和终止的瞬时,速度有突变,其加速度在理论上为无穷大,致使从动件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很大的惯性力,因而使凸轮机构受到极大的冲击。
是刚性冲击。
②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从动件在升程始末,以及由等加速过渡到等减速的瞬时,加速度出现有限值的突然变化,这将产生有限惯性力的突变,从而引起冲击。
是柔性冲击。
③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柔性冲击。
④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没有冲击。
在选择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时,要综合考虑机械的工作要求、动力特性和加工制造等方面的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机构1. 引言凸轮机构是机械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机构,通过凸轮的旋转运动,使其上的凸轮副与其他零部件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特定的机械功能。
本文将介绍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以及常见的凸轮机构类型。
2. 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凸轮机构由凸轮和从动件组成,其中凸轮是凸轮机构的核心部件,决定了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凸轮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心形等不同形状,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选择不同的形状。
从动件是凸轮上的接触件,通过凸轮的旋转运动,从动件与其他零部件发生相对运动,实现机械功能。
常见的从动件有凸轮挤压件、滑块和摇杆等。
3. 凸轮机构的设计原则设计凸轮机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机构运动规律:根据机械功能需求确定凸轮的运动规律,将其转化为凸轮的轮廓曲线,从而确定凸轮的形状。
•受力分析:在凸轮机构运动过程中,对从动件受力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计算,确保从动件不会发生过大的应力和变形,保证机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声、振动和能量损失的控制:凸轮机构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声音、振动和能量损失,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控制其产生的程度,降低噪声、振动和能量损失。
•结构的紧凑性和制造的可行性:凸轮机构的结构需尽可能紧凑,减少零部件数量,简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4. 常见的凸轮机构类型4.1 凸轮挤压件机构凸轮挤压件机构是最常见的凸轮机构类型之一。
它由凸轮和挤压件组成,通常用于压铸、冷挤压、热压实等加工过程中。
通过凸轮的旋转运动,挤压件对工件进行加工,使工件形成特定的形状。
凸轮挤压件机构凸轮挤压件机构4.2 滑块机构滑块机构是另一种常见的凸轮机构类型。
它由凸轮和滑块组成,通过凸轮的旋转运动,滑块在滑道上做直线运动。
滑块机构常用于液压系统、工艺装备等领域。
滑块机构滑块机构4.3 摇杆机构摇杆机构由凸轮和摇杆组成,通过凸轮的旋转运动,驱动摇杆做往复运动。
摇杆机构常用于发动机、输送带等机械设备中。
摇杆机构摇杆机构5. 结论凸轮机构在机械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不同凸轮形状和从动件的组合,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机械功能。
姓名:学号:班级:凸轮机构一、选择题1.凸轮轮廓曲线没有凹槽,要求机构传力很大,效率要高,从动杆应选()。
A. 尖顶式B. 滚子式C. 平底式2. 对于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来讲,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偏置直动推杆与对心直动推杆相比,两者在推程段最大压力角的关系为()关系。
A.偏置比对心大 B.对心比偏置大C.一样大 D.不一定3.使用()的凸轮机构,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与实际轮廓曲线是不相等的。
A 尖顶式从动杆 B. 滚子式从动杆 C 平底式从动杆4.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
A.等速运动规律 B.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C.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D.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5.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超过许用值时,可采用()措施来解决。
A.增大基圆半径 B.改用滚子推杆C.改变凸轮转向 D.改为偏置直动尖顶推杆6.为保证滚子从动杆凸轮机构从动杆的运动规律不“失真”,滚子半径应()。
A. 小于凸轮理论轮廓曲线外凸部份的最小曲率半径B. 小于凸轮实际轮廓曲线外凸部份的最小曲率半径C. 大于凸轮理论轮廓曲线外凸部份的最小曲率半径7.若使凸轮轮廓曲线在任何位置都不变尖,也不变成叉形,则滚子半径必须()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8.()对于较复杂的凸轮轮廓曲线,也能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运动规律。
A 尖顶式从动杆 B.滚子式从动杆 C. 平底式从动杆9.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
A.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B.便于润滑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 D.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10.()可使从动杆得到较大的行程。
A. 盘形凸轮机构 B 移动凸轮机构 C. 圆柱凸轮机构11.()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
A.摆动尖顶推杆 B.直动滚子推杆C.摆动平底推杆 D.摆动滚子推杆12.()的摩擦阻力较小,传力能力大。
第四章凸轮机构在各种机器中,尤其是自动化机器中,为实现各种复杂的运动要求,常采用凸轮机构,其设计比较简便。
只要将凸轮的轮廓曲线按照从动件的运规律设计出来,从动件就能较准确的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
本章将着重研究盘状凸轮轮廓曲线绘制的基本方法和凸轮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4—1 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凸轮机构的组成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
凸轮通常作等速转动,但也有作往复摆动或移动的。
从动件是被凸轮直接推动的构件。
凸轮机构就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主要构件所组成的高副机构。
图4-1所示为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
当具有一定曲线轮廓的凸轮1以等角速度回转时,它的轮廓迫使从动作2(阀杆)按内燃机工作循环的要求启闭阀门。
图4-2为自动机床上控制刀架运动的凸轮机构。
当圆柱凸轮1回转时,凸轮凹槽侧面迫使杆2运动,以驱动刀架运动。
凹槽的形状将决定刀架的运动规律。
内燃机,配气机构凸轮一般作连续等速转动,从动件可作连续或间歇的往复运动或摆动。
凸轮机构广泛用于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机械中作为控制机构。
但凸轮轮廓与从动件间为点、线接触而易磨损,所以不宜承受重载或冲击载荷。
凸轮机构的特点1)优点: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且机构简单紧凑。
2)缺点:凸轮廓线与推杆之间为点、线接触,易磨损,所以凸轮机构多用在传力不大的场合。
二、凸轮机构的分类凸轮机构的类型很多,通常按凸轮和从动件的形状、运动形式分类。
⒈按凸轮的形状分类(1)盘形凸轮它是凸轮的最基本型式。
这种凸轮是一个绕固定轴转动并且具有变化半径的盘形零件,如图4-1。
(2)移动凸轮当盘形凸轮的回转中心趋于无穷远时,凸轮相对机架作直线运动,这种凸轮称为移动凸轮。
在以上两种凸轮机构中,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均为平面运动,故又统称为平面凸轮机构。
(3)圆柱凸轮(圆柱凸轮是一个在圆柱面上开有曲线凹槽,或是在圆柱端面上作出曲线轮廓的构件,它可看作是将移动凸轮卷于圆柱体上形成的。
凸轮机构复习题一一、选择题1、凸轮机构中,主动件通常作。
A、等速转动或移动B、变速转动C、变速移动2、凸轮与从动件接触处的运动副属于()。
A、高副B、转动副C、移动副3、内燃机的配气机构采用了()机构。
A、凸轮B、铰链四杆C、齿轮4、凸轮机构中,从动件构造最简单的是()从动件。
A、平底B、滚子C、尖顶5、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决定了凸轮的()。
A、轮廓曲线B、转速C、形状6、凸轮机构中,()从动件常用于高速传动。
A、滚子B、平底C、尖顶7、凸轮机构主要与()和从动件等组成。
A、曲柄B、摇杆C、凸轮8、有关凸轮机构的论述正确的是()。
A、不能用于高速启动B、从动件只能做直线运动C、凸轮机构是高副机构二、判断题1、()在凸轮机构中,凸轮为主动件。
2、()凸轮机构广泛应用于机械自动控制。
3、()移动凸轮相对机架作直线往复移动。
4、()在一些机器中,要求机构实现某种特殊的复杂的运动规律,常采用凸轮机构。
5、()根据实际需要,凸轮机构可以任意拟定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6、()凸轮机构中,主动件通常作等速转动或移动。
三、填空题1、凸轮机构主要有、和三个基本构件所组成。
2、在凸轮机构中,凸轮为,通常作等速或。
3、在凸轮机构中,通过改变凸轮,使从动件实现设计要求的运动。
4、在凸轮机构中,按凸轮形状分类,凸轮有、和三种。
5、凸轮机构工作时,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必须始终接触,否则,凸轮机构就不能正常工作。
6、凸轮机构主要的失效形式是磨损和疲劳点蚀。
§8-3 凸轮机构工作过程及从动件运动规律1、从动件作等速运动规律的位移曲线形状是()。
A、抛物线B、斜直线C、双曲线2、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的凸轮机构()。
A、存在刚性冲击B、存在柔性冲击C、没有冲击3、从动件作等速运动规律的凸轮机构,一般适用于()、轻载的场合。
A、低速B、中速C、高速4、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的位移曲线是()。
A.、斜直线B、抛物线C、双曲线二、判断题1、()凸轮机构中,从动件作等运动规律是指从动件上升时的速度和下降时速度必定相等。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作业1第1章 静力分析基础1.取分离体画受力图时,(CEF)力的指向可以假定,(ABDG)力的指向不能假定。
A.光滑面约束力B.柔体约束力C.铰链约束力D.活动铰链反力E.固定端约束力F.固定端约束力偶矩G.正压力2.列平衡方程求解平面任意力系时,坐标轴选在(B)的方向上,使投影方程简便;矩心应选在(G)点上,使力矩方程简便。
A.与已知力垂直B.与未知力垂直C.与未知力平行D.任意E.已知力作用点F.未知力作用点G.两未知力交点H.任意点3.画出图示各结构中AB构件的受力图。
参考答案:4.如图所示吊杆中A、B、C均为铰链连接,已知主动力F=40kN,AB=BC=2m,α=30︒.求两吊杆的受力的大小。
参考答案:列力平衡方程:ΣFx=0又因为AB=BCF A ﹒sinα=FC﹒sinαF A =FCΣFY=02FA﹒sinα=F∴FA =FB=F/ 2sinα=40KN第2章 常用机构概述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参考答案: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自由度数时,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2.什么是运动副?什么是高副?什么是低副? 参考答案:使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并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结,称为运动副。
以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以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3.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参考答案:(1)n=7,P L =10,P H =0 F=3n-2P L -P H=3×7-2×10-0=1C 处为复合铰链 (2)n=5,P L =7,P H =0 F=3n-2P L -P H =3×5-2×7-0 =1(3)n=7,P L =10,P H =0 F=3n-2P L -P H=3×7-2×10-0 =1(4)n=7,P L =9,P H =1 F=3n-2P L -P H =3×7-2×9-1 =2E、Eˊ有一处为虚约束,F 为局部自由度第3章 平面连杆机构1.对于铰链四杆机构,当满足杆长之和的条件时,若取___为机架,将得到双曲柄机构。
习题44-1 试述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答:1.推程凸轮转过推程运动角δt。
从动件在推程做功,称为工作行程。
2.静止在最远点凸轮继续转动,从动件停留在远离凸轮轴心的位置,称为远休止,凸轮转过远休止角。
3.回程凸轮继续转动,从动件在其重力或弹簧力作用下由最远点回到最近点,这一行程称为回程,凸轮转过回程运动角。
从动件在回程中不做功,称为空回行程。
4.静止在最远点凸轮继续转动,从动件停留在离凸轮轴心最近位置A,称为近休止,凸轮转过近休止角。
4-2 凸轮机构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中,哪些产生刚性冲击?哪些产生柔性冲击?如何选择?答:等速运动规律产生刚性冲击,这种运动规律不宜单独使用。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和简谐运动规律产生柔性冲击,这种运动规律适用于中速凸轮机构。
4-3 已知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如表题4-3所示,绘制从动件的位移线图。
解:1.将横坐标代表δh的线段分为若干等份,等分点为3、4、5、6、7、8、9、10。
2.在δh/2处作横坐标的垂线,按一定比例取升程h,将h也分成与横坐标相同的等份,等分点为、3'、4'、5'、6'、7'、8'、9'、10'。
3.分别由始点和终点向3'、4'、5'、6'、7'、8'、9'、10'联斜线,这些斜线与横坐标各等分点的垂线的交点,即为位移线图的点。
4.将这些交点连成圆滑的曲线,即得位移线图。
4-4 已知从动件位移线图如图,设计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的轮廓曲线。
已知其基圆半径r min=40 mm,凸轮顺时针转动。
解:1.选取适当的比例尺υ,以r min为半径作基圆。
基圆与导路的交点B0为从动件尖顶的起始位置。
2.在基圆上,自开始沿的相反方向依次取推程运动角β1、远休止角β'、回程运动角β2及近休止角β'',并将β1和β2各分成与位移线图对应的若干等分,得基圆上各点B1′、B2′、B3′…。
连接各径向线OB1′、O B2′…得到从动件导路反转后的位置。
3.沿各径向线自基圆开始量取从动件在各位置的位移量,得从动件尖顶反转后的位置B1、B2、B3…。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机构在机械设计中,凸轮机构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机械传动机构,它利用凸轮的凸缘与从动件(如滚子或柱塞)的凹槽相互作用,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或者其他特定的运动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器和设备中。
下面将介绍凸轮机构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类型,并探讨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凸轮机构是一种基于凸轮运动的机械传动机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凸轮的不规则形状使凹槽中的从动件产生预期的运动。
凸轮可以是一个圆柱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个分离的轴螺栓,并且可以具有各种形状的凸缘。
凹槽中的从动件可以是滚子、柱塞、针杆等。
凸轮机构常见的基本动作包括推动、提升、转动、倾斜、抛射等。
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中,凸轮的凸缘和从动件的凹槽在运动过程中不断接触和分离,从而实现所需的运动形式。
凸轮的凹槽形状和凸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从动件的运动形态和速度。
在凸轮机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凸轮的基本形状、凹槽的形状和尺寸以及凸轮和从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对从动件的负载、速度和运动惯量等进行估算和计算,以确保凸轮机构可以正常工作并满足设计要求。
凸轮机构在机械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
最常见的应用是在内燃机中,凸轮机构用于驱动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控制燃气的进出,实现正常的运转。
此外,凸轮机构还可以用于机床上的工件夹持、印刷机上的纸张送纸、纺织机上的细纱传动等。
另外,凸轮机构还可以用于高精度和高速度的机械系统中。
例如,在印刷机上,凸轮机构被用来实现纸张进给、定位和印刷等动作,凸轮的凹槽形状和凸度的大小非常关键,以确保纸张的正确进给和精确的印刷位置。
此外,凸轮机构还可以通过改变凸轮的形状和凹槽的设计,实现多种复杂的运动形式。
例如,通过使用多个凸轮和从动件,可以实现复杂的步进运动、循环运动和连续运动。
这种应用在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和动画制作等领域非常常见。
总而言之,凸轮机构作为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机构,通过凸轮的运动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或其他特定的运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