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东U谷:产业园区招商模式研究.pptx
- 格式:pptx
- 大小:15.14 MB
- 文档页数:58
产业园区招商模式研究一、引言产业园区是现代化城市规划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吸引投资和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
如何提高产业园区的招商服务水平和效果,成为各级政府和产业园区管理者亟需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对产业园区招商模式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如何提高招商效果和服务质量。
二、产业园区招商模式的基本特点1.市场化运作:产业园区招商模式更加注重市场化运作,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和洽谈,实现资源互动和价值共享。
2.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产业园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应根据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招商政策和措施。
3.多元化服务: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和投资,产业园区应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包括政策扶持、创业辅导、技术支持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协助。
三、产业园区招商模式的优化措施1.提高招商推介力度:产业园区应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积极推介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将招商信息传递给潜在投资者,并提供相应的跟进服务。
2.建立产业链合作关系:产业园区应与企业建立产业链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3.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产业园区应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
4.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人才是产业园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产业园区应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发展机会,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
5.优化营商环境:产业园区应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简化审批程序,降低企业成本,为企业提供便利和保障。
6.加强交流合作:产业园区应加强与其他产业园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产业发展,形成合力。
四、案例分析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例,该园区在招商模式上采用“以企业为核心,以服务为导向”的方式,通过提供政策扶持、创业辅导、技术支持等各种服务,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入驻。
同时,该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引进优秀的科技成果和人才资源,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联东U谷产业地产成功模式分析联东集团(LIANDO)1991年创立于唐山,是集建筑模板、产业地产和投资业务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其产业地产战略起源于2003年,到目前已扩张至25个城市,规划面积约3000多万平方米,是国内领先的产业园运营商。
布局:布局在三大城市群的大中城市,选址于城市副中心、高新区、开发区、工业园区,依托原有区域布局打造产业综合体或总部基地。
联东U谷主要布局3大城市群、25个主要城市,各类园区项目44个。
产品:以产业综合体和总部基地为主,涵盖独栋办公、研发中试、标准厂房等产品形态。
联东集团主要发展产业综合体和总部基地两种物业类型,其中产业综合体项目占比达80%以上。
集团研究和开发总部、研发、生产、定制和配套设施五类产品。
产业定位:依托城市原有产业基础,发挥当地优势,精准定位产业方向及产业链环节,着重于产业链两端研发、营销高附加值环节,发展产业链两端“U模式”。
联东集团结合当地政府产业规划及区域主导产业特点发展区域支柱产业,聚合上下游产业集群。
在产业链选择上,联东集团重点发展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研发和下游的营销环节,实现二三产业的互动,增加产业附加值。
平台:搭建合作平台,与政府合作开发享受优惠政策,与企业合作统筹客户资源。
政企联合开发,政府提供土地及相应优惠政策,联东开发建设、招商管理。
联东产业地产开发采取政企合作开发模式,通过与政府协议拿地的方式获取工业用地,然后进行配套建设,并为其解决招商难题,引进人才、产业等资源,提升政府持续税收。
统筹全国及海外资源平台,共享全国客户资源,以主导产业链为目标招商。
联东集团在全国拥有300多名招商人员,已与50多家机构达成合作。
搭建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标准化物业服务、特色化增值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联东的运营团队建设了10大运营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政策扶持、人力资源、金融服务、会展、贸易、物流、统采统购、法律咨询等增值服务及个性服务。
成功案例发展因素总结至此,我们已经分析了3个成功案例—国际产业地产商普洛斯、腾飞集团和国内的联东,从中意识到产业地产项目的打造难度明显高于其他物业,需要考虑产品定位、选址、产品打造、产品服务、后期招商运营、资金运作各个环节。
《以联东U谷模式看产业园区节约集约土地利用》以“联东u谷”模式看产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徐州市卓磊近年来,在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工业化发展极为迅速,工业化水平已达60%,在全国大建、扩建开发区、新城区的背景下,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特别中小制造企业发展面临瓶颈,推行土地集约利用势在必行。
联东集团历经十载,研究、探索产业园区经营与土地集约发展,所创新的“联东u谷”模式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产业园区概况(一)产业园区定义产业园区是一个一般概念,按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广泛意义上的产业园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
在中国,产业园区是在202x年,由国内领先的产业园区运营商联东集团率先提出的,是工业地产的升级与换代。
根据联东集团对产业园区的定义,产业园区是围绕着微笑曲线,构建的产业价值莲一体化平台,以产业为依托,地产为载体,实现土地的整体开发与运营。
以独栋写字楼、高层办公楼、标准化厂房、中试研发楼为开发对象,整合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打造产、学、研产业集群,帮助政府改善区域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
帮助企业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发展力的新型产业形式。
实际上,确切了解产业园区的概念,还需要了解产业园区与商业地产之间的关系。
(二)产业园区与商业地产区别1、客户。
产业园区与传统商业地产的最大区别在于目标客户的不同,商业地产的客户在于商家,而产业园区面对的两大客户是1政府与企业。
2、选址条件。
产业园区选址条件更为谨慎,产业园区首先要分析城市产业特点,城市产业的阶段未来培育产业的方向,如城市的影响力、吸引力等等,一般都是选址在一、二线城市的发展主轴线或者产业集聚的开发区。
3、功能类型。
商业地产的功能比较多样化,例如:购物功能、餐饮功能、娱乐功能、休息功能、商务功能等等,但产业园区的功能更全面、更为突出,例如:打造企业集聚、提升城市形象、建立退出机制、提升企业竞争力等。
4、产品设计。
商业地产的产品类型主要有:高层写字楼、购物中心、商铺等,产品设计主要是因为产品、功能而异。
联东U谷一、项目概况联东U谷——北京金桥基地项目,位于亦庄产业新城中心,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金桥科技产业基地内,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BDA)相连,占地1300亩,规划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容纳企业500多家,预计年总产值达200亿元以上,年税收达15亿元,可解决两万人的就业。
由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携手著名策划机构――王志刚工作室及权威设计机构、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联手打造,并由联东集团旗下子公司北京联东金桥置业有限责任公司运营。
整个项目共分为五大区域:生产制造区,研发办公区,中试研发区,企业定制区,综合服务区。
为企业提供多功能通用厂房、商务花园独栋办公、个性化厂房定制以及各种生产、商务配套设施,可容纳500家以上企业发展,解决就业4万人。
重点引进和集聚以高端生产服务业为龙头,以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电子信息、能源环保为主的四大产业,发展制造业研发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跨国企业部门中心,集聚科技人才,促进资源共享。
联东集团将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北京东南智力密集区,自主创新的引领区,全面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至2009年底签约企业约300多家,其中包括多家世界500强企业,2009年租售量更是占据北京产业地产46%的市场份额,建立了在北京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
二、区域价值1、区域规划联东U谷北京项目所处区位规划为亦庄新城,并位于其核心位置。
亦庄新城范围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包括通州行政区域京津第二通道以西地区及大兴亦庄镇及三海子等地区,总面积约为212.7平方公里。
新城2020年规划人口70万,建设用地100万平方公里。
按照构建“一廊、三轴、双中心”的区域空间布局结构要求,保障并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亦庄新城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和重点发展的产业新城之一,是辐射带动京津城镇走廊产业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2、区位交通联东U谷坐守亦庄新城核心,由公路、城铁、铁路、航空、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极度发达。
联东U谷产业地产模式分析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前瞻产业研究院二零一八年五月联东U谷产业地产成功模式分析联东集团(LIANDO)1991年创立于唐山,是集建筑模板、和投资业务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其产业地产战略起源于2003年,到目前已扩张至25个城市,规划面积约3000多万平方米,是国内领先的产业园运营商。
布局:布局在三大城市群的大中城市,选址于城市副中心、高新区、开发区、,依托原有区域布局打造或总部基地。
联东U谷主要布局3大城市群、25个主要城市,各类园区项目44个。
产品:以产业综合体和总部基地为主,涵盖独栋办公、研发中试、标准厂房等产品形态。
联东集团主要发展产业综合体和总部基地两种物业类型,其中产业综合体项目占比达80%以上。
集团研究和开发总部、研发、生产、定制和配套设施五类产品。
产业定位:依托城市原有产业基础,发挥当地优势,精准定位产业方向及产业链环节,着重于产业链两端研发、营销高附加值环节,发展产业链两端“U模式”。
联东集团结合当地政府产业规划及区域主导产业特点发展区域支柱产业,聚合上下游产业集群。
在产业链选择上,联东集团重点发展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研发和下游的营销环节,实现二三产业的互动,增加产业附加值。
平台:搭建合作平台,与政府合作开发享受优惠政策,与企业合作统筹客户资源。
政企联合开发,政府提供土地及相应优惠政策,联东开发建设、招商管理。
联东采取政企合作开发模式,通过与政府协议拿地的方式获取工业用地,然后进行配套建设,并为其解决招商难题,引进人才、产业等资源,提升政府持续税收。
统筹全国及海外资源平台,共享全国客户资源,以主导产业链为目标招商。
联东集团在全国拥有300多名招商人员,已与50多家机构达成合作。
搭建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标准化物业服务、特色化增值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联东的运营团队建设了10大运营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政策扶持、人力资源、金融服务、会展、贸易、物流、统采统购、法律咨询等增值服务及个性服务。
联东U谷·南上海国际企业港招商经理田忆丰:139********项目概览:联东U谷·南上海企业港位于金山工业区核心区,紧邻工业区大道主干道,直接连接G15沈海高速。
距浦东国际机场50分钟车程,虹桥机场40分钟,杭州湾跨海大桥30分钟。
轨道交通22号线工业园区站已经通车,距离项目仅2公里,园区配备班车,便捷往来高铁站和市区。
1. 标准厂房为三层标准厂房,单套面积为2540㎡和3000㎡各三栋,6米层高,8米超大栋距,优越的采光和通风,配置独立停车位,配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疏散出口,;定制厂房区,3套在建期房,单套面积为3037㎡、3178㎡、4100㎡,预计2016年3月可交付,首层高7.2米,2层3层为4.2米,同时园区提供专业咨询、信息平台、园区窗口以及物业保障等配套服务。
2. 总部办公和研发厂房;上下三层,分独栋、双联排办公,单套面积570㎡、1027㎡、1120㎡、1913㎡、2060㎡、2898㎡,首层4.5米,可满足企业办公、研发、生产三种用途;超大花园露台,入户庭院,丰富视觉,丰富形态,企业独享冠名权;空间方正,灵活布局,少立柱、大柱距,减少空间组合和分割,降低企业后期改造成本,超高功能附加值。
客户群体:联东U谷·南上海企业港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为主要产业,打造高科技专业化配套规划的产业区域。
入驻金山工业区-联东U谷,可享受上海市和金山区两级税收优惠政策及金山区创业政策扶持!!现已入驻的企业有:宇泽机电、侠飞泵业、中冶建工、南通六建、华晶农业、葆蒂兰化妆品、鸿成医药---等大中小国内著名企业!上海杭州湾北岸电子商务园成立于2013年10月,是金山区首家电子商务产业园,园区位于金山工业区大道-联东U谷产业园内。
目前,园区已注册企业30多家,引进渤海大宗交易等现代电子交易中心,另外入驻园区内的如墨染科技,申通物流、淘宝大学、京东大学等外包服务商、初步形成了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物流配送、呼叫中心,人才培训、注册中心为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链。
联东U谷产业地产模式分析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前瞻产业研究院二零一八年五月联东U谷产业地产成功模式分析联东集团(LIANDO)1991年创立于唐山,是集建筑模板、和投资业务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其产业地产战略起源于2003年,到目前已扩张至25个城市,规划面积约3000多万平方米,是国内领先的产业园运营商。
布局:布局在三大城市群的大中城市,选址于城市副中心、高新区、开发区、,依托原有区域布局打造或总部基地。
联东U谷主要布局3大城市群、25个主要城市,各类园区项目44个。
产品:以产业综合体和总部基地为主,涵盖独栋办公、研发中试、标准厂房等产品形态。
联东集团主要发展产业综合体和总部基地两种物业类型,其中产业综合体项目占比达80%以上。
集团研究和开发总部、研发、生产、定制和配套设施五类产品。
产业定位:依托城市原有产业基础,发挥当地优势,精准定位产业方向及产业链环节,着重于产业链两端研发、营销高附加值环节,发展产业链两端“U模式”。
联东集团结合当地政府产业规划及区域主导产业特点发展区域支柱产业,聚合上下游产业集群。
在产业链选择上,联东集团重点发展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研发和下游的营销环节,实现二三产业的互动,增加产业附加值。
平台:搭建合作平台,与政府合作开发享受优惠政策,与企业合作统筹客户资源。
政企联合开发,政府提供土地及相应优惠政策,联东开发建设、招商管理。
联东采取政企合作开发模式,通过与政府协议拿地的方式获取工业用地,然后进行配套建设,并为其解决招商难题,引进人才、产业等资源,提升政府持续税收。
统筹全国及海外资源平台,共享全国客户资源,以主导产业链为目标招商。
联东集团在全国拥有300多名招商人员,已与50多家机构达成合作。
搭建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标准化物业服务、特色化增值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联东的运营团队建设了10大运营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政策扶持、人力资源、金融服务、会展、贸易、物流、统采统购、法律咨询等增值服务及个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