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生态学复习材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材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材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材料

全球性环境问题1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2.全球气候变化3.臭氧层损耗4.淡水资源缺乏和水质污染5.森林面积严重减少,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6.生物多样性减少7,过度开发海洋资源和海洋污染8化学污染威胁动植物和人体健康,引发癌症,并导致土壤肥力减弱9,大气污染的越界传输和酸雨问题10,城市无序扩大,严重破坏环境

环境问题产生原因

1经济超速增长2,科学技术快速增长3,宗教鼓励人口增长和对人对自然贪欲的结果

生态圈运行的主要特点和启示:

生态圈的物质是封闭循环的2,生态圈是具有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的自持系统3,生物圈具有优化演进方向的能力启示:生态圈是一个具有反馈调节能力的系统,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改进多借鉴生态圈的运行机制,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人类社会的发展强度和方式应考虑自然界的承受能力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分为“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挑战,共同的努力”

环境科学是研究和指导人类在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中,正确协调人与环境相互关系,寻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学科任务:1.人为干扰方式及强度的识别2.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3.探索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4.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技术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6,生态系统管理7,生态规划8,生态预测

生态学研究对象: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甚至是生物圈

生物进化由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

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及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制的科学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生物多样性有四个水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1.物种生物量2.物种的属性3.生物地化循环4.系统的稳定性5物种库6,输入环境的总能量7,维度,栖息地异质性和生产力

地球自我调节理论—Gaia 假说的主要论点:

1.地球上所有生物都起着调控作用

2.地球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

3.地球本身是进化系统

4.地球系统是有机整体

5.地球生理学是地球进化的方式

物种是内在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个体的集合,是自然界中一个基本进化单位和功能单位

生物的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

其中包括:昆虫与植物间的协同进化;大型草食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互惠共生物种间的协同进化;协同适应系统;总之:所有物种都处于协同进化的相互适应中。

环境的概念: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按环境的主体:人类环境和生态环境

按环境的性质: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按环境的范围: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为环境、内环境

在环境中,对生物个体和群体的生活或分布起着影响作用的因素称为环境因子,或称为生态因子。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性

环境因子分为气候类,土壤类和生物类。以及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大气,火和生物因子。

环境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综合性,非等价性,阶段性,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特征1.综合性2.非等价3.阶段性作用4.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5.不可代替性和可补偿性

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的环境要素。而生态因子更侧重于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部分

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当处的光强度为光补偿点;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产物不再增加或增加得很少,该处的光强度即为光饱和点

长日照植物:小麦、油菜短日照植物:苍耳、水稻

长日照动物,如雪貂、野兔、刺猬短日照动物,如绵羊、山羊和鹿等。

有效积温法则的意义:1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2预测害虫来年的发生程历;3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4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5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贝格曼规律:高纬度的恒温动物比低纬度的相似种类个体要大。如东北虎大于华南虎。阿伦规律:在寒冷地区生活的哺乳动物的四肢、耳、鼻、尾均有明显缩短的趋势。水的生物学意义: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份;水是生物体所有代谢活动的介质;水为生物创造稳定的温度环境;生物起源于水环境

水生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陆生植物的生态类型: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

失水的主要途径:皮肤蒸发、呼吸失水、排泄失水补充水的主要途径:食物、代谢水、饮水

土壤的生态学意义:为陆生植物提供基底,为土壤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提供生物生活所必须矿质元素和水分;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热肥气;维持丰富的土壤生物区系;

生态系统的许多很重要的生态过程都是在土壤中进行

最小因子定律:当某一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时,便成为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

耐受定律:每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一个生态学上的最低点和一个生态学上的最高点,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就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限制因子: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子称限制因子

种群是指一定空间中生活相互影响,彼此能交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集合

群落是不同种群的集合体,一个自然的生物群落就是在一定区域或环境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种群初级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率

种群基本特征:数量,空间分布,遗传特征

年龄锥体有三种类型:下降稳定和增长型。中国属于下降型

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五个时期:A 开始期B 加速期C 转折期D 减速期E 饱和期

高斯假说:认为两个物种的生态习性越相似,中间的竞争就越激烈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

生态对策: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对某一些特定的生态压力所采取的生活史或行为模式,称生态对策。包括r选择 k选择

R对策者多适应于严酷而易变的环境,k对策者适应于可预测的稳定的环境。两者的理论在有害动物的防治,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等具有指导意义

主要的种内相互作用是集群、竞争、自相残杀、性别关系、领域性和社会等级等。

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共存,如果生活在同一地区内,由于剧烈竞争,它们之间必然出现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或其它特征上的生态位分化。生态系统物种结构:优势种,建群种,伴生种,偶见种,特别意义的有关键种和冗杂种生态位:种群在时空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间的功能关系

基因库: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的总和

基因型频率是指种群内每个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基因频率是决定一个种群性质的基本因素。

基因突变是指染色体上某一位点的基因本身所发生的变异。

基因漂变:也称随机遗传漂变:是指对于所有有限大小的种群来说,由于小样本抽样的基因数量有限而导致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世代间发生变化的现象。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3 形成群落环境 4具有一定的结构5 一定的动态特征:6一定的分布范围7 群落的边界特特征

种群的群体特征:1种群密度2初级种群参数3次级种群参数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1生物因素2 干扰 3 空间异质性 4岛屿化 5 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生活型是描述不同种类的生物对相似环境的趋同效应。生长型主要依据植物体进行划分。生态型指物种表型在特定的生境中产生的变异群。前两者决定了群落的外貌。

群落演替:自然群落中,一种群落被另一群落所取代的过程称群落演替

生物群落演替的制约因素:除人为因素和外界环境条件,群落内生物的种内和种间关系及其引起的内部环境变化时重要的因素。1.植物繁殖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 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的因素1生物因素的影响(竞争,捕食)2人为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演替类型:时间角度分为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起始条件不同分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基质性质不同分水生演替和旱生演替

顶级群落学说包括单元顶级论,多元顶级论,顶级-格局假说

多元顶极学说:任何一个区域的顶极群落都是多个的,都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所控制和决定的,如土壤的湿度、土壤的营养特性、地形和动物活动等。有人则分别将这些群落称为地形顶极、土壤顶极和动物顶极

顶极-格局学说:自然群落是由许多环境因素决定的,除气候外,还包括土壤、生物、火、风等因素。在逐渐变化的环境梯度中,顶极群落类型也是连续地逐渐地变化的,它们彼此之间是难以彻底划分开。生态系统的定义: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这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范围内,植物,动物,真菌,微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无机物有机化合物气候因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食物链:这种生物成员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

食物网:不同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复杂的网络式结构

生态金字塔能量通过营养级逐级减少,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流量,由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绘制,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

林德曼效率指n+1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占n营养级获得能量之比,它相当于同化效率,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的乘积。

次级生产是在被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用于生长和繁殖的部分

生态系统中各类食物链特点

(1)在同一个食物链中,常包含有食性和其它生活习性极不相同的多种生物。

(2)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可能有多条食物链,它们的长短不同,营养级数目不等。(3)在人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长度可以人为调节。

(4)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各类食物链的比重不同。

(5)在任一生态系统中,各类食物链总是协同起作用。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1收割法 2CO2同化法 3黑白瓶法 4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 5卫星遥感 6叶绿素测定法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特点1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和在物理系统中不同2单向流动,不可逆。 3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过程是不断递减的过程4能量在流动中质量逐渐提高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从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再归入环境中的过程。

物质循环的两个基本概念1库:由存在于守恒太系统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数量的某种物质所构成的。2流通率:物质或能量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的转移量。

影响物质循环的速率重要因素1,循环元素的性质2生物的生长速率3有机物分解的速率物质循环类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生态系统信息流及其特点: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还与系统内部各生命成分之间广泛存在着信息的传递有关,这也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过程:信息产生,获取,传递,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再生,信息施效

生态系统信息类型:物理,化学,行为和营养等四大类信息。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物种结构,营养,时间,空间结构;功能: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自我调节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在特定时间内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其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物质与能量输入输出接近平衡,在外来干扰下,通过自然调节(或人为调控)能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

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盲目活动而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生态危机原因:1、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解决生态平衡失调的对策

1)自觉地调和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协调代替对立,实行利用和保护兼顾的策略。

(2)积极提高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建设高产、稳产的人工生态系统。

(3)注意政府的干预和政策的调节

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前者使系统保持稳定,后者使偏离加剧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

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

我国植被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东部湿润森林区,自北向南依次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季雨林。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

主要有4种类型: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

美洲雨林群系:主要分布在亚马逊河流域,面积最大。②非洲雨林群系: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一带。③亚洲雨林群系:主要分布在印度--马来半岛。以龙脑香科植物为标志。

湿地作用: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2洪水控制,流量调节3防止盐水入侵4降低风暴灾害5控制侵蚀6吸附毒物和杂质,保留营养物质7水质净化8物种基因库,维持生物多样性9调节气候

我国湿地资源概况面积大类型全分布广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差异显著

我国湿地面临的威胁:1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2湿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3 盲目开垦和改造湿地污染加剧泥沙淤积4日益严重湿地水文改变海岸侵蚀不断扩展5其他(外来物种入侵等)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1)城市是人类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2)城市是具有人工化环境的生态系统

(3)城市生态系统是依赖性强、独立性弱的系统

(4)城市是人类自我驯化的生态系统

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它的结构包括城市社会和城市空间。

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失衡:1、水体与水资源污染2、能源短缺与大气污染3、噪音污染4、城市垃圾

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

根据生态学原则,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变化进行中长期规划,控制污染源的排放,最大限度缩小城市污染物超标区域。

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利于资源保护的先进技术。

增加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投资。

加强立法,强化环境管理,这是改善城市环境最重要的措施。

生态系统服务又称生态系统公益,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提供的有形或无形的自然产品、环境资源和生态损益的能力。生态系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称为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的占用,它从具体的生物物理量角度研究自然资本的消费。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包括:1有机质的生产与生态系统产品2、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护3、调节气候4、减缓灾害5、维持土地功能6、传粉播种7、控制有害生物8净化环境9、感官、心理和精神调节10、美学和文化创作的源泉。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类型:

直接价值:显著实物型:生物资源产品。非显著实物型:可以感觉的,如生态旅游、动物园间接价值:生态系统的功能价值,或环境的服务。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存在价值

景观: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景观生态学中常用基本术语:

结构:指空间单元的特殊配置,通常与空间结构或斑块结构同义

廊道:指与其两侧相邻区域有差异的相对呈狭长形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

破碎化:一个生境或覆盖型破碎为更小的,不相连的小块

异质性:包含不同景观要素的性质或状态

基质:在景观中的本底覆盖类型,通常具有高覆盖率和高连接度

斑块:在性质或外貌上不同与周围单元的块状区域

尺度:对象或过程的时空维度,具有粒度和幅度的特征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主要阐述岛屿面积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并从迁入和灭绝两个方面来解释其机制。灭绝率随面积增大而减小,迁入率随隔离程度增加而减小。

干扰的作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

干扰:按动因分为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按来源分为内源干扰、外源干扰按性质分为破坏性干扰、增益性干扰

人为干扰的重要形式:1.对森林和草原植被的砍伐与开垦 2.污染 3.采集 4.采櫵 5.狩猎和捕捞

干扰生态学意义:1.有利于促进系统的演化 2.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稳定因子 3.能调节生态关系

受损生态系统的含义: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认为干扰或两者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即为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或出现障碍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并出现逆向演变

受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1.物种多样性减少 2.系统结构简单化 3.食物网破裂 4.能量流动效率降低5.物质循环不畅或受阻6.生产力下降7.系统稳定性降低

恢复生态学意义:致力于研究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压力条件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景观的恢复和重建问题

生态修复中概念包括:生态恢复重建和改建,应用生态系统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环境发生生态完整性进行修复,最终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农业活动时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1.对河岸和河流上天然植被的开采,将其变为耕地2.使用的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对水质面源污染

城市化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的巨大消耗污染程度的加重以及城市阶段河流断面的硬质化

生态工程:由人类用少量的能源对环境进行熟练操纵以控制那些主要是自然能源驱动的系统

生态系统管理是指在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复杂性的前提下,以持续地获得期望的物质产品,生态及社会效益为目标,并依据对关键生态过程和重要环境因子长期监测的结果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生态系统管理十大原则:1.管理的目标是社会的选择2.必须考虑人的因素3.生态系统必须在自然的分界内管理 4.管理必须认识到变化是必然的 5.必须在适当的尺度内进行,保护必须利用各级保护区6.要从全球考虑,从局部着手7.必须寻求适当层次上维持或加强生态系统特征和功能8.决策者应以源于科学的适当工具为指导9.管理者必须谨慎行事10.多学科交叉的途径是必要的

生态规划是模拟自然而进行的人为规划,以促进人与环境关系的协调发展保育和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内涵:一、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二、公平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尺度;三、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类发展理念的进步意义:

1、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出现新飞跃;

2、对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发生根本性的变

化3、发展观念有了根本性转变;4、环境观念发生更大转变;5、重视社会组织在解决人类与自然界矛盾中的作用;6、比较正确的认识了人类生活对自然界的影响;7、在关于人口总量对自然界的压力的认识上发生极大的转变。

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三者联系?

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学的三大方面,三大命题,其内涵互为关联。生物多样性构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全球变化是制约人类进步的环境因素,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科学的发展方式。然而这一切都是以生物多样性为物质基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污染物累积于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圈中,并伴随全球化过程扩展到更大的空间范围,从而降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生产力发展。可持续发展能科学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环境生态保育。综上所述,三者联系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倒u型理论生态学分析

库兹涅茨倒u型理论: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时期,收入分配将随着经济发展而日趋不平等,其后,收入分配日趋平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大多数环境污染物质的变动趋势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趋势间呈倒U型关系,即污染物浓度随人均收入增加而增加后下降体现了生态知识: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使用超过资源再生,有害废物大量产生,生态平衡破坏,环境恶化。当经济发展到新阶段,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胜出,环境恶化减缓。2,人均收入增加,环境质量改善,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即支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维持环境稳定。3,伴随收入上升,环境改善大多来自环境的规制的变革,体现了生态规划原理,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经济稳定发展。

局限:其只反映一般化环境与收入关系,不能说明环境质量和收入水平的全部关系其更多反映地区与短期环境影响,而非全球长期的

不适于所有环境指标,如土地使用变化

国家局限性,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不必然的联系

环境生态学复习题

环境生态学复习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2.环境生态学: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二、问答题 1. 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答: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问题是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如水土流失;沙漠化;水旱灾害加剧;地面沉降;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环境污染问题是因工农业发展和人类生活排放的有害物质引起的环境污染,如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城市噪声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等。 2. 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是什么? 研究内容: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 科学任务: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

3. 从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发展史入手,谈谈你对环境态学的总 体认识(包括与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的异同;两者发展的关联点等)。 生物与环境 一、名词解释 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2.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3.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 这些关键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4.生态幅:在自然界,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每个种都适应于一定的生境,并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每个种适应生境范围的大小 即生态幅。 5.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于最小量的那种营养物质。 6.谢尔福德耐性定律:对于具体的生物, 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 它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 因子的耐性限度, 其中包括最适区, 适宜区和高低死亡限。 7.贝格曼规律:动物→增加隔热层,体形增大。 8.阿伦定律: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分(四肢、耳朵等)趋于缩短,有利于防止热量散失;而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分相对较长,有利于热量散失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酸雨:是指雨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酸性物质(硫酸、硝酸、盐酸等)的自然降水现象。 2.人为环境:人类区别于动物之处不是被动的去适应环境,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劳动去改造环境。这种由于人类的活动干扰环境质量的 变化所形成的环境为人为环境。 3.纬度地带性:由于地理纬度的差异,自然环境具有规律的变异特点。 4.垂直地带性:因太阳辐射和水热状况随着地形高度的不同而不同,生物和气候自山麓至山顶出现垂直地带分布差异的规律性变化。 5.实际出生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实际出生率称实际出生率。 6.毒性叠加作用:二种或多种化合物共同作用时的毒性各为化合物单独作用时毒性的总和。 7.环境生态学:就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 科学。 8.最低死亡率: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种群个体都是由于年老而死亡,此时的死亡率为最低死亡率 9.拮抗作用:是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 10.种群的性比:即种群的雌雄比例。 11.可持续发展:在不危害后来人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和愿望。 12.生命表:反映种群从出生到死亡的动态关系的表格。 13.净化作用: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消除水、气、土中的污染物,使其符合技术或卫生要求的过程。 14.耐受性定律:即每种生物适应范围都有一个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两者之间的幅度为耐性限度,此即为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 15.动态生命表:是根据观察种群同时出生的生物之死亡或存活动态过程所获得的数据编制而成的生命表。 16.内禀增长率:在最适条件下种群内部潜在的增长能力。 17.种群的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臵状态及分布格局,有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 18.热污染: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生命需要,使能源的消耗量大大增加,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汽、热废水,引 起环境增温而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效应的现象称为热污染。 19.非密度调节:指非生物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 20.群落外貌: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相而言,种群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 21.温室效应:存在于大气中的某些痕量物质和存在于对流层中的臭氧具有吸收太阳能在近地表面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 22.群落演替: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23.初级生产:生产者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又称植物性生产。 24.种群生理寿命: 指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的平均寿命,而不是某个特殊个体,可能具有的最长寿命。 25.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 26.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规律的一种结构单元 27.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 28.生态幅:每种生物对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适应范围的大小,称生态幅。 29.种群生理寿命: 指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的平均寿命,而不是某个特殊个体,可能具有的最长寿命。 30.噪声:噪声是由不同振幅和频率组成的无调噪杂声,通常将不需要的声音或影响人们工作或休息的声音也称之为噪声。 31.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 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32.边缘效应:在群落交错区内,单位面积内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较之相邻群落有所增加的现象。 33.原生性自然资源:这类资源是伴随着地球的产生及其运动而形成和存在的。 多项选择题 1、就世界而言,森林资源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有:(234 ) ①环境污染②工业用材③农业开垦④薪柴⑤温室效应 2、下面哪几本书与环境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紧密相关。(123 ) ①《寂静的春天》②《人口爆炸》 ③《只有一个地球》④《保卫我们的家园》

环境生态学重要复习点

环境生态学导论 1、环境生态学定义: 是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环境生态学的主要任务: 研究生物圈系统与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合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3、生物的协同进化: 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这种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过程即为协同进化。33 4、环境因子: 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是构成环境的基本成分。 (1)依据生物有机体对环境的反应和适应性进行分类,将环境因子分为: 第一性周期因子、次生性周期因子及非周期性因子。 (2)将非周期性因子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环境因子(例如,温、光、水等);第二层,不以植被是否存在而发生的对植物有影响的环境因子(例如,风暴、火山爆发、洪涝);第三层,存在与发生受植被影响,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影像植被的环境因子(例如,放牧、火烧地等)。(选择)44 5、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选择题)45

6、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多明显的适应性;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也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 6、xx(Bergman)规律: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 7、xx(Allen)规律: 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现象被称为阿伦规律。 8、水生植物根据其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划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559、植物对盐碱土的适应: ①聚盐性植物: 通过积累盐分,提高细胞内的渗透压来维持体内水平衡; ②泌盐性植物: 通过茎、叶表面的盐腺来排出体内的过多盐分; ③透盐性植物: 通过体内高浓度的可溶性有机物而提高渗透压。 10、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①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 环境中各种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环境

景观生态学考试复习重点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1.等级理论 任何系统都属于一定的等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等级结构是一个由若干单元组成的有序系统,对于任何等级的生物系统,它们都是由低一等级水平上的组分(亚系统)组成。同时本身又是高一等级水平上的组成成分。 2.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物种-面积”关系、均衡理论、聚合种群理论) (1)“物种—面积”关系:S = CAz (S:物种丰富度;A:物种存在的空间面积;C:物种的分布密度;z:一个统计指数,理论值为0.263,通常为0.18-0.35) (2)均衡理论:岛屿物种数目的多少,应当由“新物种”向区域中的迁入和“老物种” 的消亡或迁出之间的动态变化所决定,它们遵循着一种动态均衡的规律。当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 (3)聚合种群理论:指在斑块生境中,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距离,但彼此间通过扩散个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小种群或局部种群的集合,一般也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 3.复合种群持续生存的必要条件 ①离散的局部繁殖种群。 ②所有的亚种群均有绝灭的风险。即使是最大的亚种群也有绝灭的可能。 ③亚种群有重建的可能。重建率随斑块间距离的增大而锐减,也与物种的迁移能力有关。 ④局域动态的非同步性。 4.渗透理论(临界阈现象,渗透阈值0.5928) (1)临界阈现象:某一事件或过程在影响因子或环境条件到达某一阈值而发生的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 (2)渗透阈值0.5928 5.源-汇系统理论(“源”种群与“汇”种群,源斑块与汇斑块) (1)所谓“源”种群是那些在条件较好的斑块生境中生存并具有较高增长率的局部种群。(2)所谓“汇”种群是指那些在条件较差的斑块生境中生存并具有负的种群增长率的局部种群。 (3)包含源种群的生境视为源斑块,而将汇种群所占据的生境作为汇斑块。物种总是从源斑块向汇斑块迁移。 6.尺度的定义和表达 (1)定义:指在所研究的生态系统的面积大小(空间尺度),或者指所研究的生态系统动态的时间间隔(即时间尺度)。 (2)表达:粒度和幅度 第三章景观结构 1.斑块(概念,起源)

环境生态学(复习重点)

环境生态学导论 由07环科班委整理 第一章绪论 环境生态学内容结构图 环绪论 生物与环境 境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 生态系统生态学 生生态系统服务 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恢复 态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生态系统管理 学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生态破坏: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 ?环境污染:因工农业生产活动和人类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演变: ?原始文明(渔猎文明)时期 对自然的开发、支配能力极其有限和生活的漂泊是原始社会的特征。人类把自然视为神秘的主宰,他们无力与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虐和饥饿、疾病及野兽的侵扰、危害抗争,此时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人类属于“自然界中的人”。 ?农业文明时期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文明出现了若干个文明中心,城市人口集聚,对粮食、燃料和建材的需求也随之大增。为满足这种需求,不得不砍伐森林,开垦更多的草原,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或退化,甚至造成了某些物种的灭绝,许多文明中心也随着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而走向衰落。这时的人已成为有能力“与自然对抗的人”。此时,社会、经济和人口、资源协调发展的问题已经开始,但还主要是生态破坏问题。这一时期被视为人类对生物圈的第一次重大冲击。 ?人类对生物圈的第二次重大冲击 进入现代工业文明后,小规模的手工业被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所替代,以畜力、风能、水能为主的能源动力被以化石燃料为能源动力的机械所取代,这使生产力大大提高的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蒸汽机时代) 进入蒸汽机时代,推动了炼铁业、机器制造业和采矿业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各种资源的需求量剧增,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而非城市区域的环境退化、资源耗竭、景观破坏,工业污染成为新问题,人类社会开始面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存的格局,但从全球来看,这时的环境问题还是区域性的。 ?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 随着电的使用,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刺激了许多新兴工业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矿物质和各类自然资源,产品的消耗和使用也需要大量的能源作保障。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崛起,合成了大量自然界不存在的化学物质,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及至整个生物圈的结构及功能,出现了许多震惊世界的环境公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资料

概念: 1.环境生态学: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3.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及所谓吃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效用。生态系统服务一般是指生命支持功能(如净化、循环、再生等),而不包括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 4.生态足迹:指对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的占用。 5.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以生物资源提供给人类的直接产品的形式出现,非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体现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所提供的服务。 6.绿色国民经济账户:将资源和环境损失引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即在GDP中扣除由于经济增长造成的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平衡、晚会资源损失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初步形成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被称为绿色“国民经济账户” 7..景观生态学:研究某一景观中生物群落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的科学。 8.结构:即指空间单元的特殊配置,通常与空间结构或斑块结构同义。 9.连接度:一个景观内一种生境或覆盖类型的空间连续性。 10.廊道:指与其两侧相邻区域有差异的相对呈狭长形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 11..边缘:一般指一个生态系统或覆盖类型的周边部分,其内部的环境条件可能与该生态系统的内部区域有一定的差异;有时也用于表示在一个景观中不同覆盖类型间邻接宽度的计量。 12.破碎化:一个生境或覆盖类型的破碎为更小的,不相连的小块。 13.异质性:包含不同景观要素的性质或状态。 14.基质:在景观中的本底覆盖类型,通常具有高覆盖率和高连接度;并不是所有的景观中都可以划分出确定的基质。 15.斑块:在性质或外貌上不同于周围单元的块状区域。斑块在本底中即所谓的孔隙度。 16.尺度:对象或过程的时空维度,具有粒度和幅度的特征。 17.边缘效应: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18.复合种群: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斑块系统。 19.干扰: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的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 20.临界阈现象:当介质密度达到某一临界密度时,渗透物突然能够从介质的一端到达另一端,这种因为影响因子或环境条件达到某一阈值而发生的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被称为临界阈现象。 21.干扰: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超“正常”范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 22.退化生态系统:在一定时空背景下,生态系统受到自然因素、认为因素或二者共同干扰下,使生态系统的某些要素或系统整体发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要求的量变和质变,系统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P11环境生态学 答: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第二章 二、P33生物的协同进化 答:是指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这种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过程。 三、生物的协同进化方式: 答:(1)昆虫与植物间的协同进化;(2)大型草食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3)互惠共生物种间的协同进化;(4)协同适应系统。 四、P35生物多样性 答:就是生物类群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分为四个层次:1.遗传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 3. 生态系统多样性 4. 景观多样性五、环境因子 答: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是构成环境的基本成分。 六、P45环境因子的分类: 答:①根据环境因子特点,将环境因子分为3大类:气候类、土壤类、生物类,7个并列项目: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大气、火、生物因子;②根据生物有机体对环境的反应和适应性分类, 将环境因子分为:第一性周期因子、次生性周期因子、非周期性因子;③非生物环境因子的3个层次:第一层:植物所必需的环境因子(例如温度、光、水),第二层:不以植被是否存在而发生的对植物有影响的环境因子(如风暴、火山爆发、洪涝),第三层:存在与发生受植被影响,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影响植被的环境因子(如放牧、火烧地)。 七、光、温度、水、土壤及其他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答:1.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主要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所必需的全部能量,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能。光本身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因子,太阳光辐射强度、光质及光周期性变化等都对生物的声场发育和地理分布产生深刻影响,而生物本身对光因子的变化也有着极其多样的响应。例如:黄花现象即植物在黑暗中生长呈现黄色和其他变态特征现象,就是光与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极为典型的例子;不同光质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建成的诱导等影响是不同的,可见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迁、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及发育等都有影响;不可见光对生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例昆虫对紫外线有趋光反应,而草履虫则表现为避光反映。另外,植物在发育生长上要求不同的日照强度,了解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对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非常重要,引种前必须特别注意植物开花对光周期的需要。 2.太阳辐射使地表受热,产生气温、水温、土壤温度的变化。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生物生长和发育有一个下限值,低于这个温度值,生物就停止生长和发育,只有高于这个温度值时,生物才开始生长发育。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1)低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2)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3)温度

生态学(第三版)复习提纲PDF.pdf

第一章;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第二章:简述光的生态作用,生物如何适应? 1、光强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作用 光强是光合作用能量的来源,适宜的光照能促进细胞的增大和分化,影响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器官的生长和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光照强度影响动物的发育。光强和体色也有一定的关系。 2、光照强度与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在水中的分布与光照强度有关。 光补偿点:光的穿透性限制着海洋植物的分布,只有在海洋表层的透光带内,植物的光合作用量才能大于呼吸量。在透光带的下部,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刚好与植物的呼吸消耗相平衡,就是所谓的补偿点。 阳地(阳生或阳性)植物:在强光环境中才能生长健壮,在隐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 阴地(阴生或阴性)植物: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植物。潮湿、背阴的地方或林下。 耐阴性植物: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在全日照下生长最好,但也能忍耐适度的阴蔽,或是在生育期间需要较轻度的遮荫。 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都有重要的生态作用,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在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 生物和许多周期现象是受日照长短控制的,光周期是生命活动的定时器和启动器 长日照植物:日照超过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 短日照植物:短日照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一般需要较长的黑暗才能开花。 中间性植物:在什么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 哺乳动物的繁殖和换毛 长日照动物:在温带和高纬度地区许多鸟兽在春夏之际白昼逐渐延长的季节繁殖后代。如雪貂、野兔。 短日照动物:一些动物只有在白昼逐步缩短的秋冬之际才开始性腺发育和进行繁殖。如绵羊、山羊和鹿。 温度对生物作用的“三基点”和积温在农业生产上和虫害预报有何意义? 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预测害虫来年的发生程度;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水分对生物有何影响?生物如何适应? 1、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很好的溶剂;水是生物代谢过程的重要原料;缓和调节体温;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使生物保持一定的状态,维持正常的生活。 2、水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就植物而言,水分对植物的生长也有一个最高,最适,最低的三基点。只有处于最适范围内,才能维持植物的水分平衡,以保证植物有最优的生长条件。 3、水对动植物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降水在地球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主要因地理纬度,海陆位置,海拔高度的不同所致。(1)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适应方式

环境生态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形成与发展 1.定义(掌握) 2.形成与发展 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1.研究内容(掌握) 2.学科任务 3.发展趋势 4.研究方法 三、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了解) 1.生态学 2.环境科学 3.恢复生态学 4.其它相关学科 一、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形成与发展 一、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形成与发展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人口的激增,生产规模的扩大,废物排放量增加,污染加剧 资源问题:资源的短缺(森林、土地、淡水) 环境污染: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害化学品的污染 生态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盐碱化、森林生态功能衰退等 总之,环境生态学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寻求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 《寂静的春天》(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20世纪60年代) 它是环境生态学的启蒙之著和学科诞生的标志。 《增长的极限》(20世纪70年代),是环境生态学发展初期阶段的主要象征。 《人类环境宣言》《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它们丰富了环境生态学的理论,促进了它的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环境生态学》教科书(1987年,福尔德曼),它的出版对环境生态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1.研究内容 a.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的研究 b.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和利用研究

c.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及修复研究 d.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 e.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研究 2.学科任务 3.发展趋势 4.研究方法 2.学科任务 a.人为干扰的方式及强度 b.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 c.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 d.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 e.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f.生态系统管理 g.生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 3.发展趋势 4.研究方法 3.发展趋势 a.生态系统对人为干扰的反应机制与监测 b.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c.生态规划、生态安全和生态风险预测 d.环境生物技术和生态工程 e.区域生态环境监测 4.研究方法 4.研究方法 a.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 b.野外调查、实验室和长期定位试验结合 c.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 d.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应用 e.新技术的应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 三、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 1、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学科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依据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新兴分支学科。因此,在诸多的相关学科中,环境生态学与生态学的联系最为紧密,生态学是环境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三、环境生态学的相关学科 生态学的定义 a.海克尔(Haeckel)(德国动物学家,1866年给出的定义) 生态学一词最早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提出,他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这是对生态学一词最早的一个定义。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为的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生活,相互影响,彼此能交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集合。 3.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4.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范围内,植物、动物、真菌、微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5.生态监测: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干扰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来监测与评价环境质量的一套方法和技术体系,是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6.指示生物法:是利用指示生物来监测环境状况的一种方法。 7.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8.食物链:是指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的能量运转序列,是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体现,即生物因捕食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关系,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载体。 9.群落演替:生物群落常随环境因素或时间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一个群落自身所经历的发育,即群落由发育初期,成熟期和衰老期的变化。同时在一定的地段上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成另一个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 10.景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是若干类型系统的组合,其数据的空间尺度要比生态系统大,主要是气候、地形、群落与生态系统、土壤物理特征、生态系统类型的空间分布等。 11.生态系统服务: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提供有形的或无形的自然产品,环境资源和生态损益的能力。 12.生态系统管理:是指在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复杂性的前提下,以持续地获得物质产品,生态及社会效益为目标,并依据对关键生态过程和重要环境因子长期监测的结果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13.生态力:是指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即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 14.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二,填空题 1.五大圈层是什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 2.信息传递包括哪四种——物理信息及其传递、化学信息及其传递、行为信息及其传递、营养信息及其传递。 3.指示生物法有哪四种—— (1)现场比较评比法适用于植物或运动性很小的生物; (2)栽培或饲养比较试验法适用于动、植物; (3)人工熏气法动、植物均适用; (4)浸蘸法。 4.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哪三类——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地理分布。 5.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哪些——公平性原则,合理需求原则,和谐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6.种群密度的四个参数——出生率、死亡率、牵出率、迁入率。 7.生态因子作用包括哪五个方面——光、温度、水、大气、土壤。 三,简答题 1.生态监测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1)样本容量应满足统计学要求。 (2)要定期,定点连续观测。 (3)综合分析。

环境生态学重点章节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它所在地关系的一门学科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用“组织层次”或称为“生物学普”来表示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每个组织层次和其环境的相互作用组成了其独有的功能系统。 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按生物类群分为动物生态学植物和微生物;按环境或栖息地分为陆地生态学淡水和海洋;按理论与人口资源环境等有应用生态学。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1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2野外调查实验室和长期定位实验结合3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4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应用5新技术的应用 种群生态学:研究栖息在同一地域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体所具有的特性,包括种群的年龄组成,型比例,数量变动与调节等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群落生态学:研究栖息于同一地域中所有种群集合体的组合特性,他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群落的形成与发展等。 环境生态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肌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既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人类活动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破坏作用,与生存环境不协调。 第二章 环境及其类型: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内环境。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生命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类型:气候因子包括光温度湿度降水风和气压等,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主要指人类对生物和环境的各种作用,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活动对各种生物的影响和对环境的改变的作用越来越大。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 生态因子作用的规律:1限制因子规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就是限制因子,2liebig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取决于环境中那些处于最小量状态的营养物质,3shelford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就会影响该物种的生存和分布,那些对生态因子具有较大耐受范围的种类,分布较广,为广适性生物,反之为狭适性生物。4生态辐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辐。5生物内稳态及耐性限度的调整内稳态是生物控制自身的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是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更进步的机制。具有内稳态的机制的生物借助于内环境的稳定而相对独立于外界条件。内稳态机制大大提高了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6指示生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型,趋异,同种的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痛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生态形态生理特征不痛的基因型类型。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经过长期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特征的物种类群,趋同。 光强与生物的适应:阳生植物阴生植物耐阴植物。昼夜交替中日照的长短对生物生长发育的

环境生态学复习参考.doc

一、名词解释 1. 环境生态学: 2. 生态规划(广义): 3. 群落的水平结构: 4. 土壤肥力: 5. 工、-选择: 6. 能量流动: 7. 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 8. K-选择: 9. 须氧污染物: 10. 生物种群环境容量: 门?污染物质环境容量 12. 生态因子: 13. 群落的垂直结构: 14. 物质循环: 15. 酸雨: 16. 牛态因子的肓接作用规律: 17. 生物多样性: 1&湿地生态系统: 19. 光饱和点: 20. 生态型工业: 21. 间接生态因子: 22. 生态监测: 23. 光补偿点: 24. 群落的交错区: 25. 功能区划: 26. 食物链加环延长: 27. 生物种群: 2&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规律: 29. 人为干扰: 30. 平行食物链相接: 31. 限制因子: 《环境生态学》 综合练习 33 ?群落: 34. 环境质量的生态评价: 35. 光周期性: 36.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37. 物质循环再生利用规律: 38. 牛态破坏: 39. 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40. 动态平衡规律: 41?边缘效应: 42 ?温度三基点: 43. 耐性限度: 44. 反馈调节规律: 45. 生态位: 46. 自然保护: 47. 环境资源有效极限规律: 48. 温室效应: 49. 优势种: 50. 生态工程: 5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52. 正反馈: 53. 互利共生: 54. 负反馈: 55. 食物链: 56. 沉积循环: 57. 生态幅: 58. 食物网: 59. 初级牛产: 60. 环境污染: 61?主导因子定律: 62. 生态金字塔: 63. 系统功能综合性: 64. 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定律:

环境生态学复习要点

环境生态学复习要点 1.环境生态学的定义 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al ecology)就就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与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与保护对策的科学。 2.环境生态学研究的内容 (一)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原理与规律 (二)生态系统受损程度的判断 (三)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保护措施的研究 3.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内容(包括那几块内容)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反映了地球上包括植物、动物、菌类等在内的一切生命都有各不相同的特征及生存环境,它们相互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包括: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 4.环境的概念 ?环境科学研究的中心事物就是“人”,则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定义: 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天然的与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与。 ?生态学研究的中心事物就是“生物”,则环境就是“生物生存的环境”,可定义: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与。 5.生态因子的概念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 :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与分布有直接或 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能缺少的环境要素。 ●生态环境:一定区域所有生态因子的总与。 ●生境(Habitat):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6.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五个方面) ?综合作用: 生态因子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主导因子作用:生态因子非等价 ?阶段性作用: 生物发育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 ?不可替代性与补偿性作用:生态因子间不可替代,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 ?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直接因子:直接对生物发生影响的生态因子 –间接因子: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对生物发生影响生态因子 7.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限制因子 –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子称限制因子 –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这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称最小因子。

生态学复习题..

个体生态学 1、“生态学”一词最早于什么地方、谁、什么时候提出? 答: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有机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郝克尔在1866年提出 2、生态学上环境的内涵;地境与生境的概念;微环境与内环境的概念。 答: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境:群落(或生物个体)的环境。地境:群落(或生物个体)的环境出现前的环境。 3、生态因子、环境因子、生存条件;生态因子的分类方法(列举2种) 答: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环境因子:范畴要比生态因子的范畴更广。 生存因子(或生存条件):在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 分类方法:道奔麦若按照分子性质分:气候、土壤、地形、人为、生物因子 蒙恰德斯基按照生物适应性分类:初始周期性因子、派生因子、非周期因子。盖尔分类方法4、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答:①生态因子的综合性②主导因子的作用③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或不等性(春化) ④生态因子不可代替和可以调剂性⑤生态因子多变性:生态因子直接性和间接性 6、太阳高度角对光强和光谱成分的影响;可见光与不可见光及其生理生态效应。 答:太阳高度角越高,光强越强,光谱成分中短波部分的比例增大。 可见光及其生理效应:红、橙光(760-620nm):叶绿素吸收,促进叶绿素形成,有利 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生理有效光) 蓝光(495-435nm) :植物叶绿素、胡萝卜素吸收,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绿光:生理无效光 不可见光: 紫外光:在平流层被O3吸收,仅290-380 nm能到达地面。在高山地带抑制植物茎 的生长,古高山植物多为莲座状叶丛。某些动物可以通过紫外光作用,将皮肤中的 麦角固醇合成为维生素D。 红外线:有增温作用,波长越长,增热效应越大。 7、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光周期现象;简述水体中的“日”比大气中的短。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名词解释环境问题P1 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表现:究其原因,它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即通常所说的生态破坏问题;二是因工农业发展和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即环境污染问题。 2.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和酸雨。P3 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 3.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的概念P6,P7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生态学: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4.环境生态学的研究重点:环境污染的生态学原理和规律、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废弃物的能源化和资源化技术,研究目的是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P9 第二章 1.生物的多样性主要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P11,12 (1)遗传多样性:指同一物种内不同种群之间和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染色体水平的多样性和基因水平的变异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一个物种遗传变异越丰富,对环境适应能力越强,进化的潜力越大。 (2)物种多样性:指一定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区的状况、形成、演化、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等。物种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和核心类容。 (3)生物多样性:自己看看。 (4)景观多样性:景观要素分为斑块、廊道和基质。斑块是景观尺度上最小的均质单元,廊道是呈线状或带状的联系斑块的纽带,基质是景观中面积大、连续性高的部分。 2.生物的统一性(简答)P12,13 (1)有序性 (2)新陈代谢 (3)生长和发育 (4)应激性 (5)运动 (6)适应

海洋生态学复习

1、真光层:也称透光层,有足够的光可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光合作用的量超过植物的呼吸消耗。 2、海洋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一般认为光是影响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的最重要的生态因子,所谓“最适光强”假说即认为浮游动物是停留在最适光强区,当光照超过其最适光强时,动物表现为负向光性;低于最适光强时,表现为正向光性,从而引起动物白天下降、夜晚上升的行为 3、生物发光的生物学意义:作为同种集群的识别信号(识别同类、控制集群、引诱异性);作为对捕获物的一种引诱,如深海鱼类;作为一种照明和对肉食性敌害的一种警告或利用光幕来掩护自己。 4、密度制约机制:这类因素的作用强度随种群密度而变动,当种群达到一定大小时,某些与密度有关的因素就会发生作用,而且种群受到影响部分的比例也与种群大小有关。 5、r-选择:逻辑斯蒂生长曲线中表示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的参数,这类生物称为r-对策者,这类动物通常是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缺乏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高,具较强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生境。 6、K-选择:逻辑斯蒂生长曲线中表示环境所受负载的最大种群密度的参数,这类生物称为K-对策者,这类动物通常是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较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低,适应与稳定的栖息生境。 7、生物群落: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地理区域或自然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所组成的一个集合体。 8、如何理解捕食者-被食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①捕食者调节被食者种群的动态,防止被食者种群产生剧烈波动,维持被食者种群的相对稳定。②当捕食者捕食被食者种群中那些体弱或有病的个体时,不仅对被食者的繁殖和增长无损害,反而可以提高被食者的种群素质。③广食性种类有利于被食者的共存。 9、种间竞争:指两个或更多物种的种群对同一资源(如空间、食物、营养物质等)的争夺,通常在同一地域内,种类越多,竞争就越激烈。 10、生态位: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11、共生现象:两种不同生物种之间的各种组合关系总称为共生现象。这些组合关系有的是对双方无害,而更多的是对双方或其中一方有利。 12、群落的优势种、关键种和冗余种在群落中的作用有何不同? 答:优势种是群落中数量和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多的一个或几个物种,也是反映群落特征的种类。关键种和优势种不同,关键种不是生物量占优势,而是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物种,而这种作用相对于其丰度而言是非常不成比例的。冗余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当从群落中被去除时,由于它的功能作用可被其他物种所代替而不会对群落的结构、功能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在保护生物学实践中常常未被关注。 13、简述海洋浮游生物的共同特点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答: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运动能力弱或者完全没有运动能力,只能随水流移动,具有多种多样适应富有生活的结构。浮游生物的数量多、分布广,是海洋生产力的基础,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环节。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基本上要通过浮游动物这个环节才能被其他动物所利用。浮游动物通过摄食影响或控制生产力,同时其种群动态变化又可能影响许多鱼类和其他动物资源群体的生物量。 14、珊瑚礁:是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浅海区,由珊瑚虫分泌碳酸钙构成珊瑚礁骨架,通过堆积、填充和皎洁各种生物碎屑,经逐年不断积累而成的。 15、新生产力:透光层之外(如上升)提供的氮(主要是NO3-)支持的那部分生产力 16、f比:新生产力与总初级生产力之比称为“f比” 17、简述红树林沼泽的环境特征,典型红树林植物对这种环境有哪些结构上的适应机制? 答:①生境特征:⑴温度:分布中心年平均水温约为24-27℃⑵底质:细质冲积土,pH值常在5以下,往往在河口附近⑶地貌:多分布于隐蔽的堆积海岸⑷盐度:红树生物都不同程度具有耐盐特性,不同种类的耐盐性不同⑸潮汐:潮汐及潮差决定潮水淹没时间,这个水交换过程可以输出部分物质(包括有机碎屑、代谢废物),也可输入营养物质 ②适应机制:根系:环境是细泥、缺氧,根分布广而浅,生有表面根、支柱根或板状根、气生根等,有助于呼吸和抵抗风浪冲击的固着作用。胎生:种子在母树上即发芽,没有明显的休眠期。旱生结构与抗盐适应:热带海岸云量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